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8

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图书

National Policy in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Xinjiang

SSAPID:101-8500-5583-93
ISBN:978-7-5097-947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新疆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国民族政策中有关平等、优先、特殊的政策在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中得到具体实践。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新疆的双语教育、教育优惠政策、国家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背景、实践过程和社会效果,并对新疆高等教育“民汉一体化教学”和“多元一体公民教育”开展了前瞻性的探讨。该书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政策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编 辑:任晓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1 高等院校学生学业情况调查问卷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少数族群学生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

   2.学校情景中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视角

   3.学校社区中族际关系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研究框架

   1.分析单位

   2.分析框架

   3.本项研究包括对如下问题的考察

 第一章 民族政策在新疆教育实践中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新疆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 西汉至清末新疆教育历史概况

   二 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发展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疆民族教育发展历史

   四 新疆民族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制度安排

   一 新疆的人口分布及文化特点

    1.新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空间格局

    2.新疆的多元文化特点

   二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制度安排

    1.民族语言授课

    2.汉语教学

    3.办学模式

    4.优惠政策

  小结

 第二章 双语教育政策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

   一 同化理论

   二 文化多元主义理论

  第二节 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基本类型

   一 概念界定

   二 基本类型

  第三节 新疆双语教育的历史变迁

   一 清朝双语教育的兴起

    1.实施双语教育的动因

    2.双语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3.双语教育的特点

   二 民国时期的双语教育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双语教育的确立

   四 20世纪80年代双语教育的发展

   五 20世纪90年代至今双语教育的完善

  第四节 双语教育的个案研究——乌鲁木齐市X中学

   一 新疆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模式

    1.各族学生的就读模式

    2.双语教育的教学模式

   二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双语教育

    1.传统的双语教育模式

    2.双语实验班

    3.双语教育新模式

   三 乌鲁木齐市X中学的双语教育现状

    1.调查的切入点和主要问题

    2.调查方法

    3.资料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教育优惠政策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民间的成功概念

  第二节 关于少数民族的教育优惠政策

   一 教育优惠政策的演变

    1.20世纪50~60年代前期,优惠政策形成期

    2.20世纪70年代中期,“按比例录取”政策出台

    3.1977年以后,优惠政策日渐成熟、固化

   二 关于教育优惠政策的讨论

   三 关于教育优惠政策前景的探讨

  第三节 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个案分析——新疆X大学

   一 调查的着眼点和主要问题

   二 调查方法

   三 新疆X大学的教学体制

   四 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情况

   五 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国家认同教育政策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

   一 族群的客观特征论

   二 族群与族群边界的主观认同

  第二节 文化多元主义的公民教育观

  第三节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

  第四节 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族群认同

   国家教育政策情境

   学校地方社区情境

   学校情境

   族群认同感的建构

  第五节 一个特殊群体的认同

   民考汉的概念界定

   他者眼中的民考汉

   汉族眼中的民考汉

   少数民族眼中的民考汉——第十四个民族

   社会网络对民考汉族群认同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民考汉族群认同的建构

  小结

 第五章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效果

  第一节 族际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视角

   一 同化模式

   二 多元化模式

  第二节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研究综述

   二 政策基础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简要发展历程

   四 从“两个离不开”到“三个离不开”

  第三节 学校场域中的族际关系

   一 学校场域中影响族际交往因素的理论探讨

    1.组织特征

    2.交往理论

   二 乌鲁木齐市X中学族际关系实证调查

    1.乌鲁木齐市X中学的组织特征

    2.乌鲁木齐市X中学的人口结构

    3.乌鲁木齐市X中学的族际关系模式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民族教育政策探讨之一:高等教育“民汉双轨制”向“民汉一体化”教育转型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 民汉合班与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宏观研究

   二 民汉合班与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微观研究

  第二节 推进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背景

   1.新疆高等院校“民汉双轨制”的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

   2.新疆高等院校“民汉双轨制”面临的挑战

   3.新疆高等院校推进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第三节 民汉一体化教学个案分析——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

   一 主要做法

   二 新疆高等院校推进民汉一体化教学前瞻性调查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民汉学生对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态度

     1.对民汉混合编班意义的认识普遍正面

     2.民汉学生对民汉合班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三)民汉教师对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和态度

   四 新疆高等院校推进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实施路径

  小结

 第七章 新疆民族教育政策探讨之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公民教育

  第一节 关于文化多元主义的讨论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

  第三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

 序言

 附录4 1977~2016年新疆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览表

 附录2 双语教育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3 双语教育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新疆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政策中有关平等、优先、特殊的政策在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中得到具体实践。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新疆的双语教育、教育优惠政策、国家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背景、实践过程和社会效果,并对新疆高等教育“民汉一体化教学”和“多元一体公民教育”开展了前瞻性的探讨。该书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政策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阿布都哈德,2007,《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乌鲁木齐的阿图什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阿娜,2007,《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民族教育研究》第1期。

