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2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s

SSAPID:101-8278-0196-96
ISBN:978-7-5201-268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深入地探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问题。全书分为八章,前四章探讨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等概念,辨析了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读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分类以及价值评估等。后四章主要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形式、原则、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梳理了历史上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介绍了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讨论了历史文化产业、历史文化产业园、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等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东
编 辑:杜文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前言

 第一章 从历史开始

  第一节 “历史”考略

   一 “历史”溯源

   二 “历史”的概念

   三 “历史”的基本要素

    (一)事件

    (二)人物

    (三)时间

    (四)地点

  第二节 历史与历史学

   一 历史“往事”

   二 “历史”记录

   三 从历史到历史学

  第三节 历史的功能

   一 历史学的功能

   二 历史的功能

    (一)资治借鉴

    (二)教化教育

    (三)开启智力

    (四)文化娱乐

   三 充分发挥历史的功能

 第二章 文化与历史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渊源与定义

   一 “文化”的中外渊源

   二 “文化”的定义

   三 文化的层次结构及类型

  第二节 文化与历史

   一 文化与历史的共性

    (一)历史与文化都是人类意识的产物

    (二)历史与文化都在积累中不断发展

    (三)历史与文化都主要从意识方面有助于人类

   二 文化与历史的联系

    (一)文化包含着历史,历史又包含着文化

    (二)历史是纵着的社会,文化是横着的社会

    (三)文化是历史的投影

   三 文化与历史的区别

    (一)历史强调过去,文化强调影响

    (二)文化带有主观性,历史带有客观性

    (三)历史属于事物,文化属于要素

  第三节 历史文化

   一 不能不剖析的“历史文化”

   二 “历史文化”最少有三层含义

   三 “历史文化”三层含义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 资源与文化资源

  第一节 资源的内涵及变迁拓展

   一 资源正义

   二 资源内涵的变迁拓展

   三 资源分类

    (一)按可利用状况分类

    (二)按主要来源分类

    (三)按资源性质分类

    (四)按文化性划分

  第二节 文化资源

   一 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二 文化资源的特性

   三 文化资源的外延构成

  第三节 文化资源的类型

   一 按照层次结构、表现形式等划分

   二 按照主题内容划分

   三 按照历时性划分

 第四章 历史文化资源

  第一节 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一 历史文化资源概念界定

   二 历史文化资源与历史资源

   三 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

  第二节 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性与内涵

   一 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性

    (一)“过去”性和“记录”性

    (二)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时代”性和神秘性

    (四)浓厚的知识性和强烈的教育性

   二 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

   三 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

   一 从时空两个维度划分

   二 按照主题内容划分

    (一)历史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资源

    (三)民俗文化资源

    (四)宗教文化资源

    (五)红色文化资源

   三 根据属性和表现形式划分

    (一)文物及相关衍生物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三)古籍及历史文化类书刊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一 历史文化资源的政治与教育价值

   二 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

   三 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五节 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

   一 情感维度

    (一)精神膜拜度

    (二)神秘感与惊奇度

    (三)趋同性与认同度

    (四)传承度与传播力

   二 信息功能维度

    (一)历史根据性

    (二)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

    (三)知识性与教育性

    (四)美学欣赏与艺术感

    (五)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级

   三 经济维度

    (一)品牌知名度

    (二)稀缺性与比较优势

    (三)休闲游憩性

    (四)商标产权状况

    (五)经济贡献度

 第五章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第一节 谈谈开发

   一 “开发”基本释义

   二 今天的“开发”

   三 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一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

   二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形式

    (一)历史文化知识搜集编撰

    (二)历史研究与考古发现

    (三)历史文化教育与培训

    (四)当前主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形式

   三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主体

   四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保护第一原则

    (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四)适度性原则

    (五)可持续性原则

   五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方式与路径

    (一)准备与评估

    (二)创意与投资

    (三)管理与运营

     1.工业化管理运营

     2.项目化管理运营

     3.个体化管理运营

    (四)赢利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二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三 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

   一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

   二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的意义

    (一)数字记录与数字保存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

    (二)数字复原与数字再现更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传承

    (三)数字化开发传播可实现历史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广泛共享

    (四)数字化为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 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几种形式

