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1

灾害社会工作图书

Disaster Social Work in China Practice and Reflectio

SSAPID:101-8818-6237-01
ISBN:978-7-5097-2267-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出发,依据大量鲜活的前线社工实践案例,对“灾害社会工作”进行了中国式的本土诠释,提出在灾害发生后不同时段与社会背景下,灾害社会工作可能遵循的一条发展路径:如何从“灾害救助”过渡到“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从而回应灾后民众最迫切的需要,实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终极理念。本书是罕有的将行动研究与社工具体情境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乃至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易建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部分 灾害社会工作及其定位

  第一章 灾害社会工作与社区重建

   一 前言

   二 社会工作与灾害介入

    (一)社会工作者的灾害服务角色与功能

    (二)灾害社会工作的进程

   三 汶川地震与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起步和发展

    (一)扎根社区,仔细聆听

    (二)理论视角的选取

    (三)超越心理咨询,创建另类心理安抚

    (四)资源链接,捍卫社会公正

    (五)生计重建与社区永续发展

   四 城乡合作作为一种灾后重建和永续发展的模式

   五 小结

  第二章 从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

   一 从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

    (一)救助者

    (二)同行者

   二 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

    (一)国内外灾害社会工作角色定位的研究

    (二)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三 几点思考

    (一)同行与能力建设的两难困局

    (二)权力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定位

   一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主题

    (三)具体研究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

    (一)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

     1.能力建设及其定义

     2.能力建设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二)灾后社工角色的研究

     1.资源整合和资源链接者的角色

     2.需求评估者的角色

     3.个案管理者的角色

     4.心理支持者的角色

     5.社区组织者的角色

    (三)研究视角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 “映秀母亲”刺绣小组的发展过程

    (一)小组的缘起

    (二)矛盾的展现

    (三)社工的介入

    (四)雨中送饭

    (五)“映秀母亲”开绣坊

   五 结论

    (一)重建的希望来源于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

     1.个案式介入的局限性

     2.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是重建的火种

    (二)社工之能力促进者和同行者

     1.重建中的能力

     2.重建中的社工角色

      (1)能力促进者的角色

      (2)同行者的角色

 第二部分 社区重建中的妇女充权

  第四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小组领袖的充权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文献回顾与理论探讨

    (一)社会性别

    (二)性别角色

    (三)性别醒觉与充权

    (四)以性关系、性别关系为场域的充权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发现

    (一)纠结的性关系

    (二)职业身份与妇女充权

   六 总结与反思

  第五章 小组领袖信任关系的运作与社会工作介入反思

   一 关于信任关系与小组动力的研究

    (一)信任关系运作论

    (二)小组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方法

    (三)小组动力的运作机制

   二 小组信任关系的运作与小组动力

    (一)小组领袖信任关系的运作策略

     1.彰显个人魅力

     2.凸显夫妻责任

     3.固化血缘与地缘关系

     4.经营社会关系网

     5.在“结构”与“主体”之间周旋

     6.依靠外部权威力量

     7.强化小组的共同利益

    (二)反思信任关系的运作与小组动力

   三 社会工作再介入及其反思

    (一)社会工作再介入策略

     1.财务公开

     2.协商决策

     3.建立规矩

    (二)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发展主义背景下羌绣文化变迁研究

   一 文献回顾、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发展与发展主义

     2.文化与文化自信心

    (二)发展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自信心的影响

     1.发展主义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2.发展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影响

