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3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图书

Research on Task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Network

SSAPID:101-8269-0501-17
ISBN:978-7-5097-079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物流网络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催生了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研究根据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网络整体利益,随需应变地整合网络中的资源,形成全社会物流资源随需调配、充分共享的新型服务模式。本书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围绕着物流任务而协调匹配物流网络中的资源,协同物流组织来共同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分别从管理理论和技术实现以及绩效评价来阐述对物流信息网络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同服务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现代物流网络理论丛书
作 者: 刘韧
编 辑:李玉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前言

 第一章 物流网络与物流信息网络

  第一节 引言

   一 物流与制造业的整合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二 电子商务催生着物流服务的全面提升

   三 物流服务的升级

    (1)物流资源整合

    (2)个性化的量身定制

    (3)开放的物流网络

  第二节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一 物流网络化

    1.物流网络化发展趋势

    2.网络化对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

     (1)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新型业务模式

     (2)物流企业关注核心竞争力,更加专业化

     (3)网络化运作模式要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撑

   二 物流信息化

    1.信息技术发展趋势[10]

    2.信息技术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

     (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促进物流管理观念的进步

     (2)现代信息技术催使物流运作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3)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产业组织的影响

   三 物流模块化

    1.模块化管理模式

    2.模块化管理对物流运作模式的影响

     (1)物流产业的模块化运作能够提高物流业务参与者的积极性

     (2)现代物流模块化运作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3)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现代物流模块化运作有效的保障

     (4)物流产业模块化运作促进了产业的进步

  第三节 物流网络与物流信息网络

   一 物流网络

   二 物流信息网络

   三 物流网络特征

    (1)整体性

    (2)开放性

    (3)动态性

    (4)协调性

   四 物流信息网络的内涵

    1.物流信息网络是一个数据系统

    2.物流信息网络是一个系统工程

    3.物流信息网络是一个集成系统

  第四节 研究意义

   1.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决定了“物流网络”的研究意义重大

   2.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效的“物流网络”的支持

   3.构筑“现代物流网络”已成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4.信息技术是物流网络资源整合技术手段

 第二章 物流信息网络研究基础

  第一节 物流信息网络理论基础

   一 协作式竞争及价值网络

    1.协作式竞争

    2.价值网络

   二 系统论及大系统理论

    1.系统论

     (1)整体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

     (3)综合化原则

    2.大系统理论[19]

   三 Multi-Agent 系统(MAS)

