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5

经济转型:国际比较的视角与国家案例图书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Country Cases

SSAPID:101-8673-3875-15
ISBN:978-7-5097-936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着眼,尝试在世界经济的视域内,对经济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以期在细致观察和深入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对中国国情的客观认识,引发对中国结构性问题解决的思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毅
编 辑:陈凤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序言

 第一编 美欧经济转型

  第一章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转型路径与进展情况

   第一节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重点与措施

    一 立法重振制造业

    二 改革企业税法,鼓励私人企业投资

    三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

    四 改革教育与培训体制

    五 加强知识产权与贸易保护,确保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二节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难点

   第三节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初步进展

    一 制造机构网络规划已启动且逐步推进

    二 制造业吸引私人投资,尤其是在设备和知识产权产品上的投资增加

    三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提高

    四 制造业和耐用品工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五 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增加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六 公司利润上升

   第四节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他国经济的影响

    一 美国在新一轮产业全球分工体系中依然为控制者

    二 美国的技术创新将削弱他国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三 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美国进一步抬头

  第二章 德国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社会均衡

   第一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核心理念

   第三节 德国模式的案例:城市发展的去中心化

    一 城市发展的去中心化

    二 德国城市发展“去中心化”模式的实现机制

     (一)立法的均衡理念

     (二)规划的均衡理念

     (三)治理模式的多元化

      1.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2.定位面向现实和未来需求,通盘考虑,均衡发展

      3.参与主体多元化,协同治理

   第四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现机制

    一 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制度安排

    二 政策传导和利益协调的多层治理机制

   第五节 德国发展模式的制度基因与借鉴

    一 制度基因

    二 德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经验参考

     (一)分散化(多元化)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

     (二)稳定而灵活的公共财政制度

     (三)共同决策与多层治理机制

     (四)必要的福利制度

     (五)以国家权力调控房地产市场

     (六)去中心化与城乡等值化发展

    三 德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教训规避

     (一)政策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二)效率与公平的跷跷板困境

     (三)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

     (四)多层治理的效率损失问题

  第三章 法国财政危机·政体·公共政策:大革命前后的财政政策研究

   第一节 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和国王的财政改革

    一 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

    二 国王的财政改革和社会各阶层的反应

   第二节 三级会议召开和君主立宪政体下的财政调整

    一 三级会议召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 君主立宪政体下的公共政策调整

     (一)偿还国债的政策

     (二)税收政策调整

      1.重新划定行政区划

      2.1791年新税制推行

      3.议会财税权合法化

   第三节 大革命后共和制下的财政选择

    一 共和制建立初期的财政选择

    二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财政选择

    三 督政府时期的财政选择

    四 执政府统治时期的财政选择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全球并购市场

   第一节 全球并购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 全球并购总交易规模五年间下降明显

    二 并购资金更多地流向信息、金融等领域

    三 美欧继续主导全球并购形势

     (一)美国并购市场

     (二)欧洲并购市场

     (三)亚太及其他地区并购市场

   第二节 影响全球并购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 金融危机阴霾制约并购市场的扩张

    二 跨国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不佳

    三 并购周期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海外并购主要动向

    一 规模与数量的变化显示出并购的力度与活跃程度的变化

    二 并购活动更加显著地趋向于美欧市场

    三 并购资本产业流向呈现多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点

    四 国内各省份企业纷纷加入“走出去”大潮

    五 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海外并购的生力军

    六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四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

    一 中外跨国公司存在实力差距

    二 东道国国家风险导致海外资产损失

    三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亟须加强

   第五节 对全球并购市场的展望

    一 全球并购可能会呈现规模继续扩大的态势

    二 以国企改革为核心的产业重组推动中国国内并购市场日趋活跃

    三 中国境外并购加速发展的主旋律不会改变

 第二编 日本经济转型

  第五章 近代日本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制度基础

   导言

   第一节 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日本近代劳动力市场:问题、整顿及其治理

   第二节 日本劳动力市场转型的经济学解释: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节 工人技能选择与企业雇佣战略的互惠性:演化视角下的诹访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第四节 企业主之间的合作、互惠与共生:以女工登录制度为核心的诹访制丝同盟的治理机制

    一 互惠、重复博弈与组织的产生

    二 组织的进化稳定性、惩罚、补偿的内生性与联盟的产生

   第五节 合作互惠的行为、信念和组织从企业主向女工的扩散:女工登录制度和等级工资制度的共同治理

    一 “信号”噪声、协调失效和同盟的不稳定性

    二 等级工资制度与女工合作、互惠信念的形成和自发离职率的降低

   第六节 经济转型与日本近代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六章 涩泽荣一对华经济扩张思想的转变

   第一节 对华经济扩张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

    一 “日支经济同盟论”

    二 “支那保全论”

    三 民间外交与“王道主义”取胜论

   第二节 “王道主义”对华扩张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三节 “王道主义”对华扩张思想路线的流产

  第七章 战后日本企业投资运行机制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第一节 对企业投资的前后向影响因素之逻辑分析

