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6)

SSAPID:101-8679-5508-55
ISBN:978-7-5097-980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部分,分别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介绍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了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附录提供了中国和国际在能源和二氧化碳方面的最新数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低碳经济蓝皮书
编 辑:颜林柯;张玉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Abstract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要作者简介

 Ⅰ 总报告

  B.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与中国履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United Nations,Paris Agreement,2015,http://unfccc.int/files/essential_background/convention/application/pdf/english_paris_agreement.pdf.">*

   一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 《巴黎协议》的主要成就与突破

   三 巴黎会议成功和《巴黎协议》得以达成的几个关键因素

   四 《巴黎协议》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作用和未来中国履约的几个关键问题

    1.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问题

    2.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问题

    3.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问题

    4.加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Ⅱ 专题篇

  B.2 “十三五”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 发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 历史上的五年规划与生态文明

    (一)五年计划中的资源环境保护

    (二)五年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 “十三五”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国内外背景

     1.“十三五”时期的历史特殊性

     2.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背景

     3.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背景

    (二)“十三五”规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布局

     1.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

     2.实行资源能源的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

     3.推动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保护,农村与城市生态环境并重

     4.共同部署消费和生产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B.3 中国工业行业的真实生产率:基于真实储蓄率方法的分析

   一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介

   二 行业层面的间接分解

   三 真实投资和资本存量

    (一)工业真实增加值

    (二)工业真实投资

    (三)工业真实资本存量

   四 核算真实生产率

   五 结语

  B.4 中国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

   一 中国能源供需现状

    (一)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1.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2.“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导致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

     3.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决定了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以产业为主

    (二)中国能源供应现状

     1.煤炭生产和消费近十余年来首次下降

     2.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

     3.天然气供应量持续增高

     4.电力装机容量飞速增长

    (三)中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1.水电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2.风电产业飞速发展,新增、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3.太阳能发电快速发展,但利用规模依然较小

     4.生物质能利用增速相对较缓,未来仍有巨大潜力

     5.沿海核电快速发展,在建规模世界第一

   二 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能源消费水平低,未来能源消费仍要持续增长

    (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环境不堪重负

    (三)高碳能源利用模式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压力日趋增大

    (四)国内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从长期看能源资源供应仍较为紧张

   三 中国能源的绿色发展战略

    (一)在消费模式上,必须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二)在供应模式上,必须加快推进能源供应模式向清洁低碳化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三)在发展模式上,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能源间接性出口及周期性浪费

    (四)在生活模式上,必须引导居民消费模式转变,推动绿色、低碳消费

 Ⅲ 对策篇

  B.5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

   一 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现状

   二 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理念误区

    (一)碳排放权交易并不限制企业发展

    (二)碳排放权交易并不鼓励“花钱买配额完成任务”

   三 碳排放权交易企业行动建议

    (一)端正碳排放权交易行动理念

    (二)建立能源与温室气体管理双体系

    (三)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源诊断,锁定企业高排点,引入低碳节能技术

   四 结语

  B.6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三 样本选择与资料来源

   四 研究假设

    1.企业规模

    2.盈利能力

    3.负债程度

    4.发展能力

    5.公司治理结构

   五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自变量设计

     1.企业规模(SIZE)

     2.盈利能力(ROEP)

     3.负债程度(LEV)

     4.发展能力(GROWTH)

     5.公司治理结构(RIND)

    (二)因变量设计

    (三)模型构建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1.因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2.自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相关性分析

    (六)多元回归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B.7 天津碳交易试点的经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模型方法

    (一)模型简介

    (二)碳排放权交易模块

    (三)数据及软件说明

   三 情景设置

    (一)天津市碳交易试点简介

    (二)政策冲击设定

    (三)模型其他假设

   四 结果分析

    (一)经济环境影响

    (二)行业影响

   五 结论

  B.8 中国省际碳排放差异的多维测度和检验

   一 Theil指数机理说明及数据选取

   二 以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区域

    (一)分组方法

    (二)碳排放的差异性分析

    (三)Theil指数测算及碳排放强度差异分解

   三 以地理位置划分区域

    (一)区域划分方法

    (二)八个区域碳排放比较

    (三)Theil指数测算及碳排放强度分解

   四 以人均碳排放水平划分区域

    (一)划分方法

    (二)人均碳排放比例分析

    (三)Theil指数测算及碳排放强度差异分解

   五 结论与建议

  B.9 中国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作用及现状分析

   一 市场机制是实现减排最有效的手段

   二 二级市场在碳交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价格发现,优化资源配置

    (二)市场流动,实现减排激励

    (三)筹资投资,吸收社会资金

    (四)金融属性,推动金融创新

    (五)主体多样,化解体系风险

    (六)市场反馈,纠偏政策制度

    (七)信息公开,指导企业决策

    (八)国际定价,增强国际地位

   三 我国碳定价机制现状分析

    (一)碳定价机制演进和特点

     1.国际碳市场价格主导阶段(2005~2012年)

