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2

中国与日本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图书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SAPID:101-8709-9225-52
ISBN:978-7-5097-682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使用规范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体系,对中日两国农业增长与发展进行比较,并对两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对两国农业发展差异的研究建立在相对精准的基础上,对比中日两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得失,试图为中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启示。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中国和日本农业发展进行比较,这在中日经济问题比较研究上是一个创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荣
编 辑:宋静;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日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比性与比较研究的意义

   一 中日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比性

    (一)中日农业比较的理论依据

     1.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

     2.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中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似之处

     1.中日自然资源方面的相似性

     2.中日农耕传统的相似性

     3.中日工业化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

     4.中日土地制度变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生产率指标与评价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二 中日农业发展比较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

   一 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试图阐明的理论假说

    (一)影响农业TFP增长的微观因素

    (二)影响农业TFP增长的宏观因素

  第三节 研究视角

   一 横向截面的研究视角

   二 纵向时序的研究视角

  第四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TFP的理论探讨

    (一)TFP的技术含义及测算

    (二)TFP的效率含义及测算

    (三)TFP含义的争论

   二 农业的跨国比较及生产率标准

    (一)农业TFP的国际比较研究现状

    (二)中日农业TFP的比较研究现状

   三 农业TFP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第五节 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一 内容结构

   二 技术路线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日农业TFP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农业TFP的含义及测算方法

   一 本书中农业TFP的含义

   二 农业TFP的测算方法

    (一)生产前沿方法

     1.以DEA为基础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2.随机前沿分析

    (二)非生产前沿方法

     1.估计平均生产函数

     2.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与农业TFP的核算

     3.指数方法

  第二节 中日农业TFP的比较框架

   一 横向空间的农业TFP增长截面比较

    (一)多国农业生产技术前沿

    (二)参与构造多国农业生产前沿面国家的选择

   二 纵向时间的农业TFP增长时序比较

    (一)工业化进程及其与农业增长的关系

     1.工业化进程

     2.工业化进程与农业增长的关系

    (二)中日工业化进程对比

     1.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2.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3.中日工业化进程的比较

    (三)中日农地生产经营制度变迁的比较

     1.日本农地生产经营制度的变迁

     2.中国农地生产经营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 中日农业TFP变动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的分析线索

   一 农业TFP变动影响因素的微观分析线索

   二 农业TFP变动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线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日农业增长总体印象、单要素生产率变动及资源利用特征的比较

  第一节 中日农业增长的基本事实

   一 中国农业增长的总体印象

   二 日本农业增长的总体印象

  第二节 中日农业单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比较

   一 中日农业单要素生产率综合对比

   二 劳动生产率

   三 土地生产率

   四 土地装备率

  第三节 中日农业技术进步以及资源利用的特征

   一 农业技术进步的特征

   二 中日农业机械化增长速度比较

   三 中日农业化肥投入变动特征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日农业TFP增长的截面测算与比较

