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32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2017)

SSAPID:101-8972-8100-72
ISBN:978-7-5201-1627-5
DOI:
ISSN:

[内容简介]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使碳减排发生在边际成本最低的主体,并在明晰碳排放权归属的过程中,实现“谁排放谁买单、谁减排谁受益”的环境治理原则,因此被各国广泛采用,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本书在全面总结试点碳市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行业、区域、国际经验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配额分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碳排放权交易蓝皮书
作 者: 孙永平 王珂英
编 辑:颜林柯;吕颖;刘晶晶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主要作者简介

 Ⅰ 总报告

  B.1 中国试点碳市场运行和履约情况

   一 中国试点碳市场运行情况

    (一)成交量和成交额情况

     1.2014年

     2.2015年

     3.2016年

     4.2013~2016年

    (二)碳价格走势

   二 中国试点碳市场履约与抵消情况

    (一)履约情况

     1.2013~2014年

     2.2014~2015年

     3.2015~2016年

     4.2016~2017年

    (二)CCER抵消机制

     1.对CCER地域进行了限制

     2.对CCER产生时间进行了限制

     3.对CCER类型进行了限制

     4.对CCER入市的限制条件不断加码

    (三)履约情况总结

     1.履约率不断提高

     2.履约期量价齐升现象明显

     3.推迟完成履约现象普遍

     4.均允许使用CCER进行抵消

     5.对未履约企业均设有惩罚机制

  B.2 中国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 中国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特点

    (一)试点碳市场的覆盖范围

     1.覆盖气体与行业

     2.纳入门槛

     3.试点碳市场覆盖范围的特点

    (二)试点碳市场配额总量

     1.配额总量确定方法

     2.试点碳市场确定配额总量的特点

    (三)试点碳市场的配额结构

    (四)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

    (五)试点碳市场配额确定方法

     1.各试点实施基准线法的主要经验

     2.各试点实施“历史法”的经验

   二 试点碳市场MRV体系建设

    (一)国家层面MRV制度建设

    (二)试点碳市场MRV制度建设

     1.制度建设

     2.报告主体、周期和内容

     3.核查制度

     4.核查的资金来源

     5.MRV制度的法律责任

     6.履约特点和MRV机构发展难以保证核查的质量

   三 中国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的经验和教训

    (一)中国试点碳市场运行成果

    (二)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中的经验和教训

     1.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但MRV压力过大

     2.配额总量确定考虑因素充分,但碳强度下降目标导致配额发放过多

     3.配额分配中行业差异性考虑不足

     4.“历史法”导致碳配额发放过多,而标杆值设定缺少方法论

     5.CCER抵消政策不确定性强

     6.拍卖比例过低

     7.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Ⅱ 行业篇

  B.3 中国碳排放特征、行业配额分配原则和重点行业筛选

   一 中国能源消耗特征

    (一)中国GDP发展趋势

    (二)我国能源消费量情况

    (三)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四)我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二 中国碳排放特征

    (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变动趋势

    (二)我国不同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行业分布情况

    (三)不同行业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

     1.大类行业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

     2.工业细分行业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三 行业配额调整的原则和重点行业筛选

    (一)行业配额调整的原则

     1.公平原则

     2.效率原则

     3.能力负担原则

    (二)重点行业筛选

  B.4 行业碳减排潜力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碳减排潜力比较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比较

    (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强度比较

     1.各国总体碳排放强度情况比较

     2.2009年各国所有行业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重点行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1.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2.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3.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4.化学制品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5.农林牧渔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6.采掘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二 金砖四国的碳减排潜力比较

    (一)金砖四国的碳排放量比较

    (二)金砖四国的碳排放强度比较

     1.金砖四国总体碳排放强度比较

     2.2009年金砖四国所有行业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三)金砖四国重点行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1.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碳减排潜力比较

     2.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3.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4.化学制品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5.农林牧渔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6.采掘业碳减排潜力的比较

  B.5 行业碳成本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碳成本比较

    (一)中国和发达国家总体碳成本比较

    (二)中国和发达国家重点行业碳成本比较

     1.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碳成本比较

     2.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碳成本分析

     3.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碳成本

     4.化学制品业碳成本分析比较

     5.农林牧渔业碳成本比较

     6.采掘业碳成本比较

   二 金砖国家的碳成本比较

    (一)金砖国家碳成本比较

    (二)金砖国家重点行业碳成本比较

     1.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碳成本比较

     2.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碳成本比较

     3.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碳成本比较

     4.化学制品业碳成本比较

     5.农林牧渔业碳成本比较

     6.采掘业碳成本比较

  B.6 行业贸易密集度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分析

    (一)中国和发达国家贸易密集度比较

    (二)中国和发达国家重点行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1.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2.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3.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4.化学制品业贸易密集度分析