     2.国内试点碳市场价格多元发展阶段(2013~2016年)

     3.全国碳市场统一价格阶段(2017年以后)

    (二)碳定价机制的成效

     1.促进企业减排,激励机制形成

     2.推动碳金融创新,调动企业积极性

     3.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生态补偿

    (三)碳价格的影响因素

     1.配额分配松紧程度

     2.政府配额拍卖策略

     3.企业排放报告和核查管理质量

     4.二级市场运作管理

     5.宏观经济形势

 Ⅳ 案例篇

  B.10 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视角的低碳城市规划实践与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一 TOD模式的内涵与评价

   二 方法与资料来源

    1.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2.交通可达性指标设定

    3.城市客运部门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三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与TOD模式实施情况

   四 TOD实施效果的实证评价

    1.上海市城市形态变化

    2.上海市人口迁移动向

    3.公共交通可达性分布的变化

    4.人口分布与公交可达性的耦合度

    5.实施TOD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析

   五 讨论与政策建议

  B.11 生态足迹的化学产品可持续度量方法

   一 化学产品生态足迹模型

    (一)能源的生态足迹

    (二)公用工程的生态足迹

     1.蒸汽的生态足迹

     2.水的生态足迹

    (三)废弃物的生态足迹

     1.废渣的生态足迹

     2.废液的生态足迹

     3.废气的生态足迹

    (四)建筑的生态足迹

    (五)生产投资的生态足迹

    (六)交通的生态足迹

    (七)资源的生态足迹

     1.自然资源生态足迹

     2.人力资源的生态足迹

     3.化学品资源的生态足迹

   二 化学产品生态足迹计算实例

    1.资源的生态足迹

    2.能源的生态足迹

    3.公用工程的生态足迹

    4.废弃物的生态足迹

    5.建筑的生态足迹

    6.生产投资的生态足迹

    7.交通的生态足迹

   三 结论

  B.12 区域生态工业发展支撑低碳和谐社会构建:日本环境创生模式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区域生态工业发展与生态工业园区

   二 日本区域生态工业发展实践

    (一)“生态城”项目综述

    (二)生态城典型案例:川崎生态城

    (三)环境都市项目综述

   三 “环境创生”理念下环境、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模式与实践

    (一)环境创生与环境都市

    (二)案例实践

    (三)经验借鉴

    (四)日本区域生态工业实践的启示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B.13 中国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中国和世界的碳排放与脱钩的变化

    (一)中国碳排放与脱钩特点

     1.能源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2.中国经济增长、一次能源消费量、碳排放的变动趋势分析

     3.中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特点分析

    (二)世界碳排放与脱钩的新趋势

   三 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区域脱钩弹性模型的构建

    (二)资料来源与处理

     1.中国各地区人均能源碳排放和能源碳强度的计算

     2.其他资料来源

    (三)脱钩弹性与因果链分解

    (四)2001~2012年我国各地区脱钩程度的空间聚类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B.14 FTA中的环境条款设置有助于环境产品贸易吗?

   一 我国已签署FTA环境条款的研究

    (一)我国FTA的环境条款分析

    (二)我国FTA与TPP环境章节的对比

     1.相似之处

     2.不同之处

   二 我国环境产品竞争力分析

   三 FTA环境条款与环境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1.解释变量

     2.控制变量

    (二)实证结果分析

   四 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二)建议

  B.15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思维:以碳排放资源化为例

   一 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二 碳排放来源的创新控制

   三 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四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范例

