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4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Guizhou (2019)

SSAPID:101-8316-5759-91
ISBN:978-7-5201-468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贵州省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政府社会发展职能部门的资料,通过专家学者严谨科学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全面跟踪了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进程, 密切关注了党的十九大后贵州省社会领域的发展成就,全面解读了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战略和决策,深度聚焦了贵州省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及脱贫攻坚、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人口发展与养老服务、人才引进、教育舆情、网民心态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对2019年贵州省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贵州蓝皮书
编 辑:薛铭洁;周爱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编委会

 摘要

 基本子库

 《贵州蓝皮书·社会》编纂领导小组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Ⅰ 总报告

  B.1 2018~2019年贵州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1.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超常规推进脱贫攻坚战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实施健康贵州战略,卫生健康事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4.稳就业、提水平,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5.狠抓民生保障,各项民政事业成效显著

    6.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7.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成效显著

   二 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三 2019年贵州省社会发展形势预测

    1.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2.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建设教育强省

    3.坚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4.抓培训促就业,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5.做好民生工作,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6.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7.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发展

 Ⅱ “脱贫攻坚”专题

  B.2 贵州式扶贫:以城镇为中心的异地安置模式分析*

   一 贵州扶贫历史沿革与成效

    (一)贵州扶贫的五个阶段

     1.1978~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2.1986~1993年大规模开放式扶贫阶段

     3.1994~2000年攻坚式扶贫阶段

     4.2001~2010年开发式扶贫阶段

     5.2011年至今:全面深入扶贫开发阶段

    (二)贵州扶贫“十二五”以来的成效

   二 异地安置与易地搬迁式扶贫

    (一)贵州易地搬迁式扶贫的实践

    (二)贵州省易地搬迁扶贫的做法

     1.精准确定搬迁范围与搬迁对象

     2.“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的安置模式设计

    (三)对贵州式扶贫——“城镇化集中安置”的易地扶贫模式的总结

     1.异地安置、易地扶贫是一种政府主导、精准脱贫的方法

     2.整村搬迁、整群脱困是一次摆脱发展困局的大胆尝试

     3.“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三大命题,是系统思考,体现了政策的完整性

     4.特别在安置模式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目标的严肃性、时间的紧迫性和操作的复杂性,结合本地特点,详细地给出了指导性方案

     5.搬迁与不搬迁所体现的制度公平问题、补助补贴补偿容易出现的“救济陷阱”问题都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需要提前考虑好的问题

  B.3 东西扶贫协作的成效与困境

   一 “上海—遵义”东西扶贫协作的实施

    (一)建立协作关系,深化人才培养交流

    (二)多方对口结对,资金支持整合资源

    (三)促进产业协作,开展劳务输出合作

    (四)优化协作环境,推动两地文化交流

   二 “上海—遵义”东西扶贫协作取得的成效

    (一)人才交流日益频繁

    (二)民生事业得到改善

    (三)产业合作取得突破

    (四)劳务协作不断加强

    (五)文化交流日益深入

    (六)社会帮扶深度参与

   三 “上海—遵义”东西扶贫协作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影响扶贫政策的落实

    (二)思想观念落后影响沪遵对口扶贫工作的推进

    (三)沪遵对口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中的具体短板

     1.干部挂帮瓶颈难以突破

     2.项目申请实施周期长

     3.协作帮扶重心单一

   四 进一步推进“上海—遵义”东西扶贫协作的建议

    (一)坚持政府领导作用,鼓励发展优势产业

    (二)建立公众主体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三)着力补齐沪遵对口扶贫协作工作中的具体短板

     1.深化人才交流,建立本土人才培育机制

     2.减少中间环节,设置专人专职

     3.按需进行帮扶,加强合作深广度

  B.4 贵州旅游扶贫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 贵州贫困基本情况

   二 贵州旅游扶贫取得的成效

    (一)乡村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二)景区旅游扶贫成效明显

    (三)“千企帮千村”行动深入推进

    (四)“旅游+三变”助推乡村脱贫

    (五)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培训力度增强

    (六)实现旅游精准扶贫

   三 贵州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参与度低

    (二)旅游产品不够创新

    (三)旅游扶贫投融资机制单一

    (四)城乡旅游发展不平衡

    (五)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不充分

   四 贵州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贫困户参与积极性

    (二)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

    (三)扩大融资方式

    (四)完善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

    (五)加强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

  B.5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及减贫效应*

   一 “田园综合体”建设:问题提出与文献概要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简述

   二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基本构想与嵌入设计

    (一)基本构想

    (二)嵌入设计

     1.“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三种制度

     2.“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三重机制

     3.小寨农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项目设计

   三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发展预期与减贫效应

    (一)发展预期

     1.就近实现就业创业

     2.拓展乡村旅游

     3.发展乡村农家乐

     4.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5.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6.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二)减贫效应