    (一)数字考古

    (二)数字展示

    (三)数字旅游

    (四)数字出版

    (五)数字影视

 第六章 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第一节 史书编撰与研究

   一 纪传、编年以及纪事本末体

    (一)纪传体

    (二)编年体

    (三)纪事本末体

   二 类书、政书与丛书

    (一)类书

    (二)政书

    (三)丛书

   三 学案、杂传与方志

    (一)学案

    (二)杂传与传记

    (三)方志

   四 现当代史书编撰与历史教材

   五 历史研究

  第二节 历史教育与培训

   一 中国古代的历史教育

   二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教育

   三 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育

   四 当代国学教育与培训

  第三节 历史演义、评书与戏曲

   一 历史演义、评书以及戏曲与历史

    (一)历史演义与历史

    (二)评书与历史

    (三)戏曲与历史

   二 历史演义、评书以及戏曲相互关系

    (一)历史演义与评书

    (二)历史演义与戏曲

    (三)评书与戏曲

   三 历史演义、评书以及戏曲在现当代的发展演变

    (一)从历史演义到现代历史小说

    (二)从评书艺术到评书文化产业

    (三)从戏台戏曲到多媒介传播

  第四节 古玩字画与坊刻业

   一 古玩字画概述

   二 古玩收藏与鉴赏

   三 字画保养与鉴定

   四 古旧书籍与坊刻业

 第七章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

  第一节 从旅游到旅游开发

   一 旅游的概念、起源与本质

    (一)旅游的概念

    (二)旅游的起源与变迁

    (三)旅游的本质

   二 旅游业与旅游产业

    (一)旅游业考略

    (二)旅游产业

    (三)旅游业与旅游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三 旅游开发

    (一)最重要的是“发现”

    (二)“打开”和“发扬”

    (三)旅游开发

  第二节 历史文化与旅游

   一 历史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与驱动力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吸引旅游

    (二)历史文化旅游以更加感化的方式教育人们更好地生产生活

    (三)历史文化的神秘性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

    (四)人们本身的历史文化素养驱使着旅游

   二 旅游是发挥历史文化功能的重要手段

    (一)旅游有利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二)旅游是利用历史文化进行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

    (三)旅游体现并助推历史文化发挥经济价值

   三 历史文化旅游

    (一)旅游类型划分

    (二)历史文化旅游的概念与性质

    (三)历史文化旅游的特征

  第三节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一 旅游资源

   二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一)以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旅游吸引力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认知体现层次性

    (三)满足游客特定思想情感需要并引导旅游者价值思维

   三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一)遗址遗迹类

    (二)建筑与设施类

    (三)器物类

    (四)历史人文活动类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

   一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以旅游需求为导向原则

    (二)主题特色化原则

    (三)古今结合、动静结合原则

    (四)综合开发原则

   二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具体路径

    (一)调查与评估

    (二)项目选定与可行性研究

    (三)制定开发规划

    (四)投资与施工建设

    (五)管理运营与深度开发

   三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模式

    (一)门票模式

    (二)历史文化旅游+地产模式

    (三)免门票促多元消费模式

 第八章 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节 文化产业

   一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

   二 文化产业分类

   三 文化产业的特征与功能

   四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第二节 历史文化产业

   一 历史文化产业概览

   二 历史文化旅游业

   三 历史文化影视业与演艺业

   四 历史文化出版业与动漫游戏业

   五 古玩收藏业与历史文化节庆业

  第三节 历史文化产业园

   一 文化产业园及其理论

   二 历史文化产业园

   三 典型案例

    (一)西安曲江新区

    (二)杭州宋城

    (三)无锡影视城

  第四节 特色小镇与历史文化产业

   一 特色小镇与历史文化特色小镇

   二 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特色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产业

   三 典型案例

    (一)浙江龙泉上垟青瓷小镇

    (二)河南温县赵堡太极小镇

    (三)陕西耀州照金红色小镇

 后记

 序

本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广泛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产业学等学科原理与方法,融会贯通,系统深入地探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问题。本书分为八章,前四章探讨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等概念,辨析了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读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分类以及价值评估等。后四章主要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涵、形式、原则、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梳理了历史上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介绍了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讨论了历史文化产业、历史文化产业园、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等问题。本书适合历史、中文、哲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旅游、文化产业等院系师生,相关研究人员以及广大致力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人士阅读。

1.〔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3.葛懋春、谢本书:《历史科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4.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6.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胡适:《胡适文存·二集》第1卷,亚东图书馆,1924。