    1.干冰用于森林灭火

    2.干冰作为动力介质

   五 小结

  B.16 21世纪的能源革命

   一 改进能源应用方式

    1.狭义的热量流动应用

    2.广义的热量流动应用

   二 发展能源基础理论

    1.改进热电基本理论

    2.正确认识热机理论

   三 创新能源应用模式

    1.阶梯高效利用

    2.冷热综合利用

    3.冷量系统利用

   四 能源应用技术创新

    1.要重视换能模式改变

    2.重视热量回收再利用

    3.要重视终端设备改进

    4.要重视系统设备改进

 Ⅴ 附录

  B.17 附录1 中国统计数据-中文

  B.18 附录2 中国统计数据-英文

  B.19 附录3 国际数据-中文

  B.20 附录4 国际数据-英文

 摘要

 中国皮书网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的第五份报告。2016年的报告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报告的主题,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第二部分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第三部分介绍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第四部分介绍了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第五部分的附录提供了中国和国际在能源和二氧化碳方面的最新数据。2016年的报告主要关注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碳市场以及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总报告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协议的达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为未来节能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进展、主要排放大国的合作与积极推动、谈判机制和协议内容创新以及中国的积极贡献等是协议得以通过的关键因素。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国际环境谈判成果和国际贸易投资谈判的有机配合等是中国在气候变化治理中履约和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内容。《报告》的第二部分是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报告第二章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历程,对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保护部署及其演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十三五”规划的背景和生态文明布局,指出五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十三五”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补齐资源环境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满足感的导向下,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为未来五年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的第三章通过进一步发展世界银行的真实储蓄方法,计算了工业行业的自然资本损失。利用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追溯最终消费,重新计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增加值、资本形成、资本存量等相关的要素。最终通过对资本产出弹性进行调整,重新估计了中国工业各行业的生产率。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间,中国主要的工业部门存在着显著的自然资本损失,带来了平均10%的名义增加值损失,对其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在1995~2010年导致了约3%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报告第四章指出未来中国的发展应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提升,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利用、引导居民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有针对性措施,逐步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从根本上减少常规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源,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全国统一碳市场。其中,第五章探讨了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第六章以我国188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确定其碳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发展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第七章依据天津市碳交易试点制度要素设置情景,模拟其对全市的经济环境影响,并深入分析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八章运用Theil指数,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人均碳排放水平三种分组方法,基于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全国、区域内和区域间碳排放的差异性及其时序变化。第九章对比了碳交易制度相对于碳税制度的优点,总结了二级市场在碳交易体系中的8个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7个试点碳定价机制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描述了市场机制在减排、碳金融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碳交易体系中影响碳价格的相关因素,得出二级市场是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应当充分重视。《报告》的第四部分是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的案例研究。其中,第十章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及高精度人口分布数据,对TOD规划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量化研究。第十一章以生态足迹作为衡量可持续性的工具,并将产品生命周期的思想引入生态足迹的计算之中,建立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思想的化学产品生态足迹模型。同时将该模型用于乙炔生态足迹的计算之中,并根据计算结果为乙炔生产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十二章系统综述了日本推进区域生态工业发展的进展,具体包括日本“生态城”项目与“环境都市”(“环境模范都市”与“环境未来都市”)项目,实践中的环境创生理念应用,及其在技术、立法、管理和社会支撑体系等方面成功的经验,重点分析了日本在社会支撑体系与决策支撑模型方面的长处。第十三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趋势。第十四章首先整理我国FTA中的环境条款文本,并与TPP环境章节进行对比,其次分析我国环境产品的贸易状况以及我国这54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最后对环境条款和环境产品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第十五章提出几个关于碳排放问题的新观点,并据以得出解决环境二氧化碳气体积累的新思路。第十六章呼吁重视调整、改变、改进长期形成的能源利用理念、利用方式,实现各种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循环利用、系统利用、阶梯利用、全面利用,“让能量动起来”“让热机冷下来”“让排放变资源”。

[1]韩博天、奥利佛等:《规划:中国政策过程的核心机制》,《开放时代》2013年第6期。

[2]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jcs.mep.gov.cn/hjzl/zkgb/。

[3]刘长松:《“十三五”规划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兼评“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鄱阳湖学刊》2015年第6期。

[4]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年第10期。

[5]王海芹、高世楫:《我国绿色发展萌芽、起步与政策演进:若干阶段性特征观察》,《改革》2016年第3期。

[6]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杨伟民:《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求是》2012年第19期。

[9]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http://data.worldbank.org/data-catalog/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1]Atkinson,G.,Dubourg,R.,Hamilton,K.,Munasinghe,M.,Pearce,D.,& Young,C.,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acroeconomics and the Environment(Broadheath: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1997).

[2]Fankhauser,S.,Valuing Climate Change:the Economics of the Greenhouse(London:Earth Scan,1995).

[3]Hamilton,Kirk,M. Clemens,“Genuine Savings Ra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3(1999).

[4]Hamilton,K.,Ruta,G.,Tajibaeva L.,“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Resource Depletion:a Hartwick Rule Counterfactual,”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34(2006).

[5]Jorgenson,Dale,Z. Griliches,“Divisia Index Numbers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17(1971).

[6]Kunte,Arundhati,Kirk Hamilton,John Dixon and Michael Clemens. “Estimating National Wealth:Methodology and Results,” The Environment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57(1998).