   第二节 对战后日本企业投资的实证分析

    1.GDP与企业投资的数量关系

    2.企业投资长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余论

  第八章 从“安倍经济学”的历史考察看日本的结构改革

   第一节 安倍经济学与高桥财政的相近之处

    一 “安倍经济学”的内涵及匆忙出台的背景

    二 “高桥财政”的内涵及其成效

   第二节 安倍经济学与高桥财政的差别

    一 推行的政策力度差别很大

    二 推行过程中日本银行与政府的从属关系有差别

    三 推行的目的不同

    四 公共事业投资的重要程度差异较大

   第三节 高桥财政促使经济好转的真正原因及其启示

    一 高桥财政促使日本经济好转的真正原因

    二 对日本开展结构改革的启示意义

     (一)要想让日本经济真正步入回升轨道,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

     (二)政府应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第三编 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

  第九章 俄罗斯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从苏联到俄罗斯:经济改革中的理论探索

    一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吗?

    二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吗?

    三 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和企业民主可以结合吗?

    四 破除“阻碍机制”后如何改革?

    五 大规模私有化的理论依据

    六 普京时期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调整

   第三节 对俄罗斯国企改革的理论评析

   第四节 对中国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一 产权改革不能只从书本出发

    二 改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 警惕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四 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十章 东亚产业链重构影响因素辨析

   第一节 中国生产要素相对成本优势的改变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归战略

   第三节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与TPP

   第四节 大国地缘战略竞争与领海主权争端加剧

   第五节 产业链重构是挑战也是机遇

  第十一章 非洲外资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对非投资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对非投资的摸索起步阶段

    二 中国对非投资政策的稳步推进阶段

    三 中国对非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非投资合作的现状和展望

    一 中国对非投资额高速增长,但总量仍然有限

    二 中国对非投资对象国地区覆盖全非

    三 中国对非投资领域逐步拓宽

    四 中国对非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五 中国对非投资形式逐渐多样化

  第十二章 20世纪80年代哥伦比亚的体制性危机与改革开放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一枝独秀”的哥伦比亚经济

    一 谨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 毒品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 政府对毒品经济的纵容

   第二节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体制危机和政治危机

   第三节 1991年宪法与改革开放

   本章结语

  第十三章 东欧社会保障体系的转型(1990~2000年)

   第一节 社会福利政策与国家财政预算

    一 国家与社会福利

    二 重建社会保障体制的难点

   第二节 失业

    一 失业的形成

    二 失业的原因

     (一)客观、历史原因的主要表现

      1.隐蔽性失业显性化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

      2.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大量的结构性失业

      3.经济危机更使东欧国家的就业状况恶化

     (二)主观、政策性原因的主要表现

      1.政策决策者的估计不一

      2.在解雇职工方面的措施不一

      3.改革和经济转轨的进展不一

      4.在失业保障方面的措施不一

    三 东欧国家失业的特点

     (一)失业明显具有长期性

     (二)经济活动人口减少

     (三)失业率下降并非代表经济好转

     (四)失业的地区分布和行业特征

    四 解决失业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贫困成因和生活水平

    一 贫困成因

    二 退休制度和养老金

     (一)捷克

     (二)匈牙利

     (三)罗马尼亚

    三 “灰色经济”

     (一)兴起与泛滥

     (二)产生的原因

     (三)造成的后果

    四 东欧社会保障制度现实和制度的差异

 第四编 中国经济转型

  第十四章 时间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晋商票号的源流与变迁

   导论

   第一节 明代晋商之“历史时序”:资本蓄积、积累与转化

    一 屯田到开中:明初农业产业资本向商业资本的转变

    二 边塞市场与货币经济

    三 开中制、特许权下的资本积累与集中

   第二节 贸易半径、交易与战争风险:汇兑业产生的历史与制度成因

    一 贸易半径

    二 贸易量、交易风险与金融选择

    三 战争、动乱与汇兑业:从表象到本质

   第三节 空间延展:货商、票帮与金融集聚

    一 开中制下的商业传统:手工业与贸易扩展

    二 以边塞贸易为起点的晋商蜕变:交通条件与贸易知识的积累

    三 蒙俄贸易与信贷需求

    四 战争与财政危机下的票号选择:向内地扩散与集聚*

   本章基本结论

  第十五章 “晋升锦标赛”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影响

   引言

   第一节 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的文献述评

   第二节 “晋升锦标赛”的历史来源

    一 中央政府的赶超意识及垂直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来源

    二 中央政府的经济赶超意识及其传导机制

   第三节 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一致性及其经济扩张模式演变

    一 计划与市场两种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一致性

    二 地方政府经济扩张模式的演变

   本章结语

  第十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比较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三 人民币国际化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和现状

    一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状况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2.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人民币国际化

    二 货币互换业务

     (一)中央银行货币互换交易的运行机制及政策功能

     (二)我国中央银行参与货币互换的实践

     (三)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

    三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一)离岸金融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

     (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状况

     (三)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扩容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十七章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发展历史路径选择:走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思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基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问题意识

