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8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图书

Social Mo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Migrant Workers

SSAPID:101-8396-0816-80
ISBN:978-7-5201-023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农民工的创业行为,表达和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进程中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本书从社会流动角度透视社会结构转型中农民工的创业行为,以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为目标,通过对农民工创业行为的分析和对影响创业各因素的探索,构建符合农民工创业需求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期找到促进农民工成功创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创业机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建新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一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问卷调查(Ⅰ)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核心问题

    (三)研究假设

   三 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流动

    (二)创业行为

    (三)农民工创业

    (四)社会壁垒

    (五)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

    (六)社会支持与社会组织

   四 理论取向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方面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理论模型

    (二)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学解析

    (三)关于创业行为的考察

    (四)关于中国农民工创业问题的研究

   二 国内方面

    (一)农民工流动相关研究

     1.农民工流动的动力

     2.农民工的分化与社会重构

     3.农民工流动实现的机制

     4.农民工流动的方式

    (二)农民工创业的相关研究

     1.对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分析

     2.对农民工创业发生与成长机理的分析

     3.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的关注

     4.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的分析

     5.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利益表达的分析

     6.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留城创业”的讨论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分析策略

   一 调查区域确定

    (一)H县样本的分析意义

    (二)“村庄记忆”:作为田野工作地点的赣南W镇

     1.制作鞭炮的传统

     2.造纸的传统

     3.货运的传统

   二 研究方法、资料获取、调查实施

    (一)研究准备及样本说明

     1.前期的准备

     2.研究拓展

     3.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文献与史料的利用

     2.实地调查法与个案资料收集

     3.比较研究法

     4.问卷调查法与统计分析

   三 研究现场的进入

    (一)调研任务的展开

    (二)研究的困难

     1.完整收集资料的困难

     2.创业者的防备心理

   四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创新之处

   一 章节安排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力资源及其流动的理论

   一 乡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社会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

   三 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二节 当代经济学、社会学关于流动的主要理论

   一 劳动力流动:经济学维度下的流动

    (一)二元经济理论

     1.刘易斯就业转换两阶段理论

     2.费-拉就业转化三阶段论

    (二)个人选择理论

     1.唐纳德·柏格的“推拉理论”

     2.托达罗的期望收入理论*

   二 社会流动:社会学维度下的流动

   三 分野与融合

  第三节 创业相关理论

   一 本土化的维度:理论和运用

   二 关于创业基本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视角

    (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

    (三)机会观视角的创业

    (四)资源观视角的创业

    (五)网络观视角的创业

   三 其他理论借鉴

    (一)农民工创业与分工演进

    (二)农民工创业与交易效率

    (三)农民工创业与人力资本

   四 创业理论评述与启示

  小结

 第三章 社会流动视角的农民工创业: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发展沿革

   一 社会结构变迁

    (一)市场化改革

    (二)农民工政策演进与社会管理特征

     1.从管制到多元治理的社会管理模式转换

     2.1978年以来农民工流动政策演进与社会管理特点

     3.基于多元治理的农民工政策选择

    (三)个体、私营经济政策历史演变

     1.第一阶段(1978~1986年):酝酿阶段

     2.第二阶段(1987~1991年):初步形成阶段

     3.第三阶段(1992~2001年):逐步完善阶段

     4.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完善阶段

    (四)农民工创业政策的嬗变

   二 创业行动演变

    (一)关于流动农民工的总体判断

    (二)农民工创业行为的阶段性特征*

     1.弱创业认知阶段

     2.创业情感发展阶段

     3.创业行为倾向阶段

  第二节 利益表达与创业支持

   一 利益表达与机制建构

   二 创业支持与社会流动

  小结

 第四章 农民工创业实践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创业选择与特征分析

   一 对农民工创业路径的考察

    (一)留城创业与城市融入

     1.经济融入

     2.社会融入

     3.制度融入

     4.心理融入

    (二)返乡创业与农村“拉力”

