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3

杭州研究(2014年第3期)图书

Hangzhou Researches

SSAPID:101-8737-5795-10
ISBN:978-7-5097-653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杭州研究》主要有要论特刊、专家视点、政务创新与改革研究、经济经纬、城市发展、社会文明、历史文化等栏目,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编委会

 汇聚全国研究智慧 构建杭州城市智库

 要论特刊

  杭州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研究

   一 杭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杭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杭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等集聚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土地资源无序、分散化利用现象依旧存在

     3.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及二次开发利用合理化尚需推进

     4.工业用地批后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国内外部分城市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实践经验分析

    (一)重视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

    (二)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三)注重旧工业区的转型升级

   三 杭州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加强产业规划布局

     2.促进产业用地资源整合

     3.探索服务产业发展新方式

    (二)完善土地资源供给体系

     1.强化土地准入的产业导向

     2.盘活存量资源

     3.挖掘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潜力

     4.发挥地价杠杆作用

    (三)促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

     1.加快整备成片土地资源

     2.鼓励旧工业区用地综合整治

     3.盘活楼宇存量资源

    (四)加强地下空间开发

     1.构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体系

     2.采取合理开发模式

     3.明确责权

    (五)完善政策机制

     1.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2.健全产业用地统计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动态监管机制

     4.完善用地评价机制

 专家视点

  智慧经济下杭州工业有效投资的取向研究

   一 工业投资的概念

    (一)统计意义上的工业投资

    (二)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工业有效投资

   二 杭州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和投资趋势

    (一)杭州目前所处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

     1.按投资率划分

     2.按人均GDP划分

     3.按三次产业结构划分

     4.按城镇化水平划分

    (二)后工业化时期的投资趋势

   三 传统的工业投资评价体系已无法全面客观反映产业升级趋势

    (一)逐步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二)部门领域划分间将逐步统一

    (三)“两化”融合已成为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

   四 坚定不移地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有效投资之路

    (一)抢抓“智慧经济”先机,加快“四个转变”

     1.由工业投资为主向工信结合转变

     2.由硬件投资为主向软硬件兼顾转变

     3.由扩大产能为主向提升网络和服务为主转变

     4.由盘存量为主向引增量优先转变

    (二)尽快扭转当前工业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的措施

     1.继续营造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

     2.狠抓现有项目开工建设

     3.完善现有推进机制

     4.调整现有工业投资统计机制

     5.建立产业投资(智慧经济)统计体系

  杭州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

   一 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杭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智慧杭州、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二 杭州市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挥政策和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加大对示范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三)搭建共享信息的服务平台

    (四)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五)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推进合力

   三 杭州市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优势和不足

    (一)主要优势

     1.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有较好基础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3.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4.物联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5.电子商务推动传统产业不断提升

     6.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二)存在的不足

   四 推进杭州市“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两化”融合程度高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积极扩大战略合作领域,创建高层次“两化”融合的新成果

    (四)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加强“两化”融合自主创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

    (六)加快区、县(市)经济信息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进机制,组织规划实施

    (二)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政策支撑

    (三)开展典型示范,实现产研联动

    (四)建立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培训

    (五)制定标准规范,重视产权保护

  杭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研究

   一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基础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与演变

    (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提升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效率

     2.有利于扩大民间投资

     3.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二 杭州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基本情况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数比重占2/3,民资绝对控股比例较低

    (二)民资参股行业集中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业投资较少

    (三)民间资本占比高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占比低的企业赢利能力相对较差

   三 制约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障碍

    (一)国企方面:思想上不敢卖,好企业不想卖,差企业不好卖

     1.思想上不敢卖

     2.好企业不想卖

     3.差企业不好卖

    (二)民企方面:准入上受限制,参股时被控制,混合后没保障

     1.准入上受限制

     2.参股时被控制

     3.混合后没保障

   四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思路和建议

    (一)主要思路

    (二)具体建议

     1.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夯实发展基础

     2.放开市场准入,发布指导目录

     3.完善资产定价,拓展混合渠道

     4.完善治理结构,创新合作方式

     5.研究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中国梦想·杭州实践

  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2.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理论

   (二)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改革开放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四)改革开放是提高中国经济实力、实现综合国力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

