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92

企业嬗变与制胜谋略图书

Enterprise Evolution and Winning Strategy

SSAPID:101-8617-5697-62
ISBN:978-7-5097-2775-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企业经济》创刊的三十年,既是见证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也是喜获企业战略研究丰硕成果的三十年。前瞻的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谋划企业制胜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急速变革、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要追求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势而为,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目标和战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成长、发展的需求。本书以《企业经济》创刊三十周年为时间脉络,优选六十余篇精品佳作,纵涉经济及管理两大领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视角展现企业嬗变的全景,揭示制胜战略的最核心特征在于战略的主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企业只有以最迅速的反应与最合适的方式调整战略方向、思路,才能从容地应对外界急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姜玮
编 辑:李长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后记

 宏观调控

  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一 引言

   二 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导致宏观经济层面出现问题

    1.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国际社会输入特征

    2.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

    3.经济危机在中国与美国等国家传递路径不同

   三 应对措施及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1.总量政策何去何从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方式的变化

    3.汇率政策变还是不变

    4.由需求管理转向强调供给管理

  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

   一 对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概念的理解

    (一)对重复建设概念的理解

    (二)对产能过剩概念的理解

   二 重复建设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

    (一)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前期研究回顾

    (二)重复建设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对我国四轮重复建设问题的实证分析

     1.第一轮重复建设

     2.第二轮重复建设

     3.第三轮重复建设

     4.第四轮重复建设

    (四)重复建设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

   三 对产能过剩的不当治理会间接诱发重复建设

    (一)从“竞争循环假说”看产能过剩对重复建设的间接作用

    (二)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演进及实证分析

    (三)产能过剩治理不当间接诱发重复建设

     1.简单地以生产规模为标准抑制产能,是投资冲动的诱因

     2.简单地以高新技术为标准抑制产能,是高水平重复建设的诱因

     3.国有大型企业乘机扩张,进一步加剧重复建设

   四 结论

  论政府信息能力建设

   一 政府信息能力的内涵

   二 政府信息能力的构成模型

   三 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能力建设

   四 结语

  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

   一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府、企业收入占比逐步上升,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

     2.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情况呈加速化趋势

     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消费能力增长缓慢

     4.“富人”相对越来越富有,“穷人”相对越来越贫困,中产阶层呈现“相对贫困化”

     5.资源要素分配不合理,资本分配太多、劳动分配太少

     6.权力资本的暴利不断扩大,占据了过大的获利空间

    (二)主要原因分析

     1.初次分配格局不合理

     2.二次分配缺乏公平与政策力度

     3.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的路径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1.社会财富平等分配原则

     2.效率公平有机结合原则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4.合理分配秩序原则

    (二)构建的目标机制

     1.构建“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机制

     2.构建“低收入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机制

     3.构建“劳动要素收入优先增长”机制

     4.构建“合理的财税调节”机制

   三 结束语

  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体系构建

   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二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产业政策因素

    (二)财政政策因素

    (三)收入分配政策因素

    (四)就业政策因素

    (五)教育政策因素

    (六)社会保障政策因素

    (七)金融政策因素

    (八)土地政策因素

    (九)行政干预因素

    (十)自然条件因素

   三 持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二)不利于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三)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四)加剧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五)引发农村居民的负面心理

   四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构建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格局

    (二)完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三)注重区域差异性现状,发挥比较优势的调节作用

    (四)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五)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六)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七)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土地价值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五 结语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调控政策思考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行业收入差距的演进轨迹

    (一)总体描述

    (二)特征表现

     1.最低收入行业基本稳定

     2.最高收入行业虽有变动,但有规律可循

     3.随着经济的转型,行业收入分配开始向高科技和新兴行业倾斜

   三 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客观评价

    (一)不合理因素

     1.机会不均等

     2.投入与收入不相符

    (二)合理的因素

     1.市场垄断的合理性

     2.人力资本的显著外部性

   四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缘由

    (一)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作用及其制度缺陷

    (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与宏观调控机制失衡及政府规制改革滞后的多重影响

    (三)国家对基础行业和公共产品投入不足造成的后果

    (四)行业性质差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过程

    (五)基础研究、高科技产业为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而赢得政府财政支持和人力资本市场的高回报

   五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调控政策

    (一)进行以调整规制、引入竞争为特征的改革,降低垄断水平

    (二)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注重公共职能对收入分配的监管与调节

    (三)培育和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本的自由流动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少行业之间人员的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五)大力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强化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知识资本化的转换能力

   六 结语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

   一 收入分配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经济利益关系是形成政治关系的基础

    (二)以收入分配关系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

   二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尼系数不断上升,我国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居前列的国家

    (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构成差距增量的主体

    (三)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不平衡十分明显

    (四)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呈现利益群体分化态势

    (五)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六)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七)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日趋突出

    (八)财富占有差距不断拉大

   三 收入分配问题的特点分析

    (一)政府积累的财富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国民收入分配一直在向政府倾斜

    (二)行业间收入差距与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情况呈加速化倾向

    (三)富人相对越来越富,贫困者相对越来越贫困,中间阶层负担沉重

    (四)资源要素分配不公,资本分配太多、劳动分配太少,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五)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存在“身份决定收入”现象

    (六)“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甚至“血色收入”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

   四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原因剖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固有条件的差异扩大了不同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

    (三)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优惠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加剧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居民收入的差距

    (五)行政垄断成为拉大行业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推手

    (六)资本与土地、资源三者之间互相拉升以及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导致财富向少数人倾斜

    (七)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给“富人”带来了更多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人”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九)规则的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五 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效率降低,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影响需求,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极为不利

    (三)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四)收入差距过大易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造成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相处

   六 结语

  基于机会成本的宏观效率分析

   一 基于机会成本的宏观效率分析框架

   二 增量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

   三 存量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

   四 制度创新与宏观效率

  消费者预期对住房价格影响机理研究

   一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业

   二 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1.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

    2.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的行为博弈

    3.消费者之间的行为博弈

   三 结论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物价变动关系分析

   一 引言

   二 指标与数据

   三 实证分析

    (一)计量方法简介

    (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四 结论性评价

 企业战略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一 引言

   二 文献述评

   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统计数据整理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预选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4.数据的无量纲处理

    5.权重的确定

   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数据整理

    1.共同度分析

    2.方差分析

    3.因子的命名解释

   五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企业共进化关系模式稳定性、序层次及演化分析*

   一 引言

   二 企业关系和演化方程

   三 演化方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判别

   四 共进化企业关系模式的序参量特征分析

    1.平衡点为稳定结点

    2.平衡点为稳定焦点

    3.平衡点为鞍点

   五 共进化企业的协同演化

   六 结语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究*

   一 物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一)物联网概念的形成

    (二)物联网概念出现的意义

    (三)关于物联网内涵的最新共识与产业特点总结

   二 如何布局物联网的产业发展

    (一)将物联网作为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平台

    (二)从战略的观点布局物联网的发展

    (三)将技术路线图作为物联网产业布局的有效分析工具

   三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多维分析

    (一)市场需求维度

    (二)产业目标维度

    (三)关键技术维度

    (四)政策需求维度

   四 中国物联网产业布局基本框架及政策操作要点

  技术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一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1.生态足迹消费模型

    2.Malmquist指数法

    3.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二 实证分析

    1.生态足迹的测算及TFP分解结果

    2.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3.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及冲击响应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模式探析*

   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析

   二 价值链理论的内涵特征剖析

   三 基于价值链优势环节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机理

   四 基于价值链优势环节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模式

    1.通过价值链横向延伸来支撑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2.通过价值链纵向延伸来支撑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3.通过价值链优势环节的整合来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五 结论

  论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联盟战略*

   一 引言

   二 跨国技术联盟战略发展的促进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给企业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技术本身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促进了技术联盟的发展

