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4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使用及影响机制图书

Research on the Impacts of Mobile Internet Users’ Brand Community Use and Its Mechanism

SSAPID:101-8697-9892-81
ISBN:978-7-5201-193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线品牌社区对传递品牌价值、开展品牌沟通活动、构建强势品牌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至今仍未有研究明确表明消费者在使用品牌社区过程中,品牌社区的感知特征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基于该问题导向,本书重点探索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对在线品牌社区的使用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对消费者的品牌关系质量产生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期对开展品牌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建议,并完善相关理论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媒体公共传播
作 者: 邓元兵
编 辑:张建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图目录

 附录一:Interbrand发布2014最佳全球品牌榜单Top 100

 文前辅文

 序

 附录二:关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社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摘要

 后记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壮大

   1.1.2 品牌传播与管理日益重要

   1.1.3 移动互联网创新品牌传播与管理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2.3 品牌社区研究回顾

   2.3.1 品牌社区概念

   2.3.2 品牌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2.3.3 品牌社区的使用及影响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概念模型

  3.3 研究步骤

  3.4 量表设计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2 测量问卷中各因子的信度分析

   4.2.1 感知易用性因子的信度检测

   4.2.2 感知有用性因子的信度检测

   4.2.3 感知互动性因子的信度检测

   4.2.4 在线品牌社区满意度因子的信度检测

   4.2.5 在线品牌社区认同度因子的信度检测

   4.2.6 在线品牌社区忠诚度因子的信度检测

   4.2.7 在线品牌社区持续使用意愿因子的信度检测

   4.2.8 品牌依恋因子的信度检测

   4.2.9 品牌关系质量因子的信度检测

  4.3 测量问卷的效度分析

   4.3.1 内容效度

   4.3.2 结构效度

 第五章 实证Ⅰ: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持续使用意愿

  5.1 引言

  5.2 本章研究框架和提出假设

   5.2.1 提出假设

   5.2.2 本章实证研究模型

  5.3 研究方法

  5.4 实证结果

   5.4.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检测

   5.4.2 实证研究的假设验证

   5.4.3 备选竞争性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Ⅱ: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感知特征对品牌社区关系的影响

  6.1 引言

  6.2 本章研究框架和提出假设

   6.2.1 提出假设

   6.2.2 本章概念模型的提出

  6.3 研究方法

  6.4 研究结果

   6.4.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检测

   6.4.2 实证研究的假设验证

   6.4.3 备选竞争性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Ⅲ: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使用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

  7.1 引言

  7.2 本章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

   7.2.1 研究假设

   7.2.2 本章实证研究概念模型

  7.3 研究方法

  7.4 研究结果

   7.4.1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检测

   7.4.2 本章实证研究的假设检验

   7.4.3 备选竞争性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8.1.1 研究结论

   8.1.2 实践启示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表目录

在线品牌社区是被品牌所有者和管理者广泛使用的品牌传播与管理工具,它对传递品牌价值、开展品牌沟通活动、构建强势品牌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外学者都对此展开了研究。但是,至今仍未有研究明确表明消费者在使用品牌社区过程中,品牌社区的感知特征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基于该问题导向,本书重点探索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对在线品牌社区的使用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对消费者的品牌关系质量产生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期对开展品牌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建议,并完善相关理论研究。

[1]Agarwal,R.,& Prasad,J.,“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ts of user perception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8,22(1):15-29.

[2]Algesheimer,R.,Dholakia,U.M.,Herrmann,A.,“The social influence of brand community:Evidence from European car clubs”,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3):19-34.

[3]Barker,Valerie.“Older adolescents' motivations for social network site use:The influence of gender,group identity,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2(2):209-213.

[4]Bhattacherjee,Anol.“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MIS Quarterly,2001,25 (3):351-370.

[5]Blumler,J.G.“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9,6(1):9-36.

[6]Brodie,R.J.,Ilic,A.,Juric,B.,et al.,“Consumer engagement in a virtual brand community:An exploratory analysi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1):105-114.

[7]Brogi,S.,“Online brand communities:a literature review”,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09:385-389.

[8]Bruhn,M.,Schnebelen,S.,Sch?fer,D.,“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quality of e-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s in B2B brand communitie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4,43(1):164-176.

[9]Bryant,J.,Miron,D.,“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54(4):662-704.

[10]Christine Tam Tsui Wa,“An integrated online customer loyalty model”,Master dissertation,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03.Retrieved from http://repository.lib.polyu.edu.hk/jspui/bitstream/10397/2235/2/b17811454.pdf.