  第一节 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方法

   一 技术前沿的构造

    (一)多国技术前沿面的假定

    (二)序列DEA思路

   二 农业增长的分解核算框架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 样本选择

   二 数据来源与说明

    (一)农业总产出

    (二)农业投入

    (三)比较的期间

  第三节 同一技术前沿之下中日农业TFP增长的测算结果及比较

   一 同一技术前沿下中日农业技术效率的比较

   二 中日农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比较

   三 中日农业TFP增长的主导因素分析

    (一)中国农业增长的技术效率因素

    (二)日本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

  第四节 不同技术前沿之下中日农业TFP增长的测算结果及比较

   一 中日各自技术前沿的变动分析

    (一)中国的技术前沿和技术效率

    (二)日本的技术前沿和技术效率

   二 中日产出增长效应的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日农业TFP增长的时序测算及比较

  第一节 中国农业TFP变动的测算及技术进步特征分析

   一 中国农业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及数据

    (一)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

     1.外生的非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形式

     2.外生的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形式

     3.内生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形式

    (二)估计生产函数时需要考虑的地区及制度因素

     1.地区因素

     2.制度因素

     3.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

    (三)数据与生产函数的具体估计形式

     1.数据

     2.生产函数的估计形式

   二 中国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

    (一)外生技术中性进步生产函数设定形式下的估计结果

     1.不考虑制度因素的外生技术进步情形下的估计结果

     2.考虑制度因素的外生技术进步情形下的估计结果

    (二)外生非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设定形式下的估计结果

    (三)内生技术进步生产函数设定形式下的估计结果

   三 中国农业TFP的测算

  第二节 日本农业TFP变动的测算及技术进步特征分析

   一 日本农业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及数据

    (一)日本农业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以及农业TFP的测算

    (二)影响日本农业产出的制度因素

     1.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2.日本农地政策

     3.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

    (三)数据与生产函数的估计形式

     1.数据

     2.生产函数的估计形式

   二 日本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

    (一)外生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设定形式下的估计结果

    (二)外生非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设定形式下的估计结果

   三 日本农业TFP的测算

  第三节 中日农业TFP以及技术进步特征比较

   一 中日农业TFP的比较

   二 中日农业技术进步特征的比较

    (一)中国农业生产函数中要素产出弹性的变动

    (二)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特征

    (三)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日农业TFP增长影响因素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中日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的比较

   一 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

    (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机制

     1.农业科学研究体系

     2.多元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二)中国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机制

   二 日本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

    (一)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

     1.二战前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

     2.二战后日本农业技术进步机制

     3.二战后日本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农协技术指导

   三 中日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的比较

    (一)农业科研机构的组织保证和资金来源

     1.法律依据

     2.资金支持

    (二)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对农户的联结程度

     1.日本农协与农户的联结

     2.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对农户的联结

  第二节 中日农户对新技术采纳行为的比较

   一 中国农户的新技术采纳行为

    (一)未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

    (二)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

     1.参加“公司+农户”型组织的农户技术采纳行为

     2.参加合作社组织的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

   二 日本农户的新技术采纳行为

    (一)农户新技术的采纳与农协的合作信用活动

    (二)日本农协的合作信用活动与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三节 中日农户要素配置效率的比较

   一 农户经营决策中面临的风险及其来源

   二 农户面临价格风险时的要素配置效率

    (一)单季生产且产品价格确定时

    (二)多季生产且产品价格确定时

    (三)产品价格为不确定时的情况

   三 中日农户要素配置效率的比较

    (一)中日农户对要素市场控制能力的比较

    (二)中日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波动性的比较

    (三)中日农户要素配置效率的比较

   四 中日宏观与微观要素配置效率的一致性检验

    (一)农业总量生产函数可加性假设条件

    (二)宏观农业投入要素配置效率的测量

    (三)中日农业宏观要素配置效率与微观配置效率一致性的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日农业TFP增长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

  第一节 农业与非农两部门结构联立方程模型构成

   一 总产出

    (1)总产出

    (2)农业产出

    (3)非农产出

    (4)农业生产率

    (5)非农实际生产率

   二 就业、劳动力配置与城市化进程

    (1)总就业

    (2)非农就业

    (3)农业就业

   三 资本存量

   四 国内需求方程

    (1)名义居民可支配收入

    (2)实际居民可支配收入

    (3)实际居民消费

    (4)政府消费

    (5)投资

    (6)实际利率

    (7)存货

   五 对外经济方程

    (1)出口

    (2)进口

    (3)外商直接投资

    (4)实际有效汇率

   六 价格方程

    (1)消费价格指数

    (2)农业产出价格指数

    (3)非农产出价格指数

    (4)工资指数

   七 货币财政方程

    (1)货币方程

    (2)财政支出

    (3)财政收入

  第二节 动态模拟检验及模型效果评价

   一 数据集和变量结构

    (1)外生变量

    (2)政策工具变量

   二 模型动态模拟检验

    (一)中国的模拟结果分析

    (二)日本的模拟结果分析

  第三节 影响中日农业TFP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 中国农业TFP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生变量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作用

