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6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图书

A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Capability of Alliance Core Enterprise Based on Alliance Life Cycle

SSAPID:101-8299-1119-71
ISBN:978-7-5097-767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联盟核心企业的视角,以联盟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围绕“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认识、评价以及提升”三个核心问题,探索联盟网络构建和运营的有效性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联盟理论和网络能力理论;挖掘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维度,丰富了网络能力理论;构建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动态评价模型,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网络能力计量的准确性及科学性;揭示了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对网络能力不同维度的作用机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翠 倪渊
编 辑:许秀江;陈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一)企业联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组织形式

    (二)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是联盟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在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动态性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企业网络

   二 企业联盟

   三 联盟核心企业

   四 企业网络能力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企业联盟的研究现状

   二 联盟核心企业的研究现状

    (一)联盟核心企业的关键特征

    (二)核心企业对于联盟网络及成员企业发展的影响

    (三)核心企业对联盟创新的影响

    (四)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的关系

    (五)核心企业对网络演化的影响

    (六)核心企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三 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研究

     1.Ritter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

     2.Moller & Halinen的网络能力模型

     3.徐金发等学者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

     4.Hagedoorn等学者的战略网络能力模型

     5.邢小强、仝允桓的企业网络能力模型

     6.方刚的企业网络能力结构模型

    (二)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企业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

   四 已有研究评述

    (一)企业联盟国内外研究总结

    (二)联盟核心企业国内外研究总结

    (三)企业网络能力国内外研究总结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论文技术路线

   三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盟网络演化机制

  第一节 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节 基于生命周期的联盟演化分析

   一 联盟演化影响因素

   二 联盟生命周期演化的阶段特征

    (一)结网期

    (二)发展期

    (三)稳定期

    (四)变革期

  第三节 核心企业在联盟演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一 结网期核心企业的角色——发起的领导者

   二 发展期核心企业的角色——选择的决策者

   三 稳定期核心企业的角色——冲突的协调者

   四 变革期核心企业的角色——创新的推动者

 第三章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与测度模型

  第一节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维度划分及要素内涵

   一 网络规划能力

   二 网络构建能力

   三 网络管理能力

   四 网络变革能力

  第二节 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测度及量表

   一 量表设计过程

   二 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第三节 研究方法概述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信度分析

   (三)效度分析

   (四)方差分析

   (五)结构方程建模

  第四节 统计分析及结果

   一 数据收集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 信度分析

   四 探索性因子分析

   五 验证性因子分析

   六 方差分析

 第四章 基于联盟生命周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测评模型

  第一节 联盟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动态评价的整体思路

  第二节 联盟发展阶段识别的关键要素

  第三节 联盟发展阶段的识别模型

   一 联盟发展阶段识别的研究现状

   二 基于熵权-支持向量机(Entropy-SVM)的联盟生命周期判别模型

    (一)基于熵权的数据预处理

    (二)核函数的选择

    (三)参数的选择

    (四)多分类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基于联盟生命周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组合赋权

   一 基于AHP的主观权重确定

   二 基于因子载荷的客观权重确定

  第五节 基于唯一特征雷达图的信息集成

  第六节 实证研究

   一 数据来源

   二 联盟生命周期判定的实证研究

   三 网络能力指标权重的实证研究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二)基于因子载荷计算客观权重

    (三)计算组合权重

   四 网络能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第一节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

   一 企业家领导力

   二 内部资源配置

   三 组织文化开放度

   四 沟通结构整合度

   五 组织学习氛围

   六 核心企业声誉

   七 网络导向的人员管理

  第二节 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 网络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的假设模型构建

