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2期 总第5期)图书

Journal of Huazhong Rural Governance (2018, Vol.2 Issue 5)

SSAPID:101-8830-7732-50
ISBN:978-7-5097-555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 “理论建构”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状况,就农村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有关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机制分析”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制度建设、乡镇政权的运作,以及当前的农村治理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实践探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改善当前农村治理状况,将反哺农村的工作落到实处,维护农村的安定和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罗兴佐
编 辑:高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编后记

 导论: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

  导论: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

   一 引论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

   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症结

   四 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治理

   五 “人民公社”具有一定合理性

   六 结语

 上篇 理论建构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一 引论

   二 农民行动的一般逻辑

   三 双层基本认同与农民行动的逻辑

    (一)超出家庭的功能性组织及其认同

    (二)双重认同与行动单位

    (三)传统组织的两面性

    (四)现在的状况

   四 农民认同与行动的单位

    (一)联合家庭

    (二)小亲族

    (三)户族

    (四)宗族

    (五)村民小组

    (六)行政村

   五 农民行动单位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一)干部报酬

    (二)农民群体上访

    (三)村级债务

    (四)生育观念

   六 关于农民行动逻辑的扩展讨论

    (一)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二)关于理性行动理论

   七 结语

  乡村治理现代化:村庄与体制*

   一 引论

   二 村庄与体制

    (二)农村体制

   三 四种理想类型

    (一)城市化了的农村与传统乡村体制匹配的第三种类型

    (二)传统农村与现代乡村体制匹配的第二种类型

   四 基层治理现代化

  再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

   一 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研究

   二 作为中层理论的“农村区域差异”

   三 与若干理论的对话

    (一)区域差异视角下的“基层市场理论”

    (二)区域差异视角下的“宗族范式”

    (三)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区域”

   四 对若干农村社会现象的解释

    (一)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研究

    (二)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

    (三)面子观的区域差异研究

    (四)小结

   五 中层理论与中国农村研究

    (一)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

    (二)对中国农村研究的若干讨论

   六 结语

  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评述与理论框架

    (一)半正式治理的文献评述

   二 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一)公域:半正式治理的宏观体制环境

    (二)私域:半正式治理实践的社会基础

     1.私域里的产权边界是不清晰的

     2.私域里的农民行为具有迥异于西方个体主义的群我主义特征

     3.私域里的地方性规范是权力政治与派系政治的生动体现

     4.私域里的政治与国家宏观政治没有太大关系

     5.私域是一个以自然村为中心而边界模糊的地域性概念

     6.私域里面的秩序机制以农民的公共理念为基础

    (三)半正式治理:公域与私域之间秩序的承接与转换机制

   三 半正式治理实践的秩序机制及其变迁逻辑

    (一)公域里的秩序变迁机制

    (二)私域里的秩序变迁机制

    (三)半正式治理的实践变迁机制

   四 YP镇的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一个案例研究(1950~2010年)

    (一)半正式治理的实践机制考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的农村基层治理:1950~1980年

    (三)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基层治理:1981~2005年

    (四)取消农业税费后的农村基层治理:2006年至现在

   五 结论与讨论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三 项目进村与权威再造:“新代理人”形成的结构背景

    (一)基层政府项目指标供给的非均衡性强化了村庄社会项目诉求冲动

    (二)项目指标的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村庄项目诉求冲动

    (三)项目指标分配中的无规则化强化了村庄项目诉求冲动

    (四)民众心理认知中的“预期项目”强化了村庄社会的项目诉求冲动

   四 精英替代:“新代理人”上台的机制分析

   五 利益治理与村庄权力结构稳定:“新代理人”的治理逻辑和治理绩效

    (一)利益治理:“新代理人”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二)村庄增量逻辑与权力结构固化