     1.就业性脱贫

     2.经营性脱贫

     3.转租性脱贫

     4.服务性脱贫

     5.空壳村脱贫

   四 研究结论与现实思考

    (一)研究结论

    (二)现实思考

  B.6 贵州省医疗救助脱贫“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构建*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 贵州省医疗救助脱贫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医疗保险层面

     1.补偿比例不高

     2.报销路径复杂

     3.运行模式单一

    (二)医疗救助层面

     1.诊疗机制不健全

     2.专业人才缺位

    (三)社会帮扶层面

     1.救助能力有限

     2.专业力量介入滞后

   三 贵州省社会工作介入医疗救助脱贫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理论指导不足

    (二)主体力量分散

    (三)方法缺乏创新

    (四)资金渠道狭窄

    (五)评估机制滞后

   四 “社会工作+”模式的介入模式构建

    (一)理论架构

    (二)主体构成

    (三)实务方法

    (四)资金筹措

    (五)评估机制

   五 结语

 Ⅲ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专题

  B.7 贵州新时代的基本特征与战略重点研究*

   一 贵州新时代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发展领跑全国,贵州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

    (二)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逐步撕掉贫穷落后的标签

    (三)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老百姓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发展特色不断彰显,贵州新路逐渐清晰

    (五)发展成果有效共享,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六)社会事业有序推进,民生福利不断增强

    (七)法治环境明显改善,公平正义不断彰显

   二 贵州新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靠后的地位没有变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没有变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没有变

    (四)群体间获得感差距明显的状况没有变

    (五)社会建设滞后于人民需求的形势没有变

   三 贵州新时代的战略重点及相关对策建议

    (一)盘活做强各类园区,推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二)深化实施系列改革,增加各类群体发展机会

    (三)坚持走新路促赶超,继续彰显贵州发展特色

    (四)继续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巩固群众公平正义获得感

    (五)深入推进社会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B.8 中国治理的“五大”转向及现实挑战*

   一 选题背景及文献概要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概要

   二 中国治理面临的“五大”转向

   三 全球治理的中国实践

   四 中国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五 研究启示及现实思考

    (一)研究启示

    (二)现实思考

     1.从“全球治理”到“中国治理”到底有多远?

     2.“中国治理”的本土化能否成为探究全球治理的经典案例?

     3.“中国治理”的生成机制能否自觉“嵌入”全球治理的土壤中?

  B.9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的治理关系与优化*

   一 引言

   二 移民社区治理的关系结构

   三 移民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互动与博弈

    (一)就业培训与一职难求:行政主体与移民群体的复杂互动

    (二)旧房拆除工作的两难:地方政府与移民的互动博弈

   四 新形势下移民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移民群体的双重管辖困境

    (二)移民社区治理的内卷化

   五 优化移民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六 结语

  B.10 贵州省儿童性侵犯状况调研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与数据来源

    (一)儿童性侵犯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与主要数据来源

   二 贵州省儿童性侵犯的特点

    (一)性侵犯事件发生率、受害者家庭结构与被监护情况

     1.性侵犯事件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地区差异

     2.性侵犯受害者多为非核心家庭,母亲、隔代和其他亲属监护居多

    (二)性侵犯者社会身份特征

     1.有男有女,男性居多

     2.各年龄段*均有,青年与中年人居多

     3.受教育程度低,无业或农民居多

    (三)性侵犯行为方式及手段

     1.施以恩惠利诱为主欺骗是常见方式

     2.暴力强迫或威逼是常见手段

    (四)性侵犯行为的时空性

     1.白天和晚上都有可能,晚上略多

     2.即使儿童熟悉的环境,也可能遭受性侵犯

    (五)侵犯者多与被侵犯者是熟人

    (六)性侵犯事件发生频率,曝光率与隐案率

    (七)性侵犯的防范教育与态度

     1.家庭与学校教育普遍不足甚至缺失,适龄与年级较为“滞后”

     2.认同学校预防教育为主,主张提早至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阶段者居多

     3.多数人对未来减少儿童性侵犯充满信心

   三 儿童性侵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在儿童自身方面

     1.对性知识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2.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差,容易被人尤其是熟人欺骗与引诱

