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SSAPID:101-8302-2271-89
ISBN:978-7-5097-0086-0
DOI:
ISSN: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书中力图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对已经过去一年的评估,又有对新的一年的预测。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化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郭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文摘要

 法律声明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撰稿人名单

 约稿启事

 主要编撰者简介

 总报告

  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 总体态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一)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文化产业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二)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度假消费模式出现转型

    (三)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存量领域与资本市场开始全面接轨,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破局

    (四)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播电视和电信产业融合稳步推进,新型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值得关注

    (五)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政策逐步成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走向规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北京模式”

   二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要注意

    (二)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文化市场建设滞后问题开始凸显

    (三)在整体上市的大门打开之后,要特别注意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四)在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发展和繁荣文化也要警惕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

    (五)“走出去”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规律缺乏了解,盲目性较大

   三 趋势预测和政策建议

    (一)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要以多种手段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政策

    (二)在改革全面推开的形势下,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中心,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环境

    (三)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市突破后,应该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鼓励兴办中小型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形成大中小并举的文化产业格局

    (四)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更要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文化企业的特殊组织形式,避免转企改制简单化

 宏观视野

  用新的理念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 应该确立几个新的理念

    (一)确立文化竞争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上升为国家战略任务

    (二)确立文化可以创造永久性财富的理念,推动我国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转化为更多财富

    (三)确立文化是无形资产的理念,使文化和文化创意发挥比货币资本更大的渗透力

    (四)确立文化具有独特规律的理念,不能像搞运动和发展制造业一样发展文化产业

    (五)确立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就是主动调整贸易战略的理念,加快转变文化的贸易增长方式

    (六)确立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理念,用文化繁荣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 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定位

    (二)正确划分文化品形态

    (三)正确选择文化品的生产方式

    (四)正确选择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

    (五)正确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三 几点建议

    (一)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确定为国家战略任务

    (二)对中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三)抓紧进行国际文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政策

   一 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基本情况

    1.近年来宣传文化系统有关部门积极实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战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2.近年来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摸索出一些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3.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规模和影响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

    4.当前,仍存在许多制约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因素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 当前国家对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有关政策

    1.降低门槛,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2.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

    3.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资金短缺问题

    4.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表彰奖励机制

  2003~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资本运作备忘

   引言

   一 并购交易日趋频繁

    (一)跨地区并购提升文化产业集中度

    (二)跨行业并购推进文化企业多元经营

    (三)跨境并购推动文化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四)反并购初现文化产业

   二 上市融资实现多方突破

    (一)境内IPO重新启动

    (二)买壳上市备受青睐

    (三)境外上市亮点频频

   三 私募股权融资方兴未艾

    (一)投资机构热情不减

    (二)投资领域不断拓展

   四 银行授信进入更广泛领域

    (一)银企合作更加紧密

    (二)项目融资范围拓展

    (三)金融创新持续深入

   五 债券融资获得积极尝试

    (一)企业债券初获尝试

    (二)短期融资券发展迅速

    (三)可转换债券运用积极

   六 信托计划引入文化产业

   结语

  2007年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概述

   一 IP电视

   二 网络电视

   三 网络广播

   四 手机电视

   五 移动多媒体广播

 专家论坛

  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的理论思考

   一 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的复杂性

    (一)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的复杂性源于中国社会三重转型的复杂性

     1.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2.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体制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体制的转型

     3.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二)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要正视和研究文化本身的复杂性

     1.文化概念的复杂性

     2.文化形态的复杂性

     3.文化业态的复杂性

   二 当前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的紧迫性

    (一)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是今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主题

    (二)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发展呼唤着新型文化体制框架

    (三)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要求加快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

    (四)只有加快构建并实施新型文化体制框架,才能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文化发展目标

   三 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框架的理论构想

    (一)“社会办”

    (二)“双轨制”

     1.政府办和社会办的双轨制

     2.公共服务和商业运营的双轨制

    (三)“大产业”

    (四)“融合化”

  依靠体制创新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 以解放思想的勇气推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创新

   二 从优化要素配置出发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创新

   三 从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大局出发推动文化外贸体制创新

   四 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出发推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

