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08

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径图书

The Complexity of Poverty and the Diversity of Anti-Poverty Programs

SSAPID:101-8677-8112-70
ISBN:978-7-5201-053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实地田野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宏观、微观考察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复杂图景及致贫机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和反贫困出现的新情况,寻找各种反贫困政策措施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未来完善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参考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减贫研究书系·专题研究
作 者: 刘小珉
编 辑:郑庆寰;王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中国减贫研究书系》编辑委员会

 序言 为民族地区反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学术支撑

 后记

 《中国减贫研究书系》出版说明

 上篇 方法与理论

  第一章 反贫困与全面小康

   一 研究背景

   二 民族地区反贫困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四 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

   一 贫困的内涵、成因及测量

    (一)贫困的定义

    (二)贫困的类型

    (三)贫困的成因

     1.宏观视角的贫困成因理论

     2.农户贫困的成因分析

   二 贫困与反贫困评估的研究

    (一)贫困评估

    (二)反贫困评估

     1.反贫困定义

     2.反贫困评估

   三 反贫困战略研究

  第三章 民族地区贫困的多元图景与致贫机理

   一 民族地区现状

   二 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特征

    (一)贫困标准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

    (二)民族地区贫困人口量大面广

    (三)民族地区贫困分布与生态脆弱区高度耦合

    (四)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向少数民族集中

    (五)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呈现明显的脆弱性

    (六)部分民族地区农村呈现族群型贫困

    (七)民族贫困地区贫困呈整体性、长期性特征

   三 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复杂图景与微观机理

    (一)研究方法及策略

     1.贫困测量

     2.不平等测量

     3.贫困决定模型

    (二)被调查地区农村贫困分布

     1.基于低保线的贫困测量

     2.基于1天1.5美元贫困线的贫困测量

     3.基于国定农村贫困线的贫困测量

     4.基于相对贫困线的贫困测量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复杂图景

     1.被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特征

     2.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特征

     3.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资本占有特征

     4.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社会资源特征

    (四)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致贫机理

    (五)主要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

   一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

    (一)整村推进扶贫工程

    (二)产业扶贫工程

    (三)贫困劳动力培训

    (四)扶贫搬迁工程

    (五)行业扶贫

    (六)社会扶贫

   二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

    (一)民族地区贫困规模迅速减小,贫困程度缓解的速度加快

    (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显著改善

    (三)贫困农牧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三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目前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贫困状况存在内部差异

    (二)民族地区减贫速度相对较低

    (三)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实施绩效尚待提高

    (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相对比重上升的趋势尚未完全扭转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

   一 研究问题与文献概述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 扶贫开发工程绩效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一)描述统计分析

     1.农村居民对扶贫政策实施绩效的整体满意度评价

     2.初始变量统计描述

     3.中间变量的统计描述

    (二)基于中间变量的农村扶贫开发工程总体满意度回归分析

    (三)初始变量对中间变量和因变量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四)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

   一 文献回顾

   二 数据来源与分析策略

    1.贫困线

    2.贫困测量

    3.收入不平等测量

    4.再分配效应分解

   三 被调查民族地区农村样本基本情况

   四 农村低保的减贫效应

    (一)贫困状况

    (二)减贫效应

     1.按照2011年全国农村低保线测度低保减贫效应

     2.按照1天1.5美元国际贫困线测度低保减贫效应

     3.按照2011年全国农村贫困线测度低保减贫效应

     4.按照相对贫困线测度低保减贫效应

    (三)农村不同家庭类型的低保减贫效应

     1.不同类型家庭的低保救助和贫困情况

     2.农村低保对不同类型家庭的减贫效应

   五 农村低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一)低保缩小收入差距的程度

    (二)省区间、民族间收入再分配效应

   六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一 研究回顾与研究主题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分析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多维贫困的维度指标、权重设定

   三 民族地区多维贫困测量结果

    (一)多维贫困测量

    (二)多维贫困指数及分解

     1.基于区域分组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分解

     2.基于民族分组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分解

     3.基于贫困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分解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下篇 实践与案例

