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2

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图书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SSAPID:101-8779-9885-80
ISBN:978-7-5097-131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三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8)的成果,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这个主题,书中作者有的着眼于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福利思想,有的着重探讨社会福利的分析视角以及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也有的结合社会福利项目探讨中国社会福利建设问题,还有的探讨慈善救助、社区志愿服务、城中村住房改造等社会福利问题,体现了研究者宽广的理论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抱负。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
作 者: 毛振华
编 辑:胡庆英;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社会需要路径下的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框架研究*

  一 导言

  二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社会需要

  三 社会需要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 社会需要路径下的中国社会福利发展框架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理论问题研究

  一 农村医疗保障的“中国经验”

   (一)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缘起和演变

   (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治理结构

   (三)转型期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解构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治理结构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分析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得性分析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及性分析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失分析

  三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方略再探

   (一)在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全面实施以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医疗,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升级

   (二)启动需方策略的“健康医疗券”,在农村建立以需方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体制,形成对供方的约束和引导,从根本上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民合办”的治理结构,建立合作机制和隐性强制机制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五条配套措施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

  一 认识的深化: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二 制度的特色: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三 价值追求目标:“人民性”的深刻体现

  四 认识的误区: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水平来衡量

  五 制度的效用:最大效用地平衡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保障与福利:从制度排斥逐渐走向社会整合

  一 社会保障与福利的缘起及相关理论视角

  二 中国社会保障与福利的社会排斥

   1.多种因素导致社会排斥

   2.中国社会客观上实际导致保障与福利的社会排斥

   3.中国社会保障与福利的社会排斥制度设计

   4.中国社会保障与福利的社会排斥

  三 逐渐走向整合的中国社会保障与福利

   1.教育的城乡社会整合

   2.农民保障与福利的社会整合

   3.农民的保障与福利逐步实现社会整合

 国之幸哉抑或民之祸哉

  一 国家福利抑或社会福利:概念的逻辑误差

  二 社会福利的共享抑或独受:理念的逻辑误差

  三 社会福利实现的手段和目的:实践的逻辑误差

 走出社会福利政治经济分析视角误区

  一 社会福利分析的政治视阈

  二 社会福利的经济分析视角

  三 社会福利分析的社会视角

 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目标

  一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内涵

  二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社会目标

  三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群体阶层目标

 我国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一 前言

  二 民间组织现状

  三 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现状

  四 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工伤保险

   (5)生育保险

  五 完善民间组织人员社会保障应坚持的原则

  六 我国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模式选择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养老问题及其对策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二 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其问题

  三 对策研究

   (一)出台社会保障法,征收社会养老保险税

   (二)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险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三)探索投资渠道,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

   (四)提高退休年龄,降低老年人口赡养率,减轻养老金发放的压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会福利建设

  一 农村社会福利建设的现状:公共服务供给缺失严重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责任不明确

   (四)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缺失

  二 农村社会福利建设滞后的原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一)长期以来推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二)非均衡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影响

   (三)城乡居民利益表达渠道差异带来的影响

  三 农村社会福利建设的路径:加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实现城乡财政能力的均等化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三)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机制

   (四)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社会建设

  一 第三部门的概述

   (一)第三部门的涵义

   (二)第三部门的产生

   (三)第三部门的特征

  二 我国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的治理状况

   (二)转轨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的困境

    1.传统的科层制管理体制造成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2.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力不从心

    3.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

  三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第三部门发展的成就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第三部门的法律地位

    2.第三部门的经费来源

    3.运行机制

    4.人力资源状况

  四 对策分析

   (一)政府:完善立法,摆正位置,规范管理

   (二)第三部门: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内部治理,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健全民主决策模式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理论与践行之路

  一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其根据

  二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尚需破解的难题

   1.社会结构失衡

   2.社会管理体制滞后

   3.公民社会基础薄弱

  三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2.坚持公平的价值取向

   3.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现实内容

   4.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莫地的变迁:棚户区改造与社区治理*

  一 棚户区及“棚改”背景分析

  二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棚改模式”

  三 社区变迁与生活重建

   (一)“住得进”

   (二)“住得稳”

   (三)“住得好”

  四 社区变迁与社区治理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抓好民风转变,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五 若干结论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单一的市场并不能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

