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14

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图书

Grop identity and diversity of identification

SSAPID:101-8635-8053-22
ISBN:978-7-80230-896-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族群”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和两个城市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人文丛书
作 者: 祁进玉
编 辑:李长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引言

  一 本书的缘起

  二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认同理论研究回溯

    1.现代认同理论的心理学发端

    2.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与文化认同反思——认同研究的新趋向

   (二)国内认同理论研究的现状

    1.国内有关族群认同与族际归因的相关实证研究

    2.侧重描述、分析族群个案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三)土族研究综述

    1.国外学者的土族语方言、族源研究回溯

    2.国内土族研究回溯

    3.当代土族研究现状

    4.土族研究简要评述

  四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与说明

   1.土族聚居农村社区

   2.散杂居城市土族社区

  五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田野调查法(调查收集不同神话传说的文本、相关历史文献、宗教、风俗习惯等)

   2.历史文献调查法、文本分析法

   3.对比研究方法(共时性、历时性研究)

   4.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结合使用(政治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第一章 地域认同意识的缘起

  第一节 现代土族的分布与居住格局

   一 现代土族的分布、居住格局

   二 青海土族聚居社区的历史沿革

   三 青海土族聚居社区的地缘性分布特点

    (一)互助土族分布及其特点

    (二)民和三川土族分布及其特点

     1.地理位置与考古文化类型

     2.调查地的民族人口分布

    (三)同仁“五屯”土族分布及其特点

   四 地域认同意识的缘起

  第二节 家与族属的观念

   一 土族的家庭和家族结构

   二 族际接触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迁

   三 传统的族属观念与家族权力的式微

  第三节 家族居住格局与地域认同

   一 家族居住格局的特点

   二 村属意识与家族观念

   三 祖源认同与族群身份

  第四节 家族观念与村庄认同——“纳顿”及其象征秩序

   一 土族“纳顿”与族群根基史

   二 “牌头制”与村庄资源、权力资本的博弈

   三 地方神的威权与“公权力”分配的博弈——人神共舞、人以神约

   四 “纳顿”的组织及其象征秩序

 第二章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族源认同与民族迁徙史

   一 民间传说中的民族迁徙史

   二 土族族源研究现状与族源认同的象征意义

    (一)土族族源研究现状

    (二)土族族源认同研究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家族迁徙史文本分析与族群身份变迁史

   一 家族迁徙口述史及文本分析

   二 族际交往与族群融合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与族源认同

   一 同仁“五屯”土族社区的历史沿革

   二 “五屯”土族村寨口述史文本

    (一)“五屯”土族村寨口述史文本

    (二)族群迁徙史与村庄根基史变迁

  第四节 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以红崖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

   一 村庄志的田野背景

   二 民间口述史文本与村史

   三 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基于族群迁徙史的文本分析

  第五节 碎片化与重构:传统的断裂、复兴与家族史的传承

   一 历史记忆“碎片化”与家族史重构

   二 河湟地区民族迁徙与族际融合的史实

   三 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与族群融合、文化认同

 第三章 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

  第一节 族际认同与“他者”叙事

   一 自我认同与“他者”叙事——斜拉村的故事

   二 族际接触与族际融合的想象——基于民间传说的文本分析

  第二节 身份选择与文化认同的两难处境

   一 家族口述史变迁——桑布拉湾马家的家族史

   二 获得性认同与族群融入的“合理化”诠释

   三 家族变异史与族属身份选择性认同

   四 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互动、分化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与宗教认同

   一 土族民间信仰的多源性考察

    (一)祖先崇拜和自然神信仰

    (二)嘛呢会

    (三)二郎神崇拜

    (四)家神信仰

    (五)巫师与阴阳师

    (六)灶爷和财神信仰

   二 民族宗教的多样共存性考察

    (一)民间信仰的萨满教遗俗

    (二)佛教——汉传佛教和喇嘛教信仰

    (三)民间道教多神信仰

    (四)伊斯兰教的影响

  第四节 文化融合与涵化的范例——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一 族际接触与语言差异——基于土族语三大方言区的对比研究