     5.农、林、牧、渔业贸易密集度分析

     6.采掘业的国际比较

   二 金砖国家的贸易密集度比较

    (一)金砖国家贸易密集度比较

    (二)金砖国家重点行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1.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2.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3.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4.化学制品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5.农、林、牧、渔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6.采掘业贸易密集度比较

   三 影响行业配额调整的主要因素

  B.7 行业配额调整应用案例:湖北省行业控排系数编制

   一 背景和意义

   二 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测算结果

    (一)湖北省行业控排系数的编制原则

     1.贸易密集度

     2.碳减排潜力

     3.碳减排成本

    (二)资料来源

    (三)湖北省行业贸易密集度、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成本测算结果

   三 湖北省碳排放下降情景的确定

    (一)LEAP模型结构

     1.关键假设

     2.需求分析

     3.转换模块

     4.资源模块

    (二)综合模型参数的设定

    (三)情景设置

    (四)LEAP模型结果分析

   四 湖北省行业控排系数构建

    (一)湖北省各行业碳控排系数的确定

    (二)湖北省各行业碳控排系数测算结果

    (三)行业控排系数在配额调整中的应用

   五 结论与建议

 Ⅲ 区域篇

  B.8 基于公平原则的区域配额调整

   一 区域配额调整的公平原则

    (一)公平原则的内涵

    (二)碳排放权分配的公平原则

   二 公平原则下区域配额调整指标的构建

    (一)碳基尼系数

    (二)碳排放密度

   三 人均公平性

    (一)绝对公平:基于人均历史累计的视角

     1.碳洛伦兹曲线与碳基尼系数的测算及评价

     2.基于历史人均累计的分配方案

    (二)相对公平:基于地区人均分配的视角

   四 地区发展公平性

    (一)绝对公平:基于历史累计碳排放密度均等化的视角

    (二)相对公平:基于地区碳排放密度均等化的视角

   五 公平原则下区域配额调整的结果讨论

  B.9 基于效率原则的区域配额分配

   一 区域配额分配的效率原则

    (一)效率原则的内涵

    (二)碳排放权分配的效率原则

   二 效率原则下区域配额分配模型

   三 区域配额分配模型的机理阐述

   四 资料来源与说明

   五 区域碳配额分配的计算结果

    (一)区域碳排放非径向扩张系数及分析

    (二)区域ZSG扩张系数及分析

    (三)区域1997~2014年累计配额分配

   六 效率原则下区域碳配额分配结果的讨论

    (一)区域碳排放总量、总量调整以及调整占比

     1.区域碳排放总量

     2.区域碳排放调整量

     3.区域碳排放调整占比

    (二)区域分阶段排放量及调整比较

     1.区域分阶段排放量

     2.区域分阶段调整排放量比较

     3.区域分阶段调整占比情况

     4.区域总量调整与排放量比较

    (三)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总量调整与调整占比

     1.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和调整总量

     2.东、中、西部区域分阶段排放量和调整量比较

     3.东、中、西部区域分阶段调整排放量

     4.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分阶段调整占比

  B.10 基于历史原则的区域配额分配

   一 区域配额分配的历史原则

    1.历史原则的内涵

    2.碳排放权分配的历史原则

   二 历史原则下区域配额分配的指标构建

   三 历史原则下区域配额分配的计算结果

   四 历史原则下区域配额分配结果的讨论

 Ⅳ 国际经验篇

  B.11 欧盟碳市场配额分配的经验

   一 关于碳泄漏监管问题

   二 碳泄漏应对措施

    (一)碳排放总额和免费配额的设定

     1.设定合理的碳排放总额

     2.设定合理的免费配额总额

    (二)分配方法的不断改进

   三 第三阶段内在矛盾的解决方案

    (一)跨行业修正因子

    (二)成本强度

    (三)贸易强度

    (四)确定碳泄漏风险因子

    (五)第三阶段最终免费配额

   四 欧盟碳交易市场第四阶段的改革

    (一)收紧的免费分配限额

    (二)避免参考碳价

    (三)数据集更新

    (四)修正因子的不同顺序

    (五)更谨慎的碳泄漏风险评估

   五 长期依赖免费分配的危害

    (一)总额度大小的矛盾

    (二)长期气候政策目标面临的压力

   六 结论

 Ⅴ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篇

  B.12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进展与政策建议

   一 政策法规制定

   二 总量目标

    (一)碳配额总量

    (二)总量结构

   三 覆盖范围

    (一)覆盖气体

    (二)覆盖行业

    (三)覆盖企业

   四 分配机制

    (一)配额确定

    (二)配额取得方法

    (三)行业配额分配方案

     1.电力行业

     2.水泥行业

     3.电解铝行业

   五 可测量、可报告与可核查(MRV)体系

   六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层面

     1.在全国统一分配标准之上,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地区发展的差异性

     2.需要避免由配额分配带来的地区发展问题

     3.需要建立动态的配额调整机制

     4.尽快建立相关配套管理机制

    (二)行业层面

     1.应为高碳支柱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预留足够空间

     2.行业竞争力保护的策略

     3.行业竞争力保护的原则

     4.行业竞争力保护的对策建议

    (三)资金层面

     1.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2.设立碳交易相关专项基金

    (四)国际合作层面

  B.13 后记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摘要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报告(2017)》编委会

