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03

中国研究2015年春季卷 总第21期图书

China Studies No.21

SSAPID:101-8821-7210-88
ISBN:978-7-5097-886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晓虹 谢曙光
编 辑:佟英磊;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加里·金、罗伯特·基欧汉、悉尼·维巴,2014,《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林平等,2016,《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刘林平、范长煜、王娅,2015,《被访者驱动抽样在农民工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与评估》2015年第2期。

白南生、何宇鹏,2002,《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64~78页。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3,《劳动力转移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丁守海,2014,《中国城镇发展中的就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30~47页。

段成荣、杨舸、张雯、卢雪和,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第30~43页。

贺雪峰,2004,《论农村政策基础研究——对当前中国农村研究的反思及建议》,《学习与探索》第5期,第23~27页。

李立清、李明贤,200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学家》第1期,第45~50页。

李强,2003,《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25~136页。

李炳坤,2005,《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第11期,第4~9页。

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68~179页。

潘静、陈广汉,2014,《家庭决策、社会互动与劳动力流动》,《经济评论》第3期,第40~50页。

梁玉成、周文、郝令盺、刘河庆,2015,《流出地调查法:农村流动人口调查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113~123页。

林毅夫,2005,《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小城镇建设》第8期,第8~12页。

石智雷、杨云彦,2012,《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57~181页。

田毅鹏、韩丹,2011,《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第11~17页。

解少勇,2010,《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及政策分析》,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王翌、刘维佳,2007,《 西部农民工回流与回归现象浅析》,《技术与市场》第4期,第89~91页。

温铁军、温厉,2007,《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第7期,第23~29页。

余运江、孙斌栋、孙旭,2014,《基于ESDA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空间差异研究——以上海为例》,《 人文地理》第2期,第123~128页。

赵新平、周一星,2002,《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32~138页。

张术环、张文萃,2009,《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第2期,第116~119页。

章铮,2008,《民工荒:现状与未来》,《 人口与发展》第3期,第19~21页。

周祝平,2008,《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人口研究》第2期,第45~52页。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2001,《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第5期,第550~560页。

Bollen,KennethA.,and Patrick Curran,2006,Latent Curve Models:A Structural Equation Approach Hoboken,NJ:Wiley.

Cattaneo,M. D.,2010,“Efficient Semi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Multi-valued Treatment Effects under Ignorability”,Journalofconometrics 155.

Hughes,Melanie M.,and Lisa D. Brush.,2015,“The Price of Protection:A Trajectory Analysis of Civil Remedies for Abuse and Women’s Earn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0.

Murphy,R.,2002,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mbens,G.W.,2000,“The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Estimating Dose-response Functions,” Biometrika 87.

Stark,O. & J.E.Taylor,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101.

Todaro,M.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Zhao,Y.H.,2002,“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urn Migration:Recent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

Liang,Zai,and Michael J. White,“Market Transition,Government Policies,and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1983-1988,”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5.

和震,2009,《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顾》,《教育发展研究》第3期,第32~37页。

郝新生、任昌荣,1999,《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东北师大学报》第6期,第90~95页。

贾玉新,2002,《生源缺乏与中专学校的应对之策》,《改革与理论》第10期,第11页。

玛丽·E.加拉格尔,2010,《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郁建兴、肖扬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马树超,2005,《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研究》第8期,第7~10页。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3~36页。

陶秋燕、李培均、杨宜,200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沿革及发展趋势》,《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第16卷第6期,第121~124页。

徐天明,2007,《郭台铭与F厂》,中信出版社。

赵秀玲,2006,《关于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5卷第2期,第117~119页。

张学信,1999,《中专教育的历史沿革与高等职教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17期,第40~41页。

Burawoy,Michael.,2008,“The Public Turn from Labor Process to Labor Movement,” Work and Occupations 35.

Chun,J.,2009,Organizing from the Margins:The Symbolic Politics of Labor i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ulpan,T.,2010,“Hon Hai Net Income Misses Estimates after Raising China Wages,” Bloomberg Business Week 30.

Hu,Y.,2010,“Students ‘Forced’ to Work at Foxconn,” China Daily(Hong Kong Edition),26 June.

