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9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2011-2012)

SSAPID:101-8252-9255-75
ISBN:978-7-5097-4018-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美国“财政悬崖”的持续、发达国家长短期目标的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复苏。受此影响,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进入减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本书梳理了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了从经济增长加速到减速的核心原因,发现成熟经济体持续、均衡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就是持续的效率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分析认为与以前历次经济增速放缓不同,此次并未出现大规模失业,且通货紧缩压力逐渐加大,说明此次增速放缓是结构性减速。结构性减速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以往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由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与城市化红利所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因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面临全面调整。为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一方面要从需求侧“稳经济”,降低减速冲击,另一方面进行供给侧的积极调整,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以达到“稳速增效”的政策目标。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宏观经济蓝皮书
编 辑:陶璇;王莉莉;林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宏观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与区域转型升级

   一 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与展望

    (一)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

    (二)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三)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1.欧债危机有效解决仍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

     2.美国“财政悬崖”及前景

     3.发达国家中期财政整顿和短期稳增长需要之间协调难度大

     4.众多因素导致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不足

   二 中国经济的减速与转型

    (一)经济增速下滑,有可能进入减速增长时期

    (二)劳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未出现大规模失业

    (三)价格水平与资产价格下行趋势明显,通货紧缩压力初现

    (四)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面临全面调整

    (五)中国经济再调整的潜力

     1.进行中国版的资产购买,继续提升资本存量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调整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4.推行结构性改革,探索新的增长模式

 BⅡ 宏观报告

  B.2 结构性减速与中国经济再调整

   一 “结构性”经济减速

    (一)经济增长减速

    (二)经济减速下的劳动市场供需平衡

    (三)价格水平与资产价格下行趋势明显,通货紧缩压力初现

   二 中国经济再调整的内外部环境

    (一)全球经济危机与全球再调整

    (二)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的全面减速

    (三)结构问题与宏观调控

   三 结构性减速的逻辑

    (一)结构性因素引起潜在增长率下降

    (二)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面临全面调整

    (三)提升产业与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四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经济的结构性质在制约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应对外来冲击提供了缓冲

    (二)人口结构的变迁减少了未来的劳动供给,但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使得有效劳动免于严重下降

    (三)劳动成本的上升在推动中国经济成本的同时,也有助于中国经济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阶段

  B.3 财政功能主义、国民分配偏好与宏观税负:事实与文献

   一 关于宏观税负文献的述评

   二 各国宏观税负的多样化趋势

   三 国家分配偏好与宏观税负

   四 中国的宏观税负有何独特之处?

  B.4 赶超阶段的投资与经济增长

   一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长机制?

   二 中国经济中存在过度投资吗?

   三 现阶段为什么投资难以促进经济增长?

   四 中国该如何应对投资乏力困境?

   五 结语

 BⅢ 转型升级研究

  B.5 中国特大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一 引言

   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研究

    (一)中国及中国发达城市发展阶段

     1.中国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

     2.中国发达城市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

    (二)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1.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2.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3.中国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1.中国产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2.上海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但改善迅速

     3.中国发达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大的原因

    (四)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

     1.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发达国家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

     3.劳动生产率减速的结构效应

     4.中国发达城市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但呈下降趋势

     5.中国发达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与“结构减速”

    (五)劳动份额及劳动密集度

     1.发达国家工业劳动力份额-劳动力规模报酬递增

     2.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劳动密集度

     3.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六)中国发达城市与发达国家其他经济指标的比较

     1.人均GDP增长

     2.地方税收占GDP的比重

     3.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

     4.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5.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7.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8.消费贡献率

