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1

中国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图书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Chinese humen resources

SSAPID:101-8539-5159-75
ISBN:7-80230-18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力资源的配置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力资源三次结构调整的特点、成因、规律和趋势,还对西部大开发和人力资源西向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作 者: 王知桂
编 辑:刘骁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图表目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后记

 序

 相关链接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时空背景

   一 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

   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第二节 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研究进展

   一 关于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论述

   二 关于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和人力资源流动

   三 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贯穿本书的核心方法和主线

    2.应用“抽象法”所作的若干假定

    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4.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方法

   二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关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源及其合理配置

   一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比较

   二 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人力资源流动、人口迁移等含义辨析

    1.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2.人力资源流动

    3.人口迁移

   三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评价标准

    (一)效率标准

    (二)效益标准

    (三)均衡标准

    (四)和谐标准

   四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般规律

    1.各产业部门在历史上的发展顺序

    2.社会分工基本上按农—工—商—服务业顺序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论述

    1.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论述

    2.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因的考察

    3.对人力资源流动规律的揭示

    4.人力资源流动与农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论述

   二 从列宁到邓小平对人力资源流动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探索和发展

    1.列宁关于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的重要理论

    2.毛泽东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观

    3.邓小平的人力资源配置思想及其对中国实践的指导

  第三节 西方学者关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思想

   一 关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因

    (一)“推力一拉力”理论

     1.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The Lew’s-Fei—Ranls Model)

     2.托达罗预期收入理论人力资源流动模型(The Todaro Migration Model)

    (二)“消费需求拉动”理论

   二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规律

    1.列文斯坦对人口流动规律的总结

    2.E·S李对人口流动规律的总结

    3.泽林斯基的人口流动与生命转变阶段论

   三 几点结论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及其变动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基本状况

   一 人力资源的城乡结构

    1.农业与农民

    2.城市和工人

   二 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分布

   三 人力资源所有制结构分布

   四 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

    1.人力资源知识教育程度

    2.人力资源的技能状况

    3.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

  第二节 传统体制下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传统体制下人力资源流动概况

   二 传统体制下人力资源转移的特点及原因

    1.从转移的方向看,在城乡对流转移的同时,其总的方向是农村向城市转移

    2.从转移的方式看,属政府主导型转移

    3.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与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相关

 第四章 中国人力资源第一次结构大调整:从农村走向城市

  第一节 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的背景及特点

   一 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的背景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过剩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2.国家对长期严格实行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提供了政策和制度环境

    3.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吸纳了大批“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城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5.交通与通讯的发展为农民外出谋生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二 我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特点

    1.从流动的规模来看:从开始时的小规模向大规模方向发展

    2.从流动的组织程度看:由盲目流动逐步向有序流动发展

    3.从流动的时间跨度看:由“候鸟型”迁移发展为以“移民型”为目的的转移

    4.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看,逐步由区域内就地转移向跨区域转移发展

    5.从流动的动力机制看,由比较单一的以追求增加收入的利益动机发展为多元化目的

  第二节 我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必然性

   一 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城乡人力资源分布结构已严重阻碍了现代化进程

   二 改革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使得城乡间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成为迫切需要

  第三节 第一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深远影响

   一 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流动的重大意义

   二 第一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局限性

   三 城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路

    1.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构建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机制

    2.提高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程度

    3.重视农村劳动力流动前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5.推进户籍制度的创新

   四 我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趋势

    1.长期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是历史必然

    2.从近期态势看,我国城乡间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减缓、速度放慢

    3.根本途径:实行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第五章 中国人力资源第二次结构大调整(上):城市地区之间的流动

  第一节 人力资源配置的地区结构分析

   一 人力资源供求的地区结构与其相关结构的关系

    1.人力资源供求的地区结构与部门结构的关系

    2.人力资源供求的地区结构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的关系

    3.人力资源供求的地区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4.人力资源供求市场的地区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二 人力资源跨地区流动和配置原因的理论分析