Hu,Y.,and Wang,Y.,2010,“Foxconn Mulls Move Northward,” China Daily,29 June.

Hurst,W.,2009,The Chinese Worker after Social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K.,2007,Against the Law:Labou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 Belt and Sunbel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Brien,K.,J.,. & Li,L.,2006,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lanyi,K.,1957,The Great Transformation,Boston:Beacon Press.

Silver,B.,2003,Forces of Labor: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T.,1979,States and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ai,K.,S.,2007,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The Private Sec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right,E.,O.,2000,“Working-class Power,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and Class Compromi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

Yan,Y.,2009,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Oxford:Berg.

Zhang,L.,2001,Strangers in the City: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Power,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布若威,2005,《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林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陈柏峰,2007,《“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开放时代》第6期,第121~134页。

郭于华,2012,《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郭于华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明洁,2007,《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黄志辉,2010,《自我生产政体:“代耕农”及其“近阈限式耕作”》,《开放时代》第12期,第24~40页。

黄盈盈、潘绥铭,2011,《论方法:定性调查中的“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江汉论坛》第1期,第107~113。

贾辛丝·里瓦尔德、盖伊·布尔若、塞琳·莫西尔,2011,《墨西哥城中的“世界马戏团”:为困境中年轻人的行动注入新的生命力》,《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2期,第87~101页。

连佳佳,2009,《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政治——分包劳动体制下的劳动控制与抗争》,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吕鹏,2006,《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230~242页。

迈克尔·布若威,2008,《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米歇尔·福柯,2007,《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三联书店。

裴宜理,2012,《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潘毅,2011,《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任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潘毅,2005,《阶级的失语与失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第2期,第95~107页。

亓昕,2011,《欠薪与讨薪:工地政体与劳动过程的实证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3~36页。

沈原、闻翔,2012,《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劳工研究:问题、理论与方法》,郭于华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熠慧,2011,《控制与抵抗:雇主与家政工在家务劳动过程中的博弈》,《社会》第6期,第178~205页。

王毅杰、周现富,2011,《劳动过程中的关系运作——一项基于钢筋工人的经验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94~99页。

闻翔、周潇,2007,《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29~39页。

王思斌,1987,《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26~34页。

薇薇安娜·泽利泽,2004,《金钱的社会意义》,陈难能译,正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徐晓军,2009,《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64~95页。

杨善华、侯红蕊,1999,《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第51~58页。

余晓敏、潘毅,2008,《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43~171页。

应星,2011,《“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应星,2007,《“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第6期,第106~120页。

周潇,2007,《“关系霸权”:对建筑工地劳动过程的一项田野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Walder,Andrew G.,1988,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Anita,2001,China’s Workers under Assault:The Exploitation of Labor in a Globalizing Economy,NY:M.E. Sharpe.

Roy,Donald,1952,Restriction of Output in a Piecework Machine Shop,Ph. 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Deleuze,Gilles,and Felix Guttari,1984,“Anti-oedip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Arendt,Hannah,2013,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maroff,Jean,and John L. Comaroff,2000,“Millennial Capitalism:First Thoughts on a Second Coming,” Public culture 12.

Lee,Ching Kwan,1998,Gender and the South China Miracle:Two Worlds of Factory Wome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awoy,Michael,1985,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London:Verso.

Haraszti,Miklos,1978,A Worker in a Worker’s State,New York:University Books.

Willis,Paul,2013,The Ethnographic Imagination,London:Polity Press.

Ngai,Pun,2003,“Subsumption or Consumption?the Phantom of Consumer Revolution in‘globalizing’ China,” Cultural Anthropology 18.

Ngai,Pun,2005,Made in China: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Duke University Press.