    一 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课题

    二 产业的发展中曾存在一种“去制造业”的现象

   第二节 日本制造业自主发展路径选择的经济史案例

    一 利用传统优势过程吸收外来文明,使日本实现了非欧美式发展的可能性

    二 在接受现代文明中变革传统,培育走向制造强国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第三节 对可持续发展与恰当的产业路径选择的理论与实践认识

    一 必须在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制造业发展的当代意义,避免理论脱离实际

    二 必须在战略的层次上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当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自主的工业发展

    三 解决产业发展路径外部依赖的有效办法: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有机融合

   第四节 中国的产业发展历史路径选择及几点政策建议

    一 经济转型条件下实行合理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几个战略环节

    二 推进中国制造业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几项关键措施

  第十八章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开放水平的路径探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一 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三 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构建全球价值链是实现东部地区从开放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的必然选择

    一 江苏开放经济转型刻不容缓,构建全球价值链势在必行

    二 构建全球价值链是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核心调整目标

    三 构建全球价值链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平稳增长的重要目标

   第三节 推动市场一体化是我国加快构建全球价值链的必由之路

    一 国际经验借鉴

     (一)市场一体化成就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主导全球价值链的跨国企业

     (二)市场一体化实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进程中市场资本技术的互换

     (三)市场一体化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延伸

    二 我国发展现实需求

     (一)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一体化体现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意图

   第四节 以市场一体化推进构建全球价值链的路径探索

    一 加快区域市场融合,呼应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为推进构建全球价值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探索市场主导模式,推动国内价值链建设并与全球价值网络对接

    三 加快简政放权贸易便利,塑造构建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格局

    四 推进市场要素优化配置,建立全球资源整合集聚新平台

    五 开展市场机制体制创新,营造构建全球价值链的良性发展环境

本书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着眼,尝试在世界经济的视域内,对经济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以期在细致观察和深入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对中国国情的客观认识,引发对中国结构性问题解决的思考。

[1]芮明杰:《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2年第1期。

[2]张茉楠:《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较低,仅相当于美国的4.38%》,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http://scholarsupdate.zhongwenlink.com/news.asp?NewsID=9840,2012年12月20日。

[3]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National Date,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Tables,Table 6,19D,Corporate Profits After Tax by Industry,August 06,2015.

[4]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Industry Data,Value Added by Industry,Interactive Access to Industry Economic Accounts Data:GDP by Industry,November 5,2015.

[5]Greg Linden,Kenneth L. Kraemer,Jason Dedrick,Who Captures Value in a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The Case of Apple’s iPod. Table 1,June 2007:6,http://escholarship.org/uc/itm/1770046n#page-1.

[6]Manufacturing Institute,Facts About Manufacturing,http:www.nam.org/Issues/Manufacturing-Policy.aspx.

[7]Manufacturing Institute,MAPI Manufacturers Alliance,2011 Report on the Structural Cost of U.S. Manufacturing,October 2011,http://www.themanufacturinginstitute.org/.

[8]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NNMI),Advanced Manufacturing Portal,http://manufacturing.gov/nnmi.html.

[9]OECD,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Volume 2012/2,OECD Publishing.

[10]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Section 337 Statistical Information,http://www.usitc.gov/press_room/337_Stats.htm.

[11]U.S.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A National Strategic Plan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February 2012,http://www.whitehouse.gov.

[12]U.S. The White House,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President Obama Launch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June 24,2011,http://www.whitehouse.gov.

[13]U.S.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A Framework for Revitaliz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December 2009,http://www.whitehouse.gov.

[14]刘亚威编译《美国制造业真正举国战略是这个——“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http://mp.weixin.qq.com/s?_biz=MzA3NzIzNzcxMw==&mid=403 514630&idx=1&sn=222ae4a0cba63f2b64e38724ed1d12a7&scene=6#rd,2016年2月29日。

[1]裘元伦:《欧美经济模式之争》,《求是》2004年第3期。

[2]裘元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析论》,《欧洲》1998年第2期。

[3]国家发改委赴德社会市场经济考察团:《经验、教训与启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考察》,《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9期。

[4]裘元伦:《欧美模式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课程讲义,2004年度第一学期。

[5]冯禹丁:《德国人收入是中国10倍 柏林房价却不及京沪深》,《商务周刊》2010年7月14日。

[6]萧辉英:《农村人口的转移与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裘元伦:《德国社会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德国研究》2005年第4期。

[8]周荣美:《德国是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的》,《当代世界》2002年第5期。

[9]〔意〕卡洛·齐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吴良健、刘漠云译,商务印书馆,1989。

[10]Harald Bathelt and MericS.Gertler,The German Variety of Capitalism:Forces and Dynamics of Evolutionary Change,Economic Geography 81(1),2005.

[11]William J. Ashley,The Progress of the German Working Classes in the Last Quarter of a Century(London:Longmans,1904).

[12]Hans Pohl,Berufliche Aus-und Weiterbildung in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m 19 Jahrhundert,(Wiesbaden:Wiesbaden Presse,1979).

[13]Samuelson,James,The German Working Man(London:Forgotten books,2015).

