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12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Mentality of China (2017)

SSAPID:101-8750-0685-63
ISBN:978-7-5201-177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阶层与获得感”为主题,分为三部分,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部分,分别从主观社会阶层、主客观社会地位和自我类别化视角扩展社会阶层研究;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部分,尝试探讨公众的风险认知、死亡态度和创业心态;网民社会心态部分以房价和网络民族主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了网民社会心态,描绘了澳门网民的社会心态特征,揭示了城市网民在微博上的房价关注度与城市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关联。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心态蓝皮书
作 者: 王俊秀 陈满琪
编 辑:张媛;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摘要

 法律声明

 本书作者

 社会心态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子库介绍

 Contents

 本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战略合作单位

 Ⅰ 总报告

  B.1 关注阶层心态,提高民众获得感*

   一 当前社会心态基本特点

    (一)社会心态测量方法

     1.数据来源

     2.社会心态测量

    (二)主观社会阶层

     1.主观社会阶层分布

     2.主观社会阶层与社会预期

     3.自我类别化

    (三)社会需要和动机

    (四)社会认知

     1.幸福感

     2.安全感

     3.社会公平感

     4.社会支持

     5.社会信任

     6.国家认同

    (五)社会情绪

    (六)社会价值观

    (七)社会行动

   二 获得感及其相关因素

    (一)获得需求

    (二)获得感

    (三)获得感影响因素

   三 基于社会心态特点的政策建议

    (一)关注阶层心态,把握社会心态走向

    (二)满足社会需求,引导积极社会动机

    (三)研究社会认知,凝聚社会力量

    (四)疏解社会情绪,促进社会治理

    (五)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民众获得感

 Ⅱ 社会阶层与幸福感

  B.2 城市居民主观社会阶层特点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测量工具

     1.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测量

     2.主观社会阶层测量

     3.城市等级划分

   三 研究结果

    (一)主观社会阶层的基本特点

    (二)传统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与主观社会阶层

     1.受教育程度与主观社会阶层

     2.职业与主观社会阶层

     3.收入与主观社会阶层

    (三)住房与主观社会阶层

     1.自有住房和主观社会阶层

     2.居住社区和主观社会阶层

    (四)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社会阶层的关系

   四 讨论与结论

    (一)目前主观社会阶层趋于中层认同,但阶层预期呈现向上偏移趋势

    (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社会阶层,但较少影响阶层预期

  B.3 社会参与现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分布情况的描述分析

    (三)调查工具

     1.社会参与意愿和经历

     2.客观社会地位

     3.主观社会地位

    (四)数据处理

   三 研究结果

    (一)社会参与意愿和经历在测量题目上的独立性检验

     1.不同领域中社会参与意愿的一般状况

     2.不同领域中社会参与经历的一般状况

    (二)社会参与意愿和参与经历的趋势对比

    (三)社会参与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一般特征

     1.社会参与在性别上的差异

     2.社会参与在年龄上的差异

     3.社会参与在户口类型上的差异

     4.社会参与在就业类型上的差异

     5.社会参与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6.社会参与在收入上的差异

    (四)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1.主客观社会地位各指标对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

     2.主客观社会地位各指标对社会参与经历的影响

     3.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

     4.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社会参与经历的影响

    (五)小结

  B.4 自我类别化及其对群际冲突判断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分布情况的描述分析

    (三)调查工具

     1.自我类别化

     2.群际冲突

    (四)数据处理

   三 研究结果

    (一)个体自我类别化的概况

    (二)人口学特征对自我类别化的影响

     1.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穷人或富人的影响

     2.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干部或群众的影响

     3.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城里人或乡下人的影响

     4.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雇主或雇员的影响

     5.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影响

     6.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高学历者或低学历者的影响

     7.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的影响

     8.人口学特征对类别化为当地人或外地人的影响

    (三)自我类别化对群际冲突判断的影响

    (四)自我类别化对群际冲突判断的预测作用

   四 讨论与结论

    (一)个体具有将自身类别化为较为弱势群体的倾向

    (二)自我类别化影响对群际冲突严重程度的判断

  B.5 不同地区幸福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调查者与测量过程

    (二)测量工具

     1.主观幸福感

     2.幸福取向

    (三)数据处理

   三 研究结果

    (一)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特征

    (二)幸福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三)不同地区中幸福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华东地区

