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61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4)图书

Annual Report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Development(2014)

SSAPID:101-8676-8259-99
ISBN:978-7-5097-655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文化繁荣发展和科技迅猛前进的当下持续成为热门话题,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已成为时代潮流。本书在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和战略途径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与数据革命、经济复兴、业态裂变和跨界融合、产业转型等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文化企业和产品、历史与时尚文化科技融合成功经验,从多角度提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政策和创新战略。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化科技蓝皮书
编 辑:王颉;张静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文化科技蓝皮书编委会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驱动(代序)*

 Contents

 BⅠ 总报告

  B.1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及战略路径

   一 2013年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回顾

    (一)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第一引擎,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政府进一步扶持和规范行业发展,鼓励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

    (三)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创新业务,为文创企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四)平台搭建渐趋成熟,政产学研跨界互动频密,为文创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二 2013年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一)电影

    (二)广电与网络视听

    (三)移动新媒体

    (四)动漫

    (五)网络游戏

    (六)数字出版

    (七)公共文化

   三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未来路径

    (一)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文化科技原创力

    (二)政产学研联合,增强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三)严厉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

    (四)推动市场准则和知识应用体系建设,保障创新过程公平、高效完成

    (五)搭建平台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六)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新式产业链

 BⅡ 理论前沿

  B.2 大数据与大融合

   一 大数据—大容量:结构数据与非结构数据共振的数据爆炸

   二 大数据—大价值:数据仓库到数据可视化演进的数据挖掘

   三 大数据—大融合: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数据革命

  B.3 以创新扩散理论探讨文创产业之创新扩散

   一 绪论:创新与扩散

   二 科技创新与软创新之概念

   三 创新扩散四大要素

    (一)创新性

    (二)沟通渠道

    (三)时间

    (四)社会体系

   四 从S形曲线创新扩散模式到软创新扩散模式

   五 结论

  B.4 文化创新:城市、空间与经济复兴

   一 文化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二 文化创新带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复兴

   三 如何培育创新文化

    1.增加知识储备

    2.鼓励个体创新

    3.加大研发投入

 BⅢ 产业观察

  B.5 科技背景下文化产业的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

   一 文化产业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的呈现形态

    1.新创模式——新兴文化业态

    2.融合模式——交叉跨界型业态

    3.集聚模式——文化航母型业态

   二 文化产业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的诱发因素

    1.科技革命的激发

    2.商业模式的创新

    3.企业在核心竞争优势上的追求

    4.消费结构、方式和心理的变化

    5.产业要素的集聚

   三 未来趋势及评价

    1.跨产业、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导致业态重组加速,行业分工或会更加细密

    2.业态裂变与融合会进一步诱发新的市场规则的确立

    3.新兴文化业态将成为文化价值传播的利器,并受到政府进一步重视

    4.传统文化业态或会在业态裂变中获得重生机遇

    5.业态裂变与融合将对文化产业相关体制政策、技术平台、人才培育等引发新一轮需求

  B.6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研究

   一 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的动因分析

    (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对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的影响

     1.数字技术

     2.新媒体技术

     3.数码技术

     4.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新文化对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的影响

     1.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

     2.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

     3.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帝国主义

    (三)经济全球化外部环境对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对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

     2.国际创意设计产品、创意设计资本和产业资源配置方式,对中国创意设计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二 文化科技融合助推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的方式研究

    (一)文化科技融合催生创意设计产业新业态,拓展创意产业边界

    (二)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创意设计产品或服务创新,增强吸引力

    (三)文化科技融合拓展传播路径,增强辐射力

   三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推动创意设计产业转型的现象研究

    (一)科技与文化型企业日趋强化互转与融合

    (二)创意设计业产业链的延长

    (三)从专业设计到整合设计

    (四)由本土视角转向国际设计视野

   四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对创意设计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一)内容生产环节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二)流通渠道环节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三)终端消费环节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四)商业模式重构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五 结论

  B.7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一 特许检查背景下形成的印刷媒体产业

   二 独立规制背景下形成的电子传媒产业

   三 放松管制背景下形成的融合媒体产业

   四 传播科技与文化内容融合形成传媒产业的若干启示

    1.对媒介内容实施监管是传播科技转化成传媒产业的前提

    2.将文化内容嵌入传播科技是实现传播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3.产业机制的及时创新是传播技术与内容实现深度融合的主要推动力量

