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5

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SSAPID:101-8961-0185-02
ISBN:978-7-5097-391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融合区位理论、竞争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产业布局等理论,以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核心目标,概述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着重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区域竞争力、集聚与升级、结构及其调整进行了分析,并在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定位是:带动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产业;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产业。其发展方向是逐步实现从总量带动向结构调整、从产业分散向产业集聚、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从国有为主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最后,从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刚强
编 辑:陶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Preface

 前言

 附录二 2007年中部六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崛起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三农”问题解决

     1.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2.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

     3.有利于增加中部地区农民收入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消费市场拓展

    (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地位和意义研究

    (三)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组织模式的研究

    (四)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方式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研究

     3.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研究

     4.农产品加工业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5.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产品加工业影响的研究

     6.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研究

     7.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研究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1.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研究

     3.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地位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比较分析方法

    (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及其发展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与分类

   一 农产品的内涵及属性

    (一)农产品自然属性

     1.易腐性

     2.品质差异大

    (二)农产品需求特点

     1.农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多

     2.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

    (三)农产品供给特点

     1.农产品供给决定因素多

     2.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

    (四)农产品市场特点

   二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及分类

   三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投入要素更加先进

    (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农产品加工业空间布局日益趋向合理

    (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

    (五)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六)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和产品结构多样化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区位理论

   二 竞争力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

    (三)竞争优势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

     2.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四)制度创新优势理论

   三 产业集聚理论

    (一)产业集聚理论的内涵

    (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1.外部经济效应

     2.增强竞争效应

     3.品牌效应

     4.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四 产业布局理论

 第三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

   一 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一)利用税收优惠和退税政策,降低农业和农产品税赋

    (二)采取加速折旧和亏损结转法,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负担

    (三)利用关税配额政策,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 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体系

    (一)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二)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评价标准

   三 不断改进和提高深加工技术

    (一)加工设备和技术高新化

    (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

    (三)农产品深加工水平非常高

    (四)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产品加工研发机构

   四 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

    (一)确立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二)实行严格的农产品市场认证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

   五 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立法

  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启示

   一 加强政策扶持

    (一)实行减税、退税、税收补贴等税收政策

    (二)加快实施财政支持、金融融资等政策措施

   二 强化科技支撑

    (一)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发展

    (二)加强农产品研发机构的技术转化能力

   三 增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

    (一)法律保障相关农产品行业协会及其参与主体的自由发展

    (二)通过农产品行业协会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形成行业内部的约束机制,增强农产品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一)建立系统的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

   五 重视企业自身管理

    (一)加强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

    (二)树立品牌意识

 第四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势与现状

  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一 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一)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2.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产品加工业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一)农产品加工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农产品加工业是中部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农产品加工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3.农产品加工业是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中坚力量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条件

   一 农业资源优势突出

   二 区位环境优势明显

   三 人力资本优势突出

   四 市场需求广阔

   五 科技优势明显

   六 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一)国家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各地地方政府创新政策环境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一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一)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张

    (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区域特色初步形成

    (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五)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和原料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七)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程度不断提高

    (八)农产品加工业优势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第四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制成品附加值低

    (二)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高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不强

    (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度不高

    (五)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三)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短缺

    (四)农产品加工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五)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融资难

    (六)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机制不活

 第五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二 主成分分析模型

    1.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2.计算标准化以后的p个指标的两两相关矩阵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λi

    4.求累积方差累积贡献率

    5.求主成分决策矩阵

    6.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三 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析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统计描述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二)结果分析

     1.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

     2.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木材工业、纸品工业和橡胶工业等五大行业的经济效益不均衡

     3.食品工业和木材工业具有较高的赢利能力

     4.中部6省的烟草制品业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差异

   三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的原因

    (一)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

    (二)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

    (三)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生产集中度低

    (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不足

    (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整体素质低

   四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提高路径

    (一)加快潜在优势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和产业资源整合

    (四)加快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六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力

  第一节 区域产业竞争力及理论回顾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比较

   一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原理

     1.增长分量

     2.产业结构偏离分量

     3.竞争力偏离分量

    (二)数据来源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省域比较

   三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区域比较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培育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不足的障碍因素

