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59

新产业工人阶层图书

New Industrial Workers

SSAPID:101-8711-3389-88
ISBN:978-7-5097-280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热点话题。本书试图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野研究社会变迁下中国“农民工”的历史发展,“农民工”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转型时期“农民工”中党的建设,“农民工”对乡村宗族的解构,“农民工”为土地流转带来的新机制,为农民工正名,“农民工”的历史归宿等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化与农民工研究丛书
作 者: 谢建社
编 辑:刘骁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序二 解决农民工问题要从根上治理

 序一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课题

 文前辅文

 序三 农民工的权利保障是建构中国人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记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国“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农民工”诠释

   (一)“农民工”新论

   (二)“农民工”是社会变迁的必然产物

  二 中国“农民工”的历史发展

   (一)关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概述

   (二)近代“农民工”的产生

   (三)现代“农民工”的流动

    1.1949~1977:农民工流动受到严格限制阶段

    2.1978~1991:农民工流动获得曲折发展阶段

    3.1992年至今:农民工流动的高潮阶段

  三 中国“民工潮”产生的动力因素

   (一)“民工潮”产生的推拉动力因素

    1.基本推力

    2.基本拉力

   (二)“民工潮”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1.“民工潮”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2.“民工潮”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3.“民工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4.“民工潮”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

    5.“民工潮”对技术提高的影响

    6.“民工潮”对人口结构和质量的影响

    7.“民工潮”对城镇建设的影响

 第二章 “差序格局”:“农民工”为之赋予新的内涵

  一 新形势下乡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一)“差序格局”的路径依赖

    1.“差序格局”的制度依赖

    2.“差序格局”的基础依赖

   (二)“差序格局”对“农民工”的影响

    1.“农民工”外出主要由亲缘关系牵动

    2.“农民工”外出开始利用地缘和业缘关系

  二 “农民工”为“差序格局”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姻缘关系与拟似血缘关系进入“差序格局”

   (二)业缘关系进入“差序格局”

   (三)利益关系进入“差序格局”

   (四)“团体格局”渗入“差序格局”

 第三章 社会功能:“农民工”的巨大贡献

  一 “农民工”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加速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城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实现路径

    2.农民的自由流动促进了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3.现阶段劳动力外出就业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四)推动了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五)减少了农村社会的冲突

  二 “农民工”对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军

    2.“农民工”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3.“农民工”为拉动城镇内需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农民工”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着重大作用

    1.“农民工”促进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2.“农民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 “农民工”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一)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促进了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四)转移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

  四 “农民工”对乡村宗族的解构

   (一)“农民工”加速了农村宗族的社会变迁

    1.从“农民工”看农村宗族与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

    2.“农民工”使农村宗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二)“农民工”改变了农村宗族的社会结构

    1.内族外迁

    2.外族内迁

    3.家族企业涌现

   (三)“农民工”缓解了农村宗族的社会矛盾

    1.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宗族关系和谐

    2.宗法观念淡化,现代思想增强

    3.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缓解了人地矛盾

    4.农村社会秩序好转,干群关系缓和

 第四章 土地流转:“农民工”带来新机制

  一 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一)劳务输出是决定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二)土地流转是农村劳务输出的结果

  二 土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之间土地流转艰难

    2.农村土地流转状态无序性

    3.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

    4.土地流转过程不规范

    5.农民土地权益易受侵害

    6.土地非农流转问题突出

   (二)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1.政策调整,引发地方制度与农民利益的矛盾

    2.土地抛荒,引发农民之间的利益矛盾

    3.干部素质,引发干群关系的矛盾

  三 建构土地流转机制

   (一)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

    1.土地置换

    2.反租倒包

    3.转包

    4.租赁

    5.股份制

   (二)构建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1.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2.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3.建立新型的土地流转模式

    4.建立土地流转后的社会保障体系

    5.强化乡镇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服务功能

  四 “民工荒”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一)“民工荒”引起“争地风”

   (二)“争地风”给人以深刻启迪

    1.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2.保护土地流转中农民的根本利益

    3.加强土地流转中的农民社会保障

    4.合理界定土地流转中的价格

    5.加强土地承包权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相结合

    6.协调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

 第五章 回流“农民工”: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

  一 “农民工”回流原因分析

   (一)路径依赖:“农民工”回流现象的自我强化过程

   (二)创业动机:家乡投资是最理智的选择

  二 回流“农民工”的特征

   (一)“农民工”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农民工”的职业具有临时性、季节性、流动性

