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5 !

参考文献

172

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图书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net-mediated public sentiment

SSAPID:101-8739-3900-70
ISBN:978-7-5097-388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视域融合的研究理念下,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全书勾勒了网络社会的全新图景,系统阐释了网络舆情的结构性特征和动态发展过程,揭示了网络舆情存在的脆弱性和风险,并提出了网络舆情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路径。全书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对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的关怀,对建立网络舆情良性运行机制的倡导。关于构建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体系的设想,更体现出作者在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社会学本土化的建设性探索。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春华
编 辑:王玮;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序言

 第一章 网络社会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舆情

  第一节 网络社会理论的脉络

   一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二 “第三次浪潮”的冲击

   三 “信息社会”的诞生

   四 “网络社会”的崛起

  第二节 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议题

   一 议程设置

   二 “沉默的螺旋”

   三 “蝴蝶效应”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与网络舆情

   一 互联网的社会学意义

    (一)互联网的再认识

     1.在互联网上,每一个网络使用者,通常都以ID账号或匿名出现,个人可以隐匿部分甚至全部在真实世界中的身份。个人因此丝毫不用担心其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和生活会对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活和行为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2.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空间,任何信息可能来自任何节点,如卡斯特所说,“网络是去中心化的,而且还共同分享着做决定的权力”

     3.网络社会中“个人-群体”的关系与以往社会不同,群体中个人的“归属感”消失了。因为群体无法对其成员的资源进行支配,进而无法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干预,他参加或不参加群体活动,群体都无法对其实施控制

    (二)互联网带来的舆情特征变迁

     1.时间与空间的压缩:网络舆情的全球化趋向

     2.解读者与传播者:人人都是舆情制造者

     3.从技术革命到社会革新:网络舆情的技术性特征

   二 网络社会的结构特征

    (一)“虚拟”与现实互构的公共空间

    (二)行为与身份互动的网络分层

    (三)媒介与镜像下的社会事实

    (四)网络空间与舆论信息生产

   三 网络舆情的社会学反思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结构

     1.结构与再结构

     2.空间与时间

     3.规范与秩序

     4.政治与权力

     5.交换与消费

    (二)网络舆情研究的困境

     1.理论话语的混沌与模糊

     2.理论基础的技术倾向

     3.理论体系的缺失

     4.本土化理论的滞后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建构背景

  第一节 多样的网络文化

   一 网络社会的文化特质

    (一)网络是一种文化

    (二)网络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构

     1.两种文化价值从隔离到包容

     2.两种符号话语从对立到互补

     3.两种实践取向从区分到同一

     4.两种需求功能从竞争到共意

    (三)网络社会文化规则的非对等性

   二 网络文化的互动

    (一)网络文化多元共存与碰撞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三)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日益凸显

     1.网络话语对传统话语体系的冲击

     2.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干预

     3.网络行政对传统行政方式的补充

     4.网络媒体对传统传播格局的挑战

   三 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信息文化的凸显

    (二)大众文化的狂欢

    (三)本我文化的溢出

    (四)精英文化的独舞

    (五)草根文化的异军突起

  第二节 复杂的网络社会

   一 网络社会中的生活场景

    (一)身份:去边缘化与“可能的自我”

    (二)交往:在场与缺场的互动

    (三)社区:“虚拟”与真实的存在

    (四)媒介:传播方式的变迁

    (五)在线:新的生活方式

   二 网络社会结构的群体化与阶层化

    (一)网络群体化与分层化

    (二)群体化与分层化的主要领域

    (三)网络的群体化与分层化特点

   三 丰富的网络互动工具

    (一)自媒体之一:博客

    (二)自媒体之二:微博

    (三)自媒体之三:论坛

    (四)自媒体之四:播客

  第三节 网络政治的图像

   一 网络政治:核心概念及其意义

   二 网络政治的新动态

   三 网络政治图景

    (一)网络民意与网络问政

    (二)政治参与与“民主鸿沟”