  第八章 青海治多:典型牧区的扶贫开发实践

   一 长江源治多县牧民贫困状况的初步分析

    (一)治多县被访牧户家庭基本情况

     1.被访牧户家庭人口及其结构

     2.被访牧户的主要生产资料:承包草场

     3.被访牧户的主要生计:牲畜养殖

     4.被访牧户牧业生产的市场化

    (二)治多县被访牧户家庭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

     1.被访样本牧户的收入与收入不平等

     2.被访牧户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支出

    (三)治多县被访牧户家庭资产与负债

   二 治多县牧区贫困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状况

    (二)自然灾害

    (三)疾病

    (四)人力资本不足

    (五)新形势下的因学致贫

    (六)贫困文化问题

    (七)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三 治多县的扶贫开发与成效

    (一)治多县的相关扶贫开发工程项目

     1.“整村推进”工程

     2.易地搬迁工程

     3.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

     4.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5.生态建设工程

     6.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工程

     7.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建设工程

    (二)治多县扶贫开发工程项目的扶贫成效

   四 治多县扶贫开发的问题、难点和建议

  第九章 新疆乌恰:半农半牧地区的扶贫开发实践

   一 乌恰县农牧区贫困现状与特征

    (一)乌恰县概况

    (二)乌恰县农牧区贫困现状与特征

     1.乌恰县农牧区贫困的整体性和长期性

     2.乌恰县农牧区贫困的分布存在民族差异和区域差异

     3.乌恰县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减贫成效呈现不稳定变化特征

     4.乌恰县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

     5.贫困农牧民家庭人口规模大、劳动力负担更重

     6.农牧区经济发展资源匮乏,且存在区域差异

   二 乌恰县扶贫开发的成效和问题

    (一)乌恰县的扶贫开发实践

     1.“整村推进”扶贫工程

     2.产业化扶贫工程

     3.劳动力培训工程

     4.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5.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和贴息贷款工程

     6.定点帮扶工程

    (二)乌恰县扶贫开发实践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1.乌恰县扶贫开发实践的主要成效

     2.乌恰县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难点

   三 乌恰县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浙江景宁:东部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

   一 引言

   二 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农村贫困特征

    (一)景宁畲族自治县概况

    (二)景宁畲族自治县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三 景宁县精准扶贫模式

    (一)政策扶贫

    (二)社会扶贫

    (三)产业开发

    (四)劳动力培训扶贫

    (五)易地扶贫搬迁

    (六)教育扶贫

    (七)金融扶贫

    (八)“互联网+创业者+参与者+政府”扶贫新机制

    (九)社会救助兜底扶贫

   四 景宁县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经验和启示

    (一)景宁县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经验与启示

     1.以“大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内容提要

本书的研究以第一手资料为主。笔者于2010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和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2013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长江源牧区的贫困和社会保障状况调查——以治多县为例”,2013~2014年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基于社会保障反贫困的视角”,并自2013年起,开始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多次到民族地区调研。本书在实地田野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宏观、微观角度考察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复杂图景及致贫机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和反贫困出现的新情况,寻找各种反贫困政策措施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未来完善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参考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本书的主要结论是,民族地区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实施了一系列反贫困战略,缓解了贫困。虽然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其他地区存有共性,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等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其贫困呈现多元图景,且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如明显的贫困脆弱性、多维贫困及部分民族地区呈现族群型贫困等特征。民族地区多年的反贫困实践,一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贫困人口识别问题,贫困多样性与反贫困路径选择问题,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扶贫项目不能有效抵达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问题,宏观反贫困战略难以顾及贫困的微观复杂性的问题,其他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减贫效果。另外,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整体出现经济增速放缓趋势,给民族地区通过经济快速发展来缓解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带来严峻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有鉴于此,民族地区一方面要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真正把减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逐渐实现包容共享发展,让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有更加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脱贫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确保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能够全部如期脱贫。

Agrawal,Arun and Kent H. Redford:“Conservation and Displacement:An Overview”,Conservation and Society,2009,Vol.7(1).

Alkire,Sabina and James E. Foster:“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0,Vol.95 (7).

Allegrezza,Serge,Georges Heinrich and David K.Jesuit:“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Luxemburg and the Grande Rég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ocio-Economic Review,2004,Vol.2 (2).

Angermeier,Paul L.:“The Natural Imperative For Biological Conservation”,Conservation Biology,2000,Vol.2.

Atkinson,A. B.:Horizontal Equ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ax Burden.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80.

Barrientos,Armando,David Hulme and Andrew Shepherd:“Can Social Protection Tackle Chronic Poverty”,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s Research,2007,Vol.17 (1).

Bjorn,Gustafsson,and Q. H. Deng:“Social Assistance Receipt and its Importance for Combating Poverty in Urban China”,IZA Discussion Paper,2007.

