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2

变与不变:泥河村礼治传统的转型 图书

Change and Consta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 of Rule by Rite of Nihe Village

SSAPID:101-8958-3067-27
ISBN:978-7-5201-218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一部乡村的历史变迁史也是中国社会的变迁史,中国地方差异巨大,尽管我们很难把握宏大的中国社会变迁脉搏,但是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乡村的变迁去描摹中国社会。本书基于乡村社区治理的思路,以泥河村为研究对象,引入历史的视角,从泥河村的家族体系入手来探讨村庄的权威结构和治理方式,探讨20世纪上半期家族权威体系的崩溃及乡村社会文化秩序混乱的原因,进而探讨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郭伟和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消逝的传统和美化的记忆:泥河村社区治理的复调历史书写

 上编 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概念辨析

   一 社区的不同内涵及其蕴含的治理方式问题

    (一)自然意志结合下的社区理想形态

    (二)结构功能模式下的社区日常生活

    (三)集体仪式下的社区团结机制

    (四)道德伦理模式下的社区互惠机制

    (五)志愿公共精神下的社区公共生活

    (六)基于社会交往网络的社会资本

    (七)想象共同体和群体身份建构

   二 三种不同学术传统下的国家治理概念

    (一)作为一种权力类型和权力技术的治理概念

    (二)作为一种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的民主协商机制的治理概念

    (三)作为一种公共事务执行层面的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的治理概念

     1.在国际政治领域

     2.国际金融组织的发展援助框架下的治理概念

     3.福利国家应对危机的治理体系改革思路

   三 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第二章 社区治理转型的理论框架

   一 西方国家现代化转型及其社会治理策略的重构

    (一)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

    (二)绝对主义专制国家时期的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

    (三)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治理模式

    (四)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

   二 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变

    (一)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及社区治理模式

    (二)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传统社区治理模式的瓦解

    (三)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以群众动员为特征的社区治理传统

    (四)新中国成立后群众动员式社区治理模式的延续与变革

    (五)国家与社会关系调整中的社区治理模式变革

   三 中西方社区治理演变过程的共同趋势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趋势

    (二)国家权力配置方式和实践技术的转变趋势

    (三)社区组织模式的转变趋势

    (四)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实施方式的转变

    (五)社区居民主体性的重塑和参与方式的转变

  第三章 作为一种反思实践的社区历史研究策略

   一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及其悖论

   二 迈向地方性实践知识:认识当代中国农村社区治理实践模式的理论出发点

   三 作为一种反思实践的社区历史研究策略

 下编 社区治理历史案例研究

  第四章 泥河村的由来和传说

   一 泥河村的历史由来

   二 泥河村的地理风貌

   三 古蟠龙河的民间传说

   四 象征秩序中的尊卑大小和衡平正义

  第五章 泥河村传统社区治理方式及其历史演变

   一 皇权、绅权和地方文化网络

   二 泥河村的家族构成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三 科举功名、家族力量与地方伦理

   四 乡村衰败中的坚韧力量:民国(包括日伪统治)时期的国家动员与社区反应

  第六章 泥河村的解放和土改

   一 国共拉锯战过程中的泥河村民

   二 平淡无奇的泥河村土改

   三 时机与形势:土地改革过程中的传统伦理资源的瓦解与传承

  第七章 集体化时期的泥河村(上):由高潮到灾难

   一 泥河村参与合作化运动的分歧与摇摆

   二 修建泥河护庄堤——通过国家动员进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三 “大跃进”时期的惨痛经历

   四 运动式治理的悖论:地方的投机行为

  第八章 集体化时期的泥河村(下):由狂热到平稳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泥河村的政权更替