     2.华南地区

     3.华中地区

     4.华北地区

     5.西北地区

     6.西南地区

     7.东北地区

   四 讨论

    (一)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特征

    (二)幸福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三)不同地区中幸福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Ⅲ 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

  B.6 地方认同对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 文献回顾

    (一)研究背景

     1.环境风险认知及相关研究

     2.地方认同及相关研究

     3.政府信任及相关研究

     4.环境风险认知和信任的相关研究

     5.环境风险认知和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

     6.信任和地方认同相关研究

    (二)以往研究不足

    (三)问题提出

     1.理论构思

     2.研究假设

   三 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环境风险认知的关系研究

    (一)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风险认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地方认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政府信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风险认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风险认知的相关分析

     1.地方认同与风险认知的相关分析

     2.地方认同与政府信任的相关分析

     3.政府信任与风险认知的相关分析

    (三)差异分析

     1.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风险认知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2)户籍差异分析

      (3)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居住时间的差异分析

      (4)不同城市的差异分析

     2.不同信息源、不同信息一致性对政府信任影响的差异分析

    (四)政府信任在地方认同和风险认知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四 讨论

    (一)PX风险认知问卷编制的讨论

    (二)地方认同、政府信任和环境风险认知关系的讨论

     1.地方认同和政府信任的关系

     2.地方认同和环境风险认知的关系

     3.政府信任和环境风险认知的关系

    (三)人口学变量差异的讨论

    (四)信息源、信息一致性对政府信任影响的讨论

    (五)政府信任中介作用的讨论

   五 总结

    (一)结论

    (二)研究启示

  B.7 有关死亡态度的调查报告*

   一 引言

    1.死亡恐惧

    2.死亡回避

    3.死亡接纳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调查者

    (二)测验工具

     1.死亡态度量表

     2.健康状况测量

     3.安全感测量

     4.幸福感测量

   三 研究结果

    (一)死亡态度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二)死亡态度的一般特征

    (三)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比较

     1.不同代际群体的死亡态度比较

     2.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死亡态度比较

     3.不同宗教信仰群体的死亡态度比较

     4.健康状况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5.安全感与死亡态度

     6.主观幸福感与死亡态度

   四 讨论

    (一)年龄与死亡态度

    (二)宗教信仰与死亡态度

    (三)其他因素与死亡态度

    (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五)应重视死亡教育

  B.8 2016~2017年创业心态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测量

     1.创业意向

     2.创业能力

      (1)创新自我效能感

      (2)创业风险感知

      (3)日常创新行为

      (4)创业基本能力

     3.创业环境

   三 结果分析

    (一)创业意向

     1.创业成功可能性评价

     2.创业原因

     3.创业类型

     4.创业人群的创业成功评价

     5.创业人群对成功创业的归因

     6.非创业人群的创业倾向

    (二)创业能力

     1.创新自我效能感

     2.日常创新行为

     3.创业风险感知

     4.非创业人群的创业失败承受能力

     5.非创业人群的创业基本能力

    (三)创业环境

     1.创业环境评价

     2.理想创业地区选择

     3.创业人群的创业行业选择

     4.创业人群最大创业困难

     5.创业人群最为担忧的问题

     6.非创业人群对创业政策的了解

   四 讨论和结论

    (一)只有二成的创业者认为自己创业成功,少于上年的三成。男性和女性创业者对创业成功的评价不存在统计上的差异,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和38岁以上的创业者更为积极地肯定自己的创业成就,认为自己的创业是成功的

    (二)非创业人群的创业倾向和上年持平,变化不大。男性比女性的创业倾向更强;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倾向越强;29~38岁年龄段的创业倾向最强

    (三)创业人群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日常创新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创业人群,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群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四)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接近上年,但相比非创业者,创业者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更为积极

 Ⅳ 网民社会心态

  B.9 中国城市网民的房价关注度研究

   一 引言

   二 数据与方法

    (一)微博数据

     1.城市名单

     2.数据抓取

     3.指标构建

    (二)城市其他数据

   三 研究结果

    (一)中国城市网民房价关注度概况

    (二)地区房价关注度的影响因素

   四 结语

  B.10 国际冲突引发的网络民族主义多元主体共振*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一)网络民族主义及其话语实践

    (二)话语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三 事件梳理与数据采集

   四 研究发现

    (一)媒体微博与名人微博主导了南海争端事件的讨论

    (二)南海争端事件中网络民族主义话语策略

     1.使用隐喻,将国家间的冲突形象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2.使用话题标签、流行语,便于发起网络动员