[7]Maler,K.,“National Accounts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1991).

[8]Star,“An Approximate Divisia Index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44(1976).

[9]World Bank,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7).

[10]Wu,Harry X.,“Measuring and Interpret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 Comparative Studies(in Chinese) 69(2013a).

[11]Wu,Harry X.,“Measuring Industry Level Employment,Outpu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Chinese Economy,1987~2008,” The Economic Review 64(2013b).

[12]United Nations,“European Commissi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World Bank.2003),http://unstats.un.org/unsd/envAccounting/seea2003.pdf.

[13]United Nations,“European Commiss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Central Framework(New York:United Nations. 2014).

[14]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3期。

[15]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6]国家统计局:《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7]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18]胡鞍钢:《我国真实国民储蓄与自然资产损失(1970~199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9]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第2期。

[20]胡鞍钢、唐啸、鄢一龙:《中国绿色储蓄率核算:1978~2010》,《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8期。

[21]景维民、张璐:《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

[22]雷明:《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雷明:《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绿色核算(1992~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4]廖明球:《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25]孙广生、向涛、黄祎、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1]戴彦德、白泉:《中国“十一五”节能进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科学出版社,2009。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

[6]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4)》,《中国环保产业》2015年第6期。

[7]卢安武:《重塑能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戴彦德、朱跃中:《重塑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2期。

[9]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

[10]魏伯乐、查理·哈格罗夫斯:《五倍级——缩减资源消耗,转型绿色经济》,程一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1]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5,2015.

[12]庞名立:《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大盘点》,2015年1月24日,http://www.wusuobuneng.com/archives/16440。

[13]戴彦德、吕斌、冯超:《“十三五”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节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4]中国风能协会:《201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0/15/20625606_456712643.shtml。

[15]庞名立:《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出口大盘点》,2015年1月24日,http://www.wusuobuneng.com/archives/16453。

[1]Eng L. L.,Mark Y. T.,“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2(2003).

[2]Peters G. and Romi A.,“Does the Voluntary Adop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Improve Environmental Risk Disclosures?Evidence from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ccounting,”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1(2013).

[3]Stanny E.,“Voluntary Disclosures of Emissions by US Firms,” SSRN 22(2010).

[4]Reid E. and M.Toffel,“Responding to Public and Private Politics Corporate Disclosure of Climate Change Strateg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0(2009).

[5]Chen J.P.,Charles Jaggi B.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Directors Family Control and Financial Disclos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2(2000).

[5]郑春美、向淳:《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市170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6期。

[6]陈琦、何素帆、苟建华:《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52家上市公司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第7期。

[7]阳静、张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会计之友》2008年第11期。

[8]付浩玥、王军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会计之友》2014年第29期。

[9]熊婷、程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我国钢铁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财会通讯》2013年第7期。

[10]刘洋、赵伟:《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1]张俊瑞、郭慧婷:《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统计应用研究》2008年第5期。

[12]简丽霞:《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

[1]Abrell,Jan. Regulating,“CO2 Emissions of Transportation in Europe:A CGE-analysis Using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 Environment 15(2010).

[2]汪鹏、成贝贝、赵黛青:《基于两区域动态CGE模型的广东碳减排政策综合评估》,《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2期。

[3]石敏俊、袁永娜、周晟吕等:《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第9期。

[4]B?hringer C.,Welsch H.,“Contraction and Convergence of Carbon Emissions:an Intertemporal Multi-region CGE Analysi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6(2004).

[5]Fujimori S.,Masui T.,Matsuoka Y.,“Gains from Emission Trading under Multiple Stabilization Targets and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Energy Economics 48(2015).

[6]吴力波、钱浩祺、汤维祺:《基于动态边际减排成本模拟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选择机制》,《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

[7]B?hringer C.,Lange A.,“Mission Impossible!?On the Harmonization of National Allocation Plans under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Directive,”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 27(2004).

[8]袁永娜、石敏俊、李娜等:《碳排放许可的强度分配标准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30省区CGE模型的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第8期。

[9]Babiker M.,Reilly J.,Viguier L.,“Is 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Always Beneficial?,” The Energy Journal 25(2004).

[10]Lokhov R.,Welsch H.,“Emissions Trading between Russia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CGE Analysis of Potentials and Impacts,”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tudies 9(2008).

[11]刘宇、蔡松锋、王毅等:《分省与区域碳市场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多区域一般均衡模型TermCO2》,《财贸经济》2013年第11期。

[12]崔连标、范英、朱磊等:《碳排放交易对实现我国“十二五”减排目标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第1期。

[13]孙睿、况丹、常冬勤:《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14]Tang L.,Wu J.,Yu L.,“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xploration in China:A Multi-agent-based Model,” Energy Policy(2015).