[11]Chun Hua Hsiao,Chyan Yang,“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the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 co-citation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31):128-136.

[12]Chung,J.E.,Park,N.,Wang,H.,et al.,“Ag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onlin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mong non-users:An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6):1674-1684.

[13]Chuttur,M.Y.,“Overview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origins,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Indiana University,USA .Sprouts:Working Papers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9,9(37).http://sprouts. aisnet.org/9-37.

[14]Coleman,J.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5]Coursaris,C.K.& Sung,J.,“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ts of a mobile website's interactivity”,New Media & Society,2012,14(7),1128-1146.

[16]Cyr,D.,Head,M.,& Ivanov,A.,“Perceived interactivity leading to e-loyalty: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cognitive-affective user respon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9,67(10),850-869.

[17]Day,R.,“Extending the concep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Assc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1977(4):149-154.

[18]Dimmick,J.,Sikand,J.,Patterson,S.,“The gratifications of the household telephone:Sociability,instrumentality and reassurance”,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4,21(5),643±663.

[19]Dobos,J.,“Gratification models of satisfaction and choice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organization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2,19,29±51.

[20]Figge,S.,“Situation-dependent services? A challenge for mobile network operator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1416-1422.

[21]Fournier,S.,“Consumers and their brands:developing relationship theory in consumer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8,24(4):343-353.

[22]Fournier,S.,& Lee,L.,“Getting brand communities right”,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87(4),105-111.

[23]Fred D.Dav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S Quarterly,1989,13(3),pp.319-340.

[24]Habibi,M.R.,Laroche,M.,Richard,M.O.,“Brand communities based in social media:How unique are they? Evidence from two exemplary brand commun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34(2):123-132.

[25]Habibi,M.R.,Laroche,M.,Richard,M.O.,“The roles of brand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building brand trust on social media”,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7:152-161.

[26]Hendrickson,A.R.,Massey,P.D.,& Cronan,“On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scale”,Mis Quarterly,1993,17(2),227-30.

[27]James Mark Horvitz,“Transfer in children's paired-associate learning as a function of levels of meaning”,Report from the Project on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echnical report),1975:313.

[28]Jang,H.,Olfman,L.,Ko,I.,et al.,“The influence of on-line br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n community commitment and brand loyal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8,12(3):57-80.

[29]John Bowlby,“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Brit.J.Psychiat,1977,130:201-210.

[30]John W.Schouten,James H.McAlexander,Harold F.Koenig,“Transcendent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brand community”,Journal of the Academic Marketing Science,2007,35:357-368.

[31]Jung,Na Young,Soohyun Kim,and Soyoung Kim,“Influence of consumer attitude toward online brand community on revisit intention and brand trust”,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4,21(4):581-589.

[32]Katz,Elihu,Hadassah Haas,and Michael Gurevitch,“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3:164-181.

[33]Langerak,F.et.al.,“The effect of members' satisfaction with a virtual community on member participation”,ERIM Report Services Reference No.ERS-2003-004-MKT.http://ssrn.com/abstract=411641.

[34]Lee,I.,Kim,J.,“Use contexts for the mobile internet:A longitudinal study monitoring actual use of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5,18(3):269-292.

[35]Leung,L.,Wei,R.,“The gratifications of pager use:sociability,information-seeking,entertainment,utility,and fashion and status”,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8,15(4):253-264.

[36]Maslow,A.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rper and Row,New York,1970.

[37]Matthew Thomson,Deborah MacInnis,C.Whan Park,“The ties that bind:Measuring the strength of consumers' emotional attachments to brands”,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05,15(1),77-91.

[38]McAlexander,J.H.,Schouten,J.W.,Koenig,H.F.,“Building brand community”,Journal of Marketing,2002,66(1):38-54.

[39]Miller,V.D.,Allen,M.,Casey,M.K.,et al.,“Reconsidering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0,13(4):626-658.

[40]Morris,M.& Ogan,C.,“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46(1),39-50.

[41]Muniz Jr.,A.M.,O'guinn,T.C.,“Brand community”,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1,27(4):412-432.

[42]Nambisan,S.& Baron,R.A.,“Virtual customer environments:testing a model of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in value co-creation activities”,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9,26(4),388-406.

[43]Newhagen,J.E.,Rafaeli,S.,“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A dialogue”,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1996,1(4):4-13.

[44]Park,C.W.,MacInnis,D.J.,Priester,J.,Eisingerich,A.B.,Iacobucci,D.,“Brand attachment andbrand attitude strength: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differentiation of two criticalbrand equity drivers”,Journal of Marketing,2010,74(11):1-17.