   二 阶级话语的挪用和滥用:狂热政治运动对农村社区的撕裂和破坏

   三 稳步发展的集体生产

   四 简陋便利的公共事业

    1.泥河的卫生事业

    2.泥河的教育事业

    3.泥河的文化事业

   五 贫穷快乐的社区生活

   六 多层生产体制和多重社区生活:狂热运动消退后的农村集体生活模式

  第九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泥河村(上):不太情愿的包产到户过程

   一 看似“无足轻重”的更换支书事件

   二 不太情愿的包产到户过程

   三 是劳动激励问题,还是人地比例问题?——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争议

  第十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泥河村(中):新礼治模式

   一 通过礼仪实现社会治理

    1.泥河村的互惠合作机制

    2.节日中的泥河礼仪实践

    3.反映父系亲属系统的两大人生礼仪

   二 通过文化活动实现村民教化

    1.戏剧教化

    2.书法熏陶

    3.宗教慈善和报应观念

   三 权威转型和女性参与:社区礼治模式背后的力量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泥河村(下):生计转型和“悬浮型”政权下的民风遗韵

   一 人生礼仪消费中的面子和压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泥河村生计转型和地位分化

   二 训政的终结和私利的角逐:“悬浮型”政权下的泥河村社区秩序问题

   三 挑战与吸纳:村民选举机会下的泥河村政权更替模式

   四 相对节制的专项工程建设

   五 民风遗韵:项目制治理下稳健型社区反应的社会基础

  第十二章 泥河村的未来:走向城乡一体化?

   一 养老和结婚:关于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泥河村民反应态度的代际差异

   二 是级差地租,还是土地产出?——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冲突

   三 通过人情网络实现共谋变通和恩威并重:农村社区分类治理的连续谱

   四 爱财无道:征地拆迁带来的农民心态失衡

   五 不仅仅为了留住乡愁:农村社区未来的出路何在?