   (三)“农民工”的人生理念焕然一新

    1.“农民工”市场理念超前

    2.“农民工”经营之道得当

    3.“农民工”的致富欲望强烈

    4.“农民工”积蓄了一笔财富

    5.“农民工”掌握了一定技术

  三 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

   (一)人力资本决定“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

   (二)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回乡建设的重要资本

  四 回流“农民工”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

   (一)号召回流“农民工”参与村“两委”工作

   (二)扶持回流“农民工”开办私营企业

   (三)鼓励回流“农民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四)倡导回流“农民工”投资创建农村小城镇

   (五)带领回流“农民工”建构农业产业化新型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

    2.专业市场带动型

    3.商品基地带动型

    4.科技带动型

    5.农民组织带动型

 第六章 “民工荒”: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预警

  一 众说纷纭的“民工荒”问题

   (一)“民工荒”的实质不在“荒”

   (二)“民工荒”现象的警示

   (三)“民工荒”透视中国经济四大变化

    1.区域经济全面崛起

    2.第二代民工登上经济舞台

    3.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

    4.市场调解深入劳务市场

   (四)“民工荒”反映一个社会问题

   (五)“民工荒”折射出地方政府职能缺位

  二 “民工荒”现象的原因论

   (一)“民工荒”产生的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调整是“民工荒”出现的现实基础

    2.比较利益的变化和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民工荒”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3.“民工荒”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社会结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的一个滞后表现

   (二)“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

   (三)“民工荒”的主因是“劳技荒”

   (四)“民工荒”实则“教育荒”

    1.“民工荒”问题之争

    2.“民工荒”是“知识断裂”的反映

    3.“民工荒”是文化技术水平低的“表象”

    4.“民工荒”是教育市场“晴雨表”

   (五)导致“民工荒”的二因说

   (六)国家发布“民工荒”四原因报告

   (七)蔡昉关于“民工荒”的五因说

   (八)“民工荒”是“区域经济多元”发展的结果

   (九)“民工荒”是“劳动成本”影响的结果

   (十)“民工荒”产生于民工回流现象

  三 “民工荒”呼唤用工体制改革

   (一)构建以权利为基础的保障制度

    1.民工维权意识加强

    2.构建以权利为基础的保障制度

   (二)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

    1.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

    2.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降低农业劳动力就业成本

   (三)健全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制度

   (四)建立就业供求信息

   (五)规范劳动力市场

   (六)调整用工标准

   (七)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对口人才

   (八)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

 第七章 关注农民工:善待农民工

  一 “农民工”的非市民待遇

   (一)“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报酬少

    1.“农民工”从事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

    2.“农民工”的报酬低、欠薪久

   (二)“农民工”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1.健康权和生命权的丢失

    2.劳动报酬权的损失

    3.民主平等权的丧失

    4.社会保障权的缺失

   (三)“农民工”受各种歧视,社会地位低

    1.部门歧视

    2.制度歧视

    3.政策歧视

    4.工资歧视

    5.职业歧视

    6.公共歧视

    7.个体歧视

    8.生活歧视

    9.教育歧视

  二 关注农民工:善待农民工

   (一)“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1.生活方式

    2.消费行为

    3.贫困问题

   (二)给予“农民工”以“国民待遇”

    1.政府要转变观念,用科学理念管理“农民工”

    2.关注“农民工”,给予公平政策

    3.善待“农民工”,给予“国民待遇”

   (三)循序渐进地改革户籍制度

   (四)建构“农民工”期盼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实现“农民工”国民待遇的“路线图”

    1.实现“农民工”国民待遇的目标

    2.有机结合,分步实施“路线图”

 第八章 流动党委:“农民工”中党的建设新探索

  一 “农民工”党建中面临的新课题

   (一)部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二)党建工作的落后性与市场经济的多元性不协调

   (三)党员教育管理处于松散局面

   (四)部分农村党群关系紧张

   (五)“农民工”就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困难重重

  二 “农民工”离土离乡不离党

   (一)“农民工”有了“信息库”和“党员培养链”

   (二)农民务工到哪里,党的组织建到哪里

   (三)流动支部和党委发挥重大作用

    1.服务于“农民工”

    2.维权于“农民工”

    3.致富于“农民工”

    4.组织发展于“农民工”