    4.传播技术的垄断控制主导着传媒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

  B.8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生态的数字化转型

   一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变迁路径

    (一)古典手工创作时代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三)信息时代与数字科技的新媒体艺术

     1.计算机绘图与分形艺术

     2.数码版画

     3.3D打印与数码雕塑

     4.综合材料与声光电磁多媒体装置艺术

     5.网络艺术

   二 艺术与科技融合重塑艺术生态:艺术的数字化生态模型

    (一)对艺术原创性的影响

    (二)对艺术创作模式的影响

    (三)对艺术生态的影响及其数字化模型

   三 结语

  B.9 文化科技产业促进“城中村”全面转型

   一 生命体下的视角:动漫科技促进新型城镇化

    (一)网络数字化改变城中村生活

    (二)“大动漫”改变居民思维习惯

    (三)“全产业链”促进城中村产业结构彻底转型

   二 生命体的成长目标:城中村的产业转型

    (一)发展定位

     1.以动漫游戏为核心,融合相关产业,发展“大动漫观”的动漫游戏产业

     2.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形态,重点服务数字内容产业,面向新媒体和新技术应用提供优质创意和集成服务

     3.以现代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商业设施、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及生活方式的综合需求

    (二)发展目标

     1.打造世界动漫游戏交易市场与展示平台

     2.国家应用动漫综合服务基地

     3.原创动漫孵化基地

     4.动漫技术集成服务基地

    (三)发展战略

     1.空间战略:CBD-定福庄传媒产业走廊副中心

     2.产业战略:“大动漫观”+“全产业链”

     3.时间战略:“全天候”+“全季节”

     4.人居战略:“动漫社区”+“小城镇居住”

   三 成长路径:城中村转型为动漫社区

    (一)“生命体”的一体化

    (二)“生命体”的核心驱动力

    (三)“生命体”的构建

    (四)“生命体”的标准

   四 成长模式:文化科技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

    (一)依托“三区合一”形成“大脑”

    (二)知识产权联盟促进“血液”循环

    (三)智慧社区形成“神经”系统

    (四)城中村改造形成文化科技产业“躯体”

   五 结语

  B.10 博物馆、科技与公众:社交媒体整合及策略的类型学研究

   一 使用社交媒体:不同的使用类型,不同的目的和策略

    1.将社交媒体用于公共关系

    2.教育和普及

    3.管理策略

    4.研究成果的传播

    5.赋予公众发言权

    6.维系存在

    7.发展一种跨组织策略的文化

   二 讨论:社交媒体和博物馆的可及性

  B.11 变动世界中的不可变:反思数位时代中的表演艺术

   一 变动中的表演艺术

   二 不变动的表演艺术

   三 结论

 BⅣ 案例分析

  B.12 大遗址的数字传播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

   一 共忧:城市大遗址传播的文化迷途

    1.大遗址空间与城市空间在建设层面存在断裂

    2.大遗址空间与城市空间存在文化层面的断裂

    3.大遗址空间与城市空间存在产业层面的断裂

    4.大遗址空间与城市文化空间在国际传播层面存在断裂

   二 共识:城市大遗址的数字化生存之道

    1.从媒介史看大遗址文化空间的生成

    2.从“视觉转向”看大遗址文化空间的生成

    3.数字时代为大遗址传播提供了可能与技术保障

   三 共生:“数字圆明园”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之途

    1.数字信息采集

    2.数字化复原

    3.以此为基础构建“数字圆明园”的产品体系

    4.“数字圆明园”的实现需要复合的工作体系

   四 共谋:大遗址数字传播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的路径

    1.数字化

    2.故事化

    3.产业化

   五 共瞻:大遗址数字传播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前瞻

  B.13 博物馆数字化与文化产业研究

   一 数字化进程与博物馆建设

    (一)博物馆数字化与数字博物馆建设

    (二)全球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回顾

    (三)博物馆数字化基本特征

     1.基础性

     2.传播性

     3.整合性

     4.应用性

   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与文化产业建设

    (一)台北“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实践过程

    (二)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实践历程

    (三)数字化建设与文化产业二元关系

   三 “台北故宫经验”的启示

    (一)组织变革是博物馆数字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

    (二)强化博物馆功能是数字化与文化产业实践的最终目标

    (三)制度建设促进博物馆数字化与文化产业规范化发展

   四 结语

  B.14 时装周是真会展或假门面?