    (三)理论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 研究结果分析

    (一)改革开放前的羌绣文化

     1.随意习得的羌绣

     2.羌绣文化的价值

      (1)刺绣可以磨炼脾气,也是女性出嫁的资本

      (2)家庭中传递爱心的桥梁

      (3)维系社区互动的工具

      (4)“晴耕雨绣”的生活

     3.羌绣(服)审美

      (1)与自然和谐的审美

      (2)羌绣色彩的审美

    (二)改革开放后的羌绣文化

     1.羌绣行为

     2.羌绣(服)审美

      (1)审美标准及着装的改变

      (2)羌绣命运的改变

      (3)羌绣文化价值和意义的消亡

    (三)社会工作介入下的羌绣文化

     1.羌绣的重新习得

     2.对绣品文化内涵的认同

     3.古老羌绣图案失而复得

  第七章 小组介入与金坡妇女地位的变化

   一 前言

   二 研究背景

   三 研究问题

   四 文献回顾

   五 研究对象

   六 研究方法

   七 研究发现

    (一)关键概念

    (二)妇女家庭地位变化

     1.自主权:自我意愿实现

     2.平等权:家务劳动分工

     3.决策权:经济来源变化

     4.支配权:闲暇时间支配

    (三)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1.决策权

     2.话语权

     3.社会支持网络

    (四)听听男人们的声音:支持还是反对?

     1.男性的隐性参与

     2.男性的显性参与

   八 原因分析

   九 反思

   十 结语

 第三部分 城乡合作与可持续生计

  第八章 “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的再思

   一 起步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四)第X阶段

   二 城乡合作的核心价值

   三 城乡合作的关键

    (一)组织

    (二)建立另类市场

    (三)文化介入/行动

   四 城乡合作与灾害社会工作

   五 结论

  第九章 金坡种植养殖小组与民宿小组的发育

   一 种植养殖小组的发育

    (一)小组发育背景

     1.金坡村的资源特点

     2.农村社区生计的困难

     3.现代农业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小组发育过程

     1.妇女组织与资源盘点

     2.城乡互动

     3.发展与停滞

     4.反思与新局面

      (1)农村工作的反思

      (2)城市工作的反思

      (3)城乡互动新局面

   二 民宿小组的发育

    (一)小组发育背景

    (二)乡村体验游的探索与转型

     1.探索阶段——依托原妇女小组的乡村体验模式

     2.转型阶段——反思并做出发育民宿小组的策略调整

    (三)民宿小组发育过程

     1.社会工作者在农村的组织工作

     2.社会工作者在城市的组织工作

    (四)民宿小组与其他小组的关系

    (五)反思与展望

  第十章 成都—金坡城乡交流活动实录

   一 活动背景

   二 总结经验,确定工作方向

   三 成都—金坡城乡交流活动实录

  附录一 社工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调研报告*

   一 研究背景

   二 社工服务效果评估(量化)

    (一)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和评价

     1.社会工作者如何结识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如何结识社会工作者

     3.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服务及角色的认知

     4.服务对象对社工服务的评价

     5.对“映秀母亲”刺绣项目的评价

    (三)问题及建议

     1.问题

     2.建议

   三 个案服务效果评估(访谈)

    (一)资源链接

    (二)生计发展

    (三)社区心理支持

     1.个体情绪支援

     2.团体层面的行为放松

     3.学校心理支持

   四 调研结论

  附录二 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汶川地震三周年工作纪实*

   一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5·12’”

   二 “映秀母亲”绣坊与食堂

   三 培训、参观、刺绣大赛

   四 成都工作站,让本地妇女做工作员

   五 北京路开业,前店后村

   六 金坡乡村体验游

   七 从金坡到从化

   八 广州、成都、昆明……一个立体网络的形成

 序言在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坚守汶川灾区三周年之际,谨以本书献给与社工同行三年的“映秀母亲”以及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绵虒镇、水磨镇和草坡乡许多无条件接纳社工的社区民众和干部们(尤其是草坡乡、沙金乡乡长)。三年的社工行动凝聚了许多人和机构的心血。感谢同事裴谕新、古学斌、杨锡聪、沈文伟、闫红红、卢芝、康进、聂正江、余长芳、黄艺等,是大家齐心协力推动社工站持续发展;还要感谢中山大学蔡禾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阮曾媛琪教授,广州市民政局凌妙英副局长、杨海清处长,广东省社工师联合会李敏兰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谭深、罗琳、沈红女士,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华亦宝总干事,西南石油大学谭祖雪教授,广州社工界专业社工,广东狮子会,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等各方面专业人士的直接参与和鼎力支持。最后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得到香港择善基金会三年运作经费的支持,得到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总结评估课题资助,还得到中山大学“211”、“985”专项基金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社会工作在公共灾害中的社会责任