[14]Berliner Morgenpost,Der gefesselte Arbeitsmarkt,3rd March,2005.

[15]William J. Baumol,Welfare Economics and the Theory of the Sta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6]F.A.Hayek,“Can Equations Save Socialism?”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vol.10,Bruce Caldwel,e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1]〔法〕阿尔贝·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

[3]〔法〕戈德肖:《大革命与帝国时期的法国制度》,法国大学出版社,1968。

[4]丁建定:《试论法国督政府的历史地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5]菲利普·T.霍夫曼、凯瑟琳·诺伯格编《财政危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储建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英文版)第9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李炜光:《逃往瓦朗纳斯——法国大革命前夕财政改革启示录》,www.360doc.com/content。

[8]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0。

[9]王令愉:《论君主立宪派的贸易、税制和金融改革——法国大革命初期的改革研究之四》,《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

[10]James C Riley,The Seven Years War and the Old Regime in France: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ol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11]R.D. Harris,Necker,Reform Statesman of the Old Regime(Berkeley,California,1979).

[12]David R. Weir,“Tontines,Public Finance,and Revolution in France and England,1688-1789”,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49(1),1989.

[1]谷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现代营销》2015年第11期。

[2]黄一玲:《求解跨国公司应对东道国政治壁垒之博弈策略——以中国跨国公司对美国直接投资中政治壁垒为考察点》,《东南学术》2014年第4期。

[3]王婧、宋洪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及路径探析——以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为例》,《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11期。

[4]杨琳:《跨国并购企业基于知识共享视角的文化整合》,《品牌》2015年第7期。

[5]张金杰:《近期中国海外并购的主要特点、问题与趋势》,《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6期。

[6]张金杰:《跨国公司,投资依然“小步走”》,《人民日报》2014年5月23日。

[7]张伟华:《并购美国上市公司》,《中国外汇》2015年第16期。

[8]赵昌平、王康:《跨国公司品牌的市场进入路径选择研究》,《商业时代》2014年第2期。

[1]《制丝职工事情》,载农商务省商工局编《职工事情》第1卷,新纪元社,1976。

[2]宾默尔:《博弈论基础》,谢识予等译,格致出版社,2010。

[3]兵藤钊:《日本劳资关系的展开》,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

[4]大内力:《日本资本主义的农业问题》,东京大学出版会,1952。

[5]大石嘉一郎:《从雇佣契约书的变化考察制丝业工资劳动形态的变化》,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第24卷第2号。

[6]冈崎哲二编《交易制度的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

[7]和田英:《富冈日记》,上毛新闻社,1973。

[8]南亮进:《日本经济的转换点:从劳动力过剩到不足》,创文社,1970。

[9]诺思:《经济史的结构和变革》,上海三联书店,1991。

[10]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远东出版社,2001。

[11]山田盛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分析》,岩波文库,1977。

[12]神林龙:《工资制度和离职行为》,〔日〕《经济研究》2000年第51卷第2号。

[13]石井宽治:《日本蚕丝业史分析》,东京大学出版会,1972。

[14]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91,2版。

[15]武田安弘:《制丝同盟成立过程的探讨》,载北岛正元编《蚕丝业的展开及其结构》,缟书房,1970。

[16]向坂逸郎:《日本资本主义诸问题》,黄土社,1947。

[17]岩本由辉:《诹访同盟成立期的活动》,载高桥幸八郎编《日本近代化的研究》(上),东京大学出版会,1972。

[18]岩本由辉编《诹访制丝同盟“交涉录”和“调查笔记”》(上、中、下卷),东北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史研究室编,1969、1970。

[19]隅谷三喜男:《日本工资劳动史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63,3版。

[20]斋藤修:《工资和劳动的生活水平》,岩波书店,1998。

[21]中村隆英:《日本经济》,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3版。

[22]中村隆英:《战前日本经济成长的分析》,岩波书店,1971。

[23]中林真幸:《制丝女工交易的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载冈崎哲二编《交易制度的经济史》,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

[24]中林真幸:《制丝业的女工交易制度》,千叶大学经济学会工作论文系列,#99 E023,1999。

[25]中林真幸:《制丝业中劳资关系的形成》,《史学杂志》第108编第6号。

[26]Felli,Leonardo and Harris,Christopher,“Learning,Wage Dynamics,and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4(4),1996.

[27]Holmstrom,Bengt,“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1979.

[28]Jovanovic,Boyan,“Firm-Specific Capital and Turnove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1979.

[29]Poter,R.H,“Optimal Cartel Trigger-Price Strategi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9),1983.