     1.人文环境的认同

     2.创业环境的改善

     3.家庭因素的考量

   二 农民工创业行为的特征分析

    (一)聚集式创业

    (二)灵活性创业

    (三)模仿型创业

  第二节 农民工创业实践模式及评析

   一 两种创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生存推动型

    (二)机会驱动型

   二 农民工创业适应性评析

  小结

 第五章 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创业实践:多案例比较研究

  第一节 案例分析

   一 案例描述

   二 案例解释

  第二节 案例发现:局限与突破

   一 农民工创业发展困境

    (一)现象一:资金难贷

    (二)现象二:税收难交

    (三)现象三:员工难管

   二 倒逼:地方政府角色的困局与改革

   三 个案跟踪记录

    (一)创业环境的满意度提升

    (二)利益表达意识增强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1.金融服务体系仍待完善

     2.创业基础设施的约束,配套公共服务落后

     3.创业主体禀赋制约

  小结

 第六章 中间考察:基于H县W镇流动农民工的再发现

  第一节 职业分层与流动

   一 流动刚性化与创业意识显性化

    (一)流动刚性化

    (二)创业意识显性化

   二 职业分层

    (一)第一类:开公司

    (二)第二类:个体户

    (三)第三类:管理人员/技术骨干

    (四)第四类:一直做小工

   三 回乡抑或留城

  第二节 关系资源、关系强度与农民工创业行为

   一 关系资源与创业行为轨迹

   二 创业资源获取中的社会关系状况

    (一)亲缘关系与农民工创业资源的获取

    (二)地缘关系与创业资源的获取

    (三)业缘关系与创业资源的生成

   三 关系资源强度与创业行为的分析

  小结

 第七章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意愿、需求、供给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创业动机与创业认知

   一 创业意愿

   二 创业动机

   三 创业认知

    (一)机会识别方面

    (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

    (三)创业风险控制方面

  第二节 农民工创业需求分析

   一 环境需求

   二 政策需求

   三 社会需求

   四 信息需求

  第三节 农民工创业服务供给分析

   一 就业创业培训服务

    (一)农民工创业培训

    (二)劳动力就业培训

    (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

   二 小额信贷服务

   三 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社会流动的农民工创业支持体系分析

  第一节 一个分析框架

   一 社会支持的组织资源

   二 农民工创业支持系统总体框架

    (一)价值系统

    (二)制度系统

    (三)组织系统

    (四)社会网络系统

  第二节 农民工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解释

   一 财税环境

    (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行农民工创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农民工创业培训提供融资补贴

   二 融资环境

    (一)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创新农民工创业金融服务方式

    (二)完善创业信用评价机制,降低农民工创业信贷门槛

    (三)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强农民工创业信贷担保制度建设

   三 文化环境

    (一)建立创业文化培育制度,丰富农民工创业文化的物质载体

    (二)建立创业孵化和退出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流动机制

   四 服务环境

    (一)完善农村基础服务平台,重点优化农民工创业信息化环境

    (二)强化组织协调运作,有效推进农民工创业的组织化建设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一)农民工创业是再结构化的表现,有利于促进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二)无论是留城创业还是返乡创业都体现出“难融入”特征

   (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制度化迈进

  二 无尽的探求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

  小结

 后记

 附录二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问卷调查(Ⅱ)

