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7

城市化进程中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图书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low-income settlements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the experience of shanty towns reconstruction in liaoning,china

SSAPID:101-8853-3561-19
ISBN:978-7-5097-375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辽宁省从2005年开始,用了4年的时间改造完成1万平方米及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新建成套住宅建筑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6万户、211万人的住房问题,创造了世界奇迹。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政策参考和理论价值。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和联合国人居署专家组成的联合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写成的课题报告,,从辽宁棚改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视角进行了分析,对辽宁棚改的模式和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总结。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倪鹏飞
编 辑:陈帅;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附录

 课题组成员

 总报告

  棚户区改造:中国辽宁的经验

   一 研究介绍

    (一)问题提出——城市发展中的沉疴顽疾

     1.国际社会的贫民窟:改造收效甚微,发展趋势恶化

     2.中国城市的低收入居民住区:社会问题彰显,改造挑战巨大

     3.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棚改:迫在眉睫,急需经验

    (二)国际社会贫民窟改造实践:经验与教训

     1.贫民窟改造的主要措施

     2.国际社会贫民窟治理措施的不足

    (三)低收入居民住区改造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与方法

   二 辽宁棚户区的形成、演变及原因

    (一)辽宁省棚户区的形成与演变:从工人聚居区到贫困聚集地

     1.新中国成立之前,矿工的休憩所:连片工棚雏形显现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工人家属区:棚户区初步形成并不断扩大

     3.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贫民的聚集地:居民过滤加速演变

    (二)辽宁省棚户区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经济恶化与住房失衡

     2.空间原因:空间割裂与贫困聚集

     3.社会原因:组织失灵与社会排斥

     4.生态原因:因厂设区与环境恶化

   三 辽宁省棚户区:基本状况与改造历程

    (一)棚户区的界定

     1.棚户区界定标准:生活水平低,房屋质量差

     2.棚户区的贫民窟特征:住房标准低,人口密度高

     3.中国棚户区特殊性:产业工人住区,公有性质土地

    (二)辽宁省棚户区的基本状况:不体面的生存环境

     1.居民:破旧的住房、贫困的生活

     2.社区:落后的设施、混乱的秩序

     3.城市:痛苦的转型、艰难的发展

    (三)辽宁省棚改历程的简要回顾

     1.局部改造(2004年以前)

     2.全面改造(2005~2008年)

     3.持续改造(2009年至今)

   四 辽宁省棚改的绩效评估:总体完全成功,创造了世界奇迹

    (一)评估方法与数据:采用世界银行的项目评估方法

     1.调查方法与样本选取

     2.棚改的预期目标

     3.棚改评价框架

    (二)横向主体评估结果:四项巨变,一项显著提升

     1.家庭巨变:住房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生活体面幸福

      (1)住房面积明显扩大

      (2)住房结构更加合理

      (3)住房舒适度显著提升

      (4)就业率提高

      (5)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6)居民幸福指数提高

     2.社区巨变:各类设施配套完善,社区环境整洁优美

      (1)基础设施完善,基本服务全面

      (2)公共设施齐全,居民生活便利

      (3)社区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

      (4)犯罪率下降,社会治安好转

      (5)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居民精神面貌根本改观

     3.城市巨变:城市面貌显著改观,空间结构明显优化

      (1)城市面貌根本改观,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2)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承载力大大增强

      (3)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土地收益大幅增加

      (4)居民素质提高

      (5)居民逐步回归主流社会,城市更加和谐

     4.辽宁巨变:经济增长加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经济增长加速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5.政府形象提升:行政效率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1)社会公平和公正

      (2)居民对政府的满意度高

      (3)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形象提升

    (三)纵向评估结果:总体完全成功,创造了世界奇迹

   五 辽宁棚改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辽宁棚改的总体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二)辽宁棚改:公共政策原则

     1.思想与方法:以民为本,全面、系统、可持续

     2.体制与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3.战略与规划:顶层设计,统筹兼顾

     4.制度与政策:综合配套,利民长效

     5.管理与服务:规范有序,人本自治

    (三)辽宁棚改:公共政策内容

     1.资金筹措与使用:多方融资,动态平衡

     2.土地开发与利用:无偿划拨,以商补住

      (1)高效整合,统一储备

      (2)科学确定土地使用性质,集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优先划拨,无偿使用

      (4)以商补住,让利于民

     3.住房开发与建设:分类开发,整拆整建

     4.居民支付能力的提升与再造:适度输血,重点造血

     5.经济转型与发展:以棚改促发展,以发展带棚改

     6.社会变迁:居民再塑,社区重建

     7.环境建设:综合整治,配套完善

     8.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混分平衡

   六 辽宁省棚改:主要经验与启示

   七 辽宁省棚改:有待完善的问题与做法

    (一)进一步完善棚户区居民住得稳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棚改的力度与积极性

    (三)把握好棚户居民安置聚集与分散的最佳平衡点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五)进一步谋划资金偿付问题