    1.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距离

    2.收入因素

    3.“心理成本”因素

    4.信息因素

    5.个人特点因素

   三 解决人力资源供求地区结构失衡的对策分析

    1.以工厂的迁移代替劳动力的迁移

    2.减少和消除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障碍

    3.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吸引劳动力流入

  第二节 中国城市人力资源从内地向沿海的大流动

   一 中国城市人力资源从内地向沿海流动的现状

   二 人力资源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的原因

    1.历史上的生产力布局造就了东南沿海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相顺应

    2.改革开放后多种地区倾斜政策给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与人力资源的西向流动

   一 西部人力资源的现状

   二 人才西向流动的制约因素

   三 人才西向流动的对策

 第六章 中国人力资源第二次结构大调整(下):城市各部门、行业间的流动

  第一节 城市人力资源纵向流动的特点

   一 人力资源从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的流动

   二 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

   三 由政府部门向企业的流动

   四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第二节 第二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

   一 城市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深层原因分析

    1.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结果

    2.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引起人力资源结构的相应调整

    3.现代经济与科技发展要求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体制

    4.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 城市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地域分布的不均衡使人力资源流动和调整受到很大限制

    2.体制改革的深入,失业压力增大超过经济承受能力,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受到阻碍

    3.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影响了城市人力资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进程

    4.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使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受到限制

    5.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需要经过曲折和渐进的过程

 第七章 人力资源第三次结构大调整:跨国大流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跨国大流动

   一 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基本特点

   二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动因

    (一)从经济学理论角度看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

     1.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看

     2.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必然趋势看

    (二)从个人角度看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

     1.工资、福利是促使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根本原因

     2.深造机会是促使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主要原因

     3.政治制度和政策导向是促使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重要原因

    (三)从国际产业转移看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

     1.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2.国际产业转移对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影响

    (四)从各国对人力资源的争夺看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

     1.国际政治环境促使人力资源的争夺紧张化

     2.国际经济环境迫使各国展开人力资源争夺战

  第二节 中国人力资源跨国大流动的进程和特点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力资源跨国大流动的进程

    1.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状况

    2.留学人员的流动情况

    3.白领人员的流动情况

   二 中国人力资源跨国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2.中国留学人员跨国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3.白领人员跨国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人才外流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选择

   一 人才外流对我国的影响

    (一)负面影响

     1.人才外流造成我国人力资本和外汇资本的双重损失

     2.人才外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

     3.人才外流可能降低国家竞争力

    (二)积极影响

     1.人才回流的正效应十分显著

     2.海外人才网络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小

     3.为我国创造财富,增加国民收入

     4.人才的外流促使我国改革人才管理体制

   二 我国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

    1.比较注意吸引高级人才,不太注重人才结构优化配置

    2.比较注意回流人才,不太注重吸引外国人才

    3.因担心出国不归,而尽量不让出

    4.比较重视提高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不太注重改善工作和创业环境

   三 应对人才外流的对策选择

    (一)对政府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科学的人才利用全球观,是吸引人力资源回流的前提条件

     2.创造良好的科研和教育环境,提高科教水平

     3.发展经济,增加R&D投入

     4.实行灵活而特殊的回流政策

     5.开征人才外流税

     6.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7.健全法律法规,为我国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提供法律保障

    (二)对企业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2.营造良好发展前景

     3.塑造领导个人魅力

     4.提供挖掘潜力机会

     5.建立特色企业文化

     6.支付合理劳动报酬

     7.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第八章 中国人力资源三次结构大调整的历史评价、新特点及趋势

  第一节 中国人力资源三次结构大调整的历史评价

   一 历史进步性

    1.人力资源的流动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

    2.流动可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得以释放,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3.人力资源三次结构大调整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历史局限性

    1.人力资源的地区性流动可能引起明显的马太效应

    2.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具体情况会因为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现在难以预测

