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3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与机制研究图书

A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and Mechanism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Market, Industry and Space

SSAPID:101-8822-5210-92
ISBN: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清晰阐述了城市群一体化的内涵、特征,探析了城市群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探究了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模式选择以及实现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估与比较,运用产业分工多重测度指标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演变特征,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探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李琳
编 辑:张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当前三大区域战略之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中部支撑,也是中国区域战略布局中的中部核心增长极,肩负着构建支撑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横轴、打造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源的重任;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重要载体的背景下,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论题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课题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机制”为主题,以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为主线,以微观的市场基础—中观的产业支撑—宏观的空间载体三维层层递进为分析逻辑,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论题展开探索性研究。旨在通过探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实现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模式的一体化发展机制体系,来尝试构建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通过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定量测度近15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产业一体化水平和空间经济联系水平,解析市场一体化水平、产业一体化水平、空间经济联系水平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凸显问题,提出并阐析市场一体化模式、产业一体化模式和空间一体化模式选择,进而构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框架及实现策略,为政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围绕以上研究目标,本课题展开了以下研究。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解析,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城市群一体化的实质是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城市群地域空间组织高度集中、产业关联高度紧密、要素市场高度融合的一种状态。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城市群空间演化理论以及共生理论分别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以下理论启示:重视要素禀赋的差异性、比较优势的可创造性与区域分工的外部性;重视制度统一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大市场的优越性;重视打造整体产业链、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协调城际利益关系以及完善网络化设施;重视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差异化共生、合作性共生与进化性共生。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具备良好的一体化发展现实基础,主要体现在城市群共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良好的历史机遇,独特的区位条件与良好的交通基础,渐强的经济实力与良好的发展契机,相似的产业分工定位与共同的利益诉求,政府间、企业间以及非政府组织间的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以及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等重点领域的一体化已逐渐推进等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测度及市场一体化模式选择。首先,从支撑因素以及表征因素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城市流模型、专业化指数、价格法、熵权法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引进一系列综合指标和复合指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近15年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加速提升,但四大构成要素呈现非均衡发展格局,尚处于以城市间联系度为单一支撑的初级发展阶段;三大次城市群呈现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梯级格局,产品市场一体化和政府效能同一度是主驱动因子;武汉城市圈呈现“四要素协同驱动型”特征,环长株潭城市群呈现城市间联系度主导的“单要素驱动”特征,环鄱阳湖城市群则是城市间联系度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共同主导的“双要素驱动”型。其次,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应从城市群整体以及三大次城市群层面选择差异化发展模式。长江中游城市群应选择协调高效的城市群区域政策协调模式;武汉城市圈应选择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推进阶段的多层次交通体系模式;环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应选择序贯式政策协调模式和政府主导的产品要素市场整合模式。具体思路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政策协调化,武汉城市圈交通通信网络化,以及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政策协调化、产品要素流通自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测度及产业一体化模式选择。首先,构建产业一体化指数,探析近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三次产业以及工业行业的产业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三次产业同构程度较高,产业互补性有待增强;工业产业一体化水平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专业化分工有待提升。其次,运用区位熵分析了具体专业化行业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在16个工业行业具备比较优势,但专业化产业多为低技术产业或高耗能产业,整体呈现产业结构层次低、高技术产业缺乏专业化优势的特征;近15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专业化产业变动呈现能源密集型产业衰退、轻纺制造业优势形成的特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虽有成效,但新专业化产业多为低技术产业,陷入专业化产业高技术支撑乏力的困境。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并阐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即针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一体化模式,石油化工产业可选择产业链纵向型的一体化模式,装备制造业应采取技术市场协同型和异构互补型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选择蛛网辐射型一体化模式,冶金工业可选择技术市场协同型和蛛网辐射型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具体思路是,增强增长极作用,实现区域产业功能互补;沿经济带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空间结构;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分工合作承担产业转移;实施低碳化发展,助推能源密集型产业链转型升级;科学编制产业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测度及空间一体化模式选择。首先,从空间节点、交通通道、城市间要素流、城市群等级结构、空间组织网络五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要素空间分布分散、尚未形成围绕中心的指向性分布格局,基本形成“顶层小,中层多,基层大”的城市群等级结构,初步显现“一核、两次、三圈、四轴”的空间网络结构等主要结论。其次,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近15年不同空间尺度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整体呈上升之势,新余、益阳、萍乡等城市通过产业互补在非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中表现尤为突出;城市间经济联系差异扩大,基本维持以武汉为中心以及以长沙、新余组团为中心的两大圈层式扩散形态的空间结构,呈北部与中南强、东部弱的空间分异特征;三大次城市群之间的互动集群式结构尚未形成。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一体化模式的总体构想,即以武汉为主角,以长沙、南昌为副角的成三角一体化模式,并向星座式一体化模式进化,最终成为世界网络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具体发展策略是,构建“一区三圈四组团五轴”的城市网络格局;催育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区,强化组织带动作用;完善城市体系结构,加强协作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首先,简析了城市群一体化机制的内涵与构成。城市群一体化机制是指特定城市群在形成、发展、成熟过程中所涵盖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集合,具有整体性、客观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等多种特征,包括利益机制、动力机制、链接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种机制。其次,探讨了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一体化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利益机制方面,要注重并优化各主体的参与方式,明确不同行政等级政府的利益归属和职能管辖,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动力机制方面,要重视多样性交通工具的建设,要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链接机制方面,要打造错位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产业互补;保障机制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注重政策延续性和反馈与监督机制的构建。再次,剖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机制缺失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机制构建的思路与策略。一是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包括合理有效的利益表达与参与机制、和谐共赢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二是完善城市群交通网络,强化城际互联互通;强化创新投入,协同促进创新发展机制建设。三是促进不同层次产业在“核心—外围”城市的有效分工,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串点成线”,整合产业存量资源,提升城市群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强化点、提升线、发展圈,点、线、圈有序推进,构筑城市群合理空间链。四是探索区域性法律法规建立,加强城市群内部区域协作,消除地方保护,构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评价与评估机制。