   一 临时群聚——特定时空的高密度知识交流

   二 时尚之都争夺战——以四大时装周为例

   三 临时群聚分析时装周:与服装交易并行的象征生产

   四 结论

  B.15 奥林匹克运动会和表演艺术:运动、表演和政治*

   一 作为表演的奥运会

   二 1936年柏林奥运会:宣传与合法性

   三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拥护主义和商品化

   四 北京奥运会:现代性和持续性

   尾声:表演,政治和奥运会

  B.16 文化地图及其应用实践*

   一 什么是文化地图

   二 文化地图有什么用

    1.文化地图是在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文化资源信息系统三个独立系统支撑下,形成的文化地图集成系统

    2.文化地图将文化艺术作品为代表的各类文化资源置于空间和时间之中,通过文化对象点、线、面、体、时、空、场等不同形态,实现文化定点、定向、定界、定坤、定时、定势、定态,提供文化定位、导航、浏览、立体重现、历史追溯、空间再现和文化生态的各类应用

    3.文化地图是以五度空间图解文化地理和历史地理的科学体系,是揭示文化与地理空间关系及规律、文化与历史沿革关系及规律、文化与文化之间关系及规律的系统科学

    4.文化地图为文化研究、文化宏观决策、文化市场管理提供崭新的手段和方法,是联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第三空间,为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提供创新模式

   三 文化地图的应用实践基础

    1.基于标准化技术的文化资源数字化——形成文化资源库

    2.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3.公共应用服务文化体系——形成产业对接

   四 文化地图与网格化管理的结合应用——文化管理服务创新

    1.在文化资源汇集呈现的基础上,以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文化产业应用为导向,进行“文化网格”的划分,实现对区域文化资源网格化管理

    2.梳理文化网格,实现定位、定量、定性管理

    3.以“政府主导、机构主体、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为指导思想,建立全新的管理服务体系

    4.建立完善的综合管理服务评价体系,形成闭环管理

    5.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发展

   五 结束语

 BⅤ 发展政策

  B.17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路径研究

   一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态势

    (一)文化遗产数字化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二)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有效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三)文化遗产数字化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

    (四)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促进内容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 荆楚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现状问题

    (一)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在大发展后进入缓慢增长期

    (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水平较低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以荆楚为题材的创意产品却相对匮乏

    (四)文化遗产沃土、科学技术重镇,文化消费却严重不足

   三 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国内外现状

    (一)国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二)国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四 荆楚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二)技术服务平台

    (三)文化资源服务平台

    (四)技术转化及咨询服务平台

    (五)文化人才培养平台

    (六)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平台

  B.18 体验视角下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产品创新路径研究

   一 体验: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

    (一)体验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

    (二)文化产品体验的类型

   二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融合创新是创新的重要方式

    (二)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

    (三)体验融合:基于消费者的文化产品创新

   三 增强体验:科技与文化融合产品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科技与文化融合,让教育型体验更轻松

    (二)科技与文化融合,增强娱乐型体验

    (三)科技介入文化,增强审美型体验

    (四)科技与文化融合,增强避世型体验

   四 体验丰富化:科技与文化融合产品创新的创新思维

    (一)以体验融合丰富文化体验

    (二)以真实性丰富文化体验

    (三)以互动性丰富文化体验

   五 结语

  B.19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品营销模式研究

   一 消费体验驱动的文化科技产品营销模式

    1.通过文化内容,创造“审美体验”

    2.通过文化内容,创造“教育体验”

    3.通过文化内容,创造“娱乐体验”

    4.通过文化内容,创造“逃避体验”

   二 顾客资产驱动的文化科技产品营销模式

   三 事件营销驱动的文化科技产品营销模式

    1.利用外部事件,应用科技,传播文化,提升价值

    2.主动制造事件,应用科技,传播文化,提升价值

   四 病毒营销驱动的文化科技产品营销模式

   五 基于品牌延伸的文化科技产品营销模式

   六 小结

  B.20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一 文化与科技融合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需求分析

   二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制约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瓶颈及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立法空白

    (二)“避风港”原则适用的不足

    (三)《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之间的保护存在空白

   三 解决办法与政策建议

    (一)完善立法

    (二)出台明确的司法解释

    (三)树立典型判例

 BⅥ 对策建议

  B.21 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 阻碍我国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