阿其图,1994,《论民族同化的介质及确认原则》,《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艾力·伊明,2007,《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新疆和田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安德森,本尼迪克特,2003,《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奥迈尔·地木拉提,1998,《新疆的“民考汉”和哈萨克斯坦的“民考俄”》,载《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巴比,艾尔,2000,《社会研究方法》(上、下),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

巴登尼玛,1994,《藏族教育的出路》,《西藏研究》第3期。

鲍曼,奇格蒙特,2003,《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陈世明,1996,《新疆现代翻译史》,新疆大学出版社。

崔英锦,2005,《朝鲜族双语教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第5期。

戴庆霞、滕星、关辛秋、董艳,1997,《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辽宁民族出版社。

董艳,2002,《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景颇族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

杜经国,1983,《左宗棠与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顿珠旦增,2006,《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西藏研究》第2期。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费孝通,1997,《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

傅琦,2005,《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对族际交往的影响——布劳宏观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lazer,N. and D.P.Moynihan,1997,《民族与民族研究》,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盖尔纳,厄内斯特,2002,《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戈登,密尔顿·M.,1997,《种族和民族关系理论的探索》,王麦玲译,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戈登,托马斯,1975,《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宋苗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林,安迪,2004,《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朱旭东、徐卫红译,教育出版社。

格罗斯,菲利克斯,2003,《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义与国家整合——兼论中国认同的形成与挑战》,正中书局。

古鸿廷,2003,《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

关凯,2007,《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关辛秋,2001,《朝鲜族双语现象成因论》,民族出版社。

Horowitz,D.L.,1997,《减少民族冲突的优惠政策》,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哈贝马斯,1999,《公民资格与民族认同》,《国外社会学》第6期。

哈经雄、腾星,2001,《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韩达,1998,《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郝瑞,斯蒂文(Stevan Harrell),2002,《田野中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

郝瑞,斯蒂文、马尔子,2002,《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之道》,《民族教育研究》第2期。

何俊芳,1998,《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亨廷顿,塞缪尔,1998,《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

胡森,1990,《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1卷),贵州人民出版社。

霍文达,2005,《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南海出版社。

吉登斯,安东尼,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江宜桦,1998,《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出版社。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04,《民族教育文件汇编(1991-2001)》,红旗出版社。

金炳镐、王铁志,2002,《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金里卡,威尔,2005,《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金里卡,威尔,2006,《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卡斯特,曼纽尔,2003,《认同的力量》,曹荣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科纳(W.Connor),2002,《语言政策》,张文义译,《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29期。

卡尔霍恩,克雷格,1999,《民族主义与市民社会:民主,多样性和自觉》,黄平、田禾译,载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蓝维、高峰、吕秋芳、邢永富,2007,《公民教育:理论、历史和实践探索》,人民出版社。

李晓霞,2007,《新疆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的分析》,未发表。

李禹阶,1999,《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华夏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统一性》,《重庆师范学报》第2期。

廖冬梅,2006,《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罗尔斯,约翰,1989,《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忆、王军,2004,《新疆大学大事记》,新疆大学出版社。

马戎,2001a,《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民族”(nation)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马戎,2003,《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中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马戎,2004a,《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戎,2004b,《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马戎,2007,《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42期。

马戎,2008a,《从社会学的视角思考双语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马戎,2008b,《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期。

马戎,2010b,《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

马戎,1997,《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马文华,1998,《新疆教育史稿》,新疆大学出版社。

马雪峰,2007,《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麦格,马丁·N.,2007,《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族群关系》,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

麦凯,M.F.、M.西格恩,1989,《双语教育概论》,严正、柳秀峰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苗普生、田卫江,2004,《新疆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2002,《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

纳日碧力戈,2000,《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

娜拉,2006,《多维视角下的族际问题探索》,民族出版社。

努尔哈毕、黄忠祥,2002,《哈萨克语》,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编《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庞金友,2007,《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争论》,《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祁进玉,2008,《族群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秦翰才,1947,《左文襄公在西北》,商务印书馆。

塞缪尔,2005,《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

赛福鼎,1993,《赛福鼎回忆录》,郭丽娟译,华夏出版社。

史密斯,安东尼·D.,2002,《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Tischler,H.L. and B.Berry,1997,《多元主义》,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特纳,乔纳森,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

