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总卷)图书

REPORT ON URBAN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CHINA ( OVERVIEW VOLUME)

SSAPID:101-8685-5069-70
ISBN:978-7-5097-1245-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针对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状况,选择了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长沙、郑州、沈阳、西安八个城市,对市民文化需求和消费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立足于市民的文化消费行为,以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主要手段,以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定性分析为重要补充。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化消费系列丛书
作 者: 范周 齐骥
编 辑: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编委会

 序言 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

 第一章 中国文化消费调研报告

  一 城市文化消费问题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一)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消费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要求,为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二)新时期文化产业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本身面临新一轮升级转型,了解文化消费现状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市场规律,为产业调整提供方向

   (三)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转型出现新特征,这些都促使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了解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

  二 城市文化消费的现状和特点

   (一)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全球化将进一步加速国内文化品消费市场的细分,文化消费形态逐渐多元化

   (二)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逐渐深入,教育支出增加,文化教育消费成为城市居民逐渐青睐的文化消费方式

   (三)城市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仍偏向“实用型”

  三 城市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消费差距较大,消费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区域消费仍旧存在差距

   (二)文化消费结构单一,信息获取渠道不平衡

   (三)盗版文化产品的使用频率在居民文化消费中仍旧居于较高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良性运转和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四)文化产品消费形态较为单一,衍生产品消费关联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盈利空间

  四 关于城市文化消费的建议和对策

   (一)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康顺畅的文化消费链条

   (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使文化成果供人民共享

   (三)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形态,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层次

   (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推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以实力求国际传播话语权

 第二章 中国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一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一)文化产业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趋于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文化服务所占比重持续提高,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形成

    1.核心层增长加速,比重加大

    2.相关层比重变化不一,但文化产品制造和销售仍为多数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主要贡献方

    3.新兴文化业态增长迅速,提升了外围层的比重

   (三)文化产业的集群化格局已经形成,并且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轴心形成园区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

   (四)党和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逐步转变,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二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产业规划与政策的执行力低下,实施效果与设定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文化产业数据统计存在较大偏差,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口径标准不一和漏统虚报的现象

   (三)转企改制不彻底,过多依靠政府干预,集团化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正在暴露,市场主体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四)文化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和渠道,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难的问题

   (五)文化产业开发存在较大的地区不平衡性,同时面临开发模式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三 对下一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文化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1.资源的融合,有助于文化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形成更高的关联度,构建综合竞争力

    2.资本的融合,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经济实力,打造“文化航空母舰”

    3.生产方式的融合,能够带来文化与第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

    4.管理的融合,借助第三产业的先进管理手段,使文化产业服务与人的距离更为接近

   (二)修订文化产业统计指标,规范文化产业统计

    1.完善统计标准

    2.规范统计工作

   (三)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解决多头管理问题

    1.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

    2.统一协调、集中管理

    3.成立行业协会,促进自我约束与自我保护相结合

   (四)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法制建设

    1.要完善文化生产和文化管理政策

    2.产业立法不但要紧跟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与体制改革相互促进

   (五)培养文化产业的创新人才

    1.尽早明确文化产业的学科归属

    2.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研究

    3.重视文化产业创新人才教育规律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文化消费前后十年透析

  一 十年前各地文化消费状况回顾

  二 十年来各地文化消费增长态势分析

  三 十年后各地文化消费增长动向推测

  四 对促进文化民生消费的一点思考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主要特性

  一 政府主导推动产业发展

  二 文化产业发展与当地旅游开发相结合

  三 文化产业多以园区形态展现

  四 文化产业配套政策护航产业发展

  五 多种业态同时呈现

 第五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一)凸显文化宏观管理机制的优越性

   (二)促使文化金融体系尽快完善

   (三)促进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金融危机为文化资源的分配重组提供良机

  二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政策解读

   (一)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政策的内容范围更广泛、政策体系更健全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实现存量激活和优化

   (三)刺激文化消费,是金融危机后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新内容,其目的是从单纯“供给管理”向“供给与需求”双向驱动转变

