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8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7-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2017-2018)

SSAPID:101-8367-1923-65
ISBN:978-7-5201-3874-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7~2018年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状况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包括对工业、农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以及城市群建设等进行深度整理、挖掘、提炼和分享,独家、权威、系统介绍了长江经济带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书中运用最新统计数据和政府报告等资料,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名,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四大指数。

相关信息

丛书名:长江经济带蓝皮书
编 辑:郑庆寰;王蓓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法律声明

 基本子库

 Contents

 主要编撰者简介

 Ⅰ 总报告

  B.1 长江经济带发展形势分析(2017~2018)

   一 2017年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

    (一)2017年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为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最好地区之一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3.投资增长平稳,投资结构改善

     4.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升级增速明显

     5.出口增长明显加快,地区增速差异明显

    (二)2017年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1.大部分城市增速高于所在省市平均水平,体现了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2.产业结构稳步提升,新兴产业成为城市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3.部分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回暖,消费增速基本平稳,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

   二 2017年长江经济带区域社会发展

    (一)2017年长江经济带省域社会发展概况

     1.医疗卫生事业

     2.就业保障与促进

     3.人均收入与增长

     4.城乡均衡发展

     5.人口吸引力

    (二)14个重要城市社会发展指数

   三 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一)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成效

     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优于全国,空间格局差异较大

     2.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3.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率得到提升

     4.水质环境有所改善

     5.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进一步集聚

     6.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优于全国水平

     7.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不断增加

    (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Ⅱ 指数篇

  B.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报告(2018)

   一 指标体系构建及合理性分析

    (一)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二)内涵与结构

    (三)指标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二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评价

    (一)110个城市绿色发展指数综合排名

    (二)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专项排名

     1.绿色生态指数及城市排名

     2.绿色生产指数及城市排名

     3.绿色生活指数及城市排名

   三 长江经济带20个主要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分析

   附录:国内外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二 世界银行城市竞争力指数(2015版)

    三 欧洲绿色城市发展指数(2011版)

    四 瑞士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五 英国未来论坛可持续城市指数(2007版)

    六 丹麦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七 国际ISO协会发布第一个可持续城市标准指标体系

    八 环保部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建设指标体系(2013版)

  B.3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18)

   一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

   二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专项指数

    (一)科技创新投入指数及城市排名

    (二)科技创新载体指数及城市排名

    (三)科技创新产出指数排名

    (四)科技创新绩效指数及城市排名

   三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20强城市

   附录:创新驱动力评价方法和数据

  B.4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指数报告(2018)

   一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评价方法

    (一)指标评价体系

    (二)计算方法

   二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评价结果

    (一)综合排名及分级

    (二)分项排名及分析

   三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分层特征分析

    (一)城市分层特征

     1.领军城市

     2.引领城市

     3.先行城市

     4.良好城市

     5.一般城市

     6.落后城市

    (二)区域分层特征

     1.下游:一极引领、六核带动的“火箭形”格局,体系合理全面领先,环境友好还需提升

     2.中游:双城带动、先进支撑的“纺锤形”格局,结构完整稳步提升,产业创新亟待加强

     3.上游:中心集聚,节点分散的“金字塔”格局,成长初期落后较多,机遇挑战风险并存

  B.5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18)

   一 国内外代表性机构评价社会领域发展水平的概述

   二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指标评价体系

    (一)指标选取

    (二)数据统计

    (三)指数计算

   三 长江经济带50个城市社会发展指数分析

    (一)50个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排名

    (二)14个重要节点城市社会发展指数分析

    (三)上中下游板块综合指数分析

   四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四项子指数分析

    1.社会事业子指数

    2.社会保障子指数

    3.社会均衡子指数

    4.社会活力子指数

   五 推进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规划引领,制定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规划

    2.突出重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壮大

    3.有的放矢促进各城市补社会发展短板

    4.动态调整,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

 Ⅲ 城市与社会篇

  B.6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比较报告

   一 三大城市群的基本情况比较

    (一)三大城市群的区域范围比较

    (二)三大城市群的面积、人口和经济基础比较

    (三)三大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比较

   二 三大城市群2017年发展情况比较

    (一)三大城市群人口概况比较

     1.人口规模结构

     2.人口密度

    (二)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比较

     1.经济总量规模

     2.人均生产总值

     3.地方财政收入

     4.城乡居民收入

    (三)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比较

   三 主要结论与建议

    1.三大城市群发展阶段不同

    2.三大城市群结构体系存在较大差异

    3.三大城市群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距

    4.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5.城市群自身功能培育是近期发展重心

  B.7 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协调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对社会结构及其转型的研究

