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5

家庭寄养:动机与绩效图书

Family fostering: motivation and effect

SSAPID:101-8561-7697-72
ISBN:7-80190-784-1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制度变迁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即“家庭寄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深入剖析了寄养家庭的寄养动机、寄养经验、社会支持系统和收养意向,评估了家庭寄养的效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文库
作 者: 吴鲁平
编 辑:崔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附录二 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一 政策法规

 附录六 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状况问卷调查初步统计结果

 一 导论

  (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二)研究课题的明确化

   1.寄养家庭照顾被寄养儿童的动机

   2.寄养家庭照顾被寄养儿童的具体行动

   3.寄养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

   4.家庭寄养的效果

   5.家庭寄养项目或政策评估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 家庭寄养政策

  (一)家庭寄养政策产生的制度背景

  (二)家庭寄养政策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家庭寄养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

  (四)对家庭寄养政策的具体分析

   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对家庭寄养工作的领导

   2.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

   3.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对寄养家长的培训和社会支持力度

   4.制定严格的选录程序和规章制度,确保家庭寄养工作的良性运行

   5.实施监督检查机制,对家庭寄养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三 文献回顾

  (一)被寄养儿童及其需求

   1.被寄养儿童

   2.被寄养儿童的需求

  (二)家庭参与寄养的动机

  (三)家庭寄养的模式

   1.农村模式

   2.城市模式

   3.其他模式

  (四)社会支持系统

   1.社会支持的含义

   2.社会支持的类型

   3.社会支持的功能

   4.家庭寄养工作中的社会支持

  (五)家庭寄养的效果

   1.寄养家庭的环境对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

   2.家庭寄养有助于孤残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

   3.家庭寄养使孤残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获得显著进步

   4.家庭寄养有助于儿童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5.影响家庭寄养效果的因素

    (1)可预见性研究

    (2)集中性研究

  (六)家庭寄养评估

   1.家庭寄养评估的概念和目标

   2.家庭寄养评估的框架和指标

   3.家庭寄养评估的功能

 四 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2.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3.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4.本研究的局限性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深度访谈中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1)30户接受深度访谈的寄养家庭的基本情况

    (2)7名接受深度访谈的家庭寄养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情况

   2.问卷调查中192户寄养家庭的基本情况

    (1)寄养家庭的人口构成情况

    (2)寄养家庭中妻子和丈夫的基本情况

    (3)寄养家庭在亲子方面的情况

 五 研究结果

  (一)寄养家庭接纳被寄养儿童的动机

   1.同情和关爱这些孩子

   2.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有闲暇时间照顾孩子

   4.当时挺好奇

   5.获得经济收入

  (二)成为寄养家庭的必要条件

   1.要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2.家庭要具备一定的设备

   3.对寄养妈妈有更高的要求

  (三)寄养家庭的行动与经验

   1.照顾被寄养儿童的人员和数量

   2.寄养家长需要应对的各种问题

   3.对被寄养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情况

   4.培训被寄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情况

   5.寄养家庭对被寄养儿童的情感投入情况

   6.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希望

  (四)寄养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及要求

   1.社会支持的必要性

   2.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及其类型

    (1)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以专业性技术指导为主的工具性支持

    (2)亲朋好友和家人的情感支持

    (3)寄养家长之间的相互经验交流

   3.家庭寄养中的经济支持

    (1)寄养家庭的四大主要开支

    (2)寄养生活费有剩余

    (3)寄养年龄大点的儿童省钱

    (4)寄养孤残儿童比干农活轻省

   4.期望得到家庭寄养指导中心更多的工具性支持

    (1)延长培训时间

    (2)增加培训内容的难度

    (3)再增加一些关于脑瘫的康复知识

    (4)以示范的方式为主

    (5)提供一些康复器材

   5.期望福利院多给些抚养费用

   6.期望福利院能够根据孤残儿童状况对抚养费用进行分级

   7.期望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8.期望福利院切实落实好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庭寄养的效果评估