〔美〕W.L.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著,2000,《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蔡禾、曹志刚,2009,《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48~158页。

曹志刚,2011a,《社会网络与城市化意识——以珠三角农民工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曹志刚,2011b,《人口流动与迁移》,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讲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曹志刚,2014a,《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农民工迁移意愿》,《广东社会科学》第5期,第217~223页。

曹志刚,2014b,《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的梯度转移》,《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32~36页。

曹志刚、雷洪,2014,《对当今社会学庸俗化风险的讨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91~99页。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李明欢,2000,《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12~19页。

梁漱溟,2001,《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爱玉,2012,《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第112~118页。

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等,2009,《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刘传江、周玲,2004,《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第5期,第12~18页。

罗霞、王春光,2003,《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第109~113页。

马戎,2009,《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第42~58页。

马戎,2013,《对当前中国民族政策的反思》,《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第6~20页。

孟祥斐、华学成,2008,《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学海》第2期,第23~30页。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第3期,第87~94页。

田凯,1995,《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第90~95页。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63~76页。

王海光,2011,《移植与枳变——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形成路径及其苏联因素的影响》,《党史研究与教学》第6期,第26~36页。

王兴周,2008,《两代农民工群体的代际差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第3期,第136~156页。

王毅杰、倪云鸽,2005,《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49~53页。

文军,2001,《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9~30页。

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2012,《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文宏、雷开春,2009,《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61~87页。

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第117~141页。

赵旭东,2010,《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38~150页。

周敏,1995,《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其仁,2013,《公民权利的城市化》,《资本市场》第4期,第71~73页。

Castles,Stephen.,2012,“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methods.” Chapters.

Gold,Steven James,and Stephanie J. Nawyn,2013,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igration studies. Routledge Press.

Peter karpestam and Fredrik N.G.Andersson,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Migration,Chapter in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igration Studies,Edited by Steven J.Gold & Stephanie J.Nawyn,Routledge Press,2011:pp.12-27.

范芝芬,2013,《流动中国:迁移、国家和家庭》,邱力云、黄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甘亚泉、吴春宝,2009,《金融危机下留乡农民工流向:“六省十村” 的调查》,《重庆社会科学》第6期,第25~30页。

郭正模,2010,《对制度安排的劳动力市场退出和退休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第87~91页。

国家统计局,2015,《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4/t20150429_797821.html,2015年8月1日。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2015,《产业结构调整正当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5年05月08日,http://www.sdpc.gov.cn/gzdt/201505/t20150508_691179.html,2015年9月10日。

黄乾,2008,《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五城市调查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4期,第21~27页。

黄振华,2009,《农民工返乡和留乡的基本态势与特征分析——基于全国六省十村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第7期,第109~113页。

何雪松、黄富强、曾守锤,2010,《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111~129页。

刘传江、董延芳,2007,《农民工的隐性失业——基于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学历要求错配的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第8~15页。

刘林平、张春泥,2007,《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14~137页。

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2011,《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64~184页。

刘林平、胡双喜,2014,《土地、孩子与职业稳定性——外来工入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9~37页。

苑会娜,2009,《进城农民工的健康与收入——来自北京市农民工调查的证据》,《管理世界》第5期,第56~66页。

姚先国、俞玲,2006,《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6~22页。

Duggar,Elena,and Madhavi Bokil,2014,Population Aging Will Dampen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Next Two Decades. Available at Moddy’s Investors Service. http://www.veille.tn/wp-content/uploads/2014/08/Moodys_PBC_173599_6.8.2014.pdf.

Lee,Jim.,2000,“The robustness of Okun’s law: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2(21):331-356.

Okun,Arthur M.,1962,“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 Proceedings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7:98-104.

安东尼·德·雅赛,1997,《重申自由主义——选择、契约、协议》,陈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巴泽尔,1997,《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1994,《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科斯、哈特等,1999,《契约经济学》,李风圣主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英文版为:Lars Werin and Hans Wijkander,1992,Contract Economics,Basil Blackwell Ltd.)