     2.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本研究的理论借鉴

     1.公共服务方面——帕累托最优化理论

     2.城市化方面——二元结构理论

     3.人口迁移流动方面——推拉理论

    (三)本报告研究的主要问题

     1.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特点

     2.上海社会结构演变趋势、现状和问题

     3.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对上海的影响

     4.促进长江经济带和上海社会结构协调优化的对策研究

   二 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特点分析

    (一)人口结构

     1.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提高

     2.少儿人口比重过低问题突出

     3.性别结构失衡

    (二)家庭结构

    (三)婚姻结构

    (四)素质结构

    (五)就业结构

   三 上海社会结构演变趋势与特点

    (一)人口结构

     1.户籍人口持续增加,外来人口先增后减

     2.外来就业人口占将近一半比重,近年来出现减少趋势

     3.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呈增加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4.育龄妇女平均年龄提高,高龄产妇人数增加

    (二)家庭结构

    (三)婚姻结构

    (四)素质结构

    (五)就业结构

    (六)收入分配结构

   四 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对上海的影响

    (一)长江经济带来沪人口数量变动直接影响上海常住人口的数量

    (二)长江经济带来沪人口家庭结构变动影响上海的人口结构

    (三)长江经济带来沪人口婚姻结构变动影响上海的婚姻市场

    (四)长江经济带来沪人口的素质状况影响上海的人口素质

    (五)长江经济带来沪就业人口比例降低,影响上海从业人员数量增长

    (六)长江经济带来沪人口收入构成变化影响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

   五 简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简要结论

     1.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

     2.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对上海社会发展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长江经济带不同省市间的社会结构失衡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4.有序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是改变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不均衡问题的有效手段

     5.长江经济带收入分配方面存在地区、城乡、所有制、行业、人群之间的巨大差距

    (二)对策建议

     1.加快实施与生育政策相配套的福利制度,减缓人口年龄结构失衡问题

     2.合理调整人口流动和迁移的条件,实现人口有序流动

     3.调整婚配政策,缓解不同地区的婚姻市场矛盾

     4.加强长江经济带社会政策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融合发展

     5.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少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差异,逐步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

 Ⅳ 产业篇

  B.8 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2017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运行概况

    (一)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二)工业投资增速回升

    (三)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二 2017年长江经济带重要行业发展态势

    (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三)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四)汽车制造业

   三 2018年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展望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B.9 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发展总体概况

    (一)农业资源条件

     1.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承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有所回落

     3.对农业的投资仍低于平均水平

    (二)农业生产情况

     1.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占全国比重稳中有升

     2.林产品以生漆、油茶籽和橡胶为主

     3.是猪肉和蜂蜜的主产区

     4.水产品产量持续稳步增长

    (三)农业经济概况

     1.对全国农业经济的贡献度逐年提高

     2.农业总产值对全国贡献度继续提高

     3.农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

   二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地区比较

    (一)农业基本概况比较

     1.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上游

     2.农业从业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上游

     3.上中下游农业增加值相近

     4.中上游地区对农业的依赖度显著较高

    (二)现代农业发展比较

     1.上中下游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呈现明显梯度特征

     2.中下游地区的土地产出率相对较高

     3.下游和中游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4.中下游地区农田设施化水平较高

   三 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发展:2018年展望

    1.农业生产能力继续稳步提高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3.将大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4.加快由增产向增效提质转变

    5.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

  B.10 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概况

    (一)总体态势良好,继续引领全国服务业发展

     1.服务业总量增长较快,占比明显提升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步回升

     3.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不断提高,工资明显高于全国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上、中、下游各具特色