  三 “农民工”精英成为党组织的后备力量

   (一)“农民工”精英的优势

    1.接受新事物多

    2.掌握信息快

    3.致富能力强

    4.群众威望高

   (二)“农民工”精英在村支部中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有利于提高农村党支部班子致富带富的能力

    3.有利于开展富有创新内容的活动

 第九章 新型工会:直面一亿“农民工”群体

  一 新型工会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法律依据已经明确

   (二)非公企业组建工会面临两大挑战

    1.面临法律修改的挑战

    2.面临工会组建误导的挑战

   (三)“农民工”有着十分迫切的组织需求

   (四)建立“农民工工会”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二 新型工会应运而生

   (一)“变形”的工会:厂长兼做工会主席

   (二)新型工会:应运而生

    1.两则生动的故事

    2.新型工会应运而生

  三 新型工会向传统组织模式的挑战

   (一)工会自身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工会之外的维权力量不断壮大

   (三)新型工会应对策略

    1.利用工会调节劳资关系

    2.利用工会建立劳务公司

    3.利用工会探索管理模式

    4.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工会干部队伍

    5.运用以“四协”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会工作方法。

  四 新型工会的作用逐步显现

   (一)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组织“农民工”入会

    2.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集体合同:“农民工”维权的新探索

   (二)加强“农民工”劳动关系机制的建设

   (三)指导“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四)开展“农民工”健康的文化活动

  五 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对工会功能的认同分析

 第十章 历史归宿:新产业工人阶层在崛起

  一 关于“新产业工人阶层”的论断

   (一)“农民工”身份理论在党和国家层面的新突破

    1.丰富和发展了工人阶层构成的理论

    2.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能力建设的理论

    3.丰富和发展了工农联盟的理论

   (二)“农民工”身份理论在专家学者层面的新贡献

   (三)“农民工”身份新理论在实践层面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有利于缓解城乡矛盾

    3.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4.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新“三农”问题

    5.有利于党执政战略决策的实施

  二 “农民工”:新产业工人阶层在崛起

   (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与农民阶级的职业分化

   (二)由农民阶层到新型产业工人阶层

    1.从理论依据上看,“农民工”应该属于新型产业工人

    2.从产业关系看,“农民工”已经成为新型产业工人

    3.从劳动交换关系看,“农民工”已经成为新型产业工人

   (三)新型产业工人的基本特征

    1.新型产业工人具有“乡土性”

    2.新型产业工人具有“兼业性”

    3.新型产业工人具有“时代性”

  三 “农民工”的历史归宿:一个未尽的话题

   (一)“农民工”与中国社会阶层的新整合

    1.“农民工”壮大了我国工人阶级队伍

    2.促进了城乡关系的和谐

    3.适应入世要求,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

   (二)“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实现条件

    1.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和法制观念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热点话题。本书试图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野研究社会变迁下的中国“农民工”的历史发展,“农民工”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转型时期“农民工”中党的建设,“农民工”对乡村宗族的解构,“农民工”为土地流转带来的新机制,为“农民工”正名,“农民工”的历史归宿等问题。

[1]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马德峰等:《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3]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4]宋林飞:《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5]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6]宋林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其基本对策》,《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7]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8]参见:《中国青年报》,1994年2月26日第1版,3月1日第3版,3月3日、5日、8日、10日第7版。

[9]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0]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1]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2]王汉生等:《“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3]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14]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和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谭深:《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16]陈炽:《讲求农学说》,《续富国策》(第1卷)。

[17]《中国纺织缫丝情形》,《时务报》(第32册)。

[18](民国)《上杭县志·实业志》,1993。

[19]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

[20]W.E.More,1963,Social Change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21]唐晓腾:《近代农民流动状况、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2]温锐等:《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3]《会昌县志》,1993年。

[24]《长汀县志》,1993年。

[25]http://www.china.com.cn2003-1-21。

[26]卢迈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载马洪等《中国发展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2》,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7]郭晓鸣:《农业劳动力流动:现实矛盾与对策选择——四川省的实证分析》,www.business.sohu.com 2004-7-12.