[1]A. R. Goetz. 1992. “Air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nd Growth in the US Urban System 1950-1987”. Growth and Change 23.

[2]Abdel-Rahman H.,Fujita M. 1990. “Product Variety,Marshallian Externalities and City Size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30.

[3]Antoine Decoville,Christophe Sohn. 2013. “Comparing Cross-border Metropolitan Integration in Europe:Towards a Functional Typology”. Journal of Borderlands Studies 28(2).

[4]Bela Balassa. 1962.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London:Routledge.

[5]Bournel L. S.,Simmons J. W. 1978. Systems of Citi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Christaller W. 1933.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 Jena:Fischer.

[7]Cristina Bernini. 2009. “Convention Industry and Destination Clusters:Evidence from Italy”. Tourism Management 11.

[8]Dirk Libaers,Martin Meyer. 2011. “Highly Innovative Small Technology Firms,Industrial Clusters and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 Policy 11.

[9]Durantot J.,Puga. 2000. “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 in Cities:Why,Where and When does It Matter”. Urban Study 373.

[10]E.Besuss,A. Cecchini and E. Rinaldi. 1998. “The Diffused City of the Italian North-East:Identification of Urban Dynamics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Urban Models”. Computers,Environments and Urban Systems 22(5).

[11]E.L. Ullman. 1957. American Commodity Flow.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2]Engel C.,Rogers J. H. 2001. “Deviations fro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Causes and Welfare Co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5(1).

[13]Fang C.,Song J. and Song D. 2007. “Stability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entral Place Theory”.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7 (3).

[14]Farrell H.,Héritier A. 2005. “A Rationalist-institutionalist Explanation of Endogenous Region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12(2).

[15]Francesca Giardini,Gennaro Di Tosto and Rosaria Conte. 2008. “A Model for Simulating Reputation Dynamics in Inberninidustrial Districts”. Simulation Mode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2.

[16]Friedmann J. H.,Turkey J. W. 1974. “A Projection Pursuit Algorithm for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IEEE Trans on Computer 23(9).

[17]Friedmann J. 1966.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Cambridge:MIT Press.

[18]Friedmann J. 1986.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7 (1).

