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9

长株潭城市群重构图书

Reconstruction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SSAPID:101-8621-2090-97
ISBN:978-7-5097-034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即开始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我国城市化正好开始迈进这样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就是城市群的兴起,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本书立足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著作,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考察长株潭城市群的著作,可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朱有志 童中贤
编 辑:刘德中;郭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城市化: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

 第一章 城市群基础理论及发展趋势

  一 城市群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

    1.城市群概念与内涵

    2.城市群特征

    3.城市群类型

    4.城市群的形成及其机制

    5.城市群空间结构

    6.城市群规模边界界定

    7.城市群发展阶段

    8.城市群协调发展

    9.城市群规划

    10.实证研究

   (三)长株潭城市群的研究

  二 城市群的概念内涵

   (一)城市群的概念

   (二)城市群的特性

    1.城市体系的完整性

    2.内部结构的中心性

    3.形成发展的动态性

    4.内在联系的有机性*

    5.经济发展的能级均衡性*

   (三)城市群的类型

    1.按照规模等级,城市群可以划分为特(超)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和小型城市群

    2.按照空间布局形式划分,城市群可划分为组团式城市群、带状式城市群、分散形式的放射状或环状布局的城市群及群集式城市群*

    3.按照影响辐射范围划分,城市群可划分为国际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地区级城市群和地方级城市群

  三 城市群的形成演进

   (一)城市群演进的理论依据*

    1.区位理论和结构理论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

    2.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城市群形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城市规模经济学研究为城市群形成发展注入了新的理论源流

   (二)城市群演进的主要阶段

    1.戈特曼的四阶段论

    2.弗里德曼的四阶段论

    3.点轴开发——网络扩散论

   (三)城市群演进的主导模式

    1.城市主导型的“欧美”模式

    2.政府主导型的“墨—印”模式

   (四)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

    1.“单核”发展模式

    2.“多核”发展模式

    3.点—轴发展模式

  四 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一)数量规模:城市群数量总体上呈快速扩张之势

   (二)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区域分化特征日益凸显

   (三)空间形态:网络城市将逐步成为主要表现形式

   (四)发展方式:群体整合(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快

 第二章 长株潭城市群变迁的基本特征

  一 长株潭城市群形成的基础

   (一)自然基础

    1.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条件良好

    3.矿产资源丰富

   (二)人文基础

    1.历史悠久

    2.文化底蕴深厚

    3.旅游资源丰富

   (三)动力基础

    1.农业稳定发展

    2.工业体系完整

    3.人口聚集加速

    4.交通网络发达

    5.城市分布密集

  二 长株潭城市群变迁的背景

   (一)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二)国家空间发展战略调整

   (三)社会转型力的作用

   (四)城市群空间结构秩序化

  三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转型

   (一)从一体化到“两型社会”

   (二)从“1+2”到“3+5”

   (三)从增量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

   (四)从产业集群到城市集群

 第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

  一 城市群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

   (一)建设“两型社会”是长株潭城市群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客观要求

   (二)建设“两型社会”是长株潭城市群走新型城市化之路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原则

   (四)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是一次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

   (一)经济实力强,城市化水平高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三)高新技术产业勃兴

   (四)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五)环境友好的宜居区域不断涌现

  三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定位

   (一)中部经济增长极

   (二)生态保护示范区

   (三)资源节约样板区

   (四)文化产业中心

  四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评价体系

   (一)城市群发展评价体系的演变

   (二)建立城市群评价体系的原则

   (三)长株潭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四章 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整合

  一 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中心-外围模型

   (三)城乡一体化构想

  二 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主要作用

   (一)凝聚作用

   (二)辐射作用

   (三)示范作用

   (四)带动作用

   (五)调节作用

  三 与周边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比较

   (一)经济总量和结构的比较

   (二)投资拉动要素比较

   (三)科技、教育与人才的比较

   (四)物流比较

   (五)城市化比较

  四 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整合思路

   (一)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取向,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以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实现连二聚核

   (三)以绿心空间秩序为依托,构建绿色化的大都市区环境

   (四)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适当调整行政区划

   (五)以完善城市公共职能为举措,提高中心城市信任度

   (六)以辐射“3+5”城市群为重点,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第五章 长株潭城市群的结构特征

  一 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核心空间结构

   (三)空间结构优化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2.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二 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结构