腾星,2002,《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

腾星、胡鞍钢,2001,《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民族出版社。

腾星、王军,2002,《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民族出版社。

万明钢,2002,《“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新华文摘》第10期。

万明钢,2006,《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

万明钢、王鉴,2006,《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

王阿舒、孟凡丽,2006,《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民族教育研究》第2期。

王斌华,2003,《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建民,1998,《中国民族学史(1950-1997)》,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王明珂,2006,《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铁志,20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政策问题》,载铁木尔主编《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民族出版社。

王远新,2001,《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第三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王泽民,2006,《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沃特森,C.W.,2005,《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吴燕和,1998,《族群意识·认同·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新疆大学规章制度汇编委员会,2006,《新疆大学规章制度汇编上(2000-2006)》。

新疆大学年鉴编委会,2004,《新疆大学2003年年鉴》。

新疆大学年鉴编委会,2006,《新疆大学2005年年鉴》。

新疆教育年鉴编辑室,1999a,《新疆教育年鉴1949—1989》,新疆教育出版社。

新疆教育年鉴编辑室,1999b,《新疆教育大事记(公元520—1998)》,新疆教育出版社。

新疆通志编纂委员会,2006,《新疆通志·教育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5,《新疆通志·民族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07,《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汇报》,未发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调研报告》,未发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10,《新疆教育统计年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13,《新疆教育统计年鉴》。

徐杰舜,2006,《族群文化与族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徐思益,2002,《蒙古语》,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编《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牙库甫、张玮:《维吾尔语》,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编《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杨荆楚,1998,《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繁荣》,《民族研究》第5期。

袁大化,1965,《新疆图志》第二卷,文海出版社。

袁方,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同凯,2004,《Ogbu 及其对弱势群体学校教育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曾问吾,1936,《中国经营西域史》,商务印书馆。

詹真荣,2001,《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民族出版社。

张大军,1954,《新疆民族变迁及现状》,“中央”文物供应社。

张大军,1980,《新疆风暴七十年》,兰溪出版社。

张海洋,2006,《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

张静,2005,《法团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静,2006,《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卫国,2005,《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洋,2002,《汉语》,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编《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永红、刘德一,2005,《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赵德忠,2008,《2008年1月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新疆自治区教育厅。

周大鸣,2002,《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人民出版社。

周盛林,1997,《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历史、现状及对策分析》,《民族教育研究》第1期。

朱志勇,2006,《学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认同感的建构——内地西藏班的个案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朱志勇,2007a,《学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上):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朱志勇,2007b,《学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下):分析与讨论》,《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左宗棠,1987,《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岳麓书社。

左宗棠,1991,《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五),岳麓书社。

左宗棠,1996,《左宗棠全集·札件》,岳麓书社。

左宗棠,1996,《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岳麓书社。

Alba,Richard D. 1999. “Immigration and the American Realities of Assimil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Sociological Forum 14:3-25.

Alba,Richard D. 1994. “Should Immigrants Assimilation?”. The Public Interest:18-33.

Alba,Richard D. 1992. Adaptation to Minority Status and Impact on School Succes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4).

Abramson,Harold. 1980. “Assimilation and Pluralism.” in Stephen Thernstrom(ed.),Ha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 Cambrige,Mass:Haverd University Press,pp.150-160.

Apple,M.W. 1995. Education and Power. New Tork and London:Routledge.

Banks,J.A. 2001. Culture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Curriculum,and Teaching(4thed). Boston and London:Allyn and Bacon.

Barth,Ernest A.T. and Noel,Donald L. 1972.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the Analysis of Race Relations.” Social Forces 50:333-348.

Barth,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Barry,Sautman. 1999. “Expand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for China’s National Minoroties:Policies of Preferential in edited by Gerard A. Postinglion.” in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Culture,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nd London:Falmer Press.

Berry,Brewton and Henry L.Tischler. 1978.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Boston:Hough.

Brubaker,Rogers. 2001. “The Return of Assimilation?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Immigration and Its Sequels in France,Germany,And the United Stat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4:531-548.

Brubaker,Rogers. 1981. “Models of Pluralism:The New American Dilemma.” 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54:178-188.

Comell,S. 1996. “The Variable Ties That Bind:Content and Circumstance in Ethnic Proces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 19,pp.265-89.

Comell,S. and Hartmann,D. 1998. Ethnicity and Race:Making Identit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California:Pine Forge Press:72-101.

Deborah,Reed-Danahay. 1996. Education and Identity in Rural France: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 Canbrige and New York: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Feld,S.L. 1984. “The Structured Use of Personal Associates.” Social Forces 62(3).

Cherry,Frances. 2000. “The Nature of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36(4),pp.489-498.