    (六)进一步提高住房质量

    (七)需要继续关注棚改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

 分报告

  辽宁棚户区改造:总体公共政策*

   一 国际社会贫民窟改造实践:经验与教训

    (一)驱逐或清除

    (二)公共住房建设

    (三)发放住房补贴

    (四)贫民窟基础设施改造

    (五)国际社会贫民窟治理的不足

   二 辽宁棚户区改造:政策与措施

    (一)思想与方法:全面、系统与可持续

     1.民本思想:心为民动,心行合一

     2.全面思想:上下联动,多策并举

     3.协调思想:统筹布局,相互促动

     4.可持续思想:合道而行,行而有序

    (二)战略与规划:顶层设计,统筹考虑

    (三)体制与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1.党委超限性决策,干部包户、全党动员

     2.政府主导性实施,打破常规、组织落实

     3.企业经营性参与,优化各种资源配置

     4.非政府组织公益性参与,辅助政府扶贫济困

     5.社区服务性参与,构建地缘社会体系

     6.居民自主性参与,激活动力内发发展

    (四)制度与政策:综合配套,利民长效

     1.高效协作的行政制度:齐抓共管,密切配合

     2.因地制宜的住房标准制度:严格标准,确保质量

     3.公正公平的和谐拆迁制度:尊重历史,和谐拆迁

     4.灵活多元的住房产权制度:灵活安排,妙组合

     5.政企结合的住房开发制度:积极引导,合理安排

     6.民用民享的土地制度:无偿划拨,让利于民

     7.开源节流的金融制度:多元融资,严格管理

     8.适度干预的经济制度:尊重规律,灵活调节

     9.配套统筹的社会制度:多措并举,系统建构

     10.高配质优的环境制度:统筹规划,同步建设

    (五)管理与服务:规范有序,人本自治

     1.住房改造:制度化规范管理,零距离贴心服务

     2.土地开发:规范式动态管理,阳光式民本服务

     3.资金运作:机制化标准管理,精细化利民服务

     4.环境改善:人文关怀式管理,综合配套式服务

     5.社会事业:人本化系统管理,全方位便民服务

     6.经济发展:组合式分类管理,帮扶式民生服务

     7.居民参与:参与式管理、自助式服务,主动开展互助活动

     8.企业经营: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9.社会组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长期提供定点帮扶

     10.党政机关:扁平式管理、全方位服务,勇于担当主体责任

   三 经验启示

  辽宁棚户区改造:资金融通*

   一 文献回顾和国内外实践

    (一)文献回顾

    (二)国内外实践

   二 2005年以前棚户区形成和演变中的融资因素

    (一)计划时期:国家福利分房,资金统一划拨,平房区渐成规模

    (二)逐步市场化时期:福利分房市场化、单位化,平房区棚户区化

    (三)1987~2005年:棚户区改造受阻于融资瓶颈

     1.2005年以前,国家尚未制定有关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政策和法律法规

     2.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支出过少

     3.商业性金融支持存在硬约束

     4.缺乏做出有效融资决策的特殊类型的领导班子

   三 2005年以来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中融资支持的特点

    (一)融资环境:特殊类型领导层搭建有效融资平台

    (二)融资来源:结构多元化,市场主渠道

    (三)棚户区改造资金运用特点: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四)资金偿付:拉动增量,平衡存量

   四 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融资环境:制度化平台有待完善

    (二)融资结构:生计条件改善资金来源欠缺

    (三)资金偿付:偿付压力有待缓释

   五 启示与借鉴

    (一)在制度平台不够完善的条件下,特殊类型的领导层构成有效融资支持体系的决定性条件

    (二)政府资金平台是建构可持续融资支持体系的关键条件

    (三)穷人问题并非发展的累赘

  辽宁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

   一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的构建

    (三)实践回顾与主要难点

   二 贫民住区土地概况的国际比较

    (一)土地使用权限的国际比较

    (二)世界范围内贫民住区土地使用权限概况

   三 辽宁棚户区土地概况及问题成因

    (一)辽宁棚户区土地概况

    (二)棚户区土地问题的形成原因

     1.历史遗留的棚户区土地问题

     2.市场力量无法自发解决棚户区土地问题

     3.政府责任的缺失导致棚户区土地问题搁浅

   四 辽宁棚户区土地运作的主要措施与做法

    (一)土地整合,形成储备

    (二)土地划拨,以商补住

    (三)市场运作,确权于民

    (四)政府主导,让利于民

    (五)优惠政策,高效服务

   五 辽宁棚户区土地运作的成果与影响

    (一)推动了土地市场化,使土地成为资产

    (二)实现了确权于民,规范了土地管理

    (三)使居民成为有产者,缩小了贫富差距

    (四)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了土地价值

    (五)优化配置了土地资源,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六)增加了住房供给,平稳了房价上涨

