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图书
Development Report on the Cause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China (2021)
[内容简介] 本书以“残疾人体育”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书中展现了2020 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群众体育、残疾人学校体育、残疾人康复体育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围绕残疾人体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分别介绍了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西安市启智学校关于残疾人体育的实践经验。
陈婷、郑程浩、胡子航:《“十三五”期间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
张盼、吴燕丹、郑程浩:《赋权增能理论视角下中国部分残疾人体育参与的困境与破解策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朱亚成、张青、季浏:《“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研究》,《四川体育科学》2020年第2期。
朱晓莉:《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现实状况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残奥会成绩数据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10期。
张松年、孙艳芳:《江苏残疾人击剑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第30期。
张曙光:《美国体育产业科技助力奥运备战初探》,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南京,2019。
杨安禄、姚蕾、王永顺:《动力与障碍: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6期。
武巧玲:《残奥会竞技项目与中国残疾人体育资源配置策略研究》,《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2期。
赵涵阳:《论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制约因素和支持系统》,《知识经济》2018年第19期。
于文谦、郭潇蔚:《残奥会媒体关注度及提升路径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第7期。
刘江山等:《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第4期。
杨俊涛:《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回顾与展望》,《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第1期。
卢雁:《21世纪初期中国残疾人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04。
吴燕丹等:《试析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与发展》,《残疾人研究》2014年第3期。
张明:《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的优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魏晓梅:《中美残疾人体育现状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13。
金梅、陈适晖:《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李璟寒、董进霞:《中国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体育的互动发展——透视残疾人观的嬗变》,《体育科学》2011年第2期。
陈爱华、陆海:《中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的法律保护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郝传萍:《浅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第3期。
楼杭英:《开展残疾学生体育活动的思考》,《体育学刊》1998年第3期。
吴华、高修峰:《农村学校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之我见》,《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第1期。
魏星、张琦、燕纪元:《对残疾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思考》,《体育师友》1996年第4期。
徐永春:《李铁映同志指出:要重视残疾人的体育教育》,《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第5期。
唐栋:《关注高校特殊体育教育 体现教育公平》,《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5期。
郝传萍、卢雁:《随班就读学生体育教学现状研究——以北京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周艳茹:《京、津、沪地区盲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05。
裴伟:《中国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演变研究(1840—至今)》,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9。
盛晓丹:《“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现状、问题与展望》,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9。
范继承:《中国学校体育对待特殊学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9。
梁志斌:《“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活动设计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7。
《教育部关于发布实施〈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16年12月13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31/201612/t20161213_291722.html。
黎颖强主编《残疾人融合康复实务读本》,华夏出版社,2016。
王雪云、高芙蓉主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陈婷、郑程浩、胡子航:《“十三五”期间残疾人群众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
许巧仙、古安琪:《中国残疾人需求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人口与社会》2021年第2期。
刘冯铂等:《成年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发展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
田红梅等:《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发展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
鲁心灵等:《视力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
李安巧等:《智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发展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5期。
朱桂华等:《健康中国背景下发展残疾人体育的价值研究》,《体育科技》2018年第1期。
王治丹:《浅谈残疾人康复体育的现状及对策》,《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5期。
万炳军、史岩、曾肖肖:《“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的价值定位、历史使命及其实现路径——基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战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第11期。
张政委、连道明:《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福建体育科技》2016年第3期。
邱冬一:《残疾人康复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石河子科技》2021年第1期。
王涛、侯晓晖:《残障人体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吴丽芳:《国家治理背景下中国重度残疾人康复体育发展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王燕华等:《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年第2期。
康琳:《康复诊疗项目收费现状分析与建议》,《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6期。
任艳苹等:《中国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的现状与需求》,《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第8期。
路鹏程:《基于康复诊疗决策支援系统构建区域三级康复服务体系》,硕士学位论文,南方医科大学,2013。
南秀玲:《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结合”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8。
张巧:《政府购买残疾人康复体育服务的实施困境与推进策略》,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9。
W.D.Ronald,
De Boer et al.,“Social Stress:Psychological and Psychosomatic Implications,”
Gary Howat et al.,“Reducing Measurement Overload:Rationaliz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Public Aquatic Centres in Australia,”
J.R.Silver,“The Origins of Sport for Disabled People,”
王涛:《高等体育院校适应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趋势》,《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侯晓辉等:《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马冬雪:《适应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2期。
王卉:《特殊教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师范大学,2013。
黄增仁:《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体育学院,2017。
柳悦、马勇、苗新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专业师资培养方略研究》,《现代特殊教育》2018年第22期。
朱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价值工程》2011年第25期。
黄衍存:《中国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第7期。
杜鑫:《中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10。
余祥辉:《中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4。
张盼、吴燕丹、郑程浩:《赋权增能理论视角下中国部分残疾人体育参与的困境与破解策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王雪峰、肖坤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中国农村残疾人体育发展:成就、经验与展望》,《山东体育科技》2021年第2期。
吕秀娟:《全纳教育理念在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教学策略中的应用》,《中国测试》2021年第4期。
魏佐涛:《〈高校智能化体育场馆建设与经营管理〉:智能体育馆建设与运营对高校体育运动的影响研究》,《建筑学报》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