     3.好奇心强,容易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4.弱势群体,容易被胁迫和利用

     5.伤害发生后无助,不能及时寻求援助

    (二)在家庭、家长方面

     1.性侵犯防范教育普遍缺失,多数无所适从

     2.儿童缺少关爱,性格孤僻,亲子关系差

     3.父母缺乏警惕意识,疏于监管与保护

     4.碍于声誉,不敢声张,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三)学校、老师方面

     1.防范教育滞后,相关宣传教育与探索研究缺乏

     2.个别老师滥用职权,辱没师德师风

    (四)社区、社会方面

     1.社会整体人文素养差,法律意识淡薄

     2.儿童保护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教育及防范

     3.心理变态、不健康群体增加

   四 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适宜于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以及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家庭应该尽早介入

     2.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研究,学校应提早配合家庭加强实质性教育

    (二)女性主义教育及文化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1.大众传媒应主动关怀弱势,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文化观

     2.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应把性别意识与女性视角纳入决策主流

    (三)保护儿童机制的完善,社会机构的全方位立体合作

     1.理顺体制层级,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建立健全儿童保护制度体系

     2.完善法律法规,重视舆论与道德约束,加大对性侵犯施害者的惩戒处罚与心理干预

     3.探索建立儿童遭受性侵犯后社会机构的心理创伤干预与救济机制

  B.11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加班制度完善研究*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二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加班现状及其对加班补贴的认知

    (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加班现状

    (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调休现状

    (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对加班制度的相关认知

   三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加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加班常态化且不能拒绝

     1.公务员不能拒绝加班

     2.公务员加班常态化

    (二)调休难以依法执行导致休息权被虚置

    (三)公务员加班制度不完善

    (四)缺乏加班救济制度

   四 完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加班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加班制度

    (二)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餐补制度

    (三)参照《劳动法》,适当给予加班补贴

    (四)完善加班救济制度

   五 结论

  B.12 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一 充分认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

   三 明确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四 分解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成信息容灾备份基地,打造数据资源中心

    (二)加快建成数据开放平台,打造数据加工中心

    (三)加快建成云计算应用基地,打造数据服务中心

    (四)优化提升沿线网络,构建专用承载网络

    (五)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五 抓好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一)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

    (二)网络提升工程

    (三)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四)数据交换开放平台建设工程

    (五)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六 切实完善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统筹规划

    (三)加大政策支持、拓展融资渠道

    (四)推动出台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七 贵安新区今后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打算

 Ⅳ “人口发展与养老服务”专题

  B.13 改革开放40年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一 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

    (一)背景地域和相关地域分析

     1.贵州人口密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属于较高人口密度区

     2.人口经济密度高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负担人口压力较大

    (二)次级地域(地州市)分析

     1.各市州人口空间密度差异较大,形成明显的超高、超低和一般三级格局

     2.各地州市人口经济密度大幅降低,经济发展对人口的承载力极大改善

    (三)次级地域(县域)分析

   二 贵州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的特点

    (一)全省人口集中指数不断加大,人口向局部集中的程度更高,大致形成现在的“一极四向五中心”人口分布格局

    (二)全省人口再分布在不同的时段表现不同,改革开放之初相对固化,之后逐渐活跃性增强,中间20年基本一致,后10年再分布状态相当活跃频繁

    (三)人口分布平均高度有所增加,但仍处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的第二级阶梯上,属于全省人居环境适宜地区

    (四)经济重心移动远远快于人口重心,与全省的几何中心严重偏离,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在改革开放40年来一直不均衡

    (五)从人口压力指数来看,9个市州中有3个属人口容量富余区,6个属人口容量超负荷较小区;88个县市区中有30个属人口容量富余区,58个属人口容量超负荷区

    (六)全省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HD)较大,协调性较差,经济集聚度远远高于人口集聚度

    (七)全省经济人口承载力与人口密度的差额为负数,经济人口容量小于实有人口数量,区域经济人口承载力与人口的空间分布不相适应

   三 贵州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决定全省人口分布的地理基础

    (二)粮食安全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三)近年来领跑中西部的经济增速驱动力

    (四)基础设施改善、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引发人口再分布

    (五)相关制度和政策驱动力

    (六)与区域外交换能力的增强提升了人口承载力

   四 结论与启示

  B.14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一 引言

   二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 贵州老龄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四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一)研究方法

     1.格兰杰检验

     2.灰色关联度分析

    (二)数据选取

   五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的因果关系检验

    (二)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贵州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关联性

     2.贵州城镇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关联性

     3.贵州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联性对比

   六 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启示

  B.15 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现状及其优化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 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内涵及其测量指标

   三 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现状的实证分析*

    1.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描述性分析

    2.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因子分析

   四 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1.创业支持政策要遵循“匹配”原则,以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创业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差异性与实效性

    2.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时要避免政策的“碎片化”困境,形成政策合力,并做好相应的配套,齐心协力实现联合助创