   四 模块化系统及其管理模式

  第二节 信息化技术概述

   一 信息化技术概述

   二 网络技术概述

   三 系统集成与SOA模式

    1.面向服务

    2.松耦合

    3.重用性

   四 网格技术

    1.网格思想

    2.网格体系结构

    3.网格开发技术

     (1)网格应用技术

     (2)网格编程技术

     (3)网格核心服务技术

     (4)网格底层支撑技术

    4.网格的应用

   五 安全管理技术

    1.网络安全技术

     (1)物理安全

     (2)安全控制

     (3)安全服务

    2.网络安全管理

     (1)选择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

     (2)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3)遵循完整一致性

     (4)坚持动态性

     (5)实行最小化授权

     (6)实施全面防御

     (7)建立控制点

     (8)检测薄弱环节

     (9)失效保护

  第三节 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

   一 物流信息化发展阶段

   二 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

    1.整体水平低

    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很难实现信息共享

    3.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能力弱

   三 物流网络对信息化的需求

    1.异构信息系统的动态连接

    2.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3.系统的可测可控

    4.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5.统一的标准、规则

    6.与之配套的政策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

  第一节 物流信息网络协调机理

   一 开放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形态

    2.协调控制

   二 任务协调机理内涵

   三 模块化结构

    (1)网络化平台

    (2)协调/组织者

    (3)组成模块

  第二节 基于Agent技术的任务协调机制

   一 引入Agent技术的动因

    1.符合物流网络的实际情况

    2.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

    3.模块化管理思想的体现

   二 基于Agent技术的物流信息网络模型

    (1)公共服务Agent

    (2)协调Agent

    (3)业务Agent

    (1)任务化原则

    (2)动态化原则

    (3)相关性原则

   三 基于Agent技术的任务协调机制

    (1)物流任务分解

    (2)子任务资源的匹配

    (3)子任务集成

    (4)进程监控与汇报

    (5)调整和重构

  第三节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过程

   一 任务分解

   二 子任务资源匹配

    1.任务资源匹配

    2.以资源为手段的调整机制

   三 子任务集成

    1.新任务

    2.变更任务

  第四节 一种基于成功合作集的任务协调优化算法

   一 基于成功合作集的优化思想

    (1)Agent及其资源能力描述

    (2)物流业务网络MAS及其能力描述

    (3)任务及其能力需求描述

   二 成功合作者规则

    规则1:合作程度增强规则

    规则2:合作程度递减规则

    规则3:成功合作者集合

   三 基于成功合作集的任务优化算法

   四 采用成功合作集的优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的实现

  第一节 实现基础

   一 信息系统集成

    (1)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

    (2)信息的集成

    (3)应用功能的集成

    (4)技术方法的集成

    (5)人和组织的集成

   二 物流信息网络的模块集成

   三 物流信息网络的集成特点

    1.物流网络的优势是“无等级、无中心”的结构

    2.模块化结构保障物流网络功能实施

  第二节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一 网格与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

    1.分布与共享

    2.动态与多样性

    3.自治性与管理多重性

    4.松散耦合性

    5.开放性

   二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1.资源

    2.公共服务模块

     (1)服务接口

     (2)连通服务

     (3)协作服务

     (4)信息服务与公共信息平台

     (5)流程服务

     (6)业务服务

     (7)运行管理服务

     (8)资源管理服务

     (9)安全服务

    3.应用服务

   三 公共服务平台

    1.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2.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

    3.公共服务平台在产业中的地位

  第三节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的动态组网

   一 资源基于服务的协作

    1.基于网格中间件技术的物流信息网络协议栈

     (1)网格中间件技术

     (2)网格中间件技术构造物流信息网络协议栈

    2.基于物流信息网络协议栈的物流信息网络逻辑模型

   二 物流信息网络的动态组网和协同服务

    1.物流信息的动态组网模式

    2.动态组网和协同服务的实现方法

    3.物流信息网络的动态构建步骤

     (1)发现市场机遇

     (2)企业、服务注册

     (3)网络主企业的确定及需求发布

     (4)候选企业、候选服务的发现

     (5)候选企业的筛选

     (6)候选企业的确定,网络的动态组建

  第四节 物流信息网络的构建特点

   一 物流信息网络的构建特点[8][9]

    1.标准的Web服务

    2.生命周期管理

    3.双向通知机制

    4.提升服务效率

   二 物流信息网络的模块化结构

    1.网络有明确的整合规则

    2.开放的物流信息网络,支持动态的信息网络组建

    3.隐性设计规则激励创新,促进业务发展

  第五节 物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一 物流信息网络的安全需求

    1.物流信息网络由若干个信息系统构成

    2.物流信息网络的协同工作

    3.物流信息网络节点间的动态重组

     (1)集成和互操作

     (2)网络访问控制

     (3)协同工作

   二 物流信息网络的安全策略

    1.策略1:集成和互操作的安全策略

    2.策略2:网络访问控制策略

    3.策略3:评估、隔离及补救

   三 物流信息网络的安全接入

    1.网络安全接入

    2.安全接入控制方式

    3.安全审计

    4.网络安全特征

   四 物流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

    1.网络安全管理原则

     (1)专人负责原则

     (2)任期有限原则

     (3)职责分离原则

    2.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1)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2)制定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

     (3)制定应急措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的评价

  第一节 评价基础

   一 评价的意义

    1.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的尺度

    2.信息系统动态协同的检验

    3.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测量

   二 绩效评价的程序

    (1)明确绩效评价目标

    (2)获取绩效评价信息

    (3)形成评价框架

    (4)设计关键绩效指标

    (5)确定评价标准

    (6)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做出判断

   三 对物流信息网络的再认识

    1.物流信息网络结构

     (1)公共服务平台

     (2)节点

     (3)边

    2.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的特征

     (1)物流信息网络的复杂性

     (2)物流网络节点间的动态重组促进网络的演化

     (3)物流网络节点依靠“整体协议”的约束进行运作

  第二节 物流信息网络评价指标体系

   一 评价指标的选择

    1.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集成化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平衡性原则

     (6)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7)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2.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二 网络层指标

