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0

西江区域发展的选择图书

SSAPID:101-8238-5688-20
ISBN:978-7-5097-2958-8
DOI:
ISSN:

[内容简介] 西江航运、经济发展以及水资源、生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用。加快西江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 辑:陶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表 广西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重点项目

 后记

 引言

  引言

   一 名词解释

    1.珠江、珠江流域

    2.西江、西江流域

    3.广西西江经济带

    4.广西西江区域

    5.广西西江黄金水道

    6.五省区西江区域

   二 课题研究过程

   三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 课题研究的创新

 简要报告

  简要报告

   一 认识西江:广西之地位作用与国家战略

    1.“7+4”与滇黔粤澳:西江区域发展空间界定

    2.得天独厚之优势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3.从秦唐开发之辉煌到西江经济带之风生水起

    4.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走绿色生态之路:广西西江区域发展模式选择

   二 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共赢: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1.总体思路

    2.基本原则

    3.发展目标

   三 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西南重要增长极

    1.突出发展六大产业,清洁发展沿江工业,努力培养新兴产业

    2.建设千亿产业园区

    3.突出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建设西江绿色城市群

    4.大力推进城镇化,打造东部地区“生活候鸟地”

    5.全方位推进开放合作

   四 建设西江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1.构建“7+4”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2.建设西江现代物流体系

   五 确保西江水安全,建设国家战略水资源生态区

    1.水资源的科学养护与利用

    2.确保充足干净的水资源和水安全

    3.构建国家水资源生态区,引领中国绿色发展的未来

   六 西江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西江区域发展

    2.设立“中国西江论坛”,打造发展合作平台

    3.建设文化西江、教育西江、人才西江

    4.成立西江银行,多渠道筹集西江区域发展资金

    5.加强统筹协调,依法治理

    6.开展西江跨省区域发展的科学考察与研究

 研究报告

  第一章 认识西江:广西之地位作用与国家战略

   一 西江区域发展空间界定

    1.广西西江经济带:行政区域范畴

    2.广西西江区域(“7+4”):西江流域范畴

    3.五省区西江区域:跨流域空间范畴

   二 西江区域发展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1.水资源优势

    2.矿产资源优势

    3.亚热带资源优势

    4.区位交通优势

    5.现代产业优势

    6.生态环境优势

    7.旅游资源优势

   三 广西在西江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区位地位

    2.国土地位

    3.水资源地位

    4.对外开放地位

    5.生态地位

    6.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四 西江区域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1.历史上国家多次推进西江开发

    2.21世纪西江区域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

    3.西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西江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章 走绿色生态之路: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一 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

    2.生态经济

    3.流域经济

    4.通道经济

   二 实践借鉴

    1.流域开发建设经验

    2.内河航运发展态势

   三 走绿色生态之路:西江区域发展模式选择

  第三章 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共赢: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 总体思路

   二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2.水、生态发展优先

    3.创新发展模式

    4.综合统筹协调

    5.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三 发展目标——喝最干净的水,吸最新鲜的空气,吃最绿色的食品,住最宜居的城市,过最幸福的生活

    1.总体目标

    2.7市目标:把广西西江经济带打造成西南重要增长极,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3.“7+4”目标:承西启东,靠北面南,建成发达的西江水陆空交通物流网

    4.5省区西江区域目标:建设国家战略水资源生态区,确保我国南方水资源安全,形成华南生态屏障

  第四章 构建绿色经济带,打造西南重要经济增长极

   一 立足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打造西江现代特色产业带

    1.突出发展六大产业

    2.清洁发展沿江工业

    3.努力培育新兴产业

    4.建设十大千亿元产业园区

    5.打造西江绿色产业体系

   二 突出区域性中心城市特色,建设西江绿色城市群

    1.建设优势突出经济文化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

    2.建设现代化宜居生态山水城镇群

    3.打造东部地区“生活候鸟地”

    4.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五章 围绕黄金水道建设,构建西江水陆空一体化立体交通运输网

   一 大力开发西江内河航运黄金水道

   二 构建和优化西江流域综合运输体系

    1.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2.优化西江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

    3.江海联动,错位发展

    4.发展多式联运

   三 构建西江流域现代物流走廊

    1.重点建设西江物流园区体系

    2.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

    3.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业

    4.发展绿色物流体系

  第六章 建设国家战略水资源生态区,打造华南绿色生态屏障

   一 科学管理和利用西江水

    1.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2.确保水电开发造福流域百姓,实现最优化利用

    3.构建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水质保障补偿”

    4.以水权理论为指导,对上游进行“水量调度补偿”

    5.依法治水

    6.科技兴水

   二 保障充足干净的水资源

    1.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清洁水质

    2.增强水源涵养功能,确保优美的水环境

    3.坚持水资源分类管理,因地制宜保障充足的水量

    4.构建西江水资源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5.重视多目标开发,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6.以保证流域良好水质为准绳,合理规划沿江城市及产业布局

   三 保证水安全

    1.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2.城市饮水安全

    3.防洪减灾

    4.抗旱减灾

   四 营造和谐的水文化

    1.构建节水型社会

    2.构建“水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3.举办系列水文化活动

    4.营造亲水环境

   五 打造华南绿色生态屏障

    1.上中下游和谐联动

    2.建设一批专项生态示范区

    3.建设跨省区沿江生态产业体系

  第七章 西江区域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 从跨区域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西江开发

