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36

第四只眼图书

Assessment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ork and Selected Baselines Study Reports (Interim) of World Bank "China Guizhou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SSAPID:101-8350-9292-07
ISBN:978-7-5097-6170-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武陵山区(贵州)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的实地调查,总结当地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内在关系。并基于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所处的新阶段、武陵山区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对创新的要求,提出“一个新基金、四个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孙瑜;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编委会

 跋

 序言二

 序言一

 第一部分 总报告

  第一章 项目研究基本情况

   一 项目评估缘起

   二 研究历程

   三 调研工具及方法

    (一)参与式调查评估工具(PRA)

    (二)半结构深度访谈

     1.村庄调查与访谈情况

     2.咨询公司、政府职能部门、综合部门、旅游企业

     3.基线调查视角的支撑

      (1)村庄历史与变迁过程,社会合作的历史基础及文化认同

      (2)村庄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资源

      (3)村庄现实问题及世行项目影响的深度资料

    (三)入户问卷调查以及填制相关统计表格

  第二章 世界银行“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实施历程

   一 项目缘起与申报

   二 项目前期准备(2009~2011)

   三 项目实施(2011~2013)

  第三章 “社区参与”评估:专业视角呈现

   一 世行合同书的目标定位及实施规划

    (一)项目定位: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标志性目标

    (三)实施规划

     1.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内容

      (1)招投标项目

      (2)社区参与项目

      (3)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编号4A[ii])

     2.目标

     3.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CBD模式的实施机制与行动主体

      (1)社区居民

      (2)各级项目办

      (3)咨询公司与专家团队

      (4)协调员

   二 世行社区参与模式与国内项目发展目标的异同

    (一)世行项目更注重自下而上的项目运作过程和程序

    (二)世行项目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合作因素

    (三)世行项目更为关注社区自励能力建设并以当地赋权为最终目标

   三 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实施情况

    (一)“社区参与”在三种项目进展中的实施

     1.社区发展规划与社区参与

     2.传统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1)干荣村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2)天龙屯堡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3)纳蝉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4)怀恩堡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5)塘坝村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6)凯里市季刀上寨粮仓以及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7)岜沙苗寨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8)小黄侗寨民居修缮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3.示范民居及村庄公共设施项目所涉及村庄的社区参与情况

      (1)天龙屯堡古镇示范民居及村庄公共设施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2)纳蝉村示范民居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3)怀恩堡村庄公共设施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4)塘坝村公共设施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5)季刀上寨村庄公共设施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6)南花苗寨公共设施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4.非遗项目所涉村庄的社区参与情况

      (1)天龙屯堡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2)纳蝉村“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3)怀恩堡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4)季刀上寨“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5)干荣村“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6)岜沙村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7)小黄侗寨非遗项目的社区参与情况

     5.还未开展项目村庄的社区参与情况

      (1)展溜村世行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社区参与情况

      (2)巫包村世行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社区参与情况

      (3)堂安村世行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社区参与情况

      (4)厦格村世行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社区参与情况

    (二)世行项目实施中的“社区参与”与世行规划中“社区参与”规划的重合与错位

     1.世行项目民居修缮所涉村庄社区参与结果评价

     2.世行项目示范民居及村庄公共设施所涉村庄社区参与结果评价

     3.世行项目“非遗”部分的社区参与结果评价

   三 世行项目实施村庄原村庄集体行动能力情况

    (一)堂安侗寨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二)厦格侗寨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三)塘坝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四)纳蝉村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1.八家头自组织

     2.集体修路

    (五)天龙屯堡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六)南花苗寨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七)怀恩堡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八)季刀上寨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九)展溜村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十)巫包村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十一)干荣村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十二)岜沙苗寨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十三)小黄侗寨社区组织化及集体行动能力评估

   四 世行项目实施过程中村庄新的国家项目实施情况中的“社区参与”

  第四章 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正面效应

   一 乡村旅游的启动和发展

    (一)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优化村寨环境

    (二)世行资金带来的融资杠杆效应增强项目整体的影响力

   二 从社区参与到社区赋权的转变

    (一)村民能力提高

    (二)社区主体性增强

   三 对政府项目实施带来冲击

   四 对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影响

  第五章 世行项目“社区参与”的问题分析

   一 “社区参与”实质性突破受阻*

    (一)实施中问题的发现

     1.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

     2.利益集团的形成

     3.与行政化运作的冲突

    (二)“社区参与”行政路径依赖的原因

   二 “社区参与”遭遇市场化冲击

    (一)存在的问题

     1.社区参与的动力来自于经济利益

     2.“社区参与”缺乏现实基础

    (二)社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因

     1.市场对村庄内部解构

     2.“市场”配置资源的潜规则

   三 “社区参与”脱嵌于本土社会

    (一)主要问题的呈现

     1.缺乏深入的社区工作

     2.缺乏本土资源的支持

      (1)集体记忆

      (2)合作组织

      (3)公共空间

    (二)“脱嵌”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从世行项目的“社区参与”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