刘伟、李风圣,1998,《产权通论》,北京:北京出版社。

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盛洪、陈郁,1990,《译者的话》,载科斯,1994,《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汪丁丁,1997,《中译本序》,载巴泽尔,1997,《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水雄,2014,《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框架和体系》,《社会学评论》第1期。

臧得顺,2012,《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社会学研究》第1期。

张曙光、盛洪主编,2013,《科斯与中国:一位经济学大师的中国影响力》,北京:中信出版社。

周其仁,2004,《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雪光,2005,《“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第2期。

Barzel,Yoram,1989,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zel,Yoram,1997,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ase,Ronald,1959,“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

Coase,Ronald,1960,“Problem of Social Cost,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Coase,Ronald,1988,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邓正来,2004,《寂寞的欢愉》,北京:法律出版社。

邓正来,2005,《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政法论坛》第1期,第167页。

邓正来,2006,《小路上的思与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08a,《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08b,《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09,《哈耶克社会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10,《“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19页。

邓正来,2011,《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论图景”时代论纲》(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邓正来,2012a,《三一集:邓正来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12b,《“三一斋”的思索(自序)——自序〈学术自主与中国深度研究:邓正来自选集〉》,载《学术自主与中国深度研究——邓正来自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黑格尔,1979,《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洪汉鼎,2009,《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上)——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黑尔理解之差异》,《学术月刊》第6期,第40~45页。

刘小平、蔡宏伟主编,2006,《分析与批判:学术传承的方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小平,2007,《社会秩序的正当性和可欲性——邓正来的“终身问题”及其思想视野》,《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第261~266页。

孙国东、杨晓畅整理,2011,《〈中国法学向何处去〉部分评论文章辑目(2005~2010)》,载《检视“邓正来问题”:〈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评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孙国东、杨晓畅主编,2011,《检视“邓正来问题”:〈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评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孙国东,2011,《“邓正来问题”:一种社会—历史维度的考察与推进》,载《检视“邓正来问题”:〈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评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孙国东,2013,《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邓正来先生的终身关怀及其思想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7~26页。

S.R.艾芭等,2003,《为了历史的记录——访罗尔斯》,江怡译,《世界哲学》第2期,第2~11页。

苏新宁主编,200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魏敦友,2010,《当代中国法哲学的使命》,北京:法律出版社。

魏敦友,2011,《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反思与建构》,北京:法律出版社。

吴励生,2006,《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河北法学》第10期,第152~165页。

吴励生,2007,《学统与道统反思:解构体制化学术——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二》,《河北法学》第6期,第174~183页。

吴励生、叶勤,2009,《全球主义话语审查与中国法律哲学建构——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三》,《河北法学》第1期,第174~183页。

姚选民,2012,《谁之“合作”?何种“可欲”?》,《二十一世纪》第1期,第121~126页。

姚选民,2013,《“事情本身”与“物质”——黑格尔和马克思看待世界方式的差异》,《武陵学刊》第2期,第33~39页。

姚选民,2014,《试论西方民主促进问题——基于民主的政治哲学思考》,《武陵学刊》第1期。

张世英,2007,《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江海学刊》第2期,第13~21页。

张汝伦,1989,《到事物本身》,《读书》第2期。

周国平,2013,《想念——我生活中的邓正来》,http://www.infzm.com/content/88996。

陈为雷,2014,《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项目运作机制、策略和逻辑——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社会学分析》,《公共管理学报 》第3期,第93~105页。

陈友华,2012,《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第4期,第51~59页。

陈振明,2006,《竞争型政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兵,2013,《城市政府结构与社会组织发育》,《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29~153页。

桂萍、黄学贤,2013,《论服务型政府语境下的“政社互动”——以“太仓模式”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第34~38页。

胡宏伟、童玉林、郭少云,2013,《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改进路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42~51页。

刘红芹、包国宪,201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理论与改革》第1期,第67~70页。

马庆钰,2015,《“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思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2期,第58~64页。

彭少峰、张昱,2014,《迈向“契约化”的政社合作——中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之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第161~166页。

乔治·E.香博四世、小保罗·J.温,2006,《政策制定的艺术:现代行政部门中的工具、技术和过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文玉,2010,《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公共管理学报》第1期,第13~19页。

王诗宗,2007,《地方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限度——以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政策为例》,《公共管理学报》第4期,第45~52页。

萧功秦,2012,《中国转型中期的五大困境及前景展望——从中道立场理解中国转型》,《学术界》第11期,第16~31页。

张继良,2013,《多元共治、政社互动的法治化社会管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6期,第153~157页。