     1.长三角地区继续高端引领

     2.长江中游*齐头并进

     3.长江上游*增长较快

    (三)合作交流增多,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

     1.各省市共建黄金旅游区域

     2.重点城市抱团,率先展开区域间合作

     3.11省市齐上阵,确保绿色健康发展

   二 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比较

    (一)金融业

    (二)批发和零售业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

    (四)房地产业

    (五)旅游业

   三 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一)面临的问题

     1.部分城市三产占比出现下降

     2.绿色发展模式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

     3.区域间协同性不强,各自为政问题仍突出

    (二)若干建议

     1.形成共识的同时强化保障

     2.增强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互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3.突出比较优势,实现省市间差异化协调发展

  B.11 长江经济带金融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地位

    (一)金融发展水平小幅回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二)保险深度小幅提高

    (三)金融业务占有全国较大比重,但是低于经济的相对比重

   二 长江经济带金融各行业发展态势

    (一)银行业

     1.存款业务增速显著降低,贷款业务增速保持平稳

     2.业务结构以住户存贷款和非金融企业存贷款为主

    (二)证券业

     1.在上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会员交易小幅上升

     2.在深交所的股票集资下降,证券交易小幅上升

    (三)保险业

     1.业务平稳增长,但是增速放缓

     2.业务结构以人身险为主、财产险为辅

   三 2018年长江经济带金融业发展展望

    (一)银行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金融科技应用

     1.补充资本的压力增大

     2.不良资产防范存在一定压力

     3.金融科技的应用进一步提升

    (二)证券业:市场集中化、开放式发展,产品与业务结构继续优化

     1.机构投资者队伍发展壮大

     2.扩大市场双向开放

     3.业务与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1)传统经纪业务,佣金率下滑放缓

      (2)投行业务将平稳发展,综合服务有待提升

      (3)资管业务结构调整

    (三)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扩大对外开放

     1.行业集中度稳中有升

     2.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

     3.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B.12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总体概况

    (一)旅游业持续增长,总体发展态势较好

    (二)高品质资源富集,文旅融合基础较好

    (三)三大市场蓬勃发展,增速均高于全国

     1.长江经济带旅游市场总体发展情况

     2.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3.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二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运行态势区域比较

    (一)旅游业资源环境差异较大,上游优势明显

     1.资源分布差异

     2.生态环境差异

    (二)旅游业运营业绩稳中有升,下游优于上游

     1.旅游企业规模

     2.星级饭店业绩

     3.旅行社业绩

     4.从业人员情况

    (三)全流域旅游业发展基础不断改善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城镇化率情况

     3.旅客运输情况

     4.旅游教育情况

   三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协同发展展望

    (一)新时代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的新实践

     1.明确新时代旅游业新使命

     2.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3.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4.促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

    (二)新理念下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的发展建议

     1.促进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绿色发展

     2.促进长江经济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3.促进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协同发展

  B.13 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建设

    (一)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里程

    (二)水路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1.下游地区的交通投资情况

     2.中游地区的交通投资情况

     3.上游地区的交通投资情况

    (三)长江航道及港口建设

     1.长江航道建设

     2.干线码头泊位建设情况

    (四)机场群建设情况

   二 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能量

    (一)公路和水路货物运输能力

     1.总体概况

     2.上中下游比较

    (二)公路和水路客运能力

     1.总体情况

     2.上中下游比较

    (三)航空运输能力

    (四)长江干线港口运输能力

   三 发展展望与建议

  B.14 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

   一 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活力增长,占GDP比重稳步提升

     1.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长江经济带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文化产业固定投资增速持续降低,资本仍集中在中上游

    (三)文化企业规模和收入均持续高速增长,发展基础不断增强

    (四)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趋于平稳,区域间、城乡间文化消费水平差距依旧显著

   二 重点区域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先发优势领跑文化产业新发展

    (二)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渐成文化产业发展助推器

    (三)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深挖特色文化产业富矿

   三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一)长江经济带促进长江文化带的形成,文化产业的发展亦将有力地支撑长江经济带的系统发展;但目前各区域间的发展层次不一致,行政壁垒、要素市场流动障碍等依旧对长江经济带的后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少数民族文化储备深厚,可开发潜力巨大,但受地理环境、产品开发、人才资源等条件制约,文化资源开发进程迟缓

    (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逐渐成熟,但就区域而言发展仍不均衡,集群产业链不完善,投融资渠道依旧相对单一且狭窄,投融资体制不完善、模式有待健全

    (四)技术变革促发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及经济增长点,但当前业态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激发最大潜能

