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00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图书

politica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SSAPID:101-8576-6655-35
ISBN:978-7-5097-104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发展的关系是困扰着当代人的重大课题。为正确的继承传统,成功的超越传统,我们需要了解传统。不仅要了解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还要了解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本书集中了一批专家,试图通过对传统的解读把握现代政治发展的脉络,在与传统的关联中透析现代政治发展的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政治文化研究丛书
作 者: 张桂琳
编 辑:刘婷婷;郭琳;刘德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序言 政治发展的文化维度

 第一编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法律的宗教分析

   一 法律背后之神学诉求的形态演变

    (一)自然神论

    (二)自然法论

    (三)位格神论

   二 政教分离原则的法理学分析

    (一)西方近代史中的政教关系问题

    (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三 法律的宗教分析

  柏克与梁启超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结语

  卢梭对启蒙思想及现代性弱点的批判与超越

   一

   二

   三

  中世纪语境下的个人及其现代性的展露

   一 “一仆二主”与个人观的二元分离

   二 人的二重化及个人观的现代化

  从权利诉求到路径选择: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近代图谱*

   一 消极国家:自由主义的选择

    (一)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

    (二)人性缺陷与消极国家

    (三)“小政府”与权力制约

   二 “国家”与“社会”:两条路线的并立

    (一)国家路线

    (二)社会路线

   三 国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两个极点之争

  民主政治的“纯粹类型”与“复合形态”

   一 民主的“原教旨”

   二 作“主”之“民”的双重维度

   三 “主人”与“主事”的分离

   四 民主政体的复合形式或限制性保护

    (一)关于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的问题

    (二)关于人民主权与权力制约的问题

  试论民主治理的意义

   一 民主既是一种政府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状态

   二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三 民主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编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与政治发展

  法治进程中的公民权利

   一 从宪法出发

   二 以国际公约为基准

   三 从法律创制到司法实践

  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a

   引言:困扰共和主义的难题

   一 共和公民享有共和权利

   二 共和公民具有公共精神

   三 共和公民认同/忠于共和国

  有效国家权威下的宪政改革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一 当代西方族群政治论争

   二 西方族际政治论争的内在逻辑与局限

   三 和谐民族观与当代中国国家的政治整合

  浅谈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特性

   一 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特性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历史根源

    (二)自由主义思想理论的影响

   二 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特性

    (一)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价值选择

    (二)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民主观

    (三)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国家观

    (四)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的经济观

  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一 古典共和主义的基本理念

   二 自由主义对古典共和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三 两点启示

  大革命与现代政治的正当性:施米特与阿伦特的竞争性阐释

   一 作为现代性政治“开端”的革命及其正当性困境

   二 “政治行动论”对“主权决断论”的挑战

   三 结论:两种范式对于自由民主论的意义

  个人自由的理性之维

   一 文明的造物:自由与理性

   二 为自由辩护的知识论论辩

   三 理性维度的缺失:个人自由能走多远

   四 理性维度的放大:戕害个人自由

   五 个人自由的理性之维

  民族国家的矛盾

   一 民主与监控之间的矛盾

   二 主权与暴力之间的矛盾

   三 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齐格蒙特·鲍曼对西方文明进程的批判性解析

   一 “文明”的权力修辞学考察

   二 文明进程中的理性主义

   三 文明进程中的道德沉沦

  哈贝马斯的民主分析范式

   一 对民主制度的重新认识

   二 社会分析框架的转换

 第三编 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遭遇中国国情

   一 宪政

   二 后现代

   三 大众民主

  关于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战略取向的几点断想

   一 “亲和度”与现代化转型难易

   二 东方文明的“超稳定”与文化斥异机制

   三 西方文明的变异与“亲和度”提升

   四 文化斥异机制的激活与现代化发展受挫

   五 现代化转型注重“功能趋同”,还是“形式趋同”