[1]〔日〕坂本慎一:《渋沢栄一の経世済民思想》,日本経済評論社,2002。

[2]〔日〕城悌治:《涩泽荣一》,日本经济评论社,2008。

[3]李廷江:《日本财界与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渋沢青渊記念財団竜門社編纂《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别卷第六,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刊行会,1968。

[5]渋沢青渊記念財団竜門社編纂《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别卷第七,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刊行会,1969。

[6]渋沢青渊記念財団竜門社編纂《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别卷第五,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刊行会,1968。

[7]渋沢青渊記念財団竜門社編纂《渋沢栄一伝記資料》第二十八卷,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刊行会,1959。

[8]渋沢青渊記念財団竜門社編纂《渋沢栄一伝記資料》第三十二卷,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刊行会,1960。

[9]渋沢青渊記念財団竜門社編纂《渋沢栄一伝記資料》第四卷,渋沢栄一伝記資料刊行会,1953。

[10]石井寛治:《帝国主義日本の対外戦略》,2012。

[11]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周见:《近代中日企业家比较研究——张謇与涩泽荣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大田弘子:《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的斗争》,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2006。

[2]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朱文晖、王玉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东:《“安倍经济学”的三支钝箭》,《东方早报》2013年2月5日,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2/05/21950216_0.shtml。

[4]小川一夫、竹中平藏:《政策危机和日本经济》,日本评论社,2001。

[5]小峰隆夫:《日本经济的新局面》,日本中央公论新社,2006。

[6]徐静波:《安倍豪赌日本经济的可怕结局》,2013年1月5日,http://opinion.m4.cn/2013-01/1196 705.shtml。

[7]野口悠纪雄:《泡沫经济学》,曾寅初译,三联书店,2005。

[8]张喜威:《日经济“猛药”或催生“安倍泡沫”》,2013年1月9日,http://economy.caixun.com/zxw/20130109-CX039r0u.html。

[1]井手英策:「高橋財政の「失敗」に何を学ぶのか」,『連合総研レポート』,2013年4月号。

[2]庞宝庆、陈景彦:《“高桥财政”时期公债政策的现代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第5期。

[3]田中景:《日本经济症候群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湯元健治:「正しいデフレ認識と脱却への処方箋」,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2011年11月21日。

[5]高田創:「高橋財政に学ぶ円安と海外市場拡大で期待改善」,みずほ総合研究所,2013年4月16日。

[6]2015年(平成二十七年)10~12月期四半期別GDP速報(1次速報値),平成二十八年2月15日,内閣府経済社会総合研究所国民経済計算部,http://www.esri.cao.go.jp/jp/sna/data/data_list/sokuhou/files/2015/qe154/pdf/gaiyou1541.pdf。

[7]平成二十二年基準消費者物価指数,平成28年(2016年)5月(2016年7月公表),http://www.stat.go.jp/data/cpi/sokuhou/tsuki/index-z.htm。

[8]小幡績:「安倍氏の掲げるリフレ政策は邪道」,『朝日新聞』,2012年11月27日。

[9]池元吉、田中景:《建设“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必要性和建议》,《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

[10]田中景:《对“安倍经济学”的历史考察》,《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第6期。

[11]赵金龙、程轩、高钟焕:《中日韩FTA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递归式CGE模型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2期。

[12]瀬口清之:「アベノミクスの成長戦略のカギは、日中関係の早期正常化にある日中は感情論を乗り越え、戦略的互恵関係強化に向け決断を~」,『JBPress』,2013年5月20日。

[1]〔俄〕博戈莫洛夫:《俄罗斯的过渡年代》,张弛译,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俄〕格拉济耶夫:《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俄罗斯与新世纪秩序》,佟宪国、刘淑春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曹荣湘、孟鸣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美〕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周立群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5]〔美〕约瑟夫·R.布拉西等:《克里姆林宫的经济私有化》,乔宇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6]郭连成:《俄罗斯经济转轨与转轨时期经济论》,商务印书馆,2005。

[7]刘国光主编《共同理想的基石——国有企业若干重大问题评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8]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王金存:《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和后果》,《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

[10]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苏联经济发展史》,北京出版社,1992。

[11]吴敬琏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2]吴敬琏等:《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13]徐坡岭:《俄罗斯经济转型轨迹研究——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经济政治过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4]左学金、程杭生主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治理:国际比较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Счетная пала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Анализ процессов приватизации госу-дарст венной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за период 1993-2003 годы,Москва,2004 г.

[16]Р.А.Кучуко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в соврем- енной России,Экономика,2012 г.

[1]《美国再工业化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6月18日。

[2]鲍盛刚:《中美之争的实质》,新华国际,2012年8月24日。

[3]本·麦克兰纳汗:《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大幅下滑》,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11月21日。

[4]蔡鹏鸿:《美日欲利用湄公河制衡中国》,《社会观察》2010年第6期。

[5]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

[6]陈建、杜薇:《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与中国的政策选择》,《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7]暨佩娟:《美力促“泛太平洋伙伴关系”》,《人民日报》2011年7月27日,第3版。

[8]符祝慧:《钓鱼岛争端未改变 日企对中国市场重视》,早报网,2012年10月23日。

[9]贺平:《从CEPEA到RCEP:日本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转向》,《日本学刊》2013年第2期。

[10]考特妮·芬加:《中国获研发FDI规模超美国》,英国《金融时报》2015年7月23日。

[11]李继峰等:《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影响测算分析》,《经济学动态》2010年5期。

[12]李向阳:《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机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9期。