     1.GDP增长缺口(GDPGAP)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2.名义汇率(ER)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3.国外总需求(WGDP)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4.总人口增长率(POP)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5.名义利率(RR)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6.耕地面积(at)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二)政策变量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1.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papf)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2.农村金融政策(akfs)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3.农业税收优惠政策(greva)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4.货币政策变动(Mgr)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农业TFP的影响

    (四)外生变量对农业资本积累的影响

     1.GDP增长缺口(GDPGAP)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2.名义汇率(ER)和国外总需求(WGDP)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3.名义利率(RR)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4.总人口增长率(POP)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五)政策变量对农业资本积累的影响

   二 日本农业TFP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生变量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1.GDP增长缺口(GDPGAP)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2.名义汇率(ER)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3.国外总需求(WGDP)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4.总人口增长率(POP)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5.名义利率(RR)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6.耕地面积(at)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二)政策变量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1.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papf)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2.农村金融政策(akfs)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3.农业补贴政策(greva)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4.货币政策变动(Mgr)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三)日本农产品进口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

    (四)外生变量对农业资本积累的影响

     1.GDP增长缺口(GDPGAP)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2.名义汇率(ER)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3.国外总需求(WGDP)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4.名义利率(RR)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5.总人口增长率(POP)对农业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

    (五)政策变量对农业资本积累的影响

  第四节 模型情景模拟分析

   一 脉冲响应分析

    1.中日农业TFP对GDP缺口GDPGAP变动冲击的响应

    2.中日农业TFP对名义汇率变动冲击的响应

    3.中日农业TFP对国外总需求变动冲击的响应

    4.中日农业TFP对名义利率变动冲击的响应

    5.中日农业TFP对总人口增长率变动冲击的响应

    6.中日农业TFP对耕地面积变动冲击的响应

    7.中日农业TFP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变动冲击的响应

    8.中日农业TFP对农村金融政策变动冲击的响应

    9.中日农业TFP对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变动冲击的响应

    10.中日农业TFP对货币政策变动冲击的响应

   二 方差分解分析

    (一)中国农业TFP变动的方差分析

    (二)日本农业TFP变动的方差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书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对中国农业增长状况的评价

   一 中国农业增长效率较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一)农业TFP增长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二)效率改善对农业TFP增长作用较小

   二 中国仍以传统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为主,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落后

    (一)农业技术进步以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为主

    (二)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落后

   三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性

    (一)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仍处于发展初期

    (二)农户采纳新技术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

    (三)农户生产过程中的要素配置效率较低

   四 中国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带动农业增长,但农业政策的促进作用不足

  第二节 对中国今后农业健康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 加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参与程度,完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

   二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提升农户群体市场地位,促进农业部门资本积累

   三 区分农业政策与农民政策,兼顾效率与公平关系

(1)白献晓、薛喜梅:《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类型、特征与作用》,《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年第4卷。

(2)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4)邓克英、罗正荣、李忠云:《日本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实践与借鉴》,《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3期。

(5)董栓成:《论未来中国农地变革的路径选择——基于中日土地变革的比较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2期。

(6)樊胜根、邢鹂:《当前若干测度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方法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简报》2007年第1期。

(7)冯海发:《经济发展与反哺农业》,《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6期。

(8)冯海发:《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其我国的选择》,《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9)傅泽田、张领先:《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供需的分析、模拟与优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郭春华:《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日本研究》2006年第3期。

(11)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2)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3)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以江苏省小麦生产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4)〔印〕A.古拉蒂、〔中〕樊胜根:《巨龙与大象:中国和印度农业农村改革的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15)韩喜平、李二柱:《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4期。

(16)韩晓燕、翟印礼:《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趋同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7)何剑:《含制度、技术因素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新疆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4期。

(18)何文炯:《风险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9)黄瑾:《日本农协的作用、问题及借鉴》,《兰州学刊》2007年第11期。

(20)黄维民、朱盛艳:《借鉴日本经验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农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2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22)黄祖辉、胡豹、黄莉莉:《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行为及决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1)侯力、汪晓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4年第6期。