 Abstract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使碳减排发生在边际成本最低的主体,并在明晰碳排放权归属的过程中,实现“谁排放谁买单、谁减排谁受益”的环境治理原则,因此被各国广泛采用,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目前国家正在“7+2”试点碳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形成统一的碳排放权定价机制,但面临不小的阻力。这些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层面,二是区域层面。因此,如何处理行业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就是摆在全国统一碳市场面前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本报告在全面总结试点碳市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行业、区域、国际经验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配额分配,并提出政策建议,希望为理论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1]代永波:《实施滚动履约的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思考》,《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8月12日,第B06版。

[2]窦勇、孙峥:《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情况分析与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12期。

[3]常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15。

[4]董战峰等:《环境经济政策创新改革之年——2014年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报告》,《环境经济》2015年第12期。

[5]李博:《我国企业碳排放会计处理的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6]王海荣:《634家碳交易管控单位成功履约》,《深圳商报》2015年7月2日,第A08版。

[7]王振阳、陈轶星:《试点省份碳交易政策及配额分配方法比较》,《质量与认证》2014年第12期。

[8]吴大磊、赵细康、王丽娟:《美国区域碳市场的运行绩效——以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为例》,《生态经济》2017年第33(2)期。

[9]夏欢:《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工程大学,2016。

[10]谢庆裕:《粤控排企业年度碳履约率100%》,《南方日报》2015年7月10日,第A17版。

[11]郑玲、梁苗苗、田硕:《国内试点碳市场交易最新发展》,《中国船检》2015年第6期。

[1]代永波:《实施滚动履约的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思考》,《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8月12日,第B06版。

[2]高迎春:《对我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几点认识》,《天津经济》2013年第5期。

[3]胡桂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定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

[4]胡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收入阶层分配效应》,硕士学位论文,广东财经大学,2015。

[5]姜晓川:《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2。

[6]李博:《我国企业碳排放会计处理的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7]李峰、王文举:《中国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4期。

[8]李雪玉:《全国统一碳市将至配额分配难题待解》,《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9月23日,第22版。

[9]刘明明:《论我国气候变化立法中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10]宁金彪、钟青:《碳市场蓝皮书:中国碳市场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1]潘晓滨、史学瀛:《欧盟排放交易机制总量设置和调整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理论与现代化》2015年第5期。

[12]彭峰、闫立东:《地方碳交易试点之“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3]彭峰、闫立东:《中国地方碳排放交易制度比较——基于七个试点法律文本的考察》,《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第2期。

[14]《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摘录)》,《上海节能》2013年第12期。

[15]宋飞:《浅析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对我国碳市场的借鉴》,《金融经济》2015年第6期。

[16]王江、王逸阳:《北京市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研究及国际经验借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4(4)期。

[17]王静:《中国碳交易试点实践与政策启示》,《生态经济》2016年第32(10)期。

[18]王一名:《碳排放交易地方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19]王振阳、陈轶星:《试点省份碳交易政策及配额分配方法比较》,《质量与认证》2014年第12期。

[20]熊灵、齐绍洲、沈波:《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分配的机制特征、设计问题与改进对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21]宣晓伟、张浩:《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

[22]易美君:《广东、欧盟及加州碳市场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5。

[23]张文娟:《如何让发展变得更绿?》,《中国生态文明》2016年第2期。

[24]张昕:《从试点经验看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11月11日,第22版。

[25]张昕:《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设定原则》,《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2期。

