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16

现代质量管理学图书

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

SSAPID:101-8976-2091-11
ISBN:978-7-5097-0971-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编者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最佳实践,吸收了管理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标准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基本理论、质量数据分析方法、质量经济分析、统计过程控制(SPC)、抽样检验、六西格玛管理、质量生态链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模式等。本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新颖、结构严谨等特点,是一本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科书。

相关信息

丛书名:管理科学研究生教材丛书
作 者: 刘宇
编 辑:恽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前言

 总序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述

  第一节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第二节 质量内涵的演变及其背景

   一 质量内涵的演变

   二 质量历程的三维模式(立体质量观)

   三 狭义质量概念与广义质量概念对比

   四 质量内涵演变的背景

    1.市场需求结构的演变

    2.科技革命及生产方式的进步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一 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

   二 工业时代的质量管理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三 21世纪的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的国际化阶段

    2.质量战略管理阶段

    3.生态质量管理阶段

  第四节 质量管理大师及其理论

   一 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

   二 现代质量改进之父——戴明

   三 全面质量管理的奠基人——朱兰

   四 全面质量管理之父——费根堡姆

   五 质量工程方法的创立者——田口玄一

   六 世界质量先生——菲利普·克劳士比

  第五节 质量管理理论

   一 质量检验理论

    1.质量检验的含义

    2.质量检验的职能

    3.质量检验的分类

    4.质量检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5.质量检验的展望

   二 质量控制理论

    1.质量控制的含义

    2.质量控制的类型

    3.质量控制理论的基本要点

    4.质量控制理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 质量保证理论

    1.质量保证的含义

    2.质量保证方法的演变及背景

   四 质量监督理论

    1.质量监督的含义

    2.质量监督的类型

    3.质量监督的体系

    4.质量监督的展望

   五 质量经济分析理论

    1.质量经济分析的含义

    2.质量经济分析的任务和内容

    3.质量经济分析理论展望

   六 生态质量管理理论

    1.生态质量管理的背景及内涵

    2.生态质量管理理论的要点

    3.生态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

    4.生态产业实践与生态质量管理

 第二章 质量数据分析方法

  第一节 质量数据

   一 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的含义

    2.科学方法的案例

   二 数据的来源、分析与整理

    1.收集充分的背景信息

    2.对于数据的收集加以计划

    3.收集数据

    4.分析数据

    5.审查数据分析的结论

    6.提出结果

    7.确定该问题的结论

  第二节 理论关系的建立

   一 质量数据模型

   二 数据处理与方差分析

    1.相关系数

    2.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linear regression model)

    3.平方和的分解(Decomposition)

    4.双变量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5.变量的线性化变换

  第三节 多元变量回归模型

   一 多元变量模型的矩阵表达式

   二 最小二乘法的代数表达式

   三 多元变量模型的平方和分解

 第三章 质量经济分析

  第一节 质量经济分析的内涵

   一 田口质量观念的经济学含义

   二 KANO模型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延伸

   三 两种质量观念的经济属性的比较与综合

  第二节 质量成本与质量收益

   一 质量成本核算

    1.质量成本核算的特点及构成

    2.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与质量成本分析

    3.质量成本管理

   二 田口损失函数

    1.田口损失函数的概念

    2.田口三次设计

   三 质量收益与均衡的质量水平

    1.质量收益

    2.均衡的质量水平

    3.确定质量水平的经济原则

  第三节 质量经营

   一 质量管理与质量经营

   二 质量经营战略

 第四章 统计过程控制(SPC)

  第一节 SPC技术概要

   一 SPC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状况

   二 国内外SPC技术研究新进展

    1.多特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

    2.小批量过程控制技术

    3.自动过程的统计控制

    4.自相关过程的统计控制

    5.过程能力指数

    6.偏态分布过程的控制

    7.非参数控制方法

   三 SPC技术的目的和作用

  第二节 SPC的基本原理

   一 SPC的基本原理(假设检验的图上作业)

    1.统计过程控制的基础技术

    2.过程分析的基本原理

    3.控制图的两类错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二 SPC技术的工程化

    1.SPC技术工程化的现状和目的

    2.SPC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指南

    3.过程能力分析与波动源识别

    4.过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三节 常用SPC技术

   一 休哈特控制图

    1.常用的休哈特控制图类型与适用场合

    2.休哈特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3.休哈特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