(22)〔印〕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森特:《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23)焦必方:《日本的农业、农民和农村——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与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4)〔美〕C.P.金德尔伯格、B.赫里克:《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5)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马九杰:《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26)李谷成:《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27)黎海波:《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国家扶持经验》,《湖南农机》2005年第4期。

(28)李炩:《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9)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0)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2。

(31)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2)林毅夫、任若恩:《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争论的再探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2006。

(33)梁晓明:《日本农协的经验研究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34)刘从军、马丽华、宋雅楠:《日本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条件》,《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35)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36)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37)马约生:《日本工业化时期农业政策述评》,《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第3期。

(38)〔美〕亚尔·孟德拉克:《农业与经济增长》,国风、方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9)聂峰、许文新:《从日本农协发展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农业经济》2008年第1期。

(40)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41)潘勇辉:《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中日比较及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6期。

(42)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43)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44)屈小博:《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市场行为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5)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9。

(46)宋洪远:《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7)〔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郭熙保、张进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8)〔日〕速水佑次郎:《日本农业保护探》,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49)〔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0)孙政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1)谭崇台、郭熙保:《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52)陶佩军:《社会化小农户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3)王亚华、吴凡、王争:《交通行业生产率变动的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1980~2005)》,《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7卷第3期。

(54)魏楚、沈满洪:《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2008年第1期。

(55)西爱琴、陆文聪:《中国农业风险决策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6)夏敬源:《发展多元农技推广,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中国农技推广》2010年第4期。

(57)肖绮芳:《日本城市化、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3期。

(58)徐金海:《专业化分工与农业产业组织演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9)杨德权:《经济增长:过程及微观机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0)杨冬民:《从日本的经验看我国农民增收的出路》,《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4期。

(61)杨文举:《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DEA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62)严瑞珍:《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63)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4)殷晓岚:《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其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65)尹小平:《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得与失》,《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1期。

(66)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67)于永德、陈会英:《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8)苑鹏、国鲁来、齐莉梅:《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9)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及其差异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70)岳跃:《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二元博弈均衡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1)曾先锋、李国平:《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与收敛:1980~200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72)张娟峰、贾生华:《中日农地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其差异分析》,《资源导刊》2008年第5期。

(73)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4期。

(74)张永霞:《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75)赵洪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12期。

(76)赵芝俊、张社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3期。

(77)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78)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由东亚增长模式的争论谈起》,《数量经济技术研究》1998年第10期。

(79)郑照宁、刘德顺:《考虑资本-能源-劳动投入的中国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80)周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韩日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

(81)周建华:《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概述及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2)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84)Abramovitz,M.,“Resource and Output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70”,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Vol.46,Feb.,pp.5-23.

(85)Aigner,D. J.,Knox Lovell,C. A.,Schmidt,P.,“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7,Vol. 5,July,pp.21-38.

(86)Ball,V. Eldon,Bureau,J.C.,Butault,J.P.,Nehring,R.,“Levels of Farm Sector Productivity: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1,Vol. 15,pp.5-29.

(87)Banker,R.D.,Charnes,A.,and Cooper,W. W.,1984,“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anagement Science,Vol. 30(9),pp. 1078-1092.

(88)Battese,G. E.,Coelli,T. J.,“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Vol. 3,pp.153- 169.

(89)Barro,R. J.,“Notes on Growth Accounting”,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9,Vol.4,pp.119-137.

(90)Bureau,J.C.,F?re,R.,Grosskopf,S.,“A comparison of three nonparametric measure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uropean and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Vol. 46(3),pp.309-326.

(91)Capalbo,S. M.,J.M. Antle(eds.),1988,“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Measurement and Explanation”,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92)Carlaw,K.I. and Lipsey,R. G.,“Productivity,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What is the Relationship?”,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3,Vol. 17(3),pp.457-495.

(93)Caves,D.,Christensen,L.,Diewert,E.,“Multilateral Comparisons of Output,Input,and Productivity Using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s”,Economic Journal,1982,Vol.92,pp.73-86.