    3.未来的人力资源及其配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发生变化

  第二节 中国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新特点

   一 人力资源城乡结构变动中,其主体行为彰显新型农民特征

    1.从“民工潮”向“民工荒”的转变,反映了新型农民主体意识增强

    2.新一代转移农民工有明显的永久迁移特征

    3.新型农民的劳动力品牌塑造更为自觉

    4.部分农民回归农村,用所学所长重新创业

   二 人力资源城市内部的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紧密相关

    1.人力资源在地区间流动呈现多向发散状态

    2.人力资源的产业间流动体现为向集群地的聚集

    3.人力资源在所有制间的流动表现为高层次国企人才向外企、民企的绝对流动

    4.国内人才流动率加快,技术工人短缺、高级蓝领走俏

   三 人力资源跨国结构调整呈现新特点*

    1.留学规模扩大,出国回国人数、自费留学人数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

    2.高层次人才与低年龄学生呈“双头”并高态势

    3.留学动机更趋理性,专业选择多元务实

    4.远程学习、合作办学、国际分校将成为未来人才跨国流动新趋势

   四 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

   五 人才观念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的柔性化和人文化倾向

    1.创新了科学人才观

    2.对“人才流失”有了新的认识

    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更趋人文化和柔性化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 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开放式、网络化趋势

    1.开放式人力资源配置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今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已经不能在一个区域或国家内划定,而应该从全球的战略角度分析

    2.网络式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是网络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

   二 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市场化趋势

   三 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趋势

 第九章 国际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及借鉴

   一 美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美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特点

     1.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

     2.注重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

     3.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4.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才的流动

     5.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二)美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二 德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德国人力资源调整的特点

     1.高度发达的人才市场

     2.着眼于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提出新的人才理念

     3.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培训,为人力资源的配置指引了方向

     4.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较好的福利政策

     5.以提高战略决断能力为重点,加强中高级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6.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大量吸纳外籍劳工

     7.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

     8.强有力的政府法律法规调控

    (二)德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三 日本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日本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特点

     1.有针对性的教育体制

     2.终身雇佣制

     3.年功序列制,缓慢升职和评估

     4.重视通才的培养

     5.集体决策

     6.注重精神激励

     7.实施在世界范围内抢夺人力资源战略

     8.独特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管理

    (二)日本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亚洲“四小龙”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及借鉴

   一 香港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香港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特点及政策措施

     1.重视人力资本的基础工程

     2.一切按社会需求出发的成人职业教育

     3.充分利用自由港的优势,从频繁人员流动中挑选优秀人才

     4.发挥自由市场机制,激发人的潜能

     5.面向世界,重视国际开拓型人才的培养

     6.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7.企业人力资源采用考核晋升的制度

    (二)香港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1.必须按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高校专业结构体系

     2.广泛开展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

     3.高校应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

     4.合作开发两地人力资源

     5.学习和借鉴香港公务员制度

   二 台湾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1.台湾专门设立了“劳动力发展委员会”

     2.大力推行家庭计划,控制人口数量

     3.积极发展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4.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5.进行学科调整,适应经济发展

     6.加强职业训练

     7.积极促进对外人才交流

     8.通过劳工立法、产业政策及企业管理等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给我们的启示

     1.重视教育和教育体系的调整

     2.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3.重视对在岗员工的培训

     4.重视对留学人员的人才争夺

   三 新加坡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新加坡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特点

     1.政府专门成立人力资源部

     2.重视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

     3.政府实行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相对应的社会分配政策

     4.注重个人的才能与成就,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

     5.限制人口数量,提高国民素质

     6.实行中央公积金体系的社会保障制度

     7.采用“广揽人才”的政策,引进国外人才,减少本国人才外流

    (二)新加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1.从宏观角度上看

     2.从微观角度上看

   四 韩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一)韩国人力资源结构的特点

     1.树立“人才第一”理念

     2.着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

     3.强调人和团结的共同体式企业文化

     4.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二)韩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对教育和科技的持续高投入

     2.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4.利用国际手段开发人力资源

 第十章 中国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对策选择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配套制度

   一 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

    (一)我国原有户籍管理的历史沿革、主要特点及弊端

     1.原有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特点

     2.原有户籍管理的主要弊端

    (二)推进中的户籍制度改革

     1.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改革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深化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对策选择