Bourguignon,F.,Satya R. Chakravarty:“The measurement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2003,Vol.1 (1).

Burton,Philip J.,et al.:“The Value of Managing for Biodiversity”,Forestry Chronicle,1992,Vol.68 (2).

Cernea,Michael M.:“For A New Economics of Resettlement:A Soci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ompensation Principle”,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Journal,2004,Vol.55 (175).

Chambers,Robert:“What Is Poverty?Who Asks?Who Answers?” in International Poverty Centre:Poverty in Focus,December 2006.

Cheli,Bruno,Achille Lemmi:“Totally Fuzzy and Relative Approach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Economic Notes,1995,Vol.24 (1).

Cotton,Walter:“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humans and the threatened Louisiana black bear”,Human-Wildlife Conflicts,2008 (2).

DeFina,R. H.,K. Thanawala:“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Transfers and Taxes on Alternative Poverty Indexes”,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4,Vol.33 (2).

Ehrlich,Paul R.:“Human Natures,Nature Conservation,and Environmental Ethics”,Bioscience,2002,Vol.52 (1).

Feldstein,Martin:“On the theory of tax reform”,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6,Vol.6 (1).

Foster,James E.,Joel W. Greer,and Erik Thorbecke:“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Econometrical,1984,Vol.52 (3).

Gao Qin,Irwin Garfinkel and Fuhua Zhai:“Anti-Poverty Effectiveness of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Assistance Policy in Urban China”,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9,Vol.55 (1).

Gertler,P. J.:The Impact of Progresa on health. 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0.

Hǒlsch,Katja,and M. Kraus:“European Schemes of Social Assist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et-ups and Distributive Impa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006,Vol.15 (1).

Jalan,Jyosna and Martin Ravallion:“Transient Poverty in Post Reform Rural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Vol.26 (2).

Hoddinott,J.:“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s”. 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0.

Kai,Schmidt Soltau:“Is Forced Displacement Acceptable in Conservation Projects?” Id21 Development Research Reporting Service,2004.

Kakwani,N. C.:“On the Measurement of Tax Progressivity and Redistributive Effect of Taxes with Applications to Horizontal andVertical Equity”. Advances in Econometrics,1984,Vol.3.

Lugo,Maria Ana,and E. Maasoumi:“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s from an Information Theory Perspective”,Working Papers,2008.

Morvaridi,Behrooz:“Resettlement,Rights to Development,and the Ilisu Dam,Turkey”,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4,Vol.35 (4).

Mcgregor,J. A.:“Researching Human Wellbeing:From Concepts to Methodology”,in Gough,I. and J. A. Mcgregor (eds):Well-Be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Approaches and Research Strateg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Parker,Susan W.,E. Skoufias:“The Impact of Progresa on Work,Leisure,and Time Allocation”,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0 (10).

Plotnick,Robert:“A Measure of Horizontal Inequity”,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1,Vol.63 (2).

Ramos,Xavier,J. Silber:“On the Application of Efficiency Analysis to theStudy of the Dimensions of Human Development”,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5,Vol.51 (2).

Rawlings,Laura B.:“A New Approach to Social Assistance:Latin America’s Experience with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mes”,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4,Vol.58 (2-3).

Rozelle,Scott,Albert Park,Vincent Benziger,Changqing Ren:“Targeted Poverty Investment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World Development,1998,Vol.26 (12).

Wells,Michael and Thomas Mcshane:“Integrat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with Local Needs and Aspirations”,Ambio-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2004,Vol.33 (8).

West,Paige,James Igoe and Dan Brockington:“Parks and peoples:The social impact of protected area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006,Vol.35 (25).

Worthy,F.R.,J. M. Foggin:“Conflicts between Local Villagers and Tibetan Brown Bears Threaten Conservation of Bears in a Remote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Human-Wildlife Conflicts,2008,Vol.2 (2).

World Bank:Social Safety Nets in OECD Countries,http://siteresources. worldbank.org/safetynet-sandtransfers/Resources/281945-1124119303499/SSNPrimer-Note25.pdf.

Yap,Yoon Tien,G. Sedlacek and P. F. Orazem:Limiting Child Labor through Behavior-based Income Transfers: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PETI Program in Rural Brazil,Child Labor and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 Palgrave Macmillan US,2002.