   1.促进了被寄养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

    (1)生理方面有所恢复

    (2)心理方面进步很大

    (3)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

   2.给寄养家庭增添了不少乐趣

  (六)寄养家长的收养意向

   1.寄养家长对收养概念的理解

   2.收养的意愿

    (1)想收养年龄小一点的孩子

    (2)想收养一个女孩

    (3)想收养一个正常的孩子

    (4)什么样的都无所谓

   3.收养的动机

    (1)情感上的融合

    (2)担心孩子离开后得不到较好的照顾

    (3)孩子基本正常,而且聪明可爱

    (4)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太少

   4.收养孩子的主要顾虑

    (1)认为政策不允许

    (2)担心被寄养儿童的将来

    (3)担心被寄养儿童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4)家里经济条件太差

   5.家长对收养政策的希望与要求

  (七)对10个家庭照顾被寄养儿童经历的情景分析

   1.对寄养家庭3的个案分析

   2.对寄养家庭13的个案分析

   3.对寄养家庭15的个案分析

   4.对寄养家庭17的个案分析

   5.对寄养家庭18的个案分析

   6.对寄养家庭24的个案分析

   7.对寄养家庭25的个案分析

   8.对寄养家庭26的个案分析

   9.对寄养家庭27的个案分析

   10.对寄养家庭28的个案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一)寄养家庭参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活动,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

  (二)家庭寄养基本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孤残儿童照顾理念

   1.寄养家庭大部分寄养行为符合《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2.被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照顾,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其需求满足程度较高

  (三)社会支持系统对寄养家长照顾被寄养儿童具有重要作用

  (四)从政策的执行、绩效和需求评估看,该项政策执行较好,成绩比较显著,满足了国家、寄养家庭和被寄养儿童三方的需求

  (五)家庭寄养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1.寄养家长的专业知识不足,对儿童需求的满足构成制约影响

   2.社会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3.缺乏科学的评估

   4.任意调离被寄养儿童,缺乏对寄养家庭的人文关怀

   5.政策宣传和送达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6.相关政策存在脱节现象,一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7.家庭寄养“一条龙”式服务可能对地方形成较大压力,配套政策尚待补充

 七 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快制定与《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家庭寄养评估体系,加强对寄养家庭的管理力度

  (三)要不断完善对家庭寄养政策的评估,使家庭寄养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家庭寄养指导中心等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加人性化地完成服务工作

  (五)吸引寄养家长更加积极地参加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更多地关注孤残儿童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

  (六)完善和落实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

  (七)进一步改善寄养生活费的支付标准

  (八)积极地解决被寄养儿童的就学问题

  (九)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寄养政策的宣传力度

 附录三 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访谈提纲1

 附录五 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访谈提纲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文库》总序

 后记

 附录四 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访谈提纲2

本书对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制度变迁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即“家庭寄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类型分析、情境分析、对应分析和L归citsigo回析分等多种质的和量的分析方法,深入地剖析了寄养家庭的寄养动机、寄养经验,社会支持系统和收养意向,评估了家庭寄养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寄养家庭参与家庭寄养活动,是他们在有“闲”的情景下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他们是“理性的爱心行动者”,或“具有爱心的理性行动者”,家庭寄养基本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孤残儿童照顾理念,被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照顾,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从政策的执行、绩效和需求评估看,该项政策执行较好,成绩比较显著,满足了国家、寄养家庭和被寄养儿童三方的需求,但其中也存在七大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九条对策性建议。

安东尼·吉登斯(2003):《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包水娟(2002):《寄养家庭社会支持网络长效性工作机制探讨》,《“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彼德·罗西等(2002):《项目评估:方法与技术》(第6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北京市民政局(2000):《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新探索》,《民政论坛》,第3期。

陈成文、潘泽泉(2000):《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陈成文(1999):《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陈成文(2000):《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

陈刚(2002):《寄养家庭环境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中国社会报》,9月20日。

陈军(2002):《家庭寄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保证》,《“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陈树强(2003):《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的心路历程——以北京市15个案例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雪芬(2003):《“家庭式护理,学校式教育”养育模式初探》,《社会福利》,第10期。

陈振明(2004):《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海军(2003):《中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

崔丽娟、秦茵(2000):《家庭寄养儿童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见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j.htm。

崔丽娟、吴明证(2002):《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第4期。

崔丽娟、杨志勇(2002):《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

丁开杰(2000):《试论中国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经济与管理研究》,第4期。