   (二)政治家主导的制度创新模式——单一的制度并不能解决政府的效率问题

   (三)“政府+社区”的双重治理模式——单一的社区并不能解决社区治理问题

 区域性社会政策的整合研究

  一 A市社会救助相关制度与政策演进及框架

  二 影响A市社会救助体系相关政策及制度功效发挥的因素

   1.从体系构成看,A市的社会救助体系呈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特点

   2.从制度设计看,A市社会救助体系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3.从实施主体看,制度设计中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尚未理清

   4.从操作层面看,缺乏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

   5.从资金保障上看,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 整合A市社会救助体系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建议

 清代慈善组织救助对象的甄别制度*

  一 查访制度

  二 保结制度

   1.保结制度在慈善组织里的运用

   2.保结的原理

   3.担保人的条件

  三 票证制度

 复合型社团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一 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必然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共青团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其参与社会建设的必然性

   (二)公民社会的兴起为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机遇

   (三)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优势所在

  二 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推动青年重大民生问题的改善

   (二)服务青少年学习成长,为弱势青少年群体创造更多的平等受教育机会

   (三)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倡导社会新风

  三 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共青团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缺少行政赋权

   (二)共青团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职能缺少必要的法律授权

   (三)有关方面对青少年发展及共青团组织的认识存在偏差

   (四)共青团自身还存在某些不足

  四 提升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国家层面上的青年立法,为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奠定法律保障

   (二)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以事业化的方式推动共青团工作

   (三)构建青少年工作预警机制,加强对青少年矛盾的调处

   (四)吸纳青年社团,完善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善治

   (五)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反思

  一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产生的背景

  二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弊端

   (一)综合执法范围广、难度大

   (二)体制矛盾制约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权力快速扩张,缺乏监督机制

   (四)综合执法环境日益复杂化

  三 城市管理创新的思路

   (一)建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

   (二)合理界定城管综合执法与专业职能部门执法的权限

   (三)引入市场化,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的内源性发展

  一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基本形态与合法性问题

  二 行政化社区组织的矛盾性功能诉求与现实困境

   (一)工作负担过重

   (二)工作待遇偏低

  三 社区组织内源性发展中的资源获得与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教育环境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政策性变化

  二 不断增长的教育影响

  三 教育质量的变化

  四 教育的“以人为本”

  五 教育的时代变迁

  六 高校教育体系的变化

  七 教育创新领域的拓展

  八 结论

 县域现代化的文化解读:以福建晋江为例

  一 对晋江现代化发展做文化解读的必要性、限度与切入点

  二 作为地方文化的晋江精神:内涵、构成与特点

  三 晋江精神对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晋江精神与经济发展

    1.拼搏精神与经济理性在晋江经济领域勃发

    2.从经济理性到理性化:会拼、善拼的企业(主)精神初步形成

   (二)晋江精神与晋江社会发展

  四 县域现代化与晋江精神的提升

   (一)晋江精神提升的必要性

   (二)晋江精神面临的挑战

    1.来自源头的挑战:文化共存与传统文化的转型

    2.来自使命的挑战:能否适应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

  五 简要结论

 浅论中国边疆安全与边疆治理问题

  关于中国边疆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边疆治理的历史考察

  关于边疆治理的主要历史经验和教训

  关于当前中国边疆的基本现状分析

  关于影响当前中国边疆安全的因素及边疆治理方略

  关于中国边疆问题的主要观点

  关于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若干思考

 序言

本书为第三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8)的成果,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这个主题,一大批年轻的社会学博士后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着眼于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有的着重探讨社会福利的分析视角以及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也有的结合社会福利项目探讨中国社会福利的建设问题,还有的探讨慈善救助、社区志愿服务、城中村住房改造等社会福利问题,体现了年轻一代社会学博士后宽广的理论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抱负。

朱玲,2000,《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勒德雷尔,1988,《人的需要》,邵晓光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世雄,1991,《社会福利的理念与社会安全制台湾:唐山出版社。

周健林、王卓祺,1999,《关于中国人对需要及其先决条件的观念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25卷。

巴普洛夫,1957,《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戈绍龙译,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Taylor-Gooby,P.,Need,Welfare and Political Allegiance. In Noel Timms,ed.,Social Welfare:Why and How?RKP,1980.

