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9

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图书

The Controversy and Reflection of Paradigms in Social-Economic Relationship

SSAPID:101-8729-6019-00
ISBN:978-7-5097-5361-3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自诞生以来,便对人类经济社会关系问题充满浓厚的研究兴趣,从斯密开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从韦伯开创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从波兰尼开创的经济人类学到新制度社会学,形成了各种异彩纷呈的理论流派。这些珍贵的知识财富,已铸造成了一座巨大的理论大厦,为人们理解和解读经济行为与社会关系、经济行动与社会形态、社会文化传统与经济行为主体的关系提供了多维视角。然而,这些理论如何形成,它们的共性或差异性在哪里?这些共性或差异性后面蕴含着什么样的知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基础?不同理论流派论战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重建新的范式传统何以可能?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引导我们从学术范式层面,反思经济社会关系理论存在的根基、各种理论形成的前提及其内在张力。具体言之,在对人类经济社会关系研究中,社会科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范式,即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范式。两种范式之间的争论持续了100多年,论战涉及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经济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马良灿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一 前人研究情况评析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本书主要内容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作为知识连续体的社会科学范式

   五 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范式的知识论特征

 上篇 镶嵌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中的形式主义传统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传统

   一 斯密经济社会思想中的形式主义因素及其呈现

   二 哈耶克对形式主义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延展

   三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形式主义范式的拓展与创新

   四 农民经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形式小农学派

   小结

  第三章 韦伯古典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及传承

   一 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前提:客观性与价值关联

   二 嵌入经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主义价值信念

   三 经济社会行动的理性制约与脱嵌

   四 宗教伦理规约下的清教徒经济社会行动

   五 从韦伯到科尔曼:形式主义传统的延展和深化

   小结

  第四章 新经济社会学视域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及延展

   一 社会网络与形式嵌入说

   二 社会资本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传统剖析

   三 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形式分析

   小结

  上篇 结语

 中篇 实质主义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第五章 波兰尼对形式经济学的批判与实质主义传统的创生

   一 经济的“形式”与“实质”涵义及特征

   二 “虚拟商品”观念的引入及其对市场经济的颠覆

   三 建构性市场经济与自发性社会运动

   四 市场社会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成长

   小结

  第六章 萨林斯对形式主义的超越及新经济人类学思想的确立

   一 实践理性抑或文化理性

   二 对功利主义思想与道德根基的质疑

   三 嵌入象征理性中的部落民族经济社会关系

   小结

  第七章 农民经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实体小农学派

   一 恰亚诺夫的家户经济的组织理论

   二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发展”还是“内卷”

   三 农民集体行动的生存理性逻辑

   小结

  第八章 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与转型经济的比较制度分析

   一 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及转型经济对社会科学创新的启示

   二 科尔奈对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和资源协调机制的制度分析

   三 社会主义理性再分配与社会不平等

   四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中的精英循环问题

   小结

  中篇 结语

 下篇 范式反思与重建

  第九章 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范式互构及其困境

   一 形式主义中的实质主义因素

   二 实质主义中的形式主义因素

   三 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面临的范式困境

   小结

  第十章 实践原则与范式重建

   一 实践原则及其对“总体性”人类经济社会关系的认知

   二 实践原则在社会科学视域中的展开

   三 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的多元嵌套逻辑:一个典型范例分析

   四 从实践原则到实践范式

   小结

  结论 从“范式自觉”到范式重建

 索引

本书对理论社会学有重要贡献,对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的范式及其困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陆益龙本书选题难度较大,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当代社会科学诸领域中关于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争论做了认真而详细的梳理,这是本书的一大长处。作者依据实践的本质和原则,从范式整合与融合的视角,主张中国社会科学应立足本土实践,面向中国经验,重视自身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力争从“范式自觉”达到范式重建,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苏国勋经济社会学中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的范式论战持续了100多年,涉及的理论流派与观点十分庞杂,作者很好地完成了选题,并提出了范式自觉、范式重建等独创性观点。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夏建中