本研究是从社会流动角度透视社会结构转型中农民工的创业行为。“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是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真言。当今,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广泛涉及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各个领域,这一群体的流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而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的农民工流动,推动了体制转轨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为此,关注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工就业与创业问题是社会流动研究的必然。农民工的创业行为,表达和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在发展进程中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本研究以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为目标,通过对农民工创业行为的分析和影响创业的各种因素的探索,构建符合农民工创业需求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期找到促进农民工成功创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机制。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流动研究的核心。作为主体与结构互动的农民工创业行为,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同时又重塑了社会结构。在农村改革以前,种田是农民的基本活动,而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农村开始了深刻的社会变迁,部分农民逐渐从农村分化出来,参与到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中。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创业农民工群体。通过创业,他们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业、从生存向发展转变的“二次飞跃”,体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他们的发展变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分为九章,主要探讨农民工创业行为轨迹、农民工创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流动体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认为,农民工创业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政策的嬗变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工获得创业机会、利用创业资源而成功创业的过程。关注农民工创业行为,要了解农民工发现创业机会、获取与调动资源的过程,本研究从创业过程的角度研究创业机会、资源、网络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创业的实现途径;以“事件-过程”为分析路径,诠释生存型农民工到创业发展型农民工的演变过程,理解创业农民工在识别创业商机、获得资源以及利用社会资本方面,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创业行为策略。研究还认为,对于农民工创业行为应该关注其创业愿望、创业动机与创业认知,关注农民工创业需求特点与创业服务供给,这些对农民工创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创业的社会支持结构也是多层次的,包括价值系统、制度系统、组织系统、网络支持四个子系统。研究提出必须采取“差别化”的社会支持策略,着力构建有利于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形成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既要发挥国家“有形之手”的力量,主动、积极构建创业环境,又要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创业服务空间。农民工的创业行为是再结构化的一个表现,有利于促进“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在社会流动机制中,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保障每个层次的社会群体都能够凭借自致性因素、根据自身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相应的社会位置,实现自身的社会流动。农民工创业是破解当前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双重难题的重要路径。本研究立足城乡统筹发展,持续开展农民工创业创新路径、机制、政策等系列研究工作,旨在丰富和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充实农村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体现社会学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有:①从社会流动视角切入农民工群体的创业行为,梳理出农民工创业的模式,形成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的全面理解;②提出农民工“顺向”的留城创业与“逆向”的返乡创业都可以成为其向上流动的途径,并提出应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同时指出农民工流动的阶段性特征,认识到扶持农民工创业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点;③在方法论上,将社会学的“过程-事件”分析策略作为一种手段,以揭示创业这一行为表象背后的代际传承、生活经历、人力资本、地方文化历史传统,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4、18、21、23、25、26、46卷,人民出版社,1957、1960、1958、1964、1965、1972、1974、1972、1979。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8。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4。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

《斯大林全集》第10、12卷,人民出版社,1955。

《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5。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阿尔伯特·O.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卢昌崇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美〕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0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白南生、宋洪远等:《返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美〕彼得·M.布劳、奥蒂斯·达德利·邓肯:《美国职业结构》,(纽约)威利公司,1967。

〔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法〕布迪厄:《文化资木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陈瑞桦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英〕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

〔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民、齐善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杜鹰、白南生主编《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美〕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郑江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罗涵先:《乡镇经济比较模式》,重庆出版社,1988。

费孝通:《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下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冯兴元、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1卷,段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美〕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白桦、丁一凡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胡小平主编《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胡学勤:《失业论——中外失业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加尔布雷斯:《新工业国》,何欣译,(台湾)开明书店,1972。

〔美〕加尔布雷斯:《经济学和公共目标》,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0。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农业政策回顾与评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何蓉译,商务印书馆,2007。

〔美〕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周伟民、吕长春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或社会财富理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9。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以社会团结为视角》,东方出版中心,2006。

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培林、覃方明主编《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培林:《李培林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9。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李志能、郁义鸿、Robert·D.Hisrich:《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福垣:《工农业收入差距》,重庆出版社,1990。

刘培峰:《私营企业主——财富积累的轨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一皋、王晓毅、姚洋:《村庄内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学艺:《三农新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陆学艺:《陆学艺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美〕玛丽·库尔特:《创业行动》,吴秀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朱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就民主国家的统治能力写给三边委员会的报告》,马殿军、黄素娟、邓梅译,求实出版社,1989。

〔法〕米歇尔·克罗齐:《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商务印书馆,1989。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社会形态学》,王迪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庞元正、丁冬红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8。