    (三)激烈的商业竞争促进企业进行技术联盟

    (四)东道国政府政策对技术联盟的推动

   三 跨国技术联盟战略的创新效应分析

    (一)创新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二)创新的安置基地效应

    (三)创新的网络学习效应

    (四)创新的社会资本促进效应

   四 我国企业实施跨国技术联盟战略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和明确技术联盟创新的战略意图

    (二)建立创新的跨国技术联盟网络

    (三)制定可行的技术联盟创新学习机制

    (四)培养良好的社会资本

  创业企业借力成长模式探讨*

   一 创业企业战略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1.创业企业战略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2.创业企业战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3.创业企业战略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 创业企业借力成长模式选择

    (一)创业企业选择借力成长模式的益处

    (二)借力成长模式的弊端

    (三)借力成长模式选择须注意的问题

  论归核化战略的收缩途径

   一 归核化战略的收缩动因

    (一)多元化企业的理想模式

    (二)归核化战略的收缩动因

   二 归核化战略的收缩方向

   三 归核化战略的收缩途径

    (一)从核心竞争力系统看归核化战略的收缩内容

    (二)从核心竞争力竞争层次看归核化战略的收缩层次

    (三)从收缩层次与收缩内容匹配看归核化战略的收缩途径

   四 归核化战略收缩的实证研究:通用电气

    (一)最终产品收缩:数一数二

    (二)主营业务收缩:三个圆圈

    (三)核心产品收缩:高科技

    (四)核心竞争力收缩:全球化、服务、质量、电子商务

    (五)核心资源收缩:活力曲线、增长发动机

   五 归核化战略收缩途径对我国企业战略重组的启示

    (一)我国企业战略重组的发展概况

    (二)归核化战略收缩途径对我国企业战略重组的启示

  企业的自然年龄与商业年龄研究*

   一 企业的自然年龄

    1.企业年龄别死亡概率和年龄别死亡率

    2.企业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二 企业的商业年龄

    1.商业年龄的概念

    2.日本商业年龄的模型

    3.对日本商业年龄模型的评析

   三 改进的商业年龄模型

    1.设立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间的权重

    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活力进行评价

    4.运用线性插值方法来实现企业得分向商业年龄的转换

   四 小结

 管理纵横

  管理的历史逻辑与协调管理

   一 “协调”是时代的共识

    1.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已经成为当代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2.人与自然的协调,是新时代的特征,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转向和价值转向

    3.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区域经济、组织与企业的协调发展等从多种层面揭示了“协调”的高度聚集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 从“协调”看管理的发展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全盘引进西方管理理论的阶段,同时也有众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对“管理学在中国”进行了持久的反思

    2.20世纪与21世纪的世纪之交许多学者对作为主流的西方管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3.协调管理就是以“协调”为基线与轴心的管理

    4.协调管理并不排斥已有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而是以“协调”为主线与轴心,以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理解与分析“管理丛林”以及关于管理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说

   三 “协调”的再思考与协调管理的六维度分析框架

    1.“协调”已成为时代的共识与多学科的共同论域

    2.协调工具与协调方法是协调与协调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3.管理学基于“孔茨结构”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协调发展战略、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以包容“新管理丛林”的趋势使新世纪管理学众说纷纭、包袱重重、重心难定

   四 结束语

  高管团队认知与组织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拓展*

   一 引言

   二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一)高管团队相关研究

    (二)共享心智模型的相关研究

    (三)高管团队结果变量的相关研究

   三 基于人力资本的高管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与组织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拓展

    (一)整体研究拓展思路

    (二)理论拓展分析

  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机制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

   二 内部控制治理逻辑:基于契约的视角

   三 内部控制制度演进路径:“合规”与“创新”

   四 内部控制机制变革:强制性与自主性

    (一)遵循强制性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构建自主性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1.积极地开展风险预警评价

     2.加强公司治理,探索创新的内部控制防线体系

     3.动态设定内部控制目标,优化内部权责配置

     4.积极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的建设与评估

   五 结束语

  论公司控制权的资源配置效应

   一 引言

   二 公司控制权作为公司资源配置权的基本属性

   三 公司控制权在配置公司资源上的具体作用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的博弈分析*

   一 引言

   二 供应链金融的系统特征及融资模式

    1.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2.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融资模式

   三 无第三方参与的债权控制融资博弈分析

    1.银企完全信息重复博弈

    2.供应链金融下银企信号博弈分析

    3.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银企博弈的启示

   四 有第三方参与的物权控制融资最优分析

    1.有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最优分析启示

    2.有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最优分析启示

   五 结论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区域性企业信用管理模式*

   一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模式

    1.以中央信贷登记为主体的德法模式下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2.以商业征信公司为主体的美国模式下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3.会员制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日本模式下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二 国外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给我国的若干启示

    1.企业资信的收集和登记

    2.企业信用数据的加工处理和企业信用评估

    3.企业信用产品的公开与使用

   三 国内区域性信用制度的模式比较与利弊取舍

   四 建立我国区域性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体系的对策思考

  中资银行“出海”并购得失分析与路径选择

   一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二 案例简述

   三 海外并购失利之因

   四 海外并购之得失

   五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成功路径之选择

  基于退出博弈矩阵的创业投资道德风险分析

   一 引言

   二 创业资本的退出分析

    1.创业资本的主要退出方式及其特点分析

    2.创业资本各种退出方式的比较分析

    3.退出方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 基于退出博弈矩阵的道德风险分析

    1.创投双方得益函数与得益矩阵分析

    2.纳什均衡与现实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3.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双边道德风险分析

    4.回购情形下创业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分析

   四 基于契约安排的道德风险规避分析

    1.“条件—收益/惩罚”条款

    2.拖带权条款

   五 契约安排存在的问题与补充措施

    1.不完备契约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

    2.降低交易成本的策略分析

   六 结论

  基于项目管理思路的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一 银行业务项目风险识别

   二 银行业务项目风险评价

   三 银行业务项目风险应对

   四 银行业务项目风险监控

 品牌生态

  品牌生态位原理及其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一 品牌生态位内涵及其基本原理

   二 品牌生态位原理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1.品牌生态位熟化原理与品牌初创战略

    2.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原理与品牌可持续成长战略品牌

    3.品牌生态位非平衡发展原理与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

    4.品牌生态位最优化原理与企业名牌战略

    5.品牌生态位重叠原理与品牌竞争战略

    6.品牌生态位分离原理与品牌差异化战略

    7.品牌生态位泛化原理与品牌多元化战略

    8.品牌生态位特化原理与品牌专业化战略

    9.品牌生态位缩放原理与品牌发展战略

    10.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原理与品牌创新战略

    11.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控制原理与品牌资产增值策略

    12.品牌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原理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

    13.品牌生态位保护原理与品牌价值维持战略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 生态位态势理论与品牌态势的界定

   二 影响品牌态的因素

    1.品牌经营范围

    2.企业规模

    3.市场地位

   三 影响品牌势的因素

    1.品牌强势度

    2.品牌创新能力

    3.品牌传播能力

    4.品牌扩张能力

    5.品牌成长能力

   四 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五 结语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品牌关系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一 导言

   二 品牌关系生命周期的概念和研究综述

    1.客户关系与企业间关系生命周期的研究

    2.品牌关系生命周期的研究

   三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品牌关系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特征分析

    1.起始阶段

    2.成长阶段

    3.聚合阶段

    4.成熟阶段

    5.恶化阶段

    6.解体阶段

    7.复合阶段

   四 基于品牌关系生命周期的品牌关系管理策略

    1.起始阶段

    2.成长阶段

    3.聚合阶段

    4.成熟阶段

    5.恶化阶段

    6.解体阶段

    7.复合阶段

   五 结论

  企业生态位优化的理论基础及路径选择*

   一 企业生态位优化的实践意蕴

    1.企业生态位优化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2.企业生态位优化是企业扩大影响范围的主要方式