章晓懿、刘帮成,201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第83~92页。

张新文、杜春林,2015,《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49~56页。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43~64页。

萨瓦斯,2002,《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欧文·E.休斯,2001,《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星华,2001,《中国城市居民道德价值观念的变迁》,《江海学刊》第3期,第32-38页。

郭于华、沈原,2012,《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第2期。

桂勇、施文捷,2009,《城市基层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复旦政治学评论》。

刘芳、施文捷,2012,《城市基层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一项以上海社区为例的实证研究》,《社会》第2期。

刘欣,2004,《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载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静,2012,《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朱妍,2011,《中产阶层对于自身政治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比较中国与越南中产阶层的政治效能感》,《青年研究》第4期。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徐湘林译,2008,《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第232,145页。

安东尼·奥洛姆著,张华青、何俊志、孙嘉明等译,2006,《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陈捷,2010,《中国中产阶级对待民主的态度及其行为》,选自《“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19~342页。

高学德、翟学伟,2013,《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27页。

胡荣、胡康、温莹莹,2011,《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96~117页。

胡联合、胡鞍钢,2008,《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第2期,第43~51页。

何平立,2006,《现实与神话:东亚中产阶级与政治转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6~33页。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52~81页。

刘欣,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第1~14页。

李成编著,许效礼、王祥钢译,2010,《“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5~6页。

李春玲,2005,《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春玲,2011,《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31(2):第125~152页。

李路路,2012,《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19页。

李路路,2015,《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新的问题取向和多维分析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2(4):第125~135页。

李静君,2006,《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选自李友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转型与发展)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2004,《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主编《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2008,《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第28卷第2期,第1~19页。

李强,2001,《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李强,2006,《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第93~99页。

李强,2005,《“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55~73页。

李强,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10,《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3期,第1~11页。

林宗弘、吴晓刚,2010,《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会》第30卷第6期,第1~40页。

巴林顿·摩尔著,王茁、顾洁译,2013,《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地主和农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孟天广、杨明,2012《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任焰、潘毅,2006,《工人主体性的实践:重述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开放时代》第3期,第107~123页。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47~62页。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1998,《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战略与管理》第5期,第1~17页。

孙立平,2006,《警惕上层寡头化、下层民粹化》,《中国与世界观察》第3期。

孙立平,2009a,《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第92页。

孙立平,2009b,《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学习月刊》第7期,第18页。

孙永芬,2007,《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3~36页。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59~76页。

汪建华,2011,《实用主义团结——基于珠江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第206~227页。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吉尔·伊亚尔、伊万·塞勒尼、艾莉诺·汤斯利著,《无需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后共产主义中欧的阶级形成和精英斗争》,吕鹏、吕嘉龄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翼、侯慧丽,2004,《中国各阶层人口的数量及阶层结构——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所做的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第53~59页。

张翼,2008,《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17~131页。

周晓虹,2005,《中国中产阶级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ristotle,2000,Politics,Mineola,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Campbell,Angus,et al.,1960,“Stokes.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77.

Chen,An.,2002,“Capitalist Development,Entrepreneurial Class,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7.

Chen,Jie,and Bruce J. Dickson.2010,Allies of the State: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aston,David,and Jack Dennis. 1967,“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Geddes,Barbara.1999,“What Do We Know About Democratization After Twenty Year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

Geoffrey,Evans. 1997,“Class Inequal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Interests in Eastern Europe.” Archives Européennes de Sociologie 38.

Glassman,Ronald M.,1995,The Middle Class and Democracy in Socio-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Netherlands:E.J. Brill.

Glassman,Ronald M.,1997,The New Middle Class and Democracy in Global Perspective. London:Macmillan Press.

Goodman,David,ed.,2008,The New Rich in China:Future Rulers,Present Iives. New York:Routledge.

O’Donnell,Guillermo,and Philippe C. Schmitter.1986,“Political Life After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Transitions.”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Prospects for Democracy,Baltimore& London:The Johu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Samuel P.,1991,“The Third Wave:Democracy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siao,Hsin-Huang Michael.1999,East Asian Middle Class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aipei:Academia Sinica.