  打造原创精品,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 如何理解“原创”

    1.原创是个人精神的自由表达

    2.原创是一个特殊的经济行为

    3.任何作为经济行为的原创作品都需要一定的市场规模

    4.原创性和规模经济之间存在悖论

   二 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原创

    5.创作者首先要吃饭然后才能进行创作

    6.使原创在经济上成为可能有两种制度安排

    7.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是推动原创的根本性制度

    8.集中决策制度对于分散决策制度可以形成有益补充

   三 演艺业的特殊性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安排

    9.演艺业建立在“双重原创”基础上,特别依赖于的“分散决策”制度

    10.演艺业是典型的具有“成本弊病”的行业

    11.演艺业必须在剧目上有合理分布,应对“成本弊病”

    12.应该以不同的企业制度安排,适应不同剧目的发展需要

   四 如何打造原创精品,以及如何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13.建立一个分散决策、充分竞争的国内演艺市场

    14.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遵循双重规律

    15.鼓励演艺业走出去的三个基本战略

    16.扶持演艺业走出去的三个政策

  我国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的主要模式探究

   一 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的意义

    1.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有利于明确国有文化资产的出资人主体

    2.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有利于确立国有文化单位的“法人财产权”,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3.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有利于确保经营者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4.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有利于明确国有文化单位的资产边界,理顺内部权利关系

   二 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的主要模式及其特征剖析

    模式一:以“控股公司”为特征的重庆模式

    模式二:以“联席会议”和“委托监管”为特征的上海模式

    模式三:以“不完全授权”为特征的深圳模式

    模式四:以“双重授权”结构为特征的湖北模式

    模式五:以“联合监管”和“精确考核”为特征的“宁报模式”

     1.在出资人职责上,由国资委担当委托人

     2.在运营主体上,由实体运营机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担当受托人

     3.在监管层面上,建立了四部委联合监管及考核的“准董事会”机制

     4.在授权内容上,权利明确,职责清晰

     5.在考核机制上,将对集团的考核与对集团主要经营者的考核相结合

   三 对我国目前五种主要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模式的总结和思考

    1.由谁担当委托人

    2.由谁来担当受托者

    3.由谁来担当监管者

    4.如何建立授权经营的考核机制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调研报告*

   一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概况和运行机制

    (一)基金会形成了以政府委托资金投入、公益性资助为主的运营模式

    (二)建立了以专家为核心、专业机构广泛参与的决策与资助机制

     1.建立以专家为核心的三级审核制度,实施阳光操作

     2.以担保和质押贷款实现扶持方式的创新

     3.与投资公司合作,对文化产业原创项目进行资助

     4.强化资金账户管理,建立相互制衡的资金拨付机制

    (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对资助项目实施分类监管

     1.建立健全文件制度

     2.建立专家和专业中介机构参与的监管制度

     3.建立监管信息制度

     4.建立分类监管机制,规范资金使用,保证资金安全

   二 基金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运作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具有过渡性质

    2.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3.著作权管理存在着盲区

    4.公益性和产业性文化的界限难以界定

    5.财税政策支持的力度偏小

   三 启迪与思考

    1.推动基金会相关立法及配套政策出台,规范基金会管理

    2.多个机构联动,扶持基金会的发展

    3.协调基金与专项资金的关系,实现两者在功能上的互补

  国际市场求效益,国内市场谋发展

   一 动画产业全球化发展规律:一种梯级循环模式

    1.在“梯级循环”中各个国家的分布特征

    2.高梯级国家向低梯级国家出口的特征

    3.低梯级国家向高梯级国家出口的特征

    4.各梯级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的规律分析

   二 中国的发展现状:一个发展中国家动画产业被动全球化的模本

    1.内容上选择艰难,原创不足降低动画片的吸引力

    2.市场机制上的价值链断裂,播出费低困扰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3.专业化分工发育不足,挑战动画企业的经营水平