    3.企业生态位优化是企业实现生态演进的内在需求

    4.企业生态位优化是企业防止衰退的有效途径

   二 企业生态位优化的理论基础

    1.企业演化理论

    2.战略管理理论

    3.企业能力理论

    4.企业生态位基本原理

   三 企业生态位优化的路径选择

    1.以环境生态因子的全面拓展与有效汲取为突破点,不断丰富与满足企业生态位优化的资源要求

    2.以人力资源生态位的合理设置与准确调试为切入点,不断适应与保证企业生态位优化的智力要求

    3.以产品生态位的科学设计与适时升级为基本点,不断补充与实现企业生态位优化的实质要求

    4.以资金生态位的多元融合与动态重组为立足点,不断提升与保障企业生态位优化的动力要求

    5.以技术生态位的持续创新与及时完善为关注点,不断构建与补充企业生态位优化的推力要求

    6.以信息生态位的快速探寻与充分把握为关键点,不断推动与促进企业生态位优化的信息要求

  商店环境、购物价值与零售商品牌权益的关系研究*

   一 文献回顾与研究模型

    (一)基本理论回顾

     1.商店环境

     2.消费者购物价值

     3.零售商品牌权益

    (二)商店环境与购物价值的关系

    (三)购物价值与零售商品牌权益的关系

   二 研究设计

    (一)变量测量

    (二)数据收集

   三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结构模型评价和假设检验

   四 研究建议

    (一)在零售商品牌权益的形成上,零售企业应重视消费者认知和价值感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二)零售企业应发挥购物价值在零售商品牌权益提升中的作用,重视享乐型价值的定位及其激活策略

 循环经济

  关于江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一 江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主要的成效

    (二)面临的问题

   二 江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

   三 江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发展规划

    (二)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经济激励

    (三)增强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

    (四)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法制保障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改进模型及实证分析*

   一 引言

   二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的改进模型

    (一)对绿色GDP的核算

    (二)对绿色能源消耗量的计算

   三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模型的统计分析

    (一)我们把分别通过能源消费总量/名义GDP与能源消费总量/实际GDP计算出来的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比较

    (二)将分别通过能源消费总量/实际GDP与不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绿色GDP(非绿色能源强度)计算出来的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比较

    (三)将非绿色能源强度与绿色能源强度进行比较

   四 我国未来能源利用效率展望

   五 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政府的方面

     2.在企业的方面

     3.在全社会的方面

  赤道原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影响和启示*

   一 赤道原则与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概念的耦合性

   二 赤道原则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修改

   三 赤道原则的典型案例与主要变化

   四 赤道原则对国际贷款协议的影响

   五 赤道原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低碳金融的启示

  循环经济模式下矿业高端化发展研究

   一 矿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循环经济含义

     2.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

    (二)循环经济在矿业中的应用

     1.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矿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矿业经济的区别

     3.矿业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二 赣州矿业发展现状

   三 赣州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稀土产业

     1.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压力

    (二)钨产业

   四 赣州矿业高端化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一)赣州矿业高端化发展的必要性

    (二)矿业高端化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五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赣州矿业高端化发展对策

    (一)发展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对策

  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研究*

   一 企业循环经济的价值理论

    (一)企业循环经济价值的概念

    (二)企业循环经济价值的本质与计量

    (三)企业循环经济价值的特征与分类

   二 企业循环经济的价值流与价值规律

    (一)企业循环经济的价值流

    (二)企业循环经济的价值规律

   三 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与控制

    (一)价值链

    (二)价值链控制

 产业集群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分层梯度式升级模式的构想*

   一 引言

   二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形势判断

    (一)金融震荡大体稳定,世界经济增长仍具有较高不确定性

    (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细化

    (三)新技术革命正在酝酿,科技进步形成竞争焦点

    (四)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缩减,国际产业转移凸显新趋势

    (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经济结构调整大幕

    (六)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三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分层梯度式升级模式和路径

    (一)新视角研究的总思路

    (二)理论脉络深化要点分析

   四 结语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机理及政策支持研究*

   一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共生机制

    1.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内涵界定

    2.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本质特征分析

   二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形成动因

    1.降低交易成本

    2.资源优势互补

    3.市场需求的压力

    4.物流共同化的拉力

   三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运作模式

    1.非对称型物流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2.对称型物流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3.混合型物流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四 启示与政策建议

    1.政府应该鼓励在物流产业集群内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并加强对物流行业协会的引导,以促进有效竞争共生秩序的形成

    2.政府应该积极促进正向的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环境的形成

    3.针对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物流产业集群内外共生界面

    4.培育平等的共生单元

   五 结论

  产业集群的结构、治理与绩效*

   一 产业集群的结构与绩效

    1.集聚经济

    2.内部竞争与合作

    3.进入与退出障碍

    4.行为主体的差别化

   二 产业集群的治理与绩效

    1.社会资本

    2.中介机构

    3.主导性企业

    4.集体行动规则

   三 集群的结构与治理之间的关系

   四 政策建议

    1.协调集群内的企业关系,避免内部企业的无序竞争

    2.基于现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推动人文关系网络与创新文化氛围的发展

    3.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地方网络

    4.注意发现和培育主导性企业,重视主导性企业的积极作用

    5.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潜在外部不经济

 经营谋略

  行业性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环节与延伸分析*

   一 行业性企业特征

   二 行业性企业及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指导思想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制约

     1.指导思想上偏重追求经济总量增加和速度增长

     2.行业分割弱化市场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机制

    (二)产业结构与行业布局不合理导致部分企业粗放经营

    (三)现行发展方式使资源、环境付出高昂代价

    (四)行业性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五)行业性企业管理守旧

   三 行业性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延伸思考

  “第三部门”运营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一 “第三部门”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第三部门”运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特点

    (二)“第三部门”运营评价指标的设计

     1.内部建设

     2.工作绩效

     3.发展能力

     4.社会评价

   二 “第三部门”组织运营评价的方法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三 基于中华环保基金会的实证研究

  Groupon模式下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一 引言

   二 Groupon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的影响因素

    1.网站平台的信任度

    2.产品和服务的可信度

    3.后台支撑可信度

    4.消费者评价的美誉度

   三 信任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概述

    2.评价指标的确定

    3.模糊评价的步骤

    4.算例研究

   四 结论

  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缺陷与人力资本会计对象的确立*

   一 会计对象

   二 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缺陷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对象的缺陷

    (二)人力资源资产会计对象的缺陷

     1.企业不拥有人力资源的所有权

     2.企业不拥有对人力资源的直接控制权

     3.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只转让了与所有权有关的部分风险和报酬

     4.员工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似于经营性租赁

    (三)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对象的缺陷

   三 人力资本会计对象的确立

    (一)资本的二维属性

     1.资本具有生产性

     2.资本具有权益性

     3.生产性和权益性是资本的二维属性

     4.复式记账恰好与资本的二维属性相吻合

    (二)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

    (三)人力资本会计的对象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一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计量模式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机会成本

   二 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的环境约束

    1.管理者理念未与时俱进

    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明确

    3.人员招聘工作缺位

    4.人员培训缺乏科学性

    5.组织结构欠合理

    6.绩效评价系统不完善

   三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的策略取向

    1.增强人本理念,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2.合理配置人才,加强职员流动管理

    3.认真做好工作分析

    4.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5.优化薪酬体系

    6.强化培训工作

    7.注重文化建设

    8.建立职业导师制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关问题探析

   一 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提出

   二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自主性

    (二)内容多样性

    (三)形式灵活性

    (四)披露不确定性

   三 企业自愿披露信息的主要类别

    (一)背景信息和经营数据

    (二)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及相应措施

    (三)预测性财务报告

    (四)物价变动会计信息

    (五)内部控制报告

    (六)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环境保护信息

    (七)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和研发活动

    (八)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四 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披露的适当性

