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y (2007-2008)

SSAPID:101-8576-3350-33
ISBN:978-7-5097-067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而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者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进而提升国际经济力的重要基础;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导省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的出版将为各省域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途径、提供了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编 辑:李镇;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编委会

 《管理世界》杂志社特邀顾问、学术指导

 第一部分 总报告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一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

    1.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1.2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分析

    1.3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1.4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及动因分析

   二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

    2.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均衡性分析

    2.2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评价分析

    2.3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三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1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3.2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序分析

    3.3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3.4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3.5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动因分析

   四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1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4.2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序分析

    4.3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4.4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4.5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动因分析

   五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5.1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结果

    5.2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序分析

    5.3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5.4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5.5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动因分析

   六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6.1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结果

    6.2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排序分析

    6.3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6.4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6.5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动因分析

   七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1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7.2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序分析

    7.3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7.4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7.5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动因分析

   八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1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8.2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序分析

    8.3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8.4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8.5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动因分析

   九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9.1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结果

    9.2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序分析

    9.3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9.4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9.5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动因分析

   十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结果

    10.2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序分析

    10.3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10.4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10.5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动因分析

   十一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2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排序分析

    11.3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11.4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11.5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动因分析

   十二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

    12.1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比较稳定,局部范围有所波动

    12.2 不断固强扶优、优化指标结构是保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优势地位的关键

    12.3 宏观经济竞争力是体现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方面

    12.4 产业经济竞争力是推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重要因素

    12.5 知识经济竞争力是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潜在动力

    12.6 政府作用和统筹协调发展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十三 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

 第二部分 分报告

  第1章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 北京市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2 北京市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3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4 北京市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5 北京市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6 北京市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7 北京市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8 北京市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9 北京市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10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10.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10.2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10.3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11 提升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北京市宏观经济竞争力

    2.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北京市产业经济竞争力

    3.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加强产业园区生态建设,提升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北京市财政金融竞争力

    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化创新资源整合,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北京市知识经济竞争力

    6.以成功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切实搞好城市环境建设,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全面提升北京市发展环境竞争力

    7.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增强北京市政府作用竞争力

    8.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北京市发展水平竞争力

    9.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提升北京市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2章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 天津市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2.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2.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2.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2.2 天津市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2.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2.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2.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2.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2.3 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2.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2.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2.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2.4 天津市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2.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2.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2.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2.5 天津市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2.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2.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2.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2.6 天津市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2.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2.7 天津市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2.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2.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2.8 天津市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2.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2.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2.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2.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2.9 天津市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2.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2.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2.10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2.10.1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10.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2.10.3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2.11 提升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继续推进滨海新区的开放,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升天津市宏观经济竞争力

    2.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天津市产业经济竞争力

    3.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天津”,着力提升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推进财政金融改革和创新,健全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巩固并提升天津市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天津市知识经济竞争力

    6.完善滨海新区规划体系,增强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天津市发展环境竞争力

    7.以提高行政能力为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增强天津市政府作用竞争力

    8.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大力提升天津市的发展水平竞争力

    9.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天津,全面提升天津市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3章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 河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3.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3.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3.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3.2 河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3.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3.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3.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3.3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3.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3.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3.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3.4 河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3.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3.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3.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3.5 河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3.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3.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3.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3.6 河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3.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3.7 河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3.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3.8 河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3.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3.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3.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3.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3.9 河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3.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3.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3.10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3.10.1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3.10.2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10.3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3.11 提升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升河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河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

    3.实行节约、集约、循环、生态保护并举,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切实增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河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人才兴省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提升河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

    6.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提升河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完善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全面提升河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

    8.加快城镇化进程,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力增强河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

    9.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升河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4章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4.1 山西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4.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4.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4.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4.2 山西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4.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4.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4.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4.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4.3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4.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4.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4.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4.4 山西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4.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4.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4.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4.5 山西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4.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4.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4.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4.6 山西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4.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4.7 山西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4.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4.8 山西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4.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4.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4.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4.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4.9 山西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4.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4.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4.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4.10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4.10.1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4.10.2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4.10.3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4.11 提升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坚持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着力增强山西省宏观经济竞争力

    2.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努力增强山西省产业经济竞争力

    3.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循环经济和生态修复建设,着力提升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城乡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切实增强山西省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山西省知识经济竞争力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用山西”建设,推进“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山西省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增强山西省政府作用竞争力

    8.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山西省发展水平竞争力

    9.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和谐山西”建设,进一步增强山西省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5.1 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5.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5.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5.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5.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5.2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5.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5.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5.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5.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5.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5.3 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5.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5.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5.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5.4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5.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5.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5.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5.5 内蒙古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5.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5.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5.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5.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5.6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5.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5.7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5.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5.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5.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5.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5.8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5.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5.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5.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5.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5.9 内蒙古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5.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5.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5.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5.10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5.10.1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5.10.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5.10.3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5.11 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