Doyal,L. & Gough,I.,A Theory of Human Need. Basingstoke:Macmillan,1991.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Goodman,A.B. & Craig,T.J.,A Needs Assessment Strategy for an Era of Limited Resource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82,115(4).

Hawkins,M.S.,Dynamic Needs Assessment:An Example. In Davenport Ⅲ,J. and Davenport,J.A. eds.,The Boom Town:Problems and Promises in the Energy Vortex. Laramie,W.Y.:University of Wyoming Press,1980.

Gates,B.L.,Social Programme Administr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Polic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0.

Macarov,D.,Social Welfare:Structure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5.

Plant,R.,Needs and Welfare. In Timms,N. ed.,Social Welfare:Why and How?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0.

Langan,M.,The Contested Concept of Need. In Langan,M. ed.,Welfare:Need Right and Risks. London:Routledge. 1998.

Culpitt,I.,Welfare and Citizenship:Beyond the Crisis of the Welfare Stat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

Flew,G.N.,Wants or Needs,Choices or Commands. In Fitzgerald,R. ed.,Human Needs and Politics. Rushcutters Bay,N.S.W.:Pergamon Press (Australia),1977.

Maslow,A.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 Row,Publisher,Inc.,1970.

Ife,J.,The Determination of Social Need:A Model of Need Statements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80,15(2).

Martin,E.,A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Different Judgments of Social Need.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82,17(3).

Lefebvre,H.,The Sociology of Marx.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Taylor-Gooby,P. & Dale,J.,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Edward Arnold,1981.

Bradshaw,J.,The Taxonomy of Social Need. New Society. 1972(496).

Gil,D.G.,Unraveling Social Policy:Theory,Analysis and Political Action Towards Social Equality. Vermont:Schenkman Books,1992.

Spicker,P.,Social Policy:Themes and Approach. London:New York: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5.

威廉·科克汉姆,2000,《医学社会学》,杨辉、张拓红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朱玲,2000,《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杨团、刘远立,2006,《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以陕西省洛川县的实践为例》,《红旗文稿》第2期。

陈迎春、吴妮娜、王莉杨,20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方筹资风险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5期。

顾昕、方黎明,2004,《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顾昕、高梦滔、姚洋,2006,《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闽钢,20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失及其治理方略》,《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第2期。

林闽钢、李楠,2008,《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医疗券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1期。

林闽钢,2007,《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模式探讨》,《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4辑。

林闽钢,2006,《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

林闽钢,2002,《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江海学刊》第3期。

林闽钢等,2001,《走向全球化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林闽钢,2001,《苏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林闽钢,1995,《中国农村社会机制及运行模式的转换》,《江海学刊》第4期。

世界银行,1993,《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4,《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静,1998,《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第3期。

卫生年鉴编委会,2002,《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年鉴编委会,1999,《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远立、萧庆伦、任苒、陈迎春、胡善联,2002,《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合作医疗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2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评估组,2006,《发展中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评估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部,2005,《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信息报表》。

袁兆康、方丽霖、周小军、肖云昌、洪鹰、程红亮、汪金福,20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医疗费用影响的追踪调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第10期。

汪时东、秦其荣、汤质如、叶宜德、江启成,20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滚存式个人筹资方式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1期。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2007,《泰州海陵区、徐州铜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王列军、葛延风,2005,《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需全面调整思路》,《中国经济时报》6月7日第6版。

罗五金,1999,《泰国医疗保健制度的启示》,《卫生软科学》第1期;张琳,2001,《泰国健康卡制度的筹资改革》,《国外医学》第4期。

任冲,2006,《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当代世界》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洛川试点项目课题组,2005,《陕西省洛川县旧县镇基本卫生服务统筹试点研究报告》,中国农村卫生体系与政策国际研讨会。

张璇,2004,《教育券:教育领域的双赢政策——美国教育券实例分析》,《外国教育研究》第11期。

Salamon,L.M.,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Government: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Anheier,H. K. and Seibel W.,The Third Sector: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Y.:Walter de Gruyter,1990.

Frederickson,H.G.,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

Stoker,G.,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Urban Governance,in Pierre,J. ed.,Partnerships in Urban Governance:European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Macmillan Press Ltd.,1998.