     9.R&D占GDP的比重

     10.每百万人中研究和开发人员数

     11.人类发展指数HDI

   三 国内发达城市转型升级比较

    (一)转型升级指标设计

    (二)发达城市转型升级情况

     1.发达城市转型升级排名

     2.2005~2010年发达城市转型升级指数

     3.发达城市转型升级综合得分图

     4.发达城市以2005年为基期的转型升级指数图

    (三)发达城市转型升级一级指标情况

     1.发达城市效率情况

      (1)发达城市效率排名。

      (2)2005~2010年发达城市效率指数。

      (3)发达城市效率综合得分图。

      (4)发达城市以2005年为基期的效率指数图。

     2.发达城市结构情况

      (1)发达城市结构排名。

      (2)2005~2010年发达城市结构指数。

      (3)发达城市结构综合得分图。

      (4)发达城市以2005年为基期的结构指数图。

     3.发达城市潜力情况

      (1)发达城市潜力排名。

      (2)2005~2010年发达城市潜力指数。

      (3)发达城市潜力综合得分图。

      (4)发达城市以2005年为基期的潜力指数图。

     4.发达城市生活情况

      (1)发达城市生活排名。

      (2)2005~2010年发达城市生活指数。

      (3)发达城市生活综合得分图。

      (4)发达城市以2005年为基期的生活指数图。

     5.发达城市稳定情况

      (1)发达城市稳定排名。

      (2)2005~2010年发达城市稳定指数。

      (3)发达城市稳定综合得分图。

      (4)发达城市以2005年为基期的稳定指数图。

    (四)发达城市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一级指标权重

     2.具体指标权重

     3.具体指标权重排序

     4.发达城市转型升级雷达图

    (五)中国发达城市具体指标分析(按权重顺序)

     1.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2.GDP 3劳动生产率

     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4.GDP 2劳动生产率

     5.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7.TFP贡献率

     8.专利授权量

     9.人均家庭财富增长

     10.资本产出率

     11.通货膨胀率指标

     12.土地产出率

     13.贸易依存度

     14.人均收入增长率

     15.万元GDP能耗指标

     16.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

     17.基尼系数

     18.R&D经费占GDP的比重

     19.公共服务覆盖率

     20.地方税收增长

     21.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

     22.GDP增长波动率指标

     23.基础设施指数

     24.城市建成区与规划区比重指标

     25.房价收入比指标

     26.人类发展指数HDI

     27.政府收入稳定

     28.环境指数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中国发达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研究结论:上海市案例

    (三)政策建议

   五 附录

    (一)层次分析法介绍

    (三)权重估计结果

     1.转型升级指标层次

     2.具体指标权重

     3.各层次权重

  B.6 中部崛起、核心路径选择与二次转移

   一 前言

   二 “中部塌陷”之辨析

   三 中部崛起战略的解读

   四 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路径选择

    1.“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拉动作用解析

    2.中部崛起的核心路径——农业现代化

   五 “二次转移”对中部崛起的促进功效解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二)中部承接“二次转移”的功效分析

    (三)中部承接“二次转移”的注意事项

 BⅣ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评价

  B.7 1990~2011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

   一 引言

   二 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结果

    (一)各省区市发展前景指数及排名情况

    (二)各省区市一级指标指数及排名情况

     1.各省区市经济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2.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3.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4.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三 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一)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1.2000年以来各省区市平均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2.1990年以来各省区市平均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3.2011年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4.2010年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5.2009年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二)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分级

     1.2000年以来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分级

     2.1990年以来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分级

     3.2011年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分级

     4.2010年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分级

    (三)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分级

     1.2000年以来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分级

     2.1990年以来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分级

     3.2011年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分级

     4.2010年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分级

    (四)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分级

     1.2000年以来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分级

     2.1990年以来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分级

     3.2011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分级

     4.2010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分级

    (五)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分级

     1.2000年以来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分级

     2.1990年以来人民生活分级

     3.2011年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分级

     4.2010年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分级

   四 各省区市发展前景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一级指标

     1.一级指标权重

     2.主要省区市发展前景雷达图

    (二)二级指标

    (三)具体指标

   五 结论

   附录1 评价结果相关图表

   附录2 综述、指标设计及数据处理

    (一)综述

    (二)发展前景评价指标设计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1)城市化率。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3)城市登记失业率。

      (4)能源消费总量。

      (5)电力消耗量。

      (6)专利授权量。

      (7)人力资本。

      (8)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9)市场化程度。

      (10)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

      (11)产品质量。

      (12)反腐情况。

      (13)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1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

      (15)人均储蓄存款。

      (16)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1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18)城镇失业保险。