   (五)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一)解放思想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

   (二)解放思想要坚持从杭州的实际出发

   (三)解放思想要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

   (四)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

  邓小平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重要性与主要内容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推动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的关键

   (二)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

    5.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大力反对贪污腐败

  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在杭州的实践与启示

   (一)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

    1.重视法制建设,推动转变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

    2.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5.注重医学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二)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的杭州社会实践

    1.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走向有序与活力兼具的社会

    2.建设教育强市,杭州教育从普及走向优质

    3.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以系统性制度创新解决看病难问题

    4.创新政府治理,打造服务型政府

   (三)把握好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杭州实践的几个关系

  邓小平公平思想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1.经济公平

    2.政治公平

   (二)邓小平的公平思想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意义

    1.均等化的含义

    2.均等化的标准

  以邓小平的民主党派政治功能观为指导开展咨政与监督

   (一)咨政与监督:邓小平的民主党派政治功能观

   (二)民主党派发挥咨政功能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三)民主党派发挥监督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邓小平赋权农民的基本观点及其价值

   (一)通过赋权于民实现利益格局调整,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赋权农民的核心是赋予农民经济权和自由权

   (三)尊重农民的主体性,从农民的意愿出发,让农民在改革大潮中实现自我解放

   (四)邓小平赋权农民基本观点的价值

  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杭州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思想

   (二)杭州以“名校集团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探索

   (三)杭州教育实践的启示

  杭州建设民营经济强市的历程与思考

   (一)杭州建设民营经济强市的发展历程

   (二)杭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从发展动力源看,坚持企业和政府“双轮驱动”

    2.从企业家群体看,集“知”本家与“资”本家于一体

    3.从发展态势看,新经济业态大放异彩

    4.从企业规模看,形成大中小“塔状”立体结构

    5.从企业文化来看,民营企业更加注重和谐

   (三)支持杭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

    1.坚持“三个平等”,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2.制定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

    3.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4.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社会治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一)加强社会治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必要性

   (二)加强社会治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问题与原因

    1.依法行政和程序优先意识有待增强

    2.政社平等合作的意识有待提升

    3.民主与法制结合的工作能力有待增强

    4.民主参与的创新载体有待丰富和发展

   (三)加强社会治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对策

    1.整合基层创新,进行总体设计

    2.注重平台建设,引导社会参与

    3.加快发展社会组织,吸纳更多社会参与

    4.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组织,鼓励公众自发参与

    5.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制度化、法制化

    6.提升政府人员民主与法制结合的工作能力,增强平等、服务、法制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一)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1.减少人口对资源的索取力度

    2.经济与生态环境要协调发展

    3.依靠法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环境保护要发挥群众的作用

   (二)杭州水环境的问题及成因

    1.水环境管理机制体制

    2.水环境保护规划布局

    3.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

   (三)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五水共治”

    1.确定思路,探求治水之路的有效性

    2.尊重自然,彰显治水之路的科学性

    3.治污先行,发挥治水之路的带动性

    4.“五水共治”,体现治水之路的系统性

    5.全民参与,展现治水之路的广阔性

 高铁时代的杭州都市圈发展研究

  高铁时代杭州都市圈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 杭州都市圈建设绩效及其“同城效应”解析

    (一)构建“协商+统筹”的都市圈协调机制

    (二)构筑都市圈发展合作平台

    (三)推进节点县(市)同城化,强化提升都市圈“同城效应”

   二 高铁时代杭州都市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区域城市网络重构要求杭州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节点县(市)重新确立发展定位和坐标

    (二)区域协调发展重构效应要求提升都市圈中心城市的首位度

    (三)城市经济、都市圈经济发展为杭州都市圈节点县(市)破除县域经济的路径依赖、变革城市经济组织方式提供了契机

    (四)“同城效应”和“日常都市圈”的强化要求城市公共政策和治理模式加快形成创新特色

   三 高铁时代杭州都市圈发展的对策

    (一)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在区域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坐标系中,通盘考虑杭州都市圈及核心城市、节点县(市)的功能定位和转型目标

