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报告No.2图书
Academic Reports on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No.2
[内容简介] 本书“学科前沿报告”部分系统梳理了2010~2011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党建党史学科、科学无神论学科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各学科研究取得的可喜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学科研究的策略。 全书由“学科前沿报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科学无神论研究”组成,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众多优秀成果。
编后记
学科前沿报告
2010~2011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前沿报告*
一 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概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日益深化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一)重点学科的历史沿革及当前队伍建设
(二)学科建设坚持“深进去”、“走下去”、“走出去”的方针
(三)多种形式学术活动的广泛开展
(四)学科建设产生的学术成果及其社会影响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网站运行开局良好
(六)当前学科总体布局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问题研究进展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研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规律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体化研究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3.邓小平理论研究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5.科学发展观研究
(三)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1.关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评价
2010~2011年度党建党史学科前沿报告*
一 党建党史学科建设动态追踪
(一)重要著作简介
(二)重要会议
二 重大问题研究进展
(一)党史重大问题研究进展
1.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学科新进展
2.对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历史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3.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
4.从百年历史纵深中研究中国道路
5.拓展党史研究方面有新思路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研究
1.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2.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时代意义
3.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
4.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5.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路径选择
6.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三)关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研究
1.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3.“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4.制约“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因素
5.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标准
6.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7.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的方向
三 存在的问题与学科展望
四 党建党史学科的研究工作
(一)2010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二)2010年的主要科研成果介绍
2010~2011年度科学无神论学科前沿报告*
一 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概况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
(二)2010年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的重要进展
二 重大问题研究进展
(一)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
1.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科学无神论的高级形式
2.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石
3.关于共产党员信教问题的争鸣
(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当代宗教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1.当代宗教的发展趋势和新无神论思潮
2.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四)大学校园里的宗教传播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五)自然科学与无神论
(六)中西无神论思想史
1.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
2.西方无神论思想
3.前苏联的科学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七)邪教和膜拜团体问题研究
三 简要评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正确认识“两次飞跃”,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正确认识“两次飞跃”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二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两次飞跃”的历史和辩证联系
三 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进程分析
一 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大众之间不能直接贯通
二 可能性理论主体的生成: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化
三 现实性过渡环节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大众化
四 科学理论向群众意志的转化:社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
专家点评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及历史沉思
一 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一)新经济政策是在小农国家里探寻建设社会主义途径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二 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毛泽东在实践中探索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沉思
(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二)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开始容易,继续困难”
(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路径和模式应该是多样的
(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曲折和反复,也必然伴随着理论争论
专家点评
列宁保护和教育劳动者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 关于劳动者的保护
二 关于劳动者的教育
1.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
2.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把教育和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 关于吸引劳动者参加劳动
1.实行按劳分配制度
2.实行奖励制度
3.吸收妇女参加劳动
4.组织劳动竞赛
5.提高劳动生产率
专家点评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与妇女解放
一 毛泽东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袖
二 一篇农运报告何以成为毛泽东妇女解放理论的标志文献?
三 毛泽东妇女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 毛泽东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五 “妇女能顶半边天”是“毛主席语录”吗?
