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下卷)图书

20世紀の中国システム

SSAPID:101-8573-5823-08
ISBN:978-7-5097-2663-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下卷)》是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之二。从对外关系或政权更替等来看,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可以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但是如果从社会生活的各种形态作一观察,则可发现这一时点前后并非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社会在这100年里发生了——或者没有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行解读。

相关信息

丛书名: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
作 者: 袁广泉
编 辑:徐碧姗;赵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序言

 第一篇 媒体·象征

  寻觅下层民众的书面语言

   前言

   Ⅰ.五口开埠以前

    1.早期传教士

    2.提倡采用罗马字符

    3.拼写规则的统一

   Ⅱ.寻觅近代汉语

    1.近代西欧语言的确立与口语

    2.被定为国语的官话

    3.官话标准拼写方案的探索

   Ⅲ.民国时期

    1.中国人的文字改革方案

    2.教会中国化与大众教育

   结语

  青岛社会与中国商人的文化作用

   序言

   Ⅰ.中国商人团体的成立

    1.中华商务公局的成立

    2.齐燕会馆、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的成立

   Ⅱ.中华商务公局到青岛华商商务总会

   Ⅲ.革命派在青岛的活动

    1.办报——《晨钟报》

    2.办学

    3.运动状况

     (1)“保存矿权”运动

     (2)抵制运动

   结语

  近代中国征婚广告史(1902~1943)

   序言

   Ⅰ.清末民初的征婚广告

   Ⅱ.1920年代的征婚广告

    (1)“社交公开”之议及其实践

    (2)征婚广告功罪

    (3)早期的征婚广告

   Ⅲ.征婚广告分析

    (1)征婚者自我介绍的条件

     ①年龄

     ②学历

     ③职业

     ④收入

     ⑤原籍和居住地

    (2)要求条件

     ①性情

     ②学历

     ③年龄

     ④家世

     ⑤职业·财产

     ⑥容貌

     ⑦健康状况

     ⑧思想意识

   Ⅳ.征婚广告的意义

    (1)征婚广告的实际状况

    (2)征婚广告与恋爱

   Ⅴ.1940年的征婚广告

    (1)为何探讨1940年

    (2)自我介绍

     ①年龄

     ②职业

     ③学历

     ④籍贯

     ⑤婚历

     ⑥性情、品格

    (3)要求条件

     ①年龄

     ②学历

     ③财产

     ④容貌

     ⑤健康

    (4)1940年征婚广告的特点

   结语

  汪伪政府时期的“大东亚战争博览会”

   序言

   Ⅰ.博览会举办经过

   Ⅱ.博览会主旨与展览内容

    “大东亚战争馆”

    “大东亚共荣馆”

    新民会在“大东亚建设博览会”上的观感

   Ⅲ.参观者的组织动员

   结语

  成吉思汗庙的建造

   序言

   Ⅰ.日本侵略内蒙古与“成吉思汗”

   Ⅱ.“成吉思汗神社”与国家祭祀

   Ⅲ.成吉思汗庙的建造

   Ⅳ.成吉思汗庙与战时动员

   结语

 第二篇 社会关系

  清末厦门的英籍华人问题

   序言

   Ⅰ.阿礼国着装令

   Ⅱ.华人保护与清朝地方官员

    1.英籍华人保护问题

    2.护照问题

   Ⅲ.英籍华人的经济活动与清朝地方官员的措施

    1.英籍华人与转口贸易

     (1)锦兴行铁锅事件(表1之3)

     (2)蔡德喜棉花课税问题(表1之14)

    2.英籍华人的经营

     (1)锦兴行铸造厂问题(表1之9)

     (2)洪德兴的卷烟问题(表1之19)