   一 “社区参与”的参与动力与参与机制分析

   二 从世行项目看乡村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价值

   三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建议

    1.确定社区为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主体

    2.确立社区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主体

    3.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山地稻作农耕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4.推进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重建乡村生活方式,凸显传统资源价值

   四 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建设

    1.基本视角

    2.多元产品策略提供社区广泛参与机会

    3.推动社区治理,重建社区公共生活

    4.发展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重建社区传统

 第二部分 基线调查报告

  第七章 世行项目堂安村基线调查报告

   序言

    (一)堂安村基线调查项目缘起及目的

    (二)团队组成及研究历程

    (三)调查方法

     1.参与式调查评估工具(PRA)

     2.半结构深度访谈

     3.入户问卷调查以及填制相关统计表格

   一 村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村庄历史

    (三)人口与姓氏

   二 村庄资源

    (一)水资源

    (二)耕地

    (三)山林

    (四)旅游资源

     1.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2.瓢井

     3.侗寨“三宝”

     4.堂安梯田

     5.古墓群

     6.农耕文明遗迹

     7.侗族生态博物馆享美誉

   三 人口与日常生活

    (一)村庄人口

    (二)日常语言

    (三)住房

     1.住房结构与特征

     2.基本架构

     3.修建时间

     3.人工来源与资金

     4.宅基地原用途

     5.住房面积与房间数

     6.建房周期

    (四)农事安排

    (五)娱乐闲暇

    (六)家庭生计

     1.生计来源

      (1)农业

      (2)外出务工

      (3)服务业与手工业

      (4)其他

     2.生计来源多样化与社会分化

    (七)耐用消费品

    (八)家庭支出

     1.食品

     2.日常生活用品及相关开支

     3.住房

     4.医药

     5.文化与社会

      (1)教育支出

      (2)交通支出

     6.礼仪活动支出

   四 经济

    (一)农业

     1.农业种植

     2.土地流转

     3.养殖

     4.农业支出

     5.农业补贴情况

    (二)林业

    (三)非农产业

     1.零售业

     2.家庭旅馆业

    (四)打工经济

     1.外出打工人员的变化趋势及结构特征

     2.外出打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户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2)外出打工是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