    3.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制定与落实的跟踪评估与监督机制

    4.在继续优化“政策型”创业环境的基础上重视营造良好的“市场型”创业环境,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成功转型

  B.16 农民工家庭变迁对贵州社会结构的综合影响*

   一 农民工家庭变迁对贵州人口结构的影响

    (一)家庭变迁对性别构成的影响

    (二)家庭变迁对民族构成的影响

    (三)家庭变迁对文化构成的影响

   二 农民工家庭变迁对贵州就业结构的影响

    (一)家庭变迁对产业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家庭变迁对职业人口分布的影响

    (三)家庭变迁对行业人口分布的影响

   三 农民工家庭变迁对贵州收入结构的影响

    (一)家庭变迁对城乡收入的影响

    (二)家庭变迁对阶层收入的影响

   四 农民工家庭变迁对贵州城乡结构的影响

    (一)家庭变迁对城乡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家庭变迁对城乡经济构成的影响

   五 结语与思考

  B.17 老年人社区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与使用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老年人健康状况

    (一)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

    (二)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

     1.老年人生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2.不同特征老年人的生理健康状况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1.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状况

     2.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 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一)老年人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

    (二)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三)不同特征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四 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使用率

    (一)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总体使用率

    (二)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使用率

    (三)不同特征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使用率

   五 结论与讨论

  B.18 医养需求背景下贵阳市养老机构的调研报告*

   一 引言

   二 Y机构医养结合模式的实施现状

    (一)Y机构养老医疗设备状况

    (二)Y机构医疗服务状况

    (三)Y机构养护服务状况

   三 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情况

    (一)日常护理

    (二)健康保健

    (三)疾病诊疗和转诊

    (四)娱乐康养

   四 贵阳市养老机构的医养服务的供需分析

    (一)老年人生活起居服务的供需分析

    (二)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的供需分析

    (三)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的供需分析

   五 目前贵阳市养老院在满足医养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

     1.医护设备不足

     2.医护服务水平较低

     3.护工专业素养不高

    (二)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活照料缺乏个性化

     2.生活照料缺乏专业化

     3.精神慰藉服务不足

   六 对策建议

    (一)配备先进医疗设备与提升医护人员素质

     1.引进标准化的医疗设施设备

     2.提升医护服务水平

     3.提高护工专业素养

    (二)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

     1.定制个性化的生活照顾

     2.创新专业化的健康护理

     3.培育多样化的精神慰藉

  B.19 贵州省赤水市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调研方法及样本选择

   三 调查数据分析

    (一)居家养老服务方面

     1.生活照料

     2.医疗康复

     3.精神慰藉

     4.文体娱乐

    (二)社区养老服务方面

     1.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2.需求与评价

    (三)机构养老服务方面

     1.基本状况

     2.服务评价

   四 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与机构层面

     1.服务种类不全

     2.服务质量不高

     3.服务宣传不到位

    (二)家庭与老年人层面

     1.老年人缺乏社区意识

     2.老年人再“社会化”困难

     3.多元养老认识不深

    (三)政府层面

     1.支持力度不够

     2.专业人才缺乏

     3.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

   五 结论及对策

    (一)社区与机构层面

     1.丰富服务内容

     2.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服务宣传

    (二)家庭与老年人层面

     1.培育社区意识

     2.促进再社会化

     3.适应多元养老方式

    (三)政府层面

     1.加大养老扶持力度

     2.培育养老专业人才

     3.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B.20 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一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二 贵州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问卷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

     2.深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二)生殖健康知、信、行的现状

     1.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

     2.大学生性意识、性观念的现状

     3.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三)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需求

     1.学生对性/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

     2.大学生对高校开展性教育的需求

     3.希望学校呈现生殖健康教育的方式

   三 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口学特征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