      (19)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指标的处理

     3.关于指标的一些说明

      (1)省份多,时间跨度大。

      (2)指标众多而系统。

      (3)数据收集费时费力。

      (4)数据准确性问题。

    (四)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过程

     (1)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2)变量共同度。

     (3)碎石图。

 BⅤ 学科建设

  B.8 结构与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述评

   一 新结构主义路径

    (一)产业结构

    (二)城乡结构

    (三)所有制结构

    (四)区域结构

   二 制度研究的路径

    (一)新制度经济学路径

    (二)公共经济学路径

    (三)新政治经济学路径

   三 结构与制度下的技术进步研究路径

   四 讨论与展望

    (一)呼唤赶超阶段的理论

    (二)国际研究的比较

    (三)研究展望

  B.9 制度与增长的新政治经济学

   一 制度变量的内生决定*

   二 制度影响长期增长的途径

   三 总结

  B.10 生产型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 生产型政府支出研究模型的发展

   二 新古典跨期最优化模型——以Fisher和Turnovsky(1998)为例

   三 生产型政府支出研究的内生增长模型

  B.11 参考文献

 摘要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众多,增长动力仍然不足,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美国“财政悬崖”的持续、发达国家长短期目标的不一致等问题仍压制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复苏。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进入减速增长期,但与以前历次经济增速放缓不同,此次并未出现大规模失业,且通货紧缩压力逐渐加大,说明此次增速放缓是结构性减速。结构性减速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以往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由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与城市化红利所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因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面临全面调整。为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一方面要从需求侧“稳经济”,降低减速冲击,另一方面要进行供给侧的积极调整,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以达到“稳速增效”的政策目标。本书梳理了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了从经济增长加速到减速的核心原因,发现成熟经济体持续、均衡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就是持续的效率改进,它推动着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国内外现代化指标的基础上,本书结合中国发达城市实际,将中国发达城市转型升级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并选取了28个具体指标,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和层次分析法对发达城市转型升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系统量化研究。数据分析发现,与全球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特大城市近年来效率改进速度显著,但也面临着很大问题,主要是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即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持续降低,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大于或等于1的水平。如果不加速改善服务业劳动效率,而盲目提高服务业比重的话,就会形成低效的产业结构,而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是提升服务业效率的关键。为了更好地评估中国各省区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书提出了一套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体系。该发展前景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政府运行效率和人民生活四个部分,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环境质量、政府效率、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和消费结构等方面的近6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进行客观评价,得出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11年的发展前景指数和排名情况;将发展前景评价细化到一级指标,得出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11年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政府运行效率和人民生活的发展前景指数和排名情况;分别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年后平均、2000年后平均、2009~2011年的发展前景分为5个级别,发现2009~2011年、2000年以来,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处于发展前景的第一级,而1990年以来则是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天津市处于第一级。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影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前景的因素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指标等进行分析。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所占权重最高,具体指标权重最高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所占权重为3.6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城市化率、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权重分别为3.60%、3.57%、3.42%、3.30%。这反映了我国从工业化转向城市化过程中,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城市化水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指标的重要程度。

Aaron,H.J.,Discussion on Aschauer,“Why is infrastructure important?”,A.H.Munnell,ed.,Is there a shortfall in public capital investm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MA)1990,21-68.

Acemoglu,D.,“Politics and Economics in Weak and Strong Stat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52,1199-1226,2005.

Acemoglu,D.,Modeling Inefficient Institutions,in Blundell,Richard,Whitney K.Newey,and Torsten Persson(eds.),Advances in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Volume 1:Theory and Applications,Ninth World Congress(Econometric Society Monograph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Acemoglu,D.,Johnson,S.,“Unbundling Instituti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Vol.113.No.5,October,949-995,2005.

Acemoglu,D.,Johnson,S.,Robinson,J.,“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1,1369-1401,2001.

Acemoglu,D.,Johnson,S.,Robinson,J.,Institu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in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edited by Aghion,P.and Durlauf,S.,Elsevier.,North Holland Press,2006.

Acemoglu,D.,Johnson,S.,Robinson,J.,“The Rise of Europe:Atlantic Trade,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5(2,May),546-579,2005.

Acemoglu,Daron and James A.Robinson,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Acemoglu,Daron and Veronica Guerrieri,“Capital Deepening and No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116(3),467-498.

Acemoglu,Daron James Robinson,Thierry Verdier,“Can’t We All Be More Like Scandinavians?Asymmetric Growth and Institution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orthcoming,2012.

Acemoglu,Daron,“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781-809.