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景天魁,2001,《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华夏出版社。

徐道稳,2008,《迈向发展性社会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涛,2007,《中国崛起策》,北京:新华出版社。

梅哲,200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福利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戴维·伊斯顿,1999,《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塞缪尔·P.亨廷顿,1989,《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约翰·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列、杨雪东,1988,《全球化与世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景天魁,2006,《论底线公平》,《新华文摘》第15期。

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马洪路,2007,《残障人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晖,2008,《不要驱逐城市贫民》,《南方人物周刊》第26期。

唐钧、王婴,2002,《城市“最低收入保障”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期。

田纪云,2004,《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炎黄春秋》第6期。

王卓祺,2007,《公民社会权利的理论与实践》,参见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华国,2005,《城乡落差折射投入走偏》,《瞭望新闻周刊》第14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9,《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编,199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周大平,2005,《义务教育欠缺公平的制度安排》,《瞭望新闻周刊》第19期。

Myron Weiner & Samuel P.Huntington,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T.H.Marshall,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0.

陈平,200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第4期。

陈祖耀、郭席西,1996,《当前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程念祺,2006,《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上海:新星出版社。

范斌,2006,《福利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弗朗西斯·福山,2007,《国家构建》,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韩克庆,2008,《市民社会与中国社会福利体制的构建》,《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景天魁,2001,《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华夏出版社。

金晓钟、孙畅雪,2005,《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与重要启示》,《理论视野》第5期。

民政部社会福利司,1995,《社会福利发展概况和改善思路》,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北京:改革出版社。

穆光宗、苗景锐,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展望》,《人口学刊》第1期。

孙炳耀,2007,《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的思路与对策》,载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宝安,2003,《观念与需求:社会养老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方式与需求意愿的调查与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孙志祥,2007,《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启示》,《社会福利》第3期。

唐均、王婴,1999,《中国老年福利服务改革:调查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田北海,2008,《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学习与实践》第6期。

田凯,2001,《关于社会福利定义及其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再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1期。

童星,2002,《社会保障与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文章,200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市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根友,2007,《道义论——简论孔子的政治哲学及其对法治合法性问题的论证》,《孔子研究》第2期。

杨伟民,2008,《论个人福利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学研究》第1期。

郑功成,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功成,2003,《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马克思,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杰里米·边沁,1995,《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杰里米·边沁,2000,《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约翰·穆勒,1991,《政治经济学原理》(下),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诺曼·巴里,2005,《福利》,储建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郎友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康德,1982,《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艾斯平-安德森,2003,《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陈银娥,2004,《社会福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世界银行,1988,《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郑功成,2000,《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弘,2002,《国外社会福利制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尚小援,200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田凯,2001,《关于社会福利定义及其与社会保障关系再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1期。

杨伟民,2008,《论个人福利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学研究》第1期。

Marcuse,H.,One Dimentional Man. London:Sphere,1972.

Offe,C.,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Hutchinson Education,1984.

O.William Farley,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5th Editon). New York:Prentice-Hall,Inc.,2000.

尚晓援,200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郑功成,2000,《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良瑾,1994,《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杨团,2003,《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问题与整合趋势》,社会政策网。

景天魁,2004,《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社会学研究》第6期。

戴维·米勒,2001,《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樊纲、张晓晶,2008,《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管理世界》第9期。

李路路,2002,《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理论与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艾斯平-安德森,2003,《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约翰·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Handel,Gerald,Social Welfare in Western Society,New York: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2.

王绍光,2002,《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管理世界》第8期。

康晓光,1997,《创造希望》,桂林: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

陶传进,2005,《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名、贾西津,2003,《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载《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营利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成运,2006,《民间组织能力建设的视角与路径》,《学会》第5期。

中华环保联合会,2006,《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环境保护》第10期。

杨冠琼,2001,《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

袁娟,2008,《社保成本不该由公益组织承担》,《公益时报》1月7日。

《浙江省慈溪市民间组织从业人员情况的调查与思考》,http://blog.sina.com.cn。

贾西津,《国外非营利组织与公益事业》,www.studa.net。

邓国胜,2007,《中国NGO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www.ngocn.org。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惊人》,《经济参考报》2006年11月21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

全国老龄办,2006,《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洪国栋,1997,《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人口研究》第4期。

卢元,1998,《关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李连忠,2000,《隐性债务直逼养老保险》,《中国劳动保障报》4月2日。

柳清瑞、苗红军,2004,《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年龄策略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王清,2000,《调整我国退休年龄的依据分析》,《改革开放论坛》第6期。

王信,2000,《养老基金营运监管的国际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

曾毅,1994,《中国人口发展态势与对策探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毅,2004,《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本波,200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宏观经济研究》第3期。

赵秋成,2000,《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问题与解决办法》,《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张永清,1999,《养老基金缺口如狮,填平补齐会当有期》,《经济学消息报》12月7日。

U.N.(Population Division,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8 Revision Volume Ⅱ:Sex and Age. New York:United Nations,1994.