   (一)等级结构概述

   (二)核心等级结构

   (三)等级结构优化

    1.做强城市群的核心

    2.做优次中心城市

    3.做精中小城市

    4.加快小城镇发展

  三 长株潭城市群的职能结构

   (一)职能结构概述

   (二)核心职能结构

    1.长沙市职能选择与引导

    2.株洲市职能选择与引导

    3.湘潭市职能选择与引导

   (三)职能结构优化

 第六章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模式

  一 产业结构和竞争市场

   (一)产业结构和竞争市场分析

   (二)产业的竞争博弈策略

   (三)产业结构和供求平衡

  二 产业相同和竞争原因

   (一)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相同述评

    1.产业相同概念及含义

    2.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相同的评述

   (二)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相同的合作基础

    1.相同合作的概念

    2.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相同合作的基础

   (三)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相同的竞争动因

    1.相同竞争的概念

    2.相同竞争的一般动因

    3.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相同竞争的行政动因

  三 投资过程中的竞争博弈

   (一)长株潭城市群投资过程中的竞争博弈形态

   (二)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博弈的产业分析

   (三)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博弈模型

    1.重复投资博弈模型

    2.房地产投资博弈模型

    3.研发投入博弈模型

  四 走出囚徒困境的理性选择

   (一)长株潭城市群相似协同发展模式

   (二)长株潭城市群差异协同发展模式

   (三)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

 第七章 长株潭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

  一 创新与城市群创新体系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

   (二)城市群创新体系的界定

    1.城市群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来实现经济整合

    2.城市群创新的重点——制度创新

  二 长株潭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一)长株潭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

    2.资源优势

    3.工业优势

    4.城市定位

    5.基础设施

   (二)长株潭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

    1.行政区划的制约

    2.产业规划和配套协作不够

    3.与其他发达城市群相比竞争力不强

  三 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原则

    1.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

    2.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原则

    3.整合资源与优势融合原则

   (三)基本框架

    1.知识创新体系

    2.技术创新体系

    3.创新服务体系

   (四)主要内容

    1.联合开展长株潭城市群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

    2.联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3.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4.联合组织科技攻关

    5.推进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

    6.联合共建技术市场

    7.联合成立专业技术协会

    8.联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9.联合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10.联合发展高新技术风险投资

    11.联合开发和引进人才资源

  四 长株潭城市群创新体系建设对策

   (一)从长株潭城市群的角度来开展科技合作创新、设计新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有效的制度规制

   (二)主要由政府的力量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

   (三)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1.政府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投入

    2.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

   (四)重新统筹规划各项资源,打造高效率的创新体系

    1.统筹规划各类创新主体,提高创新能力

    2.统筹规划各类园区,打造创新平台

    3.统筹规划好产业结构,实现集群式创新

 第八章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建设

  一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病”

   (一)城市人口集中、规模扩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城市水资源污染

   (三)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四)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

   (五)城市大气污染

   (六)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二 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一)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2.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城市群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客观必然性

   (三)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1.循环型生产模式

    2.循环型流通服务模式

    3.循环型消费模式

  三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分析

   (一)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现状

    1.空气质量状况

    2.水环境状况

    3.污染物排放

    4.土壤污染

   (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优劣势分析

    1.生态优势

    2.生态劣势与局限

    3.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生态建设展望

  四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

   (一)构建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体系

   (二)构建生态环境综合决策体系

   (三)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治体系

   (四)构建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

   (五)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体系

   (六)探索构建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七)构建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八)健全生态权益维护与补偿体系

 第九章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预警

  一 城市群社会稳定的理论模型

   (一)城市群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

    1.社会稳定的概念

    2.城市群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

   (二)城市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三)城市群社会稳定的机制分析

  二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预警分析

   (一)公共治理是城市群稳定的重要问题

   (二)利益冲突是城市群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三)就业问题导致城市群不稳定因素增加

    1.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2.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导致巨大的就业压力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4.城市群里贫困家庭就业问题

   (四)社会保障滞后是城市群融合的现实难题

   (五)突发事件是城市群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三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指标

   (一)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人本性原则

    3.可操作原则

    4.可发展原则

   (二)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1.生存环境指标

    2.经济建设指标

    3.公共安全指标

    4.社会保障指标

    5.政治生态指标

   (三)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1.指标权数的确定

    2.指标方向性的确定

    3.同度量处理

    4.指数计算

  四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稳定机制构建

   (一)建立运转高效的城市群政府运作机制

    1.城市群政府激励机制构建

    2.城市群政府沟通机制构建

    3.城市群政府整合机制构建

   (二)建立公正公平的城市群资源分配机制

    1.人力资源分配机制

    2.收入分配机制

   (三)建立及时有效的城市群基层矛盾化解机制

    1.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2.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四)建立城乡统筹的城市群社会保障机制