   四 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文化共性,建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走廊,为区域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二)将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充分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开展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三)建立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集群投融资相关制度、模式,加强政策支持

    (四)将文化产业作为催化剂,带动长江经济带各项产业和谐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

 皮书数据库

 长江经济带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7~2018)》是长江经济带蓝皮书系列第三部,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智库创新团队组织研创的国家高端智库成果之一。报告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报告、指数篇、城市与社会篇和产业篇四大部分,重点对2017~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状态与态势做比较全面的梳理。报告一方面,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另一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农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进行梳理,对比研究区域内三大城市群发展,相关指数的发布和主要产业及城市发展研究,对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决策参考价值。指数篇分别完善了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力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指标体系,并首次提出社会发展指数。其中,运用国内外8个较有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内110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全面展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并分析了背后的经济社会影响因素。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绩效等四个维度,系统全面评价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依据综合指数及四个专项指数,对110个城市进行了排名,并着重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排名前20的重要城市进行了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指数报告,结合中央最新提出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将样本扩大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部110个地级市(不含民族自治州),以求更为全面地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做出分析判断。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报告评价了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均衡和社会活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15项三级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指数得分情况表明,长江经济带50座重点城市中,舟山社会领域发展情况最优,其次为湖州和杭州。城市与社会篇聚焦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与社会发展。其中,城市群报告对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基本概况及2017年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三大城市群概况、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结构特征等存在较明显地区差异,城市群之间及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的结论。同时,指出三大城市群的实际功能区范围均小于规划区范围。社会结构协调发展报告分析研究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人口、家庭、婚姻、教育、就业等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特点;概括了上海社会结构演变趋势、现状和问题,同时分析长江经济带社会结构演变走向对上海社会结构的影响,包括来沪人口变动对上海常住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婚姻市场、人口素质、劳动力供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产业篇跟踪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农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运用最新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分析认为2017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工业生产止稳回升,工业投资增速回升,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农业发展报告分析指出长江经济带保有我国近27%的农业用地,以及约1/3的耕地,承载了全国超过1/2的农业从业人口,投入了全国超过三成的农业投资,2017年产出了全国43%的农业增加值。服务业发展报告分析指出,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平稳有序,上、中、下游发展各具优势和特色,区域间融合互动不断增强,协同发展态势显著。金融业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水平小幅回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继续缩小,保险深度提高,金融业务占有全国较大比重。旅游业发展报告指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不断明确新时代新使命,在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实践。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输结构进一步完善。最后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处于稳健发展阶段,逐步确立文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地位,并形成区域文化产业多增长极,同时逐渐明晰区域文化品牌。

吴传清、宋筱筱:《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估》,《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4期。

卢丽文、宋德勇、李小帆:《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绿色效率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6期。

彭智敏:《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决策与信息》2016年第4期。

杨顺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比较研究》,《求索》2018年第9期。

郝汉舟、周校兵:《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指数空间计量分析》,《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12期。

吴传清、黄磊:《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难点与推进路径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李琳、楚紫穗:《我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及动态比较》,《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第1期。

郑红霞、王毅、黄宝荣:《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2期。

王振等:《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协同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方大春、孙明月:《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影响力研究》,《经济地理》2015年第1期。

葛丰:《长江经济带升级须先破行政藩篱》,《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40期。

孔伟明、常梅:《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共建长江经济带升级版》,《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8期。

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地理学报》2007年第12期。

黄庆华、周志波、刘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6期。

赵琳、徐廷廷、徐长乐:《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6期。

孙威、李文会、林晓娜、王志强:《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11期。

郑德高、陈勇、季辰晔:《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重塑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第3期。

程惠芳、唐辉亮、陈超:《开放条件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评价研究——中国31个省市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管理世界》2011年第8期。

蒋玉涛、招富刚:《创新驱动过程视角下的创新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Richard J.Estes.,“Global Change and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ttp://caster.ssw.upenn.edu/-restes/praxis/world3.html,20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gov.cn/。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统计研究》2009年第1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社会概览20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社会指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吴小节、谌跃龙、汪秀琼、黄山:《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4期。

谭玮、郑方辉:《法治社会指数: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理论探索》2017年第5期。

唐子来、顾姝:《再议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分布的社会绩效评价:从社会公平到社会正义》,《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第1期。