〔英〕斯坦利·海曼:《协会管理》,尉晓欧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

〔美〕史蒂夫·马诺:《青年创业指南:建立和经营自己的企业》,户才和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苏启林:《创业投资政府支持政策设计: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魏礼群主编《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陈育国、张旅平、沈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吴敬琏:《构建市场经济的基础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蒋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4。

严新明:《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和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德·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郑功成、曾湘泉、郑宇硕、张其恒:《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3。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曾绍阳、唐晓腾:《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日〕中冈成文:《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王屏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年~2004年6月》,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钟甫宁、栾敬东、徐志刚:《农村外来劳动力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朱玉春、刘天军编著《数量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5年第3期总119期。

〔以〕S.艾森斯塔德:《结构分化的方式、精英结构与文化观》,载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一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以〕S.艾森斯塔德:《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载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一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白南生、何宇鹏:《返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白路、王宁:《农民工创业艰难何其多》,《社会观察》2010年第7期。

边燕杰:《网络托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美〕伯克曼等:《从社会整合到健康:新千年的涂尔干》,唐礼勇译,《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2期。

陈瑶、李敏:《社会网络视角下农民工创业互助组织发展探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陈钦虹:《创业理论述评》,《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1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6期。

陈文超、陈雯、江立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2期。

蔡昉:《“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新特征》,《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蔡玲、徐楚桥:《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英〕戴维·洛克伍德:《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李康译,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理论论坛》1997年第3期。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11月创刊号。

邓万春:《动员、市场风险与农民行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段锦云、田晓明:《主动性个性、环境支持对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心理研究》2014年第5期。

傅晋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政策设计的三个维度》,《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第8期。

符平、唐有财、江立华:《农民工的职业分割与向上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6期。

郭星华、郑日强:《农民工创业:留城还是返乡?———对京粤两地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地选择倾向的实证研究》,《中州学刊》2013年第2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与走势:对安徽、江西、河南三省的调查》,《改革》2008年第11期。

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经济纵横》2008年第11期。

黄德林、宋维平、王珍:《新形势下农民创业能力来源的基本判断》,《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9期。

韩炜、杨俊、包凤耐:《初始资源、社会资本与创业行动效率——基于资源匹配视角的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3期。

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黄建新:《农民工创业行为演变、特征与适应性分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美〕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黄平:《从乡镇企业到外出务工》,《读书》1996年第10期。

黄兆信、曾纪瑞、曾尔雷:《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的职业教育初探》,《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

〔美〕怀默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与农村》,《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5期。

胡俊波:《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农村经济》2014年第10期

胡俊波:《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5期。

胡俊波:《职业经历、区域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基于四川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农村经济》2015年第7期。

胡明文、黄峰岩、谢文峰:《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江立华、陈文超:《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实践与追求——基于六省经验资料的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

江立华、陈文超:《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中的资本和策略——基于个案研究的扩展》,《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江立华、谷玉良:《城市流动人口积分入户政策——户籍制度改革的“中山经验”》,《社会建设》2014年第1期。

江立华、张红霞:《权利赋予与城市秩序构建:流动人口治理向度分析》,《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

李长峰、庄晋财:《农民工创业初期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农村经济》2014年第1期。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载袁方等著《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李培林:《中国乡村里的都市工业》,载贾德裕等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李培林:《社会流动与中国梦》,《经济导刊》2005年第3期。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第1期,鹭江出版社。

李强:《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晓亮、申覃、周霞:《回流民工: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李笑含:《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兰州学刊》2013年第1期。

林斐:《对安徽百名打工返乡创办企业人员的调查和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3期。

林斐:《对90年代回流农村劳动力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2期。

林莉:《推动创业服务商品化》,《厦门科技》2008年第4期。

刘芳芳、尚明瑞、王建兵、杜晓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8期。

刘俊威、刘纯彬:《农民工创业性回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庐江县调研数据》,《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6期

刘小年:《农民工政策的阶段新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3期。

刘小春、李婵、朱红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评价及其完善》,《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