杜林、王婷、宓亚伟、曾凡林(2002):《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的亲子关系研究》,《“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段培芹(2002):《立足实际制定政策 依据法规办实事——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努力探索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新路》,《社会福利》,第8期。

段培芹(2003):《青岛市:根据儿童成长需求采取不同养育模式》,《社会福利》,第11期。

段培芹(2004):《青岛:勇于开拓儿童福利社会化之路》,《社会福利》,第5期。

多吉才让(2000):《加强政策理论研究 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国民政》,第12期。

“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组(2003):《“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总报告》,见http://new.zhengzhou.gov.cn/gov/minzhengju/rdgz/jy1411.htm。

冯立伟、苏建平、穆怀兰(2001):《解析儿童照料模式》,《民政论坛》,第3期。

冯立伟、张克林(2002):《家庭寄养如何做到高起步》,《社会福利》,第1期。

高强(2003):《断裂的社会结构与弱势群体构架的分析及其社会支持》,《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宫宁轩(1994):《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第2期。

顾惠娟(2003):《孤残儿童养育模式之思考》,《社会福利》,第10期。

郭壁成(2001):《孤残儿童收养方式浅谈——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家庭寄养的探索与启示》,《民政论坛》,第2期。

郭洪泉(2001):《家庭寄养程序与管理》,《民政论坛》,第1期。

郭志刚(1999):《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务院办公厅(200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的通知》,2月27日。

贺寨平(2001):《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黄石市儿童福利院(2002):《家庭寄养与社会支持初探》,《“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金洁(2001):《九十年代日本儿童福利事业的动向》,《民政论坛》,第2期。

金云霞、王晨光、宋秀、马凤英、李亚萍、胡志林(2001):《农村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验结果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3期。

卡伦·皮特曼、马赛罗·戴维西、撒迪厄斯·费伯(2004):《21世纪青少年社会政策:框架问题》,《当代青年研究》,第2期。

卡尔·帕顿等(2001):《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孙兰芝等译,华夏出版社。

李宝库(2003):《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在全国家庭寄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李强(1998):《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李巧云、尚党杰、辛育、赵莉(2003):《用我们的眼睛看我们的生活》,《社会福利》,第11期。

李彦林:《上海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回顾》,见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e.htm。

林少瑛(2003):《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香港寄养服务概况》,《社会福利》,第10期。

刘汉山(2003):《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的最佳养育模式——大同54年孤儿家庭寄养实践的启示》,《社会福利》,第10期。

娄晓萍:《试论建立个性化、社会化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方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卢亦鲁(2002):《家庭寄养中的医学标准的探索》,《“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卢亦鲁(2001):《他山之石》,《民政论坛》,第4期。

鲁容芳、曾凡林、顾东辉(2002):《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社会工作》,《“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鲁容芳、张诚学、林蕾(2002):《32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安置中断解析》,《社会福利》,第8期。

陆士桢(2001):《中国儿童社会福利需求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栾荣生、刘东磊等(1999):《社会支持与社会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人群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5期。

罗伯特·葛路德(2002):《中国家庭寄养——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社会福利》,第8期。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03):《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南昌市社会福利院(2002):《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与评估》,《社会福利》,第8期。

宁骚(2003):《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聃龄(2001):《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乔先华、于兆民、高娜(2003):《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青岛胶州市张应镇东张应村养护基地为例》,《社会福利》,第5期。

秦启文、黄希庭(2001):《社会技能构成因素及其意义》,《心理学探新》,第1期。

丘海雄、陈健民、任焰(1998):《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社会学研究》,第4期。

森重敏(2003):《孩子和家庭环境》,见http://www.pep.com.cn/200301/ca124196.htm。

尚晓援(2001a):《“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尚晓援(2001b):《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南京市和兰州市社会福利服务的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尚晓援、李海燕、伍晓明(2003):《中国孤残儿童保护模式分析》,《社会福利》,第10期。

尚晓援、伍晓明、石婷婷(2004):《从传统到现代:从大同经验看中国孤残儿童福利的制度选择》,《青年研究》,第7期。

施德容(2000):《完善孤残儿童照料体系,积极开展家庭寄养工作》,见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c.htm。