     3.诉诸阴谋论、动机论,将中菲冲突扩至中美日澳冲突框架下

     4.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框架共振

     5.消费民族主义借机营销

   五 结论和讨论

    (一)基于特殊事件的网络民族主义和常态舆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二)区别以表演、发泄为诉求的网络民族主义和以影响现实政治为诉求的网络民族主义

  B.11 澳门公众新媒体使用与社会心态调查研究*

   一 引言

   二 新媒体使用现状

    (一)网络新媒体的使用时间

    (二)新媒体使用动机

     1.总体使用动机:工作学习、购物、社交交友、自我表达

     2.不同人群的使用动机差异

      (1)性别:女性使用新媒体满足购物、工作学习需求的程度更高

      (2)年龄:购物需求上的差异最大,社交交友需求差异最小

      (3)学历:在满足工作学习需求方面差异最大,自我表达方面差异最小

   三 社会问题关注度

    (一)对全国性议题的关注

    (二)对本地性议题的关注

   四 社会感受

    (一)安全感

    (二)幸福感

    (三)被剥夺感

    (四)社会参与感

   五 价值观

    (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澳门公众中开始显现

    (二)年龄越低,越倾向于认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三)学历越高,越认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理念

   六 社会认同度

    (一)澳门认同度

     1.年龄越大,对澳门的认同度越高

     2.非澳门本地人关心澳门未来的前景,但在澳门长期工作、定居的意愿有待提升

     3.月收入2万元及以上的受访人群对澳门认同度较高

    (二)内地认同度

    (三)香港认同度

   七 总结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年度研究成果《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第六本。本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战略合作单位为智媒云图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本书主题是社会阶层与获得感,具体细分为社会阶层与幸福感、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以及网民社会心态三大部分。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部分,分别从主观社会阶层、主客观社会地位和自我类别化视角扩展社会阶层研究。本书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当前的社会阶层认同以中层偏下为主,倾向于将自我类别化为弱势群体,对于未来和下一代的社会阶层预期较高。客观社会地位与主观社会阶层关系紧密,对阶层预期影响较小,并无法完全影响人们的自我类别化。主客观社会地位负向预测社会参与意愿,正向预测社会参与经历。当个体将自身类别化为优势地位群体时倾向于低估群际冲突严重程度,当类别化为弱势地位群体时倾向于高估群际冲突严重程度。在幸福感获得上,追求投入取向的幸福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意义取向次之,享乐取向最低。社会认知与创新创业部分,尝试探讨公众的风险认知、死亡态度和创业心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和项目相关的城市,地方认同水平越高,政府信任度越高,环境风险认知度越低。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有所减少;对于死亡的中性接纳有所提高,宗教信仰对于死亡态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死亡的接纳上。幸福感程度更高的个体对死亡的逃避性接纳和趋向性接纳程度均较低,对死亡的中性接纳程度更高。就创业心态来看,仅两成以上创业者认为自己创业成功,创业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日常创新行为得分以及对创业环境的评价显著高于非创业者。网民社会心态部分以房价和网络民族主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了网民社会心态,描绘了澳门网民的社会心态特征,揭示了城市网民在微博上的房价关注度与城市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关联。国际冲突对网民心态的影响已超越单纯民族主义情绪下的社会动员,变成多元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过程。

李原:《不同目标追求对幸福感的影响》,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中国尚未进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阶段》,《人民论坛》2013年第27期。

王俊秀:《居民需求满足与社会预期》,《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王俊秀:《满足合理社会流动预期,促进社会持续发展》,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张海东、杨城晨:《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5期。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Diener E.,Emmons R. A.,Larsen R. J.,Griffin S.,“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985).

Kasser T.,Ryan R.M.,“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2(1996).

Ryan R. M.,Deci E.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55(2000).

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观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范晓光、陈云松:《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4期。

冯仕政:《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高勇:《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社会》2013年第33期。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1期。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强:《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李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应小萍:《居民生活压力感:城市比较研究》,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张海东、杨城晨:《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5期。

赵延东:《“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Adler,N. E.,Epel,E. S.,Castellazzo,G.,et al.,“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 19(2000).

Andersen,Robert,and J. Curtis,“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Economic Inequality on Class Identification:Evidence from 44 Countries”,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 Mobility,30(2012).

Cantril,H.,“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Journal of Abnormal & Social Psychology,38(1943).