  附录:泥河村家族姓氏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 泥河村解放以来大事记和发展概况

    1.泥河村解放以来大事记

    2.泥河村解放后历任村、组领导干部主要成员

    3.泥河村解放后人口、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二 泥河村家族姓氏

    1.郭氏家族

    2.贾氏家族

    3.葛氏家族

    4.李氏家族

    5.石氏家族

    6.晋氏家族

    7.杨氏家族

    8.高氏家族

    9.宋氏家族

    10.张氏家族

    11.秦氏家族

    12.其他姓氏家族

   三 泥河村名人轶事

    1.新中国泥河村的开村元老——郭全英

    2.会过日子的生活哲人——李富荣

    3.闻名遐迩的教育文化名人——石同勋

    4.逃荒要饭却志存高远的原子能专家——崔朝晖

    5.逃荒山西而自强不息的新闻人——刘志强

    6.新中国成立后泥河村走出的国家安全卫士——郭文祥

    7.恢复高考后泥河村第一位金榜题名的大学生——郭新和

    8.将门虎子自学成才的军地两用人才——郭水和

    9.名扬乡邻的石家四世祖——石金玉

    10.威震四方的义匪——郭老茂

    11.晚清以来家道变迁的典型代表——李蒙正家

    12.民国时期的中农品格的代表人——葛铭芹

    13.“神仙相助”的土兽医——晋玉荣

    14.“小秀才”——郭向荣

    15.虎口逃生的庄稼状元——贾怀俭

    16.敢骂日本走狗的泥河先民——高圣全

    17.令人尊敬的“地主”之后——白炳南

    18.危难时刻获得乡邻援助的租地户——方金昌

    19.开现代教育之风气的文化传承人——郭美玉兄弟

    20.泥河书法文化的承先启后者——郭文汉

    21.三代从军的军旅世家——葛铭标一家

    22.农民诗人——李中秀

    23.土改时期的老村长——葛铭玉

    24.土改时期的农会主席——刘毛群

    25.新中国成立后复兴大平调剧团、修建护庄堤的老支书——李永元

    26.传奇女子——刘瑞芬

    27.山西淇县老乡的保护网——张荣安

    28.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当家做主的矿山干部——郭连安

    29.土改后获得新生的一家人——李春元家

    30.灵活谋生的末代保长——贾致文

    3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纪人——贾致明

    32.曾经当过某族司令员的贴身警卫——贾林德

    33.党的忠诚战士革命伤残军人——石文学

    34.由儿童团员到新中国铁路建设者——郭合喜

    35.由铁路建设的大锹工到劳动模仿——贾修德

    36.“文化大革命”时期忠诚实干的村支部书记——晋善文

    37.生产大队的“铁算盘”——葛江仁

    38.红旗队长——贾致海

    39.集体化时期的林艺师——赵高生

    40.为弘扬大平调艺术落户泥河的老艺人——李存山

    41.家风敦厚、关心集体的一家人——贾致江一家

    42.父辈庇荫勤学人——晋善信

    43.杨门家风育英才——杨风礼

    44.书香门第、教育世家的姑侄仨——郭麦枝、郭林东、郭春东

    45.人称“老党”的复员退伍军人——郭秋岭

    46.泥河味道的传承人——焗掌老师儿(主厨)郭文济

    47.体制转轨时期的泥河村支书——贾致河

    48.泥河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复兴者——李香元

    49.小户人家而又善于协调关系的村干部——秦玉喜

    50.见义勇为好邻居——郭文采

    51.多才多艺、敬业睦邻的“新管事儿”——郭良和

    52.泥河村书法艺术的新标杆——贾文海

    53.百姓喜爱的春联书法家——郭双和

    54.青年诗人——杨开亮

    55.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个万元户——葛江信一家

    56.葛氏家族的杰出人士——葛刚林

    57.石氏家族的杰出人士——石建勋

    58.省师德标兵——路保琴

    59.博学笃志为教育——贾宝海

    60.誉满西安的医学届民营企业家——李洪洁

    61.全省知名的文化界民营企业家——郭鹏飞

    62.邻村奋斗成功的泥河郭氏后人——郭文义

    63.根系泥河的崔庄实业家——郭文胜

    64.顺应时代、改变生计模式的一家人——葛铭德的子孙们

    65.泥河手工空心挂面的传承人——葛均林

    66.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参军和民兵训练成长改变的贾氏四兄弟——永德、保德、品德、朝德

    67.“文化大革命”时期从泥河村走出去的七位贤能

    68.改革开放以后从泥河村走出来的六位政界精英

    69.跟随时代发展的六位自主创业者

    70.新时代泥河村发展的引领者——贾培德、葛江春领导班子

   四 泥河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1.旧社会的私塾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泥河小学

    3.“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泥河学校

    4.20世纪80年代的泥河学校

    5.泥河的扫盲教育和学前教育

    6.泥河村办学条件的改善

    7.外出任教的泥河教师

    8.泥河村比较出名的教育世家

   五 梨园花艳十里香

    引子

    1.泥河大平调戏剧的发展综述

    2.不同时代的主要演职人员和主要剧目

    3.音乐

    4.表演

    5.唱腔

    6.行当

    7.舞台美术

    8.演出习俗

    9.人物传略

   六 泥河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个人的从医经历

    2.泥河村合作医疗卫生室的创办经过

    3.合作医疗期间的经营情况

    4.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印象

    5.泥河村卫生医疗从业人员

   七 泥河村书法文化的发展

   八 泥河村礼仪风俗的变迁

    1.泥河一带的节日礼仪

    2.泥河一带的结婚风俗

    3.泥河一带的丧事习俗

    4.泥河一带日常饮食习惯

   九 泥河村寺庙文化的发展

 序言 革命和市场背景下的社区礼俗传统向何处去?

作为土生土长的泥河村人,重返自己的故乡做有关社区治理转型的研究,并不是因为进入田野点比较方便,也不是因为具有内部人的优势,而是因为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情感和记忆需要理解和澄清,也有太多人的命运需要被放在现代化进程中去理解和阐释,当然也有我自身的学术关怀——希望去思考中国传统礼俗秩序的现代化命运。我的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均在泥河村,他们共同见证了泥河村的现代化转型,有过兴奋和痛苦,并影响了儿时的我。如今这个重返传统和创新的时代,给了我重新审视家乡发展历史的机会,让我可以既不会因为太近而无法冷静客观,也不会因为太远而缺乏温度和情感。当然,本书是否客观和有洞见,需要村民和学界共同评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许明龙、马胜利译,商务印书馆,1997。

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商务印书馆,2011。

埃文斯·普瑞查德,E.E.:《努儿人:对一个尼罗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译,商务印书馆,2014。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年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保罗·弗勒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保罗·皮尔逊:《拆散福利国家:里根、撒切尔和紧缩政治学》,舒绍福译,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2007。