[26]张昕:《试点省份碳市场总量和覆盖范围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29期。

[27]郑爽、张昕、刘海燕、尹蕾、宋然平:《对构建我国碳市场MRV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14期。

[1]黄勇、申耘宇:《我国竞争政策多边协调的路径研究》,《中国物价》2013年第7期。

[2]李亚男、杜曙光:《不同国家产业升级环境的比较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3]孙永平、王磊、王成:《碳排放权交易、行业竞争力与配额分配》,《环境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1]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资源科学》2011年第4期。

[2]郭朝先:《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3]何崇恺、顾阿伦:《碳成本传递原理、影响因素及对中国碳市场的启示——以电力部门为例》,《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年第3期。

[4]李真、黄达:《出口贸易内嵌碳成本因素分解及影响效应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5]苏庆义:《中国出口引致的污染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基于WIOD数据库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9期。

[6]Cadez S.,Guilding C.,“Examining Distinct Carbon Cost Structures and Climate Change Abatement Strategies in CO2 Polluting Firms,”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5(2017).

[7]Wang Z.,“The Study of Carbon Cost Management under the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Theory,”Low Carbon Economy2(2017).

[1]陈昭玲、袁珠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密集度分析》,《中国市场》2014年第22期。

[2]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3期。

[3]林洁玲:《法律环境中FTA效应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双边贸易的贸易密集度与引力模型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12。

[4]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5]孙永平、王磊、王成:《碳排放权交易、行业竞争力与配额分配》,《环境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6]王文军、庄贵阳:《碳排放权分配与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气候公平诉求》,《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7]尹翔硕、郎永峰:《中国与FTA伙伴国/地区贸易密集度及互补性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Czerewacz-Filipowicz K.,Konopelko A.,Intensity of Trade in the CIS Area.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7).

[9]Xie Z.,Zheng M.,“Export Activity,Trade Intensit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vity——Empirical Data from Central China,”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 Economics(2017).

[1]胡倩倩:《上海居民消费碳排放需求量的预测与分析》,合肥工业大学,2012。

[2]林烨、王庆伟:《基于LEAP的工业能源未来发展规划——以浙江省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5期。

[3]刘朝:《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Quadri-Carbon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研究》,天津大学,2011。

[4]刘慧、张永亮、毕军:《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的情景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5]孙永平、王磊、王成:《碳排放权交易、行业竞争力与配额分配》,《环境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6]唐飞、陈文抗、石琴:《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客运交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预测》,《交通节能与环保》2015年第6期。

[7]王冰妍、陈长虹、黄成、赵静、戴懿:《低碳发展下的大气污染物和CO2排放情景分析——上海案例研究》,《能源研究与信息》2004年第3期。

[8]王惠玉:《大同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浙江大学,2013。

[9]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第2期。

[10]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份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5期。

[11]于灏:《城市节能与二氧化碳减排情景分析——以北京市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2013:6。

[12]赵丽:《中国西部碳排放状态比较及趋势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2。

[13]Long R.,Shao T.,Chen H.,“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s Province-Level Industrial Carbon Productiv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pplied Energy ,2016,166:210-219.

[14]Luan A. S.,“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Shandong Province Carbon Emissions,”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13.

[1]程纪华:《中国省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期。

[2]李健、肖境、王庆山:《基于京津冀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碳减排配额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期。

[3]丁仲礼:《全球碳排放权配额方案须考虑国家间差异》,http://news163.com/10/0209/20/5V3U9197000/20GU.html。

[4]刘晓:《基于公平与发展的中国省区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研究》,《系统工程》2016年第2期。

[5]卢俊宇等:《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第12期。

[6]宋德勇、刘习平:《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7]腾飞等:《碳公平的测度:基于人均历史累计排放的碳基尼系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6期。

[8]王文举、李峰:《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选择的公平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3期。

[9]肖黎姗、王润、杨德伟:《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

[10]杨振:《基于环境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公平性研究》,《中国能源》2010年第7期。

[11]张奋勤、孙永平、余珮:《行业异质性、CO2排放与政策选择——基于湖北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12]郑艳:《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人文发展:一个社会经济的视角》,《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3]郑艳、梁帆:《气候公平原则与国际气候制度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6期。

[14]Duro,J.A.,& Padilla,E.,“International Inequalities in Per Capita CO2Emissions:A 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by Kaya Factors,”Energy Economics28(2),2006,pp.170-187.