    (二)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三)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四)应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五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分析

    (一)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二)提高公司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降低公司资本成本与债务成本

    (四)增强公司股票流动性和提高股票价格

    (五)有助于树立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形象

  我国零售商业竞争新态势的观察与分析

   一 跨国商业资本日益表现出明显的战略竞争优势

   二 零售业态的演化持续加速

   三 连锁经营模式为我国零售商业提供了重要的组织资源

  基于顾客价值的B2C在线销售对传统零售替代的抽象模型设计

   一 在线销售商务模式和传统零售模式之间关系的分析

    1.替代关系(substitution)

    2.交叉关系(intermodality)

    3.互补关系(complementarity)

    4.互补、交叉、替代的一般顺序

   二 顾客价值——网络时代构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点

    1.通过顾客价值研究,有助于企业形成统一的顾客联系渠道和全面的顾客服务能力,从而成为企业b2c在线销售管理的核心要素

    2.基于顾客价值的b2c在线销售对传统零售替代的过程和抽象模型设计,对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战略决策能力和总体规划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3.基于顾客价值的b2c在线销售对传统零售替代的过程和抽象模型设计有助于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 基于顾客价值的b2c在线销售对传统零售替代的抽象模型设计

    (一)模型设计

     1.模型设计的相关理论

     2.基于重要性的b2c在线销售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的期望水平

     3.模型设计

    (二)基于顾客价值的b2c在线销售对传统零售的替代模型的解释

   四 结语

 区域经济

  9+2: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区域经济合作*

   一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趋势特征

    (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三)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

    (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

    (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

    (六)经济的不稳定导致政策的不确定性

   二 对几个重要经济问题的判断

    (一)经济全球化问题

    (二)产业转型问题

    (三)经济增长问题

   三 强化9+2区域合作的基本对策

    (一)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

    (二)以模拟沿海投资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全面提升中西部地区承载开放型经济的能力

    (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努力培育高科技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外包业,避免产业层次长期偏低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策略

   一 赣州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1.中部崛起规划和海西经济区战略的实施

     2.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将加大

     3.新一轮产业转移速度在加快

    (二)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

     2.人力资源丰富

     3.配套设施完善

     4.投资政策优惠、商务成本低廉

    (三)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和挑战

     1.产业基础实力不强

     2.承接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3.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挑战

   二 赣州承接转移产业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环境优先原则

    (二)坚持比较优势原则

    (三)坚持承接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 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

    (一)推进多区域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二)构建沿海产业转移基地,打造特色工业园区

    (三)优化产业转移吸纳结构,提高承接产业质量

    (四)全面加强项目服务工作,推进产业转移项目的落地建设

    (五)重点承接和发展三大产业

  台湾半导体产业跨越式技术战略探讨*

   一 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概况

   二 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1.外围酝酿

    2.当局力量启动

    3.岛内公、私产业和技术转移

    4.民间力量促进产业链延伸

    5.借助外力深化DRAM的技术发展

   三 台湾半导体产业跨越式技术战略讨论

    1.战略定位与选择

    2.战略实施的关键保障机制

   四 讨论与启示

  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及战略构想*

   一 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

    (一)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1.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3.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

     5.国际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二)河南开放型经济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

     1.对外贸易

     2.实际利用外资

     3.对外直接投资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5.国际旅游

   二 促进河南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

    (二)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三)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两个转移”

    (五)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出口贸易水平

    (六)扩大外资规模,调整外资结构

    (七)大力发展对外投资和推进对外经济合作

  宁波应对城市发展危机新思路*

   一 宁波城市发展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一)城市内部发展劣势

    (二)城市外部发展挑战

   二 城市大规模定制(CMC)理论及其作用机理

    (一)城市大规模定制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城市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及内涵

    (三)城市大规模定制的作用机制

   三 宁波实施城市大规模定制战略的公关对策

    (一)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城市

    (二)加快产业升级,形成完整的城市产业链

    (三)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

     1.发展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灵魂

     2.塑造城市个性,提升城市魅力

     3.找准城市定位,打造城市名片

    (四)创新管理理念加快城市发展

     1.创新城市管理理念

     2.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3.完善城市管理机制

    (五)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NGO)增强全体市民参与意识

   四 结论

 经济与法

  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

    (一)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合法性

    (二)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权威性

    (三)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操作性

    (四)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反复适用性

   二

    (一)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充分体现民意的原则

    (三)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

   三

    (一)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三)制定的规则要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四)重视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

  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建构的意义探讨*

   一 大规模侵权及其责任承担机制概述

    (一)大规模侵权的概念和特点

    (二)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的范畴

   二 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建构的理论意义

    (一)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的建构,将推动大规模侵权行为类型的界定

    (二)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的建构,符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发展趋势

   三 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建构的实践意义

    (一)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的建构,可厘清政府在处理大规模侵权责任中的角色定位

    (二)大规模承担机制的建构,可实现侵权责任法与保险法等社会法的融合

    (三)大规模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的建构,可促进侵权损害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沟通

   四 结束语

  论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 行业协会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一)行业协会对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

     1.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竞争政策的制定

     2.发挥自身职能,为企业竞争提供服务

     3.通过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二)行业协会对市场竞争的限制

     1.联合价格行为

     2.分割市场

     3.联合抵制行为

     4.信息交流

   二 我国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特征

    (一)我国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

     1.行业价格联盟

     2.联合抵制

    (二)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

     1.主体的复杂性

     2.行为方式的隐蔽性

     3.行为结果的危害性

   三 我国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我国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

     1.有关立法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2.《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二)完善我国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1.制定统一的《行业协会法》

     2.继续完善现有的各类行业协会法律、法规

     3.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反垄断法》的规定

     4.加强对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行政执法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经济立法

   一

    (一)近代上海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近代上海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二

    (一)近代上海租界的经济立法

    (二)近代上海华界的经济立法

   三

    (一)这些经济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扩大

    (二)这些法规有效地保护了各利益集团表达观点的机会

  基于人性论视域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解构*

   一 前提:人性与人类规范设计

   二 公司人性构造与公司社会责任

    (一)公司法人人性与社会责任

    (二)公司社会责任本质上是自然人人性中社会人属性胜利的体现

   三 基于人性分析下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设计的路径

    (一)公司社会责任制度设计应坚持“中人”标准的人性取向

    (二)进一步完善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知识产权集中的反垄断规制

   一 知识产权集中的分析框架

   二 相关市场的界定

    (一)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创新市场

    (二)地域市场

   三 市场力分析

   四 当事人关系界定

   五 知识产权集中反垄断实质审查

    (一)知识产权集中与竞争损害

    (二)竞争损害的效率抗辩

    (三)安全区制度

    (四)附属限制

   六 知识产权集中反垄断救济

《企业经济》创刊的三十年,既是见证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也是喜获企业战略研究丰硕成果的三十年。前瞻的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谋划企业制胜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急速变革、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要追求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势而为,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目标和战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成长、发展的需求。本书以《企业经济》创刊三十周年为时间脉络,优选六十篇精品佳作,纵涉经济及管理两大领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视角展现企业嬗变的全景,揭示制胜战略的最核心特征在于战略的主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企业只有以最迅速的反应与最合适的方式调整战略方向、思路,才能从容地应对外界急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曹建海:《怎样避免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评魏后凯主编的〈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一书》,《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江飞涛、陈伟刚等:《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考察》,《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

梁金修:《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纵横》2006年第7期。

刘西顺:《产能过剩、企业共生与信贷配给》,《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李江涛:《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马传景:《关于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深层思考》,《求是》2003年第10期。

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

曾五一、江晓东、吴一群:《重复建设的效应、成因及其治理》,《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张伟、曹洪军:《我国不合理重复建设及其治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孙凌云:《国内外关于信息能力的研究概况》,《情报杂志》2003年第6期。