    3.英籍华人置地问题

   Ⅳ.左右为难的领事

    1.债务问题

    2.冒牌英商

    3.琐碎的纠纷

   Ⅴ.英国与清朝之间

    1.华人管理制度的动摇

     (1)保护对象划分标准的分歧

     (2)形同虚设的着装令

    2.英国的应对措施

    3.清朝与英国之外

   结语

  清末山东黄河治水政策史考

   序言

   Ⅰ.山东黄河治水方案制订过程

   Ⅱ.山东黄河治水方案实施过程

   Ⅲ.重开山东黄河治水计划

    1.周馥就任山东巡抚

    2.周馥与户部围绕增拨防汛经费的矛盾

    3.重开山东黄河治水计划

   结语

  中共党内矛盾与党内民主主义

   序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蔡和森

   Ⅰ.顺直临时省委成立引发纠纷——“顺直问题”第一幕

   Ⅱ.蔡和森对顺直省委领导彭述之的批判——“顺直问题”第二幕

   Ⅲ.陈潭秋、刘少奇对顺直省委的领导和对蔡和森的批判——“顺直问题”第三幕

   结语——“顺直省委”的结局与蔡和森“党内民主”思想的含义

  新河县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历史

   序言

   Ⅰ.董振堂与“西路军”问题

   Ⅱ.董振堂与新河县

   Ⅲ.吴子林与新河的中国共产党

   结语

 第三篇 社会制度

  外交制度改革与驻外公馆

   序言

   Ⅰ.先行研究及其缺陷

    1.问题之所在

    2.本文的观点

   Ⅱ.外务部的组织及人事制度

    1.外务部的组织、人事制度及其实际状况

    2.与驻外公馆的关系

   Ⅲ.日俄战争后的人事制度改革(1906~1907年)

    1.储才馆的设立与刘式训上奏

    2.改革后的实际状况

   结语

  1930年代上海租界越界筑路地区的划定与征税问题

   序言

   Ⅰ.界外路划界交涉之背景

   Ⅱ.界外路地区划界交涉

   Ⅲ.日本对公共租界问题的态度及其背景、舆论

   Ⅳ.1935年越界筑路暂行协定的性质

   结语

  对自然的拥有形态的多重结构

   序言

   Ⅰ.村域与村的收益(1934年)

    1.田亩调查与乡域

    2.金溪乡与白藤冈乡有关乡域划分的争执

   Ⅱ.“塱埗”范畴及“单宗耕地”范畴(土改前夕)

    1.土地层级中“塱埗”的定位

    2.涌源

    3.第二层次(即塱埗)与单宗耕地

    4.寄庄谷

    5.鸭埗与鹅埗

    6.村与宗族

    7.金江村

   结语

  20世纪中国农村的基层空间

   Ⅰ.20世纪末的行政改革

   Ⅱ.由多样到集中

   Ⅲ.20世纪中期的纯农村化

   Ⅳ.再次走向多样化

 第四篇 文化·教育

  明治杂志与鲁迅的《斯巴达之魂》

   序言

   Ⅰ.创作时期

   Ⅱ.《斯巴达之魂》与明治时期希腊史

   Ⅲ.明治时期的少年杂志与《斯巴达之魂》

   Ⅳ.《斯巴达之魂》中涘烈娜的形象

   Ⅴ.史实改写与时代影响

   Ⅵ.《斯巴达之魂》的结构与文体

   结语

   附录

    一 希腊军队人数

    二 “佛西斯”的翻译

  清末民初湖南省教育会的职员构成及其变化

   序言

   Ⅰ.湖南省教育会的成立及其发起人

   Ⅱ.1910年的会员和当选职员

   Ⅲ.辛亥革命后的改组与1912年的职员

   Ⅳ.1913年以后的湖南省教育会

    1.1913年改组及其后的职员结构

    2.湖南省教育会与湖南政府的关系

   结语

  陶行知与杜威访华

   序言

   Ⅰ.杜威访华(1919~1921年)

   Ⅱ.企盼“新教育”

   Ⅲ.Democracy·Democracy教育·平民教育

   Ⅳ.杜威讲演与陶行知

   Ⅴ.陶行知与晓庄学校

   结语

  韦君宜笔下“历史”的含义

   序言

   Ⅰ.韦君宜的创作态度

   Ⅱ.《一个钢铁厂的历史》及其“注解”