   六 辽宁棚户区土地运作的经验与启示

    (一)棚户区土地运作显示了制度的优越性

    (二)政府让利是辽宁棚户区成功改造的基本前提

    (三)政府加市场的运作模式是辽宁棚户区土地运作的关键

    (四)统筹规划土地资源是辽宁棚户区成功治理的重要因素

    (五)以保障民权为本是辽宁棚户区改造的核心价值

   七 问题与展望

  辽宁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发*

   一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贫困住区开发实践回顾

    (四)贫困住区开发的困难

   二 辽宁棚户区开发的背景与原因

    (一)国家背景

    (二)辽宁省棚户区住房开发的基本状况

    (三)辽宁省棚户区住房开发停滞的原因

   二 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发策略研究

    (一)棚户区住房拆迁策略分析

    (二)棚户区住房建设策略与案例

     1.住房建设策略:规模建设,政企结合

     2.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案例分析——以本溪市为例

      (1)政企结合的分类开发模式

      (2)坚持回迁房与同现行商品住宅基本相同的标准

      (3)统一招标采购,控制建筑材料质量,降低材料成本

      (4)设立施工单位回访机制,对施工质量进行返查

    (三)棚户区居民回迁策略与案例

     1.棚改居民回迁策略:优惠购房,分批安置

     2.案例分析——以本溪为例

    (四)新住区后期管理:政府兜底,自助管理

     1.新住区管理方式

     2.案例分析:公益型物业小区——莫地小区

   三 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发的影响和效果

    (一)开发效率显著提高,当年入住居民满意

    (二)住房面积大幅增加,住房功能极大完善

    (三)政府形象有所改善,分配公平居民认可

   四 棚户区住房开发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一)住房拆迁要有偿有序

    (二)住房建设要保质保速

    (三)回迁购房要给予优惠

    (四)新区管理要居民自助

   五 棚户区住房开发的问题与讨论

    (一)全面快速的住房拆迁是否能推广

    (二)高效优质的住房建设是否能复制

    (三)政府兜底的物业管理是否可持续

  辽宁棚户区改造:家庭支付能力*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严峻的形势

    (二)文献与实践的回顾及理论框架的建立

     1.文献的回顾:对居民支付能力研究较少

     2.实践的总结:世界难题与棚户区改造的关键

     3.理论框架的建议:开源节流与增收减负

   二 辽宁棚户区成因分析

    (一)社会变迁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

    (二)住房价格飙升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并存

   三 措施与办法

    (一)历史上解决支付能力的回顾

     1.改造前辽宁棚户区居民情况:多为收入低的国企职工

     2.棚改前解决支付能力的努力:难有成效

    (二)辽宁棚改中的具体举措

     1.分类对待,普遍保障:实现住有所居

     2.长短结合,加强救助:力促住得稳

     3.重视培训,促进就业:增强持续性

     4.创业服务,技术支持:扶持自主创业

   四 效果评价

    (一)棚改居民就业状况改善,为“住得稳”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现了居民增收,确保了支付能力的可持续

    (三)社会救助实现棚改居民减负:降低棚改居民生活成本

   五 经验与启示

    (一)救助与就业:输血与造血功能并重

    (二)中低收入者的增收是实现支付能力可持续的根本

    (三)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分配正义

    (四)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辽宁棚户区改造:经济发展*

   一 经济发展与棚户区改造的理论关系

   二 经济发展与贫民窟治理实践的国际比较

    (一)国际比较

    (二)国际经验启示与贫民窟治理难点

   三 中国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的经济背景

    (一)辽宁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升

    (二)辽宁省保障性住房的供需能力迅速增强

    (三)辽宁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很高

   四 辽宁发展经济促进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做法

    (一)重视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经济实力

    (二)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扩大棚户区回迁居民的就业机会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棚户区回迁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努力发展社区经济,为棚户区回迁居民提供便利灵活的就业机会

    (五)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棚户区回迁居民积极开展创业活动

   五 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的经济效应

    (一)棚户区改造拉动了城市经济增长

    (二)棚户区改造促进了城市产业转型

    (三)棚户区改造改善了城市营商环境

    (四)棚户区改造盘活、优化了资源配置

   六 经验启示

  辽宁棚户区改造:社会变迁*

   一 棚户区时代:与主流社会断裂的社区生活

   二 棚户区居民群体的社会特征

   三 棚改社区生活的变化

    (一)社区组织的变化

    (二)加强治安管理,建立良好秩序

    (三)居民健康状态明显改善

    (四)居民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精神面貌的改观

   四 棚户社区再造的工作机制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重建社区组织,培育治理主体

    (二)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能力

    (三)提供公共服务,援建生活体系

    (四)消除贫困文化,促进社会融入

    (五)提高文化素质,实现人格重塑

   五 主要经验与展望

    (一)辽宁棚户社区再造的主要经验

    (二)未完的课题

  辽宁棚户区改造:环境整治*

   一 文献综述及理论模型

    (一)文献回顾

    (二)国外实践案例

    (三)理论模型

   二 棚改前的居住环境与恶化原因

    (一)棚户区改造前居住环境的基本情况

    (二)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恶化的原因

     1.日伪时期的劳工房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简易住房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