    1.设立中国西江流域科学发展实验带

    2.设立中国西江流域管理委员会

    3.设立中国西江跨省区政府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

    4.设立中国西江论坛暨经贸合作洽谈会

    5.设立中国西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基金

    6.把西江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 全方位推进西江区域开放合作

    1.以西江为纽带,共建西江黄金水道

    2.面向大华南,打造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

    3.放眼先进发达国家,构筑桂中北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

    4.对接北部湾,积极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

    5.联手泛珠,把西江区域发展列为泛珠合作的战略支点

   三 建设文化西江、教育西江、人才西江

    1.大力弘扬西江传统优秀文化

    2.建设一批特色大学

    3.重点开发五大领域急需人才

   四 构建西江区域发展的保障支撑体系

    1.调整、充实西江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2.多渠道筹集西江区域发展资金

    3.提供现代先进科技支撑

    4.完善西江区域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五 开展跨省区西江开发的科学考察与研究

西江系珠江主干流,其水资源、生态、航运交通以及流域经济的发展,既事关区域发展大计,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安全保障。加快西江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要求,也是广西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走绿色生态之路是西江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西江区域发展一方面应从国家层面以及跨省区域的战略高度推进西江区域水资源生态区建设,把西江流域建成中国南方水资源战略地区和华南“绿肺”;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丰富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绿色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西江区域发展的目标应是:喝干净水,吸新鲜空气,吃绿色食品,住宜居城市,过幸福生活。

[1]《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桂政发[2009]77号),2009年12月23日。

[2]《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桂政发[2009]84号),2009年12月25日。

[3]《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5号),2009年12月23日。

[4]《广西壮族自治区医药制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6号),2009年12月23日。

[5]《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7号),2009年12月23日。

[6]《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8号),2009年12月23日。

[7]《广西壮族自治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9号),2009年12月23日。

[8]《广西壮族自治区石化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0号),2009年12月23日。

[9]《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1号),2009年12月23日。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3号),2009年12月23日。

[11]《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子信息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4号),2009年12月23日。

[12]《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5号),2009年12月23日。

[1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材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6号),2009年12月23日。

[14]《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桂政发[2009]102号),2009年12月25日。

[15]《广西壮族自治区造纸与木材加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108号),2009年12月25日。

[16]《广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桂政发[2009]112号),2009年12月25日。

[17]《广西节能产业与环保产业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113号),2009年12月25日。

[18]蒙良、杨鹏、冯晓善等:《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2009年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省部合作课题,2010年4月。

[19]岑先梅:《桂林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分析》,2008,4(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第17~20页。

[20]杨荣翰:《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运用》,2009,25(3)《贺州学院学报》,第110~114页。

[21]方玲梅、郑焕友等:《国内旅游房地产研究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2),第186~189页。

[22]李淼焱、黄泓杰:《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第5~6页。

[23]张洁、李同升:《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3),第5~6页。

[24]张述林、胡科翔:《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22~127页。

[25]韦祖庆、陈才佳:《黄耀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10~14页。

[26]毕燕、黄少琴等:《对广西西江流域与东盟、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探讨》,《广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6,23(4),第45~50页。

[27]柯珍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探析》,《生态经济》2010年第1期,第114~117页。

[28]卢彦红、唐善茂:《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旅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资源与产业》,2009,11(1),第14~18页。

[29]章尚正、刘璐:《以皖江文化引领皖江旅游带的崛起》,《池州学院学报》,2007,21(5),第95~98页。

[30]李冰:《国外工业旅游开发方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年第1期,第68~69页。

[31]刘群红:《江西“后花园”战略背景下的旅游房地产开发策略》,《价格月刊》2009年第9期。

[32]郑骥、王红梅:《我国有色金属再生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新材料产业》2009年第12期,第18~23页。

[33]朱杰堂、席雪红:《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走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3),第121~124页。

[34]周凤起:《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趋势》,《绿叶》2008年第9期,第30~35页。

[35]王今:《国汽车装备制造业现状及趋势》,《现代零部件》2010年第1期,第42~43页。

[36]江哲生:《我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十二五”电源结构调整趋势分析》,《电器工业》2009年第1期,第13~16页。

[37]康义:《把节能减排作为有色金属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有色冶金节能》2008年第4期,第12~15页。

[38]梁尚尉:《以结构调整为主抓手推动制糖业跨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第3期,第54~57页。

[39]谭向勇:《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行业发展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第1-7页。

[40]辛华:《低碳经济与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与对策》,《开放导报》2009年第5期,第31~35页。

[41]舒朝霞、肖冰等:《我国石化工业现状及未来行业发展》,《当代石油石化》,2009,17(7),第1~7页。

[42]王楠等《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九大行业发展》,《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年第5期,第62~70页。

[43]刘丽娟:《造纸工业未来行业发展预测》,《世界纸业》,2008,27(1),第58~62页。

[44]董文海:《全球造纸工业行业发展分析》,《造纸信息》2010年第1期,第44~50页。

[45]钱小瑜:《我国林产工业现状及木材工业行业发展》,《木材工业》,2009,23(4),第1~5页。

[46]曲选辉、于广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科技投资》2008年第10期,第32~35页。

[47]我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科技投资》2008年第6期,第22~25页。

[48]起步虽晚:《前景广阔——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监督与选择》2009年第6期,第18~23页。

[49]张圣坤:《中国船舶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上海造船》2009年第3期,第1~2页。

[50]《绿色广西的梦想并不遥远》,《绿色中国》2009年第3期,第18~23页。