 后记

艾莉斯·马利雍·杨:《像女孩那样丢球:论女性身体经验》,何定照译,(台北)商周出版,2007。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Aotrichter,Posch,&Somekh:《行动研究方法导论》,夏林清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

比特曼、韦吉克曼:《闲暇时间的特点与性别平等》,《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

Bryan S.Turner:《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身体与社会理论)》,谢明珊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0。

Chambers,R.:《前言》,载伊琳·吉特、米拉·考尔·莎著《社区的迷思——参与式发展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社会性别窗口小组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陈介玄:《关系与法令:台湾企业运作的一个传统面向》,《思与言》1990年第28卷第4期。

陈锦华:《平等与差异:性别社会工作的挑战》,载梁丽清、陈锦华编《性别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陈锦棠、成元君、刘肇薇:《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体制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编《灾害救援与社会工作汇编(二)》,2009。

陈立旭:《信任模式、关系网络与当代经济行为——基于浙江区域文化传统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陈涛:《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的经验反思》,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编《灾害救援与社会工作资料汇编(二)》,2009。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Dominelli,L.:《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王瑞鸿、张宇莲、李太斌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Donald A. Schon:《反映的实践者 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4。

杜芳娟:《旅游心理与旅游文化殖民》,《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杜芳琴主编《贫困与社会性别:妇女发展与赋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杜芳琴:《三十年回眸:妇女/性别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5卷第6期。

Eade Deborah:《能力建设——通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应维云、刘国瀚译,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

法利等:《社会工作概论》,隋玉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范正勇:《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18卷第3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冯燕:《社会工作与灾后重建》,“1999年台湾医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1999a。

冯燕:《从社会工作观点谈灾后社区重建》,《台湾“9·21”地震之省思》第三卷,台湾医学会第九十二届总会及学术演讲会,1999b。

冯燕:《灾后重建的社会工作》,《重建经验:总体篇》(第三卷),“9·21”灾后重建经验交流研讨会,2000。

冯燕:《灾变社会工作功能与角色——台湾“9·21”大地震的社工经验》,http://www.chinaswedu.com/news/yxjj/yxjj.shtml,2008。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弗朗西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载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高小贤:《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年)》,《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古学斌等:《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方法技巧》,载张和清主编《农村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古学斌、陆德泉:《口述历史与发展行动的反省:以中国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项目为例》,《香港社会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古学斌、阮曾媛琪等:《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古学斌、阮曾媛琪、王思斌、宋陈宝莲:《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古学斌、杨锡聪、张和清:《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何春蕤:《豪爽女人:女性主义与性解放》,(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

何春蕤:《性/别校园:新世代的性别教育》,(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

何芝君:《个人就是政治:女性主义与叙事治疗的契合》,《社会学理论导报》2006年春季号第九卷第一期。

贺萧、王政:《中国历史:社会性别分析的一个有用的范畴》,《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胡幼慧:《质性研究》,(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

胡玉坤、郭未、董丹:《知识谱系、话语权力与妇女发展——国际发展中的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吉恩·尤德、威廉·普罗克特:《自信心》,于海梅、于海滨、张永宁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金惠雯:《编织·部落·梦——原住民妇女手工艺品生产之政治经济分析》,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坎迪达·马奇、伊内斯·史密斯、迈阿特伊·穆霍帕德亚:《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香港乐施会,2000。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库少雄:《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2004年第6期。

李丁赞:《重回土地:灾难社会的重建》,《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10年第78期。