    1.网络结构指标

     (1)度分布

     (2)集聚系数与平均路径长度

     (3)网络能通性

    2.网络业务指标

     (1)基于网络吞吐量的完成度

     (2)基于传输时延的完成度

   三 服务层指标

    1.服务满意率

     (1)订单满足率

     (2)准时交货率

     (3)客户满意率

    2.响应速度

     (1)响应速度

     (2)订单—交货周期

   四 效益层指标

    1.经济效益特性

     (1)范围广

     (2)间接性

     (3)相关性

     (4)无形性

    2.直接经济效益

     (1)全局经济效益

     (2)总资产报酬率

     (3)利润增长率

     (4)资产集中度

     (5)净资产收益率

    3.间接经济效益

     (1)聚集经济效应

     (2)规模经济效应

     (3)速度经济效应

     (4)功能倍增效应

  第三节 物流信息网络评价方法

   一 常用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1.经济分析法

    2.专家评价法

    3.运筹学和其他数学方法

     (1)层次分析法(AHP)

     (2)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

     (3)数理统计方法

     (4)功效系数法

     (5)灰色关联分析法

   二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

    1.物流网络评价模型要求

     (1)物流网络绩效评价模型应能反映定量与定性因素的结合

     (2)物流网络绩效评价模型应能反映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因素

     (3)物流网络绩效评价模型应能反映客观实际

    2.评价模型构思

    3.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1)层次分析法的选择

     (2)层次分析法步骤

    4.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判

     (1)确定因素集和评语集

     (2)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3)确定评价因素的权向量W=(w1,w2,…,wn)

     (4)利用合适的算子将W与各被评事物的模糊评价向量R,生成模糊评价结果向量B

     (5)评价结果分析[17]

  第四节 物流信息网络绩效评价

   一 评价过程

    1.构建评价因素集

    2.指标权重的确定

    3.确定各层隶属度

     (1)网络层指标的评判

     (2)服务层指标的评判

     (3)效益层指标的评判

     (4)综合评判

   二 评价分析

    (1)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模糊评判值

    (2)基于加权平均的标准可信度计算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物流信息网络与物流产业发展

  第一节 实证分析

   一 动态的物流信息网络

   二 实证分析与总结

    1.中国企业电子商务信息交换平台(China B2B Hub)[3]

    2.中国配货网[4]

    3.国家标准草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1)平台支撑环境

     (2)应用支撑平台

     (3)物流应用

     (4)门户应用

    4.实证分析与总结

  第二节 物流信息网络与物流产业发展

   一 中国物流产业的成绩与发展中的问题

    1.中国物流产业的成绩

    2.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二 物流信息网络与物流产业发展

    1.对提升政府和行业协会物流管理水平的指导作用

     (1)政府和行业协会进行协调管理的依据

     (2)政府投资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引导提高信息化水平

     (3)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制定和确定市场整体运作规则,把控物流产业的发展

    2.加速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采用网格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动态的系统集成

     (2)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利用现有信息系统,灵活适应业务需求

     (3)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物流标准,制定国内物流信息标准

    3.有利于中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

     (1)以开放的心态融入物流网络中去,开拓更广阔的蓝海

     (2)发展核心竞争力,成为网络中有价值的功能模块

     (3)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做武器,参与更广泛的业务领域

  第三节 本章小结

 总序一

 总序二

物流网络化、模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催生了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研究根据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网络整体利益,随需应变地整合网络中的资源,形成全社会物流资源随需调配、充分共享的新型服务模式。本书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围绕着物流任务而协调匹配物流网络中的资源,协同物流组织来共同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分别从管理理论和技术实现以及绩效评价来阐述对物流信息网络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同服务等。

[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2]邓志斌:《国际物流运作新模式及其对加快中国物流业社会化的重要意义》,《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6期,第63~69页。

[3]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hotspot/fzsj/cepa/200406120304.htm.

[4]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科学出版社,2005。

[5]《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学会课题——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2006年12月。

[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学会课题——全国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调查报告》,2006年12月。

[7]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http://www.chinawuliu.com.cn。

[8]刘刚:《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人民出版社,2004。

[9]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9期,第5~11页。

[10]黄静兰:《交通运输网络特性分析》,《综合运输》2003年第5期,第11~13页。

[11]邓瑾、杨海军:《创业型产业群向创新型产业群的嬗变:模块化的作用》,《当代财经》2006年第12期,第90~94页。

[12]〔美〕大卫·波维特等:《价值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3]卡丽斯·鲍德温、金·克拉克:《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06。

[14]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5]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占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青木昌彦、安藤晴彦编著《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7]Carliss.Y.Baldwin and Kim.B.Clark.Design Rules:The Power of Mo-dularity.MIT Press,2000.