    4.休哈特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5.休哈特控制图的应用

   二 累积和控制图

    1.常规控制图的局限性

    2.累积和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3.累积和控制图的使用条件

    4.累积和控制图应用程序

   三 小批量控制图

    1.单值—移动极差(X-RS)控制图

    2.其他小批量控制图

   四 多特性控制图

    1.多特性工业过程质量诊断与控制简介

    2.多特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

    3.多特性过程质量诊断技术与方法

  第四节 过程能力评价与分析

   一 过程能力的基本概念

    1.过程能力

    2.过程能力指数

    3.过程能力分析

    4.过程能力评价

    5.过程能力调查

   二 过程能力评估与分析的实施框架(程序、步骤、抽样计划)

    1.过程能力评估与分析的方法

    2.过程能力调查的程序

   三 过程绩效测量

    1.单变量过程分类

    2.单变量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3.多特性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四 过程性能指数

  第五节 SPC技术的Minitab实现

   一 Minitab简介

   二 常规计量控制图的Minitab实现

    1.均值—极差控制图

    2.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3.计数型控制图

  第六节 SPC技术的应用案例

   一 带孔连杆(2250-13)加工过程的质量诊断与控制

   二 上叉耳(2250-31)加工过程的质量诊断与控制

   三 水平销(2200-21)外径加工过程的质量诊断与控制

 第五章 抽样检验

  第一节 抽样检验概要

   一 抽样检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二 质量检验及其分类

   三 抽样检验的基本思想

   四 抽样检验的支持性标准体系

  第二节 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抽样方案与抽样检验分类

     1.抽样方案的基本概念

     2.抽样方案的分类

    (二)抽样检验的两类风险

    (三)OC曲线

     1.接收概率

     2.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曲线(OC曲线)

    (四)质量的表示方法

     1.总体或批质量

     2.样本质量

     3.过程平均

     4.接收质量限(AQL)