李宏文:《社会工作者与九·二一震灾失依儿少个案之专业关系——一位儿福联盟社工员的经验初探》,《社工专业与新家庭的建立:整合与成长——二十一世纪非营利组织与儿童福利国际研讨会》,2001。

李泳集:《性别与文化:客家妇女研究的新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郁文:《团体动力学——群体动力的理论、实务与研究》,(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李增禄:《社会工作之本质与理论》,载李增禄编《社会工作概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a。

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b。

梁丽清:《“充权”与妇女工作:理论范式的转移》,载梁丽清、陈锦华编《性别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梁丽清、陈锦华:《导言》,载梁丽清、陈锦华编《性别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廖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蔡禾教授访谈》,《新资本》2007年第1期。

林聚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佩璇:《个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载中正大学主编《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高雄丽文文化,2000。

林万亿:《灾难救援与社会工作:以台北县“9·21”地震灾难社会服务为例》,《“9·21”灾后重建经验交流研讨会》第三卷,2000。

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刘春燕、杨罗观翠:《社会性别主流化:香港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经验及启示》,《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刘鸿雁、谢振明:《中国妇女地位问题研究》,百度文库,2000。

刘启明:《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指标建构》,《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6期。

刘淑琼:《向台湾人民许诺一个玫瑰园——灾后心理社会重建原则与计划刍议》,《灾害管理:再造宝岛论坛》,台北国际会议中心,1999。

刘晓春、古学斌:《解放/被解放?——谈批判教育学与社会工作社区发展教育》,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刘颖:《关于信任的经济学与社会学思考》,《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3期。

吕新萍:《小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区结莲:《我只是做自己相信的事》,载曾加达等编《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潘敏:《信任问题——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探讨》,《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潘淑满:《社会个案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

潘正德:《团体动力学》,(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裴谕新:《映秀妇女刺绣小组培育记》,《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19期。

裴谕新:《“映秀母亲”与我们的坚持——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站汶川地震两周年回顾》,《中国社会工作》2010年第13期。

裴谕新:《生于七十年代:上海年轻女性的性与生活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指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乔健:《关系刍议》,载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

R.W.Comell:《性/别:多元时代的性别角力》,刘泗翰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4。

阮曾媛琪:《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熊跃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Schech,Susanne & Jane Haggis:《文化与发展批判性导论》,沈台训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

沙吉才主编《当代中国妇女地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唐晓英:《论价值认同与社会工作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田翠琴:《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佟新:《30年中国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3期。

童敏:《社会政策的基本逻辑——兼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2004年第2期。

万江红、魏丹:《社会性别视角下闽西农村女性家庭地位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21卷第1期。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王思斌:《社会工作专题讲座之七——小组工作》,《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8年第10期。

王曦影:《灾难社会工作的角色评估:“三个阶段”的理论纬度与实践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王增勇:《南投县灾后生活重建规划——社区家庭支援中心》,《护理杂志》2000年第5期。

王增勇:《从社会工作的观点看南投县小区支援中心的经验》,《灾后生活重建研讨会》(第四卷),2001a。

王增勇:《以小区为单位的心理复健实务说明与检讨——南投县生活重建中心经验》,“九·二一灾后心理复健政策与实务研讨会”,2001b。

文侃:《试论民族自信心的文化重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3期。

文侃、文晓萍:《一个需要被重新把握的概念——对民族自信心的阐释》,《萍乡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夏林清:《由实务取向到社会实践——有关台湾劳工的生活的调查报告(1989~1992)》,(台北)张老师出版社,1993。

谢子艳、彭颖晖:《从话语权视域研究当前农村妇女地位的提高》,《今日南国》2008年第8期。

徐道稳:《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求索》2002年6月。

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徐盈艳:《代耕农生存策略研究——以广州市S村和N村为研究点》,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硕士论文,2009。

许宝强:《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杨极东:《团体辅导——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2。