    3.坚持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并举,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金融服务经济功能,着力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内蒙古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努力增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

    7.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

    8.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城镇化体系,壮大县域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

    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6章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6.1 辽宁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6.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6.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6.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6.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6.2 辽宁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6.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6.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6.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6.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6.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6.3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6.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6.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6.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6.4 辽宁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6.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6.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6.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6.5 辽宁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6.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6.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6.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6.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6.6 辽宁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6.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6.7 辽宁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6.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6.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6.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6.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6.8 辽宁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6.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6.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6.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6.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6.9 辽宁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6.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6.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6.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6.10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6.10.1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6.10.2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6.10.3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6.11 提升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循着“扩内需、保增长、促振兴”的要求,不断提升辽宁省宏观经济竞争力

    2.加快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着力增强辽宁省产业经济竞争力

    3.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升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提升辽宁省财政金融竞争力

    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辽宁省知识经济竞争力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大“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提升辽宁省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不断增强辽宁省政府作用竞争力

    8.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全面增强辽宁省发展水平竞争力

    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举,全面提升辽宁省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7章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7.1 吉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7.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7.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7.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7.2 吉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7.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7.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7.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7.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7.3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7.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7.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7.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7.4 吉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7.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7.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7.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7.5 吉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7.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7.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7.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7.6 吉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7.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7.7 吉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7.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7.8 吉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7.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7.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7.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7.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7.9 吉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7.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7.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7.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7.10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7.10.1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7.10.2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7.10.3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7.11 提升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合理利用好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不断增强吉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

    2.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升吉林产业经济竞争力

    3.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发挥财政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推动作用,努力提升吉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

    6.以优化环境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不断强化“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全面增强吉林省的发展环境竞争力

    7.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提升吉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

    8.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吉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

    9.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吉林省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8章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8.1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8.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8.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8.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8.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8.2 黑龙江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8.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8.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8.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8.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8.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8.3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8.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8.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8.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8.4 黑龙江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8.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8.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8.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8.5 黑龙江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8.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8.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8.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8.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8.6 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8.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8.7 黑龙江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8.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8.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8.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8.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8.8 黑龙江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8.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8.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8.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8.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8.9 黑龙江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8.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8.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8.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8.10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8.10.1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8.10.2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8.10.3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8.11 提升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抓好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力作用,着力提升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竞争力

    2.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黑龙江省产业经济竞争力

    3.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提高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断增强黑龙江省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企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黑龙江省知识经济竞争力

    6.“硬化”基础设施建设,“软化”市场发展环境,大力提升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政府作用竞争力

    8.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协调发展,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发展水平竞争力

    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9章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9.1 上海市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9.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9.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9.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9.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9.2 上海市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9.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9.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9.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9.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9.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9.3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9.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9.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9.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9.4 上海市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9.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9.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9.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9.5 上海市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9.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9.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9.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9.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9.6 上海市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9.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9.7 上海市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9.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9.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9.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9.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9.8 上海市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9.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9.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9.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9.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9.9 上海市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9.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9.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9.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9.10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9.10.1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9.10.2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9.10.3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9.11 提升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升上海市宏观经济竞争力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上海市产业经济竞争力

    3.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增强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完善财政金融体制,切实发挥财政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巩固并提升上海市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提升上海市知识经济竞争力

    6.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健全城市管理模式,显著增强上海市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增强政府作用竞争力

    8.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上海市发展水平竞争力

    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民本、民生、民心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上海市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10章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0.1 江苏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0.2 江苏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0.3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0.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0.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0.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0.4 江苏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0.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0.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0.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0.5 江苏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0.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0.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0.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0.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0.6 江苏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0.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0.7 江苏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0.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0.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0.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0.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0.8 江苏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0.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0.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0.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0.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0.9 江苏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0.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0.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0.10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0.10.1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0.10.2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0.10.3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0.11 提升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着力提升江苏省宏观经济竞争力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江苏省产业经济竞争力

    3.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江苏省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知识经济竞争力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机制,大力提升江苏省发展环境竞争力

    7.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江苏省政府作用竞争力

    8.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江苏省发展水平竞争力

    9.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江苏省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11章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1 浙江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1.2 浙江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1.3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1.4 浙江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1.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1.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1.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1.5 浙江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1.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1.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1.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1.6 浙江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1.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1.7 浙江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1.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1.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1.8 浙江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1.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1.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1.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1.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1.9 浙江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1.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1.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1.10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1.10.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1.10.2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1.10.3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1.11 提升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努力提升浙江省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2.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快速推动产业升级,继续提升浙江省的产业经济竞争力