    (三)网络政治与舆情热点

  第四节 模糊的网络边界

   一 网络边界:分离的“孤岛”还是扁平的世界

    (一)从网络安全看技术边界

    (二)从网络谣言看自由边界

    (三)从知识产权看信息边界

    (四)从网络舆情看国家边界

   二 网络边界的“瓦解”

    (一)网络文化:边界的模糊性

    (二)网络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三)网络经济:实体与虚拟的融合

    (四)网络舆论:参与的混沌性

   三 “世界是平的”

 第三章 网络舆情的结构与过程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发生模式

   一 网络舆情的发生要素

    (一)网络舆情主体:由受众、大众到公众的转变

    (二)网络舆情客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双重转向

    (三)网络舆情本体:态度与情感

     1.态度因素

     2.情感因素

   二 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

    (二)传播学主要模式的阐释

     1.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3.两级传播模式

     4.纽科姆模式

     5.循环模式(即施拉姆模式)

     6.德弗勒模式(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

     7.韦斯利-麦克莱恩模式

     8.波纹中心模式*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动态过程

   一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一)结构化理论与网络舆情

    (二)“刺激-反应”命题与网络舆情

    (三)AGIL模型与网络舆情

   二 网络舆情的动态结构与关系

    (一)舆论群体

    (二)网络舆论群体的形成

     1.散群阶段

     2.集群阶段

     3.准群体形成

     4.舆论群体产生

    (三)交往互动

   三 网络舆情的关键节点

    (一)“舆论领袖”的引领

    (二)话语符号的强化

    (三)从众行为的作用

  第三节 网络舆情的多向延伸

   一 网络舆情对现实的回应

    (一)民生问题领域

    (二)社会道德领域

    (三)涉法涉警问题

    (四)仇官仇富问题

   二 网络与现实的互动

    (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

    (二)网上参与与网下行动

    (三)现实惯习与网络强化

    (四)网内互动与社会联动

   三 网络舆情的结果性反思

    (一)网络的群体极化

    (二)网络公共知识分子

    (三)“舆论绑架”

    (四)公共危机

    (五)舆情动员

 第四章 网络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评价

  第一节 网络社会风险

   一 网络风险的社会学解释

    (一)“风险社会”

    (二)网络社会风险及其特征

     1.网络社会风险的内涵

     2.网络社会风险的特征

    (三)网络舆情视域下的风险认知路径

   二 网络舆情风险

    (一)突发事件引发的放大效应

    (二)话语权向精英阶层高度集中

    (三)“公民社会”的陷阱

    (四)网络解构主义盛行

    (五)微博的潜在风险

  第二节 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网络舆情的主要问题

    (一)乱象横生:舆论信息的混乱与失序

    (二)多数“暴政”:网络舆论的暴力现象

    (三)“次生灾害”:不良应对的后果

    (四)“舆论依赖”:形成中的网络症候

   二 网络舆情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及问题

    (一)优劣势比较

     1.优势

     2.劣势

     3.机会

     4.挑战分析

    (二)网络舆情建设的误区

    (三)网络舆论引导的挑战

   三 网络舆情的文化动力

   四 媒体的社会责任及其伦理

    (一)新闻媒体的商业化倾向

    (二)媒体责任的缺失与新闻自由的僭越

  第三节 网络舆情评估

   一 网络舆情社会影响评价

    (一)网络舆情社会影响评价

    (二)网络舆情社会影响评价原则

    (三)网络舆情社会影响评价策略

   二 网络舆情动态监测评估

    (一)网络舆情动态监测评估的原则

    (二)网络舆情动态监测评估体系

    (三)网络舆情动态监测评估的特点

     1.稳定性与动态性结合

     2.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

     3.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结合

   三 网络舆情研判

    (一)网络思想动态研判

    (二)网络参与行为与习惯研判

    (三)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研判

 第五章 网络舆情建设

  第一节 网络舆情建设的基础

   一 文化动力:网络舆情建设的目的性基础

    (一)文化结构与网络舆情

    (二)网络舆情的文化动力及特征

    (三)网络段子与网络舆情的文化动力

   二 社会秩序:网络舆情建设的合理性基础

    (一)社会秩序与网络秩序

    (二)社会秩序与网络舆情

    (三)网络社会中的“塔西佗陷阱”

