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图书

Governance Reform in China

SSAPID:101-8677-5071-28
ISBN:978-7-5201-252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以党的建设、根本制度、协商民主、基层民主、行政改革、政府责任、政治监督、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十个重要政治领域的改革为例,系统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扼要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治变迁的主要成就,深刻分析了中国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存在的各种挑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不仅对改革开放前期三十年的政治变迁做了系统总结,也力图对党的十八大后新的政治变化做出理论阐释。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作 者: 俞可平
编 辑: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索引

 出版者前言

 主要作者简介

 推荐阅读书目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总论:1978~2018年的中国治理改革

  一 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本意义

  二 40年来中国的民主治理改革

   (一)党的建设

   (二)根本制度

   (三)基层民主

   (四)协商民主

   (五)政治监督

   (六)行政改革

   (七)政府责任

   (八)公共服务

   (九)公共政策

   (十)社会治理

  三 中国治理模式的特征

  四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章 党的建设

  一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共产党

   (一)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三个要素

   (二)党组织及其运行的主要特点

  二 问题与挑战

   1.党的执政合法性

   2.党的功能

   3.党的活动方式

   4.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5.党与社会的关系

  三 党的治理改革创新

   1.党的建设中的“改革”概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3.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4.发展党内民主

   5.转变基层党组织功能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

   2.强化党中央的权威

   3.整饬党的队伍

   4.强力反腐

  五 结语

 第三章 根本制度

  一 从国家建构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历程

   1.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国家建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历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变迁中的国家建构逻辑

  二 从国家秩序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1.党领导政权确立根本政治秩序的制度安排

   2.人民当家作主,保证根本政治秩序的动态平衡

   3.依法治国,体现根本政治秩序制度化、程序化

  三 从国家治理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客观需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核心要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关键节点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基础支撑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拓展空间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必要条件

  四 结语

 第四章 协商民主

  一 协商民主的提出及其价值

   (一)协商民主的提出

    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2.协商民主的提出有充分的理论思考和铺垫

    3.党的十八之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逐步深化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1.人民民主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本质

    2.维护公共利益是协商民主的目标

    3.有序参与是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

    4.公共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路径

    5.实践探索是协商民主的坚实基础

    6.普遍共识是协商民主的根本保证

   (三)协商民主对于积极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协商民主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协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从政治协商走向协商民主

    2.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3.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 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建设

   (二)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1.执政党的制度文献规范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2.宪法法律等国家法律体系关于协商民主的制度性规定

    3.地方性法规也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三)多样化的协商民主制度形式与实践探索稳步推进

    1.政治协商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2.社会协商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3.基层协商的实践与成效

   (四)协商民主的观念、意识和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养成

  三 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

   (一)关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统一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需要更加规范和合理

    1.协商民主制度化、法治化的挑战

    2.如何更积极推动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3.如何整合不同协商民主形式,形成有机的结构性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4.协商主体作用不突出,协商效果不理想

    5.协商民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6.协商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深入推进协商民主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四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一)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完善协商民主的路径选择

   (三)正确认识协商民主问题上的几重关系

    1.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

    2.协商民主与咨询民主

    3.中西方的协商民主

    4.协商民主与文化传统

   (四)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附录:协商民主建设大事记

 第五章 基层民主

  一 中国语境中的“民主”及“基层民主”

  二 中国基层民主的进展与维度

   (一)从农村村民选举到城市居民选举

    1.村委会选举

    2.社区居委会选举

   (二)从草根社会到基层政权

    1.乡镇长直选探索

    2.基层人大代表竞选现象

   (三)从执政党外到执政党内

    1.村党支部“两票制”

    2.乡镇党委“公推直选”

   (四)从民主选举到民主治理

  三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与困境

   (一)官方与民间推动下的基层民主发展

   (二)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困境与阻力

  四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简要评估

   (一)发展基层民主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战略选项

   (二)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大变化

   (三)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六章 行政改革

  一 行政改革不断深化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改革

   (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改革

   (三)以强化公共服务为重点的行政改革

   (四)以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的行政改革

  二 行政改革的主要成就、动力和内在逻辑

   (一)行政改革的主要成就

   (二)行政改革的动力

   (三)行政改革的内在逻辑

  三 行政改革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行政改革面临的挑战

    1.应对市场化的挑战

    2.应对城镇化的挑战

    3.应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4.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二)行政改革的发展方向