丁元竹,2007,《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均等化》,《瞭望新闻周刊》5月28日。

李彬,2004,《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伯兴,2007,《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乡镇经济》第1期。

李军鹏,2007,《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李学香,2007,《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分析》,《理论观察》第1期。

姚用明,2007,《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建构》,《农村经济》第2期。

袁金辉,200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及对策》,《公共管理改革》第4期。

于慎澄,2008,《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探讨》,《理论前沿》第20期。

Paul,A.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atics,November 1954.

崔会敏,2006,《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公共管理》第10期。

邓国胜,2001,《非营利组织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湘琳,2005,《试论第三部门的发展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前沿》第9期。

何增科,2000,《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贾西津,2005,《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恒光、李峰,2004,《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建议》,《东方论坛》第5期。

梁莹,2003,《政府善治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名等编,2001,《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绍光,1999,《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姚庆武,2006,《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第三部门的发展》,《行政论坛》第3期。

赵辉,2007,《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与政策引导》,《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期。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卢汉龙,2006,《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陶传进,2005,《社会公益供给——NPO、公共部门与市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理查德·斯格特,2002,《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格里·斯托克,1999,《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观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月25日。

马尔萨斯,1962,《政治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萨缪尔森,1992,《经济学》第12版,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拉斐尔·波奇,2008,《西方应在“公交车”上为中国“孕妇”让座》,《参考消息》11月5日第16版。

于海,2005,《城市社会学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我们的全球之家》,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

吴志华等,2008,《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郭亚杰、周洁,2004,《社区建设:背景、模式和发展趋势》,《学习与探索》第6期。

马丁·沃尔夫,2008,《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高增长》,《参考消息》6月7日第4版。

折晓叶、陈婴婴,2000,《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常宗虎,200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考》,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樊勇明、杜莉,2003,《公共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洪大用,2004,《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救助》,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洪大用,2006,《当道义变成制度之后——试论城市低保制度实践的延伸效果及其演进方向》,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2004,《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洪大用,2005,《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中国网。

景天魁,2004,《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紫云,2006,《公共财政助推低保制度》,《中国社会报》7月3日。

沈立人,2005,《中国弱势群体》,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唐钧,2003,《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

唐钧,200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http://www.sociology.cass.cn。

唐钧,2005,《城乡低保制度:历史、现状与前瞻》,《红旗文稿》第18期。

吴忠民,2004,《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新华文摘》第8期。

夏学銮,2006,《社会救助的潜功能》,《中国社会报》7月19日。

杨团、张时飞,2004,《当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困境与出路》,《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郑秉文,2006,《引入全民低保要慎之又慎》,《中国证券报》7月25日。

郑功成等,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昌祥、蓝云曦,2005,《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编,2005,《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朱仁显,200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博润等修,姚光发等纂:《松江府续志》,光绪九年刊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夫马进,2005,《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徽宁思恭堂辑,《徽宁思恭堂征信录》,民国六年(1917)石印本。

清·金文藻,《安徽思义堂征信录》,宣统三年(1911)第一刊,原载吴平、张智,2004,《中国祠墓志丛刊》(28),扬州:广陵书社。

《得一录》,同治苏城得见斋藏版。

《得一录》卷一《同善会·枫泾同善会规条》

《得一录》卷二《苏城遵办保婴会启》。

《得一录》卷三《恤嫠会·京口仿行彭氏恤嫠会例》。

《松江府续志》卷九《建置志·全节堂留养规条》。

张祖平,《明清时期的育幼事业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载毛振华,2007,《社会学与和谐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祖平,2008,《清代慈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未出版。

共青团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编写组,2008,《共青团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