[18]胡伏湘、邓文达:《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基础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9]严作人、张戎:《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0]Hillier,Lieberman.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New York:McGraw-Hill,1995.

[21]GB/T18354-2001,《物流术语》,基本概念术语:1-2。

[22]Robbie T. Nakatsu. Designing Business Logistics Networks Using Model-Based Reasoning and Heuristic-Based Searchi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5(29). 735-745.

[23]D.Simchi-Levi,P. Kaminsky,E. Simchi-Levi.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Concepts,Strategies,and Cases,second ed. New York,NY. McGraw-Hill. 2003.

[24]徐杰、鞠颂东:《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2),第22~26页。

[25]陈景艳:《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6]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

[27]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Dean Tjosvold,Team organization:an endur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John Wiley&Sons Ltd,1994:58-146.

[2]Paula Danskin,Clay Dibrell,Ben L. Kedia. The evolving role of cooperation amo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ndigenous organization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 migration away from confrontation.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5.40(3):223-234.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4,第4页。

[4]Kunal Banerji,Rakesh B. Sambharya. Effect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on alliance formation:A study of the Japanese automobile ancillary indust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1998. 4(1):41-57.

[5]Cristina Quintana-García,Carlos A. Benavides-Velasco. Cooperation,competition,and innovative capability:a panel data of European dedicated biotechnology firms. Technovation. 2004. 24(12):927-938.

[6]卡利斯·Y.鲍德温:《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1版,第93页。

[7]大卫·波维特:《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第7页。

[8]Joe Peppard,Anna Rylander. 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Network:Insights for Mobile Operator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6.24(2-3):128-141.

[9]Michael Ehret. Manag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relationships and value networks.Towards a value-based approach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4. 33(6):465-473.

[10]Prabakar Kothandaraman,David T. Wilson.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Value-Creating Network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1. 30(4):379-389.

[11]Srinivas Talluri,R.C.Baker,Joseph Sarkis.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value chain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9.62(1-2):133-144.

[12]咎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

[13]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14]付湘玲:《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第46~48页。

[15]王转、程国全、冯爱兰:《物流系统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17]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18]高自友、孙会君:《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9]涂序彦、王枞、郭燕慧:《大系统控制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0]沈祖志、余福茂:《基于适度递阶控制的物流系统规划研究》,《中国公路学报》第16卷,2003年第2期,第120~126页。

[21]王亮:《城市快速路交通流采集与控制相关问题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5。

[22]Franklin S,Graesser A. Is it an agent,or just a program? A taxonomy for autonomous agent. In: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s on Agent Theories,Architectures,and Language,Springer-Verlag,1996:62-71.

[23]M.Wooldridge. Ag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IEE Proc. Software Engineering,1997,144(1):26-37.

[24]Shoham Y. Agent-oriented programm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3,60:51-92.

[25]D.M.Lane,A.G.Mcfadzean,Distributed problem solving and real-time mechanisms in robot architecture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telligence,1994,7(2):105-117.

[26]薛宏涛、叶媛媛、沈林成等:《多智能体系统体系结构及协调机智研究综述》,《机器人》,2001年第23期(1),第85~90页。

[27]Dale J.A mobile agent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h.D.Thesis]. Southampton: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1997.

[28]赵龙文:《多Agent的层次合作模型及任务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6期(1),第96~100页。

[29]刘海龙:《动态环境下分布式智能系统的任务协作理论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1。

[30]王瑛、孙林岩、桑大勇:《基于多Agent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建模分析》,《中国机械工程》第14卷第10期,第877~880页。

[31]钱旭培:《一种动态环境下的多Agent协作模型研究》,《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年第10期,第2~6页。

[32]和延立、何卫平、扬海成:《用多Agent系统实现分布的制造资源集成》,《组台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年第12期,第53~56页。

[33]史忠植:《智能主体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0。

[34]童时中:《模块化的概念与定义》,《电力标准化与计量》1995年第4期,第22~25页。

[35]青木昌彦、安藤晴彦编著《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6]Carliss.Y.Baldwin and Kim.B.Clark. Design Rules:The Power of Mo-dularity.MIT Press,2000.