[28]刘科伟:《推拉理论建模及预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6期。

[29]沈关宝:《中国民工潮》,《探索与争鸣》1993年第5期。

[30]张仁信:《农民社会流动对中国社会变迁影响的探讨》,《辽宁经济》1997年第12期。

[31]谢志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阶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第7期。

[3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3]贾书利等:《略论“农民工”问题》,《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4]徐友军:《也谈“民工潮”》,《经济论坛》1994年第8期。

[35]刘应杰:《民工潮:社会学者的思考》,《瞭望》1994年第16期。

[36]项飚:《流动、传统网络市场化与“非国家空间”》,载张静主编《国爱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7]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8]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等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9]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第1期。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周运清:《中国农耕经济变革与乡土社会结构转型的推进》,《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3]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年第10期。

[4]谢建社等:《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杨善华等:《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6]马国海等:《制度变迁与信用制度创新》,《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陆绯云:《同乡关系网络与中国大陆的“民工潮”》,《世纪中国》,2001年第3期。

[9]林南:《社会资源和关系的力量:职业地位获得中的结构性因素》,《国外社会学》1989年第4期。

[10]曹自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络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1]罗有松:《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思考》,《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2]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3]徐友军:《也谈“民工潮”》,《经济论坛》1994年第8期。

[14]陈阿江:《从农村劳动力外流看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5]孙立平:《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1262011-9-22.

[1]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2]谢志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阶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第7期。

[3] 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上的报告》,见http://www.sina.com.cn 2004-3-5。

[4]《渝水区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

[5]张富良:《新产业工人——中国农民工的历史归宿》,www.aweb.com.cn2003-11-6。

[6]贾书利:《略论“农民工”问题》,《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7]郑杭生:《新社会学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8]阎小培等:《地理·区域·城市——永无止境的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9]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城的若干研究》,www3.mcu.cn/tzb/readnews.asp?id=1362011-9-9。

[10]陆学艺:《加快城市化 发展小城镇》,载汝信等:《199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1]马特拉斯:《人口社会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

[13]江流等:《1996-199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李潘:《外出打工人员的规模、流动范围及其他》,《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9期。

[15]汝信等:《199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6]Gugler,Josef. 1996,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ing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74. Jones,Gavin W. and Visavin,Pravin. 1997,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China,Indonesia,Brazil,and Ind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宋林飞:《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18]宋林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其基本对策》,《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9]卢迈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www.chinaelections.org2003-2-17。

[20]谭深:《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http://www.china.com.cn2003-6-20.

[21]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6期。

[22]谢建社等:《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3]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年。

[24]刘晓兰等:《小镇通往大世界》,《江西日报》2004年1月30日第1版。

[25]周大鸣:《外出务工与输出地政治结构的变迁》,www.china.com.cn2003-6-19。

[26]顾东辉:《民工进城后的中国农村家庭面临前所未有考验》,http:news.shanggdu.com2004-4-16。

[1]王满富:《浅析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前沿》2003年第8期。

[2]《让土地和劳动力流动起来》,www.sqdaily.com2002-3-23。

[3]刘涛:《经济规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年第6期。

[4]王斌:《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是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甘肃农业》1997年第8期。

[5]周小平等:《关于渝水区姚圩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第2期。

[6]《浙江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新华网2002-6-27.

[7]韩坚:《土地投入的制度供给因素分析》,《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8]赖昭瑞:《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构建》,《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

[9]陈婉玲:《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基本法律问题的理论思考》,《华侨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0]谭玉坤:《杨国瑞.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势在必行》,《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11]苗学田等:《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的探讨》,《山东农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刘降生:《吉安地区土地流转经营的实践与思考》,《江西农业经济》1997年第5期。

[13]张先国等:《乡间骤起“争地风”》,《半月谈》2004年第20期。

[14]《中国首遇民工荒的反思与警示》,www.cnkao.net.2004-8-16。

[15]张谋贵:《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5期。

[16]《大批农民工为何返乡种田》,www.stock888.net2004-10-31。

[17]孙本良:《关于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的政策建议》,《理论前沿》2003年第19期。

[1]黄余国:《关于回流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第 4期。

[2]“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对山东省桓台县10村737名回乡农民工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3]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陈云平:《“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给我们的启示》,《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5]孙诚等:《弱势群体生存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6期。

[6]方竹兰:《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

[7]马九杰等《城市农民工第二市场择业——关于深圳市的个案剖析》,《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8]王奋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策略》,中国网2003年6月20日。