[19]Foley L.D. 1964. “An Approach to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in Webber M. M. (ed.) Exploration into Urban Structure.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Fujita M.,Krugman P. and Venables A. J.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Geddes P. 1915. Cities in Evolu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 Movement and to the Study of Civics. London:Hardpress.

[22]Gorkem Gulhan. 2014.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Proposals Using Spatial Interaction Measure:Case Study of Denizli,Turkey”.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1.

[23]Gottmann J. 1957.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Economic Geography 33(3).

[24]Guanfeng Mao,Bei Hu and Hong Song. 2009. “Exploring Talent Flow in Wuhan Automotive Industry Cluster at China”. Economics 11.

[25]H. Serret,R. Raymond and J. C. Foltête et al. 2014.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Green Spaces at Business Sites to the Ecological Network in an Urban Agglomeration:The Case of the Ile-de-France Region,Franc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1.

[26]Hagerstrand T. 1968. 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7]Heckscher,Eli F. 1936. “Revisions in Economic History:V. Mercantilism”.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7(1).

[28]Henderson and Hyoung Gun Wang. 2007.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7(3).

[29]Hidenobu Matsumoto. 2004. “International Urban Systems and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Some Calculations”.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10.

[30]Hiernaux A. G.,Guerrero D. E. and McAleer M. 2013. “Market Integration Dynamics and Asymptotic Price Convergence in Distribution”. Economic Modeling 28.

[31]Hirshman and Albert O. 1958.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haven. 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

[32]Ian R. Gordon,Philip Mccann. 2000. “Industrial Cluster:Complexes,Agglomerations and/or Social Network?”. Urban Studies 37(3).

[33]Imbs J.,Romain W. 2003. “Stages of Diversifi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7(3).

[34]Jacob V. 1950.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5]James P. LeSage,Carlos Llano. 2013. “A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 with Spatially Structured Origin and Destination Effect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5.

[36]Jean-Marc Callois. 2008. “The Two Sides of Proximity in Industrial Clusters:The Trade-off between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

[37]Joonas J?rvinen,Juha-Antti Lamberg and Lauri Pietinalho. 2012. “The Fall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National Clusters:Cluster Evolution in the Paper and Pulp Industry”.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 8.

[38]Junho H. Choi. 2006. “Comparing World City Networks:A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et Backbone and Air Transport Intercity Linkages”. Global Networks 6(1).

[39]Krugman Paul.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3).

[40]Krugman P. 1996. “Urban Concentration:The Role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ransport Cost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19.

[41]Kruscal J. B. 1972. 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Multivariate Data: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New York & London:Seminar Press.

[42]Liliya Sarach. 2015.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Industrial Cluster”.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6.

[43]Liu Y.,Chen J. and Cheng W. et al. 2014.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Urban Sprawl in a Typical Urban Agglomeration:a Case Study on Southern Jiangsu,China (1983-2007)”.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8 (4).

[44]Manuel G. Russon,Farok Vaki. 1995. “Population,Convenience and Distance Decay in a Short-haul Model of United States Air Transportatio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3(3).

[45]Martijn J. Burger,Bas Karreman and Fred van Eenennaam. 2015.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lusters:Cluster Organisations and Greenfield FDI in the European Life Sciences Industry”. Geoforum 10.

[46]McCallum J. 1995. “National Borders Matter:Canada-US Regional Trade Patter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3).

[47]McGee T. G. 1994. “The Future of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ase of Indonesia”. 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16(1).

[48]Michael S. Dahl,Christian ?. R. Pedersen. 2004. “Knowledge Flows through Informal Contacts in Industrial Clusters:Myth or reality?”. Research Policy 11.

[49]Milan Bufon. 2011.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nd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European Spatial Research and Policy 18(2).

[50]Morton E. O’Kelly. 1998. “A Geographer’s Analysis of Hub-and-spoke Network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6(3).

[51]Naughton B. “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 Wording Papers of Stanford University,1999.

[52]Norton Ginsburg,Bruce Koppel and T. G. McGee. 1991.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s Asi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53]Ogrokhina O. 2015. “Market Integration and Price Converg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56.