[15]Klepper G.,Peterson S.,“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Allowance Prices,Trade Flows,Competitiveness Effects,” European Environment 14(2004).

[16]Peterson S.,“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and its Competitiveness Effects upon European Business — Results from the CGE Model DART”,Emissions Trading and Business(2006).

[17]COWI,Competitiveness and EU Climate Change Policy. Report for UNICE,Copenhagen.

[18]周晟吕:《基于CGE模型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的环境经济影响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年第2期。

[19]汪鹏、戴瀚程、赵黛青:《基于GD_CGE模型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评估》,《环境科学学报》2014第11期。

[20]任松彦、戴瀚程、汪鹏等:《碳交易政策的经济影响:以广东省为例》,《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年第1期。

[21]Cheng B.,Dai H.,Wang P.,“Impacts of Carbon Trading Scheme on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5).

[1]Duro,J.A.,E.Padilla,“International Inequalities in Per Capita Emissions:a 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by Kaya Factors,” Energy Economics 4(2006).

[2]Duro,J.A.,E.Padilla,“Inequality Across Countries in Energy Intensities: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Final Energy Transformation,” Energy Economics 11(2011).

[3]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Theil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财贸研究》2012年第3期。

[4]郑佳佳:《基于Theil指数的区域排放强度差异分析》,《低碳与发展》2013年第8期。

[5]孙传旺、刘希颖、林静:《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金融研究》2010年第6期。

[6]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5期。

[7]Matias Piaggio,Emilio Padilla,Carolina,“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Emissions and Economics Activity in a Small Open Economy:Uruguay 1882~2010,” Departament d’Economia Aplicada Edifici B,Campus de Bellaterra(2015).

[8]周建、易点点:《中国碳排放省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减排机制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

[9]薛俊宁、吴佩林、李岩、高健:《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1期。

[10]Humberto Llavador,John E.Romemer,Joaquim Silvestre,North-South Convergence and the Allocation of EmissionsNeu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11]Dallas Burtraw,Karen Palmer,Danny Kahn,“Allocation of Emissions Allowances in the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Cap-and-Trade Program,”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2005).

[12]段茂盛、庞韬:《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式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13]王文举、李峰:《我国统一碳市场中的省际间配额分配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15年第2期。

[14]令狐大智、叶飞:《基于历史排放参照的碳配额分配机制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第6期。

[15]李全生、郁璇:《我国省级区域的人均碳排放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6]Shiwei Yu,Yi-Ming Wei,Ke Wang,“Provincial Alloc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in China:An Approach Based on Improved Fuzzy Cluster and Shapley Value Decomposition,”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2).

[17]宋德勇、刘习平:《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配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18]肖黎姗、王润、杨德伟等:《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

[19]范晓伟、张浩:《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

[1]Bernick,M.,Cervero,R.,Transit Villages in the 21st Century(Columbus:McGraw-Hill,1997).

[2]Calthorpe,P.,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3).

[3]Cervero,R.,The Transit Metropolis:A Qlobal Inquiry(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8).

[4]Cervero,R.,TCRP Report 102: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Experiences,Challenges,and Prospects(Washington,D.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04).

[5]Cervero,R.,Day,J.,“Suburbanization an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Transport Policy 15(2008).

[6]Cervero,R.,Kang,C.D.,“Bus Rapid Transit Impacts Onland Uses and Iand Values in Seoul,” Transport Policy 18(2011).

[7]Cervero,R.,Kockelman,K.,“Travel Demand and the 3Ds:Density,Diversity,and Design,” Transport Res D-Tr E 2(1997).

[8]Cervero,R.,Landis,J.,“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on Local Real Estate Markets Using Quasi-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Transport Res a-Pol 31(1993).

[9]Chai,Y.,Weng,G.,Shen,J.,“A Study on Commerc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Based on Residents’ Shopping Behavior,” Geographical Research 27(2008).

[10]Curtis,C.,Renne,J.L.et al.,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Making it Happen. Ashgate(Burlington,2009).

[11]Day,J.,Cervero,R.,Effects of Residential Relocation on Household and Commuting Expenditures in Shanghai,China(Int J.Urban Regional 34,2010).

[12]Deichmann,U.,Accessibility Indicators in GIS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Inform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1997).

[13]Ding,C.R.,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Assessment and Prospects(Land Use Policy 20,2003).

[14]Dittmar,H.,Ohland,G.,The New Transit Town:Best Practices in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2004).