    (一)核心企业网络规划能力影响机制

    (二)核心企业网络构建能力影响机制

    (三)核心企业网络管理能力影响机制

    (四)核心企业网络变革能力影响机制

   二 网络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测量及信度、效度分析

    (一)网络能力提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测量

    (二)网络能力提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信度分析

    (三)网络能力提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效度分析

   三 网络能力提升路径影响机制分析

    (一)网络规划能力的影响拟合模型

    (二)网络构建能力的影响拟合模型

    (三)网络管理能力的影响拟合模型

    (四)网络变革能力的影响拟合模型

  第三节 基于联盟生命周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策略

   一 结网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策略

   二 发展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策略

   三 稳定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策略

   四 变革期的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提升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及联盟生命周期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企业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

  第三部分:联盟生命周期判定

 附录2 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第一部分:企业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联盟核心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

 附录3 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研表

  一 结网期-企业网络能力比较评分

  二 发展期—企业网络能力比较评分

  三 稳定期——网络能力比较评分

  四 变革期——企业网络能力比较评分

[1]Danis,W.,Chiaburu,D.,& Lyles,M.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Networking Intensity and Market-based Strategies on Firm Growth During Institutional Upheaval:A Stud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0(41):287-307.

[2]Achrol R. S.,Chang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eting:a Network Paradigm.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5(1),1997:56-71.

[3]肖洪钧、赵爽、蒋兵:《后发企业网络能力演化路径及其机制研究——丰田的案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4期。

[4]Kohtam?ki M.,Partanen J.,Parida V.,et al.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ervice Offering and Sales Growth: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twork Capabilitie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3,42(8):1374-1385.

[5]Johnsen T.Managing Interaction for Learning and Value Creation in Exchange Relationships:A Commentar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2,65(2):137-138.

[6]彭新敏:《权变视角下的网络联结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09年第3期。

[7]Allee V.,Taug J.Collaboration,Innovation,and Value Creation in a Global Telecom.Learning Organization,2006,13(6):569-578.

[8]Thorelli,H.Networks:Between Markets and Hierarchies.Strategies Management Journal,1986,7(L):37- 51.

[9]Jarillo,J.On Strategic Networks.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1988,9(L):31- 41.

[10]Powell Walter,W.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2(3):295-336.

[11]Foss,N.J.Knowledg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Theory of the Firm:Some Critical Comments.Organization Science,1990,7(5):470-476.

[12]Gomes-Casseres,B.Group Versus Group:How Alliance Networks Compe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5):62-64.

[13]Anand,B.N.& Khanna,T.S.Firms Learn to Create Value?the Case of Allia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3):295-317.

[14]Miles,R.E.& Snow,C.C.Designing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Systems.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84,131:36-52.

[15]Gulati,R.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5):397-420.

[16]刘东:《企业网络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嵇登科:《企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

[18]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 2000年第3期。

[19]慕继丰、冯宗宪、李国平:《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3期。

[20]陈守明:《现代企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120页。

[21]Iansiti,M.& Levien,R.Strategy as Ecolo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82(3):68-78.

[2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第58~69页。

[23]Yashino,M.& Rangan,U.Strategic Alliances: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55-61.

[24]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509-533.

[25]Teece D. 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Enterprise Performa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1350.

[26]Williamson,Oliver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231-245.

[27]Srikanth Paruchuri.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and the Impact of Central Inventor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harmaceutical Firms.Organization Science,2010(1):134-142.

[28]任胜钢:《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南开管理评论》 2010年第1期,第49~57页。

[29]贾卫峰、党兴华:《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知识流耦合控制研究》,《科研管理》,2010年第1期,第38~44页。

[30]Dang X. H.,Li Y. L.,Zhang W.,The Effect of Resource Heterogeneity and the Core Enterprise Formed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010(2):0-22.

[31]Agrawal,A.,and Knoeber,C.R.Fin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mrol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6(3):377-397.

[32]Lusseau D.,Newman M. E. J.,Identifying the Role That Animals Play in Their Social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2004,271(Suppl 6):477-481.

[33]王燕妮:《汽车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北京工业大学,2013。

[34]时云辉、李小建:《核心企业网络演变与区域发展研究》,河南大学,2009。

[35]张伟峰、万威武:《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3期,第62~68页

[36]Hakansson H.,Understanding Business Markets.New York:Croom Helm,1987.