Acemoglu,Daron,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Growt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Aghion,P.,Alesina,A.,Trebbi,F.,Endogenous Political Institution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9,No.2(May),565-611,2004.

Aghion,Philippe and Steven N.,Durlauf eds.,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Vol1b.Amsterdam,the Netherlands:Elsevier B.V.,2005a.

Aghion,Philippe and Steven N.,Durlauf eds.,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Vol1b.Amsterdam,the Netherlands:Elsevier B.V.,2005b.

Alesina,A.,Perotti,R.,“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8,No.3(Sep.,1994),351-371.

Alesina,Alberto,dward Glaeser and Bruce Sacerdote,“Work and Leisure in the U.S.and Europe:Why So Different?”NBER Macroeconomic Annual,2005,1-64.

Alesina,Alberto and Edward L.Glaeser,Fighting Poverty in the US and Europe:A World of Differen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Alesina,Alberto and Eliana La Ferrara,“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 in the Land of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9,897-931,2005.

Alesina,Alberto and Francesco Passarelli,“Regulation versus Taxation”,NBER Working Paper 16413,2010.

Alesina,Alberto and George-Marios Angeletos,“Fairness and Redistribu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95:913-35,2005.

Alesina,Alberto and Nicola Fuchs-Schuendeln,“Good Bye Lenin(or not?)– The Effect of Communism on People’s Preferen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2007,97:1507-1528.

Alesina,Alberto,Edward Glaeser and Bruce Sacerdote,“Why Doesn’t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European-Style Welfare State?”,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s Activity,Fall,187-278,2001.

Alesina,Alberto,Reza Baqir and William Easterly,“Redistributive Public Employment”,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September 2000,48:219-41.

Algan,Yann,Pierre Cahuc and Marc Sangnier,“Efficient and Inefficient Welfare States”,2011.

Aoki,Masahiko,“The Five-Pha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China and Japan”,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No.340,Tokyo,Japan: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11.

Arrow,K.J.and M.Kurz,Public Investment,the Rate of Return,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0.

Aschauer D.A.,“Why is Infrastructure Important?”,in A.H.Munnell(ed.),Is there a Shortfall in Public Capital Investm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1990.

Aschauer,D.A.,“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3,177-200,1989.

Aschauer,D.A.,“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Issues of Quantity,Finance,and Efficien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8(2),391-406,2000.

Aschauer,David Alan & Greenwood,Jeremy,“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Vol.23(1),pp.91-138,January,1985.

Aschauer,David Alan,“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Issues of Quantity,Finance,and Efficien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0,48(2),391-406.

Atkinson,Anthony B.,Thomas Piketty and Emmanuel Saez,“Top Incomes in the Long Run of Hist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49:1,3-71,2011.

Barro,R.J.& Sala-i-Martin,X.,“Public Finance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59,645-61,1992.

Barro,R.J.,The Neoclassical Approach to Fiscal Policy,in R.J.Barro(ed.),Modern Business Cycle Theory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p.178–235,1989.

Barro,R.,Becker,G.,“Fertility Choice in 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Econometrica,57,2(March),pp.481-501,1989.

Barro,Robert 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eous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S5),S103-S125.

Barro,Robert J.,Lee,Jong-Wha,“A New Data Set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World,1950–2010”,http://www.barrolee.com/papers/Barro_Lee_Human_Capital_Update_2012Oct.pdf.

Baxter,M.and King,R.G.,“Fiscal Policy in General Equilibriu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3,315-34,1993.

Becker,G.,The Demand for Children,chapter 5 in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Brousseau,Eric and Jean-Michel Glachant eds.,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 Guidebook,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Cass,D.,“Optimum Growth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2(July),pp.233-240,1965.

Christopher J.Nekarda & Valerie A.Ramey,“Industry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pending”,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Vol.3(1),pp.36-59,January,2001.

Diamond,P.,“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5(December),1126-1150,1965.

Dixit,A.,The Making of Economic Policy:A Transaction Cost Politics Perspective(The Munich Lectures),The MIT Press,1998.

Eichengreen,Barry,Park,Donghyun,Shin,Kwanho,“When Fast-Growing Economies Slow Down: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Asian Economic Papers,2012,11(1),pp.42-87.

Eicher,T.,Cecilia Garcia Penalosa,Growth with Endogenous Institutions,IZA seminar,Draft Version 2b,2003.