   三 应对措施:国际市场求效益,国内市场谋发展

    1.国际市场求效益:走出双重怪圈

    2.国内市场谋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3.大循环促进大繁荣

  情感类节目:中国电视节目的新探索

   一 情感类节目是中国电视业基于国情的节目形态创新,矫正了“泛娱乐化节目”的低俗之风

   二 情感类节目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的高度统一,取得了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突破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情感类节目表现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2.情感类节目受到市场追捧,实现了令人惊叹的产业价值

 行业报告

  2007: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一 中国电影产业艰难爬坡

    1.2007年,中国电影产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2.内地电影票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3.影院观影人次继续上升

    4.电影票价出现回落趋势

    5.影院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

    6.国产片仍然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7.中国电影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8.电影社会影响力继续扩展

   二 制作:电影产量持续粗放增长

    1.多元制作主体

    2.厚今薄古的产品构成

    3.制作公司业绩

   三 投融资:多样化来源与结构

    1.政府直接间接的投入

    2.企业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

    3.影片预售融资

    4.私募资金或股权融资

    5.银行贷款

    6.国际化基金与风险投资

    7.通过电影节、电影投资会等平台实现的面向个人项目的融资

    8.面向青年导演的专项资助计划

   四 发行:联动制作与市场

    1.国营、民营、海外发行公司三足鼎立

    2.发行之腰联动产业首尾

    3.院线终端向上游延伸

    4.营销策略拓展创新

    5.发行集中度逐渐提高

    6.海外推广开始上路

   五 放映:市场需求扩展

    1.院线业绩:市场集中度提高

    2.影院建设:向多厅化、商圈化、品位化发展

    3.影院市场:票房、票价、观影人次

    4.国产片与进口片票房的市场博弈

    5.全球格局中票房增长最快的中国电影市场

   六 突破中国电影发展瓶颈

    (一)电影生产的数量与电影产品的质量不适应

    (二)电影产品的供给与电影市场的需求不适应

    (三)电影的行政性促进与电影的市场规律不相适应

     1.通过市场引导、产业服务,优化电影产品,提高电影产品的制作质量和市场适应能力

     2.推动国产影片公益和市场相补充的多元发行放映方式,充分拓展国产电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推动综合性、跨媒介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产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

     4.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形成以本土市场为根据地的国际性大电影产业格局

     5.以影院、院线的价格和服务竞争为基础,继续扩大电影的观众规模

     6.重视对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升级

  2006~2007年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一 2006~2007年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成绩

    1.广播影视收入增长迅速

    2.影视内容生产规模继续加大

    3.广电广告产业稳定增长

    4.广电网络产业发展迅速

    5.视听新媒体产业增长较快

    6.广播影视会展业蓬勃发展

   二 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特点

    1.促进规范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明确,各项鼓励措施也逐步到位

    2.广播影视产业主体逐渐形成

    3.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4.广播影视系统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

   三 发展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对策措施

    1.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培育广播影视产业主体

    2.加强广播影视内容创新,大力实施精品战略

    3.走项目带动之路

    4.要大力培育广播影视产业集群

    5.进一步出台广播影视产业扶持政策

    6.完善广播影视产业延伸链

    7.建立广播影视市场营销体系

    8.加大广播影视技术开发力度

  2007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回顾*

   一 2006~2007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概况

   二 发展势头迅猛的广播产业

    (一)新闻、天气预报、音乐和交通节目居收听榜首,频率专业化程度在提高

    (二)地域性频率独占鳌头,广播市场份额分野明确

    (三)男性、青壮年、初高中文化程度和中等以下收入群体是最主要的听众

    (四)新广播产业形态及其发展

   三 2007年电视产业的发展

    (一)天气预报、综合新闻、电视剧等节目形态排在电视节目收视的前列,医疗、社会治安、教育等十大问题成为国内电视观众比较关注的焦点

    (二)电视受众的规模呈缓慢缩小趋势,近70%的电视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学历

    (三)变化中的电视市场结构与亟待突破的产业结构

    (四)新电视产业形态及其发展

  推动出版产业化:资本运营与数字化转型

   一 2006~2007年出版业发展状况

   二 2007年出版业热点事件

    (一)出版业资本运营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转企改制全面推进

    (三)数字出版发展迅速,2007年成为中国数字出版转折年

    (四)与国际出版集团进行战略结盟成为中国出版业国际化新趋势

    (五)奥运图书出版市场全面启动

   三 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全面推进出版产业化进程

    (一)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促进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各类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