    1.建立城乡统筹的城市群社会保险机制

    2.建立城乡统筹的城市群社会救助机制

    3.建立城乡统筹的城市群社会福利机制

   (五)建立互联互动的城市群应急协作机制

    1.非常事件的预警机制

    2.危机处理机制

    3.心理引导机制

 第十章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

  一 城市群与城乡统筹发展

   (一)城市群发展与城乡统筹具有一致的发展目标

   (二)城市群为城乡统筹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城市群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四)城市群能实现城乡间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二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及评价

   (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内涵

   (二)城乡统筹的城市群发展战略选择

    1.城乡统筹发展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2.城市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3.城乡统筹发展是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4.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评价

  三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的背景

   (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背景

   (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

   (三)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基础

    1.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外围城市发展不足

    2.城乡二元制度痼疾犹存,改革总体进程缓慢

    3.城乡社会差距日益明显,农村整体发展滞后

  四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统筹对策

   (一)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

   (三)整合城乡资源,推进城乡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

   (四)妥善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长株潭城市群公共治理机制

  一 城市群公共治理与传统城市管理

   (一)从行政管理到社会治理

   (二)从管制型到服务型

   (三)从单一管理到多部门联动

   (四)从封闭式管理到开放式管理

  二 长株潭城市群公共治理的目标

   (一)实现城市管理职能转换

   (二)实现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

   (三)实现城市管理机制和手段的变革

   (四)实现城市价值的最大化

   (五)实现城市公共治理电子化

   (六)实现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发展

  三 长株潭城市群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一)公共产品供应政策基本协调

   (二)财政税收政策基本协同

   (三)生态环境体系同建

   (四)环境治理上步调一致

   (五)资源要素共享共用

  四 长株潭城市群公共治理途径

   (一)以需求为导向,激发城市群主体参与意识

   (二)以激励为契机,营造城市群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以重塑角色为突破口,增强城市群共治能力

   (四)以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为着力点,壮大城市群治理的社会力量

   (五)以完善运行机制为重要前提,确保城市群共治有序运行

 第十二章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框架构建

  一 合作共治与区域协同成长规律

   (一)府际关系与区域协同成长路径

    1.区域合作集聚式发展规律

    2.区域合作多边联动规律

    3.区域合作层级传导规律

   (二)区域集群化发展的合作共治形态

    1.专制统治的古代形态

    2.区域竞合的现代形态

   (三)长株潭城市群协同成长条件与合作基础

    1.成长条件:优势机遇期内地缘经济能量的爆发性与可凝聚性

    2.合作基础:区位构造与经济势能组合的内生动力和跨越式发展能量逐渐滋长

  二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框架设计

   (一)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合作的主导原则

   (二)长株潭城市群合作的组织模式

   (三)长株潭城市群合作机制构建

    1.商定区域合作共同章程

    2.构建区域合作运行体系

    3.配置区域共治干预体系

  三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对策建议

   (一)高层引领,全面激发区域合作的驱导效应

   (二)增进共识,强力提升多边融聚的内外应力

   (三)明定规章,科学创立集成发展的制度基石

   (四)健全机制,务实预设强力推进的边际轨道

   (五)行政推展,充分发挥自律治理的体制优势

   (六)业界跟进,规模释放资源配置的市场能量

   (七)民众协同,积极培育深度融聚的社会风尚

   (八)至善至优,随机调适组织治理的结构效能

 第十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评价

  一 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分析

   (一)城市竞争力研究

   (二)主要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1.波特钻石模型

    2.IMD国家竞争力模型

    3.Iain Begg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4.宁越敏等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5.城市竞争力飞轮模型

    6.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

   (三)城市群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二 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测度

   (一)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竞争力分值的测算步骤与计算公式

   (三)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比较分析

  三 中国七大城市群比较**

   (一)从经济总量及人均经济总量看,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实力靠后

   (二)从需求上看,长株潭城市群投资不足,消费居中

   (三)从经济发展后劲及质量看,长株潭城市群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从城乡结构看,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进程任务仍比较艰巨

  四 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提升

   (一)制订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

   (二)立足区域整体,加快制度创新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促进区域集约化发展

   (五)打造生态化城市群

 第十四章 国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一 国外城市群的基本情况

  二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特点

  三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四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启示