[37]Ritter,T.,The Networking Company:Antecedents for Coping with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 Effectively.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9,28:467-479.

[38]慕继丰、冯宗宪、陈方丽:《企业网络的运行机理与企业的网络管理能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0期,第48~54页。

[39]徐金发、许强、王勇:《企业的网络能力剖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l年第11期,第41~47页。

[40]Lechner,C. and Dowling,M.Firm Networks:External Relationships as Sources for the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3,15:1–26.

[41]马刚:《基于战略网络视角的产业区企业竞争优势实证研究——以浙江两个典型的传统产业区为例》,浙江大学,2005。

[42]Walter,A.,Auer,M.,& Ritter,T.The 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University Spin-Off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541-567.

[43]Hagedoorn,J.,Roijakkers,N.& Van Kranenburg,H.Inter-Firm R&D Networks: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High-Tech Partnership Formation.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17:39-53.

[44]邢小强、仝允桓:《网络能力: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558~563页。

[45]方刚:《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2008。

[46]乔尔·布利克、戴维·厄恩斯特:《协作型竞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47]诺兰彼得、张瑾、刘春航:《全球商业革命——瀑布效应以及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32~135页。

[48]彭绍仲、李振华:《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开放导报》 2001年第1期,第7~11页。

[49]肖渡、沈群红:《产业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合作——对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院产学研模式的分析》,《科研管理》1999年第6期,第39~46页。

[50]黄敏学:《协作性竞争——网络经济时代竞争新形态》,《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5期,第39~43页。

[51]韩岫岚:《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4期,第55~61页。

[52]张树义、雷星晖、李晓龙:《从网络战略联盟到战略联盟网络:企业战略联盟的演进路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管理评论》2006年第8期,第33~39页。

[53]秦斌:《企业战略联盟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9期,第63~66页。

[54]赵红梅:《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下 R&D 联盟形成动因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第426~428页。

[55]汪涛、李天林:《基于资源观的战略联盟动因综论》,《科研管理》2000年第6期,第68~74页。

[56]肖冬平、顾新:《知识网络的形成动因及多视角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1期,第84~91页。

[57]黄映辉:《学习型组织的知识创新机理》,《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6~19页。

[58]雷光龙、冯晓研:《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国投资》 2004年第9期,第101页。

[59]罗头军、王安富:《企业联盟的动因及其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博弈分析》,《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32~36页。

[60]戴勇:《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构建与管理》,博士论文,上海海运学院,2002。

[61]顾元勋:《动态制造联盟的组织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2001。

[62]战德臣、叶丹:《动态联盟企业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999年第3期,第11~15页。

[63]Spekman,R. E.,Isabella L. A.,Macavoy T. C.,et al.Creating Strategic Alliances Which Endure.Long Creating strategic alliances which endure(1996)by R E Spekman,L. A. Isabella,T. C. MacAvoy,T. Forbes Venue:Long Range Planning Saform.doc 11/10/98 1027STRATEGIC.

[64]埃德·瑞格斯比:《发展战略联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5]Birnberg J. G.Control in Interfirm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35(4):421-428.

[66]汪忠、黄瑞华:《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与防范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 419~424页。

[67]张青山、游明忠:《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第2期,第96~100页。

[68]卢纪华、潘德惠:《基于技术开发项目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第5期,第60~63页。

[69]孙东川、叶飞:《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谈判模型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2期,第91~95页。

[70]侯光明、刘存福:《中小民营企业集群: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第14~17页。

[71]李红玲、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效益及其分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6期,第7~10页。

[72]吴宪华:《动态联盟的分配格局研究》,《系统工程》2001年第3期,第34~38页。

[73]Ossadnik W.AHP-based Synergy Allocation to Partners in a Merger.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1):42-49.

[74]戴建华、薛恒新:《基于 Shapley 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中国管理科学》 2004年第4期,第33~36页。

[75]Margaret 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64-73.