    (三)大力发展民营出版物经营企业

    (四)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进一步为2008年奥运服务

  中国音像行业报告

   一 展望2008年

   二 2007,音像业的十字路口

   三 2006,中国音像业现状

    1.产业规模

    2.发行金额、数量和品种

   四 数字音乐发展

  2007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基本态势

   一 动漫产业

    1.市场规模:目前仍难以统计

    2.受众结构:青少年依然是中国动漫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3.动漫载体:传统载体进一步增加,新兴载体快速增长

    4.动漫产品:动画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质量有所提高,原创漫画崭露头角,动漫出口成绩不俗,手机动漫蓬勃发展

    5.动漫企业:收入来源多元化,衍生产品收入大增,深度市场开发和规模化成为制胜之道

    6.产业政策:中央调控乏力,地方群雄并起

   二 游戏产业

    1.市场规模: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快速增长,对相关产业贡献水涨船高

    2.游戏产品:民族网络游戏快速崛起,游戏出口大幅度增加,手机游戏蓄势待发

    3.游戏企业:京沪粤三足鼎立格局形成,4家网络游戏企业海外上市,企业并购步伐加快

    4.产业政策:宏观上总体利好,微观上继续加强监管

  2007年中国广告市场发展态势

   一 2007年广告主营销广告活动的现状

    (一)广告主以渠道突围,缓解营销压力,谋求传播增值

    (二)市场鏖战下,广告策略更加积极清晰

    (三)广告主对新媒体运用由“撒大网”转型为“制鱼饵”的消费者传播方式转型

    (四)广告主新媒体运作积极试水,隐忧显露

   二 媒体广告经营现状

    (一)媒体广告经营整体向好,杂志增幅上扬,电视、广播增速放缓,报纸持续低迷

    (二)备战奥运,央视一头独大,互联网硝烟已起,平媒动作稍显迟缓

    (三)新媒体高速发展,竞争推动下热点更迭

   三 广告公司发展三大特征

    (一)资本表现活跃成为年度广告公司发展的背后推手

    (二)零权威时代,广告公司探索中国式生存方式

    (三)广告公司乐观谨慎对待媒体业务,平衡生存与发展

   四 结语

  2007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报告

   一 2007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态势

    (一)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继续盘整,市场逐步回暖

     1.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回暖的原因

     2.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回暖的特点

     3.对书画市场回暖的具体分析

    (二)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牛市”、“熊市”并存

     1.二级市场:“牛市”

     2.一级市场:“熊市”

    (三)文物艺术品经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品市场的商业模式与投资者理财方式

    (四)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出台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艺术品市场

   二 2007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跳级”现象

     2.浮夸现象

     3.浮躁现象

    (二)对发展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建议

     1.严格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建立健全有关行业规章和法律法规,完善文物艺术品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

     3.创造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艺术生态环境

   三 2008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预测

    (一)奥运藏品将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

    (二)现代艺术将成为市场追捧的一个亮点

    (三)雕塑和影像作品将成为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

    (四)市场需求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五)国内与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将逐步接轨

  2007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结构与发展现状

   一 2007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总体态势

    1.原创

    2.生产系统

    3.数据库企业

    4.集成服务平台

    5.传输与渠道

    6.终端

   二 2007年数字内容产业之网络视角

    (一)有线数字电视数字内容业务发展现状

     1.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顺利推进,用户数量稳步增长

     2.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保持发展

     3.扩展性增值业务:付费频道、视频点播(VOD)

     4.创新性增值业务:财经股票、游戏业务

    (二)移动媒体数字内容业务发展现状

     1.3G之TD标准渐成规模,引领下一代通信产业格局

     2.政府、运营商、资本三方角力“重组游戏”