     1.建立通用有序的准入制

     2.逐步解决依附于户籍管理中的不平等待遇问题

     3.建立科学的人口管理系统

     4.大中城市实行过渡政策

     5.妥善处理户籍改革中的特殊矛盾

     6.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民的公民意识

     7.加强立法工作,落实国民待遇

   二 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

    (一)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

     1.普及义务教育成就巨大,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增强

     3.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继续教育日益成熟和完善

     4.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切实加强

     5.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条件更加坚实

     6.着眼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7.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整体水平大大提高

    (二)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3.投入不足仍然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4.教育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5.农村学校辍学率仍然较高

     6.教师队伍的质量、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教育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教育制度的对策选择

     1.进一步提高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2.统筹兼顾,科学制订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3.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4.加快教育结构性调整,努力开创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新局面

   三 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

    (一)我国收入分配总体现状

    (二)产生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

    (三)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选择

     1.知难而进,坚持改革大方向

     2.双管齐下,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3.多方努力,坚持兼顾公平原则

   四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

     2.责任不清,体系不全

     3.多头管理,社保政策统一性不够

     4.社会保障立法还不够完善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选择

     1.努力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问题

     2.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保险制度

     3.切实解决好社会保险的衔接问题

     4.重视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建设

     5.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6.重视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

  第二节 实现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创新

   一 调整产业政策

    (一)我国产业政策调整与产业人才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1.我国产业政策调整情况

     2.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产业人才结构的变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人才开发的对策选择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2.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二 调整就业政策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状况

     1.近年来,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2.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影响因素

     1.人口因素

     2.发展的因素

     3.结构调整的因素

     4.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的因素

    (三)改革和完善就业政策的对策选择

     1.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

     2.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3.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

     4.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6.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求国际劳务合作

     7.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三 调整人才流动政策

    (一)我国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及人才现状

     1.妥善解决知识分子问题阶段

     2.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阶段

     3.形成人才强国战略阶段

     4.进入“统筹发展”新阶段

    (二)当前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当前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问题

     2.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对策选择

     1.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促进人和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盘活人才

     3.建立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4.注重人才管理的人文环境建设

     5.积极应对人才安全问题的挑战

  第三节 构建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配置机制

   一 构建竞争机制

    (一)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的意义及我国现状

    (二)促进和完善人才竞争机制的对策选择

     1.创新人才竞争机制,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2.突出重点,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

     3.把握竞争机制的工作要点和操作程序

     4.完善人才竞争的配套机制

   二 构建供求机制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供求特点

     1.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的供给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的需求特点

    (二)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供求机制运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人才市场供求机制的主要亮点

     2.我国人才供求机制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完善人才市场供求机制的对策选择

     1.推动人才市场供求主体到位

     2.确立工资作为人才供求配置的信号和杠杆的作用

     3.创新人才供求管理体制

     4.提升人才供求服务质量

   三 构建价格机制

    (一)人才价格的构成

     1.人才的价值

     2.人才的使用价值

     3.人才的交换价值

    (二)人才价格市场化及其与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关系

     1.人才价格市场化

     2.人才价格市场化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3.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是人才价格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三)促进人才价格市场化的对策选择

     1.推进人才市场建设

     2.促进人才价格市场化

     3.完善政府宏观调控

  第四节 营造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

   一 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重视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根源

     2.重视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所在

     3.重视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应对全球人才大战的迫切需要

     4.重视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我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的观念误区

     1.人力资源开发出现片面和盲目现象

     2.人才使用出现高消费现象

     3.人才引进出现忽视盘活现有人才现象

     4.人才待遇出现重薪酬轻环境现象

    (三)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观念更新的对策选择

     1.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普及人力资源知识,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3.总揽全局,树立大人才的观念

     4.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

   二 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我国劳动力资源供求状况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3.就业结构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4.工资价格基本市场化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现状

     1.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滞后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体制性分割制约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4.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三)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对策选择

     1.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

     3.推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全面贯通

     4.加强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

     5.加强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

   三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1.认识不到位,存在观念误区

     2.规划不够合理,发展带有一定盲目性

     3.普遍缺乏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

     4.建设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城镇管理水平低,出现新的“农村病”

     6.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选择

     1.提高认识,理清思路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3.产业带动,规模聚集

     4.制度创新,合力推动

     5.文明建设,科学管理

   四 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的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好政策和做法