King,Victor T.,2008,“The Middle Class in Southeast Asia:Diversities,Identities,Comparisons and the Vietnamese Case.” IJAPS 4.2.

Xiao,Xinhuang,and Alvin Y. So. 1999,The Making of the East Asian Middle Classes:The Five Propositions.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East Asian Research,Program for Southeast Asian Area Studies,Academia Sinica.

Jones,David Martin,and David Brown.1994,“Singapore and the Myth of the liberalizing Middle Class.” The Pacific Review 7.

Jones,David Martin. 1998,“Democratization,Civil Society,and Illiberal Middle Class Culture in Pacific Asia.” Comparative Politics2.

Lane,Robert,1962,Political Ideology,New York:The Free Press.

Lipset,Seymour Martin. 1963,Political Man: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Seymour Martin Lipset,New York:Anchor Books.

Lipset,Seymour Martin. 1959,“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3.

Marshall,Thomas H. 1950,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Vol. 1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arson,Margaret M. 1997,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California: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Perry,Elizabeth J. 2009,“A New Rights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Democracy 20.

Rueschemeyer,Dietrich,Evelyne Huber Stephens,and John D. Stephens.1992,“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zelenyi,Ivan. 2010,The New Grand Bourgeoisie under Post-Communism:Central Europe,Russia and China Compared. No.63.

Shi,Tianjian. 1999,“Voting and nonvoting in China:Voting Behavior in Plebiscitary and Iimited-choice Election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1.

Whyte,Martin. 2010,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In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ouffer,S.A.,Suchman,E.A.,DeVinney,L.C.,Star,S.,And Williams,R.M.,Jr.,1949,The American Soldier:Adjustment During Army Life(Vol.1),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u Fulong,2002,“China’s Changing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Towards a More Market-oriented Economy”,Urban Studies,Vol.39,No.7,pp. 1071-1093.

Zhao Mengying,Xiong Qian,Sun Yuxiang and Wang Huihong,2010,“The Wakening of Modern Civic Consciousness:A Report on Beijing Citizens’ Political Values”,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pp.79-94.

阿布利米提·艾克木,2014,《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查报告》,《新疆社会科学》第1期,第69~73页。

拜合提亚尔·吐尔逊,2005,《现代农村维吾尔族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及家庭功能初探》,《西域研究》第3期,第 121~124页。

陈杰、郝前进,2014,《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学术月刊》第5期,第17~28页。

冯雪红,2013,《嫁给谁:新疆阿村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民族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凯,2014,《被污名化的“边疆”:恐怖主义与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纵横》第3期,第31~37页。

郝时远、张海洋、马戎,2014,《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郝时远、张海洋、马戎访谈》,《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第 65~82页。

郝亚明,2012,《城市与移民:西方族际居住隔离研究述论》,《民族研究》第6期,第12~24页。

侯莉莉,2014,《南疆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民族论坛》第7期,第 97~101页。

胡西旦·吾甫、孟红松,2014,《新疆南疆家庭宗教氛围对青少年教育的消极影响研究》,《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第 91~93页。

黄达远,2011,《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演化及其当代启示》,《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第70~77页。

黄怡,2004,《城市居住隔离及其研究进程》,《城市规划汇刊》第5期,第65~72页。

黄怡,2005,《城市居住隔离的模式——兼析上海居住隔离的现状》,《城市规划学刊》第2期,第31~37页。

李光明、潘明明,2013,《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就业环境对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统计与信息论坛》第8期,第91~97页。

李华,2002,《美国的居住隔离》,《城市问题》第5期,第70~73页。

李晓霞,2014,《不能把新疆问题一味归于外来影响》,http://www.21ccom.net/articles/china/ggzl/20141009114366_all.html,访问时间:2014年10月22日。

梁茂春,2001,《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9~15页。

罗力群,2007,《对美欧学者关于邻里效应研究的述评》,《社会》第4期,第 123~135页。

马应征,2014,《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研究综述》,《新疆社会科学》第3期,第134~139页。

马宗保,2000,《试析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第95~100页

乔卫星,2013,《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经营管理者》第17期,第353页。

汤夺先,2004,《论城市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城市回族为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61~65页。