[76]吴辉球:《企业动态联盟利润分配模型及其应用》,《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6~42页。

[77]叶飞、郭东风、孙东川:《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方法研究》,《统计与决策》2000年第7期,第11~12页。

[78]李红玲、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成本及其分配》,《科研管理》2001年第4期,第92~98页。

[79]本杰明·古莫斯—卡瑟尔斯:《竞争的革命》,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80]周二华、陈荣秋:《多企业联盟的博弈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第23~36页。

[81]党兴华、郑登攀.:《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影响力评价因素研究》,浙江大学,2009。

[82]项后军:《核心企业视角的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重新研究》,《科研管理》2010 年第4期,第173~180页。

[83]项后军、江飞涛:《核心企业视角的集群竞——合关系重新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第137~146页。

[84]Cheng F.,Y. E. F.,Yang J.Multiobjective Order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Model of Horizontal Manufacturing Collaborative Alliance.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08,14(12):2317-2322.

[85]马士华、孙良云:《基于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力评价研究》,重庆大学,2002。

[86]Bianconi G,BarabáSi A. L.Competition and Multiscaling in Evolving Networks.EPLEurophysics Letters),2001,54(4):436.

[87]Ottati G. D.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n Organization Model.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4,2(4):463-483.

[88]徐向艺、刘慧:《虚拟企业: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创新》,《财经研究》2000年第11期,第3~8页。

[89]Burt R. S.Network Items and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Social Networks,1984,6(4):293-339.

[90]Owen-Smith J.,Powell W. W.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els and Conduits: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1):5-21.

[91]Agrawal A.,Cockburn I.The Anchor Tenant Hypothesis:Exploring the Role of Large,Local,R&D-intensive Firm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3,21(9):1227-1253.

[92]Lorenzoni G.,Baden-Fuller C.Creating a Strategic Center to Manage a Web of Partner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5,37(3).

[93]Reagans R.,McEvily B.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3,48(2):240-267.

[94]唐勇敏:《组织合作网与生产要素的流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 181~184页。

[95]Lazerson M. H.,Lorenzoni G.The Firms That Feed Industrial Districts:A Return to the Italian Source.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9,8(2):235-266.

[96]Rosenkopf L.,Almeida P.Overcoming Local Search through Alliance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Science,2003,49(6):751-766.

[97]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98]官志华:《关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定位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汕头大学,2004。

[99]Lissoni.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The Case of Brescia Mechanical Cluster.Research Policy,2001(30):1479-1500.

[100]Nobeoka K.,Dyer J. H.,Madhok A.The Influence of Customer Scope on Supplie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the Japanese Automobile Indust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2,33(4):717-736.

[101]Powell W. W.,White D. R.,Koput K. W.,et al.Network Dynamics and Field Evolution:The Growth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1.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5,110(4):1132-1205.

[102]Malipiero A.,Munari F.,Sobrero M.Focal Firms as 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in the Italian Packaging Machinery Industry.Communication to the DRUID Winter Conference,2005:05-05.

[103]罗美娟、杨先明:《核心企业、证券市场与产业成长的机制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第15~18页。

[104]李莉:《基于网络嵌入性的核心企业知识扩散方式对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8。

[105]Boari C.Industrial Clusters,Focal Firms,and Economic Dynamism:A Perspective from Italy.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ring,2001(05):231-240.

[106]Ritter,Wilkinson,Wesley J.Johnston,Managing in Complex Business Network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33):175-183.

[107]Moller,K. K.,& Halinen,A.Business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Managerial Challenge of Network Era.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lnent,1999(28):413-427.

[108]刘永俊:《基于创新视角的网络组织成长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

[109]Ritter,Gemunden.Network Competence: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Success and Its Antecedent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6):745-755.