     3.广电强势介入,争夺移动媒体市场主导权

     4.新客户开发推动手机用户增长

     5.阶梯化的移动内容产品线

     6.手机媒体化进程加快,商业模式逐渐成形

     7.移动互联网正在实现

     8.市场洗牌和竞争升级

    (三)互联网宽带内容业务发展现状

     1.中国网民规模潜量巨大,为发展宽带用户提供了良好基础

     2.网络视频:IPTV与P2P流媒体

     3.沟通工具:即时通讯与VOIP

     4.在线服务:网络教育、网络求职

     5.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趋于成熟,前景广阔

     6.网络音乐市场处于营利模式的探索期

     7.如何将用户数量转化为实际价值,是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8.网络建设水平要满足用户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三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思考

    1.产业战略周期处于萌芽期

    2.传统内容产业力量的动力和包袱

    3.网络运营商主导市场

    4.营利模式和商业联盟的建立

    5.资本市场的继续青睐

    6.管理机构和相关法规的分化与融合

 区域报告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一 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条件

   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三 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策略

    (一)坚持五个原则

    (二)处理好三个关系

    (三)明确一个目标

    (四)推进十项工作

   四 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七个体系”

     1.确立组织领导协调推进体系

     2.建立文化经济政策引导体系

     3.健全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指导体系

     4.搭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5.完善财政资金保障体系

     6.积极培育现代市场体系

     7.强化文化创意人才支撑体系

    (二)完善“一个格局”

  提升重庆文化竞争力的战略研究

   引言

   一 提升重庆文化竞争力的现实基础

    (一)基本评价

     1.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文化品牌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

     3.文化特色鲜明,城市魅力彰显

     4.文化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主要问题

     1.城市精神有待进一步提炼

     2.文化观念有待转变

     3.创新人才匮乏

     4.市民文明素养不高

     5.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6.文化品牌在质和量上都有待提高

   二 提升重庆文化竞争力的目标、战略和总体思路

    (一)目标

    (二)发展战略

    (三)总体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创造活力,提升重庆文化的自主创新力

     2.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设施

     3.做大做强产业,推动结构转型,提升重庆文化的经济作用力

     4.打造文化精品,扩大开放平台,提升重庆文化的吸纳辐射力

   三 提升重庆文化竞争力的重大措施

    (一)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1.着力培育城市精神,形成全体市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2.积极构建学习型城市,大力推进现代城市文明

     3.举办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活动,营造都市文化氛围

     4.强化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二)文化经济共振工程

     1.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1.加大培养力度

     2.实施高端引进

     3.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四)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程

     1.完成对全市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2.大力开展“重庆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

     3.整合文化资源,发挥综合效应,彰显文化特色

     4.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力度

    (五)文化产业培育工程

     1.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主导产业

     2.培育一批优势文化企业集团

     3.创建一批文化专业市场

     4.规划一批文化产业发展集群

    (六)文化创意创新工程

     1.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2.打造特色创意产业

     3.搭建创意产业载体

     4.延伸创意产业链条

    (七)文化品牌锻造工程

     1.创作一批弘扬重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体现国家和重庆文化精品创作水准、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

     2.扶持一批深受基层群众欢迎,以提供、传播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主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

     3.加快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组织一批围绕中心和大局,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项目和作品

    (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工程

     1.加大“十一五”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2.加快“十百千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步伐

     3.启动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九)文化开放交流工程

     1.拓展对外文化宣传手段

     2.鼓励参与对外文化贸易交流

     3.着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十)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工程

     1.完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品位

     2.注重城市文化地标建设,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地标建筑

     3.注重城市文化蕴涵,构建温馨和谐的城市环境

  四川文化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 四川文化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消费环境已经形成

    (二)支撑文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体系初步建立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

     3.文艺形式和艺术生产西部领先

     4.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日益凸现

   二 四川加快文化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明确发展战略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完善公共文化网络

     2.实施文化惠农工程

     3.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4.挖掘文化内涵

    (三)构建文化产业支撑体系

     1.培育重点产业门类

     2.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3.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4.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5.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三 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四川文化发展前景

    (一)统筹协调事业与产业发展,壮大文化服务业实力

    (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增加文化服务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采取有力措施,建设文化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