    1.文化界与科技界信息不对称

    2.科技企业缺乏融合文化的动力

    3.文化企业缺乏科技研发的能力和财力

   二 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建议

    1.建立省市一级的文化科技主管部门,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引导和管理

    2.各级政府设立文化科技协同创新项目,对文化科技项目进行扶持和资助

    3.文化科技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政策

    4.在科技产业园当中适量引入文化企业,并在文化产业园当中适量引入科技企业

    5.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文化科技跨国合作,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6.举办全国大学生文化科技创意大赛,同时引入投资基金

    7.设置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年度大展

  B.22 由文化产业到普适创新:文化科技创新战略需全面深化

   一 文化科技创新战略整体性深化

   二 文化科技创新战略基础性深化

   三 文化科技创新战略前沿性深化

  B.23 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一 解决“世界代工厂”转型升级问题需要新思路

   二 “文化科技融合”如何为“转型升级”打开空间

   三 基于“文化科技融合”的转型升级建议

    1.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推进原创与新科技的融合

    2.IT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通过设计、艺术和内容加值形成文化科技型企业

    3.传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迈向“数字人文”

    4.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基于创意社会形成一揽子政策

  B.24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亟须设立国家文化科技基金会

   一 现阶段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制度和资金瓶颈

    1.政府职能不明晰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 设立国家文化科技基金会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可行性

    1.国际经验

    2.国内基础

   三 设立国家文化科技基金会的现实意义

    1.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破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制度瓶颈

    2.从创新体制机制层面破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资金瓶颈

 BⅦ 附录

  B.25 文化部赴国家首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调研情况综述

   引言

   一 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简介

    1.北京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上海张江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3.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4.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5.杭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6.深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7.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8.长沙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9.合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0.西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1.天津滨海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2.重庆数字出版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3.青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4.哈尔滨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5.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6.常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 发展现状

    1.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2.推出了先行先试的配套政策

    3.建立了相关公共服务平台

    4.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繁荣发展

   三 主要问题

    1.地方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不畅,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2.基地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创新,文化部门引导扶持力度有待强化

    3.相关基础体系尚不健全

    4.文化产业业态分布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四 主要建议

    1.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体制

    2.引导和鼓励各级地方文化部门参与示范基地建设

    3.加快相关基础体系建设

  B.26 2013年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Abstract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文化繁荣发展和科技迅猛前进的当下持续成为热门话题,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时代潮流。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文化创意是科技发展的强力支撑。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4)》是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发布的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之下的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与战略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集合了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吸纳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对此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本书在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和战略途径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与数据革命、经济复兴、业态裂变和跨界融合、产业转型等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文化企业和产品、历史与时尚文化科技融合成功经验,从多角度提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政策和创新战略。本书内容架构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总报告。主要回顾了2013年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成果,概括了2013年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状况,并提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未来路径。第二部分是理论前沿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文化科技创新的数据革命、文创产业的创新扩散、文化创新带动下的城市经济复兴等问题,旨在丰富文化科技融合研究的理论成果,拓展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深度,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第三部分是产业观察篇。通过对科技背景下文化产业业态裂变和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产业转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与转型升级、新媒体艺术与艺术生态数字化转型、社交媒体整合、数位时代的表演艺术等问题的研究分析,意在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可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转型、业务拓展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篇。多维度地分析了国内典型文化产业区域、历史与时尚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文化与运动和科技融合的发展概况和成功经验。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数字化与文化产业研究、文化遗址的数字化传播和时装周在全球时尚体系中的地位、奥林匹克运动会与表演艺术、文化地图的应用实践等,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互补性,重在强调文化产业之间的循环互动和良性竞争。第五部分是发展政策篇。从服务平台建设、文化产品创新和营销、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等方面,深入研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模式和制度,旨在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加速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第六部分是对策建议篇。介绍了文化、科技、创新三方面共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以文化产业与普适创新、文化科技融合转型、国家文化科技基金会的建设等深层次剖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发展途径,提出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建议,形成完整、稳定、多样的文化产业链。

Afuah,Allan. Innov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2nd ed. Bost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Currid,Elizabeth. The Warhol Economy:How Fashion,Art,and Music Drive New York Cit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Dopfer,Kurt,John Foster and Jason Potts. “Micro-Meso-Macro.”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4 3 (2004):263-79.

Giuliano,Bianchi and Franco,Bortolotti. On the Concept of Formal Innovation. 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36th European Congress,Switzerland,1996.