陆学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读书》2001年第1期。

陆学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反弹琵琶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载《陆学艺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陆学艺:《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4月4日。

陆彦、王晶、杜圆圆:《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创业SWOT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5期。

〔荷〕马特·G.M.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国外社会学》1994第4期。

〔英〕N.莫塞利斯:《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赵晓力译,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理论论坛》1997年第3期。

倪志伟、马蕊佳:《改革中国家社会主义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变迁》,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2。

倪志伟:《一个市场社会的崛起: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

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对山东省恒台县10村737名回乡农民工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戚迪明、张广胜、杨肖丽等:《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现实考量与政策选择》,《农村经济》2014年第10期。

乔晓春:《中国人口布局的现实特征与未来展望:来自“六普”数据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打工农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史振厚:《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0期。

石伟平、陆俊杰:《城镇化市民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策略》,《新华文摘》2013年第22期。

谭忠真、何红梅:《后危机时代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6期。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唐有财:《从打工到创业:农民工创业的发生学研究》,《人文杂志》2013年第8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等:《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J村农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光:《人力资本的获得与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一种立足于制度视角的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王晓毅:《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民的风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外来女劳工研究”课题组:《外出打工与农村及农民发展——湖南省嘉禾县钟水村调查》,《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韦雪艳:《中国背景下农民工创业成长的过程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20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吴敬琏:《政府在转轨中的作用:中国经验》,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国际研讨会文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

吴金法:《创业理论:多元的研究视角》,《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项飚:《流动、传统网络市场化与“非国家空间”》,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徐辉、陈芳:《公共支持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影响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经济》2015年第8期。

杨翼:《是过渡模式还是目标模式?——析“离土不离乡”》,《中国农村经济》1985年第10期。

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张改清:《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行为与效应的代际差异比较》,《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8期。

张善余、杨晓勇:《“民工潮”将带来“返乡创业潮”》,《人口与经济》1996第1期。

张秀娥、姜爱军、王丽洋:《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企业研究》2012年第7期。

赵文词:《五带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载涂沼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赵阳、孙秀林:《暂迁流动与返乡创业的政策效应》,《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

赵浩兴:《农民工创业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2期。

赵浩兴、张巧文:《内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沿海地区外力推动:一个机制框架》,《改革》2011年第3期。

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朱红根、康兰媛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5期。

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势》,《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朱力、赵璐璐等:《“半主动性适应”与“建构型适应”》,《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庄晋财:《自主创业视角的中国农民工转移就业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8期。

庄晋财、杨万凡:《基于资源和能力观的农民工新创企业成长路径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庄晋财、杜娟:《农民工创业成长的网络化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求实》2014年第6期。

Aldrich,H. and Zimmer,C.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Social Networks,The Art and Science of Entrepreneurship,Cambridge,MA: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6.

AMARTYA K.SE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Anders Lundstre S.Lois Stevenson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Cambridge,MA:MIT Press,2001.

Anderson,C.A. A Skeptical Note on Education and Mobility,A.H. Halsey,1961.

Bates,T.Race,Self-employment,and,Upward Mobility:An Illusive American Dream.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1997.

Blau,P.M.,Duncan,D.D.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Wiley,1967.

Boudon,Raymond. Education,Opportun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1974.

Byrne,David. Social Exclusive,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Durkheim,Emil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Translated by George Simpson. New York:Free Press,1933.

Elemer,Hankiss. East European Alternativ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Gang Deng. The Premodern Chinese Economic:Structural Equilibrium and Capitalist Sterili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

Giddens,Anthony.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y,Hutchinson & Co.(Pulishers)Ltd.,1981.

Glass,David. Social Mobility in Britain,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1954.

Hayek,F.A.,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Jadwiga,Staniszkis. The Dynamics of Breakthrough,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Lipset,S.M.,Bendix,Reichard. 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New Bru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2.

Luhmann,N. Risk:A Sociological Theory,Berlin:de Gruyter,1993.

McClelland,D.C. The Achieving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1961.