    (二)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提高杭州作为中心城市的首位度

    (三)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圈经济转型,实现县域经济与杭州都市圈的联动发展

    (四)以创业创新为驱动力,推进跨地域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一 城市群发展现状

   二 城市群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三大挑战

     1.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挑战

    (二)六大问题

     1.中心城市功能偏弱

     2.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3.城市结构不健全

     4.城市群内部协调机制有待加强

     5.城市群建设行政色彩浓厚

     6.资源环境压力过大

   三 基于杭州都市圈实践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共绘,促进区域规划对接融合

    (二)坚持设施共联,促进区域设施对接融合

    (三)坚持市场共构,促进区域市场对接融合

    (四)坚持产业共兴,促进区域产业对接融合

    (五)坚持品牌共推,促进区域品牌对接融合

    (六)坚持环境共建,促进区域环境对接融合

    (七)坚持服务共享,促进区域服务对接融合

    (八)坚持机制共创,促进区域机制对接融合

  杭州实施“空铁联运”的价值和模式借鉴

   一 杭州建立“空铁联运”机制的基础与必要性

    (一)杭州建立“空铁联运”机制的基础

     1.高铁网络密集

     2.地铁网络粗具雏形

    (二)杭州建立“空铁联运”机制的必要性

     1.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功能配套完善的需要

     2.发展空港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3.缓解交通“两难”的需要

   二 国内外“空铁联运”的借鉴

    (一)国外成功案例

     1.德国法兰克福

     2.法国巴黎

    (二)国内“空铁联运”模式的尝试

     1.环首都经济圈的“空铁联运”

     2.长三角与上海的“空铁联运”

     3.成渝地区的“空铁联运”

     4.海南岛的“空铁联运”

   三 杭州建立“空铁联运”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异地值机服务

    (二)异地行李交付服务

    (三)联运信息服务

    (四)联运票务服务

  高铁时代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一 高铁时代休闲旅游产业研究的现状

   二 高铁时代杭州休闲旅游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1.宁杭、杭甬高铁,打通长三角城市群“一小时休闲旅游圈”

     2.杭黄高铁,打造国内首条旅游高铁线

     3.火车东站客运枢纽,打造立体无缝交通换乘

     4.城东新城,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二)资源优势

     1.以西湖、西溪湿地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

     2.以宋城、印象西湖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为代表的夜间游乐休闲类

     3.以南宋御街、青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杭州大厦和武林女装一条街为代表的都市购物类

     4.以“高银美食一条街”“楼外楼”“张生记”等新老酒家和各类休闲吧为代表的休闲餐饮类

     5.以富阳为代表的运动休闲类

     6.以萧山区为代表的乡村体验类

    (三)产业发展优势

     1.《规划》提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远大

     2.《规划》提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明确

     3.《规划》提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举措得力

   三 高铁时代杭州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由分散到集聚效应,构建长三角城市群“高铁休闲旅游生态圈”

     1.树立长三角城市群“高铁休闲旅游生态圈”联盟品牌

     2.高铁散客时代,实现数字化休闲旅游信息共享

     3.提升酒店业的服务水平

     4.完善接驳交通

    (二)由被动到主动出击,探索适应休闲旅游产业的高铁功能

     1.完善高铁票务网点布局体系

     2.完善旅行商的控位票政策

     3.尝试实施高铁旅行专列

    (三)强化高铁休闲旅游的目标市场营销

  以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 杭州都市圈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 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对县域经济转型的影响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保障

    (二)交通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与都市圈经济的融合

    (三)交通一体化建设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 以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促进杭州都市圈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统筹都市圈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

    (二)实行可持续的土地储备制度

    (三)破除行政经济体制壁垒,强化协调联动机制

    (四)加强节点县(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衔接

    (五)加强县域经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

 杭州城市国际化与发展借鉴研究

  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目标与路径研究

   一 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要素和阶段性趋势

   二 杭州市发展的现状和阶段

    (一)地方生产网络水平

    (二)全球生产网络水平

   三 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新型技术产业优势

    (二)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三)良好的电子商务优势

    (四)丰富的金融资本优势

   四 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提升国际贸易水平

    (二)加强国际信息交流

    (三)完善国际金融服务

    (四)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六)构建新型服务型政府

  新加坡模式对杭州发展的启示

   一 新加坡模式的形成、发展与特点

    (一)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程

    (二)新加坡发展模式的特点

     1.崇尚“精英治国”,使新加坡拥有了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

     2.突出“经济强国”,使新加坡迈向了世界富民强国的行列

     3.坚持“政策惠国”,使新加坡始终保持了创新发展的活力

     4.强化“诚信立国”,使新加坡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5.注重“保障安国”,使新加坡建立了和睦和谐的稳定社会