Hodge,Robert W.,D. J. Treiman,“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Statu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3(1968).

李路路、王宇:《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阶层认知与政治意识》,《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孙中伟、黄时进:《“中产”更环保吗?城市居民的低碳行为及态度——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人口与发展》2015年第3期。

谭旭运:《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社会信任心态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王锡锌:《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杨宜音、王俊秀:《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Caínzos M,Voces C.,“Class Inequalities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ath of Class’ Debate”,International Sociology,25(2010).

Vassar Lynn S.,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a Metropolitan Area: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Ph.D. diss.,University of Illinois,1978.

Verba S.,Schlozman K. L.,Brady H.,Nie N. H.,“Race,Ethnicity and Political Resources: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3(1993).

Wandersman A.,Florin P.,Friedmann R.,et al.,Who Participates,who Does not,and Why?An Analysis of Voluntary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rael,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7.

陈光金:《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观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高勇:《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社会》2013年第33期。

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社会》2007年第4期。

吴莹:《文化会聚主义与多元文化认同》,载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9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陈哲熙、林凯:《从十八大看国民“幸福感”》,《学理论》2013年第15期。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

叶南客、陈如、饶红、许益军、董淑芬:《幸福感、幸福取向: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终极目标与深层战略——以南京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Diener,E.,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1985).

Diener,E. and Fujita,F.,“Social Comparis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in B. P. Buunk and F. X. Gibbons,eds.,Health,Coping,and Well-being: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7.

Peterson,C.,Park,N.,and Seligman,M.E.P.,“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the Full Life Versus the Empty Life”,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6(1)(2005).

Seligman,M.E.,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Simon and Schuster,2004.

Seligman,M.E. and 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5(1)(2000).

卜玉梅:《风险分配、系统信任与风险感知——对厦门市幼儿家长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9。

陈海嵩:《风险社会中的公共决策困境——以风险认知为视角》,《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第1期。

董才生:《信任本质与类型的社会学阐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段红霞:《跨文化社会价值观和环境风险认知的研究》,《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贵永霞:《农民工的地方认同与城市依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

黄荣贵、孙小逸:《社会互动、地域认同与人际信任——以上海为例》,《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李纾、刘欢、白新文、任孝鹏、郑蕊、李金珍等:《汶川“5·12”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科技导报》2009年第3期。

廉莲:《环境风险感知的心理距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风险认知的结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心理科学》2006年第2期。

罗佳:《论微博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理论导刊》2012年第3期。

曲瑛德、陈源泉、侯云鹏、黄昆仑、康定明:《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调查Ⅰ: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与风险的认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佘升翔、陆强、王振全:《环境风险知觉的空间折扣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2期。

沈鸿、孙雪萍、苏筠:《科技信任、管理信任及其对公众水灾风险认知的影响——基于长江中下游的社会调查》,《灾害学》2012年第1期。

熊美娟:《政治信任测量的比较与分析——以澳门为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期。

杨奕、吴建平:《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心理学进展》2013年第4期。

于清源、谢晓非:《环境中的风险认知特征》,《心理科学》2006年第2期。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张海燕、葛怡、李凤英、杨洁、毕军:《环境风险感知的心理测量范式研究述评》,《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第1期。

张美华、苏筠、钟景鼐:《区域减灾能力信任与公众水灾风险认知——基于社会调查及分析》,《灾害学》2008年第4期。

赵泉民:《论转型社会中政府信任的重建——基于制度信任建立的视角》,《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周红、葛夏:《地方政府公信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领导科学》2012年第8期。

周萍入、齐振宏:《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与生态风险认知实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周应恒、卓佳:《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基于三聚氰胺事件下南京消费者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2期。

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9期。

Bos,Kees Van Den,and E. A. Lind.,“Uncertainty Management by Means of Fairness Judgments”,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4(2002).

Bradbury,Judith A.,et al.,“Trus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Risk Policy Issues”,Social Trust and the Management of Risk,1999.

Burt,R. S.,Knez,M.,“Kinds of Third-party Effects on Trust”,Rationality & Society,7(3)(1995).

Carrus,Giuseppe,M.Bonaiuto,and M.Bonnes,“Environmental Concern,Regional Identity,and Support for Protected Areas in Italy”,Environment & Behavior,37.2(2005).

Chow,Kenny,and M.Healey.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First-year Undergraduates 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Home to Univers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8.4(2008).