(94)Charnes,A.,Cooper,W. W.,Rhodes,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pp.429-444.

(95)Chavas,J. P.,“On the Influence of Price Uncertainty on Industry Equilibriu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1,Vol. 61(1),pp.65-73.

(96)Chen,E. K. Y.,“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bate:Determina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1997,Vol. 11(1),pp.18-38.

(97)Coelli,T.J.,Rao,D.S. 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griculture:A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 of 93 Countries,1980-2000”,Centre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Working Paper,2003.

(98)Copeland,M.A.,“Concepts of National Income,” in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 Vol. 1,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37,pp.3-63.

(99)Debreu,G.,“The Coefficient of Resource Utilization”,Econometrica,1951,Vol. 19(3),pp.273-292.

(100)Diewert,W. Erwin,“Exact and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s”,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76,Vol. 4,Jan.,pp.115-146.

(101)Fare,R.,Grosskopf,S.,Norris,M. and Zhang,Z.,“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Vol.84,pp.66-83.

(102)Copeland,M. A.,Martin,E. M.,1938,“The Correction of Wealth and Income Estimates for Price Changes,” in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Vol. 2,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pp.85-135.

(103)Farrell,M.J.,“The measure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General),1957,Vol. 120(3),pp.253-290.

(104)Feder,G.,“Farm Size,Risk Aversion and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Uncertainty”,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1980,Vol. 32,pp.263-283.

(105)Feder,G.,Just,R. E.,Zilberman,D.,“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5,Vol.33,pp.255-299.

(106)Ferrier,G.D.,Lovell,C.A.,“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banking:Econometric and linear programming evidence”,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0,Vol.46,pp.229-245.

(107)Fulginiti,L.,R. Perrin,“Prices and Productivity in Agricul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3,Vol. 75,pp.471-482.

(108)Fulginiti,L.E.,Perrin,R.K.,“LDC agriculture:Nonparametric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Vol.53,pp.373-390.

(109)Fulginiti,L.E.,Perrin,R.K.,“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Faculty Publications:Agricultural Economics,University of Nebraska,1998,Vol.19,pp.45-51.

(110)Geary,R. C.,“A Note on the Comparisonof Exchange Rates and Purchasing Power between Countrie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8,Ser.A,121,Part I,pp.97-99.

(111)Grosskopf,S.,“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in Fried H.O.,Knox,C. L. L.,Shelton,S.S.,“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160-194.

(112)Hayami,Y.,Inagi,K.,“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Farm Economist,1969,11,pp.407-419.

(113)Hayami,Y.,Ruttan,V. W.,“Factor Prices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1880-1960”,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0,Vol.78(5),pp.1115-41.

(114)Hayami Yujiro,Ruttan,V.W.,“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85.

(115)Huang,J.K.,Rozelle,S.,Martin,W.,Liu,Y.,2007,“Distortions to Agricultural Incentives in China”,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of World Bank,Agricultural Distortions Working Paper,29 December.

(116)Hulten,C. R.,“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 Short Biography”,NBER Working Paper No.7471,2000.

(117)Jin,S.,Huang,J.,Hu,R.,Rozelle,S.,“The Creation and Spread of Technolog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Agriculture”,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Vol. 84(4),pp.916-939.

(118)Jorgenson,D.W. and Griliches,“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7,Vol.34(3),July,pp.249-283.

(119)Kawagoe,T.,Hayami,Y.,“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world agriculture:An inter-country cross-section analysis”,Developing Economies,1983,21,pp.189-206.

(120)Kawagoe,T.,Hayami,Y.,“An Intercountry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5,Vol. 67,pp.87-92.

(121)Khamis,S. H.,“Propertie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a New Type of Index Numbers”,Sankhya,Series B,1970,Vol. 32,pp.81-98.

(122)Khamis,S. H.,“A New System of Index Numbers f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urpose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1972,A,Vol. 135,Part I,pp.96-121.