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趣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漆芜编译,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蔡禾教授于2012年12月29日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八届年会的大会演讲。

曹广权:《淇县舆地图说》,常永海、李清堂等注释,淇县县志办印刷,1986。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查尔斯·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格致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陈大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共农村的集体化时代》,新华出版社,2011。

陈桂棣、春桃:《小岗村的故事》,华文出版社,2009。

陈佩华、赵文词、安戈:《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万国、杨敏如、韩建中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林毅夫、赵耀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4。

大卫·威廉姆斯、汤姆·杰克逊:《治理,世界银行与自由主义理论》,赖海榕编译,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党国印:《“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

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应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杜国景:《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译,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E.E.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对一个尼罗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译,商务印书馆,2014。

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系列工作论文,1997。

菲利浦·塞尔兹尼克:《田纳西河流管理局与草根组织——一个正式组织的社会学研究》,李学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

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岳麓书社,201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在南京“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讨论会”上的发言,沈关宝整理,1983。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冯仕政:《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和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弗里曼、毕克威、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道路》,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G.C.斯皮瓦克:《庶民研究——解构历史编纂》,黄德兴、刘林海译,载刘健芝、许兆麟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要点》,华夏风编译,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龚春霞:《中国式征地拆迁的合理性辨析——兼评〈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南京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古学斌:《否定政府,重建村庄》,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郭伟和:《城市空间重塑与治理方式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5期。

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郭伟和:《作为总体性社会事实的农村社会上访研究》,《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中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年第2期。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倞译,北京出版社,1980。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问题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贺雪峰:《破除“还权赋能”的迷信——以〈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周其仁教授商榷》,《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黑格尔:《历史哲学》,潘高峰译,九州出版社,2011。

华尔德:《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6。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

焦长权:《政权“悬浮”与市场“困局”,一种农民上访行为的解释框架——基于鄂中G镇农民农田水利上访行为的分析》,《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吴瑞森、邹如山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郭忠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

旷新年:《现代化的乡愁:一边逃离、一边眷恋》,新华网思客,http://sike.news.cn/article.do?action=articleDetail&id=218360329,2016年10月10日。

拉德克利夫-布朗,A.R.:《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丁国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

李丹:《理解农民中国》,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

李放春:《苦、革命教化与思想权力——北方土改期间的“翻心”实践》,《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中华书局,2008。

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

李里峰:《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

李连江、欧博文:《在党国中纳入民主:中国的村民选举》,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9533,最新链接:2016年10月1日。

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梁漱溟全集》(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第三版),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刘守英、周飞舟、邵挺:《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卢辉临:《社区研究:缘起、问题和新生》,《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卢辉临:《“卫星”是如何上天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大跃进》,《开放时代》2008年第5期。

陆学艺:《三农问题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北京出版集团,2009。

吕新雨:《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开放时代》2012年第7期。

吕新雨:《亚细亚专制主义与20世纪的中、苏(俄)革命与道路之争——兼论秦晖先生的“雅典(罗马)”道路说》,《开放时代》2012年第1期。

吕苑娟:《共绘城乡统筹新天地——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考察安徽山东农村土地整治纪实》,《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6月1日第1版。

罗伯特·N.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周穗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罗伯特·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马克·塞尔登:《革命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三版),苏国勋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和理由》,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城、李少军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格致出版社,2011。

曼威·柯司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译,唐山出版社,2002。

蒙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孟庆延:《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问题——议题转换与范式革命》,《社会》2015年第1期。

米歇尔·福柯:《安全、领土和人口: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7-1978》,钱翰、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城、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12。

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杜蒲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

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8。

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皮埃尔·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健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淇县志编纂委员会:《淇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性支配到技术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何鹏、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1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

权延赤:《杨成武见证文革》,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让·德雷兹、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苏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任平:《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人民日报》2016年5月17日第4版。

申端锋:《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孙立平:《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的收粮的个案分析》,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T.H.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王芝芝、姚力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2013。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良果译,商务印书馆,2006。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温铁军主编《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文津出版社,2006。