Potts,Jason D,Stuart Cunningham,John Hartley and Paul Ormerod. “Social Network Markets:A New Definitio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32 3 (2008):167-85.

Potts,Jason D. “Why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tter to Economic Evolution.”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8 7-8 (2009):663-73.

Rogers,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Free Press,2003.

Stoneman,Paul. Soft Innovation:Economics,Design,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Bost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Allen J. Scott,Cultural Industries,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City:The Example of Natural History Film-making in Bristol,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Helmut K. Anheier and Yudhishthir Raj Isareditors,Michael Hoelscher,Guest Editor,Cities,Cultural Policy and Governance,London:Sage,Thousands Oaks,Calif.,2012.

Terry Flew,The Creative Industries:Culture and Policy,London:Sage,Thousands Oaks,Calif.,2012.

Paul Stoneman,Soft Innovation:Economics,Product Aesthetics,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2010.

Barringer,T.,and T. Flynn. 1998. Colonialism and the Object. Empire,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Museum. London:Routledge.

Bayne,S.,J. Ross,and Z. Williamson. 2009. “Objects,Subjects,Bits and Bytes:Learning from the Digital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Museums”,Museum and Society,7(2):110-124.

Bennett,T.,2005.Civic Laboratories:Museums,Cultural Objecthood,and the Governance of the Social. London:Centre for Research on Socio-Cultural Change. The Open University.

Bennett,T. 2009. “Culture after Distinction”,in T. Bennett,et al.,Culture,Class,Distinction. London:Routledge,pp. 9-24.

Bennett,T.,2004.Pasts Beyond Memory:Evolution,Museums,Colonialism. London:Routledge.

Bourdieu,P.,and A. Darbel. 1966. L’amour de l’art. Les musées et leur public. Paris:Munuit.

Bourdieu,P. 1979.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de got. Paris:Les éditions de minuit.

Bennett,T. & M. Savage. 2004. Introduction:Cultural Capital and Cultural Policy. Cultural Trends,13(2):pp.7-14.

Clunas,C. 1998. “China in Britain.The Imperial Collections”,in Barringer and Flynn,Colonialism and the Object:Empire,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Museum. London:Routledge.

Davallon,J.,1999. L’exposition à l’oeuvre. Stratégies de communication et médiation symbolique. Paris:L’Harmattan.

Dubois,V.2011.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vs. Cultural policy beliefs:How Pierre Bourdieu could have Become a Cultural Policy Advisor and Why he Did Not. Poetics,39(4),pp. 491-506.

Fletcher,A. & M.J. Lee. 2012. Digital Heritage:Current Social Media Uses and Evaluations in American Museum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7 (5):pp.505-521.

Gledhill,J. 2012. “Collecting Occupy London:Public Collecting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Protest Movements in the 21st Century”,Social Movement Studies,11 (3-4):342-348.

Hennion,A. 2001.“Music Lovers. Taste as Performance”,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18 (5):1-22.

Hennion,A. 2004.“Une sociologie des attachements. D’une sociologie de la culture à une pragmatique de l’amateur”,Sociétés,85(3):9-24.

Hennion,A. 2007. “Those Things that Hold us Together:Taste and Sociology”,Cultural Sociology,1(1):97-114.

Jenkins,T. 2010. Contesting Human Remains in Museum Collections:The Crisis of Cultural Authority. London:Routledge.

Kidd,J. 2010. “Enacting Engagement Online:Framing Social Media Use for Museum”,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ople,24(1):64-77.

Knell,S. 2003.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Museums in the Technological Landscapes”,Museums and Society,1 (3):132-146.

Marty,P. F.,2008. “Museum Websites and Museum Visitors:Digital Museum Resources and their Use”,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3(1):81-99.

Padilla-Meléndez,A. & A.R. del àguila-Obra. 2013. Web and Social Media Usage by Museums:Online Value Cre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vol.33:pp.892-898.

Paquette,J. 2011. “Le tournant social de la philanthropie culturelle anglaise:Institutions culturelles et gouvernance des problèmes sociaux”,Lien social et politiques,65(1):139-154.

Paquette. J. 2012. “Cultural Policy,Work and Identity”. The Creation,Renegotiation and Renewal of Professional Subjectivities. London:Ashgate.

Parry,R. 2007. Recording the Museum:Digital Herita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London:Routledge.

Sandell,R. 2003. “Social inclusion,the Museum and the Dynamics of a Sectoral Change”,Museum and Society,1(1):45-62.