童玉芬、李建新,2001,《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第11~20页。

吐尔文江·吐尔逊,2014,《世俗化是穆斯林群众追求方向》,http://www.guancha.cn/local/2014_09_01_262687.shtml,访问时间:2014年12月5日。

汪毅,2013,《欧美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及政策响应》,《城市问题》第5期,第 84~89页。

王蒙,2014,《新疆的现代化焦虑与文化冲突》,http://www.21ccom.net/articles/china/ggcx/20140818111408.html,访问时间:2014年12月5日。

王朋岗,2013,《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人口学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前沿》第1期,第173~178页。

王平、阿达莱提·图尔荪,2013,《新疆维吾尔族打工妹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转变——喀什地区疏勒县巴仁乡的调查》,《晋阳学刊》第6期,第73~78页。

王阳、孙宏远,2014,《新疆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初中生厌学现状研究》,《科教导刊》第6期,第253~254页。

吴启焰、崔功豪,1999,《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城市规划》第12期,第23~26、35~60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普查中心,2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杨圣敏,2013,《对如何处理好当前民族关系问题的一点看法——多年实地调查后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第7期,第 204~209页。

袁媛、许学强,2008,《广州市外来人口居住隔离及影响因素研究》,《人文地理》第5期,第61~66页。

赵聚军,2013,《社会稳定的增压阀:对居住隔离现象的政治社会学解读》,《江海学刊》第6期,第121~126页。

Burgess,Ernest W.,1928,“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American Citie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40.

Clark,William AV.,1992,“Residential Preferences and Residential Choices in a Multiethnic Context,” Demography 29.

Farley,Reynolds,et al.,1978,“‘Chocolate City,Vanilla Suburbs’:Will the Trend toward Racially Separate Communities Continu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7.

Massey,Douglas S.,2007,“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 Persistent urban Poverty,” Redress for Historical In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Reparations for Slavery,Jim Crow and their Legacies. Durham & London:Duke UniversityPress.

Massey,Douglas S. and Nancy A. Denton,1988,“The Dimensions of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Social Forces 67.

Massey,Douglas S. and Nancy A. Denton,1993,American Apartheid:Segrega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Underclass.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ssey,Douglas S.,Michael J. White,and Voon-Chin Phua,1996,“The Dimensions of Segregation Revisited,”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25.

Morrill,Richard,2000,“Racial Segregation and Class in a Liberal Metropolis,” Geographical Analysis 27.

Park,Robert E.,1915,“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City Environmen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

Pascal,Anthony H.,1967,“The Economics of Housing Segregation,” Senta Monica:Rand.

Wilson,W.J.,1987,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Yinger John,1976,“Racial Prejudice and Racial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an Urban Model”.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 3.

郝大海,2007,《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94~107页。

敖俊梅,2006,《个体平等,抑或群体平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理论探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6期,第70~74页。

李春玲,2003,《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86~98页。

李春玲,2010,《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的考查》,《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82~113页。

李春玲,2014a,《“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66~77页。

李春玲,2014b,《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65~89页。

李长安、龙远蔚,2013,《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基于2011年广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民族研究》第5期,第35~44页。

刘精明,2006,《高等教育机会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第3期,第65~89页。

刘精明,2014,《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8期,第158~179页。

滕星、马效义,2005,《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民族研究》第5期,第10~18页。

王甫勤、时怡雯,2014,《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社会》第1期,第175~195页。

吴愈晓,2013,《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79~202页。

徐平,2006,《不同高校类型中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高教探索》第5期,第22~23页。

Alan C. Kerckhoff,1995,“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Stratification Processes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

Ayalon,H. and Y. Shavit,2004,“Educational Reforms and Inequalities in Israel:The MMI Hypothesis Revisit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2.

Breen,R. and J.O.Jonsson,2000,“Analyzing Educational Careers:A Multinomial Transition Mode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

Lucas,S.R.,2001,“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Track Mobility,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

Lucas,S.R.,1996,“Selective Attrition in a Newly Hostile Regime:The Case of 1980 Sophomores.” Social Forces,2.

Mare,R.,1980,“Social Background and School Continua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75(370).