[54]Oliver Falck,Stephan Heblich and Stefan Kipara. 2010. “Industrial Innovation:Direct Evidence from a Cluster-oriented Policy”.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1.

[55]Paolo Guerrieri,Carlo Pietrobelli. 2004. “Industrial Districts’ Evolu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gimes:Italy and Taiwan”. Technovation 11.

[56]Paolo Veneri,David Burgalassi. 2011.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Italian NUTS-3 Regions”. Working Papers of Marc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57]Parsley D. C.,Wei S. J. 2001. “Explaining the Border Effect: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Shipping Costs,and Geograph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5(1).

[58]Paul Krugman.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3).

[59]Perroux F. 1950. “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4 (1).

[60]Peter Hall,Kathy Pain. 2006.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 in Europe”. Earthscan Publications 20(1).

[61]Phedon Nicolaides. 2012.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economics 47(3).

[62]Poncet S. 2003. “Domestic Market Fragmen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RSA Conference.

[63]Pu-yan Nie and Peng Sun. 2015. “Search Costs Generating Industrial Clusters”. Cities 2.

[64]Qi S.,Fang L. 2008. “Land Us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 in the Coastal Areas:The Case of Laizhou Gulf,Chin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45 (5).

[65]Qin G.,Zhang P. Y. and Jiao B. 2003.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entral Jilin of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6 (2).

[66]Raffaella Taddeo,Alberto Simboli and Anna Morgante. 2012. “Implementing Eco-industrial Parks in Existing Clusters. Findings from a Historical Italian Chemical Sit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9.

[67]Rasa Viederyte. 2013. “Maritime Cluster Organizations:Enhancing Role of Maritim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s 6.

[68]Ravallion M. 1986. “Testing Market Integ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8(1).

[69]Reitel,Bernard. 2013. “Border Temporality and Space Integration in the European Transborder Agglomeration of Basel”. Journal of Borderlands Studies 28 (2).

[70]Rikard Forslid,Karen Helene Midelfart. 2005. “Internationalisation,Industrial Policy and Clust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

[71]Robert Triffin. 1954. “Economic Integration:Institutions,Theories,and Policies”. World Politics 6(4).

[72]Rondinelli,D. A. 1980. Secondary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olicies for Disffusing Udbanization.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fions.

[73]Rughoo A.,You K. 2016. “Asian Financial Integration:Global or Regional?Evidence from Money and Bond Market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12.

[74]Saarinen E. 1943. 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 New York: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75]Scitovsky T. 1968. 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Routledge.

[76]Scott A. J. 2001. 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7]SeilMun. 1997. “Transport Network and System of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2.

[78]Sharada Vadali,Shailesh Chandra. 2014. “Buyer-Supplier Transport Access Measures for Industry Cluster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10(12).

[79]Sutikno,Muhammad Sri Wahyudi Suliswanto.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as an Effort of Economic Improvement Expansion in East Java”.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211).

[80]Takatoshi Tabuch,Jacques-Fran?ois Thisse. 2011.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of Central Plac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9(2).

[81]Taylor P. J. 2004. World City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 London:Routledge.

[82]Tinbergen J. 1954. “Over de theorie der economische politiek”. De Economist 102 (1).

[83]Todd A. Hagadone,Robert K. Grala. 2012. “Business Clusters in Mississippi’s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Forest Policy and Econimcs 7.

[84]U. Wissen Hayek. 2015. “Quality of Urban Patterns:Spatially Explicit Evidence for Multiple Scal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42(10).

[85]UNIDO. 1979. World Industry since 1960: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United Nations.

[86]Victor Mesev. 1997. “Remote Sensing of Urban Systems:Hierarchical Integration with GIS”. 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1(3).

[87]Wang K.,Deng Y. and Sun D. et al. 2014. “Evolution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pheres of Urban Influence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4(1).

[88]Wei Jia,Li-ran Liu and Xue-mei Xie. 2010. “Diffus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 in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1.

[89]Wilson A. G. 1967. “A Statistical Theor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3).

[90]Xinpeng Xu. 2002. “Have the Chinese Provinces become Integrated under Reform?”. China Economic Review 13.

[91]Young A. 2000. “The Razor’s Edge:Distribu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4).