[110]贾生华、邬爱其、张学华:《企业集群化成长障碍调查——以浙江省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7期,第23~31页。

[111]韩丹丹:《企业网络能力对自主创新影响研究》,《现代商业》 2008年第29期,第174页。

[112]曹兴、周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行为绩效评价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 5期,第12~17页。

[113]Dyer,J.,Kale,P.,& Singh,H.How to Make Strategic Alliances Work.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1,42(4):37-43.

[114]Vanhaverbeke W.,Duysters G.,Noorderhaven N.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 through Alliances or Acquisitions: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Industry.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6):714-733.

[115]Chang,C. H.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Ethic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Mediation Role of Green Innov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104(3):361-370.

[116]韦春北、刁兆峰:《网络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2。

[117]宝贡敏、徐碧祥:《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期,第 39~45页。

[118]胡厚宝、彭灿:《知识联盟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高策略》,《科研管理》2007年第6期,第36~40页。

[119]Mort,G.S.Andweerawardena,J.Networking Cap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How Networks Functionin Australian Bornglobal Firms.Internationa Lmarketing Review,2006,23(5):549-572.

[120]Sarkar,M.B.,Eehambadi,R.,Agarwal,R.,& Sen,B.The Effcet of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n Exit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Strategie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519-539.

[121]Walter A.,Auer M.,Ritter T.The 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University Spin-off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4):541-567.

[122]Yenting,Helenachiu.How Network Competence and Network Location Influence Innovation Perforrmance.Joumalofbusiness & Industrialmarketing,2009,24(L):46-55.

[123]Greiner L. E.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1972.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6(3):55-60,62-68.

[124]Gort M,Klepper S.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Economic Journal,1982,92(367):630-653.

[125]陈国宏、李丽妮、蔡彬清:《基于 CA 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模拟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第6期,第29~36页。

[126]徐金发、余园园:《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技术经济》2006年第25期,第23~25页。

[127]Fitzgerald G. A.Perestroika in Pharma:Evolution or Revolution in Drug Development?.Mount Sinai Journal of Medicine:A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2010,77(4):327-332.

[128]刘婷:《基于联盟生命周期视角的跨国公司联盟管理》,《求索》 2006年第4期,第18~20期。

[129]王德鲁、宋学锋:《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9期,第284~289期。

[130]于杰、丛建辉、刘呈庆:《基于 TOPSIS 法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以济南市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113~116期。

[131]赵夫增、穆荣平:《全球价值链中落后国家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2期,第55~59页。

[132]严绿英:《基于集群生命周期的东莞IT产业集群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0。

[133]Menzel M. P.,Fornahl D.Cluster Life Cycles-Dimensions and Rationales of Cluster Evolution.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0,19(1):205-238.

[134]Martin R.,Sunley P.Conceptualizing cluster evolution:beyond the life cycle model?Regional Studies,2011,45(10):1299-1318.

[135]Chao Y. C.Decision-Making Biases in the Alliance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Alliance Failure.Management Decision,2011,49(3):350-364.

[136]邵海静:《虚拟企业网络演化及其成员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2。

[137]卢松泉:《供应链核心企业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138]盛立新:《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139]郭焱:《战略联盟形式选择与风险控制》,天津大学,2004。

[140]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41]郝生宾、张涛、于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协同机制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1期,第34~38页。

[142]Capaldo A.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6):585-608.

[143]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44]邓亚鹏:《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2。

[145]Ziggers G. W.,Henseler J.Inter-firm Network Capability:How It Affects Buyer-Supplier Performance.British Food Journal,2009,111(8):794-810.

[146]Fornahl D.,Broekel T.,Boschma R.What Drives Patent Performance of German Biotech Firms?the Impact of R&D Subsidies,Knowledge Networks and Their Location.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1,90(2):395-418.

[147]Dong S.,Johar M. S.,Kumar R. L.A Benchmarking Model for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 Delivery Network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1,28(3):127-160.

[148]Ritter,Wilkinson,Johnston,Measuring Network Competence: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The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2,17(2/3):119-138.