Fernald,J.,How Productive is Infrastructure?Distinguishing Reality and Illusion with a Panel of Industries,Unpublished Manuscript(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MA),1993.

Finn,M.,Is All Government Capital Productive?Unpublished Manuscrip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VA),1993.

Fisher,W.H.and Turnovsky,S.J.,“Public Investment,Congestion and Private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Journal,108,399-413,1998.

Fisher,W.H.and Turnovsky,S.J.,“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747–786,1995.

Foellmi,Reto and Josef Zweimuller,“Structural Change,Engel’s Consumption Cycles and Kaldor’s Facts of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8,55(7),1317-1328.

Frankel Jeffrey,Carlos Végh and Guillermo Vuletin,“On Graduation from Fiscal Procyclicalit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00,No.1,Jan.2013,pp.32-47.forthcoming.

Futagami,Koichi,Yuichi Morita and Akihisa Shibata,“Dynamic Analysis of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Public Capital”,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5(4),607-625.

Galor,O.,“From Stagnation to Growth”,in Aghion,P.and S.N.Durlauf ed.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Vol.1A.Amsterdam,the Netherlands:Elsevier B.V.,2005.

Gill,Indermit Singh and Homi K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7.

Hall,Peter and David Soskice,Varieties of Capitalism: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Hansson,A.,and Charles Stuart,“Peaking of Fiscal Sizes of Government”,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9,No.4,November,pp.669–684,2003.

Henry Aaron and Martin McGuire,“Public Good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conometrica,Vol.38,No.6,pp.907-920,1970.

Holmstrom,Bengt and Paul Milgrom,“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Incentive Contracts,Asset Ownership,and Job Design”,Journal of Law,Economics,& Organization,1991,7,24-52.

Hsieh,Chang-Tai,Klenow,Peter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1403-1448.

Irmen and Kuehnel,“Productiv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9)Vol.23,No.4,pp.692–733,2009.

Jakob De Haan,Susanna Lundstrom,Jan-Egbert Sturm,“Market-Oriented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A Critical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Vol.20,No.2,2006.

Jones,Charles I.and Paul M.Romer,“The New Kaldor Facts:Ideas,Institutions,Population,and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2010,2(1),224-245.

Kongsamut,Piyabha,Sergio Rebelo and Danyang Xie,“Beyond Balanced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1,68,869-882.

Koopmans,C.,On the Concept of Optimal Growth,The Econometr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lanning,North Holland,1965.

Kuijs,Louis,“China Through 2020:A Macroeconomic Scenario”,World Bank China Office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9,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9.

Lucas,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July),3-42,1988.

Lucas,Robert E.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Lynde,C.and J.Richmond,“Public Capital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4,401-414,1993.

Matsuyama,Kiminori,“The Rise of Mass Consumption Socie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110(5),1035-1070.

Michael Woodford,“Simple Analytics of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Vol.3(1),pp.1-35,January,2011.

Myles,Gareth D.,Public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Nehru,Vikram,Dhareshwar,Ashok,“A New Database on Physical Capital Stock:Sources,Methodology and Results”,Revista De Análisis Económico,1993,8(1),37-59.

North,D.,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North,D.,Thomas,R.,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Padró-I-Miquel,Gerard,“The Control of Politicians in Divided Societies:The Politics of Fear”,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74,No.4(Oct.,2007),pp.1259-1274,2007,74(4),1259-1274.

Peretto,Pietro F.,“Endogenous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Growth and Welfare Effect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60(1),pp.177-201,May,2003.

Perkins,D.H.,“The Challenge China’s Economy Poses for Chinese Economists”,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3(4),412-418.

Ray,Debra J.,Development Economic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Reinert,Erik S.,How Rich Countries Got Rich...And Why Poor Countries Stay Poor,Carroll & Graf,2007.

Rodrik,Dani,“Institutions for High Quality Growth:What They Are and to Acquire Them”,NBER Working Paper 7540,2007.

Roland,Gerard,Transition and Economics:Politics,Markets and Firm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0.

Romer,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October),Part II,S71-S102,1990.

Romp,Ward and Jakob de Haan,“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A Critical Survey”,Perspektiven Der Wirtschaftspolitik,2007,8(Special Issue),6-52.