[92]Yung-Lung Lai et al. 2014.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Cluster Knowledge Managemen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

[93]Zipf G. K. 1946. “Some Determinants of the Circulation of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9(3).

[94]埃比尼泽·霍华德,2000,《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

[95]白洁,2012,《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条件分析》,《湖北社会科学》第6期。

[96]白永亮、党彦龙,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作用机理与空间结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11期。

[97]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2004,《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第11期。

[98]彼得·罗布森,2001,《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99]伯特尔·俄林,2008,《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华夏出版社。

[100]蔡丽娟,2016,《中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分析》,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1]蔡坚,2013,《中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及动态变化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第9期。

[102]查日升,2013,《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机制和模式研究》,《现代产业经济》第3期。

[103]柴彦威,1999,《中、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第1期。

[104]陈光,2013,《城市群发展的立法需求及其供给》,《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2期。

[105]陈红霞、李国平,2009,《1985~2007年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过程分析》,《地理研究》第6期。

[106]陈桦楠、姜德波,2006,《长三角区域市场的地区分割——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分析》,《产业经济研究》第5期。

[107]陈建军,200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108]陈丽媛,2012,《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一体化发展研究》,《学习月刊》第14期。

[109]陈伟劲,2013,《珠三角城市联系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基于城际客运交通流的分析》,《经济地理》第4期。

[110]陈雯、王珏,2013,《长江三角洲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初步测度》,《地理科学》第8期。

[111]陈雯、周诚军,2003,《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期。

[112]陈修颖,2007,《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地理学报》第12期。

[113]陈雅雯,2014,《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4]陈彦光,2009,《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

[115]陈耀,1998,《产业结构驱动的度量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116]陈园园、李宁,2011,《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地理科学》第12期。

[117]陈云霞,2013,《成渝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18]陈自芳,2014,《以产业升级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兼对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的比较分析》,《区域经济评论》第6期。

[119]初楠臣、姜博,2015,《哈大齐城市密集区空间联系演变特征——基于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后的视角》,《经济地理》第3期。

[120]储莎、陈来,2011,《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安徽省节能减排评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S1期。

[121]楚芳芳、蒋涤非,2012,《基于能值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5期。

[122]崔大树,2003,《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123]戴学珍,2002,《京津市场一体化研究》,《经济地理》第S1期。

[124]杜培林、赵炳新,2014,《K-cores视角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演变与空问格局》,《经济问题探索》第11期。

[125]杜荣江、蔡元成,2014,《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安徽省城市群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科技与经济》第3期。

[126]范剑勇、林云,2011,《产品同质性、投资的地方保护与国内产品市场一体化测度》,《经济研究》第11期。

[127]范剑勇,2004,《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28]方创琳、张永姣,2014,《中国城市一体化地区形成机制、空间组织模式与格局》,《城市规划学刊》第6期。

[129]方大春、孙明月,2015,《高铁时代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重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经济地理》第10期。

[130]费孝通,1996,《学术自述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1]冯更新,2013,《中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城市》第1期。

[132]冯兴元,2010,《地方政府竞争:理论范式、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译林出版社。

[133]付强、赵小勇,2006,《投影寻踪模型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134]高新才、杨芳,2015,《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兰州大学学报》第1期。

[135]高煜,2016,《政策冲击、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经济问题》第1期。

[136]郜俊成、黄娟,2011,《国际大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经验与启示研究》,《江苏城市规划》第10期。

[137]戈银庆,2004,《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138]龚鹏,2014,《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9]龚胜生、张涛等,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期。

[140]顾朝林等,1995,《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

[141]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2006,《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第2期。

[142]郭建科、韩增林,2012,《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空间联系的差异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期。

[14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第12期。

[144]韩国高、高铁梅等,2011,《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经济研究》第12期。

[145]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王荣荣,2011,《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及优化方向研究》,《人文地理》第2期。

[146]何胜、唐承丽、周国华,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经济地理》第4期。

[147]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9,《冀东经济区一体化战略选择——基于区域产业链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第11期。

[148]侯天琛,2006,《中原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布局》,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9]黄金波、李仲飞,2015,《珠三角九市自主创新能力测算与比较》,《科技管理研究》第16期。