[37]雷如桥、陈继祥、刘芹:《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第83~90页。

[38]徐宏玲:《模块化组织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9]蔡淑琴、夏火松编著《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0]陈景艳:《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1]Cook K.S. & R.M. Emerson. “Power,equity and commitment in exchange network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3. pp.721-739,1978.

[42]范玉顺、李惠芳:《企业集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第32卷第1期,2003。

[43]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SOA参考架构白皮书,http://www.changfeng.org.cn。

[44]I.Foster and C.Kesselman,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organ Kaufmann,San Fransisco,CA,1999. http://www.gridforum.org.

[45]IAN Foster,“Internet Computing and the Emerging Grid”.Nature Web Matters,7 December 2000,http://www.nature.com/nature/webmatters/grid/grid.html.

[46]I.Foster,C.Kesselman,S.Tuecke “The Anatomy of the Grid: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 J. Supercomputer Applications,15(3),2001. 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2001.Proceedings. First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2001,pages:6-7.

[47]William Johnston 等关于计算网格的论述,http://www.itg.lbl.gov/johnston/grids/doe_science_grid_pimeeting_jan.2002.1.ppt。

[48]I.Foster,C.Kesslman,J.Nick,S.Tuecke;“The Physiology of the Grid:An 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Systems Integration”.January,2002. http://www.Globus.org/reserch/papers/ogsa.pdf.

[49]OGSA.http://www.globus.org/ogsa/.

[50]Web Service.http://www.w3.org/2002/ws.

[51]http://www.globus.org/wsrf.

[52]Grimshaw,A.,Ferrari,A.,Knabe,F.,Humphrey,M.:Legion:An Operating System for Wide Area Computing,Dept. of Comp. Sci.,U. of Virginia,Charlotesville,Va. Available atftp://ftp.cs.virginia.edu/pub/techreports/CS-99-12.ps.Z and The Legion Project:http://legion.virginia.edu/http://legion.virginia.edu/.

[53]Foster关于网格计算的演讲的材料,http://www.fp.mcs.anl.gov/~foster/。

[54]Http://www.oracle.com.

[55]http://www.gridalliance.org.

[56]EGEE. http://public.eu-egee.org.

[57]Grid3. http://www.ivdgl.org/grid2003.

[58]中国国家网格,http://www.cngrid.org。

[59]中国教育科研网格,http://www.chinagrid.edu.cn。

[60]林自葵:《物流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1]吴志惠、刘卫战、李雅惠:《2005中国物流信息化调查报告》,《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第18期,第40~43页。

[6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http://www.chinawuliu.com.cn。

[1]刘刚:《后福特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第162页。

[2]于海斌、朱云龙编著《协同制造——E时代的制造策略和解决方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版,第162~173页。

[3]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史忠植:《智能主体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0。

[5]卡丽斯·鲍德温、金·克拉克:《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06。

[6]董红召、陈鹰:《分形行业企业联盟及其自组织动态结盟》,《中国机械工程》,2003,第30~35页。

[7]董红召:《行业型企业联盟及其分形网络协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第49~50页。

[8]孟繁良:《基于MAS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上海海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14~15页。

[9]胡文斌:《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智能群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第90~115页。

[10]Smith R.G. The Contract Net Protocol:High-Leve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Problem Solver. IEEE Trans. On Computers,1980,29(12):1104-1113.

[11]Corry,S.E,Kuwabara K,Lesser V.R,Meyer R.A. Multistage Negotiation far Distributed Satisfaction,IEEE Transactions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1991,21(6):1462-1474.

[12]Sandholm T.W.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act Net Protocol Based on Marginal Cost Calculations. In Proc.11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AA-93),July 1993.

[13]李军、张卓:《多Agent系统中Agent的协作机理与模式》,《青岛大学学报》第20卷第3期,2005,第43~47页。

[14]刘丽兰等:《制造网络中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调度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11卷第4期,2005,第475~480页。

[15]Shehory,O.,Kraus,S.Methods for Task Allocationvia Agent Coalition Form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01(1-2)1998,165-200.

[16]兰少华:《多Agent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2,第39~55页。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大卫·波维特:《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第7页。

[3]徐杰、鞠颂东:《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ISSN 1671-9514。

[4]OGSA,http://www.globus.org/ogsa/.