吕福春,2007,《中国复合型社团研究——以中国共青团职能变迁为个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吴玉章主编,2004,《社会团体的法律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俞可平,2005,《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张华,2008,《和谐社会视野下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安树伟,2007,《中国大都市区管治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乐正,2008,《深圳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波、刘江涛,2007,《城市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兴杰,2007,《社区管理》,北京: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李国武、刘岩,2004,《一个民间社区组织的成长经验及其面临的问题——来自长春市“和心俱乐部”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第4期。

刘岩、刘威,2006,《老人群体与社区照顾——对长春市和心俱乐部的个案研究》,《广西社会科学》第4期。

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2007,《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曹淑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志民,2007,《教育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黎辉、高翔,1996,《教育测量与评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王孝玲,2004,《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培根,2004,《高等教育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Mark Hanson,Economic Development,Educ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Routledge Studie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Routledge.

The World Bank,Economics of Education,2008.

Ludger wobmann and Gabriela Schiitz,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Eruope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s,Economics of Education in Europe,2006.

Martin Schlotter,Guido Schwerdt,Ludger Wobmann,with contributions by Giorgio Brunello,Torberg Falch and Geroge Psacharopoulos,The Future of Europe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Key Challeng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Analytical Report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repared by the European Expert Network 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EENEE),2008.

Rivkin,Steven G.,Eric A.Hanushek,John F.Kain,Teachers,Schools,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conometrica,2005,73(2):441-451.

Tsakloglou,P.,F.Papadopoulos,Aggregate Level and Determining Factor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Twelve European Countries,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2002,12:209-217.

埃利亚斯,1999,《文明的进程》(第2卷),袁志英译,北京:三联书店。

陈建辉、许斗斗,2005,《晋江市“劳工荒”现象的剖析》,《发展研究》第12期。

陈水德,2006,《文化生态与晋江模式的转变》,《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第12期。

方文,1994,《晋江精神多元历史品格的整合定位与价值》,《理论学习月刊》第10期。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伏尔泰,1996,《风俗论》(上册),梁守锵、谢戊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4,《晋江模式的新内涵: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龚清概,2000,《晋江精神的成功实践与再度弘扬》,《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4期。

贺东航,2007,《地方社群传统与政府主动性——福建晋江慈善总会对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启示》,载杨团、葛道顺编《和谐社会与慈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黑格尔,1999,《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亨廷顿等,1993,《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洪天祝,2007,《十年磨一剑》,1月30日《晋江经济报》。

黄陵东,1994,《晋江精神:一种开创型的文化合力》,《理论学习月刊》第7、8期。

黄泽民,1996,《晋江的务工传统与其经济发展》,《管理与效益》第4期。

李一平、潘舰萍,1999,《1979年以来晋江海外移民与晋江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华商经济年鉴》(1998~1999)。

刘树勋、巍子熹,1992,《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晋江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陆学艺、朱明,2000,《从贫穷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克鲁克洪,1986,《文化与个人》,高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邙是公,1995,《晋江之竞争精神的时代意义》,《理论学习月刊》第8期。

粘良图,2007,《晋江慈善事业发展历史及其文化特点》,载杨团、葛道顺编《和谐社会与慈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欧孟秋,1994,《晋江精神的文化时空》,《理论学习月刊》第7、8期。

裘思,1995,《晋江精神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

单忠东,200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苏国勋、张旅平、夏光,2006,《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国勋,2005,《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永华,2007,《使慈善运转起来——以福建省晋江市慈善总会为个案》,载杨团、葛道顺编《和谐社会与慈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泰勒,2005,《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谭文,1994,《晋江精神的历史品格》,《理论学习月刊》第10期。

韦伯,2006,《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陈平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魏子熹等,1997,《晋江的实践与启示: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有益探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付兵,1999,《改革开放以来捐赠在晋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南洋问题研究》第4期。

王四达,1997,《宋元泉州的农业危机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农史》第1期。

王望波,2002,《试析晋江侨乡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南洋问题研究》第4期。

许谋清、王永志,1992,《晋江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英格尔斯,1985,《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杨团、葛道顺,2007,《和谐社会与慈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余义林,1996,《闽之龙》,北京:作家出版社。

余英时,2001,《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禹东,2007,《晋江慈善调查报告》,载杨团、葛道顺编《和谐社会与慈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永廷,2006,《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