    (一)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薄弱

    (二)科技和人才优势未能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竞争力

    (三)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之间的关联协作少

    (四)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培育路径

    (一)科技创新是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二)资金投入是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的保障

    (三)产业多元化是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

    (四)扩大开放是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推动力量

    (五)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

 第七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与升级

  第一节 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指标

   一 农产品加工业集聚衡量指标

    (一)地区专业化的衡量方法

     1.区位商指数

     2.克鲁格曼指数

    (二)产业地理集中衡量方法

     1.产业集聚度

     2.区位基尼系数

   二 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状况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地区专业化变化趋势

    (一)基于区位商的分析

    (二)基于克鲁格曼指数的分析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中情况分析

    (一)基于集中度的分析

    (二)基于区位基尼系数的分析

   三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特点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升级路径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升级的原则

    (一)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二)坚持区域产业优势与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相结合

    (三)坚持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相结合

    (四)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升级的路径

    (一)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开放度

    (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地区的分工与协调

    (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园区建设

    (四)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引导和催化作用

 第八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新情况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新情况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国际新情况

     1.农产品加工企业全球化趋势明显*

     2.农产品加工技术逐步实现高新化

     3.农产品加工低碳化发展方兴未艾

     4.农产品质量控制逐步实现标准化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国内新情况

     1.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

     2.我国市场需求空间不断扩大

     3.农产品加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全面推进

     4.农业科技和社会服务体系支撑更加有力

     5.中部地区乡镇企业改革与创新全面推进

     6.中部地区农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新问题

    (一)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

    (三)产业承接能力不强

    (四)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多

    (五)质量安全要求提高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一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功能定位

   二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

    (一)从总量带动转向结构调整

    (二)从产业分散转向产业集聚

    (三)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优势

    (四)从国有为主转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农产品加工指导体系

    (二)健全质量安全体系,防范产业风险

     1.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2.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

     4.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三)加强社会化服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增加国家财政投入

     2.拓宽金融融资渠道

     3.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4.积极引进外资

    (六)构建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七)立足区域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八)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化的市场体系

   二 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企业自身体制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快科技进步,增强企业发展科技支撑力

    (三)提高农产品深加工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创建名牌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对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六)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增强技术溢出效应

   三 行业协会层面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不同领域和环节的行业协会发展

    (二)积极发挥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

    (三)探索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新机制

 附录一 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具体情况

本书融合区位理论、竞争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等,以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核心目标,概述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着重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区域竞争力和集聚与升级进行了分析,并在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最后,本书从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蔡昉、王德文:《WTO框架下中国工业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柴斌锋:《中国玉米成本及经济效益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陈华宁:《欧盟、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及启示》,载《世界农业》2007年第9期。

陈会英、吕敏、周衍平:《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载《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4期。

陈会英、周衍平、刘肖梅:《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创新与政策选择》,载《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

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昭玖:《发达国家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比较分析及启示》,载《价格月刊》2007年第4期。

成昕:《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发展概述》,载《世界农业》2006年第7期。

程广斌:《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研究》,石河子,石河子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崔星梅:《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载《大众标准化》2007年第5期。

戴景瑞、胡跃高:《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丁力:《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科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载《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3期。

丁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载《农业产业化》2008年第7期。

丁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关于美国农业的观察与思考》,载《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8期。

杜彦坤:《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载《调研世界》2000年第3期。

杜彦坤:《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32期。

杜彦坤:《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选择》,载《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5期。

杜彦坤:《政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目标预期与职能界定》,载《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1期。

段慧兰:《提升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研究》,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樊纲、王小鲁:《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樊红平、牟少飞、叶志华:《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世界农业》2007年第9期。

范恒山、刘苏社、张建清:《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范恒山:《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持中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载《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6期。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范跃进、杜传忠:《现代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方甲:《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冯飞:《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上)》,载《改革》2005年第7期。

冯忠泽、陈思、张梦飞:《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主要措施及启示》,载《世界农业》2007年第12期。

高承江:《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高培元、杨楠、韩嵘:《新疆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载《新疆财经》2005年第1期。