徐仕敏:《国内信息能力研究述评》,《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7期。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内涵及结构》,《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第4期。

陈晓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追溯及其发展前瞻综述》,《图书馆界》2004年第6期。

刘强等:《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共享方式的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0期。

肖明:《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美〕托马斯·巴克霍尔兹:《明天的面孔》,黄瑾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罗德刚:《论全面推进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7期。

徐晓林:《“数字城市”:城市政府管理的革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人民出版社,2004。

徐晓林:《电子政务与政府服务》,2003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理论版)》。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收入差距扩大风险预警》,《企业经济》2010年第9期。

刘金贺、马兹晖、李牧群、李萌:《201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当代经理人》2010年第7期。

张学明:《收入分配与公平正义》,《晚霞》2010年第14期。

陈国军、殷耀:《收入分配差距仍在扩大分配秩序混乱伤及公平》,新华网,2010年2月19日。

丛亚平、李长久:《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带来经济社会风险》,2010年5月21日《经济参考报》。

孟庆瑜:《社会分配法的价值范畴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

《农村财政与财务》编辑部:《加快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扶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年第10期。

王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分析》,《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李萍:《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和现实选择》,《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赵颖霞、陈晓健、李中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及效应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

蔡继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和制度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6期。

刘玲灵:《缩小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理论》2010年第10期。

陈素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民营科技》2010年第4期。

林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傅娟:《中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及其原因》,《世界经济》2008年第7期。

李晓宁、邱长溶:《转轨时期中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任重:《我国企业职工收入差距测度及分解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史先诚:《行业间工资差异和垄断租金分享》,《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魏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研究综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吕晓兰:《自然垄断、行政垄断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期。

张成:《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研究》,《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6期。

明燕飞、顾佳丽:《行业收入差距中垄断因素及其规范路径》,《求索》2007年第3期。

潘胜文:《我国典型垄断行业高收入状况分析》,《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

李布和、陶纪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纵横》2009年第4期。

丛亚平、李长久:《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5或导致动乱》,中原网,2010年5月22日。

唐小果:《区别对待收入分配领域的正常差距和分配不公》,《经济问题》2008年第4期。

萨爱东:《浅议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

高峰:《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城乡地区和贫富三大差距》,中国人口信息网,2005年10月9日。

陈小莹:《中国四个维度收入分配差距解析》,《中国经济信息》2006年第15期。

谢伏瞻:《2006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2007年1月26日《中国信息报》。

王新怀:《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现状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财经界》2006年第7期。

国家发改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中国新闻网,2007年2月1日。

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2007年7月10日《财经(网络版)》。

严先薄:《收入差距不当会影响经济发展效率》,2004年6月23日《证券时报》。

陈文通:《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原因探析》,《中国乡镇企业》2003年第12期。

邓泉国、孟迎辉:《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三个因素》,《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5期。

田姝:《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策略探讨》,《企业经济》2010年第5期。

白莹:《和谐社会:基于人本主义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纪春礼:《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问题浅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Abraham,J.M.Hendershott,H.P.,“Bubbles in Metropolitan Housing Markets”,Journal of Housing Research,1996,(9).

Di Pasqusle D.Wheaton W.C.,Urban Economics and Real Estate Markets,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96.

Stuart A Gabriel,Joe P.Mattey,William L.Wascher,“House Price Differentials and Dynamics Evidence from the Los Angeles and San Francisco Metropolitan Areas”,Real Estate Economic,2000.

Michelle Harter-Dreiman,“Drawing Inferences about Housing Supply Elasticity from House Price Responses to Income Shock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4,(5).

田晓青、邓忠:《房地产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各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杜江:《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非均衡与商品房价格因素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贺建清:《房地产价格波动:一个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张海蔚:《中国房地产价格决定机制研究》,《上海金融》2009年第3期。

陈迪平:《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钟伟、巴曙松、赵晓:《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些看法》,《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弗朗西施:《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张树京、齐立心:《时间序列分析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当代财经》2004年第3期。

刘鸿渊:《农民收入现状:制度与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5期。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科研管理》2001年第4期。

杨宏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1998年第1期。

马胜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刘爱东、刘亚伟:《大中型工业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与R&D投入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4期。

刘爱东、刘祝阳:《上市公司专利申请现状的统计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第5期。

颜泽贤:《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Bititci U.,“Managing synergy in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s”,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2007.9.V.18 N.6:454-465.

Song Jia-Sheng,“Research on Synergetic Management Pattern Syste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for Manufacturing Firms”,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CMSE’ 06(13th):602-607.

Nusawardhana,Antonius,“Nonlinear synergetic optimal controllers”,Journal of Guidance,Control,and Dynamics,2007.7/8.V.30 N.4:1134-1148.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国外物联网发展历程对于中国的启示》,http://b2b.toocle.com/detail——5321269.html,2010年9月4日。

国际电信联盟:《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突尼斯:信息社会世界峰会,2005。

李遵白、吴贵生:《物联网的演进与中国物联网产业竞争力分析》,《前沿》2011年第3期。

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订》,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Rees W.E.,“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Helmut Habel,Karl-Heinz Erb,Fridolin Krausmann,“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25-45.

Karl-Heinz Erb,“Actual Land Demand of Austria 1926-2000:a Variation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ssessments”,Land Use Policy,2004,21:247-259.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

Fare R.,S. Grosskopf,M. Norris,Z. Zhang,“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66-8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资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默斯·卢斯:《核心能力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Bloodgood,James M.(2000),“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Change within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Vol 12,Issue 2,208.

C.K.Pahalad,Gary 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68(3):79-91.

吴文华、曹明:《工业企业寻求合作R&D的动机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5期。

谢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布和竞争策略》,《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王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薛求知:《全球学习效应:跨国公司行为新解释》,《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陈劲、张方华:《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王辉:《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行为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第8期。

Utterback,J.M.,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Harvard College.1994.

Feldman M. P.,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Economics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The Netherland:Kluwer Academic Publisners,1994.

Michael A. Hitt,Ho-Uk Lee,Emre Yucel,“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to the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Relational Networks Among Asian and Western Firm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19(2,3).

Zhao,Zheng,Jaideep Anand and Will Mitchell,“A Dual Networks Perspective on Iner-Organizational Transfer of R&D Capabilities: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43(1).

马克·J.多林格:《创业学——战略与资源》,王任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杜跃平:《创业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郭红玲、赵勇、杨剑:《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模式探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期。

高颖:《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战略模式的选择》,《科技智囊》2006年第6期。

张世平:《创业》,http://baike.baidu.com/view/2309.htm,2007年10月3日。

彭华涛、谢科范、信继欣:《创业企业社会网络进化图谱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9期。

林嵩、姜彦福:《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0期。

蓝海林:《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第10期。

Constantinos C. Markides.,“Diversification,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2):101-118.

Prahalad,C. K.,Hamel,Gary,“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3):73-91.

Birger 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2):171-180.

Barney,Jay,“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99-120.

〔美〕C.K.普拉哈拉德、加里·哈默:《竞争大未来》,昆仑出版社,1998。

〔美〕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韦尔奇自传》,中信出版社,2004。

〔美〕威廉·E.罗思柴尔德:《通用电气成功全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

张今是:《“生命表”中生命期望估计的理解》,《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韩利红、王立志:《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成长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2期。

Malone T.W.,Croswton K.,“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Coordination”,ACM Computing Surveys,1994,26(1):87-119.

Shahri H.H.,Meybodi M.R.,“Social Control Mechanisms to Coordinate an Unreliable Agent Society”,In Proceedings of Coordination,2004,294-306.

曹振杰、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管理学报》2010年第2期。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1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吕力:《“中国管理学”中的范式问题》,《管理学报》2009年第8期。

Wiersema M.F.,K.A. Bantel,“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5(1):91-121.