Dan,Van Der Horst,“NIMBY or Not?Exploring the Relevance of Loc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Voiced Opinions in Renewable Energy Siting Controversies”,Energy Policy,35.5(2007).

Dan,Venables,et al.,“Living with Nuclear Power:Sense of Place,Proximity,and Risk Perceptions in Local Host Communit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2.4(2012).

Dinesen,Peter Thisted,“Upbringing,Early Experiences of Discrimin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Explaining Generalised Trust among Immigrants in Denmark”,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33.1(2010).

Ufkes,Elze G.,et al.,“Urban District Identity as a Common Ingroup Identity:The Different Role of Ingroup Prototypicality for Minority and Majority Group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2.6(2012).

D.Gefen,V.Srinivasan Rao,and N. Tractinsky,“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rust,Risk and their Electronic Commerce:the Need for Clarifications”,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IEEE,2003:10.

Helmer,J.R.C,Hip Hop’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and Identity,Doctoral dissertation,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2015.

Hernández,Bernardo,et al.,“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Natives and non-nativ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7.4(2007).

Jorgensen,Bradley S.,and R.C.Stedman,“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L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1.3(2001).

Kate Burningham,and Diana Thrush,“Pollution Concerns in Context:a Comparison of Local Perceptions of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Living Close to a Road and a Chemical Factory”,Journal of Risk Research,7.2(2004).

Kyle,Gerard,A. Graefe,and R. Manning,“Test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Environment & Behavior,37.2(2005).

Lalli,Marco,“Urban-related Identity:Theory,Measurement,and Empirical Finding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2.4(1992).

Lazo,J.K.,J.C.Kinnell,and Ann Fisher,“Expert and Layperson Perceptions of Ecosystem Risk”,Risk Analysis,20.2(2000).

Huang,Lei,et al.,“How Do the Chinese Perceive Ecological Risk in Freshwater Lakes?” Plos One,8.5(2013).

Lind,E.A.,“Fairness Heuristic Theory:Justice Judgments as Pivotal Cognitions in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Advances in Organizational Justice,2001.

Lima,Maria Luisa,“On the Influence of Risk Perception on Mental Health:Living Near an Incinerator”,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4.1(2004).

Maria Luísa Lima,and Sibila Marques,“Towards Successful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Follow-up:a Case Study of Psychosocial Monitoring of a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in the North of Portugal”,Impact Assessment & Project Appraisal,23.3(2005).

Marcouyeux,Aurore,Fleury-Bahi,Ghozlane,“Place-Identity in a School Setting:Effects of the Place Image”,Environment & Behavior,43.3(2011).

Miller,A. H.,and Listhaug,O.,“Political Parties and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a Comparison of Norway,Sweden and The United States”,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3(1990).

Nielsen-Pincus,Max,et al.,“Predicted Effects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n a Northern Ldaho Landscape Under Alternative Growth Management and Land Protection Policies”,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94.3(2010).

Parkhill,Karen A. et al.,“From the Familiar to the Extraordinary: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Risk When Living with Nuclear Power in the UK”,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35.1(2010).

Proshansky,Harold M.,“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Environment & Behavior,10.2(1978).

Proshansky,Harold M.,A. K. Fabian,and R. Kaminoff,“Place-identity: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1(1983).

Ross,V.L.,K.S.Fielding,and W. R. Louis,“Social Trust,Risk Perceptions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Recycled Water:Testing a Social-psychological Mode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37.4(2014).

Siegrist,M.,G. Cvetkovich,and C. Roth,“Salient Value Similarity,Social Trust,and Risk/Benefit Perception”,Risk Analysis,20.3(2010).

Skitka,Linda J.,and E. Mullen,“The Dark Side of Moral Conviction”,Analyses of Social Issues & Public Policy,2.1(2002).

Paul Slovic,Baruch Fischhoff,and Sarah Lichtenstein,“Rating the Risks”,Environment Science &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1.3(1979).

Slovic,P.,“Perception of Risk”,Science,236.4799(1987).

Stedman,R.C.,“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Place:Predicting Behavior from Place-based Cognitions,Attitude,and Identity”,Environment & Behavior,34.5(2002).

Stephen C. Whitfield,et al.,“The Future of Nuclear Power:Value Orientations and Risk Perception”,Risk Analysis,29.3(2009).

Tyler,Tom R.,“Trust and Law Abidingness:A Proactive Model of Social Regulation”,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boston University.school of Law,81.2(2001).