   (四)推动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发展,是金融危机后制定文化政策的方向之一

  三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一)金融危机催化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链短,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结构粗放,缺少敏捷反应机制

    3.泡沫增长,缺乏系统产业规划

   (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1.文化产业开始与传统产业寻求嫁接

    2.内容生产逐渐成为拉动消费的引擎

    3.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注入科技力量

   (三)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产业集聚,打破行业壁垒和行政壁垒

    2.动态调整,加速文化政策的综合配套

    3.按需配置,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

  四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

   (一)金融危机催生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二)科技创新速率加快,文化产业搭车快行

   (三)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四)文化科技创新的策略或实施

    1.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2.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及重点课题

    3.重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4.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5.加快建立支撑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

 第六章 “十二五”前文化产业重大问题调研

  一 集团化之辩: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再思考

   (一)集团化:大了就强了吗?

   (二)路径选择: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三)政策扶持:均衡还是倾斜?

   (四)集团组建:是挣面子还是做生意?

   (五)转制成本:企业承担还是政府埋单?

   (六)上市图强:是愿景还是实景?

  二 文化产业统计:寻求精准与科学

   (一)影响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原因

    1.数据统计标准不一,相距甚远的各种统计版本并存

    2.年份断层现象严重,编造推测现象重新抬头

    3.统计部门独立运作经费不足

    4.数据结果公布太慢

   (二)提高统计科学性的对策

    1.完善统计标准

    2.确保统计经费

    3.加强法制建设

    4.建立奖惩机制

    5.转变采集方法

    6.借助经济普查

    7.转换部门角色

    8.优化考核制度

  三 综合配套:文化产业深水区的核心命题

   (一)深水区的改革版图

   (二)破除区域界限的尝试

   (三)“综合配套”致力于破解几大难题

   (四)文化产业进入质的飞跃阶段

    1.进行“综合配套”的改革实践,核心在于走出结构调整误区

    2.进行“综合配套”的改革实践,关键在于利用好政策杠杆

    3.进行“综合配套”的改革实践,重点是破解文化发展与经济、生态发展的不同步性

  四 公司治理求解:改制上市的出版业实践

   (一)上市潮:杠杆效应背后的改制驱动

   (二)结构性软肋:出版上市公司治理困境

    1.数量少、规模小、静态估值高、核心竞争力低

    2.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非流通股占主体的格局没有本质变化,股本结构不合理、行政干预过多

    3.高度依赖教材教辅等行业垄断性资源,资产性收入比重大大超过业务性收入,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收益结构严重不平衡

   (三)内外部协同:制度建构须回归本质

    1.保证编辑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2.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

    3.建立竞争性的股权结构,建立国有股股东的市场化利益受偿机制

    4.建立并严格执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五 产业化:文化资源开发面临三重门

   (一)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三大困境

    1.文化资源闲置化

    2.文化过度商业化

    3.产业开发表象化

   (二)正确处理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整合要素,破解文化资源产业化矛盾

    1.人力资源整合

    2.素材资源整合

    3.市场资源整合

    4.资金资源整合

  六 事转企: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一)可持续发展与目前利益的博弈

   (二)市场化转变与上级部门利益的博弈

   (三)企业化运作与事业化管理的博弈

   (四)运营机制与股权分享的平衡

  七 文化市场体系中的政府与企业论衡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

   (二)改制企业与市场主体

   (三)政府服务与企业平台

 第七章 会展业消费报告

  一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会展业高速发展:中国会展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

   (二)会展经济区域发展日渐成熟

   (三)会展形式丰富多彩,展览、会议、表演、节庆活动、体育赛事五路突进

   (四)中国展会多样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

   (五)中国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

   (六)组展主体多元化

  二 会展消费情况调查

   (一)会展影响持续扩大,会展格局逐步完善

    1.会展宣传日益成为值得信赖的广告宣传方式

    2.会展信息获取渠道以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及杂志媒体等为主

    3.各地会展经济呈梯度发展

    4.各地会展展馆空间布局和办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调研中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1.媒体宣传不力成为会展经济发展的桎梏