张平:《多元化经营环境下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2期。

Carpenter M. A.,Geletkanycz M. A. & Sanders W. G.,“Upper echelons research revisited:Antecedents,elements,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749-778.

Finkelstein S.,“Power in top management teams:Dimensions,measurement,and valid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35):505-538.

Hambrick D.C.,“Top management groups: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reconsideration of the‘team’ label”,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4:171-214.

王重鸣、刘学方:《高管团队内聚力对家族企业继承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孙海法:《高管团队价值观、团队氛围对冲突的影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2期。

刘军、李永娟、富萍萍:《高层管理团队价值观共享、冲突与绩效:一项实证检验》,《管理学报》2007年第5期。

Kraiger K.,L.H. Wenzel,Conceptu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measures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as indicators of team effectiveness.Team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Measurement:Theory,Methods,and Application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7:1-356.

Mathieu J.E.,T.S. Heffner,G.F. Goodwin,E. Salas,J.A. Cannon-Bowers,“The Influence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Team Process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2):273-283.

J.A.Cannon-Bowers,E. Salas,“Reflections on Shared Cogni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2):195-202.

K.A.Smith-Jentsch,J.E. Mathieu,K. Kraiger,“Investigating Linear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Safety and Efficiency in a Field Setting”,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90(3):523-535.

白云涛、郭菊娥、席酉民:《高层管理团队风险偏好异质性对战略投资决策影响效应的实验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第2期。

王大刚、席酉民:《战略一致性在中国公司绩效下的实证检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

Zarutskie Rebecca,2008,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Human Capital in Venture Capital Markets:Evidence from First-Time Funds,AFA 2007 Chicago Meetings Paper:1-35.

Kevin L.Schick.2008,A Study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Venture Capital Firms,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1-64.

葛玉辉:《人力资本价值因子的高层管理团队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8期。

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林钟高、徐虹、吴玉莲:《交易成本与内部控制治理逻辑—基于信任与不确定性的组织内合作视角》,《财经研究》2009年第2期。

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缪艳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与演进——从制度视角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张砚、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审计研究》,2007年第1期。

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张立民、唐松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研究》2007年第5期。

Bushman R.M. and Smith A.J.(2001),“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2(1-3),237-333.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1992),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AICPA.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2004),ERM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Demsetz,H. and Lehn,K.(1985),“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s And Consequenc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3,1155-1177.

Fama E.F.(1980),“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8(2),288-307.

Fama E.F. and Jensen M.C.(1983),“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6,301-326.

Gillan S.L.(2006),“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an Overview”,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2(3),381-402.

Jensen M.C. and Meckling W.H.(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4),305-360.

Jensen M.C.(1993),“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ournal of Finance,48,831-880.

Hart O.D.(1983),“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4(2),366-382.

Michelon,Beretta,Bozzolan,Disclosure o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as a Substitute of Alterna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s,SSRN Working Paper,2009.

Aghion P.,and Bolton P.,1992,“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9:473-494.

Aghion P.,and Tirole J.,1997,“Formal and Re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5(1):1-29.

Alchian A.,and Demsetz H. 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2(5):777-795.

Berle A. and Means G.,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New York.

Coase R.,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4:386-405.

Grossman S. and Hart O.,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4):691-719.

Hart O.,1995,Firm,Contracts and Finacial Struc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 O. and Moore J.,1990,“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6):1119-1158.

Hellmann T.,1998,“The Allocation of Control Rights in Venture Contrac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9(1):57-76.

Jensen M. and Ruback R.,1983,“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11:5-50.

Tirole J.,2001,“Corporate Governance”,Econometrica,69(1):1-35.

胡晓阳:《企业控制权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刘磊、万迪昉:《企业中的核心控制权与一般控制权》,《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

田志伟:《企业的企业家解释:企业控制权机制与创业理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2004。

青木昌彦:《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Overcoming Growth Constraints,MC13-121,October,2004,14-15.

杨绍辉:《从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服务》,《物流技术》2005年第10期。

Gonzalo Gullen,Mariana Badell,“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Production Economics,July,2006,25-27.

冯瑶:《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服务》,《资金管理》2008年第2期。

Richard Gamble,“Longer Chains,Lower Costs”,Treasury & Risk Management,2004,14(6):40-46.

Leora Klapper,The Roal of “Reverse Factoring” in Supplier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World Bank,September,2004,102-103.

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究》,《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年第35期。

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上海金融》,2007年第2期。

Germain Boer,“Managing the Cash Gap”,Journal of Accountancy,1999,(10):27-32.

Bagnoli M.,Bergstrom T.,Log-concave probability and his applications,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9,1-36.

叶陈毅:《企业信用制度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李长友:《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文化》2009年第9期。

贾艳琼:《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及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7期。

赵玉桥:《我国企业诚信危机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期。

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Penrose,Edith,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2n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New York,2006.

季敏华、余敏、张宇哲:《国家开发银行创纪录收购入主巴克莱云雾重重》,2007年7月24日《财经(网络版)》。

张宇哲:《国家开发银行另类PE路》,《财经》2007年第15期。

新闻动态:《国家开发银行参股巴克莱银行并参与收购荷兰银行》,2007年7月23日《财经(网络版)》。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巴克莱收购荷银》,2007年7月24日《上海金融报》。

刘建钧:《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对“风险投资”范式的反思与超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司春林、方曙红、田增瑞:《创业投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韩玥:《创业投资的退出方式分析》,《经济导刊》2009年第12期。

殷林森、李湛、李珏:《基于最优停时理论的创业投资退出决策模型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4期。

李存行:《创业投资的全部与部分退出的选择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付雷鸣、万迪、张雅慧:《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与创业投资退出问题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2期。

曹欣:《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分析与中国实现方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王国刚:《创业投资退出方式与创业者的价值实现》,《科技企业月刊》2004年第2期。

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戚安邦:《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张涛、崔浩、张飞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基建优化》2006年第5期。

闫果棠:《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8期。

吕耀明、林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李利明:《银行交易业务风险管理及监管要点》,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jsp/docView,2007年12月8日。

James F.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USA),1996.

Iansiti M. & Levien,R.,“Strategyas Ecolo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9.

温科勒:《快速建立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戈峰:《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5。

〔美〕A·麦肯齐等:《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

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初探》,《中外科技信息》2000年第6期。

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预测》2006年第5期。

巴思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中信出版社,2001。

杨于元等:《业竞天择——高科技产业生态》,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E.C.皮洛:《数学生态学》,科学出版社,1988。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钱辉:《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王东民:《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商业研究》2004年第6期。

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预测》2006年第5期。

王兴元:《同类品牌市场生态位重叠度测算模型研究》,载《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中国市场学会,2006。

马小森、韩福荣:《品牌的生态位适宜度分析》,《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年第12期。

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生态学报》1997年第5期。

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胥利、陈宏民:《品牌延伸价值的评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1期。

Blackston M.,“Observations:Building Equity by Managing the Brand’s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2(5/6):101-105.

Regis McKenna,Relationship MarketingSuccessful Strategies for the Age of the Customer,Reading,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1991.

Dwyer,F. Robert,Schurr,Paul H. and Oh,Sejo,“Developing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1987,51(2):11-27.

Fournier S.,A Consumer Brand Relationship Framework for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Florida. 1994.

Aaker J.Fournier S. and Brasel S.,Cha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s,Research Paper Series,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Stanford University,2001.

Levinger G.,“Development and Change”,Chapter 8 in H. H. Kelley,et al.(Eds.),Close Relationships,San Francisco:Freeman,1983:315-359.

Richard Cross,“The Five Degrees of Customer Bonding”,Direct Marketing,1992,55(6),33-35.