Tyler,Tom R.,and E.A.Lind,“A Relational Model of Authority in Groups”,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5.2(1992).

Wakefield,S. E.,et al.,“Environmental Risk and(re)Action:Air Quality,Health,and Civic Involvement in an Urban Industrial Neighbourhood”,Health & Place,7.3(2001).

Williams,Michele,“In Whom We Trust:Group Membership as an Affective Context for Trust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6.3(2001).

Zhang,Xuan,and L.Wu,“The Mechanism of Trust in Risk Research:Symmetry or Asymmetry?”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36.6(2013).

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雷明、迪金森:《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第八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陆杰华、张韵:《转型期中国死亡社会学的思考:现状、进展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

韦庆旺、周雪梅、俞国良:《死亡心理:外部防御还是内在成长?》《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2期。

周宏岩、王伟、徐洁:《大学生死亡态度的调查研究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1期。

Feifel,H.,“Older Persons Look at Death”,Geriatrics,11(1956).

Feifel,H.,“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Some Normal and Mentally Ill Populations”,In Feifel(Ed.),The Meaning of Death. New York:McGraw-Hill,1959.

Frankl,V.E.,The Doctor and The Soul,New York:Knopf,1965.

Gesser,G.,Wong,P.T. & Reker,G.T.,“Death Attitude Across the Life-spa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Profile(DAP)”,Omega,18(2)(1987).

Kastenbaum,R.J.,Death,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11v.),Routledge,2012.

Kubler-Ross E.,On Death and Dying,New York:Macmillan,1969.

Lester,D. Templer,D.I. & Abdel-Khalek,A.,“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Death Anxiety:A Brief Note”,Omega,54(2006-2007).

Neimeyer,R.A.,Moser,R. & Wittkowski,J.,“Assessing Attitudes toward Dying and Death:Psycholmetric Considerations”,Omega,47(2003).

Neimeyer,R.A.,Wittkowski,J. & Moser,R.,“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Death Attitudes:An Overview and Evaluation”,Death Studies,28(2004).

Russac,R.,et al.,“Death Anxiety across the Adult Years:An Examination of Age and Gender Effects”,Death Studies,31(2007).

Twelker,P.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Anxiety,Sex,and Age”,http://www.tiu.edu/death-anxiety.htm,2004.

Wong,P.T.,Reker,G. & Gesser,G.,“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In Neimeyer,R.A.(Eds),Death Anxiety Handbook,New York:Taylor & Francis,1994.

鲍春雷:《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中国劳动》2016年第9期。

程玉洁:《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2。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2期。

高建、邱琼:《中国创业活动评述——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中国人才》2003年第8期。

高建:《中国的创业活动更趋活跃——来自2006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的分析》,《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第9期。

谷海洁、刘成城、李纪珍:《女性创业进入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创业合法性的调节作用——基于GEM(2013)数据》,《技术经济》2016年第5期。

顾远东、彭纪生:《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1期。

郭清秀、张颖、曹婷婷:《文科大学生创业心态培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隋杨、陈云云、王辉:《创新氛围、创新效能感与团队创新:团队领导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2年第2期。

谭远发、邱成绪:《中国创业十年变迁及其政策研究——基于全球创业观察视野》,《中国劳动》2013年第10期。

杨晶照、杨东涛、赵顺娣等:《工作场所中员工创新的内驱力: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9期。

应小萍:《心理安全视角的女性创业心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Bandura,Albert,“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84.2(1977).

Bryman,Alan,and Duncan Cramer,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1990).

Carson,Shelley H.,Jordan B. Peterson,and Daniel M. Higgins,“Reliability,Validity,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Questionnaire”,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7.1(2005).

Gartner,William B.,ed,“Handbook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The Process of Business Creation”,Sage,2004.

Maes,Johan,Hannes Leroy,and Luc Sels,“Gender Differences i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 TPB Multi-group Analysis at Factor and Indicator Level”,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32.5(2014).

Tierney,Pamela,and Steven M. Farmer,“Creative self-efficacy: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5.6(2002).