    3.积极推进能源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创新节能减排的工作体系,提升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化解金融风险,着力提升浙江省的财政金融竞争力

    5.实施科教兴省、文化创意产业和人才强企发展战略,推进和谐文化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提升浙江省的知识经济竞争力

    6.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大力提升浙江省的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责任型政府、法制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政府作用竞争力

    8.推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共同进步,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浙江省的发展水平竞争力

    9.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浙江省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12章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2.1 安徽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2.2 安徽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2.3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2.4 安徽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2.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2.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2.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2.5 安徽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2.6 安徽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2.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2.7 安徽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2.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2.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2.8 安徽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2.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2.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2.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2.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2.9 安徽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2.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2.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2.10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2.10.1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2.10.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2.10.3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2.11 提升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抓住“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安徽省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2.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稳健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安徽省的产业经济竞争力

    3.大力提倡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发展模式,加强“生态安徽”建设,提升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深化财政、金融等体制改革,着力加强财政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提升安徽省的财政金融竞争力

    5.坚持教育优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居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提升安徽省的知识经济竞争力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安徽省的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政务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安徽省的政府作用竞争力

    8.以工业化为核心,城市化为动力,市场化为目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安徽省的发展水平竞争力

    9.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强化社会和谐,全面提升安徽省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13章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3.1 福建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3.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3.2 福建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3.3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3.4 福建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3.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3.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3.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3.5 福建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3.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3.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3.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3.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3.6 福建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3.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3.7 福建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3.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3.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3.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3.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3.8 福建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3.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3.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3.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3.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3.9 福建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3.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3.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3.10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3.10.1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3.10.2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3.10.3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3.11 提升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抓住加快海峡西岸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海西区的开放开发,全面提升福建省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2.以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大力提升福建省的产业经济竞争力

    3.继续巩固“生态福建”的建设成果,努力提高和优化人口结构和素质,提升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效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化解金融风险,提升福建省的财政金融竞争力

    5.坚持教育、科技、文化同步推进,推动知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福建省的知识经济竞争力

    6.依托中央各部委加快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提升福建省的发展环境竞争力

    7.强化社会和谐之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福建省的政府作用竞争力

    8.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实现区域内外的协调发展,提升福建省的发展水平竞争力

    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消除影响和谐发展的体制弊端,营造和谐氛围,全面提升福建省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14章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4.1 江西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4.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4.2 江西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4.3 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4.4 江西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4.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4.5 江西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4.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4.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4.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4.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4.6 江西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4.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4.7 江西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4.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4.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4.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4.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4.8 江西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4.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4.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4.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4.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4.9 江西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4.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4.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4.10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4.10.1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4.10.2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4.10.3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4.11 提升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江西省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江西省的产业经济竞争力

    3.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科教兴赣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提升江西省的财政金融竞争力

    5.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强省和文化兴赣战略,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提升江西省的知识经济竞争力

    6.经济发展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提升江西省的发展环境竞争力

    7.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改善民生,强化社会和谐之本,提升江西省的政府作用竞争力

    8.增强工业园区、中心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江西省的发展水平竞争力

    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江西省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第15章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5.1 山东省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1 经济实力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2 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3 经济外向度竞争力评价分析

    15.1.4 宏观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5.2 山东省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1 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2 工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3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4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5 产业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5.3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1 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2 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3 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4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分析

   15.4 山东省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5.4.1 财政竞争力评价分析

    15.4.2 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15.4.3 财政金融竞争力综合分析

   15.5 山东省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5.1 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15.5.2 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15.5.3 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15.5.4 知识经济竞争力综合分析

   15.6 山东省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6.1 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分析

    15.6.2 软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6.3 发展环境竞争力综合分析

   15.7 山东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15.7.1 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7.2 政府规调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7.3 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15.7.4 政府作用竞争力综合分析

   15.8 山东省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5.8.1 工业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5.8.2 城市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5.8.3 市场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15.8.4 发展水平竞争力综合分析

   15.9 山东省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9.1 统筹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5.9.2 协调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15.9.3 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分析

   15.10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述

    15.10.1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15.10.2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15.10.3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变化动因分析

   15.11 提升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提升开放型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山东省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全方位提高各大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山东省的产业经济竞争力

    3.强化节能环保和土地集约利用,切实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4.深化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等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山东省的财政金融竞争力

    5.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山东省的知识经济竞争力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提升山东省的发展环境竞争力

    7.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升山东省的政府作用竞争力

    8.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水平,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山东省的发展水平竞争力

    9.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山东省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法律声明

 前言

本报告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竞争力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同时,还根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兼顾这三个区域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建立了首个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并进行评价比较。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研究追踪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增强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