龚新蜀:《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归秀娥:《发展西部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与对策》,载《农产品加工》2005年第5期。

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国家经贸委研究室:《关于加快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调查及建议》,载《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第4期。

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郝朝晖、张文斌:《对培育和发展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载《农场经济管理》2004年第4期。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何艳:《FDI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溢出效应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胡晓鹏:《中国食品加工业的竞争力与发展出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姜会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长春,吉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姜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载《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年第5期。

蒋满元:《政府在竞争中进行制度创新的优势与途径》,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蒋昭侠等:《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金发忠:《国外农产品认证发展及其启示》,载《农业质量标准》2006年第2期。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李崇光、陈诗波:《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0期。

李春林:《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载《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君华:《产业集聚与布局理论——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李敏:《世界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研究》,载《北方经贸》2007年第8期。

李姝睿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载《农产品加工》2005年第3期。

李淑华:《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载《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2期。

李延云等:《日本的农产品加工业》,载《世界农业》2005年第9期。

李永实:《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载《经济地理》2007年第4期。

李悦:《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秉镰、杜传忠:《区域产业经济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刘彩云、马殿平、张润清:《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载《中国统计》2007年第9期。

刘彩云、王玉荣:《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结构分析》,载《经济论坛》2008年第13期。

刘海波:《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刘静、刘丹、杜晓力:《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内部直接决定因素指标评价》,载《技术经济》2005年第3期。

刘李峰、武拉平、任卫娜、杨欣:《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载《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年第2期。

刘敏芳、刘燕萍、杨公明:《浅论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刘长全:《中国产业集聚与生产率——理论框架及影响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卢凤君、张敏、李世峰:《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功之路:集聚与升级》,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陆立军、周国红:《“浙江制造”新优势》,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罗斌:《日本、韩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及现状》,载《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第1期。

罗辑、张其春:《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增长、国内投资和就业》,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5期。

吕立才、熊启泉:《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影响研究》,载《亚太经济》2008年第4期。

马涛、韩立宏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中国农村工业化》,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年第5期。

马成武、姜会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载《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第5期。

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4期。

马涛、韩立宏、赵海渡、张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中国农村工业化》,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年第5期。

马银戌:《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统计分析》,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聂亚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2期。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1月19日。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政策选择》,载《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2期。

盘明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探索》,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

彭中文、李勇辉:《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其经济效益研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千庆兰、陈颖彪:《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载《热带地理》2007年第1期。

千庆兰:《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秦富等:《国外农业支持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丘海雄:《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任卫娜、武拉平:《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沈国明、孙江永:《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纺织业国内资本形成影响的经验分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孙洛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谭克、路瑶:《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载《当代财经》2003年第5期。

谭力文、马海燕、刘林青:《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深层透视》,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2期。

田则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载《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10期。

佟玲、李成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载《农机化研究》2005年第5期。

万宝瑞:《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王凤霞、江雪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载《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王福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兼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0期。

王君美:《市场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载《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8期。

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述评》,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王守经、王文亮、邓鹏、张奇志:《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载《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第6期。

王文亮、杜方岭、王志芬、王守经:《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地位探讨》,载《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年第7期。

王永德:《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中美比较视角》,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王志明:《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0期。

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魏后凯:《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魏启文、崔野韩、杨明升:《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比较研究》,载《标准化研究》2006年第1期。

魏益民、万桂林、丁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载《农产品加工》2009年第3期。

魏益民:《国外农产品加工与食品产业发展趋势》,载《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年第4期。

邬文兵:《构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新格局》,载《农产品加工》2006年第2期。

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载《统计研究》2009年第4期。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夏大慰:《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载《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向国成、韩绍凤:《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三大转变关——超边际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载《财贸经济》2005年第6期。

谢地:《产业组织经济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谢地:《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谢志华:《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熊艳、刘忠琦:《基于SCP范式下的中国乳制品产业组织模式研究》,载《财经界(下旬刊)》2007年第6期。

许一芳、王振惠:《优化福建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设想》,载《台湾农业探索》2005年第4期。