   六 从“代理人”到“新代理人”:比较分析与延展讨论

   七 余论

 中篇 机制分析

  内生性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内生性利益密集型农村治理中的行动主体

    1.企业家群体

    2.地方政府

    3.村干部

    4.普通村民

    5.“钉子户”与上访户

    6.外来务工人员

   三 内生性利益密集区农村各行动主体的关系

    1.村干部与村民

    2.企业家与村干部

    3.村干部与地方政府

    4.企业家与地方政府

    5.企业家、村干部、地方政府

    6.企业家与村民

    7.地方政府与“钉子户”、上访户

    8.村干部与“钉子户”和上访户

    9.村民与“钉子户”、上访户

   四 内生性利益密集型农村的治理机制

    1.整合机制:关联产业

    2.资源转化机制:村级选举

    3.压制机制:强政府与强社会联合垄断资源

    4.排斥机制:人情

    5.反抗机制:上访、当“钉子户”

    6.共谋机制:乡村利益共同体

   五 内生性利益密集型农村治理的新特征

    1.富人治村不可逆

    2.由立党为公到两派“分肥”

   五 结论:农村社会分化与基层治理的复杂化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一 乡土熟人社会中的“熟悉”与“亲密”

   二 人情:维系熟人社会的秩序生产

   三 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与礼俗

   四 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

    1.情面原则

    2.不走极端原则

    3.歧视原则

    4.乡情原则

   五 结语

  项目制的基层解构及其研究拓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项目制基层实践中的政治逻辑

    (一)行政吸纳政治

     1.“戴帽”项目及其溢出效益

     2.“特色工作”异化

    (二)利益调动与精英俘获:村庄的回应

     1.权利与义务的失衡

     2.个体能力主导

     3.精英俘获成为常态

    (三)小结:“去政治化”逻辑

   三 项目制基层实践中的治理逻辑

    (一)“条块”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二)事本主义的理想与现实

    (三)技术程式的表象与实质

    (四)将技术治理放在项目制的基层实践中考察

     1.数字化

     2.程式化

     3.技术工程化

    (五)小结:“弱治理”逻辑

   四 项目制的研究拓展

    (一)基层治理机制:研究拓展之一

    (二)“社会中的国家”:研究拓展之二

   五 结语

  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的运作机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基层治理中的三重连带特征和内涵

    (一)利益连带

    (二)情感连带

    (三)责任连带

   三 连带式制衡的社会基础与价值基础

    (一)不规则的乡土社会

    (二)捆绑式的权利义务观

   四 结论与讨论

  策略主义: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

   一 问题与进路

   二 乡(镇)运作的逻辑:从简约主义到策略主义

   三 策略主义运作的图景:桔镇的生存状态

    (一)乡(镇)的财政收支构成

    (二)乡(镇)的生存策略

     1.“放水养鱼”的计划生育

     2.“争资跑项”

     3.土地开发

   四 策略主义运作的内在机制

   五 结语

  政策性与公益性:中部农村的双层治理结构与逻辑*

   一 相关研究回顾

   二 村庄空间结构与双层治理单元

   三 政策性与公益性:双层治理的功能区分

   四 双层治理的逻辑

    (一)村级组织的治理逻辑

    (二)村民小组的治理逻辑

    (三)双层治理的内在机制

     1.内部化机制

     2.精英吸纳与角色规约机制

   五 结语

  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

   一 问题与进路

    (一)问题的提出:富人治村之争

    (二)研究路径:从“社会中心论”到国家视角的引入

   二 富人治村的基本类型

    (一)资本主导型富人治村

     1.资本主导型富人治村中,富人通过经济竞争赢得选举,贿选成为获取村庄治理权力的常规手段

     2.资本的逻辑突出表现为富人村干部具有较强的牟利性,治理中容易出现侵占公共利益的行为

     2.富人村干部对村庄治理权力的控制,使村民受到严重排斥,处于边缘地位

    (二)行政主导型富人治村

     1.村干部通过乡镇政府的培养与指派产生,社会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

     2.行政规范对村庄治理进行强干预,限定富人治理的任意性

     3.村民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甚至比资本主导型富人治村中村民的参与程度还低

    (三)公共规则主导型富人治村

     1.富人通过正规选举成为村干部,权力的取得具有合法性

     2.村庄治理强调按章办事,村庄权力的运作相对规范

     2.公共规则主导下的村庄治理,为农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空间,村民的民主参与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 富人治村的政治形态与形成机制

