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6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及江西省融入路径研究图书

Urban Agglomeration Integration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Jiang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ris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etween Jiangxi, Hubei, Hunan

SSAPID:101-8636-8190-59
ISBN:978-7-5201-175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当前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运用价格法、熵值法、变异系数、动态偏离-份额等方法与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及各组分潜力与份额进行研究,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等,在借鉴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长江经济带研究论丛
作 者: 李汝资 刘耀彬
编 辑:颜林柯;李吉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摘要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况

    2.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客观环境

    3.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必要途径

    4.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为江西省绿色崛起提供重大机遇

   (二)研究意义

    1.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融合模式和分工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为提出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原则、融入模式及政策提供思路

    3.推进中西部地区政府主导型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理论创新研究

  二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实践应用目标

    2.服务决策目标

    3.理论创新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1.提出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战略比较

    2.提出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难点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

    2.综合评价法

    3.动态偏离-份额法

    4.SWOT分析

    5.经验借鉴法

    6.专家咨询法

  五 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一)本书的特色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群一体化概念与内涵梳理

   (二)城市群形成和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三)城市群一体化实现途径和机制的相关研究

    1.城市群一体化途径相关研究

    2.城市群一体化机制相关研究

   (四)城市群一体化评价的相关研究

    1.城市群一体化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2.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方法相关研究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相关研究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测度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作用机理的研究

  三 相关研究述评

   (一)现有研究综述的评价

   (二)现有研究可以突破的空间

  四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区位理论

   (二)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三)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1.增长极理论

    2.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3.倒“U”形理论

   (四)区域分工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现状与格局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总体格局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结果分析

  二 区域市场一体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结果分析

    1.环鄱阳湖城市群一体化指数

    2.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指数

    3.环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指数

    4.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演进格局

  三 区域性产业分工一体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结果分析

   (四)产业分工一体化空间演进格局

  四 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结果分析

   (四)基础设施一体化空间演进格局

  五 生态环境一体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处理方法

   (三)评价结果分析

   (四)生态环境一体化演进格局

  六 社会发展与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赣鄂湘省域差异分析

   (四)社会发展与保障一体化演进格局

  七 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一体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结果分析

    1.城乡经济统筹

    2.城乡社会统筹

    3.城乡生活统筹

    4.城乡统筹综合得分

   (四)城乡统筹一体化演进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份额与潜力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二)数据来源

  二 总体概况:基于赣鄂湘竞争份额与潜力判断

   (一)赣鄂湘三次产业总体份额概况

   (二)赣鄂湘第一产业偏离份额

   (三)赣鄂湘第二产业偏离份额

   (四)赣鄂湘第三产业偏离份额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竞争份额与潜力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分产业竞争份额与潜力

 第五章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实施战略比较

  一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

   (一)湖北省经验:战略引领+平台支撑,打造中三角核心增长极

   (二)湖南省经验:交通先行+创新驱动,构建内陆开放引领区

   (三)江西省经验:双核引领+绿色发展,打造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的典范

   (四)共性经验一:局部试点整体规划,稳步推进一体化建设

   (五)共性经验二:基础设施率先突破,着力构建一体化群体网络

  二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SWOT分析

   (一)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机遇分析

    1.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2.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

    3.市场经济步入新常态

    4.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

   (二)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挑战分析

    1.发展思路不一致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2.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3.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警惕“交通优势陷阱”

    5.体制机制创新

    6.承接产业转移压力

    7.产业结构趋同

   (三)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优势分析

    1.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2.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

    3.相对完善的低碳产业体系

    4.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扩大加强

    5.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

   (四)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劣势分析

    1.总体经济实力薄弱,差距扩大

    2.产业结构有待加强调整

    3.人才资本储备不足与自主创新较弱

    4.交通体系不完善

    5.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6.长江岸线要素资源薄弱

    7.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育程度低

    8.对外开放程度低,外资利用规模小

    9.产业转移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第六章 赣鄂湘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比较

  一 湖北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一)产业集群之间关联度低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足

   (三)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四)武汉“一城独大”,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

   (五)严峻的资源环境保护压力

  二 湖南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一)产业体系突破不够,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体制机制创新不到位