[13]李向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2期。

[14]李永群等:《欧洲推动“再工业化”》,《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8日,第22 版。

[15]李众敏、吴凌燕:《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初步评估》,《世界经济》2008年11期。

[16]沈铭辉:《东亚合作:保障经济转型的外部制度架构》,《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5期。

[17]沈铭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当代亚太》2012年第1期。

[18]沈铭辉:《应对“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兼论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亚太经济》2011年第2期。

[19]盛斌:《区域贸易协定倒逼中国改革》,《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22日,第2版。

[20]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1期。

[21]王缉思:《中美关系事关“两个秩序”》,FT中文网,2015年7月10日。

[22]王玉主:《RCEP倡议与东盟“中心地位”》,《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5期。

[23]西泽信善:《湄公河地区开发与日本的国际合作——日趋激烈的日中竞争》,《南洋资料译丛》2010年第1期。

[24]徐康宁、郑义:《国际生产链的解构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25]亚当·汤姆森:《墨西哥制造挑战中国》,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9月25日。

[26]中国商务部:http://big5.mofcom.gov.cn/aarticle/tongjiziliao/v/201211/20121108447 378.html。

[27]周佳:《美国制造业回归:高科技是主力 对中国影响不大》,《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7月9日。

[28]周睿:《浅议中美贸易的不对称依赖及其形成机制》,《亚太经济》2011年第3期。

[29]Chunding Li,John Whalley,“China and the TPP:a Numerical Simulatio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Involved”,NBER Working Paper 18090,May 2012,http://www.nber.org/paper s/w18090.

[30]Ho Hong Hanh,“TPP’s Significance to Vietnam”,paper presented at CNCPEC Seminar “TPP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31]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Pacific_Strategic_Economic_Partnership.

[32]http://www.ustr.gov/about-us/press-office/fact-sheets/2009/december/economic-opportunities-and-tpp.

[33]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the TPP”.

[34]Rachael King,“3D Printing Coming to the Manufacturing Space and Outer Space”,http://www.businessweek.com/technology/3d-printing-coming-to-the-manufacturing-spaceand-outer-space-01092012.html.

[1]BP:《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6月。

[2]胡盛霞、董有德:《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12期。

[3]刘乃亚:《中国对非洲投资格局的形成:中国对非洲投资50年回顾》,《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

[5]商务部、统计局、外管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5年9月。

[6]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2011~2013年《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

[7]沈军、包小玲:《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金融发展与国家风险因素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9期。

[8]汪文卿、赵忠秀:《中非合作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贸易、直接投资与援助作用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2期。

[9]姚桂梅:《中国对非洲投资合作的主要模式及挑战》,《西亚非洲》2013年第5期。

[10]姚桂梅:《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新挑战及战略筹划》,《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

[11]张娟、刘钻石:《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的市场进入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1]〔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8卷,徐壮飞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

[2]王萍、任克佳:《民族阵线与哥伦比亚的政治重建》,《南开学报》2012年第6期。

[3]Brett Heeger,“The Cost of Stability:The Role of Drugs in the Colombian Economy”,http://mcgillaus.com/mujde/Mujde.07.1.1pdf#page=20.

[4]Bushnell,David,The Making of Modern Colomb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5]F. Kline,Harvey,Colombia:Portrait of Unity and Diversity(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3).

[6]IMF Concluded the Article IV of the Consultation with Colombia,http://www.imf.org/external/np/sec/pn/2001/PNo136.HTM.

[7]Mauricio Cardenas,Roberto Junguito,Monica Pachon,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Policy Outcomes in Colombia:The Effects of Constitution 1991 of Colombia(Washington D.C: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2006.

[8]Miguel Urrutia,“On the Absence of Economic Populism in Colombia”,Rudiger Dornbusch & Sebastian Edwards,ed,The Microeconomics of Populism in Latin America,http//books.google.com/books?hl=ptBR&lr=&id=MprzFMPkWSUC&oi=fnd&pg=PAT&dq=The+macroeconomics+of+populism+The+Macroeconomics +of+p.

[9]Sebastian Edwards,Roberto Steiner,“On the Crisis Hypothesis of Economic Reform:Colombia 1989-1991”,Cuadernos de Economia(Chile),No. 37,2000,http://www.scielo.cl/scielo.php?pid=s0717-68212000011200003&script=sci-artt.ext.

[10]T.Soto,Rodrigo,“Colombia’s Growth Record Makes It:A Latin American Success Story”,Business America,May 20,1991.