    (二)性别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

    (三)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

    (四)性观念、意识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

    (五)掌握生殖健康知识程度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

   四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二)对策与建议

     1.个人层面

      (1)正确性道德价值观的树立

      (2)提高学习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意识

     2.家庭层面

     3.社会层面

      (1)高校积极开展教育,严格执行政策

      (2)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4.政策支持

 Ⅴ “社会眼”专题

  B.21 以柔克刚:“人才大战”背景下贵州引才痛点与思考

   一 贵州在“人才大战”中的不利态势

   二 贵州省“柔性化”引才的现实意义

    (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求

    (二)顺应当今人才流动新变化

    (三)减少高端人才引进成本

    (四)带动现有人才队伍水平提升

    (五)其他地区柔性引才的实践倒逼

   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最实诚招聘”对贵州柔性化引才的启示

    (一)启示一:以差异化作为引才用才突破点

    (二)启示二:以诚意诚信作为引才用才的落脚点

    (三)启示三:以包容宽松作为引才用才的诉求点

    (四)启示四:以互联网思维做好招才引才的切入点

    (五)启示五:以心理契约作为甄才留才的契合点

   四 贵州“柔性化”引才用才的建议

    (一)顶层设计,出台贵州省柔性引才用才办法

     1.树立正确的柔性引才观

     2.建立规范的柔性引才制度

    (二)升级机制,强化柔性引才用才绩效导向

     1.注重按需引才,升级柔性引才的精准化水平

     2.强化团队引才,升级柔性引才用才的效用水平

     3.推行外包引才,升级柔性引才专业化水平

    (三)完善措施,克服柔性引才用才系统障碍

     1.建立柔性人才考评制度

     2.推行人才柔性管理办法

     3.建立人才引进成本核算机制

     4.完善成果权属分配制度

     5.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四)强化保障,提升柔性引才用才效能

     1.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建立人才柔性流动的管理体制

     2.推动人才大数据应用,建立柔性引才用才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五)拓展思路,推动柔性引才路径创新

     1.打好“乡情牌”,强化本土人才柔性回流

     2.打好“环境牌”,吸引兼职人才旅居服务

     3.打好“帮扶牌”,用足政策配合好智力扶助

  B.22 博弈与均衡:2018年贵州教育舆情分析与应对*

   一 贵州2018年教育舆情概述

    (一)教育舆情发生时间上呈全年分散、局部集中的趋势

    (二)微信、微博是教育舆情聚合的主要场域

    (三)教育管理类型舆情事件凸显

   二 贵州教育舆情事件分析——以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舆情事件为例

    (一)舆情事件综述

    (二)舆论观点分析

     1.民族加分政策是否公平备受争议

     2.有网民鼓吹该事件伤害汉族考生的利益

     3.高考修改户籍、民族话题受到关注

     4.舆论赞同适度向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倾斜

    (三)舆情分析

     1.博主引导线上舆论攻击升级升温

     2.推手聚集线下群众抗议遥相呼应

     3.政府线下多方调研积极主动回应话题

   三 贵州教育舆情治理的对策

    (一)“注重预防”是教育舆情治理的“上策”

    (二)“处置机制”是教育舆情治理的“基石”

    (三)“实体工作”是化解教育舆情危机的“根本”

    (四)“应对能力”是教育舆情治理的“关键”

  B.23 连战连捷:2018年度贵州省脱贫攻坚舆情态势及分析

   一 2018年贵州省脱贫攻坚舆情总体态势

   二 脱贫攻坚舆情数据分析

    (一)数据分析

    (二)时间趋势

    (三)地域分析

   三 2018年脱贫攻坚热点舆情梳理

    (一)党中央领导、世界知名人物关注贵州脱贫攻坚取得成就

     1.习近平点赞毕节试验区扶贫工作

     2.世行行长金镛点赞贵州电商云扶贫

    (二)脱贫·扶贫典型人物报道

     1.时代楷模黄大发得到媒体广泛赞誉

     2.媒体关注贵州脱贫典型案例

    (三)媒体积极报道贵州产业扶贫创收

    (四)敏感舆情

     1.“仰阿莎雕像”事件

     2.“贵州许多县市不允许老百姓种苞谷了”事件

     3.“贵州地方政府发布‘十斩令’‘提头令’”事件

     4.“贵州扶贫干部问责罚买香烟”事件

   四 脱贫攻坚舆情传播影响力分析

    (一)2018年度网上舆论对贵州扶贫工作普遍持认同态度

    (二)媒体对敏感舆情的引导力获肯定

    (三)网上舆论高度关注扶贫资金去向

    (四)脱贫工作存在一定误解,敏感舆情观点呈现一面倒趋势

    (五)舆情处置引导舆论走向

   五 脱贫攻坚舆情应对及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治引领,占领脱贫攻坚制高点

    (二)媒体网站“精准宣传”,把握舆论导向“时度效”