   二 抽样检验的组织实施

    1.抽样检验的策划

    2.抽样检验的实施

  第三节 抽样检验实务

   一 GB/T2828.1应用指南

    1.GB/T2828.1的适用范围

    2.基本要求

    3.实施程序

    4.使用说明

   二 计量抽样检验的程序与实施

    1.概述

    2.GB/T6378的主要原理

    3.GB/T6378的实施程序

 第六章 六西格玛管理

  第一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及演变

  第二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实践

    1.六西格玛管理的摇篮

    2.六西格玛管理的巅峰实践

    3.六西格玛管理在公司合并中的完美延续

    4.欧洲早期的六西格玛管理成功推行者

   二 六西格玛管理日益增长的应用前景

    1.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数量呈现指数性增长

    2.六西格玛管理正在向不同业务领域和区域快速拓展

  第三节 六西格玛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比较

  第四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统计意义

   一 波动的形成

   二 波动的度量

   三 波动引起的不良质量成本

  第五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综合框架

   一 管理承诺

   二 各方参与

   三 关键角色与培训体系

   四 测量体系

  第六节 六西格玛管理的结构化改进模式

   一 DMAIC模式

    1.定义阶段

    2.测量阶段

    3.分析阶段

    4.改进阶段

    5.控制阶段

   二 DFSS模式

    1.DMADV模式

    2.IDDOV模式

    3.DMEDI模式

  第七节 六西格玛改进项目的阶段管理

   一 项目概述

   二 六西格玛团队成员简介

   三 项目的交流与推广设想

   四 部件或过程的照片以及控制图或技术图样

   五 波动的原因和改进的焦点

   六 过程改进的效果或实验设计的结果

   七 改进阶段实际降低的DPMO数值

   八 未来计划和障碍

   九 附件或其他资料

  第八节 六西格玛管理展望

   一 精益六西格玛的诞生

   二 精益六西格玛的特点

   三 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的主要阶段

    1.启动阶段

    2.实施阶段

    3.保持与深化阶段

 第七章 质量生态链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质量生态链

   一 自然生态链的启发与借鉴

   二 从自然生态链到企业生态链

   三 从企业生态链到质量生态链

    (一)质量链的构成

    (二)质量链上的质量关系

  第二节 质量生态链上的质量关系评价

   一 自然生态系统关系评价的借鉴

    (一)生态位的定义

    (二)生态位构建的定义

    (三)生态位结构模型

   二 生态位宽度

   三 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排斥

    (一)生态位重叠

    (二)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排斥

   四 生态位错位与分离

   五 共存共生关系

    (一)共存机制

    (二)共生机制

   六 自然生态系统关系评价的借鉴

   七 质量生态位

   八 质量生态位理论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节 质量生态位的结构模型

   一 生态位结构模型

   二 质量生态位维度细分与测算

    (一)企业质量的资源维度细分

    (二)企业质量生存能力的维度细分

    (三)企业质量生存环境的维度细分

    (四)企业质量市场空间的维度细分

    (五)企业质量时间的维度细分

  第四节 质量生态位的计测参数

   一 质量生态位宽度

   二 生态位重叠参数

   三 生态位分离倾向与分离参数

   四 质量生态位构建强度参数

   五 质量生态位适合度参数

   六 质量进化动量参数

  第五节 质量生态位参数计测过程

   一 维度值的获取方法

   二 维度值的确定方法与规范化处理

   三 质量生态位参数计测过程

    (一)企业质量结构生态位宽度计测

    (二)企业质量综合生态位宽度计测

   四 质量生态位重叠参数计测过程

   五 质量生态位分离参数计测过程

  第六节 质量生态位竞争与生存的策略

   一 质量生态位错位竞争的最佳生存策略

   二 质量共生的生存策略

    (一)质量共生的机理

    (二)影响质量共生的因素

    (三)质量共生形式

     1.双元直接质量共生

     2.多元直接质量共生

     3.行星型多元直接质量共生

     4.多边直接质量共生

     5.链状直接质量共生

     6.网状及虚拟企业的直接质量共生

     7.质量间接共生关系

    (四)质量共生系统的建立

   三 质量生态位拓展生存策略

    (一)质量生态位的拓展的概念

    (二)质量生态位拓展途径与实现

 第八章 质量管理模式

  第一节 管理模式概述

   一 管理模式的研究背景

    1.实践背景

    2.理论背景

   二 管理模式理论概述

    1.管理模式的含义

    2.管理模式的层次结构

    3.管理模式的功能

    4.管理模式的类别

   三 质量管理模式

    1.质量管理模式的概念

    2.几种典型的质量管理模式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

   一 产生背景、发展及特征

    1.产生背景

    2.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发展

   二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1.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2.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三 质量管理体系:系统与关键

    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3.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4.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第三节 卓越绩效模式

   一 产生及发展

    1.卓越绩效模式产生背景

    2.卓越绩效模式发展概况

   二 我国卓越绩效模式的引入与发展

    1.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

    2.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质

   三 卓越绩效模式的评价与成熟度

    1.评分要点

    2.评分过程

    3.成熟度评价

    4.组织自我评价

  第四节 质量管理模式评述

   一 质量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1.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与6σ管理都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

    2.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标准与六西格玛管理之间的对应比较

    3.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族标准与六西格玛管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4.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族标准与六西格玛管理的整合推进

   二 质量管理隐喻

    1.管理学隐喻的概念

    2.质量管理隐喻表述

    3.质量管理隐喻的价值意义

   三 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1.质量管理隐喻的转变

    2.对我国的启示

本书是在编者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最佳实践,吸收了管理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标准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基本理论、质量数据分析方法、质量经济分析、统计过程控制(SPC)、抽样检验、六西格玛管理、质量生态链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模式。本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新颖、结构严谨等特点,是一本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科书。

[1]〔日〕田口玄一:《质量工程学概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2]〔美〕J.M.朱兰:《质量管理手册(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J.M.朱兰:《朱兰论质量策划:产品与服务质量策划的新步骤》,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美〕克劳士比:《零缺点的质量管理》,三联书店,1994。

[5]韩福荣:《质量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5。

[6]韩福荣等:《现代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韩福荣、许艳梅:《企业仿生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8]刘开第:《不确定性信息数学处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1999。

[9]〔日〕木内多知、〔美〕比尔·舍尔曼:《企业的自然课》,潘海燕、李莹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GB/Z 19027-2001 GB/T 19001-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

[11]袁建国、秦士嘉、周宏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程序与实施》,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12]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13]王毓芳、肖诗唐:《统计抽样检验的策划与实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4]于振凡:《新统计抽样检验与过程控制实用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5]徐育才:《六西格玛管理培训》,京华出版社,2002。