Morris M. 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Sustainable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Organizations,and Societies. Praeger,1998.

Parkin,Frank. 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r,New York:Praeger,1971.

Parkin,Frank. The social Analysis of Class Structure,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1974.

Parkin,Frank. 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1979.

Parson,Talcott. The Social System,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9.

Sorokin,Pitirim.A. 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4.

Stel,Storey,Thurik. The Effect of Business Regulations on Nascent and Young Business Entrepreneurship. Holland:University of Erasmus Press,2006.

Arthur H.Cole.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A Tribute to Edwin F.Gay.” In H.G.J.Aitken ed. Explorations in Enterpris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C.M.van Praag,J.S.Cramer. “The Roots of Entrepreurship and Labour Demand:Individual Ability and Low Risk Aversion”. Economica,Vol.68,No.269,2001.

Cooper,A.C. and William C.Dunkelberg. “Entrepreneurship and Paths to Business Ownership”,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7,No.1,1986.

Glade W.P.“Approaches to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Formation”. Explorations in Entrepreneurial History,4(3),1967.

Harris,J. and M.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0,No.1,1970.

Jacobson,David.E.“Types and Timing of Social Support”,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7,1986.

Krueger N.F.,Carsrud A.L.“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Entrepreneuri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5,1993.

Lowell W.B.,West G P.,Shephard D.“Entrepreneur Research in Emergence Past Trendsand Future Directions.” Management,29(3),2003.

Mac Donald,C.D. and J.Mac Donald. “Chain Migration,Ehnic Neighbourhood 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ocial Research,9,1962.

Marcel Fafchamps,Agnes R.Quisumbing. “Social Roles,Human Capital,and the Intra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Evidence from Pakinstan”. Oxford Economic Papers,55,2003.

Miller,S.M.,“Comparative Social Mobility”,Current Sociology,Vol.9,No.1,1960.

Minami,Ryoshin,“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2,No.3,1968.

Mitchell,R.K.,Busenitz,L.W.,Bird,B.et al.“The central Question in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Research”,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1,2007.

Mouzelis,Nicos. “Social and System Integration:Habermas’ View”,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3,No.2.(Jun.),1992.

Nee,Victor.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Vol.54,No.5,1989.

Nolan,Peter. “Economic Reform,Poverty and Migration in China”,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6(June),1993.

Paul Reynolds,Niels Bosma.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Data Collec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1998-2003”.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24,No.3,2005.

Ritter,T. and Gemunden,H.G.“Network Competence: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Success and Its Antecedent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6,2003.

Roberts,Kenneth.D.,“Chinese Labor Migration:Insights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In West,Loraine & Zhao,Yaohui(eds.)Rural Labor Flows in Chin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0.

R.Murphy. “Return migrant entrepreneurs and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in two counties in south Jiangxi,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1,1999.

R.Murphy. “Return Migr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Rural China:The Experience of Two Counties in South Jiangxi”,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24,No.9,2000.

Ronald K.Mitchell. “Toward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Rethinking the People Side of Entrepreneurship”,Research 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2,2003.

S.Démurger,H.Xu.“Return migrants:The rise of new entrepreneurs in rural China”,World Development,Vol.39,No.10,2011.

Sexton,D.L. and Bowman,N.“The Entrepreneur:A Capable Executive and More.”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5,(1).

Shane,S. and Venkataraman,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6(1).

Solinger,Dorothy.J.“Citizenship Issue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4,No.3,1999.

Thoits,P.A.“Life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Epidemiological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 10,No 4,1982.

Todaro,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9,No.1,1969.

Walder,Andrew G.“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Social Mobility in Communist States: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1,1985.

Weiss,R S.“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In Z.Rubin(ed.),Doing unto Other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4.

Yang,X. and Rice,R.“An Equilibrium Model Endogenizing the Emergence of a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Secto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5,1994.

Zhongdong Ma. “Social Capital Mobilization and Income Returns to Entrepreneurship:The Case 0f Return Migration in Rural Chin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34,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