    (三)强化典型舆情,提供内生动力

    (四)警惕媒体炒作,开展应急处置和预警工作

  B.24 多元与亮点:2018年贵州省网络流行语视角下网民心态探析

   一 基本概念及研究缘由

   二 贵州省2018年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分析

    (一)时政化趋势明显

    (二)主旋律语汇增多

    (三)原生态化特征凸显

    (四)泛娱乐化现象突出

    (五)外来语汇持续走热

    (六)草根文化演绎热烈

   三 网络流行语映射下的网民心态基本类型

    (一)民族认同强烈,家乡热情涌现

    (二)求简求异,表达认同

    (三)调侃自嘲,心态多元

   四 疏导负面心态的路径分析

    (一)正视网络流行语正向功能

    (二)建立健康心态培育体系

    (三)发挥媒体引领作用

    (四)重视网络伦理塑造

 Ⅵ 附录

  B.25 2018年贵州社会发展大事记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法律声明

 中国皮书网

本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系统、科学地研究了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脱贫攻坚、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人口发展与养老服务、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成效显著,呈现以下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达到1.48万亿元,经济增速居全国第1位,人均突破4万元。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完成脱贫摘帽,脱贫攻坚“贵州样本”获得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盛赞。“1+7”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完成投资创近四年新高,达2469亿元。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新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达77万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就业服务网络。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全年6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422.2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6.6%和9.1%。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教育得到优先发展,教育扶贫成效显著,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康贵州战略稳步推进,创新开辟远程医疗“贵州路径”。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试点实现,初步建成全国首个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社会兜底脱贫政策体系、组织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构建起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相互衔接、系统推进的民政兜底脱贫工作格局。享受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的贫困人口达167.7万人,15.66万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保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着力补齐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短板,配置了1000个村文化活动室设备及72个乡镇和158个村数字文化驿站公共数字文化设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研究表明,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社会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脱贫攻坚仍有不少“硬骨头”,全省还有51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剩余的155万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贵州教育与中东部地区尚存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不少方面还较突出;全省就业形势严峻,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较低;民政兜底保障对象认定还不够精准,兜底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救助分散化、碎片化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报告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西部大开发20周年,是贵州省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新发展理念得到坚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三大攻坚战继续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统筹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得到坚守,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奋力夺取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持续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持续抓好“五个专项治理”;持续深化“四个聚焦”;持续抓好生态、旅游、就业、网络、党建、文军、体育、消费等扶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公共服务领域短板。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建设教育强省;坚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民生三感”。多渠道推进就业,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和第一位的任务,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坚持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就业两大方向,积极拓宽发展劳务合作社、扶贫车间等载体吸纳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就业渠道。大力实施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和“雁归兴贵”计划。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遗技艺传承培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统村落保护,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引领全域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公共安全防控和监管力度。扎实做好信访维稳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报告由24篇研究报告组成,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总报告、“脱贫攻坚”专题、“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专题、“人口发展与养老服务”专题、“社会眼”专题及附录。

《2017中国脱贫攻坚大数据报告》,《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第13期。

陈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精准扶贫的“贵州模式”探索》,《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文化扶贫学术论坛论文集》2017年第6期。

陈国安:《西部开发与贵州扶贫工作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11期。

陈政、陈晓:《贵州经济发展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成志湘:《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第3期。

封毅:《脱贫攻坚与贵州“三变”改革的实践创新》,《理论与当代》2018年第3期。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2016年9月22日。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规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

《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16年12月23日。

《贵州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宣传提纲(2017年修订版)》,2017年9月。

《贵州省纪委监委给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突出问题画像,警示教育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掺不得半滴水分》,2018年5月15日。

郭晓楷:《大数据,破译乡村振兴密码》,《就业与保障》2018年第9期。

归然总编《水库和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贵州年鉴》编辑部,2017。

郝魏飞、谢青青、侯玉霞:《PPT战略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贵州秀水村为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7期。

黄海燕:《“十一五”贵州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的总体评价》,《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7期。

金莲、王水平:《贵州省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4期。

纪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深入发展探析——以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为例》,《当代经济》2018年第11期。

刘柳:《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探究》,《知识经济》2017年第22期。

栗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力决胜脱贫攻坚》,《中华魂》2018年第7期。

李宇军、张继焦:《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发挥受扶主体的能动性——基于贵州黔西南州的调查及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刘琴、周真刚:《农村“三变”改革的股权架构解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农文成:《推动贵州旅游持续“井喷式”增长》,《贵州民族报》2018年7月13日。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国发〔2016〕2022号),2016年9月20日。

冉茂文:《贵州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效、现状、对策及建议》,《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6年第2期。

任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铜仁模式”》,《知行铜仁》2018年第5~6期。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公布14个地方巡视反馈情况》,2018年7月23日,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8-07/23/content_65529.htm。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7〕19号)》,2017年8月7日。

http://www.gzfp.gov.cn/xxgk/zdgk/zcwj/flfg/201711/t20171106_2059035.html.