[1]高歌:《国外有关东欧国家政治转轨的研究综述》,《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4期。

[2]孔田平:《东欧经济转轨:进展、问题、经验与趋势》,《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2期。

[3]孔田平:《制度变迁与经济转轨——对原苏联和东欧10年经济转轨的思考》,《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2期。

[4]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世界发展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杨烨:《东欧转轨国家可以借鉴东亚模式的“强政府”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6]张森主编《1997年俄罗斯和东欧中亚国家年鉴》,当代出版社,1999。

[1](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三),中华书局,1962。

[2]陈立旭:《区域工商文化传统与当代经济发展——对传统浙商晋商徽商的一种比较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成艳萍:《国际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明清晋商》,《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

[4]杜正贞、赵世瑜:《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

[5]高春平:《晋商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第265页。

[6]黄鉴晖:《民信局兴亡简史》,《浙江学刊》1986第6期。

[7]黄鉴晖:《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8]黄鉴晖:《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9]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a。

[1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b。

[11]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自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2]康金莉:《晋商票号与官商经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3]孔祥毅:《山西票号与中国商业革命》,《金融研究》2002年第8期。

[14]李勇五:《货币制度演进与票号产生、衰亡的历史逻辑》,《上海金融》2013年第4期。

[15]李竹林:《古代解池及其经济史略》,《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6]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7]林满红:《银线》,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8]刘培峰、潜伟、李延祥:《清前期山西泽州牙行的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

[19]梅国祯:《梅客生奏疏》卷一,载《明经世文编》(六),中华书局,1962。

[20]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21]商霖:《整顿丝茶策》,载《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九,《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

[22]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23]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24]陶宏伟:《晋商文化·商业文化·经济发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

[26]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27]姚明辉:《蒙古志·贸易》卷三,光绪三十二年。

[28]张国辉:《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票号业的发展》,《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29]张正明:《山西工商业史拾掇》,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30]张正明、张舒:《晋商兴衰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31]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1]邓宏图:《近代中日两国历史演进的比较制度分析》,工作论文,2013。

[2]邓宏图、曾素娴:《历史逻辑起点的政治经济学含义:1979年前后的中国制度变迁》,《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

[3]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5]海星:《从地方政府创新拯救国家?》,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1年6月30日。

[6]黄宗智:《“第三只手”推动的公平发展?》,《开放时代》2011年第9期。

[7]江小涓:《中国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8]李扬:《经济转型有很多误区》,《财经国家周刊》2012年第13期。

[9]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刘国光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

[11]刘海影:《谁来约束地方政府?——重庆模式的经济批判》,中财网,2012年3月15日。

[12]潘英丽:《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双重战略风险与财富幻觉》,《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3期。

[13]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第11期。

[14]陶然等:《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15]陶然等:《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

[16]王剑锋、顾标:《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的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经济评论》2011年第1期。

[17]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共预算读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18]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去向、任期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的证据》,《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19]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20]吴婷:《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 4万亿投资吸引众企业》,《上海证券报》2008年11月12日。

[21]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22]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23]杨其静、聂辉华:《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基于文献的一个思考》,《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24]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25]张军:《为增长而竞争:中国之谜的一个解读》,《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26]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27]张明庚、张明聚:《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公元前221年—公元1991年)》,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28]钟茂初:《GDP增长负面影响不容忽视》,2006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30]Blanchard Olivier and Shleifer,“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IMF Staff Papers,Palgrave Macmillan Journals(48),2001,pp. 171-179.

[31]Cai H.,D.Triesman,“Did Government Decentralization Cause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World Politics 58(4),2006.

[32]Chen Ye,Li Hongbin,Zhou Li-an,“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turnover of provincial leaders in China”,Economics Letters 88(3),2005,pp. 421-425.

[33]Li Hongbin,Zhou Li-an,“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9-10),2005,pp.1743-1762.

[34]Montinola,Gabriella,Qian Yingyi,and Barry R.Weingast,“Federalism,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World Politics 48(1),1995,pp.50-81.

[35]Oi,J.,“Fiscan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on in China”,World Politics(45),1992,pp.99-126.

[36]Qian Y.,Weingast,B.,“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er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4),1997,pp.83-92.

[37]Tao Ran,Su Fubing and Liu Mingxing and Cao Guangzhong,“‘Race to the Bottom’ Competition through Negotiated Land Leasing: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Urban Studies 47(10),2010,pp.2217-2236.

[38]William.A.Niskanen,Jr.,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Chicago:Aldine-Atherton,Inc.,1971).

[1]〔美〕本杰明·J.科恩:《货币地理学》,代先强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巴曙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发展研究》2012年第7期。

[3]曹伊:《石油计价货币面临的危机及选择》,《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第9期。

[4]曹勇:《国际关键货币易位的网络外部性分析》,《上海金融》2012年第4期。

[5]陈亚温:《欧洲美元市场探析》,《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1期。

[6]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7]范志勇:《全球金融动荡、新布雷顿体系与中国经济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8]冯郁川:《人民币渐进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9]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0]黄燕君、包佳杰:《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1]林石:《中行、工行国际化竞跑》,《新财经》2012年第8期。

[12]张铭:《CNH重新定义》,《新理财》2012年第7期。

[13]Benjamin Cohen,“U. S. Policy on Dollarization:A Political Analysis”,Geopolitics 7(1),2002.

[14]Bergsten,C. Fred,The Dilemma of the Dollar: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New York Press,1975).

[15]Blinder,A.S.,“The Role of the Dollars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Eastern Economic Journal,1996.