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潭、贺雯:《高房价压力下的城市青年心理焦虑及其调适》,《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

董倩、孙娜娜、李伟:《基于网络搜索数据的房地产价格预测》,《统计研究》2014年第10期。

李强、王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四个世界》,《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

李强:《试分析国家政策影响社会分层结构的具体机制》,《社会》2008年第3期。

沈悦、刘洪玉:《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1995~2002年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杨树新、董纪昌、李秀婷:《基于网络关键词搜索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张志胜:《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阙如与重构》,《城市问题》2011年第2期。

赵丽丽、焦继文:《房价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3期。

Englund,P.,Ioannides,Y. M.,“House Price Dynamics:An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6(2)(1997).

Jeanty,P. W.,Partridge,M. & Irwin E.,“Estimation of a Spatial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Housing Price Dynamic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40(5)(2010).

Lu,X.,Li,P. & Chen,J.,Blue Book of China’s Society:Society of China Analysisand Forecast,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in Chinese),2013.

Oikarinen,E.,“Interaction between Housing Prices and Household Borrowing:The Finnish Case”,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33(4)(2009).

Li,S.,et al.,“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Housing Prices in China:A Big Data Perspective”,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 Policy,10(3)(2016).

Shiller,R. J.,“Understanding Recent Trends in House Prices and Home Ownership”,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

Tausczik,Y. R.,Pennebaker,J. W.,“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Words:LIWC and Computerized Text Analysis Methods”,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29(1)(2010).

Zhang,Y.,Hua,X.,Zhao,L.,“Exploring Determinants of Housing Prices:A Case Study of Chinese Experience in 1999–2010”,Economic Modelling,29(6)(2012).

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民族、战争与恐怖主义》,赵旭东等译,载《社会学(下)》(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安珊珊、杨伯溆:《中日BBS论坛中涉日议题的网络民族主义呈现》,《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

陈岳芬:《深刻理解“话语研究”——梵·迪克〈话语研究——多学科导论〉解读》,《新闻大学》2016年第1期。

丁和根:《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1期。

甘莅豪:《媒介话语分析的认知途径: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8期。

葛素华:《国内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现状与问题》,《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4期。

黄煜、李金铨:《90年代中国大陆民族主义的媒体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年第50期。

李红梅:《如何理解中国的民族主义?:帝吧出征事件分析》,《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刘国强:《作为互动仪式的网络空间集体行动》,《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刘海龙:《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现代传播》2017年第4期。

刘军宁:《民族主义四面观》,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6810.html,2005年5月17日。

刘立华:《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

孟建、孙祥飞:《“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基于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的数据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1期。

闵大洪:《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年第3辑。

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

沈国麟、王倩:《利益冲突和观念落差:“中菲南海冲突”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及其“二次传播”效果》,《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2期。

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王洪喆、李思闽、吴靖:《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制研究》,《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王玉玮、董天策:《民族主义:当代中国传媒的一种话语实践》,《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王喆:《“今晚我们都是帝吧人”:作为情感化游戏的网络民族主义》,《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熊慧:《新民族主义媒体话语的社会历史分析1990—2008》,《传播与社会学刊》2014年第28期。

徐志明:《从“69圣战”事件看我国网络民族主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杨国斌:《引言:英雄的民族主义粉丝》,《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叶淑兰:《南海问题的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的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2期。

Anderson,B.,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2nd Ed),London,UK:Verso,1991.

Prasenjit Duara,“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0(1993).

Lakoff,G.,Johnsen,M.,Metaphor We Live by,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Shih-Diing Liu,“China’s Popular Nationalism on the Internet:Report on the 2005 Anti-Japan Network Struggles”,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7(2006).

Jack Linchuan Qiu,“The Changing Web of Chinese Nationalism”,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2(2006).

Rick Kosterman,Seymour Feshbach,“Toward a Measure of Patriotic and Nationalistic Attitudes”,Political Psychology,10(1989).

Sun,W.N.,“Media Events or Media Stories?Time,Space and Chinese(Trans)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4(2001).

Zhao,S.S.,“China’s Pragmatic Nationalism:Is It Manageabl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9(2005).

易研网络研究实验室及澳门大学:《澳门互联网使用现状统计报告》,http://manetic.org/phocadownload/2010/r10cn.pdf,201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2017。

吕小康、张慧娟:《医患社会心态测量的路径、维度与指标》,《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马向真:《基于人口学变量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心态观察》,《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许燕、王砾瑟:《北京和香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4期。

杨洁:《甘肃居民的社会心态:基于2010CSSC的实证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S2期。

杨宜音、王俊秀:《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严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应小萍:《灾难情境下的社会心态研究——“生物-心理-社会”研究思路与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简 介:本书分为五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在社会情绪部分,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