孙景隆:《贵州扶贫开发战略浅议》,《贵州省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单士兵:《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要协调推进》,《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11期。

王超、罗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6期。

王超:《精准帮扶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基于贵州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帮扶的扎根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

王润清:《贵州省交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财会学习》2017年第12期。

王爱云:《1978~1985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当代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24期。

王永平、袁家榆、曾凡勤、陈妮:《欠发达地区易地搬迁扶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从贵州扶贫主题调研引发的思考》,《特区经济》2008年第1期。

王永平、袁家榆、曾凡勤、陈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1期。

王法、江婷婷:《贵州乡村振兴任务书》,《当代贵州》2018年第8期。

夏泰林:《贵州省推进“三化”同步的思路初探》,《时代经贸》2012年第5期。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年12月18日。

杨颖、胡娟:《贵州扶贫开发成效、历程及挑战思考》,《开发研究》2013年第2期。

杨秀丽:《精准扶贫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期。

袁树卓、刘沐洋、彭徽:《乡村产业振兴及其对产业扶贫的发展启示》,《当代经理》2018年第13期。

元利兴:《决胜脱贫攻坚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国特困连片地区脱贫攻坚调研》,《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15期。

叶青、苏海:《政策实践与资本重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表达》,《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张晓、叶普万:《世界反贫困战略的变迁及其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朱玉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成就、措施及经验》,《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8期。

张绪清:《六盘水“三变”改革风险防控对策研究》,《2016年六盘水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汇编》2017年第3期。

赵琴:《“三变”改革:精准扶贫的重要制度创新》,《贵州日报》2017年5月21日。

赵双、李万莉:《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困境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社会保障研究》2018年第2期。

周王东、崔鬼、詹瑜:《贵州乌蒙山区农村扶贫开发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赵晔:《乡村振兴从产业扶贫抓起》,《中国人口报》2018年第3期。

李勇:《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扶贫协作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特点》,《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2期,第36~43页。

孔陇、何晓斐:《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践困境与对策建议——以福州市、定西市对口协作为例》,《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第55~59、76页。

凌经球:《东西部扶贫协作制度创新的思考——基于广东对口帮扶广西的案例分析》,《改革与战略》2015年第10期,第27~31页。

李素玲:《鱼渔并授 山海同行——对厦门—临夏东西扶贫协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10期,第101~104页。

陈丽华、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76~79页。

李佳、田里:《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差异研究——基于四川藏区调查的实证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96~102页。

卡茜燕:《精准扶贫视野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基于大理双廊村的调查》,《旅游研究》2017年第1期,第74~82页。

龚艳、李如友:《有限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115~121页。

龙佳希:《基于财政视角分析政府在贫困村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企业导报》2016年第4期,第16~18页。

郭舒:《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方法》,《旅游学刊》2015年第11期,第31~39页。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改革》2016年第2期,第104~115页。

杨礼宪:《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年第3期,第27~28页。

张涛、季轩民:《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困境及路径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150~154页。

杨庭硕、杨卫书:《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化与历史的观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71~82页。

Hewson M,Sinclair T(eds.). Approaches to the Global Goverance Gheory. Albang: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287-301.

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2期。

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中文版),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

罗茨:《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政治研究》(中文版)1996年第154期。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2期。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之家》(中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俞可平、张胜勇:《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6年2月14日,http://dangjian. gmw.cn/2016-02/14/content_18870715.htm。

高刚:《社会治理的有形之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国儿童性侵犯调查》,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sp/etxnddc.html。

龙迪:《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晶琦:《儿童保护工作者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培训需求评价》,《中国性科学》2008年2月15日。

陆士桢:《儿童性侵犯及其影响——以六位女性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9月20日。

韩萍:《小学生家长对儿童性侵犯问题认识的定性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8月25日。

韩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儿童性侵犯问题认识的定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9月25日。

李玲:《儿童期性侵犯经历隐瞒与披露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孔艳秋:《阜新市174名小学教师对儿童性侵犯问题的认识》,《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10月25日。

陈晶琦:《某市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者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月25日。

牛芳:《社会工作介入儿童虐待问题时遇到的困境分析》,《社会工作》2013年6月20日。

狄晓先:《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调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庄庆鸿:《2014年每天曝光1.38起性侵犯儿童案》,《中国青年报》2015年第6期。

龙迪:《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赵会杰、马梅、朱克修、顾炜:《当前儿童性侵犯研究现状及进展》,《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8年3月30日。

向兵:《农村中小学生有关性侵犯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年4期。

彭淋、张思恒、杨剑等:《中国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的Meta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年第12期。

Butchart A,Harvey AP,Mian M,et al. Preventing child maltreatment:a guide to taking action and generating evidence. Geneva,2006.

Johnson CF. Child sexual abuse. Lancet,2004,364(9432).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府:《关于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在贵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数据中心的总体方案》,2016年6月13日。

贵安新区:《关于建设成为五大发展新理念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贵安新区:《关于印发创建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实施方案》,2015年4月10日。

贵安新区:《中共贵州贵安新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全省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大会精神情况的报告》,黔贵安委呈〔2016〕38号。

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2013年6月第一版。

潘云鹤、宗宇伟、张绍华等:《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战略研究》,2018年1月第一版。

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5~6页。

United Nation:World Population Aging 1950-2050,pp.48~54,178.