   (三)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

   (四)城镇化发展水平同全国相比存在差距

   (五)对外开放水平偏低

  三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障碍分析

   (一)经济总量偏小,竞争份额不足

   (二)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偏弱,带动性不强

   (三)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集聚程度不够

   (四)开放开发程度不够,关联的创新驱动不足

   (五)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没有显现

  四 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共同障碍问题

   (一)区域合作协调难度大

   (二)产业结构驱动下区域分工不合理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突出

   (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不顺畅

 第七章 苏浙沪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经验借鉴

  一 苏浙沪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政策措施

   (一)政府职能服务化

    1.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

    2.规则体系共建

   (二)区域市场一体化

    1.上海自贸区建设

    2.统一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

    3.创新模式共推

    4.市场监管共治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确立主导产业,明确各自产业分工

    2.明确发展二、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基础设施共享化

    1.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

    2.共同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五)区域技术创新

    1.构建区域技术创新网络

    2.人才资源一体化

  二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启示

   (一)重视协同发展合作制度与机制的构建

   (二)多层次的网络型合作治理模式

   (三)转变政府职能定位

   (四)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五)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

   (六)建立科技专家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第八章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一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原则

   (一)逐步提升原则

   (二)产业融入原则

   (三)城市与沿江开发原则

  二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路径

   (一)加快昌九一体双核多点支撑,增强赣江新区板块发挥“自我扩容”的辐射能力

   (二)统筹城乡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自我协调”能力

   (三)开发建设赣鄱经济带,做大经济块头提升“自我持续”的发展能力

    1.应将赣鄱流域纳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2.统筹规划支持高标准建设赣鄱经济带

   (四)做强产业集群和“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升级提升“自我增殖”的内生动力

   (五)打通南北大通道,提质增效促进“区域融入”的硬件能力

   (六)坚持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崛起的“江西省样板”

  三 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战略规划对接

   (二)推进区域协调体制机制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四)建立健全人才储备机制

   (五)健全区域生态保护制度

   (六)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七)创新开放监管机制

 附录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通过梳理当前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运用价格法、熵值法、变异系数、动态偏离-份额等方法与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及各组分潜力与份额进行研究,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等,在借鉴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江西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1]安虎森、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和实现途径》,《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白永亮、党彦龙:《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作用机理与空间结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

[3]白永亮、党彦龙、杨树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研究——基于鄂湘赣皖四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差异的比较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4]白永平、周亮、王世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定位及发展路径选择》,《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5]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3。

[6]〔瑞典〕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7]曹明园、尤宏兵:《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第1期。

[8]曹青云、杨金华、杨幸丽:《新形势下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第18期。

[9]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

[10]陈辉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研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1]陈鹏:《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产业与城市群竞争力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3。

[12]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2期。

[13]陈玉光:《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动力机制》,《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

[14]陈玉光:《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发展》,《江淮论坛》2009年第5期。

[15]〔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6。

[16]党兴华、郭子彦、赵璟:《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17]丁建军:《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地理》2010年第12期。

[18]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9]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地理学报》2014年第8期。

[20]方辉:《长江中游地区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

[21]冯茜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规划师》2004年第9期。

[22]〔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23]傅永超:《城市群府际管理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24]顾朝林:《“十二五”期间需要注重巨型城市群发展问题》,《城市规划》2011年第1期。

[25]关莉:《资源环境制约下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硕士学位论文,武汉轻工大学,2014。

[26]郭锐、樊杰:《城市群规划多规协同状态分析与路径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5第2期。

[27]何胜、唐承丽、周国华:《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4期。

[28]何添锦:《影响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要素及作用机理分析》,《当代经济》2010年第5期。

[29]胡超:《中泰农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测度——基于价格法的检验》,《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第10期。

[30]胡慧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研究——以“两型社会”为背景》,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

[31]胡平香、张春花:《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年第2期。

[32]江红:《市场化差异度与城市群发展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4。

[33]解艳波、陆建康:《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思路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4]李国敏、匡耀求、黄宁生等:《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第6期。

[35]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刘佳骏:《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014年第10期。

[36]李孟刚:《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7]李平、陈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5第2期。

[38]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7第1期。

[39]李雪松、孙博文:《密度、距离、分割与区域市场一体化——来自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40]李玉涛:《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2期。

[41]连季婷:《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统计与管理》2015年第11期。

[42]连季婷、崔文静、王雅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对策探析》,《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9期。

[43]梁爽、王磊:《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商业时代》2014年第10期。

[44]刘杰:《山东省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9期。

[45]刘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的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46]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开发研究》2004年第6期。

[47]刘耀彬:《中部崛起背景下的江西省城市群培育及其调控路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8]柳青:《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长江论坛》2014第2期。