Richard Cross,Janet Smith,Customer Bonding:Pathway to Lasting Customer Loyalty,NTC/Contemporary Publishing Company,1996.

Richard Cross,Janet Smith,“The Customer Value Chain”,Marketing Tools,1997,4(1):14-18.

Svendsen,A.C.,Boutilier,R.G. & Wheeler,D.,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Social Capital and Business Value Creation,Toronto,Ontario:Canad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2003.

Larraine Sigil,Measuring the Value of Partnering:How to Use Metrics to Plan,Develop and Implement Successful Alliances,AMACOM,2004.

王庆国、蔡淑琴、喻友平:《企业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6期。

贺爱忠、李钰:《论品牌关系生命周期中消费者品牌信任与心理契约的建立》,《商业研究》2008年第11期。

Dyson P.,Farr A. & Hollis N.S.,“Understanding,Measuring and Using Brand Equity”,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6,36(6):9-21.

卢泰宏、周志民:《基于品牌关系的品牌理论:研究模型及展望》,《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期。

Ronika Chakrabarti,Pierre Berthon,Richard T. Watson,et al.,“Quality Management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The Role of Brands in an Open Source Environment”,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2007,18(8):947-955.

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张志宇、刘志峰:《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34期。

梁嘉华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科学出版社,2005。

刘志峰、李玉杰:《企业生态位研究:生命周期理论视角》,《商业研究》2009年第1期。

刘志峰、李玉杰:《信息生态位的概念、模型及基本原理研究》,《情报杂志》2008年第5期。

Babin B.J.,Darden,W.R. and Griffin M.,“Work and/or Fun:Measuring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Shopping Valu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4,20(4):644-656.

Arnett D.B.,Laverie D.A. and Meiers A.,“Developing Parsimonious Retailer Equity Indexes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A Method 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Retailing,2003,9(3):161-170.

Pappu R. and Quester P.,“Do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Lead to Improved Brand Equity?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wo Categories of Retail Brands”,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2006,15(1):4-14.

Baker J.,Parasuraman A.,Grewal D. and Voss G.,“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Store Environment Cues on Perceived Merchandise Value and Patronage Inten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2002,66(2):120-141.

Thang D.C.L. and Tan B.L.B.,“Linking Consumer Perception to Preference of Retail Stores: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Multi-Attributes of Store Image”,Journal of Retailing & Consumer Services,2003,10(4):193-200.

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2007年6月27日。

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赣发改工业字〔2006〕1346号),2006年11月17日。

杨雪锋:《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Inc.,1974.

Patterson M. G.,1996,“What is Energy Efficiency?Concepts,Indicator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Energy Policy.

Bosseboeuf D.,Chateau B.,Lapillonne B.,1997,“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n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the On-Going European Effort towards a Common Methodology”,Energy Policy.

黄湘宁:《关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能源研究与利用》1997年第2期。

许秀川、罗倩文:《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基于内生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6期。

郭小哲、葛家理:《基于双重结构的能源利用效率新指标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雷明:《可持续发展下绿色核算:资源—环境综合核算》,地质出版社,1999。

See Paul Q. Watchman,The Equator Principles,January 2007,pp.5-7,http://www.equator-principles.com/documents/LW_0202_p24.pdf.

Robert F. Lawrence and William L. Thomas,“The Equator Principles and Project Finance:Sustainability in Practice”,Natural Resources & Environment,Vol.19,2004,pp.20-26.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Banking on Responsibility,July 2005,pp.112-117,www.freshfields.com/publications/pdfs/practices/12057.pdf.

程惠建:《中国首部社会责任型企业基准问世》,2005年12月2日《国际金融报》。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2010年5月28日。

马立新:《试论循环经济中的矿业开发》,《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第4期。

张刚华、聂洁珠:《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赣南矿业结构》,《中国矿业》2008年第12期。

张昕、林本忠:《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矿业》2009年第11期。

胡振亚:《论矿业开发中的生态技术支撑体系》,《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9期。

王文利、吴小缓:《非金属矿工业与循环经济》,载田震远编《全国非金属矿产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李燕群、贾瑞强:《循环经济在矿业中的运用》,《矿业快报》2006年第11期。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特里杰奥吉斯:《战略投资学——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狄瑞鹏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王冰冰等:《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美〕托马斯·L.惠伦、J.戴维·亨格:《战略管理与企业政策》,王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王长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新湘评论》2011年第8期。

课题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十二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研究》,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0。

葛立成:《浙江经济:战略突破期的转型发展》,载林昌建编《2010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杭州出版社,2010。

迟福林:《“十二五”改革两大特定背景与思路》,中经网,2009年11月17日。

陈宝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对策》,http://www.worker.cn,2010年10月19日。

刘珂:《产业集群升级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

王立军:《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张公嵬:《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7期。

物流园区调研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07年4月16日。

支燕:《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3期。

李佩、王广永:《上海物流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物流技术》2007年第12期。

周文详:《全球产业链的物流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经济纵横》2007年第8期。

熊浩、鄢慧丽:《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探》,《物流技术》2007年第2期。

程广平:《区域中心城市物流集群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4期。

章建新:《析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李兰冰:《基于生命周期的物流产业集群演进机制识别》,《物流技术》2007年第1期。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周浩:《企业集群的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系统工程》2003年第4期。

丁焕强:《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农村金融体制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Markusen,A.,“Sticky Places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of Industrial Districts”,Economic Geography,1996,(72):295-313.

Nelson,R.,“The Evolution of Comparativeor Competitive Advantage:A Preliminary Reportona Study”,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2):597-617.

Mossbergerand Stoker,“The Evolutionof Urban Regime Theorythe Challengeof Conceptualization”,Urban Affairs Review,2001,(6):810-835.

蒋选:《面向新世纪的我国产业结构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徐寿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技术经济科学》1996年第2期。

梁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国民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李景元:《现代企业三维评价理论与模型开发》,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6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Neely A.,Gregory M.,Platts K.,“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9,16(4):56-74.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崔会敏:《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公共管理》2006年第10期。

杨侃琦、徐福缘、王宏伟:《非营利组织运营指标和模式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6期。

唐林炜等:《模糊数学与经济分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史亚光:《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企业信息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研究》2009年第2期。

李翔、杨淑霞、黄陈峰:《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法的用电客户信用评价》,《电网技术》2004年第21期。

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虞晓芬、傅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1期。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gjdzsw.drcnet.com.cn,2010年8月6日。

新闻报道:《万人团购网重庆站老板卷款10万元逃跑》,2010年10月16日《重庆晨报》。

Kim Dan J.,“A Multidimensional Trust Formation Model in B-to-C E-commerce: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Content Analyses of Academia/Practitioner Perspective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5,(8):143-166.

江耘:《中国网络团购企业达上千家信任危机凸显》,中国新闻网,2010年9月19日。

华昶、张道生:《团购遇信任危机,国内首个诚信网络团购联盟宣告成立》,新华网浙江频道,2010年9月20日。

Mayer R.C.,Davis J.H.,Schoorman F.D.,“An Integratio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Gefen D.,“Reflections on The Dimensions of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 Among Online Consumers”,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2005,33(3):38.

鲁耀宾、周涛:《电子商务信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沁芳、刘仲英:《基于制度的C2C电子商务信任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8年第4期。

谭春辉:《企业网站信任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情报科学》2009年第7期。

吴国庆:《网络团购路在何方》,《江苏商论》2005年第8期。

钱大可:《浅议网络团购》,《商业时代》2006年第2期。

於世为:《基于模糊重心的BtoC模式下网络信任综合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上)》,《财会通讯》2004年第7期。

杜兴强、李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研究》2000年第6期。

刘仲文:《试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应用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1999年第6期。

李玲:《试论人力资本股权化及其对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2003年第10期。

阎达五、徐国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权益的确立——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探讨》,《会计研究》1999年第6期。

陈静宇、魏力伟:《劳动者权益会计理论述评》,《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孙琳:《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会计相互关系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人民出版社,2006。

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Bliss,C.J.,1975,Capital Theor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Amsterdam and Oxford:North-Holl and Publishing Company. Innsbruck:Wagner. Trans. As The 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London:Macmilan,1891.