[15]Fujita,M.,Krugman,P.,Venables,A.J.,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The MIT Press,2011).

[16]Gao,X.,Liu,F.,“Influence on the Housing Price by Railway Transportation:Taking Shanghai for Example,” Urban Problems(in Chinese) 12(2011).

[17]Geurs,K.T.,Wee,B.,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use and transport strategies:review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Transp Geogr 12,2004).

[18]Grimm,N.B.,Faeth,S.H.,Golubiewski,N.E.,Redman,C.L.,Wu,J.G.,Bai,X.M.,Briggs,J.M.,“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Science 319(2008).

[19]Halden,D.,McGuigan,D.,Nisbet,A.,McKinnon,A.,Accessibility:Review of Measur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Derek Halden Consultancy,2000).

[20]Hayashi,Y.,Mai,X.,Kato,H.,“The role of Rail Transport for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Transport Moving to Climate Intelligence,ed. W.,R.,Hayashi,Y.,Schade,W.(New York:Springer,2011).

[21]IEA,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Paris,2014.

[22]Li,Z.,Wu,F.,“Residential Disparity in Urban China:A Case Study of Three Neighborhoods in Shanghai,” Housing Studies 21(2006).

[23]Liu,Y.,Wang,F.,Xiao,Y.,Gao,S.,“Urban Land Uses and Traffic ‘Source-sink Areas’:Evidence from GPS-Enabled Taxi Data in Shanghai”,Landscape Urban Plan 106(2012).

[24]Loo,B.P.Y.,Chen,C.,Chan,E.T.H.,“Rail-base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New York City and Hong Kong”,Landscape Urban Plan 97(2010).

[25]Mu,R.,de Jong,M.,“Establishing the Conditions for Effectiv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Case of Dalian”,J Transp Geogr 24(2012).

[26]Nakamura,K.,Hayashi,Y.,“Strategies and Instruments for Low-carbon Urban Transport: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n Trends and Effects,” Transport Policy 29(2013).

[27]Pan,H.,Shen,Q.,Zhang,M.,“Impacts of Urban Forms on Travel Behavior:Case Studies in Shanghai”,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7(2009).

[28]Pan,H.,Zhong,B.,“The Impact of Metro on Property Price:a Case Study of Shanghai”,Urban Planning Forum(in Chinese)(2008).

[29]Shentong,Annual Report of Shentong Group,2009.

[30]Song,Y.,Ikeda,T.,“A Study on Present Shanghai Urban Inhabitants’ Leisure Activities and Sites”,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4(2005).

[31]Sung,H.,Oh,J.T.,“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a High-density City:Identifying its Association with Transit Ridership in Seoul,Korea,” Cities 28(2011).

[32]Wei,Y.P.,Zhao,M.,“Urban Spill over vs. Local Urban Sprawl:Entangling Land-use Regulations in the Urban Growth of China’s Megacities”,Land Use Policy 26(2009).

[33]Wu,F.,Li,Z.,“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Subdistricts of Shanghai,” Urban Geogr 26(2005).

[34]Zou,J.,An Analysis on the Preference of Shanghai Customers on the Private Car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Unit Energy Consumption,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11.

[1]Wackernage M.,Rees W. E.,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1996).

[2]顾晓薇、李广军、王青、刘建兴、丁一、刘敬智:《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环境科学》2005年第4期。

[3]郑忠海、付林、狄洪发:《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城市能源系统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4]闫立珍、成升魁、闵庆文:《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玉米-味精生态农业及产业系统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第9期。

[5]刘建兴、王青、顾晓薇、李广军:《投入产出法在我国生态足迹研究中的应用》,《东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顾东江、陈春锋、王宏燕:《黑龙江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7]B.Chen,G.Q.Chen,“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Based on Energy—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Society,” Ecological Modelling 198(2006).

[8]Maged Senbel,Timothy McDaniels,Hadi Dowlatabadi,“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 Non-montary Metric of Human Consumption Applied to North Americ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3(2003).

[9]Mohamed M.Mostafa,“Cluster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Nations Using Kohonen’s Self-organizing Maps”,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 37(2010).