     3.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叠加导致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1)市场失灵制约了基础设施投入

      (2)政府失灵导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三 棚户区改造环境整治的主要做法

    (一)系统推进城市市政设施建设

    (二)改善了城市及小区环境

    (三)棚改新区建成新型社区

    (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四 棚改后对环境的影响

    (一)棚户区改造是民心工程,更是环境工程

    (二)“大棚改”观使城市总体环境得到改善

    (三)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提升

   五 经验与启示

    (一)高标准和系统推进

    (二)改善了城市及小区环境

    (三)阜新市创造性地提出了“社区十分钟生活圈”

    (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六 结论

  辽宁棚户区改造:空间布局*

   一 引言

   二 国际社会的贫民窟与城市更新:经验与问题

   三 辽宁省棚户区的空间演化和主要特点

    (一)棚户区:中国城市内的“贫民窟”

    (二)辽宁省棚户区的空间类型与特点

    (三)辽宁棚户区的形成原因

   四 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措施:优化布局,混分平衡

    (一)坚持原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相结合,科学选择棚户区居民安置点

    (二)坚持“整体分散、局部集中、个别混居”,试图打破贫困的空间聚集

    (三)坚持同步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棚改新区功能配套

    (四)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努力明晰城市空间职能

    (五)协调城市空间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

   五 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空间影响评估

    (一)城市面貌根本改观,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承载力大大增强

    (三)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土地收益大幅增加

   六 结论:经验启示与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1.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把棚改与城市各项规划相衔接,确保棚改工作科学合理

    2.坚持以民为本、便民利民,把棚改与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相结合,合理设定棚改空间次序

    3.坚持无缝对接、同步建设,把棚改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相统一,建设适居宜居的新社区

    4.坚持立足长远、内优外拓,把棚改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相整合,拓宽城市未来发展空间