[45]Preece,J.,“Sociability and usability in online communities:determining and measuring success”,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1,20(5),347-356.

[46]Read,Wayne,Nichola Robertson,and Lisa McQuilken,“A novel romance: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emotional attachment”,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2011,19(4):223-229.

[47]Ridings,Catherine M.,David Gefen,and Bay Arinze,“Som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1(3):271-295.

[48]Rubin,A.M.,“Televisi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The interactions of viewing patterns and motivations”,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1983,27(1):37-51.

[49]Shih,H.P.,“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f internet utilization behavior”,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41(6):719-729.

[50]Stewart,D.W.& Pavlou,P.A.,“From consumer response to active consumer: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active media”,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2,30(4),376-396.

[51]Thorndike,E.L. & Woodworth,R.S.,“The influence of improvement in one mental function upon the efficiency of other fuctions”,Psychological Review,1901(8):384-395.

[52]Wu,Guohua,“Perceived interactivity and attitude toward web sites”,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American Academy of Advertising,1999,pp.254-262.

[53]Yang,K.,Lee,H.J.,“Gender differences in using mobile data services:Utilitarian and hedonic value approach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active Marketing,2010,4(2):142-156.

[54]Zheng,X.,Cheung,C.M.K.,Lee,M.K.O.,et al.,“Building brand loyalty through user engagement in online brand communities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2015,28(1).

[55]Zhimin,Zhou,Qiyuan,Zhang,Chenting,Su,Nan Zhou,“How do brand communities generate brand relationships? Intermediate mechanism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2(65):890-895.

[56]Zhu,Jonathan,J.H.,and Zhou,He,“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perceived needs,and perceived popularity adoption and u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2,29(4):466-495.

[1]艾瑞咨询集团,2012-2013 China Mobile Internet Report,[2013-11-27],http://www.iresearchchina.com/samplereports/5292.html.

[2]蔡明达、刘宇杰:《网络品牌社群认同与投入对消费者行为之影响》,Journal of e-Business,2013,15(2):295-318.

[3]陈圣举:《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浅析》,《移动通信》2010年第6期。

[4]陈先红:《试论品牌传播的消费者导向原则》,《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5]陈瑶、邵培基:《社交网站持续使用的实证研究》,《信息系统学报》2011年第8期。

[6]戴尼耳:《基于3G通讯环境的移动虚拟品牌社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邓朝华、鲁耀斌:《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的感知因素对满意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第5期。

[8]丁家永:《移动互联时代品牌传播理念,思维及其技术变化》,《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7期。

[9]丁时杰、舒华英、闫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危机信息人际传播机制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18期。

[10]段淳林、林伟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创意研究》,《编辑学刊》2014年第1期。

[11]段淳林、于小川:《传播模型的介入对品牌传播的影响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12]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3]樊华:《新媒体下的品牌社群之品牌忠诚度模型构建》,《中国商贸》2014年第25期。

[14]〔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梅汝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龚宏程、方晓明、龚宏锐:《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江西通信科技》2014年第4期。

[16]顾洁、田维钢:《移动新闻的新闻形态特征:情境,平台与生产方式》,《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

[17]韩经纶、韦福祥:《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互动关系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6期。

[18]何佳讯:《品牌关系质量本土化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8(3)期。

[19]何其聪,喻国明:《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新闻记者》2014年第12期。

[20]黄静、王利军:《构建品牌社区》,《商业时代》2004年第18期。

[21]《Interbrand公布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华为首次上榜》,[2014-12-16],http://mi.techweb.com.cn/tmt/2014-10-10/2082255.shtml.

[22]江佳祐:《衡量虚拟社群使用满意度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第33页。

[23]姜岩、董大海:《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及其理论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4期。

[24]金立印:《虚拟品牌社群的价值维度对成员社群意识,忠诚度及行为倾向的影响》,《管理科学》2007年第2期。

[25]雷鸣、王贵贤和朱琴:《品牌社区感对品牌忠诚感和相关行为的影响及营销启示》,《江苏商论》2008年第10期。

[26]李高广:《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7]李红柳:《品牌社区研究综述》,《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第6期。

[28]李巍、陆林:《品牌社群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消费者参与的中介作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9]李希、刘静娴:《品牌社群认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奥迪汽车品牌社群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30]梁健航:《Simon Kahn:多屏移动营销大趋势》,《新营销》2014年第8期。