 第七章 政府责任

  一 全球治理危机与政府责任再认识

  二 人民、执政与使命型责任

  三 发展、开放与责任内容的调整扩充

  四 机制、能力与责任的履行实现

  五 成本、激励与政府责任的挑战

  六 结论:不断厘定政府责任的限度

 第八章 政治监督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监督的制度变迁

   (一)政治监督主体多样化,政治监督体系基本形成

   (二)政治监督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向纵深拓展

   (三)政治监督法规体系日益完备,监督依据和标准逐步清晰

   (四)政治监督方式上传统和现代并重,技术监督和制度监督并举

   (五)政治监督客体实现了全覆盖

  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监督制度体系的绩效

  三 中国现行政治监督体系的诊断性分析

   (一)政治监督体系各个制度支柱发展不均衡,影响政治监督目标的达成

   (二)将各个政治监督主体特别是专门监督机构置于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或“一把手”的统一领导下,导致对“一把手”的约束偏软

   (三)在纵向授权和层级监督体制下,自上而下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越强,则地方党委政府对上负责意识越强,与此同时对当地民众负责的责任意识偏弱

   (四)在法治监督和民主监督不发达的情况下,过分依赖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执纪问责,在促进权力集中的同时会降低工作效率

   (五)政治监督制度体系中专门监督机构过度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四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监督现代化

   (一)在政治监督体系中实现各个制度支柱的均衡发展,保证政治监督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建立权力监督闭合环和完整的责任链,减少官员群体特权腐败的机会

   (三)建立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和现代政党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察监督权的相互分离彼此制约,破解“一把手体制”引发的“一把手腐败”难题

   (四)需要将决策权纳入法治的轨道,建立程序约束机制和纠错机制,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颠覆性错误

   (五)根据分权制约和正当程序原则,改造传统的监察监督模式,建立独立、权威、专业和负责的现代监察监督制度

  五 结语

 第九章 公共政策

  一 中国公共政策发育的理念与环境

   1.特定的资源禀赋——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

   2.高度老化和快速老化的人口结构

   3.区域差别显著,发展极不平衡

  二 中国公共政策的发展阶段

   1.公共政策从萌芽到制度化的阶段(1979~2012年)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政策进入战略调整阶段

  三 中国公共政策的主要成就

   1.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走向科学化

   2.中国公共政策体系建构基本完成

  四 中国公共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

  五 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公共政策改革方向

   1.近年来公共政策改革的途径和成效

   2.公共政策未来的改革方向

 第十章 公共服务

  一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变迁与特色

   (一)改革的酝酿准备阶段(1978~1984年)

   (二)改革的启动实施阶段(1984~1992年)

   (三)改革的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3年)

   (四)改革的重点推进阶段(2003~2008年)

   (五)改革的深化完善阶段(2008~2018年)

  二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主要成就

   (一)明确了新时期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

   (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基本形成了多元协同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四)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改善

  三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现实难题

   (一)公共服务的规模不够、质量不高,仍然不能有效满足民众需求

   (二)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失衡,公共服务的公平可及水平仍待提高

   (三)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滞后,回应公众需求乏力

   (四)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偏低,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五)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改革不到位,社会力量参与有限

  四 中国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未来走向

   (一)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促进城乡区域均等共享

   (二)加强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格局

   (四)强化公共服务资源保障,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政策体系

   (五)加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健全公共服务监督问责机制

 第十一章 社会治理

  一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概念考察

   (一)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改革的政策脉络

   (二)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研究:初步的文献调查

   (三)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中国特色的概念与理论

  二 40年社会治理改革:成就与不足

   (一)成就与进展

    1.社会治理的制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社会治理的主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二)问题与局限

    1.体制机制不完善

    2.社会力量不足

    3.治理结构失衡

    4.治理方式单一

    5.治理绩效不佳

  三 深化社会治理改革:未来与对策

   (一)未来与原则

    1.明确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定位,树立“社会本位”和治理理念

    2.树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主动承担社会治理职责,强化政府的社会治理职能

    3.政府的社会治理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前提条件

    4.社会治理改革以培养公民参与和志愿精神,保障和促进社会向独立、自主、自治的方向发展为落脚点

   (二)对策与重点

    1.转变社会治理理念,推动政府体制改革

    2.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

    3.完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4.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专业性社会组织,提高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逐步使社会组织和公民转变为社会治理的真正主体之一

    5.以社区发展为依托,促进和加强基层治理,提升社会活力

    6.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建设,改革城乡二元分离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过程,不仅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包括政治生活的深刻变化。以党的建设、根本制度、协商民主、基层民主、行政改革、政府责任、政治监督、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十个重要政治领域的改革为例,系统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扼要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治变迁的主要成就,深刻分析了中国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存在的各种挑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不仅对改革开放前期三十年的政治变迁做了系统总结,也力图对党的十八大后新的政治变化做出理论阐释。

简 介:本书围绕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梳理研究了2018年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对2019年河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全省18个省辖市2017年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就如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