   三 国家政治:网络舆情建设的必要性基础

    (一)网络舆论监督

    (二)网络管理新理念

    (三)国际政治的需要

  第二节 网络舆情建设的优势视角和善治理念

   一 网络舆情建设及其背景

    (一)网络舆情建设的内涵

    (二)网络舆情建设的背景

     1.网络舆情的技术化能力

     2.网络舆情的媒介性放大

     3.网络舆情的裂变效应

     4.网络舆情的公共性压力

   二 优势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建设

    (一)优势视角

    (二)优势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建设及其原则

     1.网络舆情建设的基础原则

     2.建立“安全阀”机制

     3.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研判机制

     4.主动议程设置

    (三)优势视角下实践网络舆情建设的意义

   三 网络舆情建设的善治理念

    (一)舆论控制与网络善治

    (二)善治:网络舆情建设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网络舆情建设实践及其策略

   一 网络舆情建设的实践格局

    (一)网络舆情建设的实践原则

    (二)网络舆情建设的实践重点: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二 网络舆情建设的关键领域

    (一)情感建设:情感的沟通与联系

    (二)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

    (三)机构建设:第三方的监测与分析

    (四)文化建设:舆情环境的净化

    (五)社会建设:网络舆情应对的另一种回归

    (六)媒体建设:社会责任的重建

   三 政府印象管理:网络舆情建设的新命题

    (一)印象及政府印象的形成

    (二)印象管理

    (三)危机事件中政府印象管理策略

   四 网络舆情建设的政策思考

    (一)网络舆情建设的公共政策特征

    (二)构建完善网络舆情建设政策体系

     1.整合网络舆情建设资源

     2.以善治理念加强舆情引导

     3.强调政策实践的公众参与

 结语 探索“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体系

  第一节 网络舆情社会学的提出

  第二节 网络舆情社会学的“想象”及其研究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网络舆情社会学研究取向及其创新路径

  第四节 网络舆情的话语分析方法及策略

   一 跨技术与空间的立体解读

   二 多维与动态的过程分析

   三 虚拟与镜像的还原解构

   四 社会群体意义的集合与回归

A.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6。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

阿芒·马特拉等:《传播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丁德良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

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鲍德里亚:《仿真与拟像》,汪安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2008。

毕天云:《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思想战线》2001年第2期。

毕天云:《社会政策研究中文化视角兴起的知识社会学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曹劲松:《政府形象传播的舆情分析》,《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

陈劲松:《现实社会中的虚拟社区的权威达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陈力丹等:《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新闻界》2006年第2期。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

陈文江、黄少华:《互联网与社会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成伯清:《全球化与社会学想象力的拓展》,《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戴维·格伦斯:《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6。

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刘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73。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迪克摩利思:《网络民主》,张志伟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0版本。

丁和根:《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

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

多米尼克·吴尔敦:《拯救传播》,刘昶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4。

范宏雅:《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冯明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

冯鹏志:《“虚拟安全阀”:网络社会张力的根源及其调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4期。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

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 民众化转向》,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郭景萍:《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分层》,《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

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胡启勇:《文化整合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98。

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杰伊·布莱克等:《大众传播通论》,张咏华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卡普费雷:《谣言》,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志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李猛:《从“绅士”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第5期。

李培林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茜:《论消费文化与社会分层》,《中国商界》2010年第9期。

李庆广:《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网络文化》,《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林闽钢:《迈向网络时代的新社会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刘瑛、杨伯溆:《互联网与虚拟社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陆学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

马克·佩恩:《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刘庸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马新明:《新闻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的过程,网民的狂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梅松纳夫:《群体动力学》,殷世才译,商务印书馆,1997。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吴燕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彭立群:《公共领域与宽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戚攻:《网络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探索》2000年第3期。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秦麟征:《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信息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

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

石卫岩:《2003年:公共知识分子参与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记者》2004年第2期。