[5]I.Foster,C.Kesslman,J.Nick,S.Tuecke;“The Physiology of the Grid:An 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Systems Integration”.January,2002.http://www.Globus.org/reserch/papers/ogsa.pdf.

[6]鞠颂东:《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http://www.utexas.edu/.

[8]I.Foster,C.Kesselman,S.Tuecke “The Anatomy of the Grid: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Supercomputer Applications,15(3),2001.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2001.Proceedings.First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2001,pages:6-7.

[9]I.Foster,H.Kishimoto,A.Savva,D. Berry 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http://www.ggf.org.

[10]L.M.Camarinha-Matos,H.Afsarmanesh. The Virtual Enterprise Concept.IFIP TC5 WG5.3/PRODNET Working Conference on Infrastructure for Virtual Enterprise(PRO-VE99).Porto,Portugal,October 27-28,1999.3-14.

[11]青木昌彦、安藤晴彦编著《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2]关志雄:《模块化与中国工业发展》,2002年8月16日,http://www.rieti.go.jp/users/kan-si-yu/cn/index.html。

[13]胡晓鹏:《产业结构变迁下经济增长的系统性研究》,《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14]朱富强:《分工效率:演进主义的观点》,《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5]咎廷全:《系统经济:新经济的本质——兼论模块化理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9期。

[16]陈华:《网格的安全体系结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17]刘颖、夏靖波、汪胜荣:《网格计算环境中的应用安全模型设计与实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年第3期,第249~251页。

[18]Joshi J,Ghafoor A,Aref G,et al. Digital Government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Design Challenges. IEEE Computer,2001 34(2):66-72.

[19]Liu Ren,JU Song-dong Research of Secure Accessing to Logistics Information Network.第二届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研讨会(ISCRAMCHINA-2007)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ISBN:978-7-81073-927-6.

[20]http://www.trustedcomputinggroup.org.

[1]卢海:《SCOR-国际标准化的供应链流程管理》,《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15期,第22~24页。

[2]Xu Jie,Ju Songdong Complex Structure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 Network and Study of Its Operation,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New-era,Weihai,China,2006,Beijing:Mechanical Industrial Press,2006(8):420.

[3]Schneier C E,Beatly R W,Baired C S.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ourcebook[M].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ess,Inc.,1987.

[4]鲍新中、程国全、王转:《物流运营管理体系规划》,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5]宋玉涛:《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第26页。

[6]卞文良:现代物流网络理论丛书《物流信息网络:构建与运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Barberis G,Mazzei U. Traffic-Based Criteria for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Analysis of Computer Network.Proceeding IEEE ICCC’77,Vol.1,Session-22.3,June 1977,pp.133-138.

[8]Bonaventura V. Service Avail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Proceedings of IEEE NTC ’80,Vol.1,Session-15.2,Nov.1980.

[9]李昕:《价值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第6期。

[10]Yahya S.,Kingsman B.. Vendor rating for an entrepreneur development programme:a case stud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50 1999,916-930.

[11]Cooper W.W.,Tone K.. Measures of in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stochastic frontier esti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7.99(1):72-88.

[12]魏新军:《模糊聚类方法在物流绩效衡量中的应用》,《物流技术》,2003年第8期,第29~32页。

[13]马红艳、张光明、盛永祥:《评价物流企业的效用理论方法》,《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14]王生凤、唐晋、盛卫超:《灰色分析法在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5]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6]曹炳元:《应用模糊数学与系统》,科学出版社,2005。

[17]孙世霞:《复杂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可信性评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5。

[1]邓瑾、杨海军:《创业型产业群向创新型产业群的嬗变:模块化的作用》,《当代财经》2006年第12期,第90~94页。

[2]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9期,第5~11页。

[3]关志雄:《模块化与中国工业发展》,2002年8月16日,http://www.rieti.go.jp/users/kan-si-yu/cn/index.html。

[4]胡晓鹏:《产业结构变迁下经济增长的系统性研究》,《财经科学》2004年第1期。

[5]朱富强:《分工效率:演进主义的观点》,《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6]陆江:《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7]帅斌:《物流产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中国物品编码中心http://www.ancc.org.cn/。

[9]物流信息标准化研究http://info.jctrans.com/xueyuan/wlyt/wlhbz/200551364255.shtml。

[10]刘韧、鞠颂东、衣春光:《在物流中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RFID技术应用案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6期。

[11]〔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