    5.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国际报告

  改变常规 创新发展*

   一 前言

   二 制度变革的意义

   三 棚户区改造的背景与合理性

    (一)棚户区与贫民窟的相似之处

    (二)棚户区和贫民窟的不同之处

   四 制度的影响力

    (一)融资的制度变革:住房融资的多元化

    (二)多渠道融资,严格资金使用管理

    (三)与私有部门合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

    (四)政府的领导角色:协调和高效履职

    (五)政府部门的内部合作

   五 制度创新计划和协调的成果

    (一)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

    (二)完善社会服务

    (三)产权的制度创新:采用灵活的产权形式

    (四)保证棚户区改造用地

   六 结论

  改变旧城面貌 构建美好未来*

   一 前言

    (一)中国大都市化实施方法

    (二)前景和方向

   二 中国现代城市化步骤

    1.强化和重建国家最大的城市,完善建筑密度和基础设施

    2.在现有城市附近新建和改建新的定居点

   三 重新盘活城市住房保有量是细致而漫长的过程

   四 资源枯竭矿山和老工厂厂址的重建

   五 政策驱动力

    (1)本溪强化城市建设

    (2)抚顺改造老旧矿区棚户区并重新教育人们

    (3)铁岭靠近现有中心建设新城

   六 结论:为其他国家提供的经验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棚户区重建*

   一 简述中国住房政策

   二 新兴国家的住房发展趋势

   三 聚焦巴西住房政策

    (一)住房政策趋势

    (二)安置工作新框架

   四 世界银行移民安置政策

    (一)世界银行的移民安置政策

    (二)中国住房安置的法律框架

   五 辽宁经验

    (一)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安迁计划

    (二)辽宁安置计划说明

     1.住房与经济

     2.社会层面

 专题报告

  辽宁棚户区改造:国际经验*

   一 贫民窟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二)土地使用权没有保障

    (三)全球化的深层次影响

    (四)自由化经济是贫民窟形成的重要原因

    (五)其他原因

   二 贫民窟现状

    (一)贫民窟的人口

    (二)贫民窟的饮水与卫生

    (三)贫民窟的住房质量

   三 贫民窟的治理

    (一)各国采取的具体行动

    (二)效果差异巨大的两类国家

   四 贫民窟治理的评价

    (一)巴西: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

    (二)墨西哥:建立伙伴关系,参与自主管理

    (三)美国纽约哈莱姆:打击犯罪、扶持经济,使贫民窟走向复兴

    (四)失败的教训:印度

    (五)不足之处

     1.政府重视不够,缺少担当,主导地位缺失

     2.解决贫民窟问题上缺乏统筹观念,难以有效解决贫民窟问题

     3.解决贫民窟问题上缺乏低收入居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

     4.没有较好的管理和服务机制,确保贫民窟改造的公平、公正与高效

    (六)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有益借鉴

  辽宁棚户区改造:理论框架*

   一 引言

   二 理论模型

    (一)基本假设

    (二)居民住房需求行为分析

    (三)房地产商住房供给行为分析

    (四)政府的贫民住房市场行为

   三 贫民住房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

    (一)需求曲线的影响因素

    (二)供给曲线的影响因素

    (三)供求均衡

   四 政府干预:方法与经验总结

    (一)政府干预经验总结

     1.欧美模式

     2.日本模式

    (二)政府干预房产市场的方法

     1.调整存贷款利率

     2.改变土地供给或土地供给价格

     3.城市化

  辽宁棚户区改造:项目评估*

   一 引言

   二 贫民住区改造的评估方法回顾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三 辽宁棚户区改造评估的框架、指标和标准

    (一)辽宁棚户区改造的预期目标

    (二)评估框架与指标

    (三)世界银行的投资项目成功度评价法的评估标准与方法

    (四)样本及数据来源

   四 辽宁棚户区改造的基本方面的评估分析

    (一)直接和总体:创造奇迹

    (二)住房: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房屋质量有待观察

    (三)金融:资金效率高来源广,偿付能力及配套金融体系有待改善

    (四)开发:拆迁满意回迁快速,安置管理有待加强

    (五)居民福利:收入财产增加明显,生活成本也随之升高

    (六)经济:宏观经济拉大明显,微观就业服务需进一步改善

     1.宏观的经济增长及居民就业

     2.微观的居民就业及创业

    (七)社会:社会生活丰富且治安改善明显,居民倍感幸福公平深入人心

    (八)环境:一改过去污浊的状况,城市社区舒适更美好

    (九)土地:土地腾空且收益显著提高,利用效率明显趋好

    (十)空间:空间总体合理且次序恰当,回迁社区位置优良,群居方式质变

   四 基于世界银行投资项目成功度评价法的辽宁棚户区改造总体评估

    (一)评价汇总与打分

    (二)直接项目评价结果:创造世界奇迹

    (三)总体项目评价结果:总体完全成功

   五 进一步研究的探讨

  辽宁棚户区改造:居民问卷调查*

   一 引言

   二 棚户区改造的理论基础

   三 研究方法和样本

    (一)研究方法和区域

    (二)分析框架

   四 贫困住区基本特征分析

   五 贫困住区改造评价结果分析

    (一)居住质量

    (二)社区环境

    (三)经济状况

    (四)社会福利

    (五)政府工作

    (六)融资与救济

   六 城市间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七 收入差别影响下的棚改绩效评估

   八 结论和问题

  辽宁棚户区改造:计量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述评

   三 理论模型与研究设定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辽宁棚户区改造:科学发展观的经典实践*

   一 民本棚改:心为民动,心行合一

   二 全面棚改:上下联动,多策并举

   三 协调棚改:统筹布局,相互促动

   四 可持续棚改:合道而行,行而有序

  辽宁棚户区改造:理论创新*

   一 树立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卓越典范,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二 创造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新模式,丰富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方式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有效模式

    (二)宏观管理和微观参与相结合是政府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形式

    (三)坚持财政动态平衡是政府进行资金筹集和管理的有效方式

    (四)城市棚户区改造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三 形成了破除棚户区贫困聚集的新思维,探索了棚户区社会再造的新途径