    (一)重点行业初具规模,特色优势初现端倪

     1.旅游业

     2.出版发行业

     3.广播影视业

     4.工艺品业

     5.演出业

     6.文博会展业

     7.文化娱乐业

    (二)发展环境日渐优化,民营新锐初露锋芒

    (三)草原文化资源丰厚,产业开发禀赋极佳

   二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人才严重匮乏

    (二)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资源开发和管理能力较弱

    (五)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

   三 加快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二)制定扶持力度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文化产业细化政策和配套政策

     1.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调控政策

     2.推动转企改制的政策

     3.规范文化市场的政策

     4.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我国准入的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

     5.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

     6.文化集约生产政策

     7.鼓励文化外向发展的政策

    (三)奋力“拆墙”,大胆“拓路”,积极“创新”,力争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

    (四)依托创意与科技,高起点、高质量地开发草原文化资源

  天津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 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一)发展现状及在国内城市中的排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1.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

     2.集聚园区少,还没有形成产业聚集

     3.产业创新能力较低,对外辐射能力较弱

     4.人才集聚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创意产业的机遇与优势分析

     1.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

     2.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3.创新型城市战略的提出

     4.天津目前已具备一系列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

   二 天津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关于发展定位的研究

    (二)关于指导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四)关于行业布局的研究

     1.设计服务

     2.咨询策划

     3.软件服务

     4.文化展演

    (五)关于空间布局及功能布局的研究

     1.一条展示带

     2.两大功能组团

     3.多个集聚园区

   三 天津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体系研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二)以产业规划指导发展

    (三)以政策扶持为发展保驾护航

    (四)以体制改革助推产业发展

    (五)以创新氛围培育发展环境

  推进湖北文化产业强省工程建设策论

   一 发展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

    (一)产业发展目标定位

    (二)实施四个重要战略

     1.圈带先发战略

     2.“三区”先导战略

     3.创意先行战略

     4.“走出去”战略

    (三)建立文化管理协调机制

   二 大力实施四个建设工程

    (一)强力推进“圈带群”工程建设

     1.武汉城市圈工程建设

     2.宜荆文化产业带建设

     3.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二)强力推进“三区”工程建设

    (三)强力推进“四个三”工程建设

    (四)强力推进“三外向”工程建设

     1.培育外向文化企业

     2.培育外向品牌产品

     3.实施外向文化项目

 国际文化产业

  英国创意产业十年回顾Culture & Creativity in 2007,出处为http://www.culture.gov.uk/NR/rdonlyres/8B79CCFD-7EF9-4F51-80CC-531134C79575/0/CultureandCreativity2.pdf。">*

   序

   引言:文化创意十年

    政府对文化艺术领域的投资

    公众的期望

    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剧院回顾

   一 国内的做法

    遗产开放日

    免费参观博物馆

    优秀即流行

    数字银幕网项目

    伯明翰珠宝区

   二 海外影响

    国际敦煌项目

   三 文化和经济

    英国电影协会首映基金

   四 学会成功

    艺术成就

    创意合作伙伴计划

    培养对电影的兴趣

    提高青年人的读写技能——夏季阅读挑战会

    文化领导力计划

   五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利物浦: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关注创意经济及其产业带动发展问题

   1.原有跨部门行动中的新政策

   2.推动创意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增长

   3.知识产权和通信技术在创意经济中的重要性

   4.制定文化政策,保护文化多样性

   5.构建创意能力,促进国际合作

   6.为创意产业确定贸易数据和经济指标

 个案研究

  文化成就腾冲

   一 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二 文化成就腾冲的基本成效

    (一)县域经济规模高速增长

    (二)三次产业增长及GDP构成

    (三)旅游业快速扩张

    (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五)城乡人均收入提高

   三 文化成就腾冲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特色,做好“文化牌”

    (二)结合实际,打好“旅游牌”

    (三)文化招商,积聚各方资本

    (四)打牢基础,事业与产业并进

    (五)保护先行,保障文化开发可持续

    (六)理顺关系,建立宏观管理体制

   四 文化成就腾冲的若干启示

    (一)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勇于改革创新

    (三)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坚持以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战略