   二 杭州与新加坡发展情况的比较

    (一)土地面积

    (二)人口组成

    (三)城市交通

    (四)港口发展

    (五)人均GDP

    (六)服务业发展

    (七)工业经济

    (八)现代农业

   三 杭州与新加坡发展的异同和差距分析

    (一)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及面临的转型考验

    (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加快推进

    (三)政府主动调控和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引导

    (四)重视招商引资和开放经济的集聚发展

   四 新加坡模式对杭州发展的启示及建议

    (一)要强化危机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二)要强化本土发展和全球视野拓展

    (三)要强化廉洁高效与政府职能转变

    (四)要强化社会管理与基层组织自治

    (五)要强化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机制

  日本垃圾分类和焚烧处理经验对杭州的启示

   一 日本垃圾处理基本情况

    (一)垃圾管理体系

     1.管理体制

     2.收运体系

     3.末端处理设施

    (二)垃圾焚烧厂情况

     1.东京品川清扫工场

     2.北海道北后志广域清洁中心

   二 日本垃圾处理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起完备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二)建立了适合日本国情的管理体制,落实了责任

    (三)政府组织建设焚烧厂,委托专业企业运营

    (四)坚持世界领先标准,从严实施监管

   三 日本垃圾处理对杭州的启示

    (一)坚持垃圾管理的“3R”原则

    (二)因地制宜实行垃圾管理

    (三)在焚烧厂的设计上力求突破

    (四)政府主动担当责任

   四 对杭州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三)坚持“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垃圾焚烧厂标准

    (四)保留现有的垃圾焚烧厂并实行融入性提升改造

  高校外籍人士视野中的杭州国际化名城建设路径与方略研究

   一 从外籍人士视野中的杭州特色看建设国际化名城的文化基础

    (一)风景优美,西湖载誉

    (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三)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设施齐全

    (四)区位优势

   二 从外籍人士对杭州城市文化建设的感受看杭州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差距

    (一)外籍人士对杭州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感受与意见

     1.自然环境保护不够,历史遗迹破坏严重

     2.交通方面的问题

     3.涉及外国人的活动太少

     4.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5.城市繁忙混乱

     6.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外籍人士考虑不周

     7.语言障碍,缺少会外语的职员和志愿者

    (二)外籍人士对杭州城市挖掘、培育和打造国际名城的期待

     1.解决交通问题

     2.增加外语标识

     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4.改善大学设施及环境

     5.更多考虑留学生习惯

     6.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7.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

     8.向国外宣传杭州

     9.增加懂外语的志愿者和职员

     10.使服务行业更热情友好

   三 从外籍人士对杭州城市建设的期待探究杭州建设国际化文化名城的路径与方略

    (一)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杭州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

    (二)提高市民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长久目标

    (三)加强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是杭州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

    (四)交通条件和旅游条件是杭州建设国际化城市亟待改善的外部条件

 经济经纬

  杭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探析

   一 杭州就业状况分析

    (一)主要指标和特点

     1.就业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2.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就业城乡统筹和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2.人才供求转换较快,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加剧了就业难

     3.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应届生求职难度在增加

   二 对杭州“十二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情况的研判

    (一)杭州“十二五”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杭州“十二五”服务业的就业需求

    (三)杭州人均GDP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关系

    (四)杭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1.杭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2.杭州三次产业各自的相关性分析

    (五)对杭州就业弹性的测算

   三 杭州实现经济协调增长和推动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在经济转型期,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协调发展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从业素质

    (四)正确处理“机器换人”给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带来的影响

    (五)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六)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广大求职者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的优势与策略