    (一)贫困聚集的破除是棚户区居民社会再造的前提条件

    (二)重返产业化主流是棚户区居民社会再造的主要途径

    (三)避免贫困文化再生产是棚户区居民社会再造的主要内容

    (四)社会地位的整体改善是棚户区居民社会再造的主要目标

  辽宁棚户区改造:传奇故事*

   一 辽宁棚改家庭的幸福故事

    (一)一个普通职工棚改后成为党员的故事——铁岭市姜辉访谈录

    (二)一个棚改家庭的新账本——抚顺市孟庆禄访谈录

    (三)一个退休女职工的第二个春天——铁岭市赵秋丽访谈记录

     1.苦日子何时是尽头

     2.借棚改生活再现春天

     3.感恩党和政府,享受生活

    (四)一个先进老党员的棚改故事——抚顺市孟祥真老人访谈记录

     1.老人自编顺口溜反映棚户区生活之苦

     2.从“假别墅”到真楼房

     3.一切得益于棚户区改造

   二 辽宁棚改社区成功的故事

    (一)本溪市程家社区:最完整典型现代社区

    (二)抚顺市莫地社区——棚改的发祥地

    (三)阜新新发小区:“十分钟生活圈”让古老社区获新生

    (四)铁岭繁荣社区:“就业与创业并重”让社区充满经济活力

   三 辽宁棚改城市的巨变故事

    (一)阜新:棚改促进城市的再生

     1.六大举措协同攻坚

     2.四大变化见证成效

    (二)本溪: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典范

     1.本溪棚户区改造的特点

     2.本溪棚户区改造的成效

     3.本溪棚户区改造经验启示

    (三)抚顺:政府主导棚户区改造的典范

     1.借助棚户区改造,抚顺城再换新颜

     2.主导棚户区改造,抚顺市政府亲力亲为

     3.统筹棚户区改造,抚顺倡科学发展

     4.省思棚户区改造,抚顺积宝贵经验

    (四)铁岭:统筹兼顾“三结合”,重建快乐新铁岭

     1.坚持“三结合”,建设新铁岭

     2.铁岭棚改成果:坚持棚改为百姓,快乐铁岭新生活

 研究后记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联合国人居署专家组成的联合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写成的课题报告,对辽宁棚户区改造的模式和经验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辽宁省从2005年开始,用了4年的时间改造完成1万平方米及其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新建成套住宅建筑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6万户211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创造了世界奇迹。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政策参考和理论价值。

Abrams,C.,Housing in the Modern World:Man’s Struggle for Shelter in an Urbanizing World,Faber:London,1966.

Coit,Katharine,“Housing Policy and Slum Upgrading in Ho Chi Minh City”,Habitat International 22(1998).

De Soto,The Other Path:the Invisible Revolution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89).

Korten,D. C.,“The community:master or client?A reply”,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9(1989).

Lee,Yok-Shiu F.,“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Community Organizations,and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 Case of Three Bangkok Slums”,World Development 26(1998).

Linden,J. J.,The Sites and Services Approach Reviewed:Solution Or Stopgap to the Third World Housing Shortage?(Brookfield:Grower,1986).

Otiso,Kefa M.,“State,Voluntary and Private Sector Partnerships for Slum Upgrading and basic service delivery in Nairobi City,Kenya”,Cities 20(2003).

Perten,J.,The Succ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Participatory Slum-Upgrading In Villa 31,2011.

Stokes,C. J.,“A Theory of Slums”,Land Economics 38(1962).

Thomas,F. C.,Calcutta Poor:Elegies on a City Above Pretense(ME Sharpe Inc.1997).

Turner,J. F. C.,and Fichter,R.,Freedom to Build(New York:Macmillan,1972).

UN-Habitat,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10/2011-Bridging the Urban Divide(Malta:Gutenberg Press Ltd,2012).

Werlin,H.,“The Community:Master or Clien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9(1989).

World Bank,Indonesia:Sustaining Development(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4).

〔英〕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吉恩·陈:《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刘书瀚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美〕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城市》,潘纯林译,新星出版社,2009。

杜悦:《巴西治理贫民窟的基本做法》,《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1期。

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李艳玲:《论30年代纽约贫民窟改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人民网:《阿根廷从改造贫民窟入手(国外保障性住房系列之六)》,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13809216.html。

新华网:《从贫民窟到混合社区——美国保障房改造注重可持续发展》,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13/c_122154622.htm。

Hamnett C.,“Social Polarisation,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Welfare State Regimes”,Urban Studies 33(1996).

Hulchanski,J.,“The Concept of Housing Affordability”,Housing Studies 10(1995).

O’loughlin J.,Friedrichs J.,Polarisation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and Consequences(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96).

Paul A. J.,Poverty and Place:Ghettos,Barrios,and the American City(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6).

UN-Habitat,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06/2007,2006.

Vyjayanthi Rao,“Slum as theory:the South/Asian city and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0(2006).

Wilson W. J.,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and Public Poli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译林出版社,2010。

赵聚军、德新健:《中国式“贫民窟”》,《百科知识》2011年第6期。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

毛箬:《它山之石:国外政府如何帮助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财会通讯》2008年第4期。

谢来:《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治理》,《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2011。

杨筱亦:《亚洲最大贫民窟揭秘:居民月均收入仅为10美元》,2009年2月24日《成都商报》。

Ostrom,Elinor,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Lewis,Oscar,“The Culture of Poverty”,Society 35(1998).