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于同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W.W.罗斯托:《富国与穷国》,王一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阿班·毛力提汗等:《新疆农村贫困问题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11。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仼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阿瑟·塞西尔·庇古:《福利经济学》,金镝译,华夏出版社,2013。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50周年版》,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保罗·克雷·罗伯尔茨:《供应学派的革命》,杨鲁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刘树成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陈健生:《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基于60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证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

陈全功、程蹊:《少数民族山区长期贫困与发展型减贫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

程丹峰:《中国反贫困——经济分析与机制设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德:《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张世秋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多吉才让:《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樊胜根、邢鹂、陈志刚主编《中国西部公共政策和农村贫困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33页。

《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9页。

葛寿昌:《社会保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人民出版社,2011。

郝时远、王延中:《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方志出版社,2009。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黄承伟、叶韬主编《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金峰峰:《在发展中反贫困——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财政政策选择》,上海三联书店,2005。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李克强、龙远蔚、刘小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李强:《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李瑞华:《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以内蒙古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李扬主编《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5~2016):结构性改革与经济二次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列宁:《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91。

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顾朝阳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商务印书馆,2015。

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谨斋译,商务印书馆,1972。

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2009。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托马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陈小白译,华夏出版社,2012。

汪三贵:《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政策》,农村读物出版社,1994。

王梦奎:《反贫困与中国儿童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谢东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配效果与瞄准效率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王亚南、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94。

杨栋会、樊胜根、沈素平:《民族“直过区”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基于云南勐海县布朗山乡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载樊胜根、邢鹂、陈志刚主编《中国西部公共政策和农村贫困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杨一鸣:《从儿童早期发展到人类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基于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能力贫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玉树州志》,三秦出版社,2005。

张文彤、钟云飞:《IBM SPSS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案例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张新伟:《市场化与反贫困路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4)》,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3)》,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

朱玲:《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庄天慧:《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阿卜杜伟力:《和田地区贫困与反贫困调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7期。

安树伟:《秦巴山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经济地理》1999年第10期。

白人朴:《关于贫困标准及其定量指标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8期。

曹清华:《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德国研究》2008年第3期。

曹清华:《瑞典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效应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曹清华:《英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效应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陈光金:《中国农村贫困的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9期。

陈全功、李忠斌:《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探究》,《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5期。

陈绍华、王燕:《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贫困的减少——1990~1999年的趋势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9期。

陈忠文:《山区农村贫困机理及脱贫机制实证研究——一个交易成本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3。

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6期。

达瓦次仁、次仁、由元元、仓木啦、旦增、方晓玲:《略论西藏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间的关系》,《西藏研究》2014年第5期。

戴维:《内蒙古牧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西乌珠穆沁旗为例》,《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3期。

戴卫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支出分析——基于负所得税法和差额补助法的比较》,《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收入差异的经验分析》,《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第4期。

丁士军、陈传波:《贫困农户的能源使用及其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丁子钺、谷佳:《新时期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认识与思考》,《经济视角》2012年第6期。

杜宝虎:《西北农村贫困恶性循环的结构分析与依法治理》,《开发研究》1998年第4期。

杜志雄、詹琳:《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8期。

方劲:《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困境及其治理》,《社会建设》2014年第2期。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冯贺霞、王小林、夏庆杰:《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关系分析》,《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第3卷第6期。

冯素洁、陈朔:《论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相对贫困》,《现代财经》2006年第1期。

高艳云:《中国城乡多维贫困的测度及比较》,《统计研究》2012年第11期。

辜胜阻:《贫困地区发展的特征及其反贫的战略思考》,《经济评论》1991年第5期。

郭冬梅:《加强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思想理论版》2012年第8期。

郭建宇、吴国宝:《基于不同指标及权重选择的多维贫困测量——以山西省贫困县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2期。

郭劲光:《我国贫困人口的脆弱度与贫困动态》,《统计研究》2011年第9期。

郭伶俐:《贫困村贫困原因及对策研究》,《农村经济》2003年第7期。

郭熙保、罗知:《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与减轻贫困——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韩林芝、邓强:《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4期。

何晖、邓大松:《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何晓琦:《长期性贫困的定义与特征》,《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一2004年)》,《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胡鞍钢、童旭光、诸丹丹:《四类贫困的测量:以青海省减贫为例(1978~2007)》,《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胡兵、胡宝娣、赖景生:《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财经研究》2005年第8期。

黄敬宝:《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以人力资本投资打破我国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5期。

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7期。

贾俊民:《贫困文化:贫困的贫困》,《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6期。

姜玉琴:《浅谈青海省农牧区社会保障问题》,《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2期。

孔炜莉:《宁夏吊庄移民问题研究综述》,《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匡远配:《中国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8期。