Schiele,B.,2001. Le musée de sciences. Montée du modèle communicationnel et recomposition du champ muséal. Paris:L’Harmattan.

Simmel,G. 1908,[1992]. études sur les formes de la socialisation. Paris:L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Vergo,P. 1989.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Reaction Books.

Weber,M. 1907,[1992].Essais sur la théorie de la science. Paris:Pocket.

Bach,S. (2007). Leni:The Life and Works of Leni Riefenstahl. New York:Random House.

Buruma,I. “Fascinating Narcissism.” June 14,2007.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Collins,S. (2008). The Fragility of Asian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Olympic Games. In M. E. Price & D. Dayan (eds.),Owning the Olympics:Narratives of the New China (pp.185-209). 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Garcia,B. (2008). One Hundred Years of Cultural Programming within the Olympic Games (1912-2012):Origins,Evolution,and Projections. In J. Hughson (ed.),Sport and Cultural Policy in the Re-Imaged City (pp.463-475). Philadelphia:Taylor & Francis.

Gold,J. R. & Gold,M. M. (2005). Athens to Athens:the Summer Olympics,1896-2004. In J. R.Gold & M. M. Gold (eds.),Olympic Cities:City Agendas,Planning and the World’s Games,1896-2012 (pp.15-47). New York:Routledge.

Inglis,D. (2008). Culture Agonists:Social Differentiation,Cultural Policy and Cultural Olympiads. In J. Hughson (ed.),Sport and Cultural Policy in the Re-Imaged City (pp.463-475). Philadelphia:Taylor & Francis.

Kruger,A. (2005). The Nazi Olympics of 1936,in K. Young & K. B. Wamsley (eds.),Global Olympics: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the Modern Games (pp.43-58). Oxford,London:Elsevier Ltd.

Large,C. (2007). Nazi Games. New York:W. W. Norton.

Mac Kenzie,M. (2003). From Athens to Berlin:The 1936 Olympics and Leni Riefenstahl’s Olympia. Critical Inquiry,29(2),302-336.

Meyer-Kunzel,M. (2005). Berlin 1936. In J. R. Gold & M. M. Gold (eds.),Olympic Cities:City Agendas,Planning and the World’s Games,1896-2012 (pp.165-182). New York:Routledge.

Rabkin,G. (1984). The Olympic Arts Festival:“We’re not Number One”,Performing Arts Journal,8(3),43-58.

Roche,M. (2000). Mega-Events Modernity:Olympics and Expos in the Growth of Global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Sontag,S. Fascinating Fascism. NewYork Review of Books,(1980). Reprinted in S. Sontag (ed.),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New York:Farrar,Straus,and Giroux.

Tomlinson,A. (2005).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Olympics:Cities,Corporation,and the Olympic Commodity. In K. Young & K. B. Wamsley (eds.),Global Olympics: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the Modern Games (pp.43-58). Oxford,London:Elsevier Ltd.

Tomlinson,A. & Young,C. (2006). Cultural,Politics,and Spectacle in the Global Sports Event-An Introduction. In A. Tomlinson & C. Young (ed.),National Identity and Global Sports Events (pp.1-14). Albany,N.Y.: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oohey,K. & Veal,A.J. (2000). The Olympic Games: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CABI Publishing.

Torres,C. R. & Dyerson,M. (2005). The Cold War Games. In K. Young & K. B. Wamsley(eds.),Global Olympics: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the Modern Games (pp.59-82). Oxford,London:Elsevier Ltd.

Trimborn,J. (2007). Leni Riefenstahl. New York:Farrar,Straus,and Giroux.

Whannel,G. (2005). The Five Rings and the Small Screen:Television,Sponsorship,and New Media in the Olympic Movement. In K. Young & K. B. Wamsley (eds.),Global Olympics: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the Modern Games (pp.161-178). Oxford,London:Elsevier Ltd.

Xu,X. (2006). Modernizing China in the Olympic Spotlight: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2008 Beijing Olympiad. In J. Horne & W. Manzenreiter (eds.),Sports Mega-Events:Social Scientific Analyses of a Global Phenomenon (pp.90-107). 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

简 介:本书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分析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与集群效应、资源整合、产业转型、技术革命、业态融合和跨界创新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创意品牌城市、文化服务平台和前沿科技产品等文化科技融合成功案例经验的分析,跨领域、多角度地提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政策和创新路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