      (3)外出打工有利于扩大通婚范围

      (4)外出打工有利于培育青年人的家庭美德意识

      (5)外出打工有利于增强村民的对外沟通能力

      (6)外出打工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

     3.外出打工对村庄发展的消极影响

   五 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

     1.初婚年龄

     2.通婚圈

     3.不同民族的通婚情况

     4.结婚程序与费用

      (1)结婚程序

      (2)结婚费用

     5.婚姻稳定性及未婚情况

     6.生育选择

    (二)家庭

     1.家庭结构

     2.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

     3.养老安排

      (1)家庭赡养

      (2)轮流赡养

      (3)共同赡养

      (4)社会救助

     4.村庄姓氏构成与家族关系

   六 村庄组织及其功能

    (一)正式权力组织

     1.村民委员会

      (1)主要职责

      (2)经费来源

      (3)村委会成员的基本情况

      (4)村主任

      (5)村文书

      (6)民兵连长

      (7)村委会评价

     2.村党支部

    (二)非正式组织

     1.世行项目管理小组与监督小组

     2.侗族大歌、侗戏队

      (1)堂安侗寨民族艺术的发展历程

      (2)堂安侗戏队的重建及人员组成情况

      (3)堂安侗戏队运行状况

      (4)堂安侗戏队的演唱内容

    (三)村庄权力结构

   七 社区互助合作与集体行动

    (一)换工

     1.农业生产领域的换工

     2.社会生活领域的换工

    (二)节庆活动时的合作

    (三)应对突发事件合作——火灾

     1.火灾事件

     2.火灾发生时村民间的互助与合作

      (1)火灾发生时村民合作意识的变化

      (2)村委会的功能和作用

      (3)临近村寨的支援和帮助

      (4)火灾发生后村民的合作情况

      (5)火灾后的扫寨仪式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合作——防偷盗

    (五)与其他村寨发生纠纷时的集体对抗

    (六)集体罢免村支书

    (七)社区小群体的公共设施建设的互助与合作

     案例:火灾后搬迁村民集体修路案例

    (八)小结:村民合作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分析

   八 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一)水

    (二)电

    (三)村内道路

    (四)农业设施

    (五)消防设施

    (六)村委会办公设施

    (七)医疗设施

    (八)公共活动设施

     1.鼓楼

     2.歌坪和戏台

     3.风雨桥

     4.萨岁坛

     5.资料信息中心与公共接待站

   九 教育

    (一)基础教育情况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1.在校学生

     2.校外情况

    (三)留守儿童

   十 社会保障

    (一)养老保险

    (二)医疗保险

    (三)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五保户与残疾人福利

   十一 村庄节庆

    (一)春节

    (二)清明节

    (三)端午节

    (四)中秋节

   十二 村庄传统建筑手工与技术

   十三 村庄饮食

    (一)饮食结构

     1.主食

     2.副食

    (二)侗族食谱

     1.油茶

     2.腌鱼、腌肉

     3.酸汤鱼

     4.血肉

     5.牛瘪

     6.白蘸肉

    (三)饮食特点

     1.食不离糯

     2.食不离鱼

     3.食不离酸

     4.食不离酒

   十四 结论与思考

  第八章 展溜村基线调查报告

   序言

    (一)研究缘起及目的

    (二)研究团队及研究历程

    (三)调查方法

   一 村庄概况

    (一)坐落与交通

    (二)村庄历史

    (三)村庄资源

    (四)村庄人口

     1.人口数量

     2.人口年龄结构

     3.人口教育状况

    (五)社会与政治

     1.村庄社会结构

      (1)社会分层

      (2)内部族群关系

     2.村庄权力结构

      (1)党组织

      (2)村民委员会

      (2)村民小组

      (3)民间组织

   二 村庄农业

    (一)土地资源

    (二)水稻及其种植

    (三)农事活动季节历

    (四)农业收入-支出情况

   三 村庄中的家庭

    (一)家庭结构

    (二)婚姻

     1.婚俗习俗

     2.通婚圈

     3.婚礼

    (三)生育

    (四)家庭性别分工

    (五)儿童

    (六)老人

    (七)家庭财产的分割与继承

   四 基础设施

    (一)水、电和通信

     1.水

     2.电

     3.通信

    (二)交通

    (三)教育设施

    (四)医疗设施

    (五)商业设施

   五 社会福利

    (一)养老保险

    (二)医疗保险

    (三)最低生活保障

    (四)五保户与残疾人福利

   六 日常生活

    (一)房屋

     1.房屋结构

     2.房屋修建

    (二)娱乐

     1.春节

     2.篮球赛与联欢晚会

     3.日常社交及娱乐

    (三)锡绣

   七 教育

    (一)基本概况

    (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三)教师的工作与生活

    (四)留守儿童

   八 农民工

    (一)变迁历程

    (二)现状分析

   九 发展资源

    (一)世界银行项目

     1.世行项目社区组织

     2.传统民居受益户的选择

     3.世行项目培训

    (二)“危房改造”项目

   十 总结

 第三部分 分村评估报告(部分)

  第九章 纳蝉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

   一 纳蝉村基本情况及世行项目实施现状

    (一)村庄基本概况

    (二)世行项目的推进情况

     1.世行项目基本情况

     2.三类项目实施情况

      (1)传统民居改造

      (2)示范民居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 纳蝉村世行项目实施评估

    (一)世行项目实施过程存在问题

     1.自身设计问题

     2.采取方式和观念较为落后

      (1)传统民居

      (2)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世行项目的社区参与评价及实施障碍分析

     1.社区参与实现程度的评价

      (1)社区参与程度

      (2)社区参与层面

      (3)社区参与风险

     2.社区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1)社区缺乏对权利的争取和自主精神的培养

      (2)国家对公共空间有限的让渡和赋权

     3.政府项目实施的影响

    (三)世行项目社区参与路径的本质性问题

   三 纳蝉村社区合作的地方经验及其价值呈现

    1.八家头自组织

    2.集体修路

   四 社区参与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重点支持社区的能力成长

    2.与生计联系的社区参与

    3.支持社区合作发展

    4.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第十章 怀恩堡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