[10]陆颖、何大明、柳江、李静若:《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

[11]岳勤、于超:《对我国家庭生态足迹的探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12]贺成龙、吴建华、刘文莉:《成分法计算钢铁的生态足迹》,《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13]梁勇、成升魁、闵庆文:《生态足迹法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4]谢鸿宇、王羚郦、陈贤生:《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5]黄智贤、钱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及其应用研究》,《化工进展》2007年第8期。

[16]曾毅、王公应:《天然气制乙炔及下游产品研究开发与展望》,《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年第2期。

[17]谭秀娟、郑钦玉:《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生态学报》2009年第7期。

[18]戴维·艾伦等:《绿色工程:环境友好的化工过程设计》,李韦华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9]陆钟武:《工业生态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10。

[1]Dong,L.,Fujita,T.,Zhang,H.,Dai,M.,Fujii,M.,Ohnishi,S.,Geng,Y.,Liu,Z.,“Promoting Low-Carbon City through Industrial Symbiosis:A Case in China by Applying Hpimo Model,” Energy Policy 61(2013).

[2]Dong,L.,Gu,F.,Fujita,T.,Hayashi,Y.,Gao,J.,“Uncovering Opportunity of Low-carbon City Promotion with Industrial System Innovation:Case Study on Industrial Symbiosis Projects in China,” Energy Policy 65(2014).

[3]Geng,Y.,Fujita,T.,Park,H.-s.,Chiu,A.S.F.,Huisingh,D.,“Recent Progress on Innovative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

[4]Dong,L.,Fujita,T.,Dai,M.,Geng,Y.,Ren,J.,Fujii,M.,Wang,Y.,Ohnishi,S.,“Towards Preventative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An Industrial and Urban Symbiosis Case in One Typical Industrial City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

[5]Mannino,I.,Ninka,E.,Turvani,M.,Chertow,M.,“The Decline of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orto Marghera,Ital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00(2015).

[6]Mannino,I.,Ninka,E.,Turvani,M.,Chertow,M.,“The Decline of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orto Marghera,Ital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00(2015).

[7]Ghisellini,P.,Cialani,C.,Ulgiati,S.,“A Review on Circular Economy:The Expected Transition to a Balanced Interplay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ystem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

[8]Tian,J.,Liu,W.,Lai,B.,Li,X.,Chen,L.,“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Eco-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64(2015).

[9]Li,H.,Dong,L.,Ren,J.,“Industrial Symbiosis as A Countermeasure for Resource Dependent City:A Case Study of Guiyang,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07(2015).

[10]Hong Li,Liang Dong,“A Comparable Study on China and Japan’s Energy Utilization and Efficiency Using Energy Flow Analysis,” Asia and the World Economy:The World Scientific Reference on Growth,Economics and Crisis in Asia 1(2015)

[11]Takiguchi,H.,Takemoto,K.,“Japanese 3R Policies Based on Material Flow Analysi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2(2008).

[12]Van Berkel,R.,Fujita,T.,Hashimoto,S.,Geng,Y.,“Industrial and Urban Symbiosis in Japan:Analysis of the Eco-Town Program 1997-2006,”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90(2009).

[13]Park,H.S.,Rene,E.R.,Choi,S.M.,Chiu,A.S.F.,“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 in Ulsan,South Korea—From Spontaneous Evolution to Systematic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87(2008).

[14]Park,H.S.,Won,J.Y.,“Ulsan Eco-industrial Park: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1(2007).

[15]Website of KICOX. https://www.kicox.or.kr/home/eng/primary_duties/efficient_industrial_tab03.jsp.

[16]Ayres,R.U.,Industrial Metabolis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9).

[17]Huber,J.,“Towards Industrial 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Concept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2(2000).

[18]Chertow,M.R.,“Industrial Symbiosis:Literature and Taxonomy,” 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25(2000).

[19]Chertow,M.R.,Lombardi,D.R.,“Quantify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Co-Located Fir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39(2005).

[20]Berkel,R.V.,Fujita,T.,Hashimoto,S.,Fujii,M.,“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Urban and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Kawasaki,Jap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3(2009).

[21]Chertow,M.R.,“The Eco-industrial Park Model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1998).

[22]C?té,R.P.,Cohen-Rosenthal,E.,“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A Synthesis of Som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6(1998).

[23]METI,“Eco-Town Projects/Environmental Industries in Progress,”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and Trade,Japan(2006).

[24]Fujita T.,Ohnishi S.,Dong L.,Fujii M.,“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A Circularization Policy Framework Toward Sustainable Industrial cities,” Lesson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Eco-town Program in Japan 13(2014).

[25]Geng,Y.,Tsuyoshi,F.,Chen,X.,“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through Urban Symbiosis:A Case Study of Kawasaki,”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8(2010).

[26]Hashimoto,S.,Fujita,T.,Geng,Y.,“Nagasawa,E.,Realiz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 through Industrial Symbiosis:A Cement Production Case Study for Kawasaki,” 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54(2010).