   六 形式趋同与文化斥异机制的激活

   七 “亲和度”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民“本”说的思想境界

   一 民“本”说的思维方式

   二 关于重民思想

   三 关于因民思想

   四 关于子民思想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

   一 谁应当统治

   二 合法统治的根据与基础

   三 统治的方式与效果

   四 小结

  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

   引言

   一 绝对君权原则下的“公”“私”观

   二 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公”“私”观:另一种制度设计原则

   三 两种“公”“私”观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内部矛盾运动

   结束语

  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

   一 关于法治到礼教的变化

   二 关于重刑主义到恤刑主义的变化

   三 关于法不阿贵到刑分等级的变化

  略论宋代的权力制衡思想

   一

   二

  20世纪40年代“中间路线”思潮与自由派学人

   一 中间派与第三方面、自由思想分子

   二 中间路线:调和国共、兼亲美苏

    1.中间派对美苏之态度

    2.中间派对国共之态度

    3.中间路线与政协路线

   三 中间路线的基本精神

    1.和平主义

    2.改良主义

    3.理性主义

    4.自由主义

    5.民主主义

    6.社会主义

  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

   一 政党—社会:分析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限度的逻辑起点

   二 “全能主义—官僚型执政党—领导控制—技术式创新”模式

   三 “政治市场—交易型执政党—开放竞争—政府企业化”模式

   四 尝试性的结论

  当代大学生性别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与性别

   研究设计

   样本总体分析

   性别与政治认知、政治态度

    一 男生和女生在政治认知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 男生和女生在政治价值倾向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 男生和女生在政治参与倾向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性别与政治行为

   结论

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从主流政治价值的确立到公民文化的培育、政治文化的更新与重建,构成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其次,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推动或阻滞。因此,如何从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现代政治文化资源,如何吸纳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本土政治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各国在实现政治现代化方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1]Ball,1988. “A Republic—If You Can Keep It”,Political Innova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edited by Ball and Pococ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assani,2002. “The Bankruptcy of the Republican School”,Telos,124.

[3]Brugger,1999. Republican Theory in Political Thought,Macmillan Press.

[4]Buttle,2001. “Republican Constitutionalism:A Roman Ideal”,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9(3).

[5]Dagger,1997. Civic virtues:Rights,Citizenship,and Republican Liber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Dagger,2004. “Communitarianism and Republicanism”,Handbook of Political Theory,edited by Gaus and Kukanthas,Sage Publications.

[7]Herzog,1986. “Some Questions For Republicans”,Political Theory,14(3).

[8]Honohan,2001. “Freedom as Citizenship:The Republican Tradition in Political Theory”,The Common Good,Issue 2.

[9]Honohan,2002. Civic Republicanism,Routledge.

[10]Mouritsen,2001. “The Liberty of the People”,Paper presented to the IPSA-subgroup conferenc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cy”,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11]Nippel,1994. “Ancient and Modern Republicanism”,The Invention of the Modern Republic,ed. by Fonta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Oidfield,1990.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Routledge.

[13]Pettit,1989. “The Freedom of the City:A Republican Ideal”,The Good Polity,edited by Hamlin and Pettit,Basil Blackwell.

[14]Pettit,1997. Republicanism:A Theory of Freedom and Government,Clarendon Press.

[15]Pocock,1985. Virtue,Commerce and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Sandel,1996. Democracy’s Discont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Sellers,1998. The Scared Fire of Freedom,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8]Sellers,2003. Republican Legal Theory,Palgrave Macmillan.

[19]Shalhope,1982. “Republicanism and Early American Historiography”,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39.

[20]Shklar,1990. “Montesquieu and the New Republicanism”,in Machiavelli and Republicanism,edited by Bock、Skinner and Virol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Skinner,1998. Liberty Before Liberal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Sullivan,2004. Machiavelli,Hobbes,and the Formation of a Liberal Republicanism in Engl 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Viroli,2002:Republicanism,Hill and Wang.

[24]阿克曼:《我们人民:宪法的根基》,法律出版社,2004。

[25]艾萨克:《再思考:共和主义vs.自由主义》,《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4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6]陈思贤:《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27]陈伟:《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8]格雷:《自由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9]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三联书店,2003。

[30]哈林顿:《大洋国》,商务印书馆,1981。

[3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

[32]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3]赫希曼:《欲望与利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4]马基雅维利:《论李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5]金里卡:《自由平等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朋友抑或敌人?》,《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5。

[36]刘训练:《共和主义的复兴》,《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4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7]卢梭:《论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

[38]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39]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40]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

[41]满云龙:《共和修正派与当代美国思想史学》,《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42]森斯坦:《超越共和主义复兴》,《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

[43]斯金纳:《论正义、共同善与自由的优先性》,《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44]斯金纳:《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理想》,《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

[45]王天成:《论共和国——重申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传统》,《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

[46]维罗里:《共和主义的复兴及其局限》,《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

[47]文森特:《现代意识形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8]伍德:《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9]萧高彦:《马基雅维利论政治秩序》,《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8年第9期。

