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走出依附性陷阱图书

Extricating Dependency Trap: Crisis and Choices in the Third World

SSAPID:101-8970-0820-87
ISBN:978-7-5201-281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具体而深入的个案研究,又有精到而专业的理论分析;既聚焦经济危机与全球化等热点问题,又重视历史、文化、制度根源的探究;既注意总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和共性问题,又能结合个别国家的现实国情与具体历史;既为第三世界的自主与发展鼓与呼,又积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言献策。本书的主旨即是探讨当前国际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分析与现实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田文林
编 辑:高振华;楚洋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战略研究要坚持正确方向(代结语)

 第一编 国际政治的问题与反思

  自主性发展与第三世界的依附性陷阱

   一 民族产业是国家财富之源,保护民族产业是西方国家实现富强的必经之途

    (一)英国将工业视为财富之源,并通过“先保护,后开放”政策率先取得成功

    (二)法、德、美等后起国家通过走“英国式道路”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二 许多国家不了解国家财富之源,奉行“只开放,不保护”政策,最终陷入依附性地位

   结论:争夺世界产业链上游位置始终是国家间角逐的核心内容

  当前新兴国家经济困境

   一 跨国产业资本转移牵动新兴国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一)“其兴也勃”:跨国产业资本进入为新兴国家带来繁荣

    (二)“其亡也忽”:跨国资本离场使新兴国家陷入经济萧条

   二 跨国金融资本流动加剧新兴国家经济动荡

    (一)极大盘剥和削弱新兴国家的实体经济

    (二)导致新兴国家社会财富加剧外流

   三 新自由主义的战略误导使发展中国家“慢性中毒”

  愚公与智叟:国际政治中两类思维模式比较及启示

   一 本体论比较:国家政权“依靠谁,为了谁”直接决定国力强弱

   二 认识论比较:自主掌握国家命运还是相信异己力量

    (一)从政治角度看,是否将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直接决定国家生存安危

    (二)从经济层面看,是否坚持自主性发展,直接决定国家行动能力强弱

   三 方法论比较:以斗争求和平还是以妥协求和平

  第三世界军人干政及其政治转型

   一 政治衰朽与军人干政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一)代表性和有效性不足导致政治衰朽

    (二)军人干政成为自我救赎的替代办法

   二 第三世界政治转型的两难处境:在军人干政与弱势民主之间徘徊

    (一)不得不转型的军人政权

    (二)转向民主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三 超越两难处境:政治转型应循序渐进

  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问题的多维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从世界地缘政治版图的碎片化谈起

   二 理论分析:民族分离运动的理论根基存在先天局限

   三 现实分析:“民族自决权”日渐成为西方大国削弱对手的战略手段

   四 政策分析:模式选择影响对民族分离主义的“免疫力”

  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另一面

   一 美式全球化道路越走越窄

   二 发展中国家是美式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

   三 欧债危机:“夹心层国家”同样面临困境

   四 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任重道远

  中间地带的动荡与冲突

   一 国际权力转移加剧大国矛盾

   二 “中间地带”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

  美国的隐秘战略:美国与极端

   一 美国翻云覆雨的中东政策导致“伊斯兰国”兴起

    (一)冷战时期到“9·11”事件前,美国在中东纵容和扶植伊斯兰极端势力,由此使“伊斯兰国”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二)2001~2011年,美国在中东进行“反恐战争”,这既使“伊斯兰国”等陷入低谷,也为其提供更大活动空间

    (三)2011年以来,美国的中东战略收缩和“政权更替”政策,使“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大行其道

   二 “伊斯兰国”适度壮大对美国利大于弊

    (一)“伊斯兰国”导致中东地缘版图重组,这一前景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

    (二)“伊斯兰国”壮大为美国在中东推行“离岸平衡”政策提供筹码

   三 纵容和利用伊斯兰极端势力是美国战略大方向

   结语

 第二编 第三世界的困境与出路

  埃及“强国梦”受挫的教训与启示

   一 执政基础偏离多数民众,导致埃及政权根基日趋动摇

   二 发展战略偏离工业化道路,导致埃及日益沦为产业链下游国家

   三 对外战略偏离“不结盟路线”,由此导致埃及外部环境日趋恶化

   余论

  伊朗政权稳固的内部根源及启示

   一 伊朗找到适合自身的政治制度,并坚定维护这种政治制度的安全

    (一)伊朗已经找到适合自身的政治制度

    (二)伊朗坚定维护现行政体安全

   二 倡导“抵抗型经济”,增强经济独立自主能力

    (一)从理论和战略层面,伊朗倡导“抵抗型经济”

    (二)从政策实践看,伊朗奉行产业保护政策,着力提高工业化水平

   三 外交战略坚持反霸立场,同时在策略上“有理、有利、有节”

    (一)战略上坚定反美,对美国霸权威胁“不信邪,不怕鬼”

    (二)策略上灵活机动,“以两手对两手”

  伊朗对外行为的战略文化分析

   一 民族自豪感与悲情意识相互交织的双面性格

    (一)伊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

    (二)伊朗人具有强烈的的悲情意识

   二 逐层递进的国际战略观

    (一)伊朗的基本目标是捍卫独立自主,为此不惜代价和牺牲

    (二)伊朗的中期目标是实现地区大国抱负

    (三)伊朗的终极目标是变革现行国际秩序

   三 精明大胆的外交风格

    (一)“第三方外交”

    (二)善于将国家利益包裹进意识形态

    (三)精明的商人做派

   小结

  沙特站在十字路口

   一 沙特三大支柱根基动摇

    (一)经济上依靠石油,但页岩气革命使沙特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下降,由此使“福利换稳定”模式受到冲击

    (二)安全上依靠美国,但美沙共同利益基础日益减少

    (三)意识形态上靠强化宗教,但输出瓦哈比教义负面效应日趋显现

   二 “战略焦虑症”下的沙特政策调整

    (一)借“2030愿景”图谋经济转型,但实现目标遥遥无期

    (二)地区外交从谨慎转向激进,但实力不济导致其面临更大困境

    (三)沙特加大反击极端主义力度,由此导致国内教俗对立加剧

   结论

  乌克兰的“民主化陷阱”

   一 西式民主结出“恶之花”

    (一)“民主化”进程巩固强化了寡头统治,而非多数人民利益

    (二)民主化进程导致政府效能下降,功能紊乱

    (三)先天条件不足导致“坏民主”

   二 “输出民主”成为西方控制他国的战略工具

   三 结论与启示

  国际政治中的非线性效应

   一 缘起

   二 国际政治中的非线性效应

    (一)滞后效应

    (二)指数放大效应

    (三)共振(示范)效应

    (四)临界慢化效应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正确实践的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天具有反霸权政治的正义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

    (四)提高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水平离不开哲学思维

   二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进国际关系研究学风

    (一)研究问题要有的放矢,要坚持唯物主义

    (二)坚持人民立场与爱国主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