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5

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图书

An Analysis of Letters and Visits Work fro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SAPID:101-8762-6628-70
ISBN:978-7-5097-649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采用“体制—流程—技术—机制”的分析框架,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分不同情境分析了导致信访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对疏通信访信息渠道提出了对策性建议:理顺体制与细化机制、升级技术与强化管理、转变观念与内化品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任晓春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序一

 序二

 摘要

 后记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视角

  二 研究综述

   (一)研究内容

    1.信访史研究

    2.信访行为研究

    3.信访权利研究

    4.信访功能研究

    5.信访制度改革研究

    6.信访工作管理研究

   (二)研究学科

  三 研究思路

   (一)分析框架与方法

    1.分析框架

     (1)“体制-流程-技术-机制”分析要素

     (2)“体制-流程-技术-机制”分析的缘由

    2.分析方法

   (二)结构安排

    1.本书结构

    2.存在的不足与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作为信息渠道的信访:释义与表现

  第一节 信访信息渠道释义

   一 信访渠道的内涵与本质

    (一)“信访”的由来与内涵

     1.“信访”一词的由来

     2.“信访”的内涵

    (二)信访渠道的内涵

    (三)信访渠道的本质:信息渠道

   二 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的内涵与意义

    (一)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的内涵

    (二)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的意义

     1.信访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助于政府获取行政信息

     2.信访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助于国家获取社会信息

     3.信访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节 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的理想与现实

   一 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的宏观维度

    (一)信访事项的分布状态

    (二)信访行为的运动状态

     1.反复循环的信访怪圈

     2.不断激化的信访过程

   二 信访信息渠道畅通的微观维度

    (一)入口处的畅通

     1.入口处的便捷度

     2.入口处的有序度

    (二)渠道内的畅通

    (三)出口处的畅通

     1.信度(reliability)

     2.效度(validity)

 第二章 信访工作体制分析

  第一节 信访工作组织体制

   一 信访工作系统内的组织体制

    (一)党委信访

    (二)政府信访

    (三)人大信访

    (四)司法信访

    (五)政协信访

    (六)军队信访

    (七)简单的综合分析

   二 信访工作系统间的组织体制

    (一)党委信访与政府信访

    (二)人大信访与政府信访

    (三)司法信访与政府信访

     1.行政信访范围的笼统性致使界限模糊的涉法信访事项进入信访渠道

     2.司法诉讼的非独立性和腐败导致大量的涉诉信访进入行政信访渠道

  第二节 信访事项处理体制

   一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一)属地管理

    (二)分级负责

   二 “谁主管、谁负责”

    (一)“谁主管、谁负责”的执行前提可能导致信访事项互相推诿,不能快速地处理信访信息

    (二)“谁主管、谁负责”的逻辑假设可能导致信访信息不能公正地处理

   三 “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一)“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二)“疏导教育”

 第三章 信访业务流程分析

  第一节 信访事项的受理

   一 信访部门对信访事项的受理

    (一)报请

     1.信访部门对信访信息的过滤

     2.上级领导对信访信息的过滤

     3.从信访部门到领导者的信息传递

    (二)转送

     1.信访部门的信息管理

    (三)交办

   二 职能部门对信访事项的受理

    (一)受理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二)受理属于下级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1.上下级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识别