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孙光海:《传媒博弈论》,三联书店,2008。

孙中欣:《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2000年第8期。

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唐守廉主编《互联网及其治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陶东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2008年3月13日《社会科学报》。

特纳等:《情感社会学》,孙俊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童星:《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王焕斌:《“网络社会”:内涵及其特征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王来华:《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新视野》2004年第5期。

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王来华主编《舆情研究概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王善博:《网络精英》,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华夏出版社,2003。

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

威廉姆·奥斯维特:《哈贝马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韦恩.旺达:《大众传播理论和新闻媒体的基本情况:关于议程设置理论和“两极化”的研究》,载高晓红主编《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魏宏晋:《民意与舆论:解构与反思》,商务印书馆,2002。

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闫克文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

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的“世界主义时刻”》,原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冬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吴士余主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

西伯特等:《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

夏学銮:《网络社会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谢宝婷:《浅析网络互动内涵》,《社会》2002年第7期。

谢俊贵:《当代社会变迁之技术逻辑——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理论评述》,《学术界》2002年第4期。

谢俊贵:《当代社会风险源:特征辨识与类型分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杨帆:《网络文化的社会学思考及对策》,《前沿》2004年第1期。

叶启政:《文化优势的扩散与“中心-边陲”对偶关系》,《中国社会学刊》(台北)1974年第9期。

叶启政:《制度化的社会逻辑》,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翁秀琪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

殷晓蓉:《话语分析:如何为媒介社会语言实践提供说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于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汇》,华夏出版社,2001。

约翰·厄里:《全球复杂性》,李冠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18期。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张其学:《媒介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当代形态》,《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张毓强:《传播学十年:阐释与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万里、王菲:《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21世纪的网络传媒》,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郑华:《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4期。

郑伟志:《关于建立中国网络社会学的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

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周剑铭:《儒学现代化之路——中西文化中的儒学与社会学》,四川大学哲学系中国儒学网,2006年1月。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三联书店,2003。

Castells,M.,High Technology,Spaced and Society,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1985.

Castells,M.,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Castells,M.,The Urban Question:A Marxist Approach,London:Edward Arnold,1977.

Foucault,M.,Discipline and Punish,London:Allen Lane,1977.

Meyerowitz,J.,No Sense of Pla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Maxwell E. Mccombs and Shaw,“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Mass 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2,36:176-187.

Mills,C.Wright,Sociological Imagin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Shaw D. L.,M.McCombs ,D.H.Weaver,et al.,“Individuals,Groups and Agenda Melding:A Theory of Social Disson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999,11(1).

简 介:不断见诸报端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在人们诉求的面孔和眼神中,映射出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意在客观、公正、深刻地反映我国当前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与态势,在为学界同人提供珍贵的研究资料的同时,努力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主体无缝合作的食品安全风险共治的理论体系,为政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简 介:互联网使舆情研究成为中国的一项显学。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姜胜洪副研究员的这部专著,从中国网络发展的现状入手,解析了网络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机制,剖析了网络谣言的危害,借鉴了中国古代和国外治理谣言的经验与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将舆情引导与网络谣言防控相结合来进行研究,找到了治理网络谣言的方向与措施。可以说,这部著作顺应时势...

作者: 姜胜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简 介:本书秉承认真细致的研究态度与科学的理论方法,涉及当前网络社会化的最新应用与最新网络事件,揭示不同舆论场域中信息传播“共识与分歧”的混杂状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话语交往社群,更是一个认同空间。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局限于媒介技术的革新,其核心在于社会心理结构的深层变化,这一观念促使我们在强调社会舆论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原初...

作者: 于德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简 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本书所收录的各项研究成果正是在中国社会治理创新背景所展开的,包括对社会治理的基本认识、政府社会治理体制的研究、城乡社会管理问题矛盾分析、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抗争政治及其治理转型、中国农民抗争的分析等,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对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创新大有裨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简 介:本书主要对我国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进行研究。全书十一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网络社会中网络公共舆论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播规律;第二部分是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应对处置与实践;第三部分研究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能力与机制建设。本书是研究网络舆情应对与管理的成熟著作,对于完善中国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

作者: 李伟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