结语
专家点评
论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一
二
三
四
专家点评
早年毛泽东对“实现自我”的几点思考
一 《伦理学原理》的作者、译者及读者们
1.泡尔生与《伦理学体系》
2.蟹江义丸与日本版《伦理学》
3.蔡元培与中文版《伦理学原理》
4.杨昌济与《伦理学原理》
二 毛泽东与《伦理学原理》
1.毛泽东与《伦理学原理》
2.泡尔生的观点对毛泽东的现实意义
3.日本学者的先行研究
三 毛泽东关于“实现自我”的思考
1.“实现自我”是教育目标
2.实现自我的内容和方法
3.实现自我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专家点评
毛泽东接班人思想研究
一 接班人的三个层次
二 毛泽东接班人思想提出及其原因
三 选拔接班人的标准
1.针对“赫鲁晓夫心结”,防止出现修正主义,毛泽东提出了培养接班人的首要标准是革命化
2.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提出了专业化是接班人的重要标准
3.针对国家的安全担忧,毛泽东在确定领袖接班人时更注重“文武双全”,反对“秀才”接班
四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接班人的途径
五 对毛泽东接班人思想的反思
1.在培养接班人的目的上,夸大了“和平演变”的现实危险,忽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在接班人的标准上,过分强调革命化和年轻化,忽视了知识化和专业化
3.在培养接班人的途径上,过分强调社会实践,尤其是阶级斗争的作用
4.党的民主制度不健全是毛泽东接班人思想出现错误倾向的主要原因
专家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所有制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所有制理论的阐述
1.所有制作为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所有制的性质体现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分工在所有制的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反作用于所有制关系
3.必须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公有制的合理性、可能性
4.公有制的完全实现,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总是要朝着公有制完全实现的伟大目标前进,那就是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
二 所有制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分析
1.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
2.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关系
3.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4.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
5.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与“多”的关系
6.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7.“两个毫不动摇”的关系
8.国有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9.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关系
10.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三 简短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藏发展
一 西藏革命
1.西藏民主革命
2.西藏社会主义革命
二 西藏建设与发展
1.西藏的特殊性促使西藏建设与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前提是一定要客观掌握分析西藏区情在时代变迁下的特殊性
2.20世纪80年代,西藏建设取得不少成绩,西藏发展却是停滞甚至有些“倒退”
3.1989年骚乱至2008年“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西藏经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发展“黄金期”
4.2008年“3·14”事件对西藏社会主义建设的冲击
三 西藏发展的前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四 对西藏发展的几点思考
1.要正确处理好统战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2.要建立并维持一个良性的藏汉一体共融的干部体制
3.要在受援的基础上尽快提升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
专家点评
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
一 社会保障的正义渊源
二 社会保障的正义价值
三 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
专家点评
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
从苏共亡党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一,是什么人灭亡了苏共?
第二,他们灭亡苏共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第三,苏共亡党是什么性质的历史事件,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斗争?
第四,苏共党内的资产阶级是怎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五,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历史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文化维度和制度维度
一 建党以来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
二 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及其在文化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建议
专家点评
“创先争优”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创先争优”活动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2.县级党委重视不够
3.基层组织“创先”条件不足
4.党员“争优”动力缺乏
5.群众对活动比较冷淡
二 “创先争优”活动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1.外部环境的变化
2.党委行政化、官僚化
3.基层组织作用弱化,动员力退化,吸引力下降
4.党员入党功利化,信仰淡化,角色弱化
5.党群关系疏离化,乃至冲突化
三 “创先争优”活动存在问题的对策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落实“党建责任制”
2.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构建基层党组织保障机制,构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平台,建立服务和关爱党员的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3.开展整党运动,把好党员“入口关”,畅通党员“出口关”;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打造党员发挥作用舞台,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4.做好群众工作,增强党服务群众的能力,始终代表群众利益,密切党群联系,加强群众对党的监督
专家点评
90年党群关系建设若干重要经验及当代启示
一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前提
二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核心环节
三 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
1.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2.从执政党的角度看
专家点评
试论党的三大作风的思想来源
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1.经世致用的思想
2.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
3.知行观
二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三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专家点评
科学无神论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党员干部信教问题的思考
一 应当“开放与宽容”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吗?
二 来自雪域高原的声音:共产党员必须坚持无神论
三 分裂主义势力的力量和社会基础不可低估
四 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藏独”分裂势力,是西方列强遏制中国的棋子
五 在西藏反分裂斗争中,党内不纯是心腹之患
六 需要中央的权威声音,在党内进行振聋发聩的教育
七 高举还是降下共产主义旗帜的大是大非问题
八 精神领域是我们与达赖斗争的主战场
九 引导人民群众从宗教的严重束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
专家点评
北京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研究综述
一 研究概况
二 研究内容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
2.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和信教的原因
3.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和信仰活动特征
4.信教对大学生的影响
5.对策建议
三 研究的不足
专家点评
简论任继愈的科学无神论思想
一 科学无神论的思想内涵
二 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
三 批判新有神论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