Frazier,E.Franklin. 1947.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Race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2,No.3,pp.265-271.

Freeman,L.C. 1972. “Segregation in Social Networks.”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6:411-30.

Gerard,A.Postinglion. 1999.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Culture,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nd London:Falmer Press.

Glazer,N. and D.P.Moynihan. 1970. Beyond the Melting Pot. Cambrige Mass:MIT Press.

Golin,Baker,1993,Found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Gordon,D. 1994. “The Hidden Curriculum.”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Pergamon.

Gordon,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sen,Mette Halskov. 1999. Lessons in Being Chinese:Minority Educ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in Southwest China.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irschman,Charles. 1975. Ethnic and Social Stratiification in Paninsular Malaysia. Washington,D.C.: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Hunt,Chester,and Lewis Walker. 1974. Ethnic Dynamics. Homewood,Ⅲ:Dorsey.

Isaacs,H.R. 1975. Idols of the Tribe: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ody,James. 2001. “Race,School Integration,and Friendship Segregation in American Schoo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7(3):679-716.

Spinner,Jeff. 1999. Cultural Pluralism and Partial Citizenship.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gbu,John U. 1987. “Variability in Minority School Performance:A Problem in Search of an explana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8 (4):312-334.

Ogbu,John U. 1992. “Adaptation to Minority Status and Impact on School Succes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4).

Joseph,E.John. 2004. Language and Identity:National Ethnic Religiou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Lee,MaryJo Benton. 2001. Ethnicity,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How Minority Students in Southwest China Construct Identities. New York:Ashgate Publishing.

Lijphart,Arend. 1975. “The Northern Ireland Problem:Caxes,Theories and Solu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83-106.

Lyman,Stanford M. 1968. “The Race Relations Cycle of Robert E.Park.” Th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Vol.11,No.1. pp.16-22.

Hallinan,Maureen T. and Williams,Richard A. 1989. “Interracial Fridendship Choices in Secondary Schoo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7-68.

Hallinan,Maureen T. and Kubitschek,Warren N. 1990. The Formation of Intransitive Friendships. Socialforces 69(2):505-519.

Hallian,Maureen T. 1982. “Classroom Racial Composition and Children’s Friendships.” Social Forces 61 (1):56-72.

Hallinan,Maureen T. and Teixeira,Kay A. 1987.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Black-White Differences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racial Friendships.” Child Development 58 (5).

Maxwell,William and Shammas,Diane. 2007.Research on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Among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Apr.

Rong,Ma. 2007.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0(2):9-25.

Mclemore,S.Dale. and Harriett D.Romo. 1998. Racial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merica(5th). Boston:Allyn and Bacon.

McRae,Kenneth D. 1983.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in Multilingual Societies. Switzerland Waterloo Ont: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Miller,David. 1995. On Nationali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roll,Raoul. 1964. “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 5:283-291.

Okamura,J.Y. 1981. “Situational Ethnicity”.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4)452-265.

Park,Robert E. 1950. “Our Racial Frontier on the Pacific.”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The Free Press.

Park,Robert E. 1981. “Models of Pluralism:The New American Dilemma.” 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54:178-188.

Petersen,William. 1980. “Concepts of Ethnicity.” in Stephen Thernstrom,Ha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Cambridge Mass:Havard University Press,pp.234-242.

Portes,Alejandro and Min Zhou. 1993.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30:74-96.

Portes,Alejandro and Min Zhou. 1994. “Should Immigrants Assimilation?” in The Public Interest.

Postiglione A.Gerard. 1999.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Culture,School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nd London:Falmer Press.

Reed-Danahay,Deborah. 1996. Education and Identity in Rural France: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 Cambrige and New York: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Sahlins,1988,“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Vol.65,pp.1-25.

Simpson,George Eaton. 1968. “Assimilation.” in David L’Sills(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Ⅰ. New York:Macmillan,pp.428-444.

Skinner,G.Skinner. 1977.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den Berghe,Pierre L. 1978. Race and Racism: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2th). New York:Wiley.

Wagley,Charles and Marvin,Harris. 1958. Minorities in the New world:Six Case Stud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ter,Mary C. 1999. Black Identites:West Indian Immigration Dreams and American Realities. New York:Rusell Sage Foundation.

Wren,D.J. 1999. “School Culture:Explor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dolescent Vol 34,No.135,pp.593-597.

Wright,Sue. 2004.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Yinger,J.Milton.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i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249-264.

Young,Donald. 1932. American Minority People. New York:Harper & Row.

Yongzhang,Zhu and Kevin Stuart. 1999. Education among the Minhe Monguo. in edited by Gerard A. Postinglion.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Culture,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nd London: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