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路爱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艾利思:《农民经济学》,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鲍曼:《道德的市场》,肖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二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伯恩斯坦:《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汪淳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任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李霞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布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形形色色的交换》(第二卷),顾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格兰诺维特:《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张文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

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

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大学出版社,2010。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6。

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

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柯林斯:《哲学的社会学》,吴琼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卷),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科尔奈:《短缺经济学》(上、下卷),张晓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肖梦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库恩:《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2005。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少杰:《经济社会学新视野——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余碧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莫斯:《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普雷斯顿:《发展理论导论》,李小云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萨林斯:《甜蜜的悲哀:西方宇宙观的本土人类学探讨》,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塞勒尼等:《新古典社会学的想象力》,吕鹏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瑟维斯:《人类学百年争论:1860~1960》,贺志雄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森:《理性与自由》,李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3。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4。

斯密:《道德情操论》,赵康英译,华夏出版社,2010。

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周长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斯威德伯格:《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何蓉译,商务印书馆,2007。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2002。

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王绍光:《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2004。

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韦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阎克文译,人民出版社,2010。

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冯炳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王昺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局限》,刘琦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许宝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于晓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杨国枢、陆洛编《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伊亚尔、塞勒尼等:《无须资本家打造资本主义:后共产主义中欧的阶级形成和精英斗争》,吕鹏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翟学伟:《人情、关系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及其表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本特:《结构洞的社会资本》,载纪廉等编《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姚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边燕杰:《社会网络和求职过程》,《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边燕杰:《中国城市中的关系资本与饮食社交: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

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边燕杰、洪洵:《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网和职业流动》,《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布迪厄:《资本的形式》,载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布迪厄:《经济人类学原理》,载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主编《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罗教讲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

布洛克、埃文斯:《国家与经济》,载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主编《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罗教讲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

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Fred Block,Margaret R.Somers,《超越唯经济论的谬误:卡尔·波兰尼的整体性社会科学》,载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等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

高和荣:《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学探索》,《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4期。

郭继强:《“内卷化”概念新理解》,《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年第5期。

贺来:《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侯钧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怀特:《市场与厂商:通向经济社会学未来的解释》,载纪廉等编《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姚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黄光国:《华人社会中的脸面与沟通行为》,载黄光国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18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汲喆:《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金、塞勒尼等:《后共产主义经济体系》,载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主编《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罗教讲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

科卡:《韦伯对历史科学的意义》,《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9期。

科特:《新保守主义经济学、乌托邦与危机》,载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李继宏:《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李林艳:《交易秩序的多重面向——寻访新经济社会学》,《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猛:《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李凝紫:《生产的市场结构——基于中国市场调查和工业普查数据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李培林:《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李小方:《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文史哲》1988年第1期。

林剑:《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林南等:《社会资源和关系的力量:职业地位获得中的结构性因素》,《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6期。

刘少杰:《实践原则在当代社会理论中的复兴与创新》,《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视野》,《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刘拥华:《市场社会还是市场性社会?——基于对波兰尼与诺斯争辩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吕鹏:《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重访卡尔·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郭忠华等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倪志伟:《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来源》,载何俊志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倪志伟等:《国家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市场过渡与社会转型》,《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5~6期。

彭轲:《官僚体系、朋友与金钱:中国资本社会主义的成长》,《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5~6期。

彭慕兰:《世界历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老师》,《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杉原熏:《东亚经济发展之路:一个长期视角》,载阿里吉等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马援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科斯、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斯塔克等:《走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分析》,载苏国勋等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IV-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5。