杨美惠:《礼物、关系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合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杨南丽:《试析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昆明大学学报》2006年第17卷第1期。

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尹旦萍:《土家族夫妻权力的变化及启示——以埃山村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余细香:《灾难救助中的“广州模式”》,《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24期。

张车伟:《当代中国妇女地位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2期。

张和清:《农村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张和清:《社会工作: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a)。

张和清:《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b。

张和清:《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思想战线》2011年(已录用待发)。

张和清、裴谕新等:《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中的行动策略和角色定位》,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张和清、裴谕新等:《“5·12”汶川大地震社工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调研报告》,载裴谕新等编《行动,广州社工——广州社工介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主题与介入策略反思》,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张和清、张扬、古学斌、杨锡聪:《文化与发展的践行——平寨故事》,民族出版社,2007。

张继焦:《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载沙莲香等著《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张静:《信任问题》,《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张又升:《九·二一震灾中一个救灾参与者的观察与心得记录》,《社会福利》1999年第74期。

赵捷:《我们的足迹——云南GAD小组于发展项目中的实践与反思》,载云南社会性别与发展小组著《参与性发展中的社会性别足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周永新:《社会工作学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周月清:《社会工作者灾后服务的角色及其他相关议题之文献探讨》,《社会福利》1999年第7期。

周月清、陶蕃瀛、谢东儒等:《9·21地震社会工作者灾变服务角色与功能探讨》,“九·二一震灾与社会文化重建研讨会”,台北南港,2001。

周月清、王增勇、陶蕃瀛、谢东儒:《9·21地震社会工作者灾难服务角色与功能评估》,《“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未出版),2001。

朱建刚:《转型时代的社会工作转型:一种理论视角》,《思想战线》2011年(已录用待发)。

朱志强:《社会工作是什么?》,载何国良、王思斌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台北)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Anderson,M. B. & P.J. Woodrow. 1989. Rising from the Ashes: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imes of Disaster. Boulder,CO,U.S.:Westview.

Banerjee,M. M. & Gillespie,D. F. 1994. Linking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Organizational Response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ommunity Practice,3:129-142.

Barber,B. 1983. The Logicand Limits of Trust. 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en,H.B.,Angelina W.K,& Yuen-Tsang. 2004. Capacity Building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ocial Work around The World Ⅲ.,2:80-94.

Bliss,Donna Leigh & Julie Meehan. 2008. Blueprint for Creating a Social Work-Centered Disaster Relief Initiative.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3:73-85.

Bourdieu.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In J.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New York.

Bronwyn,Coate & John,Handmer. 2006. Taking Care of People and Communities Rebuilding Livelihoods Through NGOs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in Southern Thail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15(1):135-145.

Browne,C. V. 1995.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Older Women. National Associations of Social Workers,Inc.

Chan,Kam-Tong. 2010. Roles and Functions of NGOs and Volunteers in Earthquake Relief and Re-construction:A Case in Sichuan,China Mainland. Powerpoint presentation,APSS departmental seminar,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erry,A. L. & Cherry,M. E. 1996. Research as Social Ac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Hurricane Andrew.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1:71-87.

Chou,Yueh Ching. 2003. Social Workers Involvement in Taiwan’s 1999 Earthquake Disaster Aid: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 Onlin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Society,1(1):1-22.

Coleman,James,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oke,Mary. 1993. The Newcastle Lord Mayor’s Newcastle Earthquake Appeal:Empowerment via Radical Social Casework. Australian Social Work Journal,46(1):47-56.

Da,Wei-Wei. 2004. A Regional Tradition of Gender Equity:Shanghai Men in Sydney,Australia. 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Vol. 12,No. 2,pp. 133-149.

Delamater,J. D. & Hyde,J. S. 1998. Essentialism v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the Study of Human Sexuality.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35(1).

Dodds,S. & Nuehring,E. 1996. A Primer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Disaster.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1:27-56.