李广舜:《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思考》,《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李鵾:《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意涵、实践经验与路径优化——基于对广东省和湖北恩施的调查比较》,《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期。

李盛基、吕康银、朱金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分析》,《税务与经济》2014年第3期。

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失地农民贫困现状缘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换个角度谈征地补偿制度》,《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李小云、董强、刘启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及瞄准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1期。

李燕凌、曾福生:《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李周、孙若梅:《生态敏感地带与贫困地的相关性研究》,《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年第5期。

廉桂萍:《内蒙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11期。

林毅夫:《贫困、增长与平等中国的经验与挑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8期。

刘红梅:《影响云南农户对扶贫项目满意度的因子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4期。

刘小珉:《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以贵州黔东南凯里为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8期。

刘小珉:《民族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比较研究——以广西、贵州、湖南为例》,《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刘小珉:《农户满意度视角的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研究——基于2014年民族地区大调查数据的分析》,《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

刘彦随、周杨、刘继来:《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年第3期。

卢子敏:《浙江省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最优尺度回归》,《经济师》2015年第2期。

鲁溪:《增长未必能减少贫困——驳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5期。

陆小华:《反贫困与市场导入》,《中国贫困地区》1997年第5期。

罗先成:《贫困山区冲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思路——湘西凤凰县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评论》1994年第5期。

毛燕:《民族地区实现“十三五”时期 全面脱贫的对策思考——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牛勤:《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0期。

潘久艳、周红芳:《“全国援藏”:改革路径与政策回应》,《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钱彦敏:《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的启动与发展研究——浙江泰顺县仙稔乡经济考察》,《中国农村观察》1991年第4期。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正式成立》,《西海农民报》2009年4月24日。

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冯武辉:《青海省调整提高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五保对象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自然增长》,《要情15》2012年2月2日。

青海省民政厅办公室冯武辉:《青海省2.27万农村五保对象“老有所养”》,《要情122》2013年6月27日。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2月20日。

曲玮,涂勤等:《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撒玛:《试论现阶段西藏农牧区社会保障对策研究》,《西藏科技》2009年第4期。

檀学文、李成贵:《贫困的经济脆弱性与减贫战略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5期。

童成荣:《青海扶贫工作的回顾与展望》,《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童万亨:《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

童星、林闽钢:《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汪三贵:《扶贫投资效率的提高需要制度创新》,《林业经济》1997年第4期。

王朝明:《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王宏杰、冯海峰、李东岳:《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分析——基于湖北省松滋市208位农村居民的调查》,《老区建设》2015年第8期。

王宏杰、冯海峰、李东岳:《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对“雨露计划”转移培训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分析——基于湖北省松滋市241位农村居民的调查》,《经济论坛》2015年第3期。

王建武:《土地退化与贫困相关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王丽华、孟湘泓:《反贫困视觉下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王萍萍、徐鑫、郝彦宏:《中国农村贫困标准问题研究》,《调研世界》2015年第8期。

王小林、Sabina 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

王小林:《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内涵和政策取向》,《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第8期。

王延中、江翠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4期。

王艳慧、钱乐毅、段福洲:《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地理科学》2013年第12期。

王耀盛:《贫困山区人口的特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人口调查》,《浙江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王永平、陈勇:《贵州生态移民实践: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

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农业大学,2005。

王增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济贫效果实证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王志伟、阮平南:《“全国援藏”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区域经济》2012年12期。

王稚文、华小琴:《低水平均衡陷阱与临界最小努力理论模型探析》,《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3期。

魏小文、朱新林:《环境资源视角下西藏农牧民反贫困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

魏众、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贫困机率的变动分析——经济改革和快速增长时期的经验》,《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文雯:《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减贫——与再分配效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3。

向玲凛、邓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动态评估》,《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

谢东梅:《国际最低收入保障计划转移效果研究及启示》,《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1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扶贫攻坚成效显 天山南北展新颜——财政推动新疆扶贫开发》,《中国财政》2015年第18期。

熊丽英:《中国贫困文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徐礼来、闫祯、崔胜辉:《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研究的路径分析——以厦门市为例》,《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徐友浩、吴延兵:《顾客满意度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运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徐志明:《扶贫投资低效率与市场化反贫困机制的建立》,《乡镇经济》2008年第9期。