   (一)规划舒展的发展空间

   (二)确保充足的能源供给

   (三)建设立体的交通体系

   (四)培育强大的创新能力

   (五)倡导开放的地域文化

   (六)孕育高端的主导产业

   (七)打造洞庭湖国际特色

   (八)制定高效的支持政策

   (九)重视组织的协调作用

 前言

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在中国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这就是城市群的兴起。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本书既是一部立足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著作,又是一部以“两型社会”建设视角考察长株潭城市群的著作,还是一部能够为新兴城市群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著作。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周一星:《中国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倾斜战略探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周惠来、郭蕊:《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5期。

周丽:《城市发展轴与城市地理形态》,《经济地理》1986年第3期。

林先扬等:《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2003年第1期。

Gottmann:《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SA》,Cambridge:the MlT Press,1961.

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Ullman E.L.:《American Commodity Flow》,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

Frideman J.R.:《Urbanization,Planning and Nationd Development》 London;Sage Publication,1973.

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Haggett P.Ciff AD:《Locational Models》,London:Edward Amold Ltd,1977.

Rondinelli D.A.:《Applie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Developent Policy》,Boulder Westview Press,1985.

Fridemann J.R.:《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 & Change》,Urban Studies,1986.

Doxiadis CA:《Man’s Movement and His Settlements》,Ekistrics,1970(29).

Lynch K.:《Goood City Form》,Boston:University of Harvard Press,1980.

Hall P.:《Spatial Structure of Metropolitan England and Wale》,Cambridge,England,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1971.

Mcgee T.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l Press,1991.

富田和晓:《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化》,东京古今书院,1995。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出版社,1983。

许学强、周春山:《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的形成》,《城市问题》1994年第3期。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城市问题》1992年第1期。

姚士谋等:《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5期。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人文地理》1999年第1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4期。

广东省建委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市群规划、协调与发展》,中国建筑出版社,1996。

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界定及其分布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第6期。

罗明义:《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思想战线》1999年第3期。

崔功豪、王本炎:《城市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聚集方式和特色》,《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第8期。

郑元凯:《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金融经济》2007年第3期。

刘静玉等:《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开发研究》2004年第6期。

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顾朝林等:《中国大都市增长形态》,《城市规划》1994年第6期。

宁越敏、施债、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地理研究》1997年第2期。

宁越敏等:《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苏雪吕:《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中央财政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袁瑞娟、宁越敏:《全球化与发展中国的城市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5期。

熊世伟:《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

徐永健等:《中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例》,《人文地理》2000年年第2期。

阎小培等:《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地理研究》1997年第2期。

薛东前等:《城市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薛东前:《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薛东前等:《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人文地理》2003年第4期。

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齐康等:《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群空间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1期。

孙胤社:《城市空间结构的扩散演变:理论与实施》,《城市规划》1994年第5期。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城市规划》2003年第9期。

陈立人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准都市连绵区刍议》,《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陈皓峰等:《区域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及其应用初探》,《经济地理》1990年第1期。

薛凤旋:《都会经济区:香港与广东共同发展的基础》,《经济地理》2000年第1期。

张京祥等:《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城市规划》2002年第9期。

宗伟宏:《大都市等: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城市问题》2001年第3期。

靖学青:《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组织管理模式——兼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协调机构的创建》,《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石忆龙等:《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4期。

蒋志学:《城市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环境保护》1999年第11期。

盖文启:《我国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地理科学》2000年第3期。

王树功等:《大城市群圈资源环境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3期。

邢怀滨等:《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于涛方等:《长沙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

赵永革等:《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1期。

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聚集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房庆云等:《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城市规划》1997年第1期。

官卫华等:《关于城市群规划的思考》,《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第1期。

邹军等:《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再认识——以江苏为例》,《规划研究》2001年第1期。

朱有志:《长株潭大都市圈战略擘划》,《湖南省情要报》2006年第1期。

童中贤:《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战略新构想》,《湖南省情要报》2005年第7期。

童中贤:《以长株潭城市群提升湖南竞争力》,《湖南省情要报》2006年第3期。

旷彦倡、刘继红:《城市群内生发展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邓先瑞等:《关于江汉平原的若干问题》,《经济地理》1997年第12期。

张新华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比较研究》,《软科学》1996年第2期。

周少华:《浅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金融经济》2006年第9期。

陈凡等:《中外城市群与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城市化》,《自然辩证法》1997年第10期。

徐清梅、张思锋、牛玲、雍岚:《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城市问题》2002年第1期。