[9]吴先举:《社区建设—重建社会资本的理想路径选择》,《唯实》2003年第11期。

[10]龚益鸣:《“民工潮”的起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4期。

[1]李佐军:“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社会科学报》2004年9月2日。

[2]《“民工荒”日益凸显 珠三角用工缺口已近10%》,business.sohu.com,2004-9-10。

[3]许圣如等:《国家紧急求解“民工荒”》,《21世纪经济》2004年8月8日。

[4]康劲:《“民工荒”背后的荒唐逻辑》,2004年9月21日《新京报》。

[5]《“民工荒”是福还是祸》南方网2004-9-18。

[6]《民工荒重塑劳资新局》,news.dayoo.com,2004-8-5。

[7]《再探“招工难” “民工荒”折射经济四大变化》,business.sohu.com,2004-9-9。

[8]《中小企业“民工荒”折射出地方政府职能缺位》,news.dayoo.com2004-5-26。

[9]《畸形的城乡差距缩小“民工荒”到底荒在哪里》,business.sohu.com,2004-9-16。

[10]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1]《“民工荒”发出经济信号》,www.jfdaily.com.2004-10-23。

[12]《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干 专家求解“民工荒”谜团》,www.chinahrd.net2004-8-16。

[13]刘声:《国家发布民工荒调查报告:四原因导致民工短缺》,business.sohu.com,2004-9-8。

[14]黄余国:《关于回流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5]《民工荒呼唤以权利为基础的制度保障》,www.rednet.com.cn 2004-9-10。

[16]孙立平:《“民工荒”真正含义是什么?能改变什么?》,《中国改革论坛》2004年9月22日。

[1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张晓山:《析我国“民工荒”现象》,2004年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1]张国祥:《关注农民工善待农民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3期。

[2]刘玉蓉等:《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黄海燕:《三大高危行业中死伤的为何总是农民工?》news.dayoo.com.2004-6-29。

[4]陈惠林:《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工运》1997年第11期。

[5]王曦晨:《“农民工”权利及其权利保护》,《当代审计》2003年第5期。

[6]王健等:《关注农民工进城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

[7]马德峰等:《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8]韩长赋:《该怎样看待农民工问题》,《中国供销合作社经济》2002年第6期。

[9]曹景椿:《加强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进程》,《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

[10]程蹊等《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1]李成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理论前沿》1995年第4期。

[2]韩坚:《土地投入的制度供给因素分析》,《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尹洪东:《如何让农民工“离乡不离党”》,新华网2004-7-1.

[4]孙文楷:《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增刊。

[5]王虹:《农村党组织建设必须面对的三大课题》,《大连干部学刊》2003年第6期。

[6]李彦春:《关于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培养吸收“乡土人才”问题的探讨》,《大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7]谢建社:《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构——以赣西新姚镇为例》,《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第3期。

[8]谢建社:《农民工闪亮登场党的阶级队伍新变化》,2007年6月5日《南京日报》。

[1]《“农民工”加入工会问题成为工会十四大热点之一》,《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24日。

[2]王亚琴:《社区工会: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助推器”》,《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3]曹卫忠:《五万多民工加入工会组织》,sina.haimen.gov.cn2004-8-13。

[4]《畸形的城乡差距缩小“民工荒”到底荒在哪里》,business.sohu.com,2004-9-16。

[5]《工会直选》,www.nanfangdaily.com.cn2003-7-3。

[6]党国英:《组织农民工工会 保障农民工权益》,www.ccrs.org.cn 2004.7.18。

[7]《民工工会:维权请别说尴尬》,http://hngrb.rednet.com.cn 2004-9-24。

[8]瞿骏金心等:《农民工工会:直面一亿农民工的冷暖》,《解放日报》 2004年7月20日。

[9]《企业主人》,www.people.com.cn2004-1-18。

[10]元冬维:《天津农民工管理经验向全国推广》,www.enorth.com.cn.2004-2-19。

[11]《全总出台“六大措施”帮助农民工入工会》,www.rednet.com.cn 2004-10-30。

[12]《工会为农民工维权为何难》,news.xinhuanet.com 2004-9-27。

[13]张晶:《沈建首个“农民工”工会为民工维权》,华夏经纬网2004-7-14。

[14]于春光:《农民工入工会的深远意义》,人民网2003-10-8。

[15]谢建社等:《广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及其作用发挥》,研究报告,2008年。

简 介:本报告反映2007年底以前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科发展现状,有影响的学派、人物、成果,学科前沿问题及其进展当前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及其不同观点,学科发展趋势预测等。

作者: 黄浩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简 介:本书共分为学术综述、论著论文题录、社会学界重大活动、社会学大事记、社会学界重大课题介绍、社会学博士点情况介绍、全国社会学机构目录等内容。

作者: 李培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