    (四)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五)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培育和引领品牌消费

    (六)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面向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

    (七)文化成就县域发展,必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相结合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的区域化发展道路

   一 近五年来的发展历程

   二 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与探索

    (一)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宗旨,形成基本战略思路

    (二)以盛唐文化为品牌定位,推动城市新区的整体开发

    (三)以大策划、大项目推动产业运营,建设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新区

   三 曲江现象解读: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两个体系共建

    (二)两种路径并行

    (三)三个框架同时构建

     1.构建城市新区基础设施框架

     2.构建区域基础产业框架

     3.构建区域文化产业体系框架

  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联姻的有益探索

   一 借助上海产权市场,探索文化公司改制新路

   二 产权交易市场发挥强大功能,公司踏上破冰之旅

   三 四步资产重组,公司终圆上市梦

   四 启示

  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运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 文化资源的“盘活”

   二 非公有资本的张力

   三 演艺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四 “制作人中心制”的实践

   五 实景演出的发展

  文化传媒企业如何赢得资本市场青睐

   一 阿里巴巴H股成功上市

   二 阿里巴巴业绩高速增长的内在机理

    1.阿里巴巴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并迅速作出独特回应的能力是其业绩高速成长的内在基础

    2.阿里巴巴强大的创新性是其业绩高速成长的内在动力

    3.阿里巴巴在B2B市场上的龙头地位,是其业绩高速成长的内在保障

   三 阿里巴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组织基础

    1.独特的企业文化

    2.独特的人才观

    3.成功的战略管理

   四 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给文化传媒企业的启示

    1.文化传媒企业必须明确商业模式以构建业绩高速成长的内在基础

    2.文化传媒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统计研究

  全国各地居民文化消费及城乡差异分析

   一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分析及总量计算

    (一)各地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

    (二)各地城镇居民人均文化用品与服务消费比较

    (三)各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总量计算

   二 农村居民文教消费分析及总量计算

    (一)各地农村居民人均文教消费

    (二)各地农村居民文教消费总量计算

   三 全国居民文化(文教)消费总量及城乡差异分析

    (一)城乡文化(文教)娱乐消费总量

    (二)城乡之间居民教育文化消费对比

  广告的测定与再认识

   一 研究方法

   二 测定

   三 指标

   四 调查

   五 研究结果

   六 广告接触时间

   七 广告接触率

   八 广告接触度

   九 广告接触地点

   十 研究应用

    1.广告的全天候投放

    2.广告的立体化投放

    3.广告的精准化投放

 大事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事记

   2006年

    十二月

   2007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文化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本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的第七本年度性国家文化产业报告。本报告继续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延续了以往的栏目结构,分为“宏观视野”、“专家论坛”、“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国际文化产业”、“个案研究”、“统计研究”等栏目。本书力图将产业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宏观分析,又有对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权威年度报告;既有对已经过去一年的评估,又有对新的一年的预测。由总课题组提供的“总报告”依然构成全书的核心内容。刚刚过去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标志着一个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数据显示,从2006到2007年,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过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差别不断加大,也出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也面临市场化程度不足的制约。为此,总报告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型政策,一方面加快市场开放的速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和提供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拨款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消费需要的不足。总报告还提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全国,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宏观环境。应该从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和改制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走向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并重,建设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10月期上~2007年9月下)。

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市场观察·媒介》2007年第1~7期。

CSM(央视-索福瑞有限责任公司):《收听研究》、《收视中国》,http://www.csm.com.cn/download/ratingchina2007/200709.pdf。

新华网有关贸发会议的介绍,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7/content_709576.htm.

Secretary-General’s high-level panel on the creative economy and industries for development:Background note by the UNCTAD secretariat.

简 介:本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国休闲发展的年度报告,是两大权威机构共同合作的成果,由国内十余位知名休闲研究专家作为编委、五十多位研究者倾力而作。本书在构建休闲研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着重从实践发展层面,全面反映我国休闲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做出预测。全书涉及国民休闲生活动态、休闲相关产业发展、休闲公共管理政策、典型城市休闲实践、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