许飞琼:《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6。

杨栋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以云南布朗山乡住户调查数据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杨国涛:《宁夏农村贫困的演进与分布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杨国涛、王广金:《中国农村贫困的测度与模拟:1995~2003》,《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

杨军昌:《略论贵州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农村经济》2000年第10期。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最新研究的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2期。

杨龙、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与分解——基于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的农户数据》,《人口学刊》2015年第2期。

杨夏林:《农户参与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满意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甘肃399户农户的调查》,《农村金融研究》2014年第4期。

杨晓光、王传胜、盛科荣:《基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类型划分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叶初升、邹欣:《扶贫瞄准的绩效评估与机制设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殷洁、章京祥:《贫困循环理论与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态势》,《经济地理》2008年第7期。

余芳东:《发展中国家“治贫”之策》,《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3期。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曾莉:《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张春霞:《福建造福工程农户满意度及搬迁意愿研究——基于农户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3。

张立群:《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类型及对策》,《红旗文稿》2012年第22期。

张全红:《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1991~2011》,《财经研究》2015年第4期。

张全红、周强:《中国多维贫困的测度及分解:1989~2009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张童朝、颜廷武、何可、张俊飚:《基于市场参与维度的农户多维贫困测量研究——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张新伟:《扶贫政策低效性与市场化反贫困思路探寻》,《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2期;

章元、万广华、刘修岩、许庆:《参与市场与农村贫困:一个微观分析的视角》,《世界经济》2009年第9期。

章元、万广华:《市场化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微观证据》,《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期。

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西部学刊》2013年第2期。

赵文甫:《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赵玉亮、邓宏图:《制度与贫困:以中国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为例》,《经济科学》2009年第1期。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壁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朱霞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

子宜、孙世成:《青海省扶贫开发已形成“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青海日报》2013年5月22日。

邹德斌:《西藏新时期社会扶贫工作思考》,《新西藏》2014年第12期。

邹薇、方迎风:《关于中国贫困的动态多维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6期。

左停:《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国家治理》2015年第36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1》,团结出版社,2011。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2》,团结出版社,2012。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3》,团结出版社,2013。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4》,团结出版社,2014。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5》,团结出版社,2015。

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社会服务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06》,2007年4月。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07》,2008年4月。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08》,2009年4月。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09》,2010年4月。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10》,2011年4月。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11》,2012年4月。

玉树州统计局:《玉树州统计年鉴·2012》,2013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06年统计年鉴》,2007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07年统计年鉴》,2008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08年统计年鉴》,2009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09年统计年鉴》,2010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10年统计年鉴》,2011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11年统计年鉴》,2012年4月。

治多县统计局:《治多县2012年统计年鉴》,2013年4月。

《广西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出炉》,《广西日报》2013年12月23日。

韩萍:《青海省出台试行办法村干部养老保险有补贴》,《法制日报》2012年7月23日。

胡晓蓉、庄俊华:《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云南日报》2015年5月11日。

刘永富:《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4月9日。

刘增兵:《全国扶贫主战场的贵州答卷——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综述》,《贵州日报》2015年10月18日。

《民政厅:青海省将制定完善一系列低保政策》,《青海法制报》2012年10月20日。

《宁夏精准扶贫和整村推进工作综述》,《宁夏日报》2015年1月11日。

《青海城乡居民低保补助金提高部分7月底前全额发放》,中广网西宁,2013年6月27日。

《青海特殊贫困类型与扶贫开发探索》,《西海都市报》2007年5月18日。

《青海提高全省低保标准》,《西海都市报》2010年9月14日。

《青海23万农牧民享受农村低保制度》,人民网,2007年2月6日。

《22省份扶贫考核引第三方评估》,《北京晨报》2016年2月17日。

《我省补发低保提标补助金惠及全省63.17万城乡低保对象》,青海新闻网,2012年9月28日。

《小财政托起大民生——青海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工作纪实》,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3年9月18日。

于洋:《对口援疆:看得见摸得着(新疆跨越60年)》,《人民日报》2015年9月12日。

于洋:《“疆外来”携手“本土造”(新疆跨越6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纪实》,《人民日报》2015年9月12日。

《中国式扶贫进入第五阶段:主攻14片区,最难的是跨省协调》,《东方早报》2012年7月5日。

简 介:追高来村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属高寒山区,受各种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扶贫攻坚战的内外合力中,追高来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等,借力取势找准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径,从而创造了“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蓬勃发展的新农村风貌。本书探寻追高来村扶贫过程中人、物、力交互作用的机制...

作者: 刘小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