[16]蒋家东:《六西格玛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务实的质量改进哲学》,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监督部,2003。

[17]魏大鹏:《丰田生产方式研究:准时化生产方式达到技术支撑体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8]唐晓芬:《六西格玛质量之旅:管理者读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9]蒋家东:《企业如何推行六西格玛管理》,《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5年第1期。

[20]〔美〕Armad.V.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北京克劳士质量管理研究所质量书苑编辑部,1999。

[21]〔美〕芭芭拉·维特、查克·米尔斯:《精益六西格玛案例》,王金德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2]〔美〕迈克·乔治、戴夫·罗兰兹、比尔·卡斯特勒:《什么是精益六西格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3]王刚、赵松岭、张鹏云等:《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生态学报》1984年第4卷第2期。

[24]杜道林、苏杰、刘玉成:《栲树种群生态位动态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第8卷第2期。

[25]〔美〕R.May:《理论生态学》,孙儒泳等译,科学出版社,1976。

[26]赵惠勋:《群体生态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7]高颖:《天童常绿阔叶林中鸟类群落结构的空间生态位分析》[J],《生态学报》1987年第7卷第1期。

[28]蒋志刚:《生态位宽度的刀切法研究及其在高原鼠兔生态位研究中的应用》,《兽类学报》1987年第1期。

[29]杨凯、魏晓慧、马肇涛:《人工红松种群生态位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林业科技》1997年第22卷第2期。

[30]任青山、李茹秀、洪军等:《空间生态位的分析方法在森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26卷第4期。

[31]罗明伟:《电信企业经营资源体系整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卷第4期。

[32]朱太华:《关于无形资产的几点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2年第3期。

[33]罗光毕:《浅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特征及实施步骤》,《广西机械》2002年第3期。

[34]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课题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科技与经济》2002年第15卷总第87期。

[35]郑海航、付彦:《论企业核心能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卷第1期。

[36]尹子民、刘振安、张华:《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企业经济》2002年第9期。

[37]贺金凤:《技术改造对纺织企业竞争力影响的评价指标》,《棉纺织技术》2002年第30卷第7期。

[38]李庆东、李艳杰、白著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5期。

[39]刘世彦、吴林江:《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第16卷第1期。

[40]〔瑞典〕科杰尔·麦格纳森,鲍·伯格曼,〔挪威〕戴格·克劳斯里德著《六西格玛:通向卓越质量的务实之路》,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41]王刚:《植物群落中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4年第8卷第4期。

[42]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第21卷第3期。

[43]韩桂仲、李自朝、刘通顺等:《菜豆田两种潜叶蝇和主要天敌生态位研究》,《昆虫知识》2001年第38卷第1期。

[44]郭水良、曹同:《长白山主要生态系统地面藓类植物的生态位研究》,《生态学报》2001年第21卷第2期。

[45]吴大荣:《福建萝卜岩闽楠(phoebe bournei)林中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生态学报》2001年第21卷第5期。

[46]张远东、潘晓岭、顾峰雪、单廷龙:《阜康荒漠植被灌木与半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第25卷第6期。

[47]张桂莲、张金屯:《关帝庙神尾勾优势种生态位分析》,《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年第20卷第3期。

[48]汪建华、赵群芬、李旭光:《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4卷第5期。

[49]沈泽昊、方精云:《基于种群分布地形格局的两种水青冈生态位比较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第25卷第4期。

[50]藏润国、蒋有绪、杨彦承:《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1年第14卷第1期。

[51]陈川、唐周怀:《生草苹果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2年第11卷第3期。

[52]郭玉人:《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生态位研究》,《生态学报》2001年第21卷第11期。

[53]李自珍、蕙苍、徐中民、刘发明:《沙漠植物生态位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冰川冻土》2002年第24卷第4期。

[54]唐海萍、史培军、李自珍:《沙坡头地区不同配置格局油蒿和柠条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第25卷第1期。

[55]李文龙、李自珍:《作物生态位构建的模型及其进化惯量与动量的试验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第17卷第3期。

[56]张丽萍:《从生态位到技术生态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3期。

[57]杨如冰、蔡莉:《风险资本市场的自组织行为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10期。

[58]边敬国、孙剑锋:《生态位理论与企业的错位经营》,《统计与决策》2000年第3期。

[59]林晓:《论中小企业的钻隙经营战略》,《现代科学管理》2002年第8期。

[60]马立平:《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与预警体系》,《统计与信息论坛》1997年第4期。

[61]王伯安:《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62]朱亚辉:《企业竞争策略的仿生化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

[63]Bengt Klefsj?,H?kan Wiklund,Rick L.Edgeman,“Six Sigma Seen as A Methodology for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Mar.,2001,Vol.5,pp.31-35.