     2.上下级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第二节 信访事项的办理

   一 职能部门对信访事项的办理

    (一)直接办理

     1.首次受理后的直接查办

     2.再次受理后的直接办理

    (二)职能部门的代为办理

   二 信访部门对信访事项的办理

    (一)信访部门直接办理

    (二)信访部门代为办理

  第三节 信访事项的救济

   一 复查—复核的受理

   二 复查—复核的办理

    (一)委托代理关系对信访信息处理的惯性

    (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博弈

 第四章 信访技术平台分析

  第一节 信访信息接收平台

   一 电子通信接收平台

    (一)电子通信平台的输入设备

    (二)电子通信平台的系统流程

    (三)电子通信平台的管理体制

   二 网络通信接收平台

    (一)网络通信平台的输入设备

    (二)网络通信平台的系统流程

    (三)网络通信平台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 信访信息处理平台

   一 信访信息个案处理平台

    (一)信访信息个案处理平台的系统流程

     (1)办理主体权限

     (2)信息即时交互

     (3)信息整合

     (4)信息督办

     (5)信息督查

    (二)信访信息个案处理平台的管理体制

     1.电子政务网的管理体制

     2.信访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

   二 信访信息综合分析平台

    (一)信访综合分析平台的系统流程

     1.信息采集

     2.信息存储

     3.信息分析

     4.信息共享

    (二)信息综合分析平台的管理体制

     1.舆情收集制度

     2.舆情分析制度

     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 信访工作机制分析

  第一节 信访工作权利机制

   一 权利接受机制

    (一)领导接访机制

    (二)一站式联合接访机制*

    (三)社会参与接访机制

    (四)信访事项事实认定调查报告

   二 权利行为机制

    (一)代理机制

    (二)监督机制

   三 权利限度机制

    (一)以义务相伴

    (二)以法律为限

  第二节 信访工作权力机制

   一 权力压力机制

   二 权力协同机制

    (一)上下联动

    (二)左右联动

    (三)应急联动机制*

   三 权力约束机制

    (一)信访督办机制

    (二)信访考核机制

    (三)信访问责机制

  第三节 信访工作资源机制

   一 人力资源配备机制

    (一)配强领导班子

    (二)充实工作人员

    (三)整合工作人员

    (四)激励工作人员

   二 财力资源配置机制

    (一)信访财力资源的构成

     1.正常的人员与设备支出

     2.为降低信访量的支出

     3.为“信访致贫”的信访者的救助支出

     4.与信访工作有关的其他支出

    (二)特殊疑难信访问题的化解:设立信访问题专项基金

     1.设立信访问题专项基金的目的

     2.专项基金的管理原则

     3.专项基金使用的效果*

     4.信访专项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

 结论 关于信访渠道畅通的展望

  1.理顺体制,细化机制

  2.升级技术,强化管理

  3.转变观念,内化品质

 附录

  附录1 《信访条例》(2005)

   《信访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信访渠道

    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提出

    第四章 信访事项的受理

    第五章 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附录2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2007)*

  附录3 关于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两个法规性文件”(2008)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

  附录4 完善信访体制机制的“三个意见”

   《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

   《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

   《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

  附录5 《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2014)*

   一、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二、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三、健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机制

   四、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附录6 《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2014)*

 索引

本书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采用“体制-流程-技术-机制”的分析框架,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分不同情境分析了导致信访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对畅通信访信息渠道提出了对策性建议:理顺体制与细化机制、升级技术与强化管理、转变观念与内化品质。本书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的基本参考,也可作为实践从业者的有益借鉴。

〔美〕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掠夺之手》,赵红军译,中信出版社,2004。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

〔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美〕布鲁斯·宾伯:《信息与美国民主》,刘钢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罗伯特·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韩志明、张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

〔美〕多丽斯·格拉伯:《沟通的力量》,张熹珂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日〕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何勤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美〕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美〕哈罗德·孔茨:《管理学》,黄砥石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美〕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诺伯特·维纳:《维纳著作选》,钟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刘振英译,华夏出版社,2002。

〔美〕唐·泰普斯克特等:《数字经济的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陈劲、何丹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出版公司,1999。

〔美〕唐纳德·凯特尔:《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李培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0。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班文战:《我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及其有效性分析》,《政法论坛》2010年第3期。

蔡潇彬:《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关于如何突破信访困境的新思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0。

曹康泰、王学军:《信访条例辅导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柴琳、黄泽勇:《反思信访困境、分解信访功能、建设法治国家》,《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

陈柏峰:《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法律转型时期的缠讼问题》,《中外法学》2004年第2期。

陈柏峰:《无理上访与基层法治》,《中外法学》2011年第2期。

陈丹、唐茂华:《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脱困”——日本苦情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0。

陈广胜:《将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陈继清:《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6期。