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田耕:《从“价值自由”到“历史个体”——对韦伯社会科学学说的初步讨论》,《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汪丁丁、叶航:《理性与道德——关于经济学研究边界和广义效用的讨论(一)》,《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汪丁丁、叶航:《理性与信仰——关于经济学研究边界和广义效用的讨论(二)》,《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汪丁丁、叶航:《理性与情感关于经济学研究边界和广义效用的讨论(三)》,《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汪丁丁:《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汪丁丁、叶航等:《效率、进化与规则》,《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汪浩瀚:《经济学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经济科学》2002年第2期。

汪晖:《是经济史,还是政治经济学?》,载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王宁:《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王韶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王思斌:《多元嵌套结构下的情理行动——中国人社会行动模式研究》,《学海》2009年第1期。

王晓路:《对哈里森·怀特市场模型的讨论:解析、探源与改进》,《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王晓升:《从实践理性到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方案》,《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亚历山大:《形式意志论与实质意志论》,《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6期。

杨德才:《三农迷局:路在何方?——从梁漱溟到舒尔茨的思考及其启示》,《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杨永华:《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三农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姚开建:《论斯密“看不见的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张盾:《保卫唯物史观———评萨林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张江华:《工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恰亚诺夫假说的验证与补充》,《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张文宏:《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上),《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张文宏:《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下),《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张以明:《中介性的存在观和实践哲学范式》,《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郑也夫:《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概念之批判》,《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Beckert,J. 2003. Economic Sociology and Embeddedness:How Shall we Conceptualize Economic A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37.

Bian,Yanjie. 1997. Br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3).

Buraway,Michael. 1983. Between the Labor Process and the State:The Changing Face of Factory Regimes Under Advanced Capit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5).

Buraway,Michael. 2001. Involution and Destitution in Capitalist Russia. Ethnography 15.

Buraway,Michael. 2001. Transition without Transformation:Russia’s Evolutionary Road to Capitalism East. European Politics and Societies 15.

Buraway,Michael. 2003. For a Sociological Marxism:The Complementary Convergence of Antonio Gramsci and Karl Polanyi,Politics & Society,31

Granovetter,Mark. 1984. Small is Bountiful:Labor Markets and Establishment Siz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3).

Granovetter,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Granovetter,Mark. 1985.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Granovetter,Mark. 1992. Th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bor Market Analysis:A SocialStructural View. Granovetter,M. & R.Swedberg(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Boulder:Westview Press.

Granovetter,Mark. 2005.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Swedberg. R.(ed.). New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Sociology 1.Northanmp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ied Glensanda House.

Hu,Hsien-Chin. 1944.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6.

Hwang,K.K. 1987. 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2(4).

Krippner,G. 2001. the Elusive Market:Embeddedness and the Paradigm of Economic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30(6).

Lie,John. 1991. Embedding Polanyi’s Market Societ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ol.34(2).

Lin,Nan. 1999. 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

Marguerite Mendell & Daniel Salee.eds. 1991. The Legacy of Karl Polanyi:Market State and Society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ong Kong:Macmillan.

Nee,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Nee,Victor.Ingram,Paul. 1992.Embeddedness and Beyond:Institutions,Exchange,and Social Structure. Swedberg.R.(eds.). New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Sociology 1.Northanmp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ied Glensanda House.

Polanyi,Karl eds. 1957.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Glencoe:Free Press.

Polanyi,Karl. 1992.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Granovetter,M. & R.Swedberg(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Boulder:Westview Press.

Popkin,Samuel. 1979.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itzer,G. 2004. 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

Sahlins,Marshall. 2004. Stone Age Economic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Stanfield,J.Ron. 1980.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Karl Polanyi.Journal of Economics Isues. No.3(9).

Stuart,Plattner. 1989. Economic Anthropolog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Harrison C. 1981. Production Markets as Induced Role Structures.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12).

White,Harrison C. 1981. Where do Market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7).

White,Harrison C. 1992. Social Grammar for Culture:Reply to Steven Brint. Sociological Theory 10.

White,Harrison C. 2005. Varieties of Markets.Swedberg.R.(eds.). New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Sociology 2. Northanmp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ied Glensanda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