[50]萧高彦:《立法家、政治空间与民族文化——卢梭的政治创造论》,《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1年第14期。

[51]萧高彦:《〈联邦论〉中的宪政主义与制宪权》,“人民主权与宪政”学术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3。

[52]萧高彦:《共和主义与现代政治》,《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3]曾国祥:《宪政主义与民主的冲突:美国政治思想的一个侧面》,“人民主权与宪政”学术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3。

[1]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3]刘小枫:《施米特论政治的正当性》,收录于舒炜编《施米特:政治的剩余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

[5]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藏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萧高彦:《立法家、政治空间与民族文化——卢梭的政治创造论》,《政治科学论丛》2001年第14期。

[10]萧高彦:《西耶斯的制宪权概念:一个政治理论的分析》,发表于《公法与政治理论:吴庚大法官荣退论文集》,2004。

[11]萧高彦:《共和主义、民族主义与政治认同:鄂兰与施密特的隐秘对话》,刊于会议论文集《思想史上的认同问题:国家、民族与文化》(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5。

[12]Arendt,Hanna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Arendt,Hannah. 1977. 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14]Arendt,Hannah. 1986. “Communicative Power”(excerpt from On Violence),in Steven Lukes ed.,Power,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5]Arendt,Hannah. 1990. On Revolution,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16]Blumenburg,Hans. 1983.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dern Age,trans.,Robert M.Wallace,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

[17]Derrida,Jacques. 1986. “Declarations of Independence”,trans.,T.Keenan and T.Pepper,New Political Science 15(Summer 1986).

[18]Derrida,Jacques. 1992. “The Force of Law:The ‘Mystical Foundations of Authority’”,in Drucilla Cornell,Michel Rosenfeld,and David Gray Carlson,ed.,Deconstruc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Justice,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19]Honig,Bonnie. 1991. “Declarations of Independence:Arendt and Derrida on the Problem of Founding a Republic”,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

[20]Kalyvas,Andreas. 2004. “From the Act to the Decision:Hannah Arendt and the Question of Decisionism”,Political Theory 32(3).

[21]Kalyvas,Andreas. 2005. “Popular Sovereignty,Democracy,and the Constituent Power”,Constellations 12(2).

[22]Müller,Jan-Werner. 2003. A Dangerious Mind:Carl Schmitt in Post-War European Thought,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3]Scheuerman,William. 1997. “Revolutions and Constitutions:Hannah Arendt’s Challenge to Carl Schmitt”,The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 Jurisprudence 10(1).

[1]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2]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关于“以民为本”的历史思考》,载2003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

[3]郑敬高:《中国古代政体新说》,载《江汉论坛》,198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5]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3。

[1]王浦劬、李风华:《中国治理模式导言》,《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谢庆奎:《论政府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

[5]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6]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7]冯秋婷:《美国政党的执政方式》,《共产党员》2004年第1期。

[1]郭夏娟:《两性政治参与的同与异——从女性主义角度看浙江农村的村民自治》,《法学与政治》,2003年4月。

[2]孔静珣:《社会性别与政治学》,《妇女理论研究》总第62期。

[3]梁晓声:《女人不是残缺不全的男人》,《爱情 婚姻 家庭》,www.lovingfox.com。

[4]马延波:《我国公共政策中的性别意识与妇女发展》,《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5]孙爱军:《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6]王慧馨:《高中生传播行为及政治社会化——以台北市高中生为例》,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传播研究与台湾社会”学术研讨会,2003,http://www.jour.nccu.edu.tw/12.doc。

[7]叶文振:《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

[8]张艳国:《浅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河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9]F.Howe(1979). “Gender Roles and Socialization”. In P.Rose(Ed.),Socialization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0]Nicholas O.Alozie,James Simon,and Bruce D.Merrill,“Gender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 in Childhood”,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0(2003).

[11]R.Sigel(1990). “The Case for Educating Gender Equality”. In O.Khilov(Ed.),Political Socialization,Citizenship Evaluation,and Democracy.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2]H.Xiao(1999). “Independence and Obedience:an Analysis of Child Socialization Val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Vol.30.

简 介:本书以全国性的社会调查资料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公众国际观的基本状况、主要特征及其来源,进而讨论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转型,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于中国民众国际观的影响。本书的研究发现,公众对于国际问题的认知有限,但是现代化、国际化带来的公众国际观的变迁,将对中国未来的国内政治和对外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者: 韩冬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