[150]黄群慧,2014,《“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151]黄赜琳、王敬云,2006,《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152]江景和,2013,《关于湘鄂赣三省内部和对外合作的若干思考》,《湖北社会科学》第4期。

[153]江曼琦、谢姗,2015,《京津冀地区市场分割与整合的时空演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54]江小国、周海炜等,2017,《皖江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性研究——基于空间引力模型》,《经济与管理评论》第1期。

[155]姜杰、曲伟强,2008,《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机制分析》,《政治学研究》第5期。

[156]姜立杰、黄际英,2001,《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产业结构的转型》,《东北师大学报》第2期。

[157]金世斌,2017,《国外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成效与经验启示》,《上海城市管理》第2期。

[158]克里斯塔勒,2010,《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商务印书馆。

[159]库诗雨,2013,《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0]冷炳荣、杨永春,2011,《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地理学报》第2期。

[161]李斌,2013,《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科学管理研究》第6期。

[162]李浩任,2017,《川南经济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财政科学》第10期。

[163]李东升、杜恒波、唐文龙,2015,《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机制重构》,《经济学家》第9期。

[164]李红、张平宇、刘文新,2010,《基于新区域主义的城市群制度整合研究——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第5期。

[165]李红锦,2011,《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66]李慧玲、戴宏伟,2016,《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对比——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第30期。

[167]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2004,《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经济研究》第11期。

[168]李雪松、孙博文,2014,《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市场整合测度——基于湘鄂赣皖四省面板数据的分析》,《江西社会科学》第3期。

[169]李雪松、孙博文,2013,《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8期。

[170]李郇、殷江滨,2012,《国外区域一体化对产业影响研究综述》,《城市规划》第5期。

[171]李阳,2010,《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经济论坛》第10期。

[172]李桢业、金银花,2006,《长江流域城市群经济带城市流——基于长江干流30城市外向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173]李志刚、王庆生,2014,《以制度和机制创新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一体化格局》,《天津商业大学学报》第6期。

[174]梁本凡,2015,《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的进程与路径研究》,《江淮论坛》第3期。

[175]林宏生、刘伟东,1996,《珠江三角洲的产业优化与技术创新》,《探求》第2期。

[176]林森,2010,《多层次区域发展视角下城市群一体化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第6期。

[177]林文益,1994,《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北京商学院学报》第4期。

[178]刘钒、易晓波、李光,2013,《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第2期。

[179]刘富朝、袁锋、武友德,2010,《区域分工与合作视角下区域产业同构问题及优化路径》,《资源开发与市场》第1期。

[180]刘靖,201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的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1]刘晓丽、王发曾,2006,《经济转型期中原城市群地区城镇规模结构演变分析》,《人文地理》第3期。

[182]刘耀彬,2013,《基于SNA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经济联系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3期。

[183]刘耀彬、喻群等,2017,《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演进格局及其竞争份额潜力研究》,《企业经济》第6期。

[184]柳坤、申玉铭,2014,《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格局及分形特征》,《地理研究》第11期。

[185]柳青,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长江论坛》第2期。

[186]陆大道,1986,《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地理科学》第2期。

[187]陆大道,199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

[188]陆大道,2001,《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第2期。

[189]陆大道,2002,《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第1期。

[190]路洪卫,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4期。

[191]吕典玮、张琦,2010,《京津地区区域一体化程度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3期。

[192]迈克尔·波特,1997,《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

[193]梅志雄、徐颂军,2012,《近20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地理科学》第6期。

[194]孟德友、陆玉麒、樊新生、史本林,2013,《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县域交通与经济协调性评价》,《地理研究》第11期。

[195]孟德友、陆玉麒,2009,《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地理科学进展》第5期。

[196]宁越敏、石崧,2011,《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科学出版社。

[197]牛慧恩、孟庆民,1998,《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经济地理》第3期。

[198]潘少奇、李亚婷,2014,《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地理科学进展》第1期。

[199]庞晶、叶裕民,2008,《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生态经济》第2期。

[200]齐讴歌、赵勇,2014,《城市群功能分工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财经科学》第7期。