傅亮:《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计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

姜旭宏:《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北方经贸》2007年第5期。

姜玉原、高艳军:《职业导师制推行的步骤》,《人力资源》2007年第3期。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乔伊:《国际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黄斌:《对企业自愿披露分析性报告的思考》,《财会通讯》2003年第3期。

AICPA Jenkins委员会:《改进企业报告》,陈毓圭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陈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经济学思考》,《会计研究》2004年第8期。

乔旭东:《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行为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3期。

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研究》,《财会通讯》2000年第2期。

谢志华、肖泽忠:《内幕信息、私下披露及其控制》,《会计研究》2000年第10期。

Alexander N.,Myres H.,“The Retail Internantionalisantion Process”,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0,17(4):334-353.

Currah A.,Wrigley N.,“Network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Retail TNC”,Global Netwokes,2004,(4),1-23.

Vignali C.,“Tesco Adaptation to the Irish Market”,British Food Journal,2001.

黄飞:《跨国零售企业的本土化》,《商场现代化》2003年第4期。

李飞:《零售革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荆林波:《关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流通业引发的三个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5期。

郭冬乐:《中国流通产业组织优化与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2年第3期。

兰·奥佛尔、克里斯托福·得希:《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理论和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汪定伟编著《电子商务中的建模与优化》,科学出版社,2008。

张洪吉:《再造顾客价值空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贾志勇、王道顺、于玲:《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的思路》,《会计之友》2007年第12期。

王全胜、姚砚清、吴少微:《在线购物环境下的信任与风险:理论回顾与概念模型》,《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6期。

熊焰:《B2C电子商务败因:创新范式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樊春晖:《B/C分离的电子商务模式走向终结》,《电子商务世界》2004年第8期。

刘宏、黄小刚、刘振涛、乔彦东:《B2C模式下网络消费者满意的研究》,《商业研究》2004年第18期。

Barnes S.J.,Vidgen R.,“An evaluation of cyberbookshops:The WebQual meth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2,(6).

Ping Zhang,von Dran. User expectations and ran kings of quality factors in different Web site dom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2,(6).

张蔚菊:《“后危机时代”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研究》,《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

许光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和政策取向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王一鸣:《调整和转型: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杨红兴:《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外部经济的再思考》,《浙江金融》2010年第4期。

孙颖:《后金融危机时期与政策抉择》,《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1期。

孙亦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才凤玲:《金融危机后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39期。

刘琦:《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新趋势及应对之策》,《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3期。

雷明全:《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间核心竞争力评价》,《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8期。

郭正模:《四川参与“泛珠三角”合作中的产业合作与承接转移》,《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

课题组:《后危机时代的企业集聚与创新——来自珠三角企业的调查报告》,《南方经济》2010年第3期。

陈瑞莲:《欧盟经验对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启示》,《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赣州市政府网,2008年8月8日。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赣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通过)赣州市政府网,2011年4月13日。

朱建九:《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决策导刊》2010年第9期。

高文宇:《中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投资转移的政策建议》,《江东论坛》2007年第2期。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王宇燕:《产业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

沈德森:《赣州:昔日革命主战场今朝经济主阵地》,中国江西新闻网,2009年8月4日。

陈银春:《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梁业琛、吴保民、李开伟、余洪:《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创新产业承接思路 实现南宁市承接产业转移新跨越》,《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柳萌:《金溪在外创业人员情系家乡发展致信献策》,2008年8月21日《抚州日报》。

叶燕:《产业转移与江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5。

余洪:《南宁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期。

TSIA编辑部:《台湾半导体产业对国家的贡献》,http://www.tsia.org.tw/Files/ShortMsg/200943154521.pdf,2010年6月10日。

吴泉源、林宗德:《从网球拍到半导体:台湾产业技术特质的探讨》,载谢义勇主编《台湾产业技术发展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2001。

徐进钰:《台湾半导体产业技术发展历程——国家干预、跨国社会网络与高科技发展》,载谢义勇主编《台湾产业技术发展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2001。

陈建宏:《从互动观点探讨台湾半导体产业之发展》,(台湾)新竹市:“国立”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5。

Hobday,M. 1995,“East Asian Latecomer Firms:Learning the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s”,World Development,23(7),pp.1171-1193.

Meaney,Connie(1991),“Creating a Competitive Niche:State Policy and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R],Paper Presented at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April 27,1991.

杨艾俐:《IC教父张忠谋的策略传奇》,(台北)天下(出版书局),1998。

Evans,P.(1995),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thews,John A. 1997. “A Silicon Valley of the East:Creating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39:4.

约翰·马修斯、赵东成:《技术撬动战略:21世纪产业升级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君:《30年见证河南经济大发展》,《中国经贸》2008年第6期。

郜秀菊:《河南省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经济经纬》2006年第3期。

佚名:《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www.sina.com.cn,2008年6月5日。

赵秀丽等:《优化河南出口产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企业活力》2008年第7期。

梁丹:《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跨越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丁瑶:《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改革》2008年第6期。

王锐:《论开发带动战略与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雷瑛:《加快河南外贸增长方式的思考》,《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第10期。

任晓莉、朱杰堂:《提高河南经济外向度对策建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Stan Davis,Future Perfect 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mpany,1987.

B.J.Pine:《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操云甫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宗传宏:《城市发展战略新思路——城市大规模定制(CMC)》,《软科学》2006年第4期。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

朱敏彦、张颢瀚等:《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宁波市计划委员会:《21世纪宁波市发展展望——宁波市“十五”重大课题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余钟夫:《宁波发展研究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钱建华:《南通大调解》,中共南通市委政法委,2007。

蒋德:《江苏推广诉前调解“钟楼经验”》,2008年8月27日《法制日报》。

杜福海:《余杭“法治指数”出台始末》,2008年7月6日《法制日报》。

赵颖全:《“渔排法庭”海上开庭》,2009年7月31日《法制日报》。

杜萌:《无锡立法救助刑事被害人的背后》,2008年6月10日《法制日报》。

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朱岩:《对大规模侵权的初步思考——以实体法层面问题为中心》,载王利民编《中国民法年刊(2006~2007)》,法律出版社,2008。

李倩:《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谁是真正的责任承担者》,《法制与经济》2009年第1期。

〔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石家庄市政府通报三鹿集团破产案情况》,http://www.chinanews.com.cn,2008年12月25日。

吴泽勇:《集团诉讼在德国“异类”抑或“蓝本”?》,《法学家》2009年第6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侯雪梅:《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行政与法》2005年第6期。

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文艺出版社,2008。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三联书店,1957。

王绍周:《上海近代城市建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黄汉民:《1930年代上海和全国工业产值的估计》,杜恂诚、陈争平等编《汪敬虞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2007。

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王立民:《上海英租界与现代法制》,2009年1月21日《法制日报》。

练育强:《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王立民:《上海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上海特别市市政府秘书处:《上海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上海市档案馆藏,案卷号Y2—1—570。

张允高、钱淦:《民国宝山县续志(卷六,实业志、商业)》,上海市档案馆藏,案卷号Y15—1—235—130。

〔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

李金和:《中西人性理论与现代性平民人格培育》,《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王海明:《人性论科学体系的构建和研究者的使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胡光志:《通向人性的复兴与和谐之路——民法与经济法本质的另一种解读》,《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

〔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

金建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财经科学》2007年第11期。

徐国栋:《人性论与市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

李慧颖:《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经营者集中》,《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第7期。

〔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吴小丁:《反垄断与经济发展——日本竞争政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