陈静溪、王玮华、戴民:《领导信访包案制度的利弊》,《党政论坛》2010年第1期。

程洁:《信访投诉纳入行政复议范围的法理论纲》,《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陈宇:《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信访条例注释本》,法律出版社,2010。

范进学:《“法学”是什么?——比较法视域中的“法学”含义诠释》,《法学论坛》2006年第4期。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高武平:《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研究》2005年第5期。

郭国松:《审视信访》,《南方周末》2003年11月13日。

郝建臻:《我国信访制度的宪法思考》,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4。

郝宇青:《当前中国“体制性迟钝”原因剖析》,《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3期。

河南省信访局:《着力加强队伍建设,高配重用信访干部》,《人民信访》2013年第1期。

胡海军:《信访工作的五大怪圈》,《党政论坛》2009年第12期。

胡中才:《古代“信访”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季卫东:《上访潮与申诉制度的出路》,《经济管理文摘》2005年第15期。

江明修:《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论》,台湾政大书城,1997。

姜洁:《在信访窗口补上群众工作“必修课”》,《人民日报》2012年3月27日。

金国华、汤啸天:《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津市信访局:《与时俱进的津市领导接访》,《人民信访》2012年第12期。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李俊:《我国信访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李慕洁:《应用信访学》,华龄出版社,1991。

李秋学:《中国古代信访制度的法律文化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

李蓉蓉:《信访与地方政府治理中的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8。

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

李文玲:《中国古代的“无讼”理念与现代“和谐”社会》,《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

林来梵、余净植:《论信访权利与信访制度——从比较法视角的一种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

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林绍光、杨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信访体制改革探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林喆:《公民基本人权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林喆:《信访制度的功能、属性及其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刘保泰:《论宪政视野中的上访权——兼析〈信访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刘东升:《和谐社会视域中的信访制度建设》,《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期。

刘晖:《公共治理模式下我国信访制度完善途径探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刘素华:《信访制度运行中的成本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

刘永华:《信访制度的法治思考》,《浙江人大》2004年第2期。

柳新元:《制度安排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安排的绩效》,《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卢学英:《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

麻宝斌、季英伟:《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策略》,《经济纵横》2009年第12期。

麻宝斌、李广辉:《行政学中层研究:寻找理论与现实的中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麻宝斌、任晓春:《使基层民主运转起来》,《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麻宝斌:《十大基本政治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麻宝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马斌:《组织创新、权力重组与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毛淑梅:《新时期信访工作创新机制对策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莫于川、田文利:《信访制度改革新思路》,《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潘克森:《试论信访协调的特性》,《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秦小建:《压力型体制与基层信访的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

清华大学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学习月刊》2010年第23期。

任剑涛:《信访制度是否适应时代潮流》,《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期。

任礼光:《行政信访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3。

孙宝珩:《先秦时期信访活动初探》,《信访》1990年第1期。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人民出版社,2000。

孙立平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谭波:《论我国中央与地方行政信访分权体制的完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汤啸天:《信访制度的改革与社会稳定》,《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唐皇凤:《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田文利、李海波:《现代信访制度之双向重构》,《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原则的承接性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田先红:《息访之道》,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童之伟:《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现代法学》2011年第1期。

王金瑛:《人大信访“贵阳模式”及启示》,《人大研究》2004年第11期。

王浦劬:《以治理的民主实现社会民生——对于行政信访的再审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王浦劬:《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政治属性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王学军:《中国当代信访工作制度》,人民出版社,2012。

王学军:《中国信访体制的功能、问题和改革思路》,《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王亚南:《社会稳定机制中的信息流通——信访制度变迁的管理功能和民主功能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1期。

魏礼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2)No.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吴超:《新中国六十年信访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1期。

吴江:《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思想》,《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

吴深:《信访权——信访法治化的逻辑起点》,《人民信访》2002年第12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的困境》,《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肖萍:《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政法论丛》2006年第6期。

肖唐镖:《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2003)》,《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年第2期。

谢天长:《信访:过滤纠纷过程和压力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徐晓林:《“数字城市”:城市政府管理的革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许志永、郭玉闪、李英强:《宪政视野中的信访治理》,《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3期。

