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9

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实证研究图书

Empirical Research on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Education Mobility

SSAPID:101-8932-7120-67
ISBN:978-7-5201-3113-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代际视角制订了规范完整的定量研究框架,创新构建了系统集成的定量研究思路,通过多角度的描述性分析、多模型的解释性分析和多维度的宏观分析,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社会成员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的总体状况、不平等变动和影响逻辑。本书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社会成员代际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具有重要的理论阐释意义,同时,对于今后改善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提升教育公平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西求是文库
作 者: 张义祯
编 辑:高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海西求是文库》编辑委员会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一 理论范式回顾

   1.功能论的教育观

   2.冲突论的教育观

   3.互动论的教育观

  二 国外重要经验研究回顾

   1.理性选择假设

   2.地位获得模型

   3. MMI、EMI假设

  三 国内相关重要文献综述

   1.教育获得相关研究综述

   2.教育流动相关研究综述

   3.教育不平等相关研究综述

  四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研究理论范式上启发

   2.研究方法论上的启发

   3.研究本土化上的启发

 第三章 研究框架、研究设计与研究数据

  一 研究框架

   1.研究视角

   2.概念界定

   3.篇章结构

  二 研究设计

   1.定量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变量设置

  三 研究数据

   1.数据来源

   2.抽样方法

   3.数据特征

 第四章 教育获得描述分析

  一 教育获得的阶层分布

   1.列联表交叉分析

   2.均值分析

   3.相关分析

  二 教育获得的城乡分布

   1.列联表交叉分析

   2.均值分析

   3.相关分析

  三 教育获得的同期群分布

   1.列联表交叉分析

   2.均值分析

   3.相关分析

 第五章 教育获得解释分析

  一 教育获得年限模型

   1.教育年限分布状况

   2.教育年限总体模型

   3.教育年限同期群模型

  二 教育获得转换模型

   1.小学升入初中教育转换模型

   2.初中升入高中教育转换模型

   3.高中升入大学教育转换模型

  三 教育获得分流模型

   1.地位教育分流状况

   2.地位教育分流总体模型

   3.地位教育分流同期群模型

 第六章 教育流动描述分析

  一 代际教育流动量表

  二 代际教育流动弹性

   1.样本总体的代际教育流动弹性系数

   2.父代不同同期群的代际教育流动弹性系数

   3.子代不同同期群的代际教育流动弹性系数

 第七章 教育流动解释分析

  一 教育流动距离模型

   1.教育流动距离状况

   2.教育流动距离总体模型

   3.教育流动距离同期群模型

  二 教育流动方向模型

   1.教育流动方向状况

   2.教育流动方向总体模型

   3.教育流动方向同期群模型

  三 代际教育流动对数线性模型

 第八章 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宏观分析

  一 教育获得结构性变迁分析

   1.近百年来我国教育制度重大变革回顾

   2.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重大变迁

   3.结构性变迁对教育获得的影响逻辑

  二 教育流动传递机制分析

   1.直接传递机制分析

   2.间接传递机制分析

  三 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不平等变动分析

   1.教育获得不平等变动分析

   2.教育流动不平等变动分析

   3.扩招以来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探讨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主要局限

 摘要

 总序

本书基于代际视角制订了规范完整的定量研究框架,创新构建了系统集成的定量研究思路,通过多角度的描述性分析、多模型的解释性分析和多维度的宏观分析,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社会成员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的总体状况、不平等变动和影响逻辑。本书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社会成员代际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具有重要的理论阐释意义,同时,对于今后改善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提升教育公平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包亚明:《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鲍尔斯、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王佩雄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

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伯恩斯坦:《社会阶级、语言与社会化》,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布迪厄、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布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陈彬莉:《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论述》,《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

陈佳贵、黄群慧、吕铁、李晓华等:《中国工业化进程(1995-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陈曙红:《中国中间阶层:教育与成就动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陈新忠:《高等教育与社会公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陈友华、方长春:《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陈卓:《教育与社会分层》,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戴维·诺克等:《列表数据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

丁小浩、梁彦:《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董云川、张建新:《高等教育机会与社会阶层》,科学出版社,2008。

杜瑞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方长春:《家庭背景与教育分流:教育分流过程中的非学业性因素分析》,《社会》2005年第4期。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风笑天、方长春:《教育分流——差异与影响因素》,《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第3期。

高连克:《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集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郭丛斌:《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郭丛斌:《教育与代际流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高等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郭丛斌、闵维方:《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哈罗德·R·克博:《社会分层与不平等——历史、比较、全球视角下的阶级冲突》,蒋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郝大海:《流动的不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胡祖光:《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其简易计算公式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上)》,《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7期。