施建峰、马剑虹(2003):《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功效学》,第1期。

唐海英(2004):《论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2期。

汪庭馀(2003):《浅谈福利院儿童照顾模式转变》,《社会福利》,第2期。

王晨光、金云霞(2001):《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探索与研究》,《民政论坛》,第3期。

王晨光(1999a):《儿童福利院收养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国民政》,第5期。

王晨光(1999b):《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讨》,《中国民政医学杂志》,第2期。

王晨光(2000):《儿童收养问题探讨——写在新〈收养法〉实施一年之际》,《中国民政》,第7期。

王国钧(2001):《寄养家庭对孤残儿童的生活教育》,见http://www.childrenandus.org/fosterage-29.htm。

王美芳、庞维国(1997):《艾森伯格的新社会行为理论模式》,《心理学动态》,第4期。

王素英(2001):《从家庭寄养看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趋势》,《民政论坛》,第2期。

王素英(2002a):《加速发展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社会福利》,第5期。

王素英(2002b):《家庭养育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社会福利》,第1期。

王彦斌、赵锦云、罗阳、杨学英(2003):《失依儿童家庭寄养控制机制探析——源于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的调查》,《社会福利》,第10期。

魏建华、汤一苏(2004):《孤残儿童城乡家庭寄养模式探讨——四川成都家庭寄养》,《社会福利》,第4期。

肖水源(1987):《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4期。

辛自强、池莉萍(2001):《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第5期。

徐月宾(2001):《儿童福利服务的概念与实践》,《民政论坛》,第4期。

许视珍(2003):《家庭式收养与集中供养》,《社会福利》,第3期。

阎青春(2003):《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专题研究报告》,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善华(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易进(1999):《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银平均(2003):《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云南昆明安宁市草埔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社会福利》,第1期。

俞宁、张玉霞(2003):《从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阳光村模式看家庭寄养》,《社会福利》,第10期。

昝飞、曾凡林(2001):《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行为问题与寄养》,《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昝飞、曾凡林(2002):《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心理科学》,第5期。

曾凡林、季玉华、鲁容芳(2002):《寄养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状况调查》,《中国特殊教育》,第4期。

曾凡林、章淑萍、李彦林、张帆(2002):《上海孤残儿童城市家庭寄养的新进展》,《“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曾凡林(2002a):《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制定的基础》,《社会福利》,第7期。

曾凡林(2002b):《家庭寄养与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张喆(2003):《新时期孤残儿童福利的保障需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张诚学(2002a):《从专业社会工作视角看家庭寄养》,《社会福利》,第7期。

张诚学(2002b):《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准备》,《“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慈善基金会。

张诚学(2003):《英国、香港、上海家庭寄养比较》,《社会福利》,第10期。

张凡(2002):《推进专业化发展 提升家庭寄养水平——“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综述》,《社会福利》,第7期。

张洪英(2002):《社会支持网络及其在社会工作(个案)中的应用》,《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第3期。

张文彤(2002):《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章淑萍、鲁容芳、李玉山(2002):《家庭寄养工作专业评估体系框架构想》,《社会福利》,第7期。

章淑萍、鲁容芳、张诚学(2001):《城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探讨:上海的经验与启示》,《民政论坛》,第6期。

赵锦云(2002):《建构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寄养新模式》,《社会福利》,第12期。

郑杭生(1996):《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3):《家庭寄养工作背景介绍》,见http://www.mca.gov.cn/mca/news/news2003103001.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3):《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见http://www.mca.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孤残儿童的福利事业简况》,见http://www.mca.gov.cn。

周焕龙(2003):《北京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路径选择》,《社会福利》,第9期。

周心忠(2003):《资助收养:一种有待探讨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社会福利》,第10期。

周琼(2003):《让康复进入寄养家庭》,《社会福利》,第12期。

朱力(1995):《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朱松筠(2003):《吸收与创新兼容,在高起点上推进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上海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发展报告》,《社会福利》,第12期。

朱红、周竹青(2000):《一切为了孩子 让他们拥有一个家——上海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见闻》,《中国民政》,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