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编辑出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名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总序
前言
后记
第一部分 战败
“玉音放送”埋下的历史认识问题的“伏笔”
被“皇国史观”束缚思想的人们
“圣战”思想的崩溃
发现“被欺骗”——初步的觉悟
“神风特攻队”的虚幻
社会的“表”与“里”
销声匿迹的反战思想
知识分子的“转向”和日共最后的抵抗
小川武满医生:从精神崩溃到重新振作
1 初识
2 “大地的呼声”
3 做农民的医生
4 治疗心理的创伤
第二部分 东京审判
追究“战争责任”:源于外部还是内部
东京审判的对象
东京审判的法庭与准备
关于审判管辖权的辩论
起诉书
判决
东京审判的意义
东京审判的缺陷
“东京审判史观”——被制造出来的概念
直面“东京审判”——与粟屋宪太郎教授对话
1 研究“东京审判”的契机
2 未被追究的战争责任
3 天皇的战争责任
4 盟国的战争责任
5 东京审判与纽伦堡审判
6 东京审判的意义
第三部分 “悔恨的共同体”
“发动战争的责任”还是“战争失败的责任”
被引上歧途的战争责任追究
“一亿人总忏悔”——欺骗性的战争责任论
天皇的战争责任
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
拒绝“国家忠诚”——大熊信行的思考
“悔恨的共同体”——丸山真男的思考
日本人的战争认识问题——与藤原彰先生对话
1 被害与加害——双重身份的历史认识
2 历史认识的转折点
3 历史教育
4 学者的责任
家永三郎*:反省“无作为”的学者
1 难忘的会面
2 和平的斗士
3 永存的家永精神
探讨战争责任问题——与佛教僧侣大东仁对话
1 佛教与战争
2 宗教与反战
3 关于战争责任的思考
第四部分 面向亚洲,认识战争加害
越战与日本人的战争加害意识
本多胜一与《中国之旅》
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讨论
家永三郎与教科书诉讼
从加害角度思考战争责任
“毒气岛”上发生的故事
1 “毒气岛”
2 “毒气资料馆”馆长村上初一
3 特殊的画册
“岐阜·2001年会”
1 松井医生
2 “岐阜·2001年会”
3 “中日不再战”
4 基督教徒与反省
在日本举办“毒气展”
1 “毒气展实行委员会”
2 别开生面的展览会
3 不懈的努力
第五部分 从盲目到觉悟
日本战殁学生纪念会(“海神会”)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中归联”)
季刊《中归联》
关于“犬死”的讨论
痛苦的记忆与反思
山边悠喜子:参加八路军的日本人
1 不速之客
2 不寻常的捐款
3 在山边女士家
4 少年时代在中国
5 日本投降
6 参加八路军
7 中国人民的温暖感情
8 回到中国
9 丈夫的遗愿
10 魂归中国
三尾丰:从“鬼”到人的原日本宪兵
1 诚心谢罪的“战犯”
2 揭露侵略罪行的斗士
3 安息吧,三尾先生
4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活动
第六部分 “从广岛到南京”
从原子弹到氢弹
“原爆一号”吉川清
和平城市的建设
矛盾中起步的和平运动
广岛民众反战反核立场的形成
原子弹爆炸的被害与日本的加害
广岛和平运动的反思
和平运动面临的新问题
八月的广岛
1 和平祈念馆
2 八月的广岛
3 “从广岛到南京”
4 “感情记忆”如何跨越国境
第七部分 历史修正主义的活跃与“战后责任”的思考
关于“侵略战争”性质的争论
历史认识论战的焦点之一——“从军慰安妇”问题
“自由主义史观”——危险的倾向
“自由主义史观”产生的国际原因
“自由主义史观”与“大东亚战争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与“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
《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
《新历史教科书》的战争责任认识
历史教科书记述的全面倒退
1.关于“从军慰安妇”的记述
2.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
3.关于“三光作战”的记述
4.关于731细菌部队的记述
5.关于“侵略”一词的使用
对妇女性犯罪的国际审判法庭
“战争责任”与“战后责任”
靖国神社与战后责任问题
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
斋藤一晴: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生
1 获得“最优秀奖”
2 日本青年人如何认识战争责任
3 中国人的思考
古厩忠夫:行动着的学者
1 难忘的友情
2 谋求东北亚地区历史认识之共有
3 《“感情记忆”和“事实记录”之间》——古厩先生最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