9.李清凌:《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10.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0。

1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3.〔日〕祖父江孝男:《简明文化人类学》,作家出版社,1987。

1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5。

15.张岱年:《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16.〔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7.钱穆:《文化学大义》,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

18.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9.〔美〕菲利普·巴格比:《比较文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0.杨英杰:《中国历史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1.颜吾芟:《中国历史文化概论》,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2.程恩富:《文化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3.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8。

24.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5.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6.牛淑萍:《文化资源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27.谢本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28.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9.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0.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1.何志钧、王咏梅、范俊美、李兴亮:《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32.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3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1。

34.江奔东:《文化产业经济学》,泰山出版社,2008。

35.刘吉发、陈怀平:《文化产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36.田川流、何群:《文化管理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7.〔美〕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赢利》,中信出版社,2003。

38.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39.何佳梅、王德刚主编《山东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4。

40.〔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4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民出版社,2009。

42.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3.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44.赵秀玲:《历史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45.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46.陈肖静:《旅游学通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7.王淑良:《中国旅游史》,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48.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49.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科学出版社,2003。

50.冯小叶、王蔚:《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1.董建辉、何叶:《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52.李向民、王晨:《文化产业管理概论》,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53.牛维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4.齐勇锋、吴莉:《中国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1.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第2期。

2.龙迪勇:《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

3.张分田:《“历史”的四种形态与“史学”的学术伦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王东:《中国当代史学的困境与误区》,《河北学刊》1996年第1期。

5.蒋大椿:《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年第1期。

6.李永福、郑先兴:《历史学的功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向》,《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

7.向志学:《对应用史学和历史资源研究、开发、应用问题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8.李红岩:《历史学是包含文学性的科学》,《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

9.何汝泉:《谈我国历史资源的开发》,《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10.王俊义、房德邻:《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11.赵吉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层次结构与体用》,《人文杂志》1987年第6期。

12.卢立建:《略论历史价值的三个维度》,《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9期。

13.李建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14.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5.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济南市为个案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6.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7.汪之力:《有关风景区建设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84年第2期。

18.许智范:《江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

19.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0.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21.蒋莉、张干年:《试论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山东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1期。

22.李金玉:《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3.赵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4.顾久幸:《论中国古代教育的状况及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5.方宝璋:《我国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6.李书文、尹作升:《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7.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28.游云、刘中刚:《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建议》,《博物馆研究》2012年第3期。

29.孟中元:《数字考古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潜力——以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工作为例》,《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会议论文集》,2009年国际会议。

30.李君轶:《数字旅游业发展探析》,《旅游学刊》2012年第8期。

31.启良:《关于我国史学起源的几个问题新探》,《甘肃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32.谢增寿:《我国古代的历史教育述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第3期。

33.赵恒烈:《历史学科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历史教学》1981年第11期。

34.洪认清:《抗战时期延安干部的历史教育》,《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35.陈维昭:《论历史演义的文体定位》,《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

36.侯忠义:《论历史演义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37.刘晓军:《在小说与史传之间——论明代历史演义的叙事模式》,《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38.张莉:《“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9.郑焱:《旅游的定义与中国古代旅游的起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0.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旅游学刊》1998年第4期。

41.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旅游论坛》2011年第4期。

42.沈长智:《旅游的本源涵义探析》,《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3.谢春山、傅吉新、李飞:《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辨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4.宋子千、廉月娟:《旅游业及其产业地位再认识》,《旅游学刊》2007年第6期。

45.张陆、徐刚、夏文汇:《旅游产品的内涵、类型划分及价值问题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6.长茵:《历史文化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开发——兼论甘肃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战略》,《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第4期。

47.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色和价值》,《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48.郝帅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9.吴敏、王永慧:《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党政研究》2009年第2期。

50.张卫星、艾佩:《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生态经济》2007年第4期。

51.郭万超、马萱:《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产业价值链》,《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13期。

52.孙建成:《文化产业的特征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53.赵力平:《文化产业特征、功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54.范建华:《论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55.孔旭红、辛儒:《论区域旅游节庆活动与文化产业建设》,《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56.范玉刚:《中国文化产业园认知、定位与思考》,《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年第17卷。

57.李兰:《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的思考》,《前沿》2011年第24期。

58.牛少凤:《培育特色小镇的“六化”路径》,《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