[149]Gilsing V.,Nooteboom B.Density and Strength of Ties in Innovation Networks:An Analysis of Multimedia and Biotechnology.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2005,2(3):179-197.

[150]Cummings J. L.,Teng B. S.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0(1):39-68.

[151]Hansen,Bruce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ournal of Eeonometries,1999,93(2):345-365.

[152]Reagans,R.,& Meevily,B.Network Strue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Administrative Seience Quarterly,2003,48(2):240-26.

[153]Levin,D. Z.,& Cross,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Management Science,2004,50(11):1477-1490

[154]陈剑锋、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25~26页。

[155]程永伟:《基于Logistic预测模型的产品生命周期识别》,《中国市场》2010年第45期,第14~17页。

[156]曾咏梅:《基于 TOPSIS 综合评判方法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系统工程》 2009年第11期,第59~62页。

[157]陆国庆:《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诊断》,《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23~25页。

[158]段丽丽:《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南大学,2010。

[159]万君、 顾新:《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知识网络演化机理研究》,《情报科学》 2010年第8期,第 1229~1232页。

[160]王宗建:《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联盟评估与管理》,东南大学,2012。

[161]池仁勇、郭元源、段姗:《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软科学》2006年第5期,第1~3页。

[162]林竞君:《网络、 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3]鲁开垠:《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 41~46页。

[164]唐凯江:《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府分层定位》,《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1期,第1~7页。

[165]孙剑、龚自立:《产业集群成熟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第120~124页。

[166]杨剑、梁樑、张斌:《基于模糊评价的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的判定模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2期,第 75~79页。

[167]徐晓燕、 张斌:《基于模糊贴近度的企业生命周期判定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第10期,第1406~1409页。

[168]邓乃扬、田英杰:《数据挖掘中的新方法支持向量机》,科学出版社,2004。

[169]Vapnik:《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张学工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70]邱菀华:《管理决策熵学及其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171]霍国庆、苗建明:《战略领导力模式研究》,《领导科学》2009年第4期,第6~12页。

[172]Lumpkin G. T.,Dess G. G.Linking Two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to Fir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Life Cycl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16(5):429-451.

[173]Deeds D. L.,Decarolis D. M.,Coombs J. E.Firm-Specific Resources and Wealth Creation in High-Technology Ventures:Evidence from Newly Public Biotechnology Firm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8(11):141-152.

[174]Harris S.,Wheeler C.Entrepreneurs’ Relationship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Functions,Origins and Strategie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5,14(2):187-207.

[175]Deeds D. L.,Decarolis D. M.,Coombs J. E.Firm-specific Resources and Wealth Creation in High-technology Ventures:Evidence from Newly Public Biotechnology Firm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8(11):141-152.

[176]李贞、张体勤:《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理论架构和提升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第44~52页。

[177]Sandberg,W. R.,Hofer,C.W.Improving New Venture Performance:the Role of Strategy,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Entrepreneur.Business Venturing,1987,2:5-28.

[178]N. G. Noorderhaven,R.Krishnan.When Does Trust Matter to Allianc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2006.

[179]陈学光:《 网络能力、 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2007。

[180]Balmer J. M. T.,Greyser S. A.Corporate Marketing:Integrating Corporate Identity,Corporate Branding,Corporate Communications,Corporate Image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6,40(7/8):730-741.

[181]Van Riel C. B. M.,Fombrun C. J.Essential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Implementing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Reputation Management.Routledge,2007.

[182]Tirole,J. A.Theory of Collective Reput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6(63):1-22.

[183]Kennes,J.,& Schiff A.The Value of a Reputation System,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rchive at WUSTL,2002.

[184]吴德胜、李维安:《集体声誉、可置信承诺与契约执行》,《经济研究》 2009年第6期,第142~154页。

[185]高艳慧、万迪昉、郭海星:《基于监管、 学习和声誉的联盟稳定性:实验研究》,《管理学报》 2012年第8期,第 1154~1161页。

[186]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与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