   一 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

    (一)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的研究

    (二)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设备

     1.智能手机

     2.平板电脑

    (三)新媒体在旅游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1.营销结果的收集和反馈

     2.市场开拓和售后支持

     3.信息追踪

   二 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应用现状

    (一)微电影

    (二)博客

    (三)微博

     1.旅游企业官方微博

     2.旅游名人微博

    (四)微信等SNS服务

    (五)论坛

    (六)政府旅游网站

    (七)各类网络平台

    (八)游戏植入

   三 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优势

    (一)营销方式更加“委婉”

    (二)营销范围更加广泛

    (三)营销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沟通

    (四)营销过程更加快捷

   四 旅游企业新媒体营销的建议

    (一)建议政府部门合理引导

    (二)为游客创造良好体验环境

    (三)变革旅游管理流程

  中药药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及产业化开发

   一 中药药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概况

   二 集团下属企业药渣处置、产业化开发情况

   三 中药药渣综合利用研究

    (一)药渣活性成分、营养成分、理化性质研究

    (二)药用真菌、酵母菌、乳酸菌、纤维降解菌生产菌株的筛选研究

    (三)研究药用真菌液体种子制作工艺技术

    (四)中药药渣发酵生产功能性保健饲料发酵工艺研究

    (五)水提醇沉药渣处理研究

 城市建设

  杭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与对策

   一 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购买公共服务是更有效率的政府治理方式

    (三)购买公共服务是提升公共服务的突破口

   二 杭州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与存在问题

    (一)杭州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

     1.试点起步,采购内容稳步扩大

     2.制度跟进,配套措施有效规范

     3.程序规范,采购平台逐步纳入

     4.注重创新,购买形式灵活多样

    (二)杭州购买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视不够

     2.购买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3.社会组织承接力较弱

     4.购买方式受到限制

     5.配套制度建设滞后

     6.监督管理不够规范

   三 推进杭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角色定位

    (二)强化统筹管理

    (三)扩大购买内容

    (四)鼓励多元供给

    (五)完善政府采购

    (六)建立配套制度

    (七)实施综合监督

  地方治理视角下优化杭州政务环境研究

   一 杭州近年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践

    (一)从思想层面看,创新意识强

    (二)从工作措施看,涉及领域广

    (三)从实际成效看,特色亮点多

   二 杭州优化政务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宏观的角度分析

     1.权力关系难以在短时间内理顺

     2.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结构尚未形成

    (二)微观的角度分析

     1.系统性不够

     2.优势逐渐弱化

     3.内在动力下降

     4.主导力量单一

   三 国内外优化政务环境经验借鉴

    (一)注重政府内部改革,提升办事效能

    (二)构造面向市场和企业的政府,优化服务质量

    (三)充分发挥市场和公民的力量,提升治理能力

   四 优化杭州政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构建“有限、有效、有为”的政府治理体制

     1.建立权力清单

     2.整合部门职能

     3.改革审批制度

     4.强化公共服务

    (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与市场规律相符的治理规则

     1.在市场规则(准入)方面

     2.在市场竞争方面

     3.在市场改革方面

    (三)发挥社会自治的作用,建设多元参与和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

     1.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2.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

     3.发挥市民参与的作用

 社会文明

  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中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

   一 农民工开发媒介素养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帮助农民工提升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二)帮助农民工学会自我教育和成长

    (三)帮助农民工学会正确的利益诉求

    (四)帮助农民工找到提升素质的切入口

   二 杭州市农民工媒介素养的现状

    (一)第一代农民工媒介素养状况

    (二)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状况

     1.媒介的使用情况

     2.媒介信息的处理情况

     3.新生代农民工媒介信息的参与情况

   三 农民工媒介素养课程开发

    (一)需求分析

     1.群体自身需求分析

     2.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3.社会需求分析

    (二)课程目标设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内容规划

     2.课程资源建设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四 建立媒介素养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出台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政策和文件

    (二)落实承担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

    (三)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四)保障有专项资金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五)动用媒体大力宣传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