朱有志、童中贤、周海燕:《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童中贤:《都市圈发展需修好“三门主课”》,《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8月4日。

童中贤、熊柏隆、肖琳子、田高平:《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后的中心城市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陈修颖、章旭健:《演化与重组——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潘琪基·格玛沃特:《产业竞争博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张朋柱:《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管理》,上海交大出版社,2006。

刘慧宏:《合作竞争博弈及其求解》,《预测》2005年第2期。

王力之、刘新荣:《论经济的道德》,《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袁金明、刘新荣:《论城市群产业协同博弈策略》,《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7期。

张慧琪:《博弈论视角下论江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3期。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6。

罗海藩、童中贤、韩未名:《长株潭城市群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文俊:《长株潭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刘茂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湖南省统计局:《抓住“两型社会”建设机遇加快“3+5”城市群产业发展》,《决策咨询》2008年第14期。

刘平量、曾赛丰:《城市化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李新、年福华:《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程晶:《城市化进程中拉美国家城市环保的经验及教训》,《世界历史》2007年第6期。

付晓东:《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5。

王树功、周永章等:《城市群(圈)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框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4期。

王晖、宗刚:《浅析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论坛》2007年第17期。

牛桂敏:《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第2期。

童中贤:《我国中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构想》,《科技导报》2004年第4期。

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

夏帆:《浅议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的构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罗来武、雷蔚:《社会稳定的制度分析与政策建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

张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推进方式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刘茂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来亚红:《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刍议》,《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刘光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决策导刊》2008年第1期。

王亚飞:《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的探讨》,《经济纵横》2007年第4期。

赵立新:《城乡统筹、城乡和谐与胶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10期。

吴晓勤等:《安徽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白雷:《试论以城市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北方经贸》2008年第5期。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率先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几点思考》,《城市》2008年第2期。

童中贤:《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分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童中贤:《以城市群促城乡统筹》,《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10月14日。

童中贤:《也谈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观》,《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5期。

童中贤:《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

王川兰:《竞争与依存中的区域合作行政——基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杨宏山:《府际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保健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胡少维:《2007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财经界》2007年第2期。

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易千枫、张京祥:《全球城市区域及其发展策略》,《国外城市规划》2007年第5期。

湖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组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领导协调机构,http://www.rednet.cn。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人民出版社,1994。

江莹:《互动与整合: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孙蓉、徐红著《城市治理:中国的理解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顾丽梅:《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三联书店,2006。

刘晔:《城市治理与公共权力——边界责任与合法性》,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尹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张会新:《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Porter M.E.. Competitive advantage,agglomerationa economics and regionalpoic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6,Vol.19:85-90.

Iain Begg: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1999.

宁越敏等:《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廖远涛、顾朝林:《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的设想》,《规划师》2003年第9期。

倪鹏飞、彼得·卡尔·克拉索(美国)主编《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于涛方:《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1期。

谢守红:《湖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2期。

陆新根、徐斌:《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宁波等国内若干大城市的竞争力比较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经济科学》1998年第3期。

吴利华、郑垂勇:《城市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吴晓燕:《城市竞争力初探》,《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9期。

方维慰:《江苏城市竞争力的对比评价与提升途径》,《学海》2005年第1期。

樊华、陆杰:《江苏省城市竞争力演化分析》,《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熊健:《关于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的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21期。

景治中、张得银:《城市竞争力研究述评》,《市场周刊》2004年第10期。

吴雅音:《福建城市竞争力评析》,《发展研究》2004年第10期。

黄旭成、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理论浅析》,《福建地理》2001年第2期。

马远军、张小林:《城市群竞争与共生的时空机理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韦伟:《日本城市化的政策支持系统》,《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47期。

何伟文:《正确对比中美两国“都市圈”的发展》,《国际商报》2005年6月14日。

周振华:《世界城市理论与我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

朱根:《日本都市圈体制与政策创新及启示》,《上海改革》2003年第12期。

王立新:《洛杉矶产业转型对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启示》,《开放导报》2007年第6期。

高林:《国外港口群合作的启示》,《中国水运》2007年第9期。

《中国2020:发展目标与政策取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议材料。

刘江华、张强、李雪琪:《国外先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经验及启示》,《珠江经济》2008年第5期。

林宏:《世界都市圈发展的共性与启示》,《政策瞭望》2007年第2期。

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重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侯爱敏、袁中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

周光辉:《湖南水运进入一纵一横时代》,《潇湘晨报》200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