    (一)土族语方言区差异及其比较

    (二)土族语方言区内部的差异及其比较

   二 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一)土族语的同源语比较

    (二)土族语中的借词

     1.土族语中的汉语借词

     2.土族语中的藏语借词

   三 族际接触与语言变迁

  第五节 文化认同的想象与重构

   一 土族服饰、习俗差异性与多样性互补

    (一)土族内部的服饰差异、多样性特点

    (二)土族地域风俗差异

   二 民间信仰重要的生成语境——族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假说

   三 民族文化认同的想象与重构

 第四章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群体生存状态与族群互动

   一 城市社区的历史沿革

   二 城市散杂居土族人口及其分布概况

   三 城市社区的族群互动和流动的族界

    (一)城市多民族的杂居格局有利于族际交往与文化交流

    (二)城市社区文化互动与流动的族界

  第二节 国际化大都市中的族群身份建构

   一 都市里的“少数群体”生存策略

    (一)建构的“地域”认同与有争议的“故乡”

    (二)自我调适与社交网络——少数群体的生存策略

   二 地域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博弈——同乡会及其分析

   三 城市空间的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公民身份认同的现代意义

   一 公民身份的概念及其变迁

   二 大家与小国:公民身份——基于田野个案的描述

   三 民族认同与公民教育实践

  第四节 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

   一 历史上土族的国家观——基于历史人类学视野的考察

   二 学校教育实践与国家认同

   三 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建构——对公民身份认同的反思

 第五章 认同的全球化话语

  第一节 全球化与地方性

   一 全球化:概念及其发展

   二 全球化与地方性

   三 反思全球化:不同的声音

  第二节 族群与民族认同的前景

   一 民族国家的历程——中国近代史的民族观及其演变

    1.中国国民党的“民族”观演变及民族国家的尝试性建构

    2.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的形成及其演变

   二 族群身份:一种建构(constructation)的话语

   三 作为一种话语的“民族主义”认同意识

   四 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衍变

  第三节 文化再生产与身份认同的场域

   一 角色“建构”与身份认同

   二 再生产和继承人

   三 精英政治与“资本”博弈

 第六章 结语

  一 多元认同:个体角色与群体身份

  二 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三 和而不同、一体多元: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建构

 序

本书在对“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和两个城市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作者认为,认同意识在现代的意义歧变,有着全球化影响的背景,进而造成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的混乱、暧昧和模糊化。个体或群体的角色和身份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转换,在自我调整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认同意识往往会发生选择性改变。作者通过深入分析现代认同理论的源流,阐述在全球化的当今一种认同意义的歧变、泛化的现实语境,探讨诸如政治认同、族群认同、地缘认同、公民身份及文化认同的意义以及此种意义多样、普泛化的理论路径。本书在探讨一种地缘意识的缘起以及族群/民族认同意识的影响因素中,重点考察在全球化场景中认同的情景化衍变的现实。此外,针对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以及国民身份认同等较为敏感而复杂的话题也进行了多学科整合研究。同时,对现代教育的传统使命——精英教育、民族文化认同和公民教育实践进行了尝试性考察,从而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文本。

《保安族简史》编写组:《保安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邓氏族谱》,(南阳邓氏开宗第一图)。

《甘肃通志稿》(卷56)。

《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

《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清)《李氏世袭宗谱》,卷一,李氏世系谱。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明史》朵甘传。

《明太祖实录》(卷91)。

《宋史》吐蕃传。

《土族简史》编写组:《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二、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

《新唐书》吐谷浑传。

〔美〕E.H.S.E.Taylir L.A.Peplau 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十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06页。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许明龙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朱旭东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安东尼·吉东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

〔法〕P.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551页。

〔美〕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陈秉渊:《李土司世系考》,《西北日报》1942年12月20日。

陈寄生:《甘肃青海“土族”之史的考察》,《现代西北》1941年第1卷第4期。

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及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陈玉书:《关于土族的来源问题》,《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出版社,1996。

〔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陈志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丁汉儒、唐景福等:《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民族出版社,1991。

〔德〕恩格斯:《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

〔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冯增俊、万明钢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苏〕苻拉基米尔佐夫:《蒙古书面语与喀尔喀方言比较语法》,陈伟、陈鹏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

高全喜:《论民族主义:对民族主义问题的一种自由主义考察》,《学海》2004年第1期。

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葛新斌:《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清)龚景瀚:《循化志》卷4,第162页。

〔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1853~1937)》,宋钻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美〕顾德曼:《原籍与城市:上海的移民意识和移民组织(1853~1927)》(博士论文),斯坦福大学,1990。

郭维屏:《青海民族分布概况》,《西北问题论从》(第一辑),1941年12月。

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博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5。

〔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胡军:《我在美国看到的土族研究文献》,《中国土族》1992(创刊号)。

