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n China(2015)

SSAPID:101-8265-1297-03
ISBN:978-7-5097-783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介绍了国外的发展经验。既从社科的角度让广大读者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又从专业角度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作 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从移动的房子到移动的屏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BⅠ 总报告

  B.1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一 市场化进程全面启动,关键零部件企业规模实力快速提升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量质齐升,企业积极开展相关布局

    (二)动力电池产能继续扩张,行业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三)驱动电机规模技术同步提升,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二 推广应用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部分突出问题仍有待解决

    (一)推广规模不断扩大,私人领域开始升温,但距离完成推广目标仍存较大差距

    (二)运行环境不断完善,但基础设施仍难以满足车辆日常运行需求

    (三)产品推广仍过于依赖政策扶持

    (四)地方保护主义仍较严重,国家出台政策进行整顿

   三 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日趋丰富,但成熟模式尚未形成

    (一)商业模式种类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成为新亮点

    (二)新型充电商业模式不断助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

   四 充电设施发展环境总体向好,行业规划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国家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各种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三)行业规划、标准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 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仍存在一定差距

    (三)我国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竞争力整体优于乘用车

   六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标准提案发布

    (一)动力蓄电池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二)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充电互联互通标准正在修订

    (四)我国的直流充电国际标准提案正式发布

   七 推广应用指导意见逐步落实,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积极落实国办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指导意见,支持政策稳步出台

     1.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实施,有效拉动了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

     2.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出台,“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发展获得强有力支持

     3.《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2015年下半年实施,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

     4.充电价格、充电设施奖励措施先后颁布,充电设施建设获得经济激励

     5.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调整和新能源汽车运营补贴双管齐下,推动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普及

     6.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车船税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保有阶段不需要缴纳车船税

    (二)未来一年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前瞻

     1.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法规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可行性,一旦实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由政府完全主导向市场驱动的转变

     2.国家充电设施指导意见将出台,各地将加快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

     3.出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建立全新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将出台,严格的油耗法规将倒逼汽车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导入力度

     5.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完善配套政策,以积极发挥在推广应用中的主体作用

 BⅡ 产业篇

  B.2 新能源乘用车行业2014年发展综述

   一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情况

    (一)产销规模跃升新台阶,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化全面提速

    (二)新能源乘用车领先企业表现突出,客车企业进入竞争期

    (三)部分车型产量增长迅速,乘用车产品多样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 内资企业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发展动态及规划

    (一)上汽集团:加大产业链布局投入,积极创新商业模式

    (二)比亚迪:多年潜心投入终获回报,未来继续深耕新能源领域

    (三)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成长迅速,全力打造服务生态圈

    (四)江淮汽车: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产品水平不断提升

    (五)长安汽车:谋定而后动,凭借多年积累即将发力新能源市场

    (六)吉利汽车:发力微型车市场,中高端产品即将导入

    (七)奇瑞:携新品回归,智能网联成未来重心

   三 外资企业在华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发展动态及规划

    (一)丰田:主攻非插电技术路线,2015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国产化

    (二)日产:晨风正式投放市场,下一步将推进纯电动车型普及

    (三)本田:2016年实现混合动力车型国产化

    (四)宝马:新能源汽车产品全面入华,着力解决消费者充电问题

    (五)大众:积极筹划新能源汽车国产化工作

    (六)特斯拉:着力提升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四 小结

  B.3 新能源乘用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 车辆类型及基本技术特征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分类及基本技术要求

     1.纯电动汽车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特征

     1.整车技术应用特征

     2.动力电池技术应用特征

     3.驱动电机技术应用特征

   二 新能源乘用车技术发展现状

    (一)技术发展总体态势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1.产品逐渐丰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日益增多

     2.产品性能有了较大提升,关键参数更接近实用性

     3.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三 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一)政策规划引导技术水平提升

    (二)市场竞争加速技术性能提升

    (三)平台化、轻量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四 小结

  B.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 国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美国和加拿大