文崇一:《报恩与报仇:交换行为的分析》,载《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1982。

文贯中:《土地制度必须允许农民有退出自由》,《社会观察》2008年第11期。

吴飞:《父母与自然:“知母不知父”的西方谱系》(下),《社会》2013年第3期。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年第66期。

吴毅:《“权力——利益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的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夏珺:《成都:土地整治一举多得》,《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9月20日第1版。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

徐小青:《河南省鹤壁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载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集团,2009。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

亚布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译林出版社,2011。

亚历山大·潘佐夫:《毛泽东传》(下),卿文辉、崔海智、周益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村》,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赵旭东、孙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叶永烈:《陈伯达传》,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三联书店,2001。

应星、李夏:《中共早期地方领袖、组织形态与乡村社会——以曾天宇及其领导的江西万安暴动为中心》,《社会》2014年第5期。

应星:《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应星:《“应法下乡”与“接近正义”——对中国乡村赤脚律师的个案研究》,《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翟学伟:《乡土社会的变迁——也说“无主体熟人社会”》,《光明日报》2011年9月20日第11版。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詹姆斯·S.菲仕金:《协商民主》,王文玉译,载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

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和文化多元主义》,陈志刚、陈志忠译,载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

詹姆斯·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5期。

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访卢文:毛泽东、邓子恢关于合作化问题的三次争论》,载《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赵丙祥、童周炳:《房子与骰子:财富交换之链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赵晓力:《通过合同的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郑永年:《朱镕基新政——中国改革的新模式》,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9。

中共淇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淇县历史》(第一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周飞舟:《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社会》2015年第1期。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周飞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省级政府对饥荒的反应和救助机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周飞舟:《由汲取性政权到悬浮性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和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社会》2014年第6期。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

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法律出版社,2011。

《蒋介石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历史上的今天,http://www.todayonhistory.com/6/23/jiangjieshidajuweigongzhongyuanjiefangqu.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0月16日。

《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网,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72028/76059/76061/714331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0月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test/2008-06/05/content_1006834.htm,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0月16日。

《北戴河会议(1962年8月6日—下旬)》,人民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6496/168117/1001219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0月16日。

《全国工作会议(1964年12月15日—1965年1月14日)》,人民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51935/176588/176596/1055621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0月16日。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使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0月16日。

Andreas,Joel. 2009. The Rise of Red Engineers: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hina's New Clas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rnstein,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ship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216-224.

Axelrod,Robert. 1984.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Bourdieu,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t,Ronald. 1992.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rnstein,Thomas. 1970. Leadership and Mobilization in the 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Russia:A Comparison. Ph. 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Chambon,Adrienne,Allan Irving,Laura Epstein. 1999. Reading Foucault for Social Work.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dsen,Richard. 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skin,Eric,Yingyi Qian,Chenggang Xu. 2000. “Incentives,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7(2):359-378.

Granovetter,Mark.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May):1360-1380.

Lee,J. 1994.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e,Ching Kwan. 2002. “From the Specter Mao to the Sprite of the Law:Labour Insurgency in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31(2):189-228.

Oi,C. Jean. 1992. “Fiscal Reform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1):99-126.

O'Brien,Kevin J. 1996. “Rightful Resistance. ” World Politics 49(1):31-55.

O'Brien Kevin J. and Lianjiang Li. 2000. “Accommodating ‘Democracy’ in One Party-state:Introduc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 162:465-89.

Parish,W. L. and M. K. Whyte. 1978.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n,Ngai and Chris King-Chi Chan. 2008. “The Subsumption of Class Discourse in China.” Boundary 2:75-92.

Putnam,Robert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Affairs.” The American Prospect 13:35-42.

Rothman,J. 1968. “Three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Practic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ubin,Herbert J. and Irene Rubin. 1992. 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Development. Massachusetts:Allyn&Bacon.

Shue,Vivienne. 1980. 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s Socialism,1949-1956. 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Shue,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oppa,R. Keith. 1982.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ian,Yingyi & Barry R. Weingast. 1997.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1(2):149-185.

Wilson,William Julius. 1987. 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rld Bank. 1989. Sub-Saharan Africa:From Crisis to Sustainable Growth.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1989. A Framework for Capacity Building in Policy Analysi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 Washington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