薛昭胜:《期权理论对订单农业的指导与应用》,载《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2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闫应福:《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杨焕玲:《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经验与借鉴》,载《世界农业》2009年第3期。

杨蕙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杨兴龙:《玉米加工业的效率和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杨云彦:《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姚惠源:《国外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态势与技术前瞻》,载《农产食品科技》2006年第1期。

银路:《经济效益的实现过程与计算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第11期。

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载《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尹晓雁:《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载《农产品加工》2006年第5期。

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于琳:《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载《农业经济》2006年第3期。

于天颖、王永成、郭东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载《农业经济》2005年第5期。

于新匣:《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选择与产业组织创新》,载《中国物价》2007年第12期。

余晓明、任学军、黄玲娣:《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研究》,载《新疆财经》2007年第2期。

臧新:《产业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基于中国行业的实证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臧旭恒、林平:《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曾建民:《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措施》,载2003年11月28日《农民日报》第7版。

张德权:《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载《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1。

张汉林:《农产品贸易争端案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张红丽、邓康处、雷海章:《新疆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对策》,载《新疆农垦经济》2002年第3期。

张华:《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调整与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载《农业经济》2004年第3期。

张焕裕、李丹、张广平等:《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载《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7期。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张明林、吉宏:《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征、现状与对策》,载《乡镇经济》2006年第6期。

张平、王树华:《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张润清、李崇光:《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济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6期。

张润清、杨建锋、赵邦宏:《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张润清:《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张维迎:《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载《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张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挤出效应的检验》,载《经济论坛》2009年第6期。

张秀生、曾国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张秀生、陈立兵:《村经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秀生、杨刚强:《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载《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

张秀生、杨刚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载《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张秀生、杨刚强:《健全财政支农政策 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载《财政研究》2009年第5期。

张秀生:《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与农民收入增长》,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张秀生:《区域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张秀生:《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秀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赵强、孟越、王春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赵燃、骆乐、韩鹏:《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载《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4期。

赵彦云:《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赵彦云:《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赵艳滨:《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郑会军、马文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载《经济评论》2009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9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新中国工业60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编辑部:《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8》,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2007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周彩红:《基于主成分的长三角制造业行业效益评价》,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周彩虹:《新型国际分工与长三角制造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周亚:《产业竞争力:理论创新与上海实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朱明:《农产品加工业集成技术与标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朱维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载《农产品加工业·学刊》2009年第7期。

祖伟、陆吉虎:《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载《农业与技术》2002年第6期。

Alan S.Blinder,1973,“Wage Discrimination:Reduced Form and Structural Estimates”,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8(4):436-445.

Araujo,P.F.C.,1983,“Agro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entro Luiz Queirozv,75(1):5-15.

Aturupane,Chonia,Simeon Djankov,and Bernard Hoekman,1999,“Horiaontal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European Union”,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35:62-81.

Bai C.,Du Y.,Tao Z. and Tong S.,2004,“Local Protectionism and Regional Specializa 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3:397-417.

Baptista Swann,1999,“A Comparison of Clastering Dynamics in the US and UK Computer Industrie”,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3).

Chen J.and Fleisher B.M.,1996,“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2).

Davis,Donald R. and David E. Weinstein,2002,“Bones,Bombs,and Break Points:The Geography of Economic Activ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2(5):1269-1289.

Ellison G.and Glaeser E.L.,1997,“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5(5).

Feenstra R.,1998,“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Global Economy.”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2(4):31-50.

Feenstra R. and Hanson G.,2001,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 and Rising Inequality:A Survey of Trade and Wages,NBER Working Paper.

Gaves R.,1974,“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Economical,41:176-193.

Gerhard Schiefer,2002,“Envionmental Control for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Process Eficiency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Case of the Meat Chain”,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78:197-206.

Gianluca Selva,2005,Analysis of the Competitveness of the Pork Industry in Denmark,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99 Seminar of the EAAE.The Future Europe in the Global Agri-Food System Copenhagen,Denmark,(8):24-27.

Grossman G. M.,Maggi G.,2000,“Diversity and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0(5):1255-1275.