[64]Joseph G.Voelkel,“What is 3.4 per million?” Quality Progress,May,2004,pp.63-65.

[65]So/ren Bisgaard and Johannes Freiesleben,“Six Sigma and the Bottom Line”,Quality Progress,Sep.,2004,pp.57-62.

[66]Joseph A.De Feo and Zion Bar-EI,“Creating Strategic Change More Efficiently with A New Design for Six Sigma Process”,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Mar.,2001,Vol.3,pp.60-80.

[67]Gerald I.Hahn,William J.Hill,Roger W.Hoerl,Stephen A.Zinkgraf,“The Impact of Six Sigma Improvement:A Glimpse into the Future of Statistics”,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1999,Vol.53.

[68]Kim M.Henderson,James R.Evans,“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Benchmarking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Benchmark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Oct.,2000,Vol.7,pp.260-282.

[69]Ravi S.Behara,Gwen F.Fontenot,“Alicia Cresham,Customer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Using Six Sigma”,Inter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Apr.,1995,Vol.12,pp.9-18.

[70]H?kan Wiklund and Pia Sandvik Wiklund,“Widening the Six Sigma Concept:An Approach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otal Quality Management,Vol.13,Mar.,2002,pp.233-239.

[71]Revere L.,Black K.,“Integrating Six Sigma wit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A Case Example for Measuring Medication Errors”,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Nov.,2003,48(6),pp.377-391.

[72]Ricardo Banuelas Coronado,Jiju Antony,“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 Projects in Organizations”,The TQM Magazine,Apr.,2002,Vol.14,pp.92-99.

[73]Jaideep Motwani,Ashok Kumar,Jiju Antony,“A Business Process Change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A Case Study of Dow Chemicals”,The TQM Magazine,Apr.,2004,Vol.16,pp.273-283.

[74]Lori L.Silverman,Annabeth L.Propst,“Quality Today:Recognizing the Critical SHIFT”,Quality Progress,February,1999.

[75]Joseph R.Jablonski,Implementing TQM:Completing in the Nineties Throug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echnical Management Consortium,Inc.,Albuquerque,New Mexico,1994.

[76]Ronald D.Snee,“Weave Six Sigma into The Fabric of An Organization”,Quality Progress,Sep.,2004,pp.69-72.

[77]Stuart A.Rosenfeld,“Does cooperation enhance competitiveness?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inter-firm collaboration”,Research Policy,1996,25:247-263.

[78]Robert Bruner,Robert Spekman,“The Dark Side of Alliances:Lessons from Volvo-Renault”,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16(2):136-150.

[79]H.Christopher Peterson,Allen Wysocki,Stephen B.Harsh,“Strategic Choice along the Vertical Coordination Continuum”,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2001,4:149-166.

[80]Keith D.Brouthers,Lance Eliot Brouthers and Timothy J.Wilkison,“Strategic Alliancess:Choose Your Parthers”,Long Range Planning,1995.28(3):18-25.

[81]L.M.Meade,D.H.Liles,J.Sarkis,“Justifying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Partering:a Prerequisite for Virtual Enterprising”,Omega.Int.J.Mgmt Sci.,1997,25(1):29-42.

[82]Eric W.K.Tsang,“Motive for strategic alliance: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Scand.J.Mgmt,1998,14(3):207-221.

[83]Caulcutt R.,“Why Is Six Sigma so Successful”,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Vol.28,Mar.,2001,pp.301-306.

[84]Grinncell,J.,“The niche relationship of California thrasher”,Auk,1917,Vol.21,pp.361-382.

[85]Levins,R.,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86]Odum,F. P.,Fundamentals of ecology,Philadelphia:W. B. Saumders,1971.

[87]Elton C.,The Ecology of Animals,London:Methuen and Co.Ltd.,1957.

[88]Hutchinson G. E.,“Concluding remark”,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itative Biology,1957,Vol.22,pp.415-427.

[89]MarArthur R. H.,Levins R.,“The limiting similarity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coexisting species”,American Naturalist,1967,Vol.101,pp.377-385.