  湘湖水质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

   一 湘湖水质现状

    (一)湘湖水质总体已为Ⅳ~Ⅴ类水体

    (二)湘湖原水的嗅和味问题对备用水源取用带来较大影响

   二 保护湘湖水质的意义与困难

    (一)湘湖是杭州萧山城区的主要应急备用水源地

    (二)旅游餐饮的排污对湘湖水质的影响

    (三)生产生活面源的污染对湘湖水质的影响

    (四)流动性差对湘湖水质的影响

    (五)普通民众素质低对湘湖水质的影响

   三 保护湘湖水质的建议

    (一)编制湘湖水环境保护规划

    (二)定期换水或不间断换水

    (三)建设入湖人工湿地和水草群落

    (四)完善截污纳管系统建设

    (五)优化流域产业发展

 历史文化

  杭州水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 杭州水井的历史渊源

   二 杭州水井的特点与功能

    (一)水井的结构与形制

    (二)水井的属性与功能

   三 杭州水井的文化承载

    (一)杭州水井与典故传说

    (二)杭州水井与街巷地名

    (三)杭州水井与庙宇祠堂

    (四)杭州水井与市民生活

   四 杭州水井遗产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

    (一)保护利用水井文化遗产价值

    (二)杭州水井遗产保护的对策

     1.普查建档,了解现状

     2.以用促保,长效管理

 《杭州研究》投稿须知

《杭州研究》主要有要论特刊、专家视点、政务创新与改革研究、经济经纬、城市发展、社会文明、历史文化等栏目,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San Diego’s Regional Planning Agency,“Daytime Population:The Region’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hifts Dramatically From Day to Night”,INFO SANDAG/Source Point,May-June,2000,No.3.

B.J.Stults,“Measuring Crime Rates:Accounting for Daytime Popul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ASC),Los Angeles Convention Center,Los Angeles,2006,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126254_index.html.

王钢、夏谊:《都市圈与“省直管县”的冲突与协调》,《城市问题》2009年第12期。

沈爱平:《关于德清县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若干思考》,2010年7月9日,http://www.hzskw.net/content.asp?Id-799。

张学良、刘学华:《高铁时代的城市新时空》,《社会观察》2013年第1期。

袁涌波:《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县域经济转型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黄勇、董波、陈文杰:《“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意义与构想》,《浙江经济》2013年第10期。

苏娜:《高铁时代的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分析》,《北方经贸》2012年第7期。

王国平:《城市论》(全3卷),人民出版社,2009。

王国平:《城市怎么办》(全12卷),人民出版社,2013。

王国平:《城市学总论》(全3卷),人民出版社,2014。

方创琳等:《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朱英明、童毛弟:《中国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罗士喜:《城市群发展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庞晶:《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左学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

夏维力:《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研究》2011年第5期。

王婧、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发育的新型驱动力研究》,《地理研究》2011年第2期。

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科学》2011年第3期。

苏雪串、舒银燕:《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

杭州市经合办:《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行动纲要》,2009年6月。

王国平:《城市怎么办》(工程篇),人民出版社,2010。

徐明华、陈文举:《浙江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证》,《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王祖强、应武波:《从强县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经济空间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尹蔚民:《全力以赴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求是》2014年第10期。

黄敏:《2014年杭州市就业工作会议顺利召开》,http://www.hzsrsj.gov.cn/html/zwzx/twsp/tpxw/67622.html。

洪光豫:《杭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杭州日报》2012年I2月28日。

王晓君、刘爱芝:《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项日峰:《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研究》,《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

罗斌:《机器换人促进浙江劳动就业结构转型升级》,《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第9期。

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鞠铮:《青岛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陈明鑫:《杭州市就业与经济协调增长探究》,《杭州研究》2013年第3期。

洪光豫:《在“用工荒”中,杭州经济步步升级转型》,《杭州日报》2014年2月14日。

张一持:《经济危机背景下杭州毕业生就业模式探索》,《杭州研究》2010年第3期。

潘洪其:《农民工培训的三个层次》,《北京青年报》2003年10月14日。

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彭少健:《2012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

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年第10期。

周葆华、吕舒宁:《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周岩:《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新闻界》2010年第1期。

李佳:《弱势群体的媒介表达与媒介素养》,《新闻世界》2010年第7期。

李一龙:《从“边缘人”到“新市民”: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4期。

宋红岩:《农民工新媒介参与和利益表达调研与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6期。

冯春红:《保山中心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绿色科技》2013年第6期。

王爱雯:《重庆市城区水库饮用水源水质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5期。

刘伟生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曹磊、井学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腾志坤:《黑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现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