[49]柳卸林、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科学出版社,2013。

[50]卢丽文、张毅、李小帆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0期。

[51]卢星星:《江西省低碳产业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1。

[52]鲁金萍、杨振武、孙久文:《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1期。

[5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8。

[54]陆瑶:《城市群的发展与政府协调机制——以长三角和小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期。

[55]吕斌、陈睿:《我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方法的转变与空间管制策略》,《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8期。

[56]吕典玮、张琦:《京津地区区域一体化程度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3期。

[57]罗湖平、龙兴海、朱有志:《基于复合行政理论的“3+5”城市群合作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6期。

[58]罗上华、马蔚纯、王祥荣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生态学报》2003年第1期。

[59]孟德友、陆玉麒:《中部省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与竞合关系演进》,《地理科学》2012年第8期。

[60]庞晶、叶裕民:《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2期。

[61]齐元静、杨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地理学报》2013年第4期。

[62]秦立春、傅晓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竞合协调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11期。

[63]单春红、刘晓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山东经济》2010年第1期。

[64]沈玉芳:《长江三角洲发展新思路》,《经济世界》2003年第1期。

[65]沈则瑾:《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启动》,《经济日报》2014年12月12日第1版。

[66]宋迎昌、倪艳亭:《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测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67]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8]覃成林、梁夏瑜:《广东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与思考》,《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第7期。

[69]田嵩、赵树明、刘颖:《我国城市群生态空间管制的“四分模式”》,《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

[70]万英发:《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0。

[71]王朝华:《对环渤海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思考》,《中国发展》2008年第3期。

[72]王成新、李新华、王格芳等:《城市群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5期。

[73]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12。

[74]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地理科学》2013年第11期。

[75]王娟:《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2。

[76]王珏、陈雯:《全球化视角的区域主义与区域一体化理论阐释》,《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7期。

[77]王丽、邓羽、牛文元:《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地理学报》2013年第8期。

[78]王亮、刘卫东:《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

[79]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80]吴媚、顾赛赛:《变异系数的统计推断及其应用》,《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81]吴贤彬、陈进:《北京市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4期。

[82]徐宝华、石瑞元:《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拉美国家进行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83]徐康宁、赵波、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84]杨锦琦:《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经贸实践》,2015年第6期。

[85]俞勇军、陆玉麒:《江西省经济区位特征及其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研究》,《经济地理》2003年第7期。

[86]臧锐、杨青山、杨晓楠等:《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8期。

[87]曾刚:《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基础与谋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88]曾鹏、罗艳、于渤:《我国十大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程度非均衡差异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24期。

[89]张娜:《十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工商大学,2015。

[90]张鹏、杨青山、马延吉:《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重组动力和优化》,《经济地理》2013年第4期。

[91]张旭亮:《行政区经济垂直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中部为例》,《中国城市研究》2009年第1期。

[92]张雅杰、金海、谷兴等:《基于ESDA-GWR多变量影响的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3期。

[93]张燕:《城市群的形成机理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年第1期。

[94]赵儒煜、尹小平:《国际经济理论问题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95]赵曦、司林杰:《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与“消极合作”行为分析——基于晋升博弈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

[96]赵勇:《国外城市群形成机制研究述评》,《城市问题》2009年第8期。

[97]赵勇、白永秀:《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98]赵勇、白永秀:《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99]郑斌:《中国城市群环境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

[100]钟双双:《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民族大学,2010。

[101]周克昊、刘艳芳、谭荣辉:《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1期。

[102]周立群、夏良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江海学刊》2010年第4期。

[103]周沂、沈昊婧、贺灿飞:《武汉城市群经济整合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13年第2期。

[104]朱胜清、曹卫东、罗健:《中部四大城市群(圈)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与竞争格局》,《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第11期。

[105]朱子明、郁鸿胜:《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生态经济》2013年第12期。

[106]Balassa,B.,“Towards A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Kyklos14(1),1961.

[107]Chenery,H.B.,Syrquin,M,Elkington,H.,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World Bank,1975).

[108]Fang,C.L.,“Progres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to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69(8),2014.

[109]Friedman,J.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ge:MIT Press,1966).

[110]Haberler,G.,Der Internationale Handel:Repr.([d.Ausg.von]1933)(Springer,1970).

[111]Hoffmann,W.G.,Stages and Types of Industrializati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58).

[112]Hoover,E.M.,Fisher,J.L.,Research in Regional EconomicGgrowth//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NBER,1949).

[113]Rostow,W.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4]Thirlwall,A.P.,“A Measure of the ‘Proper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Oxford Economic Papers19(1),1967.

[115]Tinberge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Elsevier,1954.

[116]Williamson,J.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