〔美〕阿纳托莱·卡列茨基:《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中信出版社,2011。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三联书店,200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和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研究》,三联书店,200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规则、博弈和公共池塘资源》,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美〕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潘纯琳译,新星出版社,2009。

〔日〕原纯辅、盛山和夫:《社会阶层——富裕社会中的不平等》,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陈幽泓:《社区治理的多元视角: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何深静、刘玉亭、吴缚龙、Chris Webstef:《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地理学报》2010年第12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孟翔飞、苏春艳:《莫地的变迁——内城贫困地区整体改造与社区治理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夏建中:《美国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于燕燕:《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Ahmed M.Soliman:A Possible Way Out:Formalizing Housing Informality in Egyptian Cities(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4).

Andrew Mair,Graham Moon,and Alan Burnett,“Locating Shelters for the Homeless”,Area 16(1984).

Anthony C.Fisher,“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and the Arrow-lind Public Investment Theore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3(1973).

Bruce Ackerman,“Regulating Slum Housing Markets on Behalf of the Poor:Of Housing Codes,Housing Subsidies and Income Redistribution Policy”,The Yale Law Journal 80(1971).

David R.Gray,“Behavioural Adaptations to Arctic Winter:Shelter Seeking by Arctic Hare(Lepus Arcticus)”,Arctic 46(1993).

David Sims,Urban Slum Reports:The Case of Cairo,http://www.Ucl.ac.uk/dpuprojects/Global_Report/pdfs/Cairo.pdf,2011.

Dennis A.Rondinelli,“Housing the Urban Po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Magnitude of Housing Deficiencies and the Failure of Conventional Strategies Are World-wide Problem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49(1990).

Elizabeth W.Lindsey,“The Impact of Homelessness and Shelter Life on Family Relationships”,Family Relations 47(1998).

G. J.Papageorgiou,“Spatial Externalities I:Theor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8(1978).

Konrad Stahl,“Housing replac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ities”,Recherches Economiques de Louvain 42(1976).

Lawrence D.Schall,“Urban Renewal Poli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6(1976).

Micheal,“PacioneModels of Urban Land Use Structure in Cities of the Developed World”,Geography 86(2001).

Raymond J.Struyk and Robert Lynn,“Determinants of Housing Investment in Slum Areas:Tondo and Other Locations in Metro Manila”,Land Economics 59(1983).

Stephen K.Mayo,Stephen Malpezzi and David J.Gross,“Shelter Strategies for the Urban Po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1986).

〔英〕K.L.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

〔美〕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住区的星球》,潘纯林译,新星出版社,2009。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住区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苏振兴主编《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韩俊、崔传义、赵阳:《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6期。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UN-Habitat,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10/2011-Bridging the Urban Divide(Malta:Gutenberg Press Ltd,2012).

UN-Habitat,Housing and Urban Upgrading in Yantai,Nairobi,2008.

Hutchison,R.,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2010).

〔英〕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吉恩·陈:《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刘书瀚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美〕迈克·戴维斯:《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潘纯林译,新星出版社,2009。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2期。

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李艳玲:《论30年代纽约贫民窟改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杜悦:《巴西治理贫民窟的基本做法》,《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1期。

Center for City and Competitiveness,“Rebuilding Shanty Areas-The Developing Mode of Worldwide Low Income Settlements in Urbanization:The Experience of Liaoning Province,China”,2012.

China Daily,“Making Homes Affordable”,China Daily Editorial,April 14,2012.

Correa,Elena,Bogota D.C.-Colombia Urban Resettlement Policies,Experiences,Perspectives,Presentation at the World Bank-Ministry of Cities Workshop,Brasilia,March 27,2012.

Deng,Lan,Shen Qingyun and Lin Wang,Housing Policy and Finance in China:A Literature Review,U.S.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2009.

Financial Times,“China:No one home”,article by Geoff Dyer,February 21,2010.

Government of India,Draft Concept Note on Rajiv Awas Yojana(RAY),(New Delhi:Ministry of Housing & Urban Poverty Alleviation,2009).

Jianping Ye,China Housing Policy and Housing Market,Jianping Ye,Associate Professor,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11.

J. P. Morgan,China’s Housing Imbalance-Is Affordable Housing the Cure?J.P.Morgan’s Hands-On China Series,New York,2010.

HHP Attorneys-At-Law,State Council Release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Expropriation of Houses on State-owned Land and the Compensatin Thereof,HHP Law Bulletin,Shanghai,2011.

Liu Park,and Zhe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using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 5(2002).

Ministry of Cities,Report on the Major Housing Developments Workshop,Ministry of Cities Workshop,September 14-15,2010.

Ministry of Cities,My House,My Life Program(Paris:Batimat Workshop,2011).

Paes De Barros,Ricardo,Integrac?o Favela-Cidade,Presentation at the World Bank-IETS-FIRJAN-SEBRAE Workshop,Rio De Janeiro,May 24,2012.