[90]MacArthur,R. H.,“The theory of the niche”,In:Lewontin,R. C. ed.,Population biology and evolution,Syracuse: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8,pp.159-176.

[91]Pianka,E. R.,“Niche relations of desert lizards”,In:Cody,M. and J. Diamond eds,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pp.292-314.

[92]Grubb P J.,“The maintenance of species richness in plant communities:the importance of regeneration niche”,Biological Reviews,1977,Vol.52,pp.107-145.

[93]Smith E.P.,“Niche breadth,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inference”,Ecology,1982,Vol.63,pp.1675-1681.

[94]May R.M.,“On the theory of niche overlap”,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1974,Vol.5,pp.297-332.

[95]Laland K.N.,“Odling-Smee F J,Feldman M W. The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 of niche construction: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two-focus theory”,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1996,Vol.9(3),pp.293-316.

[96]Aarssen L.W,“Competitive ability and species coexistence:a ‘plant-eye’ view”,Oikos,1989,Vol.43,pp.369-375.

[97]Aarssen L.W.,“Ecological combining ability and competitive combining ability in plants:toward a general evolutionary theory of coexistence in systems of competition”,American Naturalist,1993,Vol.122,pp.707-731.

[98]Feinsinger P.,et al.,“A single measure of niche breadth”,Ecology,1981,Vol.62(1),pp.67-77.

[99]Roughgarden,J.,“Evolution of niche width”,American Naturalist,1972,Vol.106,pp.683-718.

[100]Hutchinson,G. E.,“The paradox of the plankton”,American Naturalist,1961,Vol.95,pp.137-145.

[101]Pielou,E. C.,“Niche width and niche overlap: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m”,Ecology,1972,Vol.53,pp.687-692.

[102]Miller J C.,“Nic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asitic insect occurring in a temporary habit”,Ecology,1980,Vol.61(2),pp.270-275.

[103]May R.M. and MacArthur R.H.,“Niche overlap as a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Proceeding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1972,Vol.69,pp.1109-1113.

[104]Shmida A. and Ellner S.,“Coexistence of plant species with similar niche”,Vegetation,1984,Vol.58,pp.29-55.

[105]Janzen,D. H.,“Herbivores and the number of tree species in tropical forests”,American Naturalist,1970,Vol.104,pp.501-528.

[106]Bengtsson,J.,T. Fagerstrom and H. Rydin,“Competition and coexistence in plant communities”,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1994,Vol.9,pp.246-250.

[107]Chesson,P. L.,“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nd the coexistence of species”,In:Diamond,J. & T. J. Case eds,Community ecology,New York:Harper & Row,1986,pp.240-256.

[108]Chesson,P. L.,“A need for niches?”,Trend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1991,Vol.6,pp.26-28.

[109]Taylor,D. R.,L.W. Aaressen and C. Loehle,“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K sel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a new habitat templet for plant life history strategies”,Oiks,1990,Vol.58,pp.239-250.

[110]Mahdi A,Law R,Willis A.G.,“Large niche overlaps among coexisting plant species in a limestone grassland community”,Journal of Ecology,1989,Vol.77,pp.384-400.

[111]Hanski I.,“Coexistence of competitions in patchy environments with and without perdition”,Oikos,1981,Vol.37,pp.306-312.

[112]Epp G.A. and Aarssen L.W.,“Predicting vegetation pattens from attri-butes of plant growth in grassland species”,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1989,Vol.67,pp.2953-2959.

[113]Miller T.E.,“Community diversity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ize and frequency of disturbance”,American Naturalist,1982,Vol.120,pp.533-536.

[114]Weiher E.,Clarke G.D.P. and Keddy P.A.,“Community assembly rules,morphological dispersion,and the coexistence of plant species”,Oikos,1998,Vol.81(2),pp.309-323.

[115]Toda M.J.,Kimura M.T. and Tuno N.,“Coexistence mechanisms of myco-phagous drosophilids on multispecies fungalhosts:aggrega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ing”,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1999,Vol.68,pp.794-803.

[116]李文华:《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

简 介:本书是在编者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最佳实践,吸收了管理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标准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基本理论、质量数据分析方法、质量经济分析、统计过程控制(SPC)、抽样检验、六西格玛管理、质量生态链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模式等。本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新颖、结构严谨等...

作者: 刘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