    2.会展联动作用尚不明显

    3.会展活动国际化程度呈梯度发展

    4.展馆设施不够完善

    5.参展商档次不高

  三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促进会展经济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1.逐步形成新的展馆空间布局和办展格局

    2.积极推动城市环境建设,实现绿色会展生态环境

    3.不断健全和完善会展活动的配套支撑体系

    4.强化行业协会的工作职能

   (二)制定政策法规,为会展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进一步完善会展业法律法规建设

    2.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基金

    3.研究实施扶持会展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4.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三)会展业需要继续提升自身经营服务水平

    1.提高会展服务质量,发展和完善展后服务

    2.改善运营模式

    3.提高参展商水平

   (四)加快品牌展会建设,提高会展活动的专业化

    1.努力推进展览题材的专业化

    2.注重观众的专业化

    3.大力推动会展队伍的专业化

    4.加大宣传与投资力度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奠定会展业发展基石

    1.加强会展理论研究

    2.办好高等院校会展专业

    3.整合会展教育资源、积极推动校企联合

    4.组织经常性会展职业培训

    5.开展会展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会展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1.建立会展工作基础数据库

    2.利用互联网,发展网络展览交易平台

 第八章 电视剧消费报告

  一 电视剧消费的双重客体

  二 电视剧本体消费状况调查

   (一)电视剧本体消费

   (二)电视剧收视状况调查

    1.在众多的文化消费方式中,电视成为消费者参与消费的主要文化产品。在电视的各种栏目中,电视剧成为观众选择频次最高的栏目形式之一,仅次于新闻节目

    2.“是否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是影响电视剧消费的首要因素;就导演、演员、编剧,这三大电视剧主创因素来说,受众最为关注、对电视剧消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演员;而不同年龄对于电视剧消费影响因素的态度又有其不同表现

    3.“传奇题材”和“改编剧”,成为经典电视剧的重要元素

    4.总体来看,情感生活题材是受众最为喜爱的电视剧题材。不同年龄段受众对于电视剧题材的喜好有着不同表现,而不同题材电视剧都有不同年龄的主要受众群

    5.“感兴趣”和“学习”是人们选择某一种文化消费方式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投其所好和寓教于乐应作为电视剧创作的重要导向

    6.在人们获取电视剧信息的方式中,电视媒体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其他媒体。所以,电视剧前期宣传应特别注重电视宣传形式

  三 电视剧衍生产品消费

   (一)电视剧衍生产品消费过程解析

   (二)衍生产品消费调查

  四 基于电视剧消费调查的思考与建议

   (一)准确定位,并且贯穿于电视剧策划、制作和销售的始终

   (二)着力策划、拓展电视剧衍生产品消费,开辟电视剧新的盈利模式

   (三)整合发展,走品牌策划和营销之路

   (四)加强版权保护,繁荣版权交易方式

   (五)内容、模式、策略三位一体的创新途径

 第九章 出版产业消费报告

  一 中国出版业基本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

   (一)出版产业环境分析

    1.政策为出版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2.经济环境有利有弊,前景不明

    3.产业环境形势严峻

   (二)新闻出版业数据分析解读

    1.图书出版稳中有变,书价上涨明显

    2.期刊出版稳中有升,发展稳健

    3.报纸出版平稳增长,受众渐被网络分流

    4.音像、电子出版物市场沉闷依旧,急需新的增长方式

    5.传统出版物发行、销售及库存总体情况

    6.数字出版产业增速迅猛,数字书报刊总量太小

  二 城市居民出版消费情况调查

   (一)传统出版物仍然是主流的文化消费商品

    1.传统出版物与其他文化产品的关联度紧密

    2.报刊媒体是公众获知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

    3.读书看报仍然是公众的主要文化活动

    4.期刊广告可信度位列三甲

   (二)读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有利于出版业的持续发展

   (三)出版物的质量、价格是影响出版消费的主要因素

   (四)阅读场馆不尽如人意,公共出版服务有待加强

   (五)新媒体对传统阅读的影响日益明显

    1.接触网络媒体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文化活动

    2.用户上网为数字出版奠定了需求基础

    3.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居民接触度最高的文化产品

  三 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继续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出版产业的结构调整