[15]Hedenus,F.,& Azar,C.,“Estimates of Trends in Global Income and Resource Inequalities,”Ecological Economics55(3),2005,pp.351-364.

[16]Heil,M. T.,& Wodon,Q. T.,“Future Inequality in CO2Emissions and the Impact of Abatement Proposal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7(2),2000,pp.163-181.

[17]Groot,L.,“Carbon Lorenz Curves,”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32(1),2010,pp.45-64.

[1]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2]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3]苗壮、周鹏、李向民:《我国“十二·五”时期省级碳强度约束指标的效率分配——基于ZSG环境生产技术的研究》,《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

[4]苗壮等:《“十一五”省级能源强度约束指标效率分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5]孙作人等:《基于环境ZSG-DEA的我国省区节能指标分配研究》,《系统工程》2012年第1期。

[6]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期。

[7]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8]Gomes,E. G.,& Lins,M.P.E.,“Modelling Undesirable Outputs with Zero Sum Gain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s,”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59(5),2008,pp.616-623.

[9]Hu,J.L.,& Kao,C.H.,“Efficient Energy-Saving Targets for APEC Economies,”Energy Policy35(1),2007,pp.373-382.

[10]Lins,M.P.E.,et al.,“Olympic Ranking Based on a Zero Sum Gains DEA Model,”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48(2),2003,pp.312-322.

[11]Zhou,P.,& Ang,B. W.,“L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for Measuring Economy-Wide 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Energy Policy36(8),2008,pp.2911-2916.

[12]Zhou,P.,Ang,B. W.,& Poh,K. L.,“Measur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DEA Technologies,”Energy Economics30(1),2008,pp.1-14.

[1]刘晓:《基于公平与发展的中国省区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研究》,《系统工程》2016年第2期。

[2]毛新雅、翟振武:《中国人口流迁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1期。

[3]任力、黄崇杰:《中国金融发展会影响能源消费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4]宋德勇、刘习平:《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5]宋杰鲲、张凯新、曹子建:《省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融合公平和效率的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5期。

[6]王金南等:《中国CO2排放总量控制区域分解方案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7]徐瀚翔:《低碳视角下中国钢铁行业技术效率分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Shiwei Yu,Yi-Ming Wei,Ke Wang,“Provincial Alloc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in China: An Approach Based on Improved Fuzzy Cluster and Shapley Value Decomposition”,Energy Policy (66),2014,pp.630-644.

[9]Ke Wang,Xian Zhang,Yi-Ming Wei,Shiwei Yu,“Regional Allocation of CO2 Emissions Allowance over Provinces in China by 2020”,Energy Policy(54),2013,pp.214-229.

[1]段茂盛、庞韬:《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式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蒋梦惟:《统一标准能激活碳交易吗》,《北京商报》2016年6月17日,第2版。

[3]李峰:《中国碳减排成熟度与配额分配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孙瑞:《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当代经济》2016年第7期。

[5]王文举、李峰:《我国统一碳市场中的省际间配额分配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

[6]杨树旺、刘航、覃志立:《雾霾防治背景下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4期。

[1]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苏明、石英华、王桂娟、陈新平、许文:《中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财贸经济》2011年第10期。

[2]冯阳、路正南:《差别责任视角下碳排放权区域分配方法研究》,《软科学》2016年第11期。

[3]公欣:《低碳财政投入待扩政策灵活利好中小企业》,《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1月25日。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4。

[5]李若愚:《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1期。

[6]李忠献:《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保险报》2016年12月5日,第8版。

[7]刘晓:《基于公平与发展的中国省区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研究》,《系统工程》2016年第2期。

[8]鲁政委、汤维祺:《国内碳市场:如何从地区试点走向全国统一》,《金融时报》2016年8月31日。

[9]孙永平、胡雷:《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的重构与中国行动策略》,《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10]孙永平、王磊、王成:《碳排放权交易、行业竞争力与配额分配》,《环境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11]王文举、李峰:《我国统一碳市场中的省际间配额分配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

[12]徐瑶、杜莉:《绿色经济新常态下碳基金的发展》,《兰州学刊》2015年第12期。

[13]杨柳:《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4。

[14]张玓、林珊、赵颖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碳基金视角》,《经济问题》2011年第5期。

[15]赵华林:《巧借绿色金融之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环境经济》2016年第ZA期。

[16]赵华林:《让绿色金融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第6期。

[1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郭尘子:《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思考》,《青海金融》2012年第12期。

简 介:本书主题是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介绍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的建设情况;提供了碳金融市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对绿色低碳的相关政策及实践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如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项目、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