Solow,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pp.65-94,1956.

Song,Zheng,Kjetil Storesletten and Fabrizio Zilibotti,“Growing Like Chin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101(1),pp.202-241.

Tatom,J.,“Public Capital and Private Sector Performanc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Review,73,3-15,1991.

Tiebout,Charles 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416-424.

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Weingast,Barry R.and Donald A.Wittman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Economy,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Williamson,C.,Mathers,R.,Economic Freedom,Culture and Growth,Public Choice(May,2010),148:313-335,2010.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Wdi & Gdf)”,http://data.worldbank.org/data-catalog,2012.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nd 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Wdi & Gdf)”,http://data.worldbank.org/data-catalog.

The World Bank,“The World Bank Public Information Center Annual Report FY95”,World Bank,Washington,D.C.,1995.

Zagler,Martin and Georg Durnecker,“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3,17(3),397-418.

安体富:《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多维视角解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安体富、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边雅静、沈利生:《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7。

才国伟、张学志、邓卫广:《“省直管县”改革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蔡昉、陆旸:《人口转变如何影响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工作论文,2012。

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曹远征、钟红、廖淑萍、叶蓁:《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财经》2012年第15期。

陈旭东:《国际比较视角下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客观分析》,《现代财经》2012年第3期。

陈烨、张欣、寇恩惠、刘明:《增值税转型对就业负面影响的CGE模拟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

陈钊、徐彤:《走向“为和谐而竞争”:晋升锦标赛下的中央和地方治理模式变迁》,《世界经济》2011年第9期。

程序:《我国农业现代化历程的回顾和展望》,《广东学习论坛》2008年第56期。

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世界经济》2010年第11期。

邓可斌、丁重:《中国为什么缺乏创造性破坏?——基于上市公司特质信息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董国辉:《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2期。

董玉婷、董承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范子英、张军:《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经济研究》2010b年第3期。

范子英、张军:《中国如何在平衡中牺牲了效率:转移支付的视角》,《世界经济》2010a年第11期。

方颖、赵扬:《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付敏杰:《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付强、乔岳:《政府竞争如何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探讨》,《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付文林、耿强:《税收竞争、经济集聚与地区投资行为》,《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5期。

傅勇:《中国的分权为何不同:一个考虑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高培勇:《税收热点面对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郭凯明、张全升、龚六堂:《公共政策、经济增长与不平等演化》,《经济研究》2011年第S2期。

郭庆旺、贾俊雪、高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9年第12期。

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郭彦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山东经济》2010年第5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哈维·S.罗森:《财政学(第六版)》,赵志耘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贺大兴、姚洋:《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黄少安、赵建:《转轨失衡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一个寻租模型》,《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黄先海、刘毅群:《设备投资、体现型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跨国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4期。

黄新华:《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基恩·希瑞克斯、加雷斯·迈尔斯:《中级公共经济学》,张晏等译,格致出版社,2011。

贾俊雪、郭庆旺:《财政规则、经济增长与政府债务规模》,《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金戈、史晋川:《多种类型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金戈:《经济增长中的最优税收与公共支出结构》,《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鞠东升、陈琍:《90年代中国宏观税负的比较研究》,《财政研究》2003年第5期。

雷钦礼:《财富积累、习惯、偏好改变、不确定性与家庭消费决策》,《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3期。

李飞跃:《结构变迁与工资差距》,《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2期。

李俊霖:《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2007年第4期。

李平、王春晖、于国才:《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11年第5期。

李胜军:《美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美国研究》1989年第3期。

李涛、黄纯纯、周业安:《税收、税收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李涛、周业安:《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支出竞争和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李晓芳:《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动态的最优宏观税负》,《财政研究》2007年第2期。

李欣广等:《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李扬、张晓晶、常欣、汤铎铎、李成:《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下)》,《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李永刚:《中国宏观税负是高还是低——基于国际比较和经济增长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李永友、沈玉平:《财政收入垂直分配关系及其均衡增长效应》,《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李中元:《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梁若冰:《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期。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4期。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0卷第1期。

林颖:《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评析:基于IMF和OECD税收收入口径》,《涉外税务》2009年第11期。

林赟、李大明、邱世峰:《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1994~2007年:基于OECD的概念界定》,《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1期。