[201]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1995,《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202]秦尊文、陈丽媛,2014,《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理论月刊》第9期。

[203]秦尊文、汤鹏飞,2013,《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湖北社会科学》第10期。

[204]秦尊文,2015,《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政策》第11期。

[205]秦尊文,2007,《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合与发展前景》,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6]任玉珑、刘焕、望玉丽、刘宁,2009,《基于熵权法和支持向量机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统计与决策》第14期。

[207]石磊、马士国,2006,《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与中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制度安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208]石军伟、王玉燕,2013,《中国西部省份工业结构同构度测算及其决定因素——基于SIP框架的分析与实证检验》,《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209]世界银行,2003,《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10]宋吉涛,2009,《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地理科学进展》第6期。

[211]宋兰旗、李秋萍,2012,《论发展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基础》,《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212]苏华,2012,《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人文地理》第1期。

[213]孙东琪、张京祥,2013,《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地理科学》第9期。

[214]孙友银,2014,《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5]孙媛,2013,《两岸经济一体化测度问题研究》,《中国物价》第10期。

[216]谭培文,2010,《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第5期。

[217]汤放华、汤慧、孙倩、汤迪莎,2013,《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地理学报》第10期。

[218]汤尚颖、杨丹丹,2015,《“创新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江论坛》第1期。

[219]唐艺彬,2011,《美国纽约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0]陶维兵,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协作的法治保障研究》,《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221]陶希东,2008,《中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重建与政策创新》,《城市规划》第8期。

[222]田超、王磊,2016,《市场一体化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第1期。

[223]童中贤、曾群华,2016,《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整合进路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1期。

[224]童中贤,2011,《城市群整合论——基于中部城市群整合机制的实证分析》,格致出版社。

[225]汪伟全,2011,《区域一体化、地方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当代财经》第3期。

[226]王安平,2014,《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与途径——以南昌九江地区工业一体化为实证》,《经济地理》第9期。

[227]王春雷、黄素心,2011,《区域政策协调模式比较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1期。

[228]王春雷,2015,《区域政策协调模式选择及其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229]王春业、任佳佳,2013,《长三角区域地方立法的冲突与协作》,《唯实》第2期。

[230]王德利、方创琳,2010,《中国跨区域产业分工与联动特征》,《地理研究》第8期。

[231]王德忠、庄仁兴,1996,《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地理科学》第1期。

[232]王发曾、郭志富、刘晓丽、赵威,2007,《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地理研究》第4期。

[233]王芳、夏丽华,2010,《基于GIS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

[234]王海江、苗长虹,2012,《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经济地理》第7期。

[235]王开科,2011,《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协作问题及其治理机制优化》,《经济地理》第10期。

[236]王凯、周密,2015,《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及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第1期。

[237]王美霞,2008,《新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黑龙江对外经贸》第5期。

[238]王涛、曾菊新,2014,《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竞合空间格局分析——基于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热带地理》第3期。

[239]王晓娟,2009,《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主体与途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40]王学定、范宪伟、高峰,2012,《基于城市联系的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城市问题》第5期。

[241]王宇华,2007,《产业一体化与武汉城市圈》,《长江日报》1月13日。

[242]王志锋,2010,《城市治理多元化及利益均衡机制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43]韦伯,1997,《工业区位论》,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商务印书馆。

[244]韦素琼、陈艳华,2010,《基于相似系数和R/S分析方法的闽台产业同构性》,《地理研究》第3期。

[245]魏后凯、成艾华,2012,《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江汉论坛》第4期。

[246]魏震、李佳、高远秀,2012,《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合作与产业整合》,第六届沿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会议论文。

[247]吴常艳、黄贤金等,2017,《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经济地理》第7期。

[248]吴传清、刘陶等,2005,《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协调机制探讨》,《经济前沿》第12期。

[249]吴可人,2006,《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及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0]吴三忙、李善同,2010,《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产业经济研究》第6期。

[251]习明明、张进铭,2012,《“中三角”城市群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视角》,《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第6期。