Dominelli,L. 2002. Feminist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 Palgrave.

Dominelli,L. 2009. Disaster Interventions:Immediate Relief or Long Term Reconstruction? Introducing Social Work. London:Polity.

Dorfan,R.A. 1996. Clinical Social Work:Definition,Practice and Vision. New York:Brunner/Mazel,Publishers.

Ellis,D.G. & Fisher,B.A. 1994.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Communication and the Group Process(4th ed.). New York:Mc-Graw-Hill,Inc.

Foucault,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Vol. 1:An Introduction). New York:Pantheon(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Foucult,M. 1984. On power. In M. Foucault(ed.),Politics,Philosophy,Culture: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7-1984). Routledge,Chapman & Hall,London.

Freedman,Estelle. 2002. No Turning Back:The History of Feminism and the Future of Women. Ballantine Books.

Galambos,C.M. 2005. Natural Disasters: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Considerations. Health and Social Work,30(2):83-86.

Guo,B.,J. Huang,L. Zou,& M. Sherraden. 2008. Asset-based Policy in Rural China:An Innovation in the Retirement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me.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1(1):63-76.

Harding,S. 1990. Feminism,Science and the Anti-Enlightment Critiques. In L. Nicholson(ed.),Feminism/Postmodernism. Routledge,London.

Harrell,E.B. & M.J. Zakours. 2000. Including Informal Organizations in Disaster Planning:Development of a Range-of-Type Measure. Tulane Studies in Social Welfare,21(2):61-83.

Healy,B. & Fook,J. 1994. Reinventing Social Work. In J. Ife,S. Leitman & P. Murphy(eds.),Advances in Social Work & Welfar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Australia.

Ku,Hok Bun,Sik Chung Yeung,& Pauline Sung-Chan. 2005. Searching for a Capacity Building Model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China. Social Work Education,3:213-233.

Johnson,D.W. 1972. Reaching Out-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and Self-actualization,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Johnson,Louise C. 1998. Social Work Practice:A Generalist Approach. Boston:Allyn and Bacon.

Johnson,Susan. 2005. Gender Relations,Empowerment and Microcredit:Moving on from a Lost Decade.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17(2):224-248.

Kretzman,J. P. & Mcknight,J.L. 1993. Build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Inside Out. Evanston,IL: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ewis,J.D. & Weigert,A. 1985. Trustasa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s,63(4):967-985.

Lin,Nan. 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pton,M. 2008.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A Study of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In Chari,S. and Corbridge,S.(eds.),The Development Reader. New York:Routledge.

Longres,J. F. & Mcleod,E. 1980. Consciousness Raising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Casework,61(5):267-276.

Mackenzie,M. 2009. Empowerment Boom or Bust?Assessing Women’s Post-conflict Empowerment Initiatives.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2:199-215.

Mitchell,J. 1983. When Disaster Strikes:The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Procedur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8(1):36-39.

Mizrahi,Terry. 2007. Women’s of Organizing. Journal of Women and Social Work,3:39-55.

Nagar,R. & Raju,S.Jan. 2003. Women,NGO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A Conversation. Antipode. Vol.35,Issue 1,pp.1-13.

Narayan,D. 2002. Empower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A Sourcebook. Washington,DC:World Bank.

Ozerdem,A. 2003. Disaster as Manifestation of Unresolved Development Challenges:The Marmara Earthquake,Turkey. In M. Pelling(ed.),Natural Disasters and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 London:Routledge.

Page,N. & Czuba,C. E. 1999. Empowerment:What is it? Journal of Extension,37:1-5.

Parto,Nigel. 2000. Some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nd for Social Work.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30:449-463.

Pascall,G. 1986. Social Policy:A Feminist Analysis. London:Travistock.

Pei,Yuxin & Ho,Petula Sik-Ying. 2006. Iron Girls,Strong Women,Beautiful Women Writers and Super Girls:A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Gender Performance of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Lilith:A Feminist History Journal. Volume 15,pp.61-73.