[27]Ohnishi,S.,Fujita,T.,Chen,X.,Fujii,M.,“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ing Projects in Japanese Eco-Town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3(2012).

[28]日本内阁府,地方创生推进办公室,环境都市项目主页,http://www.kantei.go.jp/jp/singi/tiiki/kankyo/index.html。

[29]环境未来都市构想,http://www.japanfs.org/ja/projects/future_city/index.html。

[30]GEC,“Eco-Towns in Japan-Implications and 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ities,” Global Environment Centre Foundation(2005).

[1]雷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De-Bruyn,S.M.,Opschoor,J.B.,“Developments in the Throughput2income Relationship: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 Ecologica Economics 20(1997).

[3]OECD,Environmental Indicators-Development,Measurement and Use(Paris:OECD,2003).

[4]Lu I.J.,Lin S.J.,Lewis C.,“Decomposition and Decoupling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Taiwan,Germany,Japan and South korea”,Energy Policy 35(2007).

[5]Enevoldsen M.K.,Ryelund A.V.,Andersen M.S.,“Decoupling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Emissions in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Scandinavia”,Energy Economics 29(2007).

[6]European Community,“Policy Review on Decoupling: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to Assess Decoupling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the EU225 and AC23 Countries”,RALeiden,the Netherlands:European Community,(2005).

[7]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or Economic Growth(Paris:OECD,2002).

[8]Vehmas J.,Kalvo-oja J.,Luukkanen J.,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Turku:Finland Futures Research Centre,2003).

[9]De-Bruyn S.M.,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Dordrec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10]刘其涛:《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经济经纬》2014年第11期。

[11]杨嵘、常烜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脱钩及驱动因素》,《经济地理》2012年第12期。

[12]胡颖、诸大建:《中国建筑业CO2排放与产值、能耗的脱钩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8期。

[13]徐盈之、徐康宁、胡永舜:《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统计研究》2011年第7期。

[14]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 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 12(2005).

[15]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8期。

[16]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1。

[17]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资源科学》2011年第3期。

[18]王云、张军营、赵永椿等:《基于CO2排放因素模型的“脱钩”指标构建与评估——以山西省为例》,《煤炭学报》2011年第36期。

[19]王琴梅、赵阳阳、刘卫波:《华中三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基于LYQ框架的实证》,《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7期。

[20]梁日忠:《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关联状况的评价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21]吴丹:《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态势评价与展望》,《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第1期。

[22]陈瑶、尚杰:《中国畜牧业脱钩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

[23]梁日忠、张林浩:《1990~2008年中国化学工业碳排放脱钩和反弹效应研究》,《资源科学》2013年第2期。

[24]郑凌霄、周敏:《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第9期。

[25]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

[26]Robert B.J.,Josep G.C.et al.,“Reaching Peak Emissions”,Nature(2015).

[27]冯宗宪、陈志伟:《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1期。

[1]龚清华:《中国环境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评估》,《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第2期。

[2]黄烨菁、张煜:《中国对外贸易新趋势的实证分析——基于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2期。

[3]李丽平、张彬、肖俊霞等:《TPP的环境标准到底有多高?》,《环境经济》2015第ZA期。

[4]李丽平、张彬:《APEC环境产品清单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战略选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5]史朝兴、顾海英:《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新进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财贸研究》2005年第3期。

[6]屠新泉、刘斌:《环境产品谈判现状与中国谈判策略》,《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第3期。

[7]张乃根:《试析环境产品协定谈判》,《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年第5期。

[8]Deardorff,Alan,“Determinants of Bilateral Trade:Does Gravity Work in a Neoclassical World?” 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1998).

[9]Grossman,Gene M.,and Alan B. 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3914 1991.

[10]Krueger,A.O.,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under NAFT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9).

[1]查同刚等:《森林生态系统碳积蓄与碳循环》,《科技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第6期。

[2]李玉宁等:《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地学前缘》2002年第4期。

[3]汪业勖等:《陆地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动态》,《生态学杂志》1999年第18期。

[4]李芬芬等:《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化学工程与技术》2011年第1期。

[5]刘文宗:《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科学发展》2007年第5期。

[6]黄伟夫:《揭穿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谎言》,《博览群书》2010年第9期。

[7]杨新琴等:《大棚草莓增施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浙江农业学报》2002第14期。

[8]王志春等:《塑料大棚内沼气燃烧增温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效应》,《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5期。

[9]沈国良:《二氧化碳在化工中的利用》,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2008年9月。

[10]梁国仑:《国外二氧化碳的应用及市场概况》,《低温与特气》1997年第1期。

[11]许宏:《气动汽车的研究》,《机床与液压》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