Sanches,Débora,Gest?o Condominial de Habita??o de Interesse Social:Estudo na área Central de S?o Paulo,Masters degree dissertation,Instituto de Pesquisas Tecnológicas do Estado de S?o Paulo-IPT,S?o Paulo.

Sinha,Rita,Policy and legal framework for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the case of India,Presentation at the World Bank-Ministry of Cities Workshop,Brasilia,March 27,2012.

UN-Habitat,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2010/11(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0).

Wang,Dewen,Migration and Inclusive Urbanization in China,Presentation at the World Bank-IETS-FIRJAN-SEBRAE Workshop,Rio de Janeiro,May 24,2012.

World Bank,China-Implementation Options for Urban Housing Reform,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1992.

Zenou,Yves,Housing Policies in China:Issues and Options(Bonn:IZA Policy Paper Series,2011).

Arcelus,Francisco,Allan H.Meltzer,“The markets for housing and housing servic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5(1973).

Arnott,Richard,“Chapter 24 economic theory and housing”,in S.Mills Edwin,ed.,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Elsevier),1987.

Arnott,Richard J.,“A simple urban growth model with durable housing”,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0(1980).

Burns,Leland S.,Leo Grebler,The housing of nations:Analysis and policy in a comparative framework(London:MacMillan Press,1977).

Doling,J.,Comparative housing policy:Government and housing in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London:MacMillan Press,1997).

Evans,Alan W.,The economics of residential location(London:MacMillan Press,1973).

Fujita,Masahisa,“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growth:Optimum and market”,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1976).

Grebler,Leo,Sherman J.Maisel,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A review of present knowledge impacts of monetary policy(New Jersey:Prentice-Hall,1963).

Henderson,J.Vernon,Economic theory and the cities(Orlando:Academic Press,1985).

McDonald,John F.,Economic analysis of an urban housing market(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

Malpezzi,S.,and G.Ball,“Measuring the urban policy environment:an exploratory analysis using rent control”,Habitat International 17(1993).

Mills,Edwin S.,“An aggregative model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an are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1967).

Wheaton,W.C.,“Monocentric models of urban land use:Contributions and criticisms”,Current issues in urban economic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9).

Wheaton,William C.,“A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9(1974).

〔美〕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郝寿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英〕保罗·切希尔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3卷)》,安虎森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丁成日:《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

De Soto,The Other Path:the Invisible Revolution in the Third Word(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89).

Fichter,R.,and J. F. C.Turner,Freedom to Build,1972.

Korten,D. C.,“The Community:Master or Client?A Reply”,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9(1989).

Linden,J. J.,The Sites and Services Approach Reviewed:Solution or Stopgap to the Third World Housing Shortage?(Brookfield:Grower,1986).

Perten,J.,The Succ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Participatory Slum-Upgrading In Villa 31,2011.

Stokes,C. J.,“A Theory of Slums”,Land Economics 38(1962).

Thomas,F. C.,Calcutta Poor:Elegies on a City Above Pretense(ME Sharpe Inc.,1997).

Werlin,H.,“The community:Master or Clien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9(1989).

World Bank,Indonesia:Sustaining Development(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4).

Antony Bugg-Levine and Jed Emerson,Impact Investing:Transforming How We Make Money While Making a Difference,Jossey-Bass,1 edition,September 13,2011.

Easterlin,R. A.,“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a lot?Some Empirical Evidence”,in P.A. David & M.W.Reder(eds),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honor of Moses Abramowitz(Academy Press,1974).

Glaeser,E. L.,J.Kolko,and A.Saiz,“Consumer Cit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2001).

Glaeser,E. L.,and D.C.Mare,“Cities and Skill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2001).

Glaeser,E. L.,and A.Saiz,“The Rise of the Skilled City”,NBER Working Paper No.10191,December,2003.

Lykken,D.,and A.Tellegen,“Happiness is a stochastic phenomenon”,Psychological Science 7(1996).

Martin,Ron,and Peter Sunley,“Slow Convergence?The New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Economic Geograph 74(1998).

Veenhoven,R.,World Database of Happiness,http://worlddatabaseofhappiness.eur.nl,2011.

〔美〕路易吉诺·布鲁尼等:《经济学与幸福》,傅红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陈惠雄:《快乐理论的跨学科演绎:一个研究综述》,《财经论丛》2008年第1期。

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林江、周少君、魏万青:《城市房价、住房产权与主观幸福感》,《财贸经济》2012年第5期。

娄伶俐:《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鲁元平、王韬:《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5期。

罗楚亮:《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财经研究》2009年第11期。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倪鹏飞、李清彬、李超:《中国城市幸福感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财贸经济》2012年第5期。

吴丽民、陈惠雄:《收入与幸福指数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郑方辉:《幸福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学术研究》2011年第6期。

郑思齐、符育明、任荣荣:《居民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偏好:从住房成本变动和收敛角度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