Mare,R.,1981,“Change and Stability in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

McCathy,C.,2000,“Beyond the Poverty of Theory in Race Relations:Nonsynchrony and Social Difference in Education.” In Stephen Ball(ed.),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ajor Themes. London;New York:Routledge/Falmer.

Parsons Talcott,1971,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New Jersey:Prentice Hall Press.

Raftery,A. E. and M. Hout,1993,“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xpansion,Reform 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1975.” Sociology of Education,1.

Sewell,W. H. and R. M. Hauser,1980,“The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Aspirations and Achievements.” In Alan Kerckhoff(ed.),Research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Longitudin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a research annual),vol. 1. Greenwich,Conn:JAIPr. Inc.

Shavit,Y. and H. P. Blossfeld(eds.),1993,Persistent Inequality:Chang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irteen Contries. Westview Press.

Solmon L.C.,1985,“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4.

Treiman D.J.,1970,“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E.O.Laumann(ed.),Social Stratification: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s,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胡学军,2013,《光与影的传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梦皮影》,《宁波通讯》第14期。

黄炎培,1939,《中国教育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姜士彬,1991,《明清俗文化的传播》,《明史研究》第1辑,安徽:黄山书社。

雷德菲尔德,2013,《农民社会与文化》,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可,2014,《浅析云梦皮影表演形式及创作》,《设计》第6期。

欧榘甲,1961,《观戏记》,《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

欧阳秀英,2005,《云梦皮影:乐声灯影里的落寞》,《旅游》第11期。

彭怡茂,2012,《基于营销创新视角的地方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策略——以云梦皮影为例》,《江苏商论》第11期。

澎湃,1926,《海丰农民运动报告》,《中国农民》第1期。

徐玉琼等,2001,《中国云梦皮影——汉孝子黄香》,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

杨斌庆,2006,《云梦皮影戏》,《世纪行》第1期。

杨开道,1927,《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

云梦县志编纂委员会,1994,《云梦县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周密,2011,《武林旧事》,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予同,1934,《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书店。

周雨城等,2012,《云梦皮影的生存现状及生产性保护对策研究》,《荆楚学刊》第2期。

箸夫,1961,《论开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戏本为先》,《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

Barbara E.Ward,1985,“Regional Operas and Their Audiences:Evidence from Hong Kong”,in David Johnson et al.(eds.)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deon Sjoberg,1952,“Folk and Feudal Socie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8)3.

艾略特·列堡,1967/2010,《泰利的街角》,李文茂、邹小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奥斯卡·刘易斯,1959/2004,《贫困文化:墨西哥五个家庭一日生活的实录》,丘延亮译,台湾:巨流出版公司。

帕克、伯吉斯、麦肯齐,1925/2012,《城市社会学》,宋俊岭、郑也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素德·文卡特斯,2008/2009,《黑帮老大的一天》,孙飞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威廉·富特·怀特,1943/1994,《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Davidson,Douglas,1969,“Black Culture and Liberal Sociology.”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14.

Duneier,Mitchell,2007,“On the Legacy of Elliot Liebow and Carol Stack:Context-driven Fieldwork and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Ethnography.” Focus 25.

Gans,Herbert J.,1993,“Best-Sellers by Sociologists:An Exploratory Stud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6(2).

Goffman,Erving,1952,“On Cooling the Mark Out:Some Aspects of Adaptation to Failure.” Psychiatry: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15(4).

Ingersoll,Jasper,1995,“Elliot Liebow 1925-1994.” Washington History,7(1).

Liebow,Elliot,1993,Tell Them Who I Am:The Lives of Homeless Women,New York:Free Press.

Montgomery,James D.,1994,“Revisiting Tally’s Corner:Mainstream Norms,Cognitive Dissonance,and Underclass Behavior.”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6(4).

Newman,Stanley M.,1968,“Review of Tally’s Corner.”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0(3).

Pettigrew,Thomas F.,1968,“Review of Tally’s Corn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5).

Rodman,Hyman,1963,“The Lower-Class Value Stretch.” Social Forces 42(2).

Wilson,William J.,1997,When Work Disappears,New York:Random Hous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