    (二)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中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立法滞后

     2.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分布不平衡

     3.人才不平衡且外流多

     4.人才浪费严重

     5.人才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

    (三)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法制环境的建议

     1.加强人才立法,完善人才类法律体系

     2.要加强人才分类管理

     3.要科学合理评价人才

     4.加强人才法制宣传,营造人才依法管理氛围

     5.加强人才执法,规范人才管理

 第十一章 福建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人力资源流动的历史回顾

   一 城乡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

   二 城市内部人力资源的流动

  第二节 福建省人力资源流动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 在流动方向上,经济发达地区及外资企业吸纳比重较大

    1.在地域取向上,经济发达地区吸纳的比重较大*

    2.在所有制取向上,侨资企业吸纳的比重较大

   二 在流动层面上,科技型人才的总量及流动量均偏小

    1.福建省高等教育量小、基础薄

    2.福建省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三 在流动体量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就业未来预期失业面较广

   四 在流动方式上,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机构,人力资源流动主要是以自发性流动为主,供需难以平衡

   五 在流动总量上,相对滞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外移的步伐

  第三节 福建省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新现象及经验

   一 三条战略通道的构建使得人力资源三次流动交织出现

    1.高效畅通的基础设施通道的构建,加速了人力资源的跨地域流动

    2.科学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增加了人力资源可流动方向的选择机会

    3.优化合理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促使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外部压力

    4.分三个层面的城市化建设,促进了人力资源在全省地域间的优化配置

    5.“生态兴省”目标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力资源单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传统观念

   二 “南平机制”的实践使得城市人力资源大量向农村流动

    (一)“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

    (二)“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福建省南平市创新农村工作新机制的有效探索

     1.从过去单纯依靠农民干部向多渠道全方位选拔任用高素质人才转变,下派干部进村当支书,努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问题

     2.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支持向建立科农利益共同体转变,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3.从过去单纯依靠农民单打独斗向组织化集团化转变,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组织,打造新型流通服务网络

     4.从过去单纯要求金融支持向共同打造农村信用社会转变,营造诚信社会环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机制

     5.从过去一般号召发展乡镇企业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转变,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 “专家服务团”创业活动引导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向基层流动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二)“专家服务团”知识服务基层的有效尝试

     1.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2.加强院地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3.引导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与技术创新

     4.积极参与项目开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5.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6.充当桥梁和纽带,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7.了解了基层,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文库编委会

本书以人力资源的配置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力资源三次结构调整的特点、成因、规律和趋势,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人力资源跨国配置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具有必然性,中国应该解放思想,鼓励留学,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以宽松的环境吸引人才的回流。作者还对西部大开发和人力资源西向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以福建闻名全国的“南平机制”为典型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其理论研究增添了生动、深刻和富有说服力的依据。

1.Brewster,C. and Bournois,F.(199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 European Perspective”,Personnel Review,6:4-13.

2.Brewster,C. and Hegewissh A.(1994),Policy and practice in Europea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he Price Water house Cranfeiled Survey,London:Routledge.

3.Carrel,Michael R.,Eellbert F. and Hatfield D.(1995),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lobal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a Diverse workforc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4.Easterlin,Richard A,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Marquardt,Michael J. and Engel,Dean W.(1993),Glob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Engel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6.Zhao,shuming(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2(2).

7.Ghosh,B.N.,Population Economics:An Analysis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New Dilh:Deep & Deep Publications,199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23、24、25、46、49卷,人民出版社,1974。

2.《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

3.《列宁全卷》第38卷。

4.《毛泽东选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

6.《邓小平理论》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3。

8.陈征:《〈资本论〉解说》(1~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9.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11.吴宣恭:《论法人财产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2.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期。

13.胡培兆:《改革的经济学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14.李建平:《〈资本论〉辩证法探索》,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5.曹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6.陈婴婴:《职业结构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

17.陈吉元主编《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

18.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9.朱光磊等:《当代中国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0.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1.王向明:《人口迁移和流动对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1990。

22.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3.赵履宽等:《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4.余大兴:《脚下的路》,经济学出版社,1998。