钱婷婷:《我国老年消费产业的研究进展与前瞻》,《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第10期,第66~70页。

Kotschy Rainer,Sunde Uwe. Can education compensate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ageing on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Economic Policy. Oct2018,Vol. 33 Issue 96,pp.587-634. p.48.

Horioka,Charles Yuji.Aging in Asia:Introduction to Symposium.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ug2018,Vol.22 Issue 3,pp.879-884. p.6 1 Chart.

Johnson Jr,James H.Aging as an Engine of Innovation,Business Development,and Employment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Summer 2018,Vol. 17 Issue 3,pp.32-42. p.1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0.html。

梁达:《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2期,第32~34页。

王美凤、陈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西北人口》2015年第3期,第95~99、105页。

涂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门限效应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18期,第36~39页。

刘玉连、周芳苓:《西南地区职业结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以贵州省为典型个案》,《前沿》2011年第4期,第97页。

周芳苓:《“两欠”地区职业结构的变迁及发展——以贵州省为典型研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周芳苓:《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中的边缘群体》,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第37页。

周芳苓、刘玉连:《从“贫困”到“小康”:贵州城乡消费结构三十年变迁研究》,《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第2~4页。

周芳苓、刘玉连:《发展与变迁:贵州社会结构六十年》,《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96~101页。

姜向群、魏蒙、张文娟:《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学刊》2015年第2期,第46~56页。

夏翠翠、李建新:《健康老龄化还是病痛老龄化——健康中国战略视角下老年人口的慢性病问题》,《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0期,第115~121、144页。

申一帆、李曼春、张宏星:《1000名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意向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年第12期,第10~12页。

章晓懿、刘帮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3期,第83~92、112页。

吕探云、马敏芝、曹育玲、杨英华、袁浩斌、吴莎、李子芬:《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01年第7期,第387~389页。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第92~95页。

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第30~36、51页。

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5期,第83~88页。

高瑗、原新:《老龄化背景下中老年人口的健康转变模式特征及其应对》,《河北学刊》2018年第3期,第170~175页。

孟琴琴、张拓红:《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第3期,第258~261页。

杨贞:《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严妮:《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22~28页。

冯丹、冯泽永、王霞:《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15年第4期,第25~28页。

张伟彬、周仕通:《改善养老机构医疗保健服务的现状与建议——以徐州养老院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1期,第229~231页。

姚峥、汉业旭、马志娟:《聚焦患者就医体验提高门诊综合服务能力》,《中国医院》2016年第4期,第1~3页。

王凤、徐萍、叶国英:《国内外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现状》,《护理研究》2016年第17期,第2060~2062页。

韦璞:《贵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趋势研究——贵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组》,《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7年8月。

胡善平:《基于大数据视角的互联网+常态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机制创新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7年9月。

谯喜龙:《多元养老模式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兰州日报》2018年8月16日。

王元元:《老年人再社会化:文艺作品带来的启示——以〈老年人与海〉中的“老年人”形象为例》,《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水雪娟等:《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政策研究:一种分析框架》,《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沈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以大连为例》,《地方财政研究》2018年第5期。

国务院:《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16年12月。

《南昌高校学生艾滋病例135例:男男同性性传播占八成》,http://www. jx.xinhuanet.com/focus/20160916/3443175_c.html。

《为什么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http://news.ifeng.com/a/20160928/50038861_0.shtml。

江剑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2版),科学出版社,2011,第215~218页。

陆卫群、朱江:《贵州主要少数民族生殖健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第148页。

彭晓辉、阮芳斌:《人的性与性的人——性学高级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第216~217页。

谢爱华、张栋贤:《当代大学生性现状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若干高校的实证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75~78页。

常进锋、陆卫群:《贵阳市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知信行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4月,第500页。

崔立华:《唐山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及教育需求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第10期,第1357~1358页。

陆卫群、李璇、朱江:《贵州大学新生性知识与性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2015年第10-B期,第19~21页。

瞿丽:《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调查》,《重庆医学》2014年第18期,第2328~2331页。

郑晓英、陈功等:《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3期,第2~8页。

刘娜、雷佩琦:《我国教育舆情监控与引导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当代传播》2018年第5期。

洪卫林、刘潇潇:《当下教育舆情的特点分析和对策建议》,《青年记者》2017年第36期。

王乾:《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舆情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24期。

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第87页。

张晓红、周文韬:《做好脱贫攻坚报道的若干着力点》,《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9期,第99~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