   Ⅲ.“反思”和记述历史

   结语

 第五篇 区域社会

  山东开埠与土产交易变迁

   序言

   Ⅰ.山东开埠与南方商人

    1.烟台开埠与广东商人

    2.青岛的广东商人

   Ⅱ.殖民城市青岛的肉食市场

    1.德国建设屠宰场

    2.俄国采购牛肉

    3.民国初期的食用牛肉市场

   结语

  清末民初地方精英的动向

   序言

   Ⅰ.清末顺德县匪盗猖獗与地方精英

    1.匪盗猖獗

    2.匪盗与宗族

    3.作为宗族集团领袖的地方精英及其却匪措施

   Ⅱ.辛亥革命在顺德县

    1.顺德光复*

    2.民军

   Ⅲ.辛亥革命后的地方政策与地方精英及宗族

    1.广东军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

    2.广东军政府的乡村自治政策

    3.地方警察组织的建立

    4.地方自治会的成立

   结语

  中兴公司的筑路计划及其外交意图暨台枣铁路经营

   序言

   Ⅰ.德国势力在山东的扩张与峄县

   Ⅱ.中兴公司与台枣铁路

   Ⅲ.筑路计划的膨胀

   Ⅳ.台枣铁路经营的失败

   结语

  20世纪河北省新河县的社会流动与户口变化动向

   前言

   Ⅰ.新河县的户口变化与河北全省之比较

   Ⅱ.新河县内户数、人口变化

   Ⅲ.自民国时期至人民共和国时期

   Ⅳ.结语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是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研究系列之二。从对外关系或政权更替等来看,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可以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但是如果从社会生活的各种形态作一观察,则可发现这一时点前后并非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媒体·象征”、“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文化·教育”、“区域社会”五个专题之下,收入本书的21篇论文从21个小角度细腻地切入中国社会微部,对中国社会在这100年里发生了——或者没有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行解读。

①戒能通孝:《支那土地法惯例序论——北支农村土地所有权及其具体性质(支那土地法慣行序説——北支に於ける土地所有権と其の具体的性格)》,《戒能通孝著作集 第Ⅳ卷 所有权》,日本评论社,1977,第112~202页。原载《法律社会学诸问题》(1943年)。

②片山刚:《清末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顺德县的村落及“村”的界域——旧中国村落新探(清末·民国期珠江デルタ順徳県の集落と「村」の領域:旧中国村落の再検討へ向けて)》,《东洋文化》第76号,1996,第163~199页。

③片山刚:《1930年代广东省“田亩调查册”的性质及其编制经过(1930年代広東省の「田畝調査冊」の性格と作製経緯)》,《近代东亚土地调查事业研究通讯(近代東アジア土地調査事業研究ニューズレター)》第1号,2006,第2~13页。

④片山刚:《1930年代广东省土地调查与乡的划界:“村有土地”是否存在(1930年代広東省土地調査事業と郷の境界画定:「村の土地」の存否をめぐって)》,《近代东亚土地调查事业研究通讯》第3号,2008,第31~50页。

⑤片山刚:《2009年高要市金利镇调查记录:“村有土地”确实存在(2009年高要市金利鎮調査記録:「村の土地」の実在をめぐって)》,《近代东亚土地调查事业研究通讯》第4号,2009年,第155~175页。

⑥寺田浩明:《中国近世之自然所有(中国近世における自然の領有)》,世界史探析系列之1《历史上的自然(歴史における自然)》,岩波书店,1989,第199~225页。中译版:《中国近世土地所有制研究》,冯潇译,法律史研究编集委员会、中日文化交流丛书编辑委员会合编《中外法律史新探(法律史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1994,第425~440页。

⑦寺田浩明:《划界的动力——借鉴片山报告(境界を作る力——片山報告に触発されて)》,《近代东亚土地调查事业研究通讯》第3号,2008,第51~54页。

⑧旗田巍:《中国村落与共同体理论(中国村落と共同体理論)》,岩波书店,1973,第304页。

⑨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