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刘瑞明:《金融压抑、所有制歧视与增长拖累——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再考察》,《经济学(季刊)》2011b年第2期。

刘瑞明:《所有制结构、增长差异与地区差距:历史因素影响了增长轨迹吗?》,《经济研究》2011a年第S2期。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刘世锦、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比较》2011年第3期。

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刘晓峰、陈钊、陆铭:《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世界经济》2010年第6期。

刘雅南、邵宜航:《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4期。

刘阳、秦凤鸣:《基础设施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5期。

刘永军、王进猛:《对我国宏观税负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证》,《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12期。

刘勇政、冯海波:《腐败、公共支出效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刘佐:《宏观税负调整:“十二五”税制改革的首要问题》,《税收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卢周来:《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陆铭:《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吕冰洋:《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孰为果?》,《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马骏、张晓蓉、李治国、肖明智、徐剑刚、何东:《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财经》2012年第15期。

马栓友:《宏观税负、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最优税率的估计》,《世界经济》2001年第9期。

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庞瑞芝、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钱颖一、许成刚:《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第1期。

沈凌、田国强:《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盛丹、包群、王永进:《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集约边际”还是“扩展边际”》,《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盛丹、王永进:《市场化、技术复杂度与中国省区的产业增长》,《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石奇、孔群喜:《动态效率、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结构效应》,《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孙波:《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述评》,中国自然保护区网,2004-06-27。

汤玉刚、苑程浩:《不完全税权、政府竞争与税收增长》,《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期。

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外交学院课题组:《“雁行模式”:东亚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汪川:《阶层变迁的工业化过程:19世纪英法工业化差异的一个解释》,《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

汪进、钟笑寒:《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期。

汪玉奇:《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王军平、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基于“非应税GDP”的科学评价》,《财贸经济》2005年第8期。

王立勇、刘文革:《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及其解释——兼论巴罗-格罗斯曼宏观一般非均衡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王贤彬、徐现祥、李郇:《地方官员更替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4期。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王永进、盛丹、施炳展、李坤望:《基础设施如何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武剑:《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徐朝阳、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徐朝阳:《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倒U形”产业结构变迁》,《世界经济》2010年第12期。

徐现祥、王贤彬:《晋升激励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官员的证据》,《世界经济》2010b年第2期。

徐现祥、王贤彬:《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经济学(季刊)》2010a年第9卷第4期。

许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效应——基于路径收敛设计的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鄢萍:《资本误配置的影响因素初探》,《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2期。

严成樑、龚六堂:《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a年第6期。

严成樑、龚六堂:《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9b年第1期。

杨其静、聂辉华:《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杨其静:《分权、增长与不公平》,《世界经济》2010年第4期。

杨之刚:《多视角看待中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税务研究》2003年第4期。

杨中全、邹俊伟、陈洪宛:《中国宏观税负、非税负担与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9期。

尹恒、徐琰超:《地市级地区间基本建设公共支出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尹恒、朱虹:《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余巧凤:《铁路网规模比较研究》,《铁道经济研究》2007年第2卷第2期。

袁富华:《工业化:历史与偏见》,工作论文,2012。

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袁渊、左翔:《“扩权强县”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世界经济》2011年第3期。

袁志刚、解栋栋:《中国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卷第1期。

张平:《在增长的迷雾中抉择:行难知亦难——评吴敬琏著〈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抉择〉》,《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张卫国、任燕燕、花小安:《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张勇、古明明:《公共投资能否带动私人投资:对中国公共投资政策的再评价》,《世界经济》2011年第2期。

张自然:《考虑人力资本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赵凌云:《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赵奇伟:《东道国制度安排、市场分割与FDI溢出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3期。

赵治华、刘亚铮:《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对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影响再分析》,《当代经济》2009年第23期。

郑江淮、曾世宏:《企业家职能配置、R&D与增长方式转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9卷第1期。

郑思齐、廖俊平、任荣荣、曹洋:《农民工住房政策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袁富华、陈昌兵、张平、刘霞辉、陆明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汪红驹、刘霞辉执笔):《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陈昌兵、张平、刘霞辉、张自然):《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陈昌兵):《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自然、王宏淼、袁富华):《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开放中的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朱有志:《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左大培、杨春学:《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内生化历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托洛维斯基:《宏观经济动态学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部六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