[31]梁晓涛、汪文斌:《移动互联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2]林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AMOS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3]刘国华、邓新明:《品牌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基于2000年以后的西方文献》,《兰州学刊》2011年第7期。

[34]刘柳:《微博营销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5]刘柳:《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6]刘强:《融合媒体的受众采纳行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7]刘淑强:《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的品牌社群构建》,《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28期。

[38]刘新:《虚拟品牌社群认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9]陆亨:《使用与满足:一个标签化的理论》,《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

[40]陆均良、孙怡、王新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使用意愿研究——基于自助游者的视角》,《旅游学刊》2013年第4期。

[41]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计算机学报》2011年第11期。

[42]宁连举、张欣欣、刘自慧:《SNS中人际互动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43]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4]邱瑜:《虚拟品牌社区感知特性对女性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化妆品行业为例》,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5]沙振权、蒋雨薇、温飞:《虚拟品牌社区体验对社区成员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0年第12期。

[46]沈杰、王詠:《品牌社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认同和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6期。

[47]眭雅婷、吕艳丽:《品牌社群的影响作用和发展策略评析》,《未来与发展》2011年第3期。

[48]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情报科学》2007年第8期。

[49]陶建杰:《传媒与城市软实力》,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0]田阳、王海忠、王静一:《虚拟品牌社群与品牌依恋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

[51]万婧:《品牌社区的力量》,《市场观察》2005年第2期。

[52]汪纯孝、韩小芸、温碧燕:《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4期。

[53]王斌辉:《消费者参与中小企业虚拟品牌社群的内在动机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8期。

[54]王大悟:《满意度、敬业度、认同度——关于旅游企业服务利润链的另类思考》,《旅游学刊》2004年第2期。

[55]王静一、田阳、王海忠:《虚拟品牌社群如何创造品牌忠诚?——基于不同承诺类型的中介作用》,《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

[56]王松涛:《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研究》,《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

[57]王新新、薛海波:《论品牌社群研究的缘起、主要内容与方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4期。

[58]王新新、薛海波:《消费者参与品牌社群的内在动机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59]王毅、王兴元:《广义品牌社区的形成与演进及其对企业管理策略的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60]王永贵、马双:《虚拟品牌社区顾客互动的驱动因素及对顾客满意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13年第9期。

[61]王原:《品牌族群的诞生》,《科技与企业》2011年第5期。

[62]王战、蒋浩:《关于品牌社区价值及其经营策略的研究综述》,《东南传播》2011年第1期。

[63]吴满意、廖子夏:《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

[64]吴明隆:《SPSS操作与应用——问卷统计分析实务》,台中: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

[65]吴水龙、刘长琳和卢泰宏:《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品牌社区的中介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7期。

[66]吴思、凌咏红、王璐:《虚拟品牌社区中互动,信任和参与意愿之间关系研究的》,《情报杂志》2011年第10期。

[67]奚菁:《中国家族企业组织认同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8]夏芝宁:《SNS网站成员参与动机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0。

[69]肖明超:《移动互联时代如何思考品牌传播》,《中国品牌》2014年第6期。

[70]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年第10期。

[71]熊明良、孙健敏、顾良智:《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关系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6期。

[72]薛海波、王新新:《品牌社群关系网络密度影响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8期。

[73]杨水清、鲁耀斌、曹玉枝:《使用情景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10期。

[74]叶健:《2014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6.86亿》,[2014-6-28],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06/28/c_126682915.htm。

[75]余明阳、舒咏平:《论“品牌传播”》,《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

[76]张保花、胡旺盛、张三宝:《品牌社区认同因素对社区成员行为倾向影响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7]张国良:《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影响》,《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0。

[78]张树庭:《论品牌作为消费交流的符号》,《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9]赵卫宏、王东:《虚拟品牌社区消费者参与动机研究:中国消费者视角》,《企业经济》2011年第7期。

[80]赵莹莹:《虚拟品牌社区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1]郑文坚:《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再思考》,《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第20期。

[8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1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15-1-20],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505629/n11506323/n11512423/n11512603/n11930035/16329801.html.

[8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1年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5-2-10],http://course.baidu.com/view/6d0417e 9998fcc22bcd10d2c.html?re=view.

[84]周志民、李蜜:《西方品牌社群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期。

[85]周志民、饶志俊、李楚斌:《在线品牌社区中访客看帖行为效应研究》,《珞珈管理评论》2012年第1期。

[86]周志民、郑雅琴:《从品牌社群认同到品牌忠诚的形成路径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87]周志民:《品牌关系三维结构的实证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88]周志民:《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模型初探》,《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