Hall R.1992,“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Strategics Management Journal,2.

Helpman E.1981,“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Economies of Scale,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 Chamberlain-Heckscher-Ohlim Approach”,Journal of a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1:305-340.

HooverE.,1936,“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Localiz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atistics,18(4):162-171.

Ingrid Hunt,2005,“Applying the Concepts of Extended Products and Extended Enterprises to Support the Activities of Dynamic Supply Networks in the Agri-food Industry”,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70:393-402.

James E.Austin,1981,AgroindustrialPreet Analysis,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London.

James G-Brown,1994,Agro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Opertions,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D.C.

Jeremiah Cotton,1988.“On the Decomposition of Wage Differential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2):236-243.

Keith Marsden,1998,Agro-industrial policy review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Rome.

Kim Tschangho John and Knaap Gerrit,2001,“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1952-1985”,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5:39-37.

Kravis I. B.,1970,“Trade as a Handmaiden of Growth: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Economic Journal,320:850-872.

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b,99(3).

Lauschner R.,1980,“Agroindustry as a Factor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Sector”,Revista de Economic Rura1,(18):217-233.

Lokman Zaibet,2000,“Compliance to HACCP and Competitiveness of Oman FishProcessing”,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3):311-321.

Maryann P.Feldman & David B.Audretsch,1999,“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Europena Economic Review,43:409-429.

Maurel F. and Sedillot,1999,“A Measure of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Frenc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9(5):575-604.

Michael Fritsch,2002,New Firm Formation by Industry Over Space and Time:A Multi-level Analusis,Freiberg Working Paper.

Michael R.Reed and Mary A. Marchant,1992,“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S.”,Food-Processing Industry,(4):61-70.

Muhittin Oral,UnverCinar,HabibChabchoub,1999,“Link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at the Firm Level”,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271-277.

Neumark D.,1988,“Employers’ Discriminatory Behavior and the Estimation of Wage Discrimination”,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3):279-295.

Pnenion D.Ca,1984,Pital Risk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gorindustry:The American Model. Association Pour la Promotion industrial agriculture,241-249.

Raaj K.Sah,2000,“Some Results for the Comparative Statistc of Steady-states of Higher-order Discrete Dynmic Systems”,Journal of Economic Dnyamies & Control,(24)6:1481-1489.

RawskiT.G.,2001,“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China Economic Review,12(4).

Rodrguez-Pose Andres and Javier Sanchez-Reaza,2003,“Economic Polarization through Trade: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in Mexico”,Ltnct/wider Discussion Paper,(60).

Roger J.S. and S,1995,“Bhuyan Forward Integeration by Famer Cooperative Comparative Incentive and Impacts”,Journal of Cooperative,10:33-48.

Rosenthal S.and W.Strange,2003,“Geography,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5(2):377~393.

Rosenthal S.S.,Strange W.C.,2001,“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50:191-229.

Roy F.Weston,Matthias Ruth.,1997,“A Dynamic,Hieraerch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Natural Economic Systems”,Ecological Economics,(21):1-17.

S.Orjan,L.Goran and K.Christian,2003,The Cluster Initiative Greenbook,The 6th Global TCI Conference.

SchwartzLisa A.,1994,Price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o Agroindustry,Ithaca,N.Y.

Stiglitz J.E.,1987,“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Dependence of Quality on Pric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ture,25:1-48.

Vacant Gandhi,2001,“Agroindustry for Rural and Small Farmer Development:Issues and Lessons from India”,International Foo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2):331-344.

Winhorst Hans-Wilhelm,1989,Industrialized and Agroindustry,Vechtaer Druckerei and Verlag.

Yannis C.,Ioanna K.,2004,“Internal Capabilites and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s: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for Innovative Performance”,Technovation,1.

Young A.,2000,“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5:1091-1135.

Zhang Xiaobo and Kevin H. Zhang,2003,“How does Globalization Affect Regional Inequality within a Developing Country?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39(4):47-67.

Zhou Shenghua,2007,“Eco-efficiency Analysis of Paper Mills along the Huai River:An Extended DEA Approach”,Omega,(35):5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