杨福忠:《论法治视野下信访功能的定位》,《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杨海坤:《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杨燕伟:《信访制度的法学透视》,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4。

杨长泉:《对领导接访工作面临问题的思考》,《人民信访》2012年第12期。

叶常林:《非政府组织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叶常林:《信息技术在权力监督中的作用》,《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1期。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

尹利民、黄成华:《当前我国信访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尹利民:《“分类治理”:国家信访治理中的偏好及其限度》,《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

应星:《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演变》,《山东人大工作》2004年第1期。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于建嵘、单光鼎:《群体性事件应对与社会和谐》,博客中国,2008年12月27日。

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凤凰周刊》2004年第32期。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于慎鸿:《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湛中乐、苏宇:《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张铎:《中国信访制度研究》,华夏出版社,2012。

张海涛、李雅静:《合理情绪治疗介入信访工作案例》,《人民信访》2012年第11期。

张勤、刘晶:《缺位、越位和本位:多元纠纷解决视野下的行政信访》,《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6期。

张清:《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

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张炜:《“和谐使者”——基层信访中社会稳定的基石》,《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信访状况研究报告》,博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8。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7。

张永和、张炜:《临潼信访:中国基层信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赵慧军:《管理沟通——理论、技能、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赵凌:《新信访条例是否带来新一轮信访洪峰》,《南方周末》2005年1月20日。

赵树凯:《从信访制度看农村社会稳定机制》,载《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常德,2009。

郑朝权、雷鸣:《建立律师介入依法信访机制,为促进和谐稳定服务》,《辽宁法治研究》2008年第1期。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组:《从“中转站”到“终点站”的信访实践》,《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3期。

《中国基层信访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基层信访问题研究报告——以西安市临潼区信访状况为例》,《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3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访分会:《信访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周定财、白现军:《善治目标下的我国信访制度改革》,《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周雪光:《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周占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新世纪信访工作新局面》,《人民信访》2001年第10期。

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信访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朱镕基:《朱镕基同志在接见第四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办通报》1995年第22期。

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邹守卫:《信访工作概论》,南方出版社,2007。

左卫民、何永军:《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Appleby,Paul H. 1949.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Bentley,Arthur. 1949.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Evanston:Principia Press of Illinois.

Bernstein,Thomas P.,and Xiaobo Lü. 2003.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g,Bruce L.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For the Social Sciences. Massachusetts:Allyn and Bacon Press.

Cai,Yongshun. 2004. “Managed Particip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9:425-451.

Harvey,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Blackwell.

Hagen,Inguun. 1997. “Communicating to an Ideal Audience:News and the Notion of an ‘Informed Citize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4:405-419.

Janis,Irving L. 1972. Victims of Groupthink: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i Lianjiang,and Kevin O’Brien. 1996.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 22:28-61.

Luehrmann,Laura M. 2003. “Facing Citizen Complaints in China.” Asian Survey 43:845-866.

Meyer,John W.,and Brian Rowen. 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340-363.

Minzner,Carl F. 2006. “Xinfang:An Alternative to Formal Chinese Legal Institution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2:103-179.

O’Brien,Kevin J.,and Lianjiang Li,2004. “Suing the Local State: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Rural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51:76-96.

Palmer,Michael. 2006. “Controlling the State?Medi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ransnational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6:165-187.

Report of the 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99th Congress 2nd Session. 1986.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llenger Accident. 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ils,Eva. 2005. “Land Disputes,Rights Assertion and Social Unrest in China.”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19:235-283.

Parsons,Talcott. 1960.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 GlencoeⅢ.:Free Press.

Scott,James C.,1985. 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Tilly,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Random House.

Thompson,James D.,1967. Organization in Action. New York:Mc Graw-Hill Inc.

Thireau,Isabelle,and Linshan Hua. 2003. “The Moral Universe of Aggrieved Chinese Workers:Workers’ Appeals to Arbitration Committees and Letters and Visits Offices.” The China Journal 50:83-103.

Tilly,Charles. 2008. Contentious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lson,Wooddrow. 1941. “The Study of Admin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2:19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