互助土族自治县宗教事务局编《土族古籍资料》(第一集),1995年11月(内部编印材料)。

黄强、色音:《萨满教图说》,民族出版社,2002。

黄淑聘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民族出版社,2006。

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清)康敷镕纂:《青海志》(手抄本),卷三,卷四。

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

〔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施惟达、胡华生译,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孔令来:《辨析: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扬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乐天:《青海之土人》,《公道》1933年第1卷第6期。

李琮:《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8。

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论》,《欧洲》1994年第1期。

李克郁:《土族(蒙古尔)源流考》,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李克郁:《土族土司研究——土族李土司家族史》,《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李克郁等:《河湟蒙古尔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生华:《土族绝非吐谷浑后裔——对土族族源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李志农等主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清)梁份:《秦边纪略》,卷一,河州卫,西宁卫。

〔苏〕列宁:《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刘运新、廖徯苏等修纂:《大通县志》(民国8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59年重印本。

吕建福:《土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吕建中、邓西银:《民和三川土族邓氏家族族源考》,《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

马戎:《试论“族群”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

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光星、赵清阳、徐秀福:《人神狂欢——黄河上游民间傩》,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光星:《土族文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希元:《青海互助县土人调查记》,《西北问题研究会会刊》(兰州号)1934年3月。

马元曦、康宏锦主编《社会性别·族裔·社区发展译选》,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美〕麦克尔·E.罗洛夫:《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王志宏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芈一之编著《青海民族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芈一之主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1995。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编辑组:《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美〕默多克:《社会结构》,许木柱等译,洪叶文化公司出版,1996。

慕寿祺编《甘宁青史略》,卷十五,兰州俊华印书馆排印,1937。

纳日碧力格:《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

强世功:《基本权利的宪法解释——以齐玉苓案中的受教育权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载《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秦永章:《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形成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第200页。

青海民族史料汇编之五《土族族源讨论集》,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2。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西海风情》,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青海省人口普查办公室:《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阮炜:《地缘文明》,上海三联书店,2006。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史宗金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金泽等译,三联书店,1995。

〔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

宋挺生:《明王廷仪碑考释兼论青海同仁土族来源》,载《青海民族研究》(第二辑),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3。

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童秀清:《青海土司世系考》,《西北通讯》1948年第2卷第1期。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民族出版社,2000。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王昱:《论当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国际观察》2000年第6期。

王昱主编《青海方志资料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

王康主编《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33页。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2003。

韦英思:《李大钊民族思想述略》,《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卫惠林:《青海土人的婚姻与亲族制度》,《中国社会学讯》1947年第5期。

卫聚贤:《李克用后裔的族谱》,《西北文化》1941年第3卷第10期。

魏红珊:《文化移民与认同危机——旅居海外大陆作家笔下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乌力吉巴雅尔:《从〈藏学大辞典〉看东噶先生在蒙藏学研究中的贡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吴均:《青海》,系“国立西宁师范学校”石印本1947。

席元麟:《同仁土族(五屯)语言调查报告》,载《青海民族研究》(第二辑),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3。

馨元:《公民概念之演变》,《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徐杰舜等:《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比利时〕许让:《蒙古尔部落的组织》,李美玲译,《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比利时〕许让:《甘肃土人的婚姻》,费孝通、王同惠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5。

杨虎德:《土族族源与吐谷浑——读吕建福先生新作〈土族史〉札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杨圣敏、丁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俞祖华:《严复与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比较》,《中州学刊》1994年第5期。

袁咏红:《关于民族主义研究方法的思考》,《福建论坛》2005年第2期。

〔美〕约瑟夫·拉彼德、〔德〕费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学海》2005年第2期。

张得善:《青海种族分布概况》,《地方自治》1935年9月30日第3期。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

张茂桂:《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三联书店,1960。

张其昀:《青海之山川人物》,《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1936年第1卷4、5合期。

张维、鸿汀遗稿、张令暄辑订:《甘肃青海土司志》,《甘肃民族研究》1983年(第1、2期合刊)。

赵越:《内地与香港公民教育的比较及借鉴》,《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照那斯图:《土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1。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律辞典编委会《法律词典》(简明本),法律出版社,2004。

周平:《政治民族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周丕启:《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欧洲》1999年第4期。

朱伦:《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朱光磊等:《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4。

〔美〕茱迪·史珂拉:《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刘满贵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庄学本:《青海旅行记》,《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1936年第1卷。

A.F.C.Wallace,Religion:An Anthropology View,New York:Random House,1966,pp.131,174~175.

Abner Cohen,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9.