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蒋逸民:《教育机会与家庭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金铁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柯林斯:《教育成层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阶层化的历史社会学》,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8。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査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文胜:《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煜:《代际流动的模型:理论理想型与中国现实》,《社会》2009年第6期。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梁晨、李中清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林莞娟、张戈:《教育的代际流动——来自中国学制改革的证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刘宏元:《努力为青年人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武汉大学1995级新生状况调查》,《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

刘慧珍:《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2006年第3期。

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刘精明:《教育不平等与教育扩张、现代化之关系初探》,《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刘精明:《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刘精明:《转型时期社会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刘志国、范亚静:《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科学》2013年第1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聂江:《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教育不平等与中国的实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4期。

帕森斯:《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乔锦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教育学报》2008年第5期。

萨缪尔·鲍尔斯:《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孙凤:《职业代际流动的对数线性模型》,《统计研究》2006年第4期。

孙远太:《文化资本与教育不平等》,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唐俊超:《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

唐启明:《量化数据分析:通过社会研究检验想法》,任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教育》,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涂尔干:《教育与社会学》,陈金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王伟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社会阶层的视角》,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王香丽:《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民日报》2009年1月5日。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3期。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吴晓刚:《1990-2000年中国的经济转型、学校扩招和教育不平等》,《社会》2009年第5期。

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4期。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3期。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社会》2012年第4期。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4期。

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

徐瑞、刘慧珍:《教育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徐晓军:《阶层分化与阶层封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三民书局,1986。

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社会》2012年第4期。

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与教育获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9期。

杨俊、李雪松:《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姚继军:《中国教育平等状况的演变——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估算(1949-2006)》,《教育科学》2009年第1期。

应星、刘云杉:《无声的革命:被夸大的修辞——与梁晨、李中清等的商榷》,《社会》2015年第2期。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2期。

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长征、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实证研究:1978—200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张文喜:《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对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赵叶珠:《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青年研究》2000年第3期。

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郑杭生、李路路:《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朱伟珏:《一种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Ballarino,G.F.Bernardi,M.Requena & H.Schadee,“Persistent Inequalities? Expansion of Education and Class Inequality in Italy and Spain”,,2008,Vol.25.

Blau,Duncan,,New York:Wiley,1967.

Boudon.Education,,New York:Wiley,1974.

Breen,R.,J.O.Jonsson,“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Recent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Social Mobility”,y,2005,Vol.31.

Breen.R.& J.Goldthorpe,“Explaining Educational Differentials:Towards a Formal Rational Action Theory”,,1997,Vol.9.

Buchmann,Claudia and Emily Hannum.,“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Review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2001,Vol.27:77-102.

Bourdieu,,London:Methuen,1974.

Claudia Buchmann and Emily Hannum,“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Review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2001,Vol.27,pp.77-102.

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1988,94(1):95-120.

Collins.R,“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1971,Vol.36,no.6,pp.1002-1019.

D.J.Treiman and K.B.Yip,,Newbury Park CA:Sage,1989.

De Graaf,N.D.,P.M.de Graaf &G.Kraaykamp,“Paren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A Refinement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Perspective”,,2000,Vol.73.

Durkheim,Emile,Glencoe,Free Press,1922.

Durkheim,Emile,,Glencoe:Free Press,1925.

Durkheim,Emil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7.

Erikson.R,Jonsson.J.(eds.),,Boulder:Westview,1996.

Erikson,Robert,Goldthorpe,“Commonality and Variation in Socia1 F1uidity in Industrial Nations”,,1987,Vol.3.

Fabian T.Pfeffer,“Persistent Inequality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Its Institutional Context”,,2008,Vol.24,No.5,pp.543-565.

Featherman,David L.,Robert M.Hauser,“Prestige or Socioeconomic Scales in the Study of Occupational Achievement”,,1976,Vol.4,pp:402-22.

Featherman,David L.,Robert Mason Hauser, William Hamilton Sewell, , New York,NY:Academic Press, 1976.

Featherman,Jones, Hauser,“Assumptions of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Status”, ,1975, Vol.4.

Gabriele Ballarino, Fabrizio Bernardi, Miguel Requena and Hans Schadee,“Persistent Inequalities? Expansion of Education and Class Inequality in Italy and Spain”, , 2009, Vol.25, No.1, pp. 123-138.