[16]Christopher M.,Meissner and Nienke Oomes,Why Do Countries Peg the Way They Peg?The Determinants of Anchor Currency Choice,IMF Working Paper 08/132,May 2008.

[17]Cohen,Benjamin J.,“Currency Choice in International Bond Issuance”,BIS Quarterly Review,June,2005.

[18]Dong He,Robert N.,Mc Cauley,Offshore Markets for the Domestic Currency: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Working Paper 02/2010,March 2010.

[19]Judy Shelton,“Security and the Falling Dollar”,Wall Street Journal,February 15,2008.

[20]Menzie Chinn,Jeffrey Frankel,Will the Euro Eventually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NBER Working Paper,No.11510,July 2005.

[21]Portes,R.,Helence Rey,“The Emergence of the Euro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Economic Policy(26),1998,pp.307-332.

[22]Tavlas,George S,“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the US Dollar:An Optimum Currency Area Perspective”,The World Economy 20(6),1997,pp.709-747.

[1]彼得·马什:《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

[2]長野暹:『佐賀藩と反射炉』,東京:新日本出版社,2000。

[3]大野健一:《从江户到平成:解密日本经济发展之路》,臧馨、臧新远译,中信出版社,2006。

[4]道格拉斯·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丁志国、赵宣凯、苏治:《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升级方向与路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9期。

[6]法布里奇奥·科里谢利、乔瓦尼·多西:《经济变化的协调与次序及经济理论的解释能力》,载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以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第154~181页。

[7]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

[8]Ryoshin Minami,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A Quantitative Study(Palgrave MacMillan,1986).

[9]弗兰克·马勒巴:《产业系统:创新的产业差异及其成因》,载理查德·纳尔逊等主编《牛津创新手册》,柳卸林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0]岡崎哲二:『工業化の軌跡—経済大国前史』,東京:読売新聞社,1997。

[11]岡崎哲二:『経済史の教訓—危機克服の力ギは歴史の中にあり』,東京:ダイヤモンド社,2002。

[12]谷本雅之:『日本における在来的経済発展と織物業—市場形成と家族経済』,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8。

[13]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3期。

[14]加藤弁三郎:『日本の酒の歴史―酒造りの歩みと研究』,東京:研成社,1977。

[15]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1)》,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6]凯文·布赖恩特:《促进创新:就演化经济学和系统研究方法应用于政策问题的一种总的看法》,载约翰·福斯特、J.斯坦利·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贾根良、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克瑞斯提诺·安东内利:《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刘刚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雷鸣:《日本战时统制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19]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

[20]李毅:《日本制造业演进的创新经济学分析: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种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1]李毅:『工業化過程における伝統要素と現代要素——製造強国への歴史的思考』,『東アジア評論』,2012年第4号。

[22]李毅:『日本製造業の自主発展過程における技術革新の研究:経済史からの啓示』,『佐賀大学経済論集』,2007年第40巻第4号。

[23]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 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胡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

[24]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冯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5]纳谢德·福布斯、戴维·韦尔德:《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管理新兴工业化经济的技术与创新》,沈瑶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6]内田星美:『企業内技術者組織の形成期―1900~1910年技術者数の統計的研究から』,東京経大学会誌,第109~110号,1978。

[27]前川啓治:『文化と文明の連続性——翻訳的適応序説』,『比較文明』,1994,Vol.10。

[28]青木昌彦、奥野正寛:『経済システムの比較制度分析』,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29]森清:『町工場―もうひとつの近代』,東京:朝日新聞社,1979。

[30]苔莎·莫里斯-铃木:《日本的技术变革:从17世纪到21世纪》,项卫星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1]西川俊作、阿部武司:『日本経済史4:産業化の時代(上)』,東京:岩波書店,1990。

[32]野口悠紀雄:『一九四〇年体制——さらば「戦時経済」』,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1995。

[33]野中郁次郎、胜见明:《创新的本质》,林忠鹏、谢群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4]中岡哲郎:『日本近代技術の形成—〈伝統〉と〈近代〉のダイナミクス』,東京:朝日新聞社,2006。

[35]中岡哲郎、石井正、内田星美:『近代日本の技術と技術政策』,東京:国連大学,1986。

[36]周启乾:《日本近现代经济简史》,昆仑出版社,2006。

[37]佐々木潤之介:『技術の社会史2』,東京:有斐閣,1983。

[1]江苏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新江苏的目标内涵课题报告》,2015。

[2]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扩大江苏对外开放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领先作用》,2014年6月。

[3]李洁、金玉梅:《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市场一体化步伐,推动构建全球价值链——新时期提升江苏开放水平路径探析》,江苏省政府2014年论文一等奖。

[4]李善同、侯永志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市场一体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李真:《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机制分析》,《理论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6]刘志彪、吴先满等:《长江经济支撑带与江苏发展的研究》,《江苏经济学通讯》2014年第3期。

[7]毛其淋:《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出口技术水平》,《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第3期。

[8]王子先:《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全球价值链战略》,《国际贸易》2014年第7期。

[9]张颖熙、夏杰长:《区域市场开放与地区服务业增长》,《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