Banks,J.A.,“Multicultural education:Goals and Dimensions,Adapted from Education for Diversity”,Educational Leadership,Vol.51,1994.

Barth,Fredrik,“Introduction”,In Ethnic Group and Bounderies,pp.9~38.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9.

Ben-Porath,Yoram,“The F-Connection:Families,Friends,and Firm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xchang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0.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

Bourdieu,Pierre and J.-C.Passeron,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Culture. Beverly Hills,CA:Sage,1977.

Carla,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Vo1.26.No.l.

D.Bruce MacKay,“Ethnicity”,in Willi Braun and T McCutcheon ed,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London and New York:Cassell,2000,pp.96~109.

David Theo Goldberg,“Racial Europeanization”,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29 No.2 March 2006 pp.331~364.

Derek Heater,Citizenship:The Civic Ideal in World History,Politics and Education,Longman,New York,1990,p.2.

Fernand Braudel,A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1994,pp.256~275.

Gilroy,Paul,There Ain’t No Black in the Union Jack: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Race and Na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all,S.,“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S.Hall,D. Held and A.Mcgrew(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Cambridge:Polity,1992.

Hans Kohn,“American Nationalism:An Interpretative Essa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72,No.4 (Dec.,1957.

Hultkranz,Ake,“Introductory remarks on the study of shamanism”,Shama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Shamanistic Research,1993,p.6.

J.G.A.Pocock,“The Ideal of Citizenship since Classical Times,in Theorizing Citizenship”,Edited by Ronald Beiner,1995,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originally appeared in Queen’s Quarterly,Vol.99,No.1(Spring 1992).

James F.Lea,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American Democracy,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2,p.9.

John W.Berry,“Ethnic identity in Plural Societies”,In Herbert W.Harris,Howard C.Blue &Ezra E.H.Griffith (Eds),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expression,New York:Routlege,1995:282~284.

Knight,Bernal,Carza,& Cota,“A Social Cognitiv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ally Based Behaviors”,In Herbert W.Harris,Howard C.Blue & E.H.Griffith (Eds),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Expression,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

LaFromboise,T.Coleman,H.L.K.,& Gerton,J.,“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Evidence and theory”,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

Loury,G.,“A Dynamic Thery of Racial Income Differences”,In Women,Minorities,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edited by P.A. Wallace and A.Le Mund.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977.

M.Gorde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Martin N.Marger,“Transnationalism or assimilation?Patterns of sociopolitical adaptation among Canadian business immigrants”,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29 No.5 September 2006 pp.882~900.

Mary C.Waters.,Ethnic Options:Choosing Identities in Americ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Massey,D.and Jess,P.,“Introduction”,In Massey,D.and Jess,P.eds.,A Place in the World?Places,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UK:The Open University,1995.

Milton M.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p.70~71.

Mircea Eliade,Shamanism: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London:Arkana,Penguin(first published in 1964),1988.

N.Glazer and D.P.Moynihan (eds.) 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MA:Harvard Univ Press,1975.

Oxford Advanced Learnea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Oxford University,Third Edition,1974,p.551.

Paul R.Brass,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Theory and Comparis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1991.

Phinney,J.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

Phinney,J.S.,“Ethnic identity”.In A.E.Kazdin (Ed.),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volume 3,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hinney,J.S.,“Ethnic identity and acculturation”,In K.Chun,P.B.Organista,& G.Marin (Eds.),Acculturation:Advances in theory,measurement,and applied research,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pp.63~81.

Phinney,J.,“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9,9(1-2),pp.34~49.

Pierre L.Van den Berghe,The Ethnic Phenomenon,New York,Elsevier,1981.

Robert B.Potter&Joan Phillips,“Both black and symbolically white:The ‘Bajan-Brit’ return migrant as post-colonial hybrid”,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29 No.5,September 2006,pp.901~927.

Sellers,R.M.,Smith,M.,Shelton,J.N.,Rowley,S.,& Chavous,T.M.,“The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racial identity: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racial ident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998,2(1),18~39.

Shirley H.Engle and Anna S.Ochoa,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Decision Mak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New York,N.Y: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8,p.3.

William Haller & Patricia Landoit,“The transnational dimensions of identity formation:Adult children of i-mmigrants in Miami”,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28 No.6 November 2005,pp.1182~1214.

简 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与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民族地区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存在方式的改变造成的民族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以民族认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等为核心的民族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心理问题影响着民族间的交往与地区民族关系发展。本书以在南疆等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民族心理的视角对维汉民族的交往心理,以及影响其深入交往...

作者: 戴宁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