Pei,Y.,Zhang,H.,& Ku,H. B. 2009. Guangzhou Social Workers in Yingxiu:A Case Study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2(3):151-163.

Peng,S.Q. 1998. Guanxi in Trust:An Indigenous Study of Chinese Interpersonal Trust.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lanyi,K. 2001.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Boston,Mass:Beacon Press.

Pyles,L. 2007. Community Organizing for Post-disaster Social Development:Locating Social Work.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50(3):321-333.

Quarantelli,E. L. 1988. Disaster Crisis Management:A Summary of Research Finding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5:373-385.

Richardson,D. & Robinson,V. 1993.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 London:Macmillan-now Palgrave.

Rofel,L. 2007. Desiring China:Experiments in Neoliberalism,Sexuality,and Public Culture. Duke University Press.

Rousseau,Denise M.,Sim B. Sitkin,Ronald D. Burt,& Colin Camerer.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Sadik,N. 1988. Women,the Center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1:30-31.

Saleebey,D.(ed.) 2004.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Allyn and Bacon.

Shahar,I. B. 1993. Disaster Preparation and the Functioning of a Hospital Social Work Department during the Gulf War.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3(4):147-159.

Sherraden,M. 1991. Assets and the Poor:A 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Armonk,N.Y.:M.E. Sharpe.

Sim,T. 2009. Crossing the River Stone by Stone:Developing Expanded School Mental Health Network in Post-quake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2(3):165-177.

Snow,L.K. 2001. The Organization of Hope:A Workbook for Rural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hicago:ACTA Publications.

Tierney,K. J. 2007. From the Margins to Mainstream?Disaster Research at the Crossroad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33:503-525.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and United Nations Disaster Relief Organization. 1992. Disasters and Development:Trainer’s Guide for the UNDP/UNDRO Disaster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Disaster Management Center.

Van den Eynde,J. & A. Veno. 1999. Coping with Disastrous Events:An Empowerment Model of Community Healing. In R. Gist and B. Lubin(eds.),Responses to Disaster:Psychosocial,Community and Ecological Approaches,pp.167-92. Philadelphia,PA:Taylor & Francis.

Vance,C. S. 1984. Pleasure and Danger:Toward a Politics of Sexuality. In Routledge & Kegan Paul(ed.),In Pleasure and Danger:Exploring Female Sexuality. Carole S. Vance. Boston.

Vandeventer,P. 2004. From Chaos to Community:A Guide to Helping Friends and Neighbors Recover and Rebuild after a Major Disaster. Los Angeles,CA:Community Partners.

Wallersterin,Immanuel. 1991. Development:Lodestar or Illusion? Unthinking Social Science.Polity Press.

Webster,S. A. 1995. Disasters and Disaster Aid.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Vol. I.,pp.761-771.

Whitley,R.D. 1991.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Systems in East Asia. Organization Studies,12(1):428.

Wisner,B.,P. Blaikie,T. Cannon,& I. Davis. 2004. At Risk: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NY:Routledge.

Whyte,M.K. 2010. China’s Rural-Urban Gap:Setting the Context. In Whyte,M.K.(ed.),One Country,Two Societies:Rural-urban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pp. 1-2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

Yanay,U. & Benjamin,S. 2005.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Disasters:The Jerusalem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8(3):263-276.

Zakours,M. J. 1996. Disaster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In C. L. Streeter & A. A. Murty(eds.),Research on Social Work and Disasters,pp. 7-25.Haworth Press,Binghamton,NY.

Zedlewski,S.R. 2006. Building a Better Safety Net for the New New Orleans. In M.A. Turner & S.R. Zedlewski(eds.),After Katrina:Rebuilding Opportunity and Equity into the New New Orleans. Urban Institute,Washington,DC.(Available online at:http//www.urban.org/UploadedPDF/900922_safety_ne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