25.郭克莎等:《中国产业结构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6.莫荣:《就业:中国的世纪难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7.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进程的影响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8.徐逢贤:《跨世纪难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9.李同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0.钟鸣、王逸:《两极鸿沟?——当代中国的贫富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1.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2.章原:《重塑政府——98政府机构改革重点大透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33.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4.刘伟、高朋华:《转型期的国有企业重组》,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35.陈贝蒂:《“猎头”出击:疯狂的人才争霸》,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36.赵振华:《低效率劳动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7.刘宗超、吕永龙:《中国地区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改革出版社,1999。

38.牛仁亮:《劳力冗员失业与企业效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39.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科学出版社,1996。

40.钟契夫:《资源配置方式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41.戴国晨、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42.林燕平:《中国地区国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3.李玉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4.杨葆焜、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5.曹阳:《历史的选择——市场经济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6.辜胜阻等:《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47.徐云鹏等:《当代人口迁移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4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9.孟昕等:《结构变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0.王建民:《中国流动人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51.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武汉出版社,1994。

52.陈金永、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及二元特征》,载《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人口论坛文选》,第163页。

53.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载《经济评选》1995年第6期。

54.陶文达等:《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55.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1993。

56.《农村劳动力流动组织化特征》,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57.韩俊:《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95年第33期。

58.胡斌:《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动机与决策行为》,载《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59.陈吉元等:《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60.黄宗宏:《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191期。

61.穆光宗:《“二部门模型”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载《经济学家》1992年第1期。

62.龚益鸣:《非刘易斯模型——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道路》,载《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5期。

63.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64.钟水映:《人口流动与小城镇的发展》,载《经济评论》1995年第6期。

65.钟水映:《人口流动与城镇职工下岗问题的解决》,《人口与解决》1998年第6期。

66.钟水映:《我国人才外流现象的反思与对策》,《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00年第3期。

67.韩俊:《“九五”期间实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目标的政策建议》,《经济改革发展》1995年第5期。

68.高峰、徐华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中国经济信息》1998年第10期。

69.赵曙明、陈天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人力资本投资》,《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70.赵曦:《人力资本理论与反贫研究》,《理论经济学》1997年第10期。

71.王振申:《中国“三资企业”的工资收入与人力资源配置》,《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72.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73.丁元竹:《社会流动人口的新特点及其成因》,《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57期。

74.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课题组:《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3月。

75.陈武元等:《四川“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2月。

76.许经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建设》,《经济纵横》1995年第1期。

77.刘辉煌、杨胜利、张亚斌、熊正德:《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9年第3期。

78.张小建:《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材料2000年第12、32期。

79.黄永杰:《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及前景》,《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7年第10期。

80.沈荣华:《德国的热门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5年第2期。

81.韩亨林:《新加坡人才立国的思想与实践》,《中国纪检报》1997年10月。

82.杨先明、徐亚非等:《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务馆,1999。

83.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兼论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制度约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4.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5.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术出版社,1999。

86.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7.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88.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89.蔡继明:《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90.张鸽盛:《国际劳务经济》,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91.张王璞、刘庆唐:《宏观劳动力配置》,中国劳动出版社,1989。

92.郭庆:《现代中的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3.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4.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分析》,重庆出版社,1990。

95.沈建法:《城市化与人口管理》,科学出版社,1999。

96.沈琴琴:《德国劳动力市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97.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

98.余大兴、胡小勇:《脚下的长路——中国民工现象透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9.刘荒军、倪厚斌、倪呈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国人才》1998第4期。

100.鲍家豪:《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101.浙江省教委课题组:《浙江省高校科技人才资源社会化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02.朱胜龙:《论优化人才资源的社会环境》,《企业家天地》1993年第5期。

103.A·R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载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04.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105.费景汉·古斯塔夫·托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106.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07.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108.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109.王知桂、李建平:《中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10.王知桂、张小立:《变迁中的中国政企关系形成原因探析》,《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111.王知桂、杨强:《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112.李继樊、罗仕聪:《人力资源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13.胡丽芳:《人才流失也是财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14.桂昭明:《人才资源经济学》,蓝天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