    (二)欧洲

    (三)日韩

    (四)发展趋势总结

   二 中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差距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技术和产业的差距分析

   三 中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思路及建议

    (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发展建议

     1.产业技术建议

     2.产业环境建议

   四 结论和展望

  B.5 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 国际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概况

    (一)国外动力电池发展概况

    (二)国内动力电池发展概况

     1.动力电池技术进展

     2.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变化趋势

     3.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现状

   二 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概况

    (一)新型锂离子电池

     1.高比容量正极材料

     2.高比容量负极材料

     3.高比能电池的安全性

    (二)新体系电池

     1.锂硫电池

     2.锂空气电池

     3.全固态锂电池

   三 对当前动力电池几个热点的看法

    (一)石墨烯材料

    (二)铝空气电池

   四 小结

  B.6 车用驱动电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我国驱动电机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销规模实现翻番

    (二)产品性能持续提升

    (三)主要企业加快发展

     1.产品规划

     2.产能建设

    (四)驱动电机产业结构变化

   二 国内外驱动电机技术发展现状

    (一)驱动电机系统发展现状

     1.国外驱动电机系统发展

     2.国内驱动电机系统发展与差距

    (二)驱动电机系统相关产品发展

     1.增程器总成

     2.高速减速器总成

     3.电驱动系统材料和器件

   三 我国驱动电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驱动电机产品技术趋势

    (二)驱动电机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B.7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动态

   一 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计划情况

    (一)总体计划情况

    (二)分地区计划情况

    (三)分车型和领域计划情况

   二 2013~2015年3月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广应用整体完成情况

    (二)分地区完成情况

    (三)推广应用分年度完成情况

    (四)推广应用分车型和分领域情况

   三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推广规模不断扩大,推广重点领域由公共服务领域向私人领域转变,但距离推广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2.运行环境不断完善,但基础设施仍难以满足车辆日常运行需求

    3.产品推广仍过于依赖政策扶持

    4.地方保护主义仍较严重

   四 对下一步推广应用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快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3.鼓励创新新能源汽车推广商业模式

    4.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B.8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动态

   一 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二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充电网络逐步形成

   三 行业活力持续增强,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1.群充电

    2.众筹充电

    3.无线充电

    4.移动充电

   四 创新思路、突破瓶颈,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又好又快发展

  B.9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一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评价指标的选择

    (四)评价指标的权重

   二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国际比较

    (一)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二)政策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三)基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四)产业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五)显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六)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七)产品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三 2014年中外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对标分析

    (一)对标企业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1.对标企业的选择

     2.评价指标的选择

    (二)中外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对标分析实证研究

     1.企业产量规模

     2.新产品推出数量

     3.价格水平

     4.续驶里程

   四 2014年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一)产品竞争力评价方法说明

    (二)分车型竞争力评价

     1.纯电动汽车竞争力评价

      (1)纯电动乘用车

      (2)纯电动商用车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竞争力评价

      (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2)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

     3.燃料电池乘用车竞争力评价

     4.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竞争力评价

      (1)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

      (2)普通混合动力商用车

   五 小结

 BⅢ 政策篇

  B.10 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及展望

   一 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政策分析

    (一)宏观综合政策

    (二)行业管理政策

    (三)推广应用政策

    (四)税收优惠政策

    (五)科技创新政策

    (六)基础设施政策

   二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展望

   三 相关政策建议

  B.11 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对比评价与建议

   一 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概况

   二 典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区域)补贴政策比较

    (一)购置补贴

    (二)运营补贴

    (三)其他补贴(换购、租赁等补贴)