Ganzeboom, Harry B.G., Luijkx, Ruud; Treiman, Donald J. ,“Intergenerational Class Mobil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989,Vol.(8), pp. 3-79.

Grusky, D.B. & Hauser R.M,“Comparative Social Mobility Revisited: Models of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16 Countries”, , 1984,Vol.49. No.1,pp.19-38.

Guillermo Montt,“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nequality”,, 2011,Vol.84(1).

Hauser, Robert M. & David L. Featherman,“Equality of Schooling: Trends and Prospects”,, 1976,Vol.49.

Herbert L. Smith and Paul P. L. Cheung,“Trends in the Effe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hilippines”,, 1986, Vol.91, No.6, pp. 1387-1408.

Henry M. Levin,“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in Western Europe”,, 1976,Vol.24, No.2, pp.229-242.

Jan O.Jonsson and Colin Mills,“Social Clas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Swedish-English Comparison(Part I)”,, 1993, Vol.44, No.2, pp. 213-247.

Jan O.Jonsson and Colin Mills,“Social Clas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Swedish-English Comparison (Part Ⅱ)”, , 1993, Vol.44, No.3, pp. 403-428.

Jay D.Teachman,“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1987,Vol.52, No.4, pp.548-557.

Knight.J.B & Sabot.R.H.,“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the Kuznets Effect”, , 1983,Vol.73(5),1132-1136.

Levin,Henry M.,“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in Western Europe”, , 1976,Vol.24(2),148-172.

Lindsay Paterson and CristinaIannelli,“Social Clas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2007, Vol.80, No.4, pp.330-358.

Lucas S,,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3.

Lucas.S.R.,“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ducation Transitions, Track Mobility, 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 2001,Vol.106, no.6, pp.1642-1690.

Mare, R.D.,“Change and Stability in Education Stratification”, ,1981,45(1):72-87.

Mare, R.D.,“Social Background and School Continuation Decisions”, , 1980(75),pp.295-305.

Matthijs Kalmijn and Gerbert Kraaykamp,“Race,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ing: 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 1996, Vol.69, No.1, pp. 22-34.

Montgomery Broaded and Chongshun Liu,“Family Background,Gender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Urban China”, , 1996(4),No.145,pp.53-86.

Parsons, New York: Free Press,1951.

Raftery,Hout,“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xpansion,Reform,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1975”,,1993(1),pp. 56-57.

Richard Breen and JanO.Jonsson,“Explaining Change in Social Fluidity: Educational Equ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Expan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Sweden”,, 2007,Vol.112,No.6,pp.1775-1810.

Robert D. Mare and VidaMaralani,“The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of Changes in Wom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2006, Vol.71, No.4, pp. 542-564.

Rolf Becker,“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Persistent Inequalities of Education: Utilizing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to Explain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Rates in 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 Vol.19, No.1, pp.1-24.

Selina McCoy, Emer Smyth,“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2011.Vol.61, No.3,pp.243-260.

Shavit,Blossfeld, ,Boulder:Westview Press, 1993.

Shavit,“Educational Reforms and Inequalities in Israel: The MMI Hypothesis Revisited”, , 2004(77). No.2,pp.103-120.

Shavit,K.Westerbeek.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Italy: Reforms, Expansion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1998, Vol.14.(1):33-47.

Shavit,Yossi & Hans-Peter Blossfeld,,Boulder, 1993.

Sigal Alon,“The Evolution of Class In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ompetition, Exclusion, and Adaptation”,, 2009, Vol.74, No.5, pp.731-755.

Solon G,“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92(3):393-408.

Teachman J.D,“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1987,Vol.52.

Vande & Werfhorst, Herman and Johnathan Mijis,“Achievement Inequal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System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2010,Vol.36:407-28.

Vikki Boliver,“Expan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social class inequalities in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2011,Vol.61, No.3.

Vinod Thomas, YanWang, and Xibo Fan,“Measuring Education Inequality: Gini Coefficients of Education” ,The World Bank Paper, December 15, 2000.

Volker Stocké,“Explaining Educational Decision and Effects of Families' Social Class Posit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Breen-Goldthorpe Model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2007,Vol. 23, No. 4, pp. 505-519.

Wei Zhao and ZhouXueguang,“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2002, Vol.9.

Xueguang Zhou,“Phyllis Moen & N.B.Tuma,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ina: 1949-1994”,,1998,Vol.71.

Y.Shavit, and H.P Blossfeld,,Colo.:Westview Press,1993.

Yuxiao Wu,“Cultural Capital,the State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1949-1996”,, 200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