   一 绪论

   二 村庄基本情况

   三 项目小组的建立及协调员的聘用

   四 世行项目实施过程及现状

    (一)土建项目

    (二)民居修缮项目

    (三)非遗和能力培训项目

    (四)世行项目在怀恩堡的实施评估

     1.民居修缮

     2.非遗项目

   四 世行项目的社区参与评价

    (一)基于土建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与分析

    (二)基于参与式评估工具的评价与分析

   五 世行项目在社区参与中的实施障碍分析

    (一)来自村庄内部的原因

    (二)县项目办——政府的视角

    (三)咨询联合体

   六 怀恩堡村民组织动员与集体行动的优势分析

   七 社区参与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1.确保农民的主体性地位

    2.关注社区内生性组织的成长与建设

    3.实现政府角色与功能的转化,为社区参与与社区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和制度保障

    4.注重旅游开发与乡村社区系统的深入融合,实现社区深度参与

  第十一章 季刀村(上寨)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

   一 前言

   二 季刀基本情况以及资源现状

    (一)季刀基本情况

    (二)社区资源

     1.地理区位

     2.基础设施

     3.文化资源

     4.社区组织

      (1)村支部和村委会

      (2)社区民间组织

      (3)世行管理小组与监督小组

   三 世行项目实施过程与现状

    (一)季刀世行项目实施现状

     1.世行项目社区组织

     2.世行项目实施情况

   四 世行项目社区参与评价

    (一)季刀村社区参与评价

     1.社区发展规划与社区参与

    (二)季刀村世行项目实施障碍分析

   五 社区参与与乡村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一)理顺社区关系,促进社区合作

    (二)引入专业社区工作团队,建立社区治理的合理机制

    (三)资源投放透明公开

  第十二章 巫包村世行项目社区工作评估报告

   一 前言

   二 巫包基本情况以及社区资源

    (一)社区基本情况

    (二)社区资源

     1.基础设施

     2.社区文化资源

     3.社区组织

      (1)党总支村委会

      (2)社区民间组织

      (3)世行管理小组与监督小组

   三 世行项目实施过程与现状

    (一)巫包世行项目实施现状

     1.世行项目社区组织

     2.世行项目培训

     3.世行项目前期准备

   四 世行项目社区参与评价

    (一)巫包村社区参与评价

     1.社区发展规划与社区参与

     2.管理小组与监督小组选举与社区参与

     3.拆粮仓与社区参与

    (二)巫包村世行项目实施潜在障碍分析

     1.外部支持系统——县项目办与乡政府

      (1)县项目办

      (2)乡政府

     2.社区内部

      (1)大巫包、小巫包与平寨之间利益的平衡

      (2)管理小组、监督小组与社区协调员

      (3)社区内生参与能力障碍

   五 社区参与与乡村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一)引入专业社区工作者,陪伴社区成长

    (二)通过参与和合作,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强化共同体意识

 项目参加人员

张晓、张寒梅:《文化多样性与社会性别行动研究文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贵州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杨晓:《侗族大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刘峰、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3。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徐勇:《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立胜:《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周大鸣:《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杨小柳:《参与式行动——来自凉山彝族地区的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著《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汪淳玉、吴惠芳、潘璐译,叶敬忠译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安德烈斯·福格雷桑、戴尔·钱德勒著《参与和发展:我们从孟加拉乡村银行能学到什么》,杜晓山、孙若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黄平、王晓毅等:《公共性的重建——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3月。

詹姆斯·C.斯科特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陆学艺:《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李小云:《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沈红:《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贵州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汪丁丁、叶航、罗卫东:《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徐勇:《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杨昌儒、孙兆霞、金燕:《贵州:民族关系的构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杨小柳:《参与式行动——来自凉山彝族地区的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叶敬忠、刘燕丽、王伊欢主编《参与式发展规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扶贫基金会编《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Agénor,Pierre-Richard. Does Globalization Hurt the Poor?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2922. 2002.

Andrew N. Parker,Johan van Zyl,Loretta Sonn,and Tulio Barbosa. Decentralized Rur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A Case Study From Northeast Brazil.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1498. 1995.

Escobar,Arturo.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Princeton:Press. 1995a.

简 介:本书以贵州省一省级机关帮扶X县20年为切入点,首次以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X县扶贫开发历程的深入调研,考察作为扶贫重点区域的贵州省在国家不同扶贫战略阶段的扶贫实践,在中国反贫困研究领域首次系统性地提出并阐发了“党建扶贫”这一概念。面对脱贫攻坚这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应该全面总结党建扶贫的历史经验,在注入新的理念和方法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简 介:在国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如何推进贵州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成为贵州省当下和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本书涉及的贵州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住房保障制度(以农村危房改造制度和易地扶贫搬迁制度为主)。作者在穆怀中教授的社会保障...

作者: 卫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