   三 基础设施支持政策

    (一)用地支持政策

    (二)电价费用支持政策

    (三)充电设施建设补贴

   四 交通管理支持政策

    (一)限购政策

    (二)限行政策

   五 对地方政府推广应用政策的评价和建议

 BⅣ 调查篇

  B.12 CATARC电动汽车实证测评的研究与应用

   一 前言

   二 研究成果概述

   三 CATARC电动汽车道路实证平台的建立及实践

    (一)道路实证平台体系构成

    (二)多能源利用的充电站集成建设

    (三)道路实证汽车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四)多种道路实证模式的创新和组合推进

     1.员工福利型道路实证

     2.深度用户道路实证

     3.商务道路实证

     4.试验型道路实证

   四 CATARC电动汽车测试评价平台介绍

   五 CATARC电动汽车客观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

    (一)整车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能耗

     1.高温空调开启(带光照模拟)及低温空调开启时能耗

     2.实际道路运行下的能耗

     3.整车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续驶里程

    (二)整车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1.天津城市道路的数据特征

     2.3款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测评结果

    (三)整车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充电性能

    (四)整车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电磁兼容性能

     1.不同阻力下(加载)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2.人体暴露的电磁场测试

    (五)整车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动力性

    (六)关键零部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动力电池系统

    (七)关键零部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

   六 CATARC电动汽车主观测试方法和技术规范

   七 CATARC电动汽车属性评分规范

  B.13 低速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形势调查

   一 正视行业发展问题,规范行业有序发展刻不容缓

    (一)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市场倒逼地方管理

    (二)生产企业参差不齐,亟须规范行业准入

    (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亟须明确标准要求

    (四)无序运行影响交通,亟须规范交通秩序

    (五)电池回收污染隐患,亟须加强回收监管

   二 权衡行业发展利弊,规范行业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一)使用经济便捷,有利于改善民生、推动城乡一体化

    (二)纯电节能环保,规模推广有利于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三)市场需求强劲,“农村包围城市”,有利于扩大内需

    (四)产业带动性强,有利于拉动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

    (五)具有比较优势,有望在细分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

    (六)行业机构热议发展利弊,积极建言献策

   三 疏堵结合分类管理,规范行业有序发展切实可行

    (一)兴利除弊、合理归类,明确产品属性

    (二)明确投资准入等条件,实行宽进严管

    (三)定差异化标准要求,平衡负外部性

    (四)实施差别化交通管理,保障安全畅通

   四 小结

  B.14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究

   一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方式

    (一)梯级利用

    (二)资源化利用

     1.火法冶金

     2.湿法冶金

     3.机械法

     4.生物法

   二 国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外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发展现状

    (二)国外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现状

     1.德国Accurec公司

     2.比利时优美科公司

     3.美国托斯寇公司(Toxco)

    (三)小结

   三 国内相关政策和标准现状

    (一)现有政策标准主要内容分析

     1.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4.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5.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规定缺失