    1.转企改制,建立市场主体地位

    2.组建大型出版集团,打破区域分割

    3.降低门槛,引入充分竞争

   (二)创新出版理念,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方式

    1.以内容为本,提供多元化服务

    2.强化品牌建设,突出竞争优势

    3.重新打造产业链和价值链,向新媒体延伸

    4.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三)加强新闻出版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1.出版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2.出版人员培训机制不够健全

    3.严重缺乏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4.学科建设有待完善

   (四)为出版产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1.行政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2.出版企业规范自身,健康发展

 第十章 新媒体产业消费报告

  一 新媒体消费市场现状

   (一)新媒体日益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媒体方式

   (二)新媒体的广告价值日益凸显

   (三)大众上网以查资料、聊天、浏览网页、玩游戏等为主

   (四)新媒体的使用者呈现高学历、低龄化态势

   (五)网络媒体日益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宣传方式

  二 新媒体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在广告宣传方式的可信任度上良莠不齐

   (二)新媒体方便快捷、低费用的特性易成为盗版产品滋生的土壤

   (三)经济发达地区新媒体产品的占有量更大,发展更快

   (四)新媒体可能带来一定的知识鸿沟问题

    1.年龄较大者使用新媒体略少

    2.学历低者综合利用新媒体资源的能力较弱

  三 新媒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媒体之间的融合

    1.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

    2.加快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3.建立跨媒体平台

   (二)提高新媒体的内容质量

    1.加强适应新媒体需要的内容产业建设

    2.发展特色内容,避免简单抄袭

    3.新媒体应成为智慧型信息提供者

    4.新媒体应严防内容、节目广告化

   (三)新媒体应提高社会公信力

    1.定位百姓角色,辅助官方媒体

    2.建立新媒体公信力评估体系

    3.注重把关,减少虚假信息

    4.完善立法,杜绝有害信息

   (四)新媒体必须注重保护著作权和知识产权

    1.合理处理新媒体平台上作品的发表权问题

    2.制定更加适应数字化复制现状下的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法

    3.建立非营利性集体管理体制,对著作权和知识产权进行统一管理

    4.保护著作权和知识产权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五)严厉打击盗版行为,保障新媒体健康发展

    1.健全法律制度、加大惩罚力度

    2.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管理

    3.培养公民意识,加大社会对打击盗版的舆论宣传

    4.从业者应将打击盗版视为行业道德准则之一

    5.全民共同监督,构建社会反盗版机制

    6.加快正版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发展

   (六)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1.严格保护个人数据资料,不泄露顾客信息

    2.不滥用技术获取他人隐私

    3.不要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商业信息

    4.个人应具有保护隐私的意识

   (七)注重不同年龄、学历等背景受众的不同需求

   (八)更加人性化发展,避免因为新技术产生更大的知识沟

   (九)政府干预应有系统化、长期性的发展计划,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十)构建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新媒体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第十一章 动漫产业消费报告

  一 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一)国家政策保驾护航

    1.《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

    3.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新闻出版总署的“三定方案”

   (二)国产动画争奇斗艳

   (三)动漫基地稳健发展

    1.动漫“湘军”势头强劲

    2.杭州动漫基地的双效理念

    3.常州动漫基地抢得先机

   (四)动漫活动精彩纷呈

    1.第四届杭州国际动漫节

    2.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

    3.厦门首届国际动漫节

    4.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二 中国城市居民动漫消费分析与解读

   (一)中国城市居民动漫产品消费行为实证解读

    1.动漫受到城市半数居民的喜爱

    2.动漫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3.动漫以及衍生品的消费形式以购买光盘和书籍为主