[252]肖刚、杜德斌、李恒、戴其文,2016,《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期。

[253]谢元态、吴春雅、周陈曦,2008,《泛长三角“3+2”框架下江西经济发展前瞻》,《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54]徐慧超、韩增林、赵林、彭飞,2013,《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经济地理》第33期。

[255]徐建斌、占强等,2015,《基于经济联系与空间流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异质性分析》,《经济地理》第10期。

[256]徐茜,2010,《省际外联经济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经济地理》第4期。

[257]徐铮、房国忠,2014,《发达国家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模式选择》,《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258]许吉辰、李佩瑶,2012,《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第5期。

[259]许露元、李红,2015,《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及机理——以珠三角及北部湾地区为例》,《城市问题》第5期。

[260]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1997,《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61]薛凤旋、郑艳婷、许志桦,2014,《国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群的启示》,《区域经济评论》第4期。

[262]薛丽萍、欧向军,2014,《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经济地理》第11期。

[263]薛永应,1982,《试论经济利益范畴》,《经济科学》第3期。

[264]亚当·斯密,197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

[265]闫卫阳、王发曾,2009,《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地理科学进展》第4期。

[266]杨爱平,2011,《从政治动员到制度建设:珠三角一体化中的政府创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67]杨凤华、王国华,2012,《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进程分析》,《管理评论》第1期。

[268]杨少劼,2014,《中三角城市群地方政府合作模式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69]杨先花、张杰,2017,《创新链视角下区域产业一体化对策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商业经济研究》第15期。

[270]杨振山、程哲、蔡建明,2015,《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区域经济评论》第4期。

[271]叶玉瑶、张虹鸥,2007,《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经济地理》第5期。

[272]银温泉、才婉茹,2001,《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第6期。

[273]尹广萍,2009,《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74]尹正、倪志伟,2017,《区域博弈、产业分工与经济一体化》,《中国流通经济》第12期。

[275]袁瑞娟、宁越敏,1999,《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研究》,《城市规划汇刊》第5期。

[276]张颢瀚,2012,《转型与融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277]张红,1995,《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与对策》,《南方经济》第4期。

[278]张立荣、姜明军、陈娜,2009,《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期。

[279]张攀,200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合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80]张伟、胡剑波、高辉,2014,《能源密集型产业链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升级路径》,《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0期。

[281]张晓兰,2013,《东京和纽约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82]张玉英、畅向辉,2015,《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一体化问题研究》,《商业经济研究》第2期。

[283]张子珍,2017,《基于企业区位选址的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经济问题》第5期。

[284]赵璟、党兴华,2012,《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系统管理学报》第4期。

[285]赵丽珍,2013,《我国城市群交通模式选择对策》,《综合运输》第12期。

[286]赵凌云、秦尊文、张静、汤鹏飞,2010,《关于启动和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研究》,《学习与实践》第7期。

[287]赵伟、徐朝晖,2005,《测度中国省域经济“二重”开放》,《中国软科学》第8期。

[288]赵亚平、肖湘,2001,《我国国内统一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宏观经济研究》第1期。

[289]赵勇、白永秀,2008,《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重庆社会科学》第9期。

[290]赵勇,2009,《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91]郑勇军、汤筱晓,2006,《集群间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中国沿海地区计算机制造业集群为例》,《工业技术经济》第7期。

[292]郑元凯,2008,《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第1期。

[293]周国富、陈玲,2005,《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工业技术经济》第6期。

[294]周立群、夏良科,2010,《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江海学刊》第4期。

[295]朱平芳、李世奇,2016,《长三角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296]朱文兴、卢福财,201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共生网络构建研究》,《求实》第2期。

[297]朱英明,2004,《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

[298]朱英明,2007,《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城际战略产业链的视角》,《产业经济研究》第6期。

[299]李琳、蔡丽娟,2015,《中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城市问题》第7期。

[300]李琳、龚胜,2015,《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度动态评估与比较》,《科技进步与对策》第23期。

[301]李琳、刘立涛、陈文韬,2008,《长沙汽车产业集群的辨认、问题及政策选择》,《经济地理》第5期。

[302]李琳、谈肸、徐洁,2016,《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比较》,《城市问题》第10期。

[303]李琳、彭宇光,2017,《中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