(123)Khamis,S. H.,“On Aggression Methods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84,Vol. 30,pp.185-205.

(124)Koopmans,T.C.,“Analysis of Production as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Activities”,in Activity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Allocation,TC Koopmans(Ed.),Wiley,New York,1951.

(125)Krugman,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1994,Vol. 73(6),pp. 62-78.

(126)Kumbhakar,S.C.,Lovell,C.A.K.,“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0.

(127)Lau,L.,P. Yotopoulos,“The Meta-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World Agricultur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9,Vol. 31,pp.241-269.

(128)Los,B.,Timmer,M. P.,“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Growth Differentials:An Empirical”,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pp.517-531.

(129)Meeusen,W.,Broeck,J. van den,“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7,Vol. 18,pp. 435-444.

(130)Perrakis,S.,“Factor-Price Uncertainty with Variable Proportions:Not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Vol. 70,pp. 1083-1088.

(131)Patrick,G. F.,Wilson,P. N.,Barry,P.J.,Boggess,W. G. and Young,D. L.,“Risk 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responses:Producer generated hypotheses for risk modeling”,South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5,Vol.17,pp.231-238.

(132)Rae,A. and Ma,H. Y.,“Projecting China’s Grains and Meats Trade:Sensitivity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Annual General Meeting,Session,on Research Plan and Reports,San Antonio,Texas,2003,14~16 December.

(133)Rosegrant,M.W.,Evenson,R.E.,“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Sources of Growth in South Asia”,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2,Vol. 74(3),pp. 757-761.

(134)Sandmo,A.,“On the Theory of the Competitive Firm Under Price Uncertain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1,Vol. 61(1),pp. 65-73.

(135)Shestalova,V.,“Sequential Malmquist indices of productivity growth:an application to OECD industrial activities”,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3,Vol.19,pp.211-226.

(136)索洛,R.K.,“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pp.321-320。

(137)Stewart,M.B.,“Factor-Price Uncertainty with Variable Proportion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8,Vol. 68(3),pp. 468-473.

(138)Stigler,G.J.,“Trends in Output and Employment”,New York,NBER,1947.

(139)Schultz,Theodore W.,“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New York:McGraw-Hill Press,1953.

(140)Suhariyanto,K.,Thirtle,C.,“Asia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Converg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Vol.52,pp.96-110.

(141)Terluin,Ida J.,1990,“Comparison of Real Output,Productivity and Price levels in Agriculture in the EC:A Reconnaissance,” Ondezoekversag 69,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 LEI,The Hague,Netherlands.

(142)Theil,H.,“The Information Approach to Demand Analysis”,Econometrica,1965,Vol. 33,pp. 67-87.

(143)H. Theil,H.,“A New Index Number Formula”,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3,Vol. 53,pp.498-502.

(144)Theil,H.,“More on Log-change Index Number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4,Vol. 54,pp.552-554.

(145)Thirtle,C.,Beyers,L.,Ismael,Y.,Piesse,J.,“Can GM-technologies help the poor? The impact of Bt cotton in Makhatini Flats,KwaZulu Natal”,World Develop,2003,Vol. 31(4),pp. 717-732.

(146)Tinbergen,J.,“Zur Theorie Der Langristigen Wirtschaftsentwicklung”,Weltwirtschaftiches Archiv,Band 55:1,1942,pp. 511-549,English translation,1959,“On the theory of Trend Movements”,In Jan Tinbergen,Selected Papers,eds.,L. H. Klassen,L. M. Koyck and H. J. Witteveen,Amsterdam:North Holland.

(147)Tornqvist,L.,“The Bank of Finland Consumption Price Index”,Bank of Finland Monthly Bulletin,1936,Vol.10,pp. 1-8.

(148)Tulken,H.,Eeckaut,P.V.,“Non- parametric efficiency,progress and regress measures for panel data methodological spec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aearch,1995,Vol.80,pp.474-490.

(149)Young,A.,“A Tale of Two Cities: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Macroeconomics Annual.

(150)Zhang,Peigang,“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Arcadia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