李旭辉、朱启贵:《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动态综合评价》,《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7期。

郭平、刘贵芬:《基于协同视角下我国区域内社会事业发展差异的衡量——以三大区域内有代表性的省份为例》,《湖湘论坛》2014年第1期。

张胜利、丁娟、平和光:《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模式探析——上海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及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34期。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新论》,科学出版社,2016。

秦尊文主编《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方创琳:《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需有一体化统筹机制》,《经济参考报》2015年10月15日,第008版。

郁鸿胜:《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怎样联动发展》,《解放日报》2017年10月24日,第10版。

李嬛、宁越敏等:《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群空间分布格局与联动机理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2期。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陆学艺:《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韩建雨:《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迟魏、叶欣:《收入差距研究的中外比》,《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9期。

宁越敏、李健:《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机制、模式与战略》,《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朱农:《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5期。

王振:《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1~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乔晓春、黄衍华:《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1期。

张岩:《世博效应对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合作影响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第2期。

吕炜、王伟彤:《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期。

中国财政学会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参考报》2007年第5期。

田发、周琛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财政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王桂新:《改革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0年第31期。

王小鲁:《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思考》,《中国市场》2010年第2期。

方创琳、周成虎、王振:《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与分级梯度发展重点》,《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11期。

李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5%》,《光明日报》2016年12月7日,第8版。

上海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上海市三个区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上海农业委员会网站,http://www.shac.gov.cn/zwdt/sndt/zwxw/201801/t20180108_1637281.html。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2016年全省农机化发展情况》,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http://www.jsnj.gov.cn/144/jsnjjxxgk/201702/t20170217_247625.html。

浙江省农业厅产业处:《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连续四年稳步提升》,浙江省农业厅网站,http://www.zjagri.gov.cn/html/main/cyzxView/274892.html。

《陶方启主任要求强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安徽农机化网,www.ahnjh.gov.cn。

江西省农机局:《江西省2017年全省农机化工作总结》,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http://www.amic.agri.gov.cn/nxtwebfreamwork/detail.jsp?articleId=ff808081607d4ae00160b5f1c6477779。

《湖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升至73%》,《农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

鄂文:《湖北启动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中国农机化导报》2016年9月6日。

李淼:《2020年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63%》,《四川日报》2017年3月20日。

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2017年云南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在昆明圆满召开》,云南农业信息网,www.ynagri.gov.cn/news15/20170321/6760292.shtml。

郭静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7.5%》,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吴琼:《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2%居全国第一》,《新华日报》2017年11月29日。

《湖南“三农”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网站,http://m.voc.com.cn/wxhn/article/201709/201709280942283241.html?from=singlemessage。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2013~2017年全省农业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网站。

湖北省农业厅:《2017年工作总结》,http://nyt.hubei.gov.cn/gk/jggg/ndjg/200025032.htm。

江西省农业厅科技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江西省农业厅网站,http://www.jxagri.gov.cn/News.shtml。

颜若雯:《我市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8%》,重庆市政府网,www.cq.gov.cn。

《2016年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四川农委网站。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2016~2020年)》。

湖北省农业厅:《2018年工作计划》,湖北省农业厅网站。

《围绕“十大行动”加快发展湖北现代农业——访湖北省农业厅厅长肖伏清》,《农民日报》2018年5月14日。

《关于江西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2018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

《云南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安徽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上海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Baert P,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olity Press,Cambridge,1998.

Browning H,Singelmann 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USA,” Springfield.VA: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1975.

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一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文汇出版社,2006。

张小兵:《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以江西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8。

格鲁伯:《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陈凯:《英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刘培林、宋湛:《经济普查揭示的“秘密”:服务业是一个“昂贵”的产业》,林毅夫发展论坛讨论稿,2006。

陈保启、李为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陈栋:《生产性服务业与浙江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第12期。

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及其构建》,《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民银智库发布《我国保险业2017年发展状况及2018年一季报分析》(上),《民银智库研究》第114期。

田书华:《券商行业2017年回顾与2018年展望》,《搜狐财经》2018年2月11日。

赵卿:《2018年,银行业将迎来大变局?》,《苏宁财经》2018年3月23日。

《2018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1月17日。

胡志远、欧向军:《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经济地理》2007年第9期。

董金玲:《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商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