    4.动漫电影深受城市居民喜爱

    5.互联网中的动漫传播处于劣势

    6.各地城市居民动漫消费状况呈均衡格局

    7.盗版成为制约动漫产品消费的不利因素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原创作品数量有限

    2.动漫作品创意不足

    3.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制约市场发展

    4.互联网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5.消费者群体定位不清晰

   (三)中国动漫发展的相关对策

    1.培育创新人才,加强动漫产业人才结构调整

    2.加强消费者需求分析

    3.整合多种媒介资源,加强传播效果

    4.加强对动漫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5.规范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动漫产业链

 第十二章 文化产业教育与人才发展报告

  一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式逐渐丰富

   (一)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逐渐得到重视,文化产业人才数量逐渐增多

   (二)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显端倪

   (三)广义、狭义的人才培养凸显特色

  二 文化产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一)网络教育发展迅速

   (二)民办教育、成人教育驶入快车道

   (三)基地教育进入成长期

   (四)培训教育迎来投资高潮

   (五)职业认证呈现强势增长

  三 文化产业亟须明确人才培养路径

   (一)建立文化产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

   (二)以创新作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在调整中前进

  四 文化产业智库成为产业支撑力量

   (一)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二)塑造文化发展人才方阵

   (三)培育文化产业创业平台

   (四)注重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附录 文化产业大事记

  2008年

   1月

    1.各地“两会”关注文化产业

    2.九部委共促演出市场繁荣

    3.新规则让视频网站面临洗牌

   2月

    1.“春节品牌”助力文化产业走出去

    2.国家广电总局延长“播出时间”以促进动漫产业发展

   3月

    1.政府力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文化产业司工作要点更具推力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实际操作阶段

   4月

    1.以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版权推动文化产业走向纵深

   5月

    1.新闻出版改革明确路线图

    2.民族网络游戏在成长中反思

    3.电视剧50周年产业化拉开进程

   6月

    1.互联网政治形成强大力量

    2.专家学者热议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3.《功夫熊猫》引发国产动漫反思潮

   7月

    1.贝塔斯曼战略调整

    2.数字出版设立国家基地

    3.国产故事片产量攀升,投资热情旺盛

    4.互联网消费升温,业态逐渐成熟

   8月

    1.版权费标准调整,卡拉OK行业面临洗牌

    2.文化部出台意见积极扶持民族原创动漫产业

    3.奥运会推动公交电视步入主流媒体

    4.文化部组织北京2008年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

   9月

    1.中国出版集团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电影产业破冰,开辟融资新渠道

    3.“相约北京·2008”催生重大活动运作新模式

    4.文化部:暂停审批各类动漫产业基地

   10月

    1.《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正式出台

    2.政府力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4.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5.全球创意产品和服务交易额稳步攀升

   11月

    1.《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正式出台

    2.视频网站在窘境中找寻出路

    3.我国故事片产量跃居世界第三

    4.专家学者研讨推动文化产业走出金融危机

   12月

    1.“中国文化产业新锐榜”评选激励创新

    2.北京文博会推动创意服务贸易发展

    3.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关注金融危机

  2009年

   1月

    1.114号文件吹响文化体制改革号角

    2.中国文化影响力高居世界第七

    3.“喜羊羊”揭开国产动画新篇章

   2月

    1.数字音乐进入“专辑时代”

    2.春节旅游拉动产业链纵深拓展

    3.国家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启动

   3月

    1.政府银行联手搭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

    2.文化产业人才日益受到关注

    3.中国动漫在东京动漫展中成为全球新亮点

   4月

    1.政府深化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

    2.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三部委共促文化产业繁荣

   5月

    1.金融措施推动文化走出去

    2.《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发布

    3.中欧文化产业论坛加强对话交流

   6月

    1.文化产权有了专业化市场平台

    2.IPO重启赋予文化企业新机遇

    3.“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创立学术标杆

 总序

 专家委员会

简 介:该书是研究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部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合作的结晶。自2010年以来,《中国商业发展报告》以中英文版在全球同步发行。登高望远的高立意,战略视角的前瞻性,紧随行业发展、追踪热点和趋势以及全面系统是本报告的四大特点。期望本报告能够给读者和业内同行带来一些启发,也期望本报告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