    (一)国家退场与“丛林政治”的生成

    (二)行政干预与权威政治的确立

    (三)制度供给与民主政治的再造

   四 国家权力配置与基层民主的运行机制

    (一)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的作用形式

    (二)国家权力的配置与基层民主的实践样态

   五 结论与讨论

  行政包干制:县域治理的逻辑与机制*

   一 问题提出与相关研究

   二 治理工具选择:县域治理的硬约束

   三 行政包干制的概念与性质

    (一)行政包干制的概念

    (二)县域治理事务的类型与治理主体

    (三)行政包干制的性质

   四 行政包干制的特点

   五 行政包干制的工作模式与实践机制

    (一)县域治理中的“中心工作”模式

    (二)行政包干制的实践机制

     1.目标责任制

     2.领导包干制

     3.临时机构包干制

   六 “行政包干制”理论的分析性拓展

   七 结论

 下篇 实践探索

  群众路线与基层治理*

   一 群众路线与国家治理

   二 中心工作与制度建设

   三 基础工作与分类治理

   四 群众动员与专门工作

   五 群众路线与基层治理转型

   六 结语

  典型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单向度排列的典型生产机制

    (一)双典型结构:一个理想模型

    (二)“单向度排列”的典型生产机制

   三 从“以点带面”到“以点代面”

    (一)点面关系的两种形态

    (二)以点代面的形塑逻辑

     1.当前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地方官员只需要做点不需要带面

     2.资源主导型的典型消解了群众参与的主体性,点无法带动面

   四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五 结论

  农村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的关联分析*

   一 问题提出

   二 集体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运转

    (一)作为公共事务治理的集体土地管理

    (二)土地集体所有制构成村民自治的产权基础

   三 集体土地管理的政治分析

    (一)集体土地管理的政治过程

     1.利益动员与群众参与

     2.精英结构与代表制度

     3.共识达成与规则执行

     4.村规民约与政治合法性

    (二)制度供给与村庄政治均衡

     1.村庄“同意政治”均衡

     2.村庄“反对政治”均衡

     3.国家政策消解村庄政治

     4.村庄“无政治”均衡

    (三)达成村庄“同意政治”的制度条件

   四 促进村级治理的制度建设

    (一)集体土地制度是村级治理的基础性制度

     1.土地是村级建设活动的物质基础

     2.集体土地利益分配塑造村庄基本政治格局

    (二)保持村民自治规范性与活力的制度建设

   五 结语

  “最后一公里”困境与农民动员*

   一 问题提出

   二 硬任务捆绑软资源:乡村利益共同体再缔造

    (一)资源下乡及其分配规则的基层运作

    (二)硬任务捆绑软资源: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压力的释放

    (三)乡村利益共同体的再缔造及其后果

   三 乡村利益共同体与无主体的村庄:乡村治理的异化

    (一)无主体的村庄社会

     1.村庄结构的分散

     2.个人主义的行为特征与集体行动的困境

     3.“私人化”的村庄治理

    (二)资源下乡与村庄无主体性的强化

    (三)向上负责、对内脱离:乡村治理的系统性异化

     1.对内脱离导致乡村治理面向与过程的异化

     2.向上负责导致乡村治理及其回应性弱化

   四 “最后一公里”困境的生成

    (一)涉农政策落地困境:应付型的涉农政策执行

    (二)基层治理内卷化:低效率的资源下乡

    (三)农民动员缺位与“最后一公里”困境

     1.村庄无主体、乡村治理异化导致农民动员困难

     2.农民动员和农民有效参与缺位导致“最后一公里”困境

   五 走出困境:农民动员与乡村社会的主体性重塑

  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

   一 荆门村庄的性质

   二 贺集11组的打井会议

   三 拟加高贺集1组抽水机台的协商谈判

   四 青苗损失费:官桥村与吕集村的比较

   五 村庄水系对村庄性质的影响

   六 结论与讨论

    (一)村庄性质与公共物品提供

    (二)组织体制与公共物品的提供

    (三)村庄性质与组织体制的创新空间

本书是将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精选出19篇文章汇集成书,全书共分为“理论建构”“机制分析”“实践探索”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上篇——“理论建构”,该部分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状况,就农村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有关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为中篇——“机制分析”,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制度建设、乡镇政权的运作,以及当前的农村治理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第三部分为下篇——“实践探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改善当前农村治理状况,将反哺农村的工作落到实处,维护农村的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