   四 产业发展趋势和建议

    (一)发展趋势

    (二)建议

     1.加快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工作

     2.加快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

     3.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工作

  B.15 动力电池产品2014年测试评价报告

   一 引言

   二 动力电池测试评价的对象介绍

    (一)锂离子电池

    (二)其他种类蓄电池

   三 动力电池测试评价的内容阐述

    (一)测试评价标准法规

    (二)测试评价技术指标

     1.电池电性能测试评价技术指标

     2.寿命测试评价技术指标

     3.安全性测试评价技术指标

   四 动力电池测试评价的方法探讨

    (一)测试评价通用流程

    (二)动力电池测试评价方法

     1.动力电池单体、模块测试评价

     2.动力电池包或系统测试评价

     3.典型动力电池测试评价方法

      (1)电池一致性评价分析技术

      (2)电池热特性测试技术

      (3)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4)电池SOH测试评价技术

      (5)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

      (6)电磁兼容性能测试

   五 动力电池测试评价的结果分析

    1.动力电池单体/模块测评

    2.动力电池包或系统测评

    3.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测评

    4.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评

   六 建议

 BⅤ 借鉴篇

  B.16 国际电动汽车市场与政策分析

   一 国际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一)国际电动汽车市场概况

    (二)典型国家市场分析

    (三)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二 典型国家电动汽车主要支持政策及趋势

    (一)美国

     1.研发与产业化支持政策

     2.个人所得税抵免政策

     3.基础设施补贴政策

     4.示范推广政策

     5.加州零排放汽车(ZEV)政策

    (二)日本

     1.直接补贴政策

      (1)清洁能源汽车(CEV)补贴

      (2)充电设施补贴

      (3)氢燃料设备补贴

      (4)高速公路通行费补贴

     2.税收优惠政策

     3.示范推广政策

     4.其他配套支持政策

    (三)德国

     1.研发支持政策

     2.税收优惠政策

     3.示范推广政策

     4.电动汽车法案

    (四)法国

     1.研发与投资政策

     2.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五)其他国家

     1.荷兰

     2.挪威

   三 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启示

  B.17 全球典型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

   一 全球典型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纵览

    (一)各国基本情况简介

     1.自然禀赋

     2.汽车保有量

    (二)全球典型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

    (三)全球典型国家的电动汽车厂商和车型

    (四)全球典型国家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状况

    (五)全球典型国家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二 全球典型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一)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二)德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三)法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四)日本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五)荷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六)英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三 全球典型国家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一)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概览

     1.电动汽车运营创新

     2.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创新

     3.电动汽车项目整合创新

     4.公众意识培养

    (二)Autolib项目*

     1.项目简介

     2.商业模式

      (1)整车和电池

      (2)基础设施

      (3)系统服务

    (三)Car2go项目

     1.项目简介

     2.商业模式

      (1)整车和电池

      (2)基础设施

      (3)系统服务

   四 结论

  B.18 日本、美国和欧洲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及启示

   一 日本

   二 美国充电设施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 欧洲

   四 比较分析(与中国)

  B.19 日本电动汽车推广城市及充电案例

   一 应对寒冷气候型

   二 促进旅游业发展型

   三 低碳环保要求型

   四 促进产业发展型

   五 借鉴意义

  B.20 国外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进展

   一 国外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最新进展

    1.最新发布的标准

     (1)ISO标准

     (2)IEC标准

     (3)WP29

     (3)SAE标准

    2.进行中的电动汽车标准化项目

    3.国际重要标准化工作进展

     (1)ISO

     (2)IEC

   二 国外电动汽车标准化下一步工作重点

    (1)ISO

    (2)IEC

    (3)WP29

 BⅥ 附录

  B.21 附录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大事记(2014)

  B.22 附录二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事记(2014)

  B.23 附录三 主要国家及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

  B.24 附录四 国内部分已上市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信息

  B.25 附录五 全国推广应用城市(区域)政策出台情况汇总

 皮书数据库

 摘要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2013年首次出版,本书为第三册。本书是在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在多位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行业内资深专家、学者顾问的指导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的多位研究人员,以及行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完成。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快速增长,中央、地方各项扶持政策的协同效果得以充分展现。更为喜人的是,私人消费市场升温,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质量日益提升、性能日趋成熟,产品种类、数量日益丰富,消费者可选择性大大提高。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4763辆,占汽车整体市场的份额由2013年的0.08%提高到0.32%。采用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钛酸锂等负极材料的动力电池研发和应用进展加快。电池企业投资、并购迎来高潮,产业或进入整合高峰期。驱动电机产销规模迅猛增长,产品性能持续提升,有的企业实现了为国外企业配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与2013年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提升明显。相比美国、日本等国,我国虽然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各部委积极落实国办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免征车辆购置税、2016~2020年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等相继出台。截至2015年3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9.77万辆。商业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成为新亮点,新型充电商业模式不断助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的扩大。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835座,交直流充电桩3万个。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依然不大,但随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预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未来市场规模仍将呈现快速扩大态势。2015年5月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更为我们描绘了2